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的变化——河北区教育革命形势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浩[1](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胡雪涛[2](2014)在《近代天津寓公群体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辛亥革命后,一些晚清遗老遗少开始寓居天津,随着民国前半期的军阀混战和政局动荡,失势的各派军政大员和政府的部分官僚也陆续寓居在天津租界,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寓公。本文考察这些寓公活动的时段限定在1912至1937年间,由于寓居天津的人物来源众多,而本文所关注的对象是寓居前政治上有一定的职务和地位,政治失势后寓居在天津租界的群体。无疑,这一精英群体在失去政治特权后,他们为延续权势的种种行为对近代天津的各方面均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经济方面,驱动这一时期天津乃至北方经济发展的部分力量就是他们,因此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检索相关文献,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均缺乏深入和系统。本文首先对近代天津的开埠与租界的发展进行概括,阐述天津以其独特的地理空间优势,吸纳了不少政治精英寓居,继而对天津寓公的产生阶段与群体的大致特性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其次,深入探究和挖掘晚清遗老遗少以及北洋要员政治失势后的活动与生活。指出一些失势的政治人物虽然选择寓居天津,但实际上他们以租界为依托,网络派系人物,观望时局,试图谋划政治上的东山再起;尤其是他们大多在任时都聚敛了巨额财富,失势后不仅在天津购置地产,还选择在近代工矿、金融、商业等领域进行投资;在社会领域他们也进行了有限的参与,开展了赈恤灾民、慈善救济、捐资助学等方面的活动。就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而言,各人因旨趣不同,有的着书立说,有的参禅拜佛,有的归隐消遣,不一而足,而寓公的家庭因处于社会上层,生活往往奢华,因此举凡他们的家庭婚恋、官司诉讼,甚至被敲诈绑架等,都被时人所关注。寓公之间往往相互援引,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固化了他们的联系和交际。论文还分析了寓公与北洋政局、南京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对寓公处理政策的转变。而且随着日本不断侵华,东北、华北局势危急,寓公对日态度也发生了变异。文章最后对寓公群体的消解与命运走向进行了探讨,寓公群体的命运各异,有的为日本人所用,有的被政敌仇杀,有的被特别保护,有的避隐不出,有的保持晚节。随着时势的变动,寓公无论在历史舞台上,还是在自然生命方面,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时人对寓公的人生谢幕也反应不一。显然,寓公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对近代天津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近代以来对晚清遗老和北洋要员的评析已包涵太多的道德评判和政治褒贬,实际上对其个体乃至整体都缺乏精细化的研究与客观的对待,从而导致我们对其只有抽象的概念认知。激进的时代变革,不断向前的“革命”导向,使人无暇顾及寓公群体的存在,也使人无暇回顾这段历史,当历史不断的层叠累积,他们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天津寓公群体在政治失势后,多数人出于权势延续的动机,立足天津等地,参与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既具有一定的能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丰富对近代天津城市史的研究,认识在近代中国失势的政治精英群体的大体走向,而且有助于推进对北洋军阀以及民国历史与社会更为客观和完整的认识。
唐前[3](2019)在《天津市革命文物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津市是近代中国较早对外开放的城市,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天津一直是党的重点活动地区之一,留下了数量众多的革命文物。党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7月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2018年10月又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更全面地保护天津市革命文物,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首先在2010年天津市革命遗址普查和查阅相应党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天津市现存的革命文物(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深入地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整理,对天津市革命文物所具有的价值与特点、天津市现存革命文物的保存状况、天津市现存革命文物的利用状况、天津市革命文物的损毁原因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其次,依据《文物保护法》、《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行业法律法规与标准建立天津市革命文物评价标准体系。保护评价体系主要基于对革命文物保护评价标准中相关指标的分析,通过综合评价与辅助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为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指导,保护举措主要为保养维护与监测、抢险加固、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迁建和环境整治。革命文物保护的核心影响因素是“保护区划”。保护区划的确定和执行直接影响了文物未来的命运。研究选取北京和广州两个具有典型特征和借鉴意义的城市进行保护区划分析,结合天津市革命文物的实际保存状况提出了天津市革命文物的保护区划标准模式和具体的区划方法。通过由大到小,由面及点的研究,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了天津市革命文物的保护评价体系。是对未来本地区革命文物保护研究的有益探索,对弘扬革命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及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雪[4](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王凯来[5](2019)在《亚洲视域下中山公园的景观价值感知与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加强中华文化普及和交流,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长廊。本论文回应前述需求,聚焦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同名公园——中山公园。朱钧珍先生认为“中山公园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保存时间之长,在长达三千年的中国园林历史进程中是绝无仅有的,甚至是世界罕见的。”中山公园的发展变迁跨越了地理边界与文化差异,拓展至大中华地区以及世界范围,对“中山纪念性”、“中华文化”等含义进行着建构和适应性转译,思乡、记忆、认同等于此空间物化、混杂和碰撞。海外的中山公园超越了个体场所、链接着其他场所的过去和现在,是其他族群认知中华的重要窗口,营造了多元多样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想象与认同的重要纽带。然而,自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大规模兴建至今,中山公园的数量由267座减少到103座,且存在公园设施老化、游览人群误读、历史文化流失等显着问题。由于价值认知不足导致空间变迁较大,绝大部分中山公园未被列入文保单位,景观遗产的保护形势愈发严峻。鉴于此,本论文视中山公园为活态景观遗产和城市公共空间,剖析其作为景观遗产的核心——景观价值,诠释多重价值内涵,关注使用人群价值感知,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响机制。本论文拓展中山公园的研究范围至亚洲视域。借鉴华人网络与地缘政治的研究范式,将亚洲分为中国大陆、港澳台、东亚及东南亚三个区域。在梳理三个地区中山公园分布及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了天津中山公园、台中公园、新加坡晚晴园-中山公园开展实证研究:首先,从规划视角梳理现状空间、从遗产视角发掘历史变迁、诠释景观价值;其次,统计调查问卷数据,获取景观价值的感知状况;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价值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历史、生态、美学价值的感知相对较高,游憩、精神、特色价值相对较低,且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影响机制则是对感知差异的进一步剖析:景观元素对价值感知的正向影响最大,社会经济呈反向影响,个人特征间接对其产生作用。此外,华人网络、地缘政治、城园关系是影响价值感知的深层次因素。因此,在中山公园日后的维护中,既要重视基于空间联系的宏观格局考量,又要注意基于多重价值的微观空间塑造,让中山公园景观遗产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仲丹丹[6](2016)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文中认为“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世界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到20世纪60年代即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时期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互动中实现的。在中国,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融合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在很短时间内成为部分先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之一的。文化产业园区作为这种融合的产物之一,成为非常具有活力与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其中通过对工业遗存进行改造再利用的项目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那么,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在我国典型城市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文化产业的原初特性使其在空间集聚过程中对宏观地理和微观载体有何特殊要求?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程、市场规律作为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的基本构成对这种结合发展的模式有怎样的作用力?认真回答这三个问题是研究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基本前提。基于以上动机,本研究以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特性以及中国工业用地的更新特征为切入点,以我国8个代表性城市的具体项目为基本研究范围,结合对既有现状的理解建立全观的研究架构,从经济学的视角针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进行析论,讨论这两种事物结合之基础、发展之根本推力,并试图创造一种解释上不致发生矛盾的、按不同保护再利用主体推动这种结合的不同过程对既有相关项目的分类,阐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城市产业升级相结合的真正的、应然的内在动力及外在表现,进而为如何实现城市中心区存量土地盘活、产业结构调整与历史文化延续的整合,如何更好地从政策及发展策略上推进这一过程提供有限的理论参考。
刘敏[7](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刘静[8](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向军[9](2016)在《天津市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先后进入了服务经济社会,这象征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特别是以“三高、三新、三低”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并相继出台多项鼓励扶持政策。当前,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检验城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河北区作为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于我国当前“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和全市战略机遇叠加的发展新形势,河北区既拥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诸多优势,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服务业的研究意义、概念内涵、国内外先进经验,为分析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经验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分析梳理了河北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总体情况、重点产业情况、在全市的地位等。分析得出,河北区现代服务业既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空间场地充足等优势条件,也存在总体规模小、特色不突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短板;既面临着国家和天津市政策鼓励、全市战略机遇红利共享等机遇,也面临着外部强者众多、全市重心南移、产业结构同质竞争等挑战。通过深入分析,提出河北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首先是制定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发展步骤。第二是加快发展重点产业,河北区应紧紧围绕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五个重点,发挥重点产业的龙头带动和结构支撑作用,制定相应的产业规划,建立健全协调对接机制,出台鼓励激励政策,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构建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第三是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牢牢抓住楼宇经济这个关键形态,提升楼宇硬件水平,提升楼宇企业品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立起来的开发区”,发挥楼宇磁场作用,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第四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优质环境保障,使现代服务业迈上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轨道。
李晋轩[10](2018)在《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发展普遍进入存量新阶段。在这些城市中,存量工业用地占据了城市土地的较大比例。以天津市为例,按照国际上后工业化都市区的平均比例估算,在接下来的30年左右仍有超过2万公顷的存量工业用地需要得到更新。因此,如何推进存量工业用地的合理高效更新,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相关文献的总结,可以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规划编制与空间设计的手段来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忽略了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与制度的重要影响。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着重分析城市政策变迁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时空演变的实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首先,本研究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特殊情况,梳理了其城市工业及城市工业用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分类、内在问题以及更新动力。其次,通过梳理与工业用地发展相关的城市政策,本研究总结了1998年以来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并发现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存在着与政策变迁同步的空间响应现象。最后,鉴于城市政策在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案例借鉴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政策制定,提出了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建议。本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指出长期被忽略的城市政策与制度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重要影响,有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今后的城市治理中,更加合理地制定政策、优化制度,更加高效地利用存量工业用地。
二、深刻的变化——河北区教育革命形势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刻的变化——河北区教育革命形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工业遗产 |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综述 |
1.3.2 国内综述 |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未尽事宜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
2.1 体系结构总述 |
2.1.1 体系建立依据 |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
2.2.1 信息采集标准 |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
2.3.1 信息采集标准 |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
2.4.1 信息采集标准 |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3 信息模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
3.1.1 信息采集标准 |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学术成果 |
鸣谢 |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
(1)封面 |
(2)基本信息 |
(3)生产工业流程 |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
(5)重要设备遗产 |
(6)测绘图 |
(7)照片 |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
(2)近代天津寓公群体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天津开埠与寓公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天津开埠与租界的发展 |
一、天津开埠与近代化的起步 |
二、租界的设立 |
第二节 天津寓公的出现与壮大 |
一、寓公群体产生的阶段分析 |
二、寓公群体的整体分析 |
第二章 天津寓公的主要活动 |
第一节 寓公的政治失意与谋求再起 |
一、寓公与地方政局 |
二、寓公与中央政局 |
三、溥仪筹谋复辟大业 |
第二节 寓公在经济上的逐利与开拓 |
一、寓公聚敛的大量财富 |
二、寓公投资的产业选择 |
三、投资寓公代表及绩效分析 |
第三节 寓公对社会活动的有限参与 |
一、赈灾恤民 |
二、投身文化教育事业 |
三、参与诵经活动 |
第三章 天津寓公的个人与家庭生活 |
第一节 寓公的个人生活 |
一、修身养性、着述立说 |
二、崇信道教与佛教 |
三、生活规律、乐其所好 |
第二节 寓公的家庭生活 |
一、购置房产、居住奢华 |
二、挥霍财富、遭人勒索 |
三、家庭纠纷、诉至公堂 |
四、生活拮据、节衣缩食 |
第三节 寓公家族间的联姻 |
一、家族联姻、相互攀援 |
二、婚礼奢华、婚姻自由 |
第四章 天津寓公群体与时局 |
第一节 寓公与南京国民政府 |
一、南京国民政府对寓公由打压到拉拢 |
二、多数寓公依然关心时局 |
第二节 寓公对日的不同态度 |
一、卖国求荣 |
二、保持晚节 |
第五章 寓公群体的消解与影响 |
第一节 寓公的谢幕与时人的回应 |
第二节 晚年命运各异的寓公 |
结语 动荡时代权势的延续与消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天津市革命文物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背景 |
1.2 革命文物的概念与价值 |
1.2.1 革命文物概念 |
1.2.2 革命文物价值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法 |
1.4.3 分析统计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6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7 研究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社会效益 |
1.7.3 现实效益 |
1.8 研究框架 |
2 天津市革命文物现状 |
2.1 相关党史文献分析 |
2.1.1 文献统计分析 |
2.1.2 已有文献中存在的问题 |
2.2 革命文物现状 |
2.2.1 现状情况 |
2.2.2 现状分析 |
2.2.3 保存状况 |
2.2.4 利用状况分类 |
2.3 损毁原因分析 |
2.4 天津市革命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
2.4.1 协调性 |
2.4.2 指引性 |
2.4.3 经济性 |
2.4.4 机制性 |
2.4.5 迫切性 |
2.4.6 参与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天津市革命文物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
3.1 建立目标 |
3.2 作用组成 |
3.3 相关概念 |
3.3.1 重要程度 |
3.3.2 内部属性 |
3.3.3 外部属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天津市革命文物保护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
4.1 建立目标 |
4.2 指标选取 |
4.3 定性评价 |
4.4 辅助量化校验评价 |
4.4.1 量化标准 |
4.4.2 量化说明 |
4.4.3 量化评价 |
4.5 保护标准评价案例详解 |
4.5.1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 |
4.5.2 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 |
4.5.3 中共津南县委、县政府旧址 |
4.5.4 津埔路西沽机厂旧址 |
4.6 天津市96处革命文物评价详解 |
4.7 天津市革命文物整体保护评价结论 |
5 天津市革命文物保护区划研究 |
5.1 区划标准必要性 |
5.2 本体概念 |
5.2.1 基本界划 |
5.2.2 保护范围 |
5.2.3 建设控制地带 |
5.3 保护区划及其建设控制的一般目标 |
5.3.1 安全性 |
5.3.2 真实性完整性和谐性 |
5.4 革命文物保护区划的独特目标 |
5.5 文物保护区划的城市类比 |
5.5.1 北京市文物区划的一般标准 |
5.5.2 广州市文物区划的一般标准 |
5.6 天津市革命文物区划标准模型建议 |
5.6.1 区划原则 |
5.6.2 区划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
1.2 题目解析 |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
3.3.2 研究过程设计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
5.1 理论回顾 |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2 研究方法 |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
5.4“拆”与“留”的矛盾 |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
5.5 讨论 |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
7.3.1 价值观念转型 |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
7.4 局限性与展望 |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亚洲视域下中山公园的景观价值感知与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中山公园 |
1.3.2 景观价值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中山公园相关研究 |
2.1.1 中山公园文献的宏观计量分析 |
2.1.2 中山公园的历史考察与遗产认知 |
2.2 宏观理论视野 |
2.2.1 同名现象 |
2.2.2 华人网络 |
2.2.3 地缘政治 |
2.2.4 城园关系 |
2.3 微观理论支撑 |
2.3.1 纪念性景观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2 景观价值文献的宏观计量分析 |
2.3.3 景观价值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4 景观价值的影响机制与定量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大陆地区——以天津中山公园为例 |
3.1 大陆中山公园的空间与变迁 |
3.1.1 宏观分布与特色空间 |
3.1.2 历史发展阶段 |
3.2 天津中山公园的空间、变迁与景观价值 |
3.2.1 空间现状梳理 |
3.2.2 历史发展阶段 |
3.2.3 景观价值诠释 |
3.3 基于问卷统计的景观感知结果 |
3.3.1 数据采集与信度、效度检验 |
3.3.2 个人特征、社会经济与景观元素感知分析 |
3.3.3 景观价值感知分析 |
3.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价值感知影响机制 |
3.4.1 模型构建及变量处理 |
3.4.2 参数估计、模型修正与拟合 |
3.4.3 模型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台中公园为例 |
4.1 港澳台中山公园的空间与变迁 |
4.1.1 宏观分布与特色空间 |
4.1.2 历史发展阶段 |
4.2 台中公园的空间、变迁与景观价值 |
4.2.1 空间现状梳理 |
4.2.2 历史发展阶段 |
4.2.3 景观价值诠释 |
4.3 基于问卷统计的景观感知结果 |
4.3.1 数据采集与信度、效度检验 |
4.3.2 个人特征、社会经济与景观元素感知分析 |
4.3.3 景观价值感知分析 |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价值感知影响机制 |
4.4.1 模型构建及变量处理 |
4.4.2 参数估计、模型修正与拟合 |
4.4.3 模型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以新加坡晚晴园-中山公园为例 |
5.1 东亚及东南亚中山公园的空间与变迁 |
5.1.1 宏观分布与特色空间 |
5.1.2 历史发展阶段 |
5.2 新加坡晚晴园-中山公园的空间、变迁与景观价值 |
5.2.1 空间现状梳理 |
5.2.2 历史空间变迁 |
5.2.3 景观价值诠释 |
5.3 基于问卷统计的景观感知结果 |
5.3.1 数据采集与信度、效度检验 |
5.3.2 个人特征、社会经济与景观元素感知分析 |
5.3.3 景观价值感知分析 |
5.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价值感知影响机制 |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处理 |
5.4.2 参数估计、模型修正与拟合 |
5.4.3 模型解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亚洲视域下中山公园价值感知的影响机制 |
6.1 定性的影响因素探究 |
6.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价值感知影响机制 |
6.2.1 模型构建及变量处理 |
6.2.2 参数估计与模型拟合 |
6.2.3 模型解释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亚洲视域下的三座中山公园差异总结 |
7.1.1 景观价值感知的差异比较 |
7.1.2 影响机制的差异比较 |
7.2 亚洲视域下中山公园的差异原因总结 |
7.3 亚洲视域下中山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7.3.1 基于亚洲视域的宏观格局考量 |
7.3.2 基于景观价值的微观空间塑造 |
7.4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1.1 研究动机 |
1.1.1.1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加速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滞后 |
1.1.1.2 产业经济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关联性的研究不足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的交叉研究 |
1.2.2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研究 |
1.2.3 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相关研究 |
1.3 研究架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架构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2.1 系统的调查研究 |
1.4.2.2 理论方法创新 |
1.4.2.3 对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结合动因的研究 |
第二章 文化产业介入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发展概况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范畴界定 |
2.2.1 工业遗产 |
2.2.1.1 类型范围 |
2.2.1.2 时期范围 |
2.2.2 文化产业 |
2.2.2.1 国外的界定 |
2.2.2.2 国内的界定 |
2.3 调研地点的选择 |
2.3.1 参考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 |
2.3.2 考虑调研地点地域分布广度 |
2.4 各地概况 |
2.4.1 北京——现代工业遗存在世界城市 |
2.4.1.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1.2 项目特点 |
2.4.2 上海——近代工业遗存与海派文化的融合 |
2.4.2.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2.2 项目特点 |
2.4.3 广州——行业集聚鲜明的产业园模式 |
2.4.3.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3.2 项目特点 |
2.4.4 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对有限文化经济资源的竞争 |
2.4.4.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4.2 项目特点 |
2.4.5 重庆——工业形象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载体要求的背离 |
2.4.5.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5.2 项目特点 |
2.4.6 青岛——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集中在城市更新重点区域 |
2.4.6.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6.2 项目特点 |
2.4.7 西安——工业遗产在世界文明古都 |
2.4.7.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7.2 项目特点 |
2.4.8 福州——工业遗产在“侨乡” |
2.4.8.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8.2 项目特点 |
第三章 文化产业选择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的动因分析 |
3.1 引言 |
3.2 文化生产的城市选择 |
3.2.1 文化生产选择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 |
3.2.2 文化生产的地理集中是自我强化的——以天津、北京为例 |
3.2.3 推动文化产业落脚工业遗产的城市政策——以北京、上海、福州为例 |
3.3 文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
3.3.1 工业历史地段的地理区位优势 |
3.3.2 工业历史地段的建筑密度优势 |
3.3.3 工业历史地段的产业氛围优势 |
3.4 文化生产的建筑空间要求 |
3.4.1 工业遗产较低的使用成本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
3.4.2 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特征符合文化产业的使用要求 |
3.4.3 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满足文化产业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
3.5 策略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应纳入存量规划体系 |
3.5.1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产生的影响 |
3.5.1.1 深圳 |
3.5.1.2 上海 |
3.5.1.3 北京 |
3.5.2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提出的新要求 |
3.5.2.1 符合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目标 |
3.5.2.2 从制度设计角度思考保护再利用模式 |
第四章 工业遗产选择文化产业作为再利用模式的动因分析 |
4.1 引言 |
4.2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影响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北京、上海为例 |
4.2.1 理论构建 |
4.2.1.1 划拨工业用地取得期(1954~1988) |
4.2.1.2 划拨工业用地价值凸显期(1988~1998) |
4.2.1.3 划拨工业用地解冻探索期 (1998~2008) |
4.2.1.4 划拨工业用地再利用主动结合产业调整的新时期(2008~) |
4.2.2 策略探讨 |
4.3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中国纺织工业格局中的“上、青、天”为例 |
4.3.1 概念界定 |
4.3.1.1 传统工业 |
4.3.1.2 “上、青、天” |
4.3.2 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作用机制 |
4.3.2.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作用——释放有形资源 |
4.3.2.2 地方行业转型升级作用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路径 |
4.3.3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及策略探讨 |
4.3.3.1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 |
4.3.3.2 对有形资源的价值认知阶段 |
4.3.3.3 策略探讨 |
4.4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青岛为例 |
4.4.1 理论构建 |
4.4.1.1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模式选择机制 |
4.4.1.2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投入差异 |
4.4.2 策略探讨 |
第五章 按保护再利用主体作用过程分类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原址工业企业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2.1 形成动因 |
5.2.1.1 城市产业升级宏观作用分析 |
5.2.1.2 企业产业升级微观作用过程 |
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2.2.1 保护特点 |
5.2.2.2 再利用特点 |
5.2.3 认知意义 |
5.3 高校带动下的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协同发展 |
5.3.1 形成动因 |
5.3.1.1 工业遗产位置靠近高校 |
5.3.1.2 高校改、扩建用地需求 |
5.3.1.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需求 |
5.3.1.4 高校建筑空间特征新需求 |
5.3.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3.2.1 多出现在“新一线城市” |
5.3.2.2 再利用主体多为艺术、设计类院校师生 |
5.3.2.3 保护再利用顺序倒置 |
5.3.3 策略建议 |
5.3.3.1 关注工业遗产周边的高校文化资源 |
5.3.3.2 高校改、扩建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
5.3.3.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
5.3.3.4 探求符合高校建筑空间特征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 |
5.3.4 认知意义 |
5.4 城市经营理念主导的保护再利用模式 |
5.4.1 多重作用分析 |
5.4.1.1 大遗址区保护 |
5.4.1.2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手段 |
5.4.1.3 大旅游理念 |
5.4.2 认知意义 |
5.5 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5.1 商务办公产业园开发 |
5.5.1.1 形成动因 |
5.5.1.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5.2 综合性地产开发 |
5.5.2.1 形成动因 |
5.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5.3 认知意义 |
5.6 文化发展类公司主导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6.1 形成动因 |
5.6.1.1 建筑改造加建限制少 |
5.6.1.2 地方性的产业园扶植政策 |
5.6.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6.3 认知意义 |
5.7 政府全面掌控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7.1 形成动因 |
5.7.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7.3 认知意义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观点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一 调研项目溯源 |
附录二 《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 |
附录三 《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利用工业厂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 |
附录四 天津市政府《天拖地块(公建)产业规划布局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期刊文章 |
专(译)着 |
论文集 |
学位论文 |
报纸文章 |
报告 |
网络资源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上篇——基础理论篇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
2.1 概念释义 |
2.1.1 公众参与 |
2.1.2 建筑遗产 |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3.3.1 存在问题 |
3.3.2 应对策略 |
3.3.3 小结 |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
3.4.1 法律法规释义 |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
3.4.4 小结 |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3.1 管理规定 |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
4.1 概念释义 |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
4.2.1 知情权 |
4.2.2 参与权 |
4.2.3 监督权 |
4.2.4 公益诉讼权 |
4.2.5 小结 |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
4.3.1 定义 |
4.3.2 相关规定 |
4.3.3 存在问题 |
4.3.4 应对策略 |
4.3.5 小结 |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
4.4.1 定义 |
4.4.2 相关规定 |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
4.4.3.1 大众教育 |
4.4.3.2 专业教育 |
4.4.3.3 职业教育 |
4.4.4 小结 |
下篇——天津篇 |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3 保护规划制定 |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
6.3 瓶颈期(2010——今)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
7.1.1 张强先生简介 |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
7.2.1 穆森简介 |
7.2.2 团队简介 |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4 比较分析 |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
7.4.2.1 必然性分析 |
7.4.2.2 问题分析 |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4 比较分析 |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7.5 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天津市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 深化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的需要 |
(二) 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
(三) 推进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践的需要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服务业的分类与综述 |
一、产业分类和服务业简述 |
(一) 产业分类的起源 |
(二) 服务业的概念与内涵 |
二、现代服务业概述 |
(一)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
(二) 现代服务业的特性 |
(三)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
(四)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经验借鉴 |
一、世界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一) 美国 |
(二) 日本 |
(三) 英国 |
(四) 新加坡 |
二、国内先进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一) 香港 |
(二) 北京 |
(三) 上海 |
三、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地区经验的启示 |
(一) 现代服务业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 |
(二) 现代服务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 |
(三) 现代服务业发展离不开宽松的市场环境 |
第四章 天津市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现状分析 |
一、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一) 河北区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 |
(二) 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
(三) 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在全市的地位 |
二、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一) 优势 |
(二) 劣势 |
三、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机遇 |
(二) 挑战 |
第五章 河北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
一、科学制定河北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和规划 |
(一) 突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
(二) 建立“三大服务体系” |
(三) 形成“团线”引领、“十大聚集区”支撑、社区服务业遍布的格局 |
(四) 突出“一核、一带、一轴、三区” |
(五) 明确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任务 |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 |
(一)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
(二) 加快发展创意产业 |
(三)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
(四)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
(五)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 |
三、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
(一) 提升楼宇硬件水平 |
(二) 提升楼宇企业品质 |
(三)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
四、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
(一) 优化政务环境 |
(二) 优化生态环境 |
(三) 优化社会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正式进入存量时期 |
1.1.2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
1.1.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理论意义 |
1.2.3 研究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城市土地及更新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关于天津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成果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以存量更新的视角逐年梳理城市工业用地的变迁历程 |
1.5.2 精确量化政策变迁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间的数据关系 |
第2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布局的发展历程 |
2.1 天津市中心城区及其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介 |
2.1.1 天津市中心城区简介 |
2.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述 |
2.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用地扩张与更新的发展沿革 |
2.2.1 城市工业用地的初步发展时期(1860-1948 年) |
2.2.2 城市工业用地的增量建设时期(1949-1985 年) |
2.2.3 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萌芽时期(1986-1997 年) |
2.2.4 城市工业用地的存量更新时期(1998 年至今) |
2.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产生、类型与内在问题 |
2.3.1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 |
2.3.2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产生 |
2.3.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类型 |
2.3.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内在问题 |
2.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
2.4.1 城市政策(束)是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 |
2.4.2 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束)背后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 |
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相关城市政策的分类梳理 |
3.1.1 关于住房改革与国企改革的政策 |
3.1.2 关于加强城市土地管理的政策 |
3.1.3 关于存量土地再利用的政策 |
3.1.4 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政策 |
3.2 城市政策变迁的时序规律、指标评价与特征分析 |
3.2.1 相关城市政策的颁布时序规律分析 |
3.2.2 相关城市政策的作用指标评价分析 |
3.2.3 城市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 |
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历程与城市政策变迁的对照研究 |
3.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3.2 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精确定量分析 |
3.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对城市政策变迁的空间响应 |
3.4 城市政策变迁各阶段中的政策-空间响应机制详解 |
3.4.1 政策宽松阶段(1998-2002 年) |
3.4.2 政策收紧阶段(2003-2007 年) |
3.4.3 政策创新阶段(2008-2013 年) |
3.4.4 政策推进阶段(2014 年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制度优化 |
4.1 城市政策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多重效用 |
4.1.1 负面抑制效用 |
4.1.2 间接带动效用 |
4.1.3 直接推动效用 |
4.2 制度优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
4.2.1 针对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势在必行 |
4.2.2 制度优化有助于有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
4.2.3 反例:不合理的城市制度加速“低效利用”工业用地产生 |
4.3 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 |
4.3.1 国内外存量盘活相关制度的借鉴 |
4.3.2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主要手段评述 |
4.3.3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重点与结论 |
5.1.1 研究的重点 |
5.1.2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方向 |
5.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2.2 研究的今后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关于国有土地和存量工业用地的相关政策梳理 |
附录B 1998 年至今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案例梳理 |
附录C 2013 年至今天津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成交存量工业用地 |
附录D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图(1995-201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深刻的变化——河北区教育革命形势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2]近代天津寓公群体研究(1912~1937)[D]. 胡雪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3]天津市革命文物保护研究[D]. 唐前.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4]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5]亚洲视域下中山公园的景观价值感知与影响机制研究[D]. 王凯来. 天津大学, 2019(07)
- [6]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D]. 仲丹丹. 天津大学, 2016(12)
- [7]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9]天津市河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D]. 向军. 天津师范大学, 2016(10)
- [10]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李晋轩.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