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爱国诗篇——评《赵尚志传》

悲壮的爱国诗篇——评《赵尚志传》

一、悲壮的爱国主义诗篇——评《赵尚志传》(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娟[1](2018)在《东北抗联文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初,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把东北3000万同胞推向战争的苦难深渊。在中华民族面临严峻危机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号召广大民众行动起来,建立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东北抗联”)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东北抗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也是中国抗战历史上唯一一支进行十四年战斗的队伍。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一条重要函件,“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将‘八年抗战’一律改成‘十四年抗战’。”“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东北抗联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关注热点进入到人们研究的视野中,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东北抗联所进行的抗日游击战争有别于中国其他抗日战场斗争:长期持久、艰苦卓绝、孤悬敌后、曲折复杂。东北抗联将士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而且在文化上也进行着英勇的反抗,东北抗联文化就是文化抗战的产物和标志。东北抗联文化是以抗联为主体,在中国东北产生的以抗战救国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东北广大革命志士在白山黑水间继承和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十九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为指导,以现代文化学理论为突破,与东北抗联的基本史实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对应,争取立体展现东北抗联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待分析其特征,确定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东北抗联文化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在对现有文献进行分类、相关史料进行综述以后,拟采取系统研究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东北抗联文化进行研究,同时指出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绪论为本论文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背景。东北抗联文化产生和发展具有深邃的理论基础以及重要的现实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针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构成内容、文化的产生发展等问题作了论述。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了符合中国革命实践的文化。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争是抗联文化植根的历史背景,东北地域文化中浓重的乡土气息是抗联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二者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东北抗联文化。这部分为第三章到第五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东北抗联文化的主要内容。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广义的文化概念角度出发,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东北抗联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为维持自身生存,坚持斗争所进行的饮食、被装生产、“密营”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工作、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建设等;精神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有抗联文学、抗联歌曲和抗联报刊等。物质文化是前提和基础,精神文化是动力和保障,制度文化是中介和手段,三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第四章东北抗联文化的基本特征。这部分是本文的难点。东北抗联文化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端于东北抗日战争年代,伴随东北抗联的形成而逐步发展起来,除了兼具文化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革命性、地域性、群众性和国际性。第五章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来源于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强大,而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强大,归根到底来源于文化的强盛。今天总结和提炼东北抗联文化是因为它是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特殊地域下产生发展的文化,作为抗战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东北抗联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和平年代,东北抗联文化更多的是以其蕴含的丰富的治国、治党和治军的经验,为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民族复兴的进程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

全展[2](2016)在《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着名抗日英烈传述评》文中指出我国着名抗日英烈传的写作已经历了70多年的历程,涌现了一批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精品力作,发挥着记录国族创伤、传承民族记忆、鼓舞民族士气、振奋民族精神的独特作用。它们唱响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凯歌,抒写了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但着名抗日英烈传记的广度、深度仍有待深入挖掘,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传记作品不断涌现。

宋明华,宋娟[3](2018)在《东北抗联舆论宣传策略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队发挥我党重视舆论宣传的光荣传统,启动了宗旨明确、丰富多样、执行有力的长期舆论宣传策略,成为抗联14年坚持东北抗日斗争的强大动力,是抗联军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的舆论宣传策略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具有多管齐下的特点,其成功的舆论宣传经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松泉[4](1995)在《悲壮的爱国主义诗篇——评《赵尚志传》》文中研究说明 作家王忠瑜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坚持不懈地从革命历史素材的宝藏中选择与提炼最能反映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人民革命历史传统的生活素材,以凝重的笔墨,粗犷酣畅、厚重扎实的写实手法,表现过去时代敌强我弱的最艰苦最复杂的反侵略斗争,高扬坚持抗日、忠贞不渝的爱

宋航[5](2017)在《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大规模踏上中国土地,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此后,中国军民踏上了顽强抗日的艰苦征程。东北是最先遭受这场战争残害的地区,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带领抗联将士英勇出击,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誓死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是这段历史铸就了伟大东北抗联精神的产生,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论文第一部分对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内涵以及特点做了详细的介绍。东北抗联精神是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情况下产生的,广大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顽强斗争,从而孕育了弥足珍贵的东北抗联精神。其内涵可概述为: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辱的国际主义精神。其特点主要显现在抗联将士不畏牺牲的英雄主义表现突出,其长期的艰苦斗争精神世所罕见,协同朝鲜、苏联抗日的国际合作具有典型性。论文第二部分阐述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人民十四年抗战的精神支柱,其激发了东北人民共同抗日的勇气和决心,展现了东北人民英勇抗战、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抗联精神生动体现了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和平安定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党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的决心,其凝聚了党的优秀品质,升华了党的革命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论文第三部分提出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启示。东北抗联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推动民族复兴以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提供了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东北抗联精神能够引领当代核心价值取向,是当代共产党人务实清廉的一面旗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力武器,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东北抗联精神昭示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基石,中国人民能够肩负起誓死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东北抗联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要时刻秉承党的无私奉献精神,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李静静[6](2019)在《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党性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引领民族复兴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其中,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党性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关系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借助革命历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东北抗联作为重要的革命历史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近年受到组织内部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学者也积极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角度对东北抗联研究倾注大量精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借助东北抗联精神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有利于增强党性教育实效。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当时东北和国内的整体局势,从东北抗联发展历程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东北抗联精神孕育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剖析了党性教育视阈下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即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光荣的艰苦奋斗传统、崇高的群众情怀和严明的纪律作风。第三部分结合目前党员干部党性现状以及新时代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要求,分析了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对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从深入挖掘东北抗联党性教育历史资源、不断完善东北抗联党性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加强东北抗联党性教育师资培训、积极创新东北抗联党性教育宣教模式和多渠道筹措东北抗联党性教育经费五个方面论述了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新时代党性教育的实践路径。

于江宁[7](2011)在《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东北抗联之所以能够坚持十四年之久的抗战、十四年东北抗战红旗不倒,靠的就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部由老-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烈们共同谱写的光辉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抗日战争中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是我党一贯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东北抗联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共党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东北抗联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东北抗联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认清历史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据详实的历史资料,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系统、全面、客观的研究东北抗联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首先追溯了东北抗联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东北抗联一些具体的斗争特点,论述了东北抗联的历史贡献等。其次总结了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教育对象以及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载体和方法等。最后归纳了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在新时期新阶段,这些在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对于当今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宋明华,宋娟,姚凌涛[8](2017)在《东北抗联舆论宣传策略解读与历史价值探析》文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队发挥我党重视舆论宣传的光荣传统,启动了宗旨明确、丰富多样、执行有力的长期舆论宣传策略,成为抗联14年坚持东北抗日斗争的强大动力,是抗联军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深入的史实论证,对东北抗联舆论宣传策略的历史价值细致剖析、形成原因理性探究。

二、悲壮的爱国主义诗篇——评《赵尚志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悲壮的爱国主义诗篇——评《赵尚志传》(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抗联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背景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2.1.2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
        2.1.3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
    2.2 实践条件
        2.2.1 东北抗日联军概况
        2.2.2 东北地域文化
第3章 东北抗联文化的主要内容
    3.1 物质文化
        3.1.1 饮食
        3.1.2 被服生产
        3.1.3 “密营”建设
        3.1.4 地下交通
        3.1.5 医疗卫生
    3.2 制度文化
        3.2.1 政治思想工作
        3.2.2 政治制度建设
        3.2.3 军事制度工作
        3.2.4 政治军事学校与干部培训
    3.3 精神文化
        3.3.1 抗日文学
        3.3.2 革命歌曲
        3.3.3 进步报刊
第4章 东北抗联文化的基本特征
    4.1 革命性
        4.1.1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1.2 服务于战争的时代精神
    4.2 地域性
        4.2.1 鲜明的自然地理特色
        4.2.2 兼容并包的民族融合性
    4.3 群众性
        4.3.1 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4.3.2 “军爱民、民拥军”的情怀
    4.4 国际性
        4.4.1 中朝两国文化的交融
        4.4.2 中苏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5章 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
    5.1 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作用
        5.1.1 团结和争取了抗日同盟者
        5.1.2 激励和鼓舞了前方抗日将士
        5.1.3 揭露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5.2 东北抗联文化的时代价值
        5.2.1 丰富了全国抗战文化的内容
        5.2.2 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资源
        5.2.3 为深化军队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5.2.4 引领当代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5.2.5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精神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着名抗日英烈传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蔚为大观的抗日英烈传记
二、抗日英烈传记的巨大成就
    (一)较为开阔的艺术视野
    (二)形象鲜明的英雄传奇
    (三)抗战精神内涵的深刻阐释
三、抗日英烈传记仍有继续拓展和深化的空间

(5)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东北抗联精神概述
    一、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日本侵华 使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
        (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三)东北抗日联军顽强斗争
        (四)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二、东北抗联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
        (三)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四)休戚与共团结御辱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东北抗联精神的特点
        (一)不畏牺牲的英雄主义表现突出
        (二)长期的艰苦斗争精神世所罕见
        (三)协同朝鲜、苏联抗日的国际合作具有典型性
第二章 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
    一、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人民十四年抗战的精神支柱
        (一)激发了东北人民共同抗日的勇气和决心
        (二)体现了东北人民英勇战斗的坚强意志
    二、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一)体现了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体现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体现了和平安定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体现了党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的决心
        (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三)升华了党的革命精神
第三章 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启示
    一、东北抗联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一)为实现国家富强、推动民族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为当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东北抗联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的一面旗帜
        (一)东北抗联精神是引领当代核心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
        (二)东北抗联精神是当代共产党人务实清廉的一面明镜
        (三)东北抗联精神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力武器
    三、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启示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基石
        (二)中国人民能够肩负起誓死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三)东北抗联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
        (四)无私奉献 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党性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界现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东北抗联精神孕育的历史背景
    (一)勇挑抗战重任,创建东北反日游击队
    (二)贯彻统一战线,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
    (三)配合全国抗战,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四)掀起抗战高潮,统编为抗联三大路军
    (五)陷入极端困苦,整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
二、党性教育视阈下东北抗联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东北抗联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东北抗联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三)东北抗联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光荣的艰苦奋斗传统
    (四)东北抗联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群众情怀
    (五)东北抗联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严明的纪律作风
三、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对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提升爱国情操
    (三)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克服艰难险阻
    (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
    (五)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纪律意识
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新时代党性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深入挖掘东北抗联党性教育历史资源
    (二)不断完善东北抗联党性教育课程体系
    (三)着力加强东北抗联党性教育师资培训
    (四)积极创新东北抗联党性教育宣教模式
    (五)多渠道筹措东北抗联党性教育经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
        1.3.1 写作思路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东北抗日联军概况
    2.1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程
        2.1.1 创建反日游击队阶段(1931年至1933年)
        2.1.2 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阶段(1933年至1936年)
        2.1.3 建立东北抗日联军阶段(1936年至1941年)
        2.1.4 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及小部队活动阶段(1942年至1945年)
    2.2 东北抗日联军抗战的特点
        2.2.1 东北抗日联军抗战时间最漫长
        2.2.2 东北抗日联军抗战形式最独立
        2.2.3 东北抗日联军抗战局面最复杂
        2.2.4 东北抗日联军抗战对象最残酷
        2.2.5 东北抗日联军抗战环境最艰苦
    2.3 东北抗日联军斗争的历史贡献
        2.3.1 东北抗日联军延缓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过程
        2.3.2 东北抗日联军促进了全民族的总抗战
        2.3.3 东北抗日联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2.3.4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
        2.3.5 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进军东北为东北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
    3.1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涵义
    3.2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
        3.2.1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初创阶段(1931年——1934年)
        3.2.2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高潮阶段(1935年——1938年上半年)
        3.2.3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后期阶段(1938年下半年——1945年)
    3.3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
    3.4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
        3.4.1 教育对象之一:部队的指战员
        3.4.2 教育对象之二:广大的人民群众
        3.4.3 教育对象之三:协同作战的友军
        3.4.4 教育对象之四:伪军
    3.5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3.5.1 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3.5.2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3.5.3 统一战线教育
        3.5.4 民族气节教育
        3.5.5 国际主义精神教育
        3.5.6 瓦解伪军教育
    3.6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3.6.1 源自党中央的书籍报刊是核心载体
        3.6.2 东北抗日联军自创的报刊是基本载体
        3.6.3 东北抗日联军的文艺宣传是特色载体
    3.7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3.7.1 建立健全各级政治机关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和开展
        3.7.2 创办军事政治学校为部队输送政工干部
        3.7.3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3.7.4 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伪军教育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4.1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4.1.1 东北抗联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确保党的中心任务的开展
        4.1.2 东北抗联颁布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规范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
        4.1.3 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工作学习生活中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大众化
        4.1.4 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依据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
        4.1.5 东北抗联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维护群众的利益走群众路线
    4.2 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4.2.1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4.2.2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
        4.2.3 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上应该不断加强制度化建设
        4.2.4 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精神品质与人格魅力是重要力量
        4.2.5 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发挥革命先烈榜样教育作用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东北抗联舆论宣传策略解读与历史价值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舆论宣传多管齐下
    (一) 革命宣传纸媒先行
    (二) 战歌嘹亮振奋人心
    (三) 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四) 文化学习常抓不懈
二、东北抗联舆论宣传策略形成的历史原因探析
    (一) 党的宣传工作方针和健全的组织建构是有力的保障
    (二) 高素养的东北抗联领导人群体是领导核心
    (三) 东北地域文化孕育厚重的东北抗联舆论宣传策略
    (四) 多民族参与东北抗日斗争

四、悲壮的爱国主义诗篇——评《赵尚志传》(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抗联文化研究[D]. 李红娟. 吉林大学, 2018(12)
  • [2]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着名抗日英烈传述评[J]. 全展.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6(01)
  • [3]东北抗联舆论宣传策略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探析[J]. 宋明华,宋娟. 红色文化学刊, 2018(01)
  • [4]悲壮的爱国主义诗篇——评《赵尚志传》[J]. 张松泉. 求是, 1995(01)
  • [5]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宋航.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2)
  • [6]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党性教育问题研究[D]. 李静静.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2019(07)
  • [7]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于江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8]东北抗联舆论宣传策略解读与历史价值探析[J]. 宋明华,宋娟,姚凌涛. 东南传播, 2017(11)

标签:;  ;  ;  ;  ;  

悲壮的爱国诗篇——评《赵尚志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