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拼盘,不能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从《顽主》说电影的联姻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周乃光[1](1990)在《拼盘,不能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从《顽主》说电影的联姻现象》文中指出 也许是受当前出现的“电影联姻”现象的影响,《顽主》的编导试图把喜剧、闹剧、相声、黑色幽默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勾出一幅夸张而真实的当代生活漫画。这种愿望不能说不好,比起直接与舞蹈“联姻”(如《西部舞狂》等)、直接与相声“联姻”(如《笑破情网》等),《顽主》要略胜一筹,因为它毕竟从形式上的“联姻”上升到表现手法和风格基调上的借鉴、吸取。为此,导演满怀信心,据《电影画刊》报道,导演还“立军令状保证《顽主》叫好又叫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导演的这个良好愿望,由于没有把握电影本体特征而终于得不到实现,使《顽主》在表现手法上呈现着一种如“乱七八糟的拼盘”的状态,而得不到观众的肯定。电影是综合艺术,与文学、与多种其他姐妹艺术有“相生”的一面,所以比起其他姐妹艺术来,她最有可能广泛地借鉴、汲取姐妹艺术的长处和优势,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许多导演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电影毕竟是独立的艺术,是美学意义上的一个
宋彦[2](2009)在《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文中提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西方思想、理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是一门至今仍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论辩、争论不休的“显学”。西学东渐,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大政方针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国门洞开,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陆续译介到我国,并渐次引发争论的热潮。之所以选择“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因为该理论具有的强劲的反思、阐释力量,能给当代学术研究一个制高点,从而以宏阔的视野俯瞰各个学科(当然也包括电影艺术),透析真伪,思辨优劣。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它就像高超的CT透析机和立体扫描仪,超强的穿透力和立体扫描功能,不仅能涉及多个学科、多个学术领域,而且还可以揭示出其中的多元性和多维度,为中国文化学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讨论依然热潮不退的原因之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极大的包容性和阐释力,使它成为研究、阐释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利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我国的改革开放为肇始,赓续起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迈进却又屡遭阻遏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新时期文化的“现代性”方兴未艾,“后现代性”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穿行于整个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一时间,中国成为了多元杂陈、多维并生的文化语义场。传统(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于此互相杂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于此融会扭结,在竞相角力的博弈过程中各自占领着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使中国电影文化呈现出姚黄魏紫,混杂交融的极其复杂时代风貌和审美格局。加之这两大理论话语本身就是根植于西方社会的土壤而产生的,移植到中国后必然产生有一个适应、改造、创新的本土化变异,橘南枳北,必然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异质文化形态。本课题的特点在于,运用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视角切入新时期的部分电影文本,进行审美文化的研究与勘探,而那些与现代性、后现代性较少关涉的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影像作品,不在本课题的研究视野之内。绪论部分“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对“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辨析、廓清了与之密切相关而又在使用中相当混乱的一组组的“家族相似概念”——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等等。现代/后现代主要是一个时代分期的历史概念;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用来指代在西方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场社会文化思潮;现代化/后现代化是指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一个历史过程;现代性/后现代性则指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发生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属性。这些概念内涵丰富、歧义丛生,使用中又相当随意,但为了论文写作的明晰,对概念进行梳理、廓清是必要的。以此理论框架,然后梳理了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基本状况,在肯定了前人开拓性功绩的基础上,同时指出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不足、缺失和理应努力的路径。第一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从纵向的角度勾勒出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嬗变的历史分期,并分别就其基本精神内涵与外部表征进行了综括与勾勒,力求以史带论,为下面两个章节的详尽论述作一铺垫和引领。现代性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1)发轫期(1977—1982)、(2)激变期(1983—1987)、(3)定型期(1987—至今)。其基本精神内涵包括:(1)真善美的追求;(2)人性的复归。后现代转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2)、第二个阶段(1993-2001)、第三个阶段(2002—至今)。其文化表征体现在:电影体制的产业化、电影商品性的肯定、电影娱乐化的追逐、电影市场的后殖民性。第二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分为四个部分: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第一部分从对于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理想建构的角度,分为传统与现代、文明与愚昧、改革与守旧、反思与寻根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则力求从现代性理论的内核——“人”的角度,分为主体意识的觉醒、历史人质的赎救、“父”与“子”的博弈、女性主体的找寻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层的剖析。第三部分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包括:都市中的迷失、金钱的挤压、传媒的异变三个主题。第四部分,从美学形态的角度分析了纪实美学、写意美学、影像美学的发展与表征。第三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包括五个部分。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从调侃、反讽、游戏三个角度落笔,揭示出后现代性对现代性解构的特点;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中心。包括崇尚感性文化、解构中心权威、消解宏大叙事三个方面;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对“主体”在后现代社会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它包括主体的退隐、英雄的消失、欲望的膨胀三个方面;四,后现代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从成长叙事、同性恋叙事、底层叙事、女性叙事四个角度分析边缘文化现象;五,后现代主义镜像风格。分析了后现代电影文本中普遍存在的元叙事的解构、碎片化与拼贴、互文性与戏仿等后现代性电影的修辞策略。第四章“新时期电影文化的错综性”。现代性文化与后现代性文化在新时期中国文化语境中共时并生、穿插交错,而非截然线性的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由此形成了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杂糅混合、兼容并包的艺术表现格局和风貌。这种交叉共融的状态体现为:一,导演创作时,他经常游走、穿行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既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也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二者兼具,并时有转换。二,在单一文本当中也呈现了现代性、后现代性杂糅一体的艺术形态,并以张艺谋、黄建新等“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剖析其具体表现。结语部分“坚守与超越”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电影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问题。后现代性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现代性的完成与终结,相反,现代性在本时期仍旧具有进步的价值内涵,人类远未实现现代性的目标。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批判和省思,具有某些合理性和时代意义,但其中的负面因素、消极的一面又是我们应当警惕的。新时期中国电影应当坚守住现代性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积极因素和精神关注,又要在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校正、纠偏中建设新时期电影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先进文化。
曹忠[3](2020)在《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文中指出在视觉文化滥觞的当下时代,文学改编电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去关注并富有探讨意义的话题。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始终与时代文化紧密相连,捕捉时代的变化,记录社会的变迁,展现生活的万千气象,在每个时期都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格与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从文化语境层面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研究,就找到了这四十余年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发展的文化根脉与灵魂。同时,对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审视,也对我们梳理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规律和问题,廓清文化语境在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起到了积极作用。论文除了绪论、参考文献、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致谢和附录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精英文化语境出发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论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凸显着鲜明的精英文化意识。不仅精英群体取代革命英雄和“工农兵”群体成为荧幕展现的主体,而且精英文化语境下人性的复归使爱情与青春题材成为改编热门。而文化寻根思潮下的乡土地域也成为导演们热衷表达的影像空间,这一时期的电影人还在启蒙思潮召唤下将“五四”时期的经典文学文本改编为影像。而这时期政治语境从未在影视领域离去,它的力量通过一大批“主旋律”改编电影或明或暗的显现出来。第二章主要论述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与商业文化影响下的文学改编电影。论文指出,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得这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更加关注日常生活审美与边缘群体展示;在90年代乡土文化转向都市文化后,都市少男少女的青春迷惘与小市民的都市空间焦虑成为电影表达的重点;在市场倒逼之下,这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都打上了深刻的商业文化烙印。第三章从多元文化语境角度来论述文学改编电影。21世纪以来,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文学改编电影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艺术形态:一是基于后现代文化的文学改编电影呈现出颠覆权威、远离崇高和戏仿历史的影像风格。二是文学改编电影中出现了大批仿制“好莱坞”大片风格的华语改编大片。三是网络文化的勃兴促使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四是消费文化的流行,使这一时期电影导演在改编过程中,不断迎合观众审美需求。第四章主要是立足理论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电影改编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再审视。这一章共有两节,第一节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文字与影像两种不同媒介的媒介偏重。第二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的地域空间美学流变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从文化语境视角全方位地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从文化的宏观层面系统连贯地对这四十余年文学改编电影的历史架构和改编过程进行把握。而且还从微观文化层面针对每一时期改编中体现出的文化美学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解读与分析,并在总结改编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内地当前和未来的文学改编电影提供改编参考与借鉴。
杨天豪[4](2017)在《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产生不久就与小说结下了姻亲,小说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起伏的情节、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等等为电影艺术的再创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所以,对小说改编的研究成为研究电影艺术的重要部分。就本文涉及的相关研究内容而言,我国新时期以来小说的电影改编,从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它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侧重点主要在成功的方面,而对其中存在的叙事困境进行较系统、全面、深入探索的理论成果还相对很少。但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界对小说的改编,还程度不同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客观现象。本文考虑的是,对改编中存在叙事问题做系统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准确、合理及富有创意的改编对电影生产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电影事业的全面繁荣、兴盛。只有找出问题并能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寻求提升电影品质的良好途径,使电影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从“叙事困境”出发研究电影改编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拓展电影学科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研究的理论内涵,从而更好推动电影学研究的深广发展。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依靠不同媒介完成表达的艺术形式,在对小说改编电影的问题进行研究时,既需看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小说是以叙事为主的,人物必须要在故事中表现;而电影虽然种类繁多,但也离不开叙事,人物命运、情节变化、矛盾冲突等等也必然要在叙事中得到体现。可见叙事是二者所共同倚重的,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会运用叙事学理论作必要的分析;同时,小说改编电影的过程是由文字语言向视听语言的转换,因而借鉴互文性理论的成果对本文而言也大有裨益。当然,本文的具体研究,还涉及到其他相关理论,如符号学、修辞学等理论,以期能从不同理论维度进行多向路的探讨。本文对新时期我国小说改编电影叙事问题的研究,宏观上从内容、形式、问题成因和解决途径三个板块展开,具体从主题、人物、故事、叙事策略、细节设置、情节衔接等方面切入,直至找出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内容探讨涉及主题、人物和故事。主题是电影的灵魂,远离价值主题的电影作再好的宣传也无法守住其灵魂,品质、格调低下的电影也难以表达电影艺术应有的精神。主题格调的降低不会产生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常会显得表演虚假、性格模糊,形象塑造偏离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导演于是利用人们对畸形的好奇和对女性的“他者”欲望吸引票房。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利益驱使电影改编过分看重票房,进而催生出媚俗的故事,媚俗的改编常表现出对暴力的崇拜和对性的过度遐想与热情,并以赏玩姿态窥视男性和女性的痛苦与反抗。在形式方面,本文的研究既从原着与电影的叙事策略比较入手展开,也从改编完成后的电影作品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前者说,小说有长于抽象思维(语言文字的非具象性所致)的优势(如小说中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而电影在这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这种差异在人物的塑造上也非常明显,小说中人物抽象的想象在电影中只能幻化为具体的影像(这无疑降低了一种抽象的审美韵味)。就后者看,主要问题表现在细节安排、情节衔接和节奏变化等方面的不足或失误,这使哪些原本思想和立意可能都很不错的电影,在整体上也不会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对上述问题的成因,本文以为,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艺术形态的语言差异、生产之别、接受差别、市场诱因、经济制约等是几种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点,本文试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措施。
战迪[5](2014)在《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电影百余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市电影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相较于西方都市电影一以贯之的蓬勃景观,中国的都市电影创作曾因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的束缚而裹足不前,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它才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都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剧。在高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和跨文化交流的双重语境之下,中国的都市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与多元景观。计划经济的历史惯性与消费文化的滚滚浪潮相伴而来;传统文化基因中的乡土情结挥之不去,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意识更难于抗拒。中国的都市社会在现代性、反现代性、现代意识、反现代意识的文化坐标中艰难博弈。在由工业化文明主导的城市化模式向全面发展的都市化模式转轨的历史时期,全球开放与高度异质化成为了当下都市社会特征的集中体现。相应的,都市文化生态也表现为话语的复调性与景观的杂糅性。恰恰是在这种变动不居的社会思潮洗礼下,都市民众需要电影这一现代文明中所特有的艺术形式来排遣紧张压抑的都市生活给他们带来的重荷,进而唤起内心深处的文化反思。在众多的电影类型之中,都市电影与当下的都市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更能够引发受众的心理认同。它摹写着世界范围内都市化进程中的中国经验,承载着电影人关于当代中国都市社会的文化想象,也寄托着受众的种种文化期待与遐思。基于以上原因,对都市电影的研究自然也就成为了当代电影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缺失。应该说,都市电影的创作绝不仅仅停留在现代都市社会照相式的直观影像呈现层面,电影文本中寄寓着电影创作者独特的文化感知与艺术理解,与此同时,接受主体与批评主体的文本读解也令都市电影具有着无限开放的可能性。本研究在巴尔特所说的自由解构与杰姆逊等所说的历史性定见之间寻求某种视域的融合,力图在挖掘和凝聚中达成意义理解的共识。此外,本研究在借助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都市片进行了深入的文本细读,充分关照电影艺术在影像书写方面的独特个性,从电影的显在艺术文本出发,跨越惯常的艺术鉴赏与感受层面,在形式文本的边缘、空白处探测被遮蔽的第二重意义文本,并将其纳入当下中国都市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比照。最终,从对第二重意义文本的洞察中回归第一重形式文本,以避免意义读解的夸大性和盲目性。对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都市电影不同于城市电影。正如都市是城市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一样,都市电影亦为城市电影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在厘清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笔者将新时期以来的都市电影进行了细化分期,分别从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的历史坐标出发,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中都市片的具体形态、成因及其与时代观念的相互关系;其二,借鉴都市文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视域,将都市电影的研究纳入都市文化研究的范畴之中,深入体察都市电影的审美特征、都市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指涉、都市片对青年文化的影像书写等方面内容,以期能够从创作者、电影剧作、社会语境、观影者的相互作用中找寻属于都市片特有的意义空间;其三,本研究充分考虑到都市电影的商业性特征,对新世纪以来十余年间的都市电影产业文化加以详实分析,从浮光掠影的繁华表象中窥测到不容忽视的产业危机与转机,在对其加以规律性梳理的同时,更提出了必要的创新发展策略。当前,都市电影的创作景观愈加繁盛,一个又一个以小博大的票房神话不断涌现。这一方面明晰了观众的观影需求,坚定了创作者的产业信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都市电影不容忽视的研究价值,启迪着各家学人为此进行不懈的探讨、争鸣。
姜鑫磊[6](2014)在《“抬头望见北斗星”—冯小刚电影与王朔创作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冯小刚的电影和王朔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冯小刚电影在风格的形成、人物形象的设定、创作思想的转变三方面与王朔创作的关系,力图从冯小刚与王朔二人的合作来探寻电影与文学的实质性联系,为中国电影人创作优秀的电影作品提供借鉴。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引言部分首先对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文学在电影中起着“灵魂”的作用;二是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有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其次,该部分对中国电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文章指出了冯小刚能够取得观众和业界的认可,与他注重剧本的创作以及与当代作家的合作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和王朔的合作在中国电影发展中更具有象征意义。正文第一章主要对王朔作品风格与冯小刚电影风格的形成进行了论述。首先该部分分析了王朔文学作品中的主要风格及形成原因;其次介绍了冯小刚电影风格的形成对王朔作品的顺承和转变,主要包括:一是冯小刚电影对王朔“调侃幽默”风格的顺承,将“捧人”、“讽刺”两种手法运用在电影中;二是冯小刚电影对王朔作品中“纠结压抑”风格进行了选择性吸收。正文第二章主要对王朔作品“顽主”形象与冯小刚电影“北京爷”形象进行了探讨。首先该部分介绍了王朔文学作品中“顽主”形象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冯小刚电影中“北京爷”的性格特质和成因,并探讨了从“顽主”到“北京爷”形象发展的特点及异同。正文第三章主要对王朔的创作思想与冯小刚电影创作思想进行了分析。该部分首先介绍了王朔作品的创作思想和价值观念;其次对冯小刚电影的创作思想和价值观念进行了分析,同时辨析了冯小刚和王朔在创作思想上的异同,指出了冯小刚电影具有“平民性”和“传奇性”的特点。结语部分总结归纳了论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指出冯小刚与王朔合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冯小刚与“大师情结”的探索性话题。本文对冯小刚与王朔合作的特点和历程进行分析和探讨,也是对文学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的一种解析性探索。
张步丞[7](2017)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文化产业化发展导向的确立,中国电影获得了空前的产业发展机遇和契机。电影是国际公认的产业化发展最为成熟的文化领域,然而由于经济体制的历史原因,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才刚刚起步,正处在由事业化发展向产业化发展转型的关键进程中。在这一进程中电影的产业市场唤醒了电影投融资的需求,市场开始主导电影其作为艺术产品的最终命运。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的强力引导下,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巨大的市场空间对资本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基于对电影产业利润的追逐,大量资本涌入了中国电影产业之中,电影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融资风险也随之而来。正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双方的相互角逐,直接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然而中国电影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进程中,产业化发展环境还不健全,电影投融资呈现出的风险不断增加,电影生产制片成本不断攀升,这无疑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规模,显然如何控制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如何让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保持持续的投资热情和关注,如何实现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总必须解决的3个基本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国电影产业才能够实现健康的产业化发展。解决这些电影产业化进程中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系列可以保障中国电影产业长期发展利益并对电影投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产业机构和制度,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协作形成系统组合的机构和制度总和就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完善的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是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投融资机制的本质是对成熟的投融资产业运行规律的总结,是产业完善发展的方向,本论文以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为研究主题,以实现建构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为研究目标,旨在深刻理解投融资机制建构意义、原理的同时提出有效的建构方法。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建构的意义首先在与实现对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风险的控制和提高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其次在与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产业间资本竞争能力,让更多的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产业。对抗风险是投融资机制建构的核心目的,电影产业中存在的风险可以分为产业风险和市场风险,产业风险是电影产业内部发展完善程度的体现,而市场风险是由电影市场需求和竞争带来的风险,通过完善投融资机制产业风险是可以被降低甚至消除的,电影的市场风险也将会被最大程度的规避,实现高水平的电影产业化发展。针对于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需求特点,电影投融资机制包含两项核心功能,既投融资模式和产业资本服务,投融资模式是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产业的通道,电影的投融资双方是通过投融资模式实现产业合作的,而产业资本服务就是针对投融资模式中的风险而进行的投融资双方的服务保障,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电影产业的投融资风险并提高电影的产品质量。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获得产业资本服务的支持,而产业资本服务随着投融资模式对风险控制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完善,成熟的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模式将资本导入电影产业,再通过完善的产业资本服务降低电影投融资风险,最终实现投融资双方的共赢和产业发展。基于中国电影还处于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这一特点,以形成机制的核心功能为目标,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应采用分层建构的方法逐步完成,首先以基础框架层的建构为基础,确保中国电影具备稳固的产业基础,从政府体制支撑、法制环境支持、跨界人才储备、电影金融服务、产业管理咨询、资本服务平台、电影工业化发展等多个层次进行基础框架层的搭建,其次以基础框架层为支撑进行应用功能层的建构,最终实现投融资模式和产业基本服务的机制功能,完成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建构。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建构和完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产业化发展的风险控制需求是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发展的动力,其实现路径是以政府产业管理体制为导向,产业利润和资本避险需求为驱动,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完成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最终形成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生态的建立和持续进化,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熊芳[8](2017)在《消费时代: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中国进入消费时代作为背景,对消费时代以来的中国重要文化现象之一的小说到电影改编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本论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针对小说文本到电影改编的过程当中历史观的演变问题进行探讨。从西方哲学理论到文学传统,罗素、福柯的思想不断影响着我国文学的发展。“权利——话语”的理念从西方到东方,经由古老东方文明的浸润,从小说文本到电影都充满玄妙的想象,无论是从“虚构历史到历史虚构”,还是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历史小说再到新历史主义小说”,在文学的视野当中,如何展示历史、环绕历史、再现历史、复刻历史都是一个重要的核心。在由计划经济变为消费经济的社会跳跃式的发展当中,从小说文本到电影的转化当中,历史观经历了如何的变化;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强调的某种历史观念在新的消费时代当中哪些被隐去,又有哪些新的思想萌芽,这些都是本章所研究的重点。第二章围绕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审美演变问题进行研究。传统的意蕴格调在强调物欲消费的时代变得模糊不清,崇尚清淡雅致的古典审美观点逐步被快餐式的“视觉霸权”所遮蔽。从追求英雄主义到当下沉湎青春消费、身体消费,审美出现了“日常生活化”的先导趋势。本章围绕精英主义的消解、审美日常化等主要问题,对小说文本自身的变化以及改编过程当中的主题演变,研究如何把握文学和电影当中的“审美表现”元素在艺术上的转换与创新。第三章围绕小说到电影改编作品当中,主要角色的符号化问题。从新时期文学、十七年文学开始,小说文本中的“人”一直都是以非常直观且独立的落脚点存在的。反观消费时代,在面对爆炸式的视觉图景的轰炸之时,大量的符号化的角色充斥于文字和影像当中。“人”的个性和自我不在,角色流入一种“模板式”的表达规律。从“角色”到“符号角色”,实则是在从文本到电影改编当中的一种偷懒和迟滞,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在思想观念愈是自由开放的当下,围绕“角色”的扩展却越来越缓慢和模板化,这不得不引起作者和导演的反思。第四章主要针对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当中“民族性”的讨论。这一章分为两个板块。其一是将“改编”置入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视野当中,强调在欧化的消费观点不断入侵内地的现实之下,作为具有思想教化及审美培养功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如何在眼花缭乱的物质消费诱惑当中孑然一身。其二是围绕文学作品及电影改编作品自身的民族性演化的表达的梳理。从“文以载道”到“纸醉金迷”,我们需要在日益膨胀的消费自信和日渐萎靡的英雄根性当中寻找一种自持。第五章相对于前四章而言要更加细致,主要以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细节化的文本对比研究来体会小说到电影改编作品当中最直接的转化方式。这一节主要围绕小说文本和电影段落的对比分析。虽然文学是以文字线性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思想。电影则是以视觉和听觉为传播主体,通过声、光、画三位一体综合作用于镜头,从而展示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是二者在艺术表现当中依旧保持着某种相似。例如叙事元素、修辞手段以及符号表达等都可以为艺术提供相应的包装。伴随着艺术创作在新的消费时代当中获得的新鲜血液,小说和电影改编作品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再成熟”发展。电影改编在从文字到影像的改编当中也得到了更多宝贵的经验,令文学性元素与电影性元素在“改”与“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幸福的“联姻”。但由于部分改编者忽视了艺术转化的既定规则,盲目且强硬的进行从文学到影视的“转嫁”,也使得改编作品出现一些“硬伤”,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改编”之路上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结语部分针对消费时代之下我国电影改编所面临的尴尬境况,认为当前的从小说到电影作品的改编仍有些操之过急。面对时代的诱惑,电影改编行为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深的可能性和必需性。如疏离文学与影像的本质关系、截断二者互通的艺术性和血脉,生硬的对小说文本和电影进行“嫁接”,反而会使得某些作品“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对改编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以期获得更多品质优良的艺术精品。
刘叶琳[9](2019)在《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是指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象在影像媒介形态中的表现和传播。在本文中,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有特定的对象范畴,是指小说类文学经典作品(也包含一部分形象性、叙事性和语言艺术特性较强的戏剧类经典作品)在声像艺术媒介(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表现与传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是对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综合性认识和总体看法。它包含相当多的理论内容,本文着眼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几个核心问题,构成研究的主要范畴。首先,影像化传播的对象是文学经典,因此,经典态度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内容。其次,影像化传播是文学经典性在不同文化场域的转换,因此文化立场也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影像化传播是不同媒介形态的审美创造,因此媒介意识也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构成。本文的观念分析与阐述,侧重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实践理念,即以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思想、认识、主张、看法为主。具体地说,就是以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实践者的观念表述和艺术见解表达为主。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及其观念是20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发展和影视艺术发展的重要现象,也是自电影产生以来世界性的文学艺术和文化现象。许多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事件,都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有关;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成果,许多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影视艺术成果。关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现状和发展,对于推动和促进文学艺术理论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活动,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在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活动呈现不同的特点。早期的商业文化倾向、历史巨变之后的政治文化功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启蒙作用和大众文化品质,新世纪以来的多元文化合流,这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演变的实践基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历史变化过程,体现了媒介文化与文学影视艺术相互影响的历史力量,也体现了文学影视艺术创造在媒介文化语境下演化的现实结果,20世纪中前期是我国早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形成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是电影创作的戏剧传统的影响,一个是电影改编的文学传统的影响。这一时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演变过程,就是在综合艺术范畴的跨媒介比较中,在影像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独立性理念逐步确立的过程。其中影像媒介意识的初萌、文学经典改编原则和艺术表现要求的自觉阐释,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进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中期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是在政治文化环境下,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要求中发展的。文学经典精神的现实价值、文学经典改编的现代视角,忠实于原着与反映时代精神的关系、文学经典电影化传播的宣传意义和教育使命等,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核心内容。文学经典影像化叙事的题旨转换策略,电影改编活动中文学经典意识的特殊存在,从文学经典到影像经典的跨媒介经典化,体现了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征。20世纪中后期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强调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文化启蒙和大众普及传播功能,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意义和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文化品质。同时,影像艺术审美理念的自觉,促使改编创作者追求影视剧表现文学经典的独立性,继承了传统的“忠实于原着”观念,在涵义理解和方法运用上有了新的变化。90年代中期媒介文化的兴起,又使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引入了“媒介化”话题,媒介文化理论成为阐释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跨媒介”特性的重要思想资源,媒介属性也成为辨析影视审美和文学经典审美的重要标准。21世纪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呈多元化并存局面,以往的文学经典改编理念和实践,都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延续和发展,而娱乐消费主义倾向的出现,又在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注入了新的内容,传统的文学经典认识发生了变化,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反映出新的文学经典态度和新的艺术审美塑造原则。在改编观念的批评语境中,改编创作者对负面评价所作的申辩和解释,透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主张。此外,非文学经典改编创作内容的进入,也是这一时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演变的一个特征,商业艺术理念和媒介市场化运作理念,成为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组成部分。
苏月奂[10](2016)在《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叙事伦理是艺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衡量作品价值的基本尺度。中国当代电影(1949年至今)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叙事伦理病症。学者们大都把目光聚焦在影片的伦理内涵阐述上,这些研究显然无法切中其叙事伦理的病理。本文首次将研究目标对准这一学术空白领域,目的在于全面认识和阐明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揭示其问题的本质,为中国电影伦理效果的提升提供借鉴。本文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思想”为良好伦理效果的标准,以中国建国以来六十多年的叙事性电影为主要研究材料,以系统观为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思辨研究、比较研究三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进行探究。论文从叙事概念、伦理概念等的梳理中推导出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的范畴。基于叙事概念,论文确定了“电影表达了什么样的伦理观(即叙事的内容要素)、怎样表达(即叙事的形式要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伦理表达(即成因,也是交流层次)”的研究逻辑。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特点,分叙事伦理内涵、人物、形式、局限、成因及个案六章展开具体分析。中国当代电影根据伦理关系主要有集体伦理、个体伦理和生态伦理三个叙事重点。电影在这三个维度上体现出了着重点不同的伦理理念。电影中的集体伦理尤其强调国家、道德、正义的崇高地位;其个体伦理则展现出对生命、情感、理想和苦闷的关怀;其生态伦理一方面是消耗物质的生产主义、节俭主义、消费主义,另一方面是在物质面前退让的环保主义。中国当代电影在不同的时代对这三种叙事伦理有不同的侧重,且各种叙事伦理内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精神内核。相比集体伦理和个体伦理,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生态伦理并不独立,它常常依附于集体伦理来获得伦理定位,因此其叙事伦理人物类型划分以集体伦理和个体伦理为标准。集体伦理标准下有伦理升华的人物和伦理悬置的人物两大类。前者中有伦理完善的人物、伦理蜕变的人物、不合时宜的奉献者,这些人物都为其集体伦理信仰做出了利他选择。后者中有反伦理的人物、伦理堕落的人物、伦理游移的人物,这些人物则不同程度地游离于集体伦理的规范效力外。个体伦理标准下是伦理自由的人物,其中又有个体伦理的求索者、个体伦理的碰壁者、个体伦理的突围者、个体伦理的享有者几类,他们的个体伦理行动和境遇彰显了一定的时代特征。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不仅承载于叙事的内容要素上,还潜藏在叙事的形式要素中。电影中的特殊时空意象、情节结构、画面色彩都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信息。这些伦理信息的形成有两个来源,一是叙事形式本身的伦理倾向,二是特定文化赋予叙事形式的伦理意义。中国当代电影特殊时空意象中的古代宫廷、民国时期大宅院、当下奢华场所分别指示着传统伦理的展现、封建旧伦理的批判、消费主义的宣示。情节结构中的“单行式”、“并行式”、“轮回式”、“迂回式”分别对应着前进、强化、恒定、突破的伦理进程。画面色彩中的红色、绿色、黑色、白色分别代表着伦理的冲突、自由、固守和更新。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意蕴宏大,表现丰富多彩,却有着严重的局限。其三大局限分别是电影伦理表达的主题先行、个人视角和泛自由化。中国当代电影起始于政治伦理遮天蔽日的时代,主题先行的叙事伦理局限由此扎根并挥之不去。政治的时代结束后,中国电影主题先行的叙事伦理诱因由政治扩展到名、利。伦理表达的个人视角滥觞于80年代,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在其职业生涯的初期都陷入其中,为世人留下了偏激的集体伦理批判和夸大的个体伦理愁苦。伦理表达的泛自由化泛滥于新世纪,电影中伦理事件的杂乱离奇和伦理内涵的含混不明是其主要征象。这三大局限各有特点,相互之间又有着交叉重叠,它们都阻碍了电影良好伦理效果的实现。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的以上表现和局限主要受文化、政治、经济的影响。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等文化因素,宽松性政治、左倾性政治和开放性政治等政治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电影市场经济等经济因素,通过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创作者而作用于电影的叙事伦理。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的得失也是创作者的成败,电影的叙事伦理局限最终可追溯到创作者的人性问题。因此,加强电影创作者的职业伦理建设是提升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的必由之路。提升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势在必行,又任重道远。
二、拼盘,不能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从《顽主》说电影的联姻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拼盘,不能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从《顽主》说电影的联姻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2)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 |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探析 |
1、现代性概念 |
2、后现代性概念 |
二、“家族相似”概念辨析 |
1、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 |
2、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 |
3、现代性/后现代性 |
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时期电影文化研究 |
1、研究现状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 |
一、新时期电影的现代性转型 |
1、现代性转型的历程勾勒 |
2、电影现代性的精神内涵 |
二、新时期电影的后现代性转型 |
1、后现代性转型的历程扫描 |
2、后现代性转型的文化表征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 |
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 |
1、传统与现代 |
2、文明与愚昧 |
3、改革与守旧 |
4、反思与寻根 |
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 |
1、主体意识的觉醒 |
2、历史人质的赎救 |
3、“父”与“子”的博弈 |
4、女性主体的找寻 |
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迷失与异化 |
1 、都市中的迷失 |
2、金钱的挤压 |
3、传媒的异变 |
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 |
1、纪实美学的求真 |
2、写意美学的诗情 |
3、影像美学的崛起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 |
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 |
1、调侃 |
2、反讽 |
3、游戏 |
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权威 |
1、崇尚感性文化 |
2、解构中心权威 |
3、反叛宏大叙事 |
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 |
1、主体的退隐 |
2、英雄的消失 |
3、欲望的膨胀 |
四、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 |
1、成长叙事 |
2、同性恋叙事 |
3、底层叙事 |
4、女性叙事 |
五、后现代主义镜像风格 |
1、元叙事的解构 |
2、碎片化与拼贴 |
3、互文性与戏仿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的错综性 |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的错综关系 |
1、两者关系的不同论点解析 |
2、现代性的双重属性 |
3、后现代性是一种现代性 |
二、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复合态 |
1、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 |
2、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土壤 |
3、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共时状态 |
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交错的文本呈现 |
1、现代性、后现代性两大纠结点的辨析 |
2、文本呈现的错综性:以“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 |
结语:坚守与超越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转型期中国电影文化大事编年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和时间范围划分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研究方法阐释 |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精英文化语境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 |
第一节 精英文化意识复归与电影观念革新 |
第二节 走向荧幕前台的知识和政治精英群体 |
第三节 人性复归思潮下的“精英式”爱情与青春 |
第四节 文化重建大旗下的“文化寻根”与“启蒙思潮”改编 |
第二章 大众与商业文化语境下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 |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与边缘群体展示 |
第二节 青春迷惘与空间焦虑:转向都市的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娱乐猎奇、欲望爱情与商业艺术:商业文化下的迎合改编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语境下21世纪以来的文学改编电影 |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下的文学改编电影新特征 |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华语大片改编 |
第三节 网络文化视野下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文化表征 |
第四节 传媒经济视野下《流浪地球》的改编新策略 |
第五节 《哪吒之魔童降世》折射的语境化改编理念 |
第四章 对文学改编影视的再审视 |
第一节 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文字与影像关系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的空间叙事流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作品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改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与视野 |
三、新时期电影改编的成就与存在问题 |
四、论文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底本品格与主题转移 |
第一节 原着低迷与改编曲解 |
第二节 “灰色”青睐与删节反思 |
第二章 人物呈现与逻辑悖论 |
第一节 “他者”置换与性格突变 |
第二节 《高兴》式表演的艺术症候 |
第三章 故事噱头与创新瓶颈 |
第一节 暴力和性的镜头呈现 |
第二节 “菊豆”们的心理裂变 |
第三节 题材重复与角色固化 |
第四章 叙事策略的审美弱化 |
第一节 修辞韵味的影像流转 |
第二节 人物刻画的影像弱势 |
第三节 抽象表达技巧的影像钝化 |
第五章 叙事漏洞的形式拷问 |
第一节 细节的“螺钉效应” |
第二节 情节衔接的困惑 |
第三节 叙事节奏的失衡 |
第六章 改编的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 |
第一节 异质联姻的市场化产物 |
第二节 对症下药的影像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名录(部分)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亟待解决和阐释的问题: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我国都市电影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都市电影的学理界定 |
第二节 蛰伏后的萌动——新时期的都市电影景观(1978—1989) |
第三节 多元抑或危机——后新时期的都市电影探索(1990—1999) |
第四节 娱乐片与商业美学——新世纪都市电影的产业化生存(2000—今)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我国都市电影的审美取向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美学观念的演变与突破 |
第二节 都市空间及其审美意象的建构 |
第三节 西方都市电影美学观的本土化 |
第三章 都市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都市中的他者形象 |
第二节 都市里的边缘人物形象 |
第三节 游戏与狂欢中的时尚男女 |
第四节 都市里的中年困惑形象 |
第四章 都市电影中的青年文化 |
第一节 摇滚、青年文化心态及其现代性指涉 |
第二节 青年文化性的影像书写 |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都市欲望与本土观看 |
第二节 梦幻体验与自我角色的影像认同 |
第三节 消遣娱乐与意义焦虑的博弈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我国都市电影创作的危机与转机 |
第一节 我国都市电影的产业现状探析 |
第二节 浮华背后的隐忧——都市电影的创作危机 |
第三节 异军突起——新世纪都市电影的转机与创新发展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中国都市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抬头望见北斗星”—冯小刚电影与王朔创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 |
三 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风格的承续与转变:从“幽默调侃”到“纠结压抑” |
第一节 “幽默调侃”式风格的形成 |
第二节 “纠结压抑”式风格的转变 |
第二章 人物的设定:从“顽主”到“北京爷” |
第一节 “顽主”式人物的塑造 |
一 “顽主”形象的定位 |
二 “顽主”的狂欢与叛逆 |
第二节 冯小刚电影“北京爷”的塑造 |
一 “北京爷”的人物塑造 |
二 从“顽主”到“北京爷” |
第三章 创作思想的表达:从“真实残酷”到“民间性情” |
第一节 王朔作品的真实与残酷 |
一 暴露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
二 揭示人性的丑陋与压抑 |
第二节 冯小刚电影的民间性情 |
一 冯小刚电影的平民性 |
二 冯小刚电影的传奇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7)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架构和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的阐释 |
六、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七、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一章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运行原理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发展的基本产业特征 |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基本特征 |
二、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三、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发展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运行原理 |
一、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概念 |
二、投融资模式和产业资本服务是投融资机制的核心功能 |
三、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 |
四、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基本特性 |
五、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发展的基本阶段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历史沿革和进化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历史沿革 |
一、商业资本主导发展时期(1896 年—1937 年) |
二、意识形态主导发展时期(1937 年—1949 年) |
三、计划经济主导发展时期(1949 年—1978 年) |
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产业化主导发展时期(1979 年以后)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发展进化 |
一、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进化的全球考察 |
二、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进化的国际经验 |
三、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发展的进化特征 |
四、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的进化方向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一、政府通过多种手段支持电影投融资的发展 |
二、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基本市场格局已经确立 |
四、资本市场开始广泛参与到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之中 |
五、资本持续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
六、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需深化建构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产业环境的PEST模型分析 |
一、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
二、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产业经济环境(Economic) |
三、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
四、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电影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投融资风险 |
一、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风险研究的意义 |
二、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投融资风险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基础投融资模式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产业的基本投融资模式 |
一、政府电影产业扶植投融资模式分析 |
二、银行电影贷款投融资模式分析 |
三、电影产业私募股权基金和信托计划投融资模式分析 |
四、电影企业IPO/新三板上市投融资模式分析 |
五、电影版权预售投融资模式分析 |
六、电影植入广告投融资模式分析 |
七、电影社会资本和众筹投融资模式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势 |
一、保底发行是资本参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全新的方式 |
二、跨市场运作策略让资本重新审视中国电影产业 |
三、电影的制片投资+保底发行一体化投融资策略 |
四、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证券化发展的风险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的分层建构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建构的意义和原则 |
一、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建构的意义 |
二、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建构的原则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分层建构的规范 |
一、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建构的机制定位 |
二、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分层建构的阶段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基础框架层的建构 |
一、建构与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发展相适应的政府产业管理体制 |
二、培育满足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发展多元的市场主体 |
三、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平台化发展是提高机制效率的必要途径 |
四、跨行业的复合人才培养是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建构的必备支撑 |
五、电影产业的法制环境是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建构的基本保障 |
六、电影工业化是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建构的内在需求 |
七、产业管理咨询服务是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必需的风险控制手段 |
八、电影金融服务是实现中国电影产业多层次投融资风险控制的关键 |
九、互联网环境下的产业创新发展是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进化动力 |
第四节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应用功能层的建构 |
一、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功能实现的关键是应用功能层的建构 |
二、投融资模式是建构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应用功能层的基础 |
三、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的发展需要全面的产业资本服务支持 |
四、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对产业资本服务的需求分析 |
五、产业资本服务是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应用功能层建构的核心 |
第五节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风险的机制控制 |
一、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建构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融资风险控制 |
二、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风险控制的机制策略 |
第六节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建构的实现路径 |
一、通过政府产业管理体制完善建构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发展空间 |
二、以产业利润为驱动推进市场化的电影投融资模式创新发展 |
三、由资本避险需求推动电影产业投融资的产业资本服务逐步升级 |
四、逐步形成以中国电影市场为驱动的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生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发展大事记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实践 |
(8)消费时代: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及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历史观问题 |
第一节 从当代小说到电影改编作品的历史观表现 |
一、十七年小说整体特点 |
二、十七年小说改编电影的两种类型 |
第二节 电影文本在改编上的历史观变化 |
一、从《霸王别姬》到《霸王别姬》:历史的“英雄” |
二、从《官司》到《集结号》:“英雄”的历史 |
第三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历史观案例分析 |
第二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审美演变问题 |
第一节 从高雅到日常:审美的“流变” |
一、审美消费:日常化、通俗化与娱乐化 |
二、影像民俗:被消费的色彩 |
三、消费“顽主”:王朔和他的“解构高雅” |
第二节 从精英到大众:被“消解”的崇高 |
一、精英身份的消解 |
二、“大话”系列的流行 |
第三节 高雅文本的颠覆 |
第四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经典的消解问题案例分析 |
第三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角色符号化问题 |
第一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角色符号学视阈分析 |
第二节 电影人物角色与小说人物角色的横向对比 |
第三节 电影人物角色与小说人物角色的纵向对比 |
第四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人物符号化问题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民族性分析 |
第一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民族性体现 |
一、西方文化价值观对中国电影改编的影响 |
二、祛除“崇高” |
第二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民族性的持守 |
一、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与意象思维的持守 |
二、“文以载道”思想的持守 |
第三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民族性的发展 |
第四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电影民族性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语言问题 |
第一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的碰撞初探 |
第二节 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中文学语言的变化 |
第三节 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中文学语言的融合 |
第四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两种“语言”的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意义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现状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内容 |
四、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概念范畴 |
第一节 媒介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 |
一、文学经典的界定与确认 |
二、文学经典性认识的媒介文化视角 |
三、文学经典化的媒介文化影响 |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特定范畴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相关词语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经典态度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文化立场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媒介意识 |
第二章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历史过程 |
第一节 20 世纪40 年代以前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经典影戏化传播的历史背景 |
二、古代文学经典戏曲片段的影像复制 |
三、古代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 |
四、其他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第二节 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革命战争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二、革命战争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 |
三、在历史机遇中曲折浮现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第三节 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影像化传播高潮中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二、文学影像化传播平稳发展中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第四节 21世纪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影像化传播的多元化发展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新状况 |
第三章 艺术媒介差异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审美的早期认识 |
第一节 综合艺术范畴的跨媒介比较 |
一、早期电影认识中的戏剧艺术语境 |
二、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跨媒介认同 |
三、媒介差异与电影艺术独立性的确认 |
第二节 影像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 |
一、文学价值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 |
二、电影艺术中文学表现元素的介入 |
三、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差异的媒介因素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初步阐释 |
一、商业的和文化的传播动机 |
二、时代性、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
三、不失原意的改编原则 |
四、个性化、视觉化的表现要求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语境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对接的艺术理念 |
第一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叙事的题旨转换策略 |
一、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意义的现实化演绎 |
二、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人物关系的对立化调整 |
三、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叙事身份和视角的跨时代置换 |
四、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意义化改动 |
第二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中的文学经典意识 |
一、影像化传播动机和目的所体现的文学经典意识 |
二、影像化传播原理与方法运用所体现的文学经典意识 |
第三节 由文学经典到影像艺术经典的跨媒介经典化 |
一、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像艺术经典地位 |
二、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像艺术经典性创造 |
第五章 文学经典大众化传播的主张与媒介审美意识的成熟 |
第一节 文学经典跨媒介文化启蒙与大众普及传播的倡导 |
一、以思想文化启蒙为主导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二、以社会公众需要为目标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三、以揭示历史时代价值为核心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第二节 文学经典价值意义的确认和影像化诠释 |
一、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原本选择 |
二、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主题侧重化处理 |
三、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文化品性确定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审美创造中媒介意识的自觉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中媒介性尺度的确立 |
二、文学经典语言符号转换中媒介性制约的认识 |
三、相同媒介表现形式中文学经典审美转换差异的阐释 |
第六章 文学经典影像娱乐消费与媒介市场运作的认同 |
第一节 影像化传播对文学经典原着的基本态度 |
一、对文学经典原着的尊重 |
二、对文学经典原着的扬弃 |
三、对文学经典原着的拓展 |
第二节 娱乐消费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审美追求 |
一、娱乐消费环境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审美倾向 |
二、文学经典形象影视审美转换的人性化主张 |
三、文学经典改编批评中的艺术观念辩释 |
第三节 商业影视理念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 |
一、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商业化理念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理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
一、中国当代电影 |
二、叙事 |
三、伦理 |
四、叙事伦理 |
五、叙事伦理与伦理叙事 |
六、电影的叙事伦理 |
第二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提出 |
一、文献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不足及本课题的提出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内涵 |
第一节 电影中的集体伦理 |
一、国家至上 |
二、道德为重 |
三、正义长存 |
第二节 电影中的个体伦理 |
一、生命的尊重 |
二、情感的显扬 |
三、理想的追求 |
四、苦闷的释放 |
第三节 电影中的生态伦理 |
一、生产主义 |
二、节俭主义和消费主义 |
三、环保主义 |
第二章 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人物 |
第一节 伦理升华的人物 |
一、伦理完善的人物 |
二、伦理蜕变的人物 |
三、不合时宜的奉献者 |
第二节 伦理悬置的人物 |
一、反伦理的人物 |
二、伦理堕落的人物 |
三、伦理游移的人物 |
第三节 伦理自由的人物 |
一、个体伦理的求索者 |
二、个体伦理的碰壁者 |
三、个体伦理的突围者 |
四、个体伦理的享有者 |
第三章 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形式 |
第一节 电影特殊时空意象的伦理指向 |
一、古代宫廷:传统伦理的展现 |
二、民国时期大宅院:封建旧伦理的批判 |
三、当下奢华场所:消费主义的宣示 |
第二节 电影情节结构的伦理推进 |
一、“单行式”情节结构:伦理的前进 |
二、“并行式”情节结构:伦理的强化 |
三、“轮回式”情节结构:伦理的恒定 |
四、“迂回式”情节结构:伦理的突破 |
第三节 电影画面色彩的伦理蕴含 |
一、红色:伦理的冲突 |
二、绿色:伦理的自由 |
三、黑色:伦理的固守 |
四、白色:伦理的更新 |
第四章 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局限 |
第一节 电影伦理表达的主题先行 |
一、伦理观念的政治先导 |
二、伦理呈现的名利趋向 |
第二节 电影伦理表达的个人视角 |
一、集体伦理批判的偏激 |
二、个体伦理愁苦的夸大 |
第三节 电影伦理表达的泛自由化 |
一、伦理事件的杂乱离奇 |
二、伦理内涵的含混不明 |
第五章 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成因 |
第一节 文化的影响 |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控制 |
二、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的冲击 |
第二节 政治的影响 |
一、宽松性政治的鼓励 |
二、左倾性政治的钳制 |
三、开放性政治的引导 |
第三节 经济的影响 |
一、社会经济状态的映射 |
二、电影市场经济的刺激 |
第六章 中国当代电影三种叙事伦理样态的个案解读 |
第一节 集体伦理的高歌——《革命家庭》(1960)的叙事伦理分析 |
一、以个体伦理为支点撬动集体伦理 |
二、用真实而饱满的情感塑造伦理人物 |
三、局限性辨析 |
第二节 个体伦理的低吟——《蓝风筝》(1993)的叙事伦理分析 |
一、在集体伦理的肆虐下关注个体伦理 |
二、用大量的隐喻导引情节的发展 |
三、局限性辨析 |
第三节 生态伦理的浅唱——《私人订制》(2013)的叙事伦理分析 |
一、用消费主义话语包裹环保主义主旨 |
二、“并行式”情节结构的伦理贡献 |
三、局限性辨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拼盘,不能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从《顽主》说电影的联姻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拼盘,不能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从《顽主》说电影的联姻现象[J]. 周乃光. 电影评介, 1990(01)
- [2]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D]. 宋彦.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3]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D]. 曹忠.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D]. 杨天豪. 兰州大学, 2017(12)
- [5]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电影研究[D]. 战迪. 吉林大学, 2014(09)
- [6]“抬头望见北斗星”—冯小刚电影与王朔创作关系研究[D]. 姜鑫磊. 西南大学, 2014(11)
- [7]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D]. 张步丞. 上海大学, 2017(02)
- [8]消费时代: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研究[D]. 熊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D]. 刘叶琳. 吉林大学, 2019(10)
- [10]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D]. 苏月奂.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