“七五”期间农村合作经济统计数据(一)

“七五”期间农村合作经济统计数据(一)

一、“七五”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一)(论文文献综述)

樊孝东[1](2020)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在研究范畴和视角上,多从宏观层面着眼,微观和个案的考察较为欠缺;在研究时段上,常以1949年为界将边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与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割裂开来。然而,对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而言,一方面,宏观、微观和个案研究应该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考察中共乡村治理的历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很多制度在边区时期已经进行过实验或已形成雏形,因此不能将两个时期连接起来就不能完整地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乡村治理政策和实践。本文以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44—1958)为个案,按照纵向时序对其进行了较长时段的追踪和考察。从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开始,到“农业合伙组”阶段的急剧扩张和退组事件,到“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合并小社成立全村大社与整社,再到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和转为高级社的完整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主要探析了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的变化和特征,包括中共合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变化,社员入社、退社心态的变化等。并通过对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各个时期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考察,进而探析合作社与国家、社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特例到全国典型的变迁过程。耿长锁及其农业生产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标志性人物和示范性村庄,一方面是以耿长锁为代表的乡村精英人物的努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契合了其时国家的政策需要和农民理想。但是,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树立成典型后,随着国家改造和重塑合作社的力度和进程逐步加大和深化,国家与合作社之间的管理边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自主权逐步收缩,特别是关系到社员切身利益的地劳分红比例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与收益分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陈典[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很好地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使农村经济普遍获得发展,双层经营体制中“分”的作用发挥明显。但当前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农村,单个的农户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需要更好地发挥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开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但很多村依然没有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或收入微薄,有诸多问题阻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明确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并找到相关对策以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搜集了大量关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数据资料和典型案例,结合对重庆、四川一些农村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和根本性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在的一些成功做法和构想,提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策略。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上至下全方位做好发展规划,用规划来指导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明确集体资产产权;三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农村经济工作体系;四是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给集体经济注入持续活力;五是加大资金、技术等方面政策支持,用政策保障发展。

赵悦[3](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汪洋[4](2017)在《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向现代化转型和取得民族独立自强的问题。本文重点考察的是一个县的农村如何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中期通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建构起新的秩序。本文从民国时期的京山县农村基层社会入手,分析了中共最初的农村活动直至领导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的建立过程。本文首先通过传统的文本研究和访谈的结合,分析了传统的乡村秩序怎样陷入困境的。笔者认为在中共大规模的介入到京山县的乡村基层前,农村的秩序面临着很大冲击。这其中有“天”的因素和人为因素带来的生产上的破坏,乡村基层的秩序也面临着匪患的冲击,同时国民党的政权建设出现了内卷化的特征。这种秩序的破坏不仅有着传统王朝的秩序破坏的特征,我们还要看到其中现代化要素的介入反倒使得农村精英向城市转移,匪患的武力加强,内卷化带来的更多干扰性因素,以及外国资本对农业生产的某种冲击。中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抗日战争大规模介入到京山县的农村基层中的,它所领导的带有全盘性抗争和改造的事业对农村的秩序重归稳定提供了极大助力。这种助力也为中共迅速的取得全国性的胜利提供了帮助。伴随着全面的胜利,中共开始了在京山县农村的更大改造活动。带有革命化理想目标的执政党在地权变迁中,实现了对农村政权和民众心理的重塑,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将自身的意志施加于农村社会之中,从而构建新的秩序。地权变迁中国家利用农业生产体制性的变化,获得了大批的拥护者,建立起稳固的政权组织,同时利用阶级力量的话语在农村开展广泛的动员、教育以及斗争工作,力图对农村社会进行全面性的整合。这种国家与乡村之间的互动,整体而言,国家处于相对主动的一方,多层次的乡村各阶层相对被动,这也是国家力量能不断较为成功介入到基层实施改造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政策的施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社会各阶层基于已有的情感认知、利益等因素对国家力量形成了跟随、徘徊、抵抗等现象。这种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既有着农民各阶层一致性的一面,也有着各阶层各不相同的一面。通过对身处其中的社会各阶层,以及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在地权变迁中的表现考察,我们可以窥见国家力量在传统因素较强的农村如何试图建构起一个新的符合现代化工业化以及革命理想化需要的世界。

张世敬[5](2014)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以来,尤其2006年农业税费取消之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多,2011年已近万亿,但它并没有根本解决或缓解我国大量小农与大市场对接这一“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放眼世界,如何借鉴国际上这一问题解决好的经验,将小农有效动员组织起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加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成分,不仅是农业发展本身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关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建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夙愿能否早日实现的重大历史课题。关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这一论题,本文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来研究这一论题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这一框架至少应弄清楚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农业与政府的关系来延伸说明财政对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支持的依据;二是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具体财政支持方式的适合性;三是在繁芜复杂的财政支农政策中找寻出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最需要、最有效的重点支持环节。一、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全文含导论共分为六章,约15万字。第一章,导论。该部分交代了论文选题背景、意义与研究目的,及研究前提、方法、逻辑与内容结构。同时,主要完成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简评:(一)社会主义与合作社的关系理论;(二)资本主义与合作社的关系理论;(三)国内农村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等三部分内容。第二章,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必然性。该章主要探讨四方面的内容:(一)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紧迫性,呼应导论部分选题背景与意义;(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含义、原则、作用与分类,分8项说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对“三农”发展的主要作用,引申出合作经营方式相对小农经济方式的优越性;(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与传统农村合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的不同背景;(四)新时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这四部分内容,目的是说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是什么、能干什么的问题,为以后章节内容作铺垫。第三章,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本章有两大块内容构成,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借以分析后面的现状、问题。第一块内容是解决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与政府财政为什么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的问题。该部分首先从新形势下农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出发,利用第2章中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作用这个“工具”,分析小农经济在“三农”方面及国家农业政策与“三农”结合方面产生弊病的原因;接着,基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论断与全国“明星村”的实践经验这两个方面,演绎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这种经营形式的必要性;接着,论证农村合作经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与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再接着,导出政府财政积极组织引导、重点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第二块内容是解决政府财政如何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问题。该部分首先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个新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形式或模式——构建以党政主导的群众路线为保障、村两委基层组织为依托、多样性乡土社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农民综合合作社为重点支持对象,这“四位”服务于作为“一体”美丽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社综合、联合发展模式;紧接着分别对这“四位”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阐释,最后接合本文财政支持合作社发展这一主体思路,分析了财政支持的方式、着力点、主要形式等内容。第四章,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核心问题是总体支持不足、力度不够。本章第一部分从两个方面对该问题展开分析:(一)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态度与行为方面;(二)财税、金融、农业人才培训等具体支持政策方面。第二部分是利用第二章建立的分析框架对这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域外经验借鉴。本章是对美国、法国、台湾、日本、韩国三类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分析。重点是围绕台、日、韩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的经验介绍与概括。他们发展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农村合作经济,政府所给予的支持范围广、力度大、深入细致,不是浮于面上,点到为止,政府在其中真正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六章,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政策的完善。本章是结合第三、四、五章的内容,主要从两个大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政府观念与行动;(二)财税、金融、农业与合作社人才培训等支持政策。二、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庞杂,且可直接参阅使用的资料不多,系统地研究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问题,其难度之大超出笔者预想,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常感力不从心。尽管如此,本文仍尽力在主要观点方面做到有所创新:(一)由政府主导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水平是走出“三农”困境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存在放任自流与心存顾虑的情况,并未形成一种必要性的支持态度与认识。因此,本文不仅仅是政府支出分类上,财政对农业的简单投入或投资支持,而是从组织农民开展合作经营角度对农业发展问题作更深层次思考,提出以下观点:(1)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不同于传统农村合作经济的特点: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缓解小农所随时面临的市场、自然、经济和其它风险的有效形式;它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向着大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种养加生产购买销售甚至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农村综合合作经济,从而拉长产业增值链,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的有效载体;它是重振乡村基础组织,改善党和政府与农民关系,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支柱。(2)尤其是财政大力支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既是落实党和政府一再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着力点;也是提高庞大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深化和完善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真正缓解“三农”问题,稳定农业大局,保证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提出今后财政支农资金的调整方向和具体措施。(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生利益冲突时,存在社会经济组织资源(如龙头企业、供销社、信用社等)与合作社、农户不易结成利益同盟的问题;二是存在“大农吃小农”、假的合作社,数量占优小农参与合作社不足的问题;三是专业合作社综合业务与联合社发展不足,不能解决卖难与农业低效的问题。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提出构建以党政主导的群众路线为保障、村两委基层组织为依托、多样性乡土社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农民综合合作社为重点支持对象,这“四位”服务于作为“一体”美丽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社综合、联合发展模式。

杨凌[6](2011)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做好“三农”工作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当前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的重要方略。我国欠发达地区所占国土面积较大,农业人口众多,但人均产值低,农业发展水平落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解决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农业实现产业化,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的基本路径。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难题亟待解决,研究其发展问题十分必要。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法律的实践中提出了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然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如果沿用照搬东部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自办型为主”的运行发展模式,依靠农民自己领办(民办)、农民自发管理(民管)的组织形式,对于尚处发展初期起步阶段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亟需审视自身差距并找出原因,建立适应自身所处环境和发展阶段的组织模式,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较强的现实参考价值。本文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主线,以模式构建为核心,梳理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体情况,并以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云南省为主要调研对象,得出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点,然后总结东、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差距原因,之后进行要素提炼,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本收益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构建由政府力量为主引领、内外动力系统推动的“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地调研、抽样问卷调查、小规模访谈获取研究数据和修正研究思路,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有关理论和方法,与农民和涉农部门工作人员面对面开展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力图把总量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一般分析与个别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归纳整理以及科学提炼相结合。在已有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力求分析和研究观察到的事实,检验已有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结论有:(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组织数量和规模、农户覆盖面、组织紧密度、领办主体侧重、行业分布特征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而各区域发展不平衡更为重要的表现,集中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各自的质量差距上。质量差距源于组织内部的产权关系、决策机制、利益分配等运行方式上的不同。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合作经济文化与传统是造成东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2)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归结为:外生因素(包括领办主体及各项制度安排)和内生因素(包括合作方式、决策方式、利益分配)。这些核心要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化水平以及组织成本-收益产生重大影响。(3)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因素为:牵头领办、运行方式(包括合作方式、决策方式、利益分配)以及政策激励共五个方面,它们有的不仅作为内生因素同时又是外生因素制约着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有的作为单一的内生或者外生因素制约其建立和发展。(4)欠发达地区应该建立适合其特殊环境条件的由“政府力量推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主体以政府机构牵头领办为现实可行之选,建议主要方式包括: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技站、乡镇人民政府等作为牵头领办主体;其产权制度设计方面,建议发展“参股合作组织”明晰产权;采取“一次性投入与多阶段投入联合方式”分阶段、分步骤参股。另外,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结机制,除了有“利益共享”来源以外,还要形成“利益分配”的多种途径加强利益联结。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中,“政府服务”提供了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牵头领办”的作用是孕育孵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运行”则需要操作规范,它们三者共同作用于成本收益改善,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为核心,保障与促进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由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两部分构成。内生动力机制是一种自发的内在力量,表现为分工互补、降低组织成本、知识共享、外部经济、规模经济、网络创新等。外生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与国家(政府)有意识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的规划、调控行为,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组织特征及其所处发展阶段,必须采取政府为主的要素资源投入模式,即“政府主导”的外生力量推动模式。将政府外生动力转化为资金、人力、技术、政策等要素,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完善自身运行机制和制度安排,激发内生动力,提高组织能力。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动力机制将最终以实现内生动力推动为主的发展目标。

李建中[7](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提出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董志凯[8](2009)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合作经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但未从实质上提供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和有效的制度安排。只有加快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补偿性供给,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相应农村经济组织,才能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通过股份合作经济疏通投资渠道,理顺管理机制,从农村做起,启动内需,促进消费,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发展之路。

齐欢[9](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漆雁斌[10](2007)在《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己经不可逆转,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必将受到外部经济的巨大竞争压力。因此,国内各个地区的产业不仅要具有国内竞争力,而且要力求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相对弱势产业,其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四年颁发“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文件明确地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其最终目的就是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竞争力。那么,各省市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这就需要分析各省市农业竞争力的现状,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原因,本文对中国各省域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近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0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研究和比较了我国各省域的经济竞争力,这是我国首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但是,对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的成果很少见。本项研究便是这一方面的尝试。相信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全面分析和对比我国各省域农业竞争力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研究了四川农业竞争力问题。四川是农业“大省”,却不是农业“强省”。主要是靠初级的、数量型的粗放式发展占领市场,而在农产品的质量、精深加工、品牌、差异性等方面缺少集约增长。四川有中国农业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四川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提升农业的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进一步了解四川农业竞争力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分析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努力提升四川农业的竞争力,对四川农业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竞争和WTO框架协议下的国际市场竞争,对积极发展四川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农业竞争力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回顾与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基于产业竞争力研究的一般范式,分析了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和来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产业竞争力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各国各地各产业的竞争优势比较。区域农业竞争力与很多因素相关,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相互整合共同对竞争力产生决定性作用。需求因素、自然资源与机遇属于外在因素,是较难改变的,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结构调整、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劳动者素质则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体系调整是农业竞争力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区域农业竞争力是个相比较的概念,因此它是通过选择一定评价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能够客观、准确反映区域农业竞争力,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指标体系的规模要适当。根据这个出发点,设计了由农业生产竞争力、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技术竞争力、农业资本竞争力等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竞争力评价方法。按照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基于市场占有率分析的竞争力评价模型、数据包络分析、组合评价等方法对中国各省域农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和排名。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其评价的结果并非完全一致。可见,运用单一的某个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难免有失偏颇。因此,运用组合评价法对各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有机组合是更为重要和更加必要的。最后,重点分析了四川农业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和薄弱环节,并结合四川省情,提出了提高四川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政策建议。中国30个省市农业竞争力排名以及分类结果显示,各省市之间农业竞争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这种差距是全面而非局部的差距,是数量上的差距,更是素质上的差距。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差距目前并没有减少,还在扩大。对第三梯队地区而言,如何遏制这种差距扩大的不利发展势头而迎头赶上,切实提高其农业竞争力的水平和素质,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农业竞争力水平和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对于不同水平及发展阶段上的地区来说,农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也不应完全一致,应立足各个地区的区情和资源特色及优势,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状况,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对症下药,制订切实可行的重点发展产业和行业,通过发展具有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具体农业门类,促进各个区域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可持续提高。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产业的组织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的合理化。从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四川农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还是不错的。四川农业生产竞争力实力较强,优于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在全国的排名。资本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四川相对薄弱的环节。说明四川农业现实生产能力较强,但在农业技术研究、市场开发和农业资本投入特别是资本更新等方面是不足的,因而四川农业潜在的或长期的获利能力是不强劲的。要提高四川农业综合竞争力,在这些薄弱环节下功夫是极其重要的。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四川农业竞争力在全国的排名和省情,本文认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增强四川农业总体竞争优势,是提高四川农业竞争力的努力方向。依据四川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调整和优化四川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组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四川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产业竞争力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阐述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和来源,构建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各省市农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和排名,在此基础上,对四川农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探讨提升四川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政策措施。本文可能的贡献是:第一,在研究视角上作了新的探索。近几年的研究大都基于农产品视角,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基于产业整体视角,对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层面,对省域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是研究视角的拓展与更新。第二,在构建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本文基于产业视角,为能达到全面、准确反映竞争力的目的,设计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尽量消除指标在表征竞争力时的重叠性,增加了指标的可获得性,减少了工作量。这是一种大胆和有益的探索。第三,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各省市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和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有些方法在工业竞争力研究中有所应用,本文加以借鉴,选用了五种方法在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上进行应用,这是一种探索;同时,基于最近的统计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和排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省市农业最新的相对地位,对各省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四,对四川农业竞争力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界定了四川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分析四川农业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提升四川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政策建议,或许能为四川各级政府所参考。

二、“七五”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五”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一)(论文提纲范文)

(1)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难点与创新
    四、主要人物、概念及相关说明
第一章 饶阳县与五公村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饶阳县的基本情况
        一、饶阳县的建置沿革
        二、饶阳县的自然条件
        三、饶阳县的人地关系
        四、自然环境制约下的农家经营行为
    第二节 五公村的基本情况
        一、五公村的建置沿革和自然条件
        二、五公村的人地比例关系和土地分配关系
    小结
第二章 “合伙组”时期的自发组织(1944-1949)
    第一节 从打绳组到土地合伙组
    第二节 合伙组的迅速扩张与退组风波
    第三节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合伙组的发展
    小结
第三章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省、国模范(1950-1951)
    第一节 从“合伙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二节 从河北省农业劳模到全国丰产模范
    小结
第四章 一波三折的大社(1952—1955年)
    第一节 初建“大社”
    第二节 “整社”
    第三节 恢复“大社”与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
    小结
第五章 平稳过渡的高级社(1956-1958)
    第一节 成立高级社
    第二节 高级社的巩固与发展
    小结
第六章 制度与绩效: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第一节 合伙组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第三节 大社和高级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一、社员入社、出社
        二、组织系统和干部选举
        三、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农村集体经济
    2.2 运用的主要理论
        2.2.1 协同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3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图景
    3.1 乡村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演变
        3.1.1 农业合作化时期
        3.1.2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时期
        3.1.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期
    3.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3.2.1 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一定的发展
        3.2.2 部分地区探索出多元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3.2.3 总体发展水平低
        3.2.4 区域发展不平衡
        3.2.5 集体经济组织弱化
    3.3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案例分析
        3.3.1 重庆Y区 Q村通过特色产业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3.2 四川Y市 L乡以统筹破题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4 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4.1 基础薄弱、资金短缺
        4.1.1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4.1.2 集体经济组织融资困难
    4.2 人才、技术保障不足
        4.2.1 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4.2.2 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4.3 管理失范、产权不清
        4.3.1 管理制度不规范
        4.3.2 资产产权不清晰
    4.4 财政、税收、土地政策滞后
        4.4.1 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高
        4.4.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税负重
        4.4.3 农村土地改革推进缓慢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策略建议
    5.1 全方位做好发展规划
        5.1.1 地方党委、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
        5.1.2 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引领
        5.1.3 促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
    5.2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5.2.1 完善成员资格界定
        5.2.2 控制资产量化比例
        5.2.3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5.3 完善农村经济工作管理制度
        5.3.1 规范三资管理制度
        5.3.2 优化收益分配制度
        5.3.3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5.3.4 健全激励考核制度
    5.4 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4.1 充分动员群众参与
        5.4.2 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
    5.5 加大资金、技术等政策支持
        5.5.1 财税政策支持
        5.5.2 金融政策支持
        5.5.3 土地政策支持
        5.5.4 技术政策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4)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三、研究的区域和时间的界定
    四、本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材料来源
    五、本文研究重难点
    六、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失序与混沌:生态恶化的乡村社会
    第一节 天灾抑或人祸?
        一、水旱连年
        二、战事:雪上加霜
        三、灾害应对
    第二节 匪患肆虐
        一、流匪如风
        二、“土”匪横行
    第三节 失败的政权建设
        一、失衡的职能
        二、保甲组织:名实难副
        三、政治人物难称其职
    第四节 农民经济状况与行为选择
        一、收不抵支
        二、向何处去?
第二章 革命走进乡村:从边缘到中心
    第一节 革命初临
        一、董必武的学生
        二、革命活动
    第二节: 抗日战争:革命走向中心
        一、汉流组织的帮助
        二、陈大姐与李司令
    第三节 革命支前:从翻深到翻身
        一、支前任务
        二、支前中的问题
第三章 地权变动下的国家权力
    第一节 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的实现
        一、急性土改
        二、京山县土改概况
        三、京山县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二节 地权变迁中的权力体系构建
        一、京山县乡村权力的网络体系
        二、基层建党办社
    第三节 生产环节中的国家权力
        一、干部领导生产
        二、生产中的政治选举与表达
        三、生产中的政治教育
        四、生产中的家庭
第四章 地权变迁下的情感、阶级与利益
    第一节 亲不亲,阶级分
        一、情感与观念之惑
        二、阶级觉悟:同姓敌人与异姓兄弟
        三、阶级身份的划分
    第二节 身份与话语:合作化时代的双重工具化运用
        一、组织起来
        二、“揩油”:阶级话语的武器
        三、谁在反对?
第五章 乡村的领导者:国家的干部
    第一节 干部配置
        一、土改前后干部的构成与流动
        二、党员干部:红与专的要求
    第二节 干部培训
        一、整风培训:身份认同
        二、学习领导合作化
        三、学习与规训
    第三节 干部问题
        一、人际交往:阶级意识不清
        二、贪污腐化
        三、作风问题
    第四节 处于国家与乡村间的干部
第六章 阶级斗争:秩序的维护
    第一节 狂风暴雨
        一、对敌斗争:“关管杀”
        二、难以过关:自我了结
    第二节 暗处的敌人
        一、混入生产组织的阴谋
        二、乡间案件幕后黑手
        三、农民的心思
    第三节 民间信仰的隐伏
        一、民间信仰组织的基础
        二、清理会道门组织与两种话语
        三、剪不断,理还乱
结语
    一、新秩序的来龙去脉
    二、历史与现实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
        1.2.1 社会主义与合作社发展的理论
        1.2.2 资本主义与合作社的关系理论
        1.2.3 国内农村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
    1.3 研究前提、方法、逻辑与内容结构
        1.3.1 研究前提
        1.3.2 研究方法
        1.3.3 逻辑与内容结构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现状分析
    2.1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紧迫性
        2.1.1 农民增收困难
        2.1.2 农业的边缘化
        2.1.3 农村的衰落化
        2.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紧迫性
    2.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含义、原则、作用、分类
        2.2.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定义
        2.2.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原则
        2.2.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作用
    2.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与传统农村合作经济的区别
        2.3.1 传统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2.3.2 农业合作化的经验与教训
        2.3.3 新型与传统农村合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3.4 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4 新时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
        2.4.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条件与可能
        2.4.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
        2.4.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理论演绎
        3.1.1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3.1.2 小农经济的弊病
    3.2. 政府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3.2.1 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主客观依据
        3.2.2 充分认识政府财政支持的必要性
        3.2.3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小结
    3.3 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
        3.3.1 现有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
        3.3.2 构建村庄层面“四位一体”的农民综合、联合合作经营模式
    3.4 财政支持着力点与主要形式
        3.4.1 农业再生环节与财政支持
        3.4.2 财政支持的主要形式
4.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
        4.1.1 政府组织、引导农户开展合作经营的行为支持
        4.1.2 政府对合作社的法规建设支持
        4.1.3 政府财政对合作社发展的支持
        4.1.4 税收政策对合作社的优惠支持
        4.1.5 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及合作社的资金支持
        4.1.6 政府对农业人才培训的支持
    4.2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4.2.1 政府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念上的问题
        4.2.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4.2.3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匮乏
5. 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域外经验借鉴
    5.1 美国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情况
        5.1.1 美国的农业及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概况
        5.1.2 美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类型、作用与特点
        5.1.3 政府与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关系
    5.2 法国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情况
        5.2.1 法国的农业及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概况
        5.2.2 法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类型、作用与特点
        5.2.3 法国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5.3 台湾、韩国、日本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情况
        5.3.1 台湾、韩国、日本的农业发展概况及农村合作经改造情况
        5.3.2 台湾、韩国、日本的农村合作经济类型、作用与特点
        5.3.3 台湾、韩国、日本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
        5.3.4 台湾、韩国、日本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小结
6.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建议
    6.1 积极发展“四位一体”的农村综合合作经济
        6.1.1 转变政府观念,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四位一体”的农村综合合作经济
        6.1.2 财政大力支持发展“四位一体”的农村综合合作经济
        6.1.3 合作社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
        6.1.4 重建乡土社会文化促进农村综合合作经济发展
    6.2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重点方面与主要措施
        6.2.1 法律法规建设
        6.2.2 财政税收政策
        6.2.3 政策性金融支持
        6.2.4 合作社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及发展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早期的合作思想
        2.1.2 合作社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国外及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比研究
    3.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演变及类型
    3.2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体情况比较
        3.2.1 总体发展情况
        3.2.2 各区域发展差异对比
    3.3 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点
        3.3.1 发展环境具备欠发达地区代表性
        3.3.2 总体上数量增长,但专业合作社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3.3.3 组织类型多样并存,领办主体多以政府相关经济技术部门为主
        3.3.4 行业分布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3.4 东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差距原因分析
        3.4.1 市场化进程差异大
        3.4.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悬殊
        3.4.3 农民受教育程度有差距
        3.4.4 合作经济文化与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3.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5.1 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梳理
        3.5.1.1 基于发达国家(地区)研究视角得出的相关影响因素
        3.5.1.2 基于东西部地区比较研究得出的相关影响因素
        3.5.2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3.5.3 影响因素的提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析与设计
    4.1 影响因素与组织化程度关系
        4.1.1 组织形成的基础条件决定了组织形式及规模
        4.1.2 组织内部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组织紧密度
        4.1.3 外部促进措施加强组织凝聚力
    4.2 影响因素与组织化水平关系
    4.3 影响因素与组织成本-收益关系
        4.3.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本-收益构成
        4.3.2 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组织成本-收益变化
        4.3.3 影响因素作用于组织成本-收益
    4.4 欠发达地区政府推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设计
        4.4.1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主体分析确定
        4.4.2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权制度设计
        4.4.3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方式
        4.4.4 政府服务对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
    5.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概述
        5.1.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动力机制的定义及其特征
        5.1.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逻辑
        5.1.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动力内涵
    5.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分析
        5.2.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
        5.2.1.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因素
        5.2.1.2 内生动力与内生优势
        5.2.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外生动力
        5.2.2.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外生动力因素
        5.2.2.2 外生动力与外生优势
    5.3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
        5.3.1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环境特征
        5.3.2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征及其发展阶段
        5.3.3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动力机制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包含政策建议)
    6.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与方法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一 业务经营概况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一 生产救灾运动
        二 增产节约运动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二 供应业务分析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二 商业技术革新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二 建厂情况概论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第一节 业务经营
        一 商业调整概论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二 由改造到领导
        三 由领导到挤压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二 商品"三清"运动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一 建立的背景
        二 性质和任务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四 代购代销员
        五 领导管理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一 "批"
        二 "树"
        三 "改"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服务农业生产
        二 服务农民生活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对私指导思想
        二 对私政策
        三 对私商的冲击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一 搞好"学、揭、批"
        二 做好企业整顿
        三 大树先进典型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以购促产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一 改革的背景
        二 改革的内容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业务经营概览
        二 棉花经营
        三 农资供应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一 股金风波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结语
    一 百年回眸
    二 展望未来
征引文献
后记

(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合作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2 0 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概况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求解于农村合作经济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中国的研究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第二节 国内背景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一、经验
    二、教训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结构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本文可能的贡献
第二章 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简单回顾
    一、关于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回顾
    二、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的进展
第三章 产业竞争力概述
    一、竞争力分析范式与研究的层次性
    二、产业竞争力的含义与实质
    三、产业竞争力研究模型
    四、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分析
第四章 区域农业竞争力概述
    一、农业的范畴与基本含义
    二、现代农业与农业竞争的主要特点
    三、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内涵与表征指标
    四、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五、区域农业竞争力与农产品竞争力的关系
第五章 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一、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二、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第六章 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一、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
    二、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三、基于市场占有率分析的实证研究
    四、基于DEA/GRA 模型的实证研究
    五、基于组合评价法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 四川农业竞争力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十五”期间四川农业发展述评
    二、目前四川农业竞争力在全国的地位
    三、提高四川农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四、“七五”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D]. 樊孝东. 河北大学, 2020(03)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策略研究[D]. 陈典.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0(09)
  •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D]. 汪洋. 武汉大学, 2017(06)
  • [5]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D]. 张世敬.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研究[D]. 杨凌.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7]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合作经济[J]. 董志凯. 江海学刊, 2009(02)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10]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 漆雁斌.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七五”期间农村合作经济统计数据(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