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碱地棉花播种保苗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姚瑞丽[1](2021)在《萧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文中提出
康力[2](2021)在《新中国初期山西农业生产中老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传统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农业技术是我国农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注重利用天时地利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作物自身的生长环境。它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农业知识,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依靠。老农是传统农业技术的主要继承者,他们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些经验是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农业生产实践的产物。其中有继承前人的农业生产经验和老农自身的生产经验,它是从农业增产和减产的经验教训中摸索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了大规模的农业技术改良运动,但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了技术与地方不适应的现象,存在一般化的推广等问题。老农是对当地情况最熟悉的群体,也是非常讲究因地制宜的,但在实际生产与技术改进中却常忽视他们的意见,并引发了技术与农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为因地制宜的进行技术改革,搞好生产,党中央通知要结合群众意见,特别是老农的意见来进行农业技术改革与生产规划等。文章主要分四部分来探讨中国共产党为何提起老农,并依靠老农因地制宜的进行技术改革,搞好农业生产。第一章主要是对老农群体特征的梳理,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何提起重视老农来达到因地制宜地进行技术改革。第二章主要为新中国初期山西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上的一些问题,以及老农在这些问题上的作用分析,通过这些认识以此来科学的看待老农。第三章主要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调动老农积极性,并通过何种形式将老农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四章探讨了通过与老农结合,发挥老农作用过程中引发的乡村社会的变化。因此,本文希望将研究视角聚焦到老农群体来分析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传统农业技术在面临转型时自身的变化,并由此看待技术革新过程中农村社会各方的反应,想要以此来观察技术适应地方化的一个过程。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探讨,能提供一种新视角来看待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期盼能为日后农村农业技术革新工作提供借鉴。
张梦坤[3](2021)在《秸膜双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高效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本研究在滨海盐碱地设置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组合试验,以探究秸秆与地膜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9-2020年在滨州市无棣县渤海粮仓开展,设无覆盖(CK)、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简称秸膜双覆盖,SP)4个处理。针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分布、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玉米生长与产量进行了研究,以期探明秸膜双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态及玉米产量的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秸秆覆盖具有持续的控盐效果,地膜覆盖对表层土壤具有持续的保水效果。秸膜双覆盖处理的盐分和p H显着降低,含水率显着增高。0~20 cm表层平均含水率表现为SP(25.47%)>PM((25.16%)>SM(25.02%)>CK(24.89%),而各处理的表层平均含盐量表现为CK(2.85 g/kg)>PM(2.81 g/kg)>SM(2.71 g/kg)>SP(2.69 g/kg)。秸秆覆盖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地膜覆盖和无覆盖显着提高(p<0.05);滨海盐碱地秸秆覆盖显着增加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20~10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土壤全氮变化与有机碳变化表现出相似规律。2019年和2020年土壤碳氮养分基本稳定,表层(0~20 cm)含量高于底层(20~100 cm)含量。秸膜双覆盖模式更有利于土壤碳氮积累,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水平。秸膜双覆盖能够提高土壤表层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在开花期有轻微上升。秸膜双覆盖模式显着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土壤碱性磷酸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蔗糖酶活性,SP处理较CK、SM和PM处理分别提高了28.89~41.16%、16.15~23.37%、13.13~15.30%。脲酶活性,SP处理较CK、SM和PM处理分别提高了72.16~75.60%、15.65~26.07%、10.66~41.11%。碱性磷酸酶活性,2019年SP处理较CK、SM和PM处理分别提高了40.81%、8.42%、37.13%,2020年PM处理活性最高,PM处理较CK、SM和SP处理分别提高了33.57%、19.52%、1.16%。过氧化氢酶活性,SM处理较CK、PM和SP处理分别提高了41.89~51.16%、25.75~36.36%、2.64~5.98%。2020年较2019年四种土壤酶的活性都有提高。秸膜双覆盖模式增加了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Ace、Chao和Sobs指数均以无覆盖处理最小,Ace、Chao、Shannon和Sobs指数则均以秸膜双覆处理最高。秸膜双覆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主要菌落的相互关系显着强于其他处理,且正相关数量在秸膜双覆处理土壤中显着多于其他处理。15种关键菌门对水分的响应总体分成正相关,对盐分、p H的响应总体成负相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影响较大的土壤环境因子主要是碳氮系统、磷钾和酶系统;秸秆覆盖处理增强了碳氮系统的稳定性。秸膜双覆盖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秸膜双覆盖,抑制耕层积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了出苗率,促进了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而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玉米生育的整个时期地膜覆盖处理的LAI显着低于其他处理。拔节期和开花期的株高秸膜双覆处理显着比地膜覆盖处理高53.98%、25.94%;灌浆期和成熟期玉米株高秸秆覆盖处理显着比地膜覆盖处理高15.87%、13.69%。秸秆覆盖较无覆盖处理玉米田间出苗率提高5.4%~6.1%,地膜覆盖较无覆盖处理田间出苗率降低10.2%~14.8%。秸膜双覆盖处理显着提高籽粒产量。2019年与2020年,秸膜双覆盖处理较无覆盖处理玉米籽粒产量提高16.0%~21.2%,2020年和2019年趋势相似。可见,滨海盐碱地秸膜双覆盖模式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养分,控制土壤酶活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玉米生物量和产量,达到控碱控盐、保墒增产的目的。秸膜双覆盖模式可为高效利用开发滨海盐碱地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模式。
陈绪兰,孙春梅,刘萍[4](2021)在《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在新疆库尔勒推广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农业用水日益紧张,无法提供充足的春灌和冬灌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近几年在新疆库尔勒植棉区示范推广棉花"干播湿出"播种技术在轻度盐碱地上应用表现出明显的节水、保苗、缓解用水紧张、避灾的效果,但在重度盐碱地上示范推广表现出缺苗、死苗、僵苗等现象,对棉花取得高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该技术在新疆库尔勒的推广现状,总结了其关键性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为该技术在新疆库尔勒的推广提供参考。
杨永秦[5](2021)在《潜水蒸发过程中微地形形态对土壤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盐碱是对盐渍化土壤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严重制约着区域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明确盐渍化成因及其规律性,进而采取适宜防治对策改良利用盐渍化土壤资源,是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本论文在综合分析借鉴国内外对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形成及其季节性变化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改良盐碱地为主要出发点,进而增加可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为主要目的。通过在盐渍化土壤地表构建微地形(沟垄系统)的方式,抬高盐分聚集面,以利用土壤盐分在地表聚集的特性去除土壤剖面盐分,并着重研究潜水蒸发情况下微地形形态对土壤盐分运移与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盐渍化土壤改良及生态环境建设寻求新途径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土壤水分运移性能研究表明,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与累积吸渗量遵循相同的变化规律,吸渗条件下各土层的初始吸渗速率、稳定吸渗速率均高于入渗过程;使用Philip公式与Kostivkov公式对入渗过程与吸渗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Kostivkov两参数模型可更好地模拟盐化土壤吸渗过程中的入渗率动态变化过程,决定系数R2均在0.96以上;入渗过程的湿润锋与累积入渗量、吸渗过程湿润锋与累积吸渗量均呈现显着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大于0.99。(2)土壤盐分的聚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吸渗刚刚结束时,表层土壤溶液电导率、Na+、Cl-较高,而SO42-含量较低;随放置时间增加,土壤盐离子在土壤中出现再分布,表现为各处理的表层土壤溶液电导率、Na+、Cl-低于对照(立即取土测定,0d),而SO42-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表层以下土层(2~8cm)土壤溶液电导率、Na+、Cl-离子含量升高,且高于对照,并随放置时间增加而增大,而SO42-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这一现象表明,盐分在吸渗结束时,就聚集到表层,其后在蒸发不很强烈的情况下,在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层次,可能出现盐分在剖面上的再分布。(3)微地形形态对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平作(CK)相比,三种起垄措施均提高了沟表层土壤含水率,圆拱形、三角形和梯形含水率分别增加了14.07%、9.69%和2.79%;从表层含水率平均值来看,圆拱形沟的含水率高于其他起垄处理。各处理垄剖面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布大致呈自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处理垄处含水率在1cm土层(接近垄与沟交界的中心位置)达到最大,梯形处理含水率高于其他处理,为14.97%;各处理沟与垄内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布无明显规律。(4)微地形土壤剖面盐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就表层土壤而言,与平作(CK)相比,起垄处理的土壤表层Na+、Cl-、SO42-均出现增高现象。起垄处理后土壤表层电导率、Na+、Cl-从两侧沟向垄靠近基本呈增大趋势。三角形垄对土壤Na+、Cl-表面聚积效果更强。比较垄与沟土壤盐分,起垄导致土壤盐分多聚集于垄,增加了垄的土壤电导率、Na+含量和Cl-含量;从各处理垄与沟SO42-含量峰值比较来看,起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沟的SO42-含量。根据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状况,与平作相比,起垄处理后盐分在土壤上表面聚集效果明显,垄处土壤盐分高于沟。三种微地形形态下,垄的盐分聚集效应明显,而三角形起垄更有利于盐分在土表的聚集。综上所述,在地表构建微地形的方法可以调控土壤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和空间分布,不同微地形形态对水盐的作用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别。微地形作用效果与其断面形状参数也有密切关系,而本文尚未涉及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未来研究将在断面参数设置及野外试验验证方面展开。
陈启文[6](2021)在《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产量上创造了世界奇迹。本文以翔实的材料讲述了正在研发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的培育过程。海水稻首先被陈日胜发现并培育选种20年,袁隆平发现其价值之后,进行了规模化的科研、扩种及海外开拓。袁隆平团队在海水稻栽培上的探索与成果值得赞赏,中国以及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应该被公众关注。
史晓玲[7](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提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李萌[8](2020)在《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和施肥调控效应及生长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短缺及土壤盐渍化是困扰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问题,膜下滴灌以其增温保墒、减少土壤盐渍化等优点,已在新疆各地应用近25年。深入探讨膜下滴灌条件下滴灌施肥调控机理有助于优化促进膜下滴灌在盐碱地的应用。本文以棉花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6年在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尼尔镇水利管理处的水利部重点灌溉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灌溉制度根据当地棉花需水量及常规灌溉量500 mm。设置不同灌水处理(T1-T8),其中2015年充分灌溉处理为T6,其余处理按照T6成比例设置(T1-T5);2016年仅设置两个灌水处理,充分灌溉T7与亏缺灌溉T8。两个生育期内均根据当地农户推荐施肥量进行充分施肥。2018-2019年4-10月在南疆库尔勒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1团二连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灌溉调控和施肥量调控2个因素。灌溉调控处理灌水量以参考蒸发蒸腾量(ET0)为基础,在棉花生长过程中的蕾期、花铃期分别设置棉花参考蒸发蒸腾量的0.4、0.6和0.8倍(即0.4 ET0、0.6 ET0和0.8ET0,分别命名为W1-W6),同时设置充分灌溉处理ET0(CK);施肥量分别设置F1(450-157.5-67.5 kg/ha)N-P2O5-K2O、F2(360-126-54 kg/ha)N-P2O5-K2O、F3(300-105-45 kg/ha)N-P2O5-K2O、F4(240-84-36 kg/ha)N-P2O5-K2O、F5(150-52.5-22.5 kg/ha)N-P2O5-K2O和F6(0-0-0 kg/ha)N-P2O5-K2O(即1.5F、1.2F、F、0.8F、0.5F与0F),另设裸地处理LD,共计13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水肥调控方式处理下棉花生长发育、棉花耗水过程、土壤水盐离子运移的差异及变化,揭示了膜下滴灌棉田节水增产及农田水盐运移规律,提出了对应的调控策略;同时考虑到覆膜及水分胁迫的影响,利用2015-2016年试验数据针对DSSAT模型不能模拟覆膜条件下作物生长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利用2018-2019年试验数据针对模型对于水分胁迫模拟效果较差的缺陷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筛选出符合研究区域及棉花品种的遗传系数,模拟了试验年份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和施肥量对棉花生长、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灌溉调控处理间株高较大值出现在花铃期亏缺灌溉处理(W4、W5和W6),平均值为72.92cm,分别比蕾期亏缺灌溉处理(W1、W2和W3)及对照处理(CK)高36.63%和3.03%,W6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均为最高(分别为1.63kg/m3和1.52kg/m3)。干物质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花铃期,F1处理平均干物质质量为25880.75 kg/ha,分别比F0、F5、F4和F2高41.66%、40.6%、46%、14.19%和4.12%。产量与施肥量关系符合二次抛物线关系,临界点为1.2倍施肥量。不同调控方式对棉田肥料偏生产力、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极显着(P<0.01),对单铃重的影响显着(P<0.05)。两生育期内除CK处理、F1及F2处理马克隆值处于B级水平外,其余处理均低于标准级(C级),纤维长度也均处于标准级及以上级别,断裂比强度与灌水总量及施肥总量的大小成正比。(2)明确了不同灌水调控措施下棉田土壤水分运动及耗水规律。棉花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受到土面蒸发、根系吸水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较大,表层土壤含水量呈现窄行>宽行>裸地,20-40 cm呈现裸地>宽行>窄行的不同变化规律,深层土壤水分逐渐趋于稳定均匀。计算棉花耗水量得出该区域存在深层渗漏与地下水补给现象,2018、2019年棉花全生育期总耗水量(CK)分别为506.96 mm和509.52mm。与裸地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43.6 mm和53.5 mm作物耗水量,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处理相对于裸地处理能够显着减少生育期内棵间土壤蒸发量Es 41.4%和41.81%(对应量为163.16 mm和161.5 mm);增加43.4%和37.93%(对应量为119.56 mm和108 mm)的生育期植株蒸腾量T。棉花生育期内累计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分别为978.33 mm和955.99 mm,平均日参考腾发强度分别为6.2mm/d和6.1 mm/d。(3)探明了不同灌水施肥调控措施下棉田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及Na+、Cl-离子演变规律。土壤盐分空间运移规律均表现为窄行>宽行>裸地的分布特征,垂直方向上,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灌溉调控处理间盐分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根据亏缺程度表现为:重度>中度>轻度,而积盐量最小出现在花铃期轻度亏缺处理;不同施肥处理间盐分同样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土壤含盐量随着施肥量的降低而增大,不施肥处理F0积盐量最高,达到3400 g/m2和4094 g/m2,积盐量最低处理发生在1.2倍施肥量F2处理,达到1574 g/m2和1976g/m2,较充分施肥处理F3分别降低25.7%和24.9%。土壤Na+与Cl-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土壤含盐量基本一致,Cl-减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W6>W5>W3>W2>W4>CK>W1>LD;Na+增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LD>W1>W2>W3>W4>CK>W5>W6。(4)提出了DSSAT模型中适应于研究区域棉花的品种参数,构建了亏缺灌溉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发育模型。基于DSSAT模型中CSM-CROPGRO-COTTON棉花生长模块,根据棉花实际生产种植情况,对潜在蒸散量、土面蒸发量及水分胁迫因子的计算进行改进,利用多年试验数据对棉花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物候期及土壤水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膜下滴灌条件不同水分胁迫下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是可持续农业灌溉管理的合理决策系统。同时,也可为未来水肥环境、气象及土壤环境变化情况下预测棉花产量及生长的提供研究手段。
陈苹[9](2020)在《山东农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谚的研究属农业史研究中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在深入研究之前对于现阶段农谚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在现阶段,对于农谚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农谚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丰富农业史的研究范围,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谚是谚语中的一类,谚语中一半以上都属于农谚。许慎《说文解字》:“谚,传言也”,谚语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一种语言。对于农谚的定义,虽各家表述略有不同,但农谚有其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特点:内容上,是与农业生产相关,起源于农业生产,同时对于农业生产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形式上,语言凝练、简短,且通俗易懂,且以口耳相传,为历代所沿用。农谚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而农谚的分类工作是复杂的。农谚的分类是基于所收集到的山东农谚,在山东农业区划的基础之上对农谚进行分类,山东省综合农业区划工作始于1980年,结合山东省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综合的农业生产活动,全省共分为八个农业生产区,分别为:胶东农林渔区、渤海农牧渔区、鲁北农林牧区、鲁西农林牧区、湖东农渔区、胶济农业区,鲁中南林农牧区和海洋渔业区,以农业区作为分类标准有利于山东农业与农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了解山东农谚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直接决定了农谚的独特性,也正是基于其独特性,农谚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山东农谚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种类,播种、收获的时令性强、差异性大,以及两年三熟制农谚主题鲜明等特点。同时,对于其独特性做尝试性的解析,气候条件、地形地势等因素是产生山东农谚独特性的主要因素。农谚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农学知识,其丰富的农学思想内涵亦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着强烈极大的依赖性,同时土地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性又是不可或缺的,在农谚中对于这种天地人的思想达到统一,中国传统的“三才”思想深深渗透于山东农谚之中。在山东农谚中的农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务耕织为本教的农本思想,为之者人也的人力观,生之者地也的地力观和养之者天也的农时观,这些农谚中的农学思想的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研究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农谚相对于农书而言,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农谚贯穿于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宛若“农业生产手册”般,对于农业生产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山东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对于山东地区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在山东农谚亦有所体现。同时农谚主要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因其语言精练简短且通俗易懂,这是农谚中文学性的特征。同时在山东农谚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农谚表层义与隐喻义的使用,使得山东农谚在具有文学性的同时也具有哲理性。对于农谚的研究属于农业史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因笔者学识尚浅,农谚中的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气象类农谚对于气象的预测有时不亚于现今的气象站,古代劳动人民如何通过经验的累积实现精确的气象预测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农业是天、地、人一体的产业,农谚中劳动人民所体现出的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对于农谚的研究应该纳入农史的研究范畴,不断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使农民的“农书”得以继承。
王鼎[10](2020)在《复合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治理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该区降雨少、蒸散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引黄灌溉发展农业,地下水位常年居高不下,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较为严重,这不仅是区域内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障碍,同时也是一大生态环境问题之所在。前人针对该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的治理更侧重于改良技术和单一成分改良剂的研究,而在复合型调理制剂的研发方面相对薄弱。传统的改良剂存在成分单一、施用量大、需水量大、成本高、施用不便、潜在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应用改盐、控盐材料、调酸培肥材料、保水抑盐材料按不同比例复配形成盐碱土复合调理剂。通过探索复合调理剂配方对作物生长根区土壤盐、碱、水分、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作物根系生长范围内创造一个“低盐低碱适水适肥”的理想环境,进而为河套地区盐碱地研发出针对性强、施用方便、需水量小、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复合型生态调理产品。本研究将高分子吸附树脂、硅酸钙、脱硫石膏和膨润土分别与腐殖酸和保水剂按不同比例复配形成盐碱土复合调理剂。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和田间示范,研究不同类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对盐碱土 pH、碱化度、全盐量、盐基离子含量、养分水平、水分、硬度、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同时监测了向日葵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主要结果:(1)不同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硅酸钙型、脱硫石膏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pH均显着降低,分别较对照下降了 0.23~0.50,0.18~0.39,0.45~0.79和0.41-0.78。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和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全盐量呈下降趋势,而施用脱硫石膏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全盐量呈增加趋势。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中K+、Na+和Cl-有一定吸附作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Na+、Mg2+和Cl-含量不同程度降低;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Na+和HCO3-含量降低,Ca2+、Mg2+和SO42-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K+、Na+、Ca2+和Mg2+均不同程度增加。(2)不同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可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可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不同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土壤含水量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保水效果优于其它三种复合调理剂。不同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和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硬度均显着降低,降幅分别为36.7%~58.4%和13.4%~51.7%。(3)在四种复合调理剂中添加巨大芽孢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EM复合菌剂对盐碱土改良促进作用较小。2.田间试验主要结果:(1)在向日葵不同生育时期,中、高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pH和碱化度均显着降低。在向日葵苗期,小穴不同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均显着降低了土壤全盐量,降幅为39.3%~60.2%。在向日葵花期,小穴高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和低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全盐量均显着降低,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58.3%和47.9%。在向日葵苗期和花期,大穴不同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均显着降低了土壤全盐量,两个生育时期降幅分别为33.3%~52.3%和35.9%~37.8%。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时期,两种施用方式中、高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均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盐量。(2)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中Na+和Cl-有一定吸附作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Na+和Cl-含量也不同程度降低;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K+、Ca2+、Mg2+和SO42-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CO32-和HCO3-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后,土壤中Na+含量不同程度增加。(3)不同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且基本都随各复合调理剂施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硅酸钙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施用可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4)高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真菌微生物多样性均显着降低;高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则显着增加。低、高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高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及低水平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细菌微生物丰富度显着增加。研究区土壤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真菌类群均为子囊菌门、壶菌门、结合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类群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5)不同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脲酶活性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时期均显着增加;不同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硅酸钙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向日葵苗期和花期均显着增加;低、中、高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和中、高水平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向日葵花期和成熟期均显着增加;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时期,不同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硅酸钙型和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均无显着影响。总体来看,采用小穴施用复合调理剂改良盐碱土更经济有效。中、高水平施用四种复合调理剂后,向日葵保苗率均显着增加。小穴高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和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及小穴中水平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改土和增产效果较明显。3.田间示范主要结果:(1)高水平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MB-10阴阳离子混床树脂1147.5 kg hm-2、腐殖酸344.3 kg hm-2、保水剂91.8 kg hm-2)和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脱硫石膏1147.5 kg hm-2、腐殖酸344.3 kg hm-2、保水剂91.8 kg hm-2)增产效果显着,在田间示范中分别比对照增产31.8%和36.8%。(2)田间示范中,高水平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可同时实现增产增收,每公顷可增收5512.7元,可以考虑推广使用。由于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中配施树脂成本较高,施用后虽实现了增产但基本不能实现增收。在未来,如吸附树脂价格有所降低,也可考虑推广使用。
二、盐碱地棉花播种保苗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碱地棉花播种保苗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初期山西农业生产中老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集体化时期相关研究 |
(二)农业技术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资料以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向老农学习的缘起 |
一、农业生产中老农的不同面向 |
(一)以经验积累为主的生产指导 |
(二)文化不高、不懂科学的保守群体 |
(三)老农中的特殊群体——劳动模范 |
二、新技术与地方的不适应 |
三、结合群众经验强调重视老农 |
第二章 老农经验与新技术 |
一、新中国初期山西的农业技术推广 |
(一)集体化时期的技术推广 |
(二)技术推广中的问题 |
二、科学看待老农 |
(一)生产中的问题与老农作用分析 |
(二)老农的保守与转变 |
(三)全面科学地看待老农 |
第三章 向老农学习:充分发挥老农作用 |
一、调动和发挥老农作用 |
(一)发挥老农作用 |
(二)提高老农的积极性 |
二、几个发挥老农作用的事例 |
(一)平顺老农顾问 |
(二)定襄官庄技术学校 |
(三)襄垣开展学习胡大根活动 |
第四章 老农、技术与社会 |
一、向老农学习后的社会变化 |
二、老农自身的变化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秸膜双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滨海盐碱地研究现状 |
1.2.2 覆盖方式对滨海盐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3 覆盖方式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的影响 |
1.2.4 覆盖方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5 覆盖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6 覆盖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2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2.3.3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3.4 土壤微生物测序 |
2.3.5 分子生态网络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秸膜覆盖模式对玉米生长与产量形成 |
3.1.1 秸膜覆盖模式对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2 秸膜覆盖模式对玉米的株高的影响 |
3.1.3 秸膜覆盖模式对玉米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4 秸膜覆盖模式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3.2 秸膜覆盖模式下滨海盐碱地水盐时空变化特征 |
3.2.1 秸膜覆盖模式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 |
3.2.2 秸膜覆盖模式土壤含盐量动态变化 |
3.2.3 秸膜覆盖模式土壤p H动态变化 |
3.2.4 秸膜覆盖模式土壤Na~+动态变化 |
3.2.5 秸膜覆盖模式土壤Cl~-动态变化 |
3.2.6 秸膜覆盖模式土壤含水率、含盐量、pH相关性 |
3.3 秸膜覆盖模式滨海盐碱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1 秸膜覆盖模式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
3.3.2 秸膜覆盖模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3.3.3 秸膜覆盖模式对表层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3.4 秸膜覆盖模式对表层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3.5 秸膜覆盖模式表层土壤粒度组成 |
3.3.6 秸膜覆盖模式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 秸膜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1 秸膜覆盖模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4.2 秸膜覆盖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3 秸膜覆盖模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4 秸膜覆盖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5 秸膜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5.1 土壤微生物菌群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的相关系数 |
3.5.2 细菌群落分子生态网络 |
3.5.3 秸膜覆盖模式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
3.5.4 秸膜覆盖模式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盐分的关系 |
3.5.5 秸膜覆盖模式微生物群落与土壤p H的关系 |
3.5.6 微生物群落与其他土壤环境因子RDA分析 |
4 讨论 |
4.1 秸膜覆盖模式滨海盐碱地水盐时空变化特征 |
4.2 秸膜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 秸膜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影响 |
4.4 秸膜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5 秸膜覆盖模式影响玉米产量形成的微生态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在新疆库尔勒推广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推广现状 |
2 关键性技术 |
2.1 品种要适宜 |
2.2 整地要标准 |
2.3 播期要适早 |
2.4 播种要严格保证质量 |
2.5 穴播器要适合 |
2.6 播种模式要合理 |
2.7 滴灌设施要完备 |
2.8 水量要适量 |
2.9 滴施肥药要科学 |
2.1 0 管理要及时 |
3 存在的问题 |
3.1 棉田基础条件相对薄弱 |
3.2 重度盐碱地保苗风险大 |
3.3 播种、滴灌质量难保证 |
4 建议 |
4.1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
4.2 因地制宜,适度推广 |
4.3 严格播种质量,确保滴灌均匀 |
(5)潜水蒸发过程中微地形形态对土壤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盐碱土研究现状 |
1.2.1 盐碱地改良措施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1.2.2 微地形技术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用水 |
2.2 实验设计 |
2.2.1 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实验装置 |
2.2.2 不同微地形形态下的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实验装置 |
2.3 实验过程 |
2.3.1 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实验过程 |
2.3.2 不同微地形形态下的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实验过程 |
2.4 指标测定与数据处理 |
2.4.1 指标测定 |
2.4.2 数据处理 |
第3章 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3.1 土壤水分运移特性 |
3.1.1 土壤水分入渗性能 |
3.1.2 土壤水分吸渗特征 |
3.1.3 入渗过程与吸渗过程动态模拟 |
3.1.4 入渗特性与吸渗特性比较分析 |
3.2 吸渗条件下土壤盐分的聚集机理 |
3.2.1 表层土壤盐分状况 |
3.2.2 土壤剖面盐分状况 |
3.3 吸渗条件下土壤脱盐机理研究 |
3.3.1 土壤表层Na~+含量 |
3.3.2 土壤表层Cl~-含量 |
3.3.3 土壤表层SO_4~(2-)含量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4章 微地形形态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
4.1 微地形表层含水率空间分布 |
4.2 土壤剖面含水率分布规律 |
4.2.1 不同微地形垄和沟及垄内含水率比较 |
4.2.2 不同微地形土壤剖面水分分布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5章 微地形形态对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
5.1 微地形表层土壤盐分分布 |
5.1.1 表层土壤电导率 |
5.1.2 表层土壤Na~+ |
5.1.3 表层土壤Cl~- |
5.1.4 表层土壤SO_4~(2-) |
5.2 微地形垄与沟的盐分空间分布 |
5.2.1 垄与沟的土壤电导率 |
5.2.2 垄与沟的土壤Na~+变化规律 |
5.2.3 垄与沟的土壤Cl~-变化规律 |
5.2.4 垄与沟的土壤SO_4~(2-)变化规律 |
5.3 微地形土壤剖面盐分分布 |
5.3.1 不同微地形剖面土壤电导率 |
5.3.2 不同微地形剖面土壤Na~+含量 |
5.3.3 不同微地形剖面土壤Cl~-含量 |
5.3.4 不同微地形剖面土壤SO_4~(2-)含量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6.1.2 微地形形态对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的影响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大海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神秘礼物 |
一个稻作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
到沙漠王国去种水稻 |
永恒的课题 |
(7)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和施肥调控效应及生长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
1.2.1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 |
1.2.2 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运动 |
1.3 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响应机制研究 |
1.3.1 灌溉调控对土壤水盐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施肥调控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1.3.3 作物对水分的响应机制 |
1.3.4 作物对养分的响应机制 |
1.4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1.4.1 DSSAT模型简介 |
1.4.2 DSSA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1.4.3 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及作物生长模拟研究 |
1.4.4 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生长模拟研究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灌溉调控措施试验设计 |
2.2.2 施肥调控措施试验设计 |
2.2.3 试验农艺措施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
2.3.2 棉花生理生长指标测定 |
2.3.3 棉花物候期的监测 |
2.3.4 气象数据指标测定 |
第三章 水肥调控对棉花生长、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 水肥调控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
3.1.1 棉花株高和茎粗 |
3.1.2 棉花叶面积指数 |
3.2 水肥调控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2.1 棉花地上部分干物质 |
3.2.2 棉花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
3.3 水肥调控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灌溉条件下棉田土壤水分运动及耗水规律 |
4.1 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 |
4.1.1 充分灌溉处理各生育期土壤水分分布 |
4.1.2 蕾期各处理土壤水分分布 |
4.1.3 花铃期各处理土壤水分分布 |
4.1.3 吐絮期各处理土壤水分分布 |
4.2 膜下滴灌棉田耗水规律研究 |
4.2.1 深层渗漏量的计算 |
4.2.2 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 |
4.2.3 耗水量的计算 |
4.2.4 参考作物腾发量的计算 |
4.3 膜下滴灌棉田耗水与节水增产效应分析 |
4.3.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计算 |
4.3.2 作物养分生产函数的计算 |
4.4 讨论 |
第五章 灌溉施肥调控对棉田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
5.1 灌溉调控对棉田土壤盐分的影响 |
5.1.1 生育末期棉田含盐量 |
5.1.2 生育末期棉田积盐量 |
5.1.3 0-100cm土层脱盐率 |
5.2 施肥调控对棉田土壤盐分的影响 |
5.2.1 生育末期棉田含盐量 |
5.2.2 生育末期棉田积盐量 |
5.3 棉田Na~+、Cl~-变化规律 |
5.4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CSM-CROPGRO-COTTON模型的覆膜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模拟 |
6.1 模型数据 |
6.2 模型率定与验证 |
6.3 模型的改进 |
6.3.1 CSM-CROPGRO-COTTON模型模拟中存在的不足 |
6.3.2 覆膜条件下潜在蒸散发的改进 |
6.3.3 潜在蒸散发分配过程中消光系数的改进 |
6.3.4 覆膜条件下土面蒸发的改进 |
6.4 模型模拟结果 |
6.4.1 模型校准 |
6.4.2 模型验证 |
6.5 讨论 |
第七章 亏缺灌溉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模拟 |
7.1 模型的改进 |
7.1.1 CSM-CROPGRO-COTTON模型中的水分胁迫因子 |
7.1.2 RZWQM2模型中的水分胁迫因子 |
7.1.3 CSM-CROPGRO-COTTON模型水分胁迫模拟的改进效果 |
7.2 模型模拟结果 |
7.2.1 模型校准 |
7.2.2 模型验证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一、个人简介 |
二、参与的课题项目 |
三、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五、参加会议及培训 |
(9)山东农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2 谚语与农谚 |
2.1 谚语的界定 |
2.2 农谚的界定 |
2.3 山东农谚的界定 |
3 山东农谚的地域分类 |
3.1 胶东农林渔区的农谚 |
3.2 渤海农牧渔区的农谚 |
3.3 鲁北农林牧区的农谚 |
3.4 鲁西农林牧区的农谚 |
3.5 湖东农渔区的农谚 |
3.6 胶济农业区的农谚 |
3.7 鲁中南林农牧区的农谚 |
3.8 海洋渔业区的农谚 |
4 山东农谚的独特性 |
4.1 山东农谚的特点 |
4.1.1 作物类农谚的多元性 |
4.1.2 收种类农谚的差异性大、时令性强 |
4.1.3 两年三熟制农谚主题鲜明 |
4.2 山东农谚独特性原因试析 |
4.2.1 气候条件 |
4.2.2 地形地势 |
5 山东农谚中的农学思想 |
5.1 务耕织为本教的农本观 |
5.2 为之者人也的人力观 |
5.3 生之者地也的地力观 |
5.4 养之者天也的农时观 |
6 山东农谚的价值 |
6.1 农业科技价值 |
6.1.1 指导农作物栽培 |
6.1.2 指导田间管理 |
6.1.3 指导植树造林 |
6.1.4 指导畜牧养殖 |
6.2 文学价值 |
6.3 教育价值 |
6.4 哲理价值 |
7 结语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10)复合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治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碱土物理改良 |
1.2.2 盐碱土水利工程改良 |
1.2.3 盐碱土生物改良 |
1.2.4 盐碱土化学改良 |
1.3 研究切入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2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的形成、演变与分布现状 |
2.2.1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的形成 |
2.2.2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的演变 |
2.2.3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土的分布现状 |
2.3 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
3 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盆栽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 |
3.2.1 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3.2.2 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3.2.3 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3.2.4 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3.3 土壤盐基离子 |
3.3.1 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3.3.2 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3.3.3 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3.3.4 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3.4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 |
3.4.1 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2 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3 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4 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5 四种复合调理剂添加菌剂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 土壤含水量和硬度 |
3.5.1 施用高分子吸附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含水量和硬度的影响 |
3.5.2 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含水量和硬度的影响 |
3.5.3 施用脱硫石膏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含水量和硬度的影响 |
3.5.4 施用膨润土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含水量和硬度的影响 |
3.6 向日葵出苗率及苗期生长状况 |
3.7 讨论 |
3.7.1 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7.2 土壤盐基离子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7.3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7.4 土壤含水量及硬度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7.5 向日葵生长对盆栽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3.8 本章小结 |
4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2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的影响 |
4.2.1 土壤pH |
4.2.2 土壤碱化度 |
4.2.3 土壤全盐量 |
4.3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 |
4.3.1 土壤盐基阳离子 |
4.3.2 土壤盐基阴离子 |
4.4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 |
4.4.1 土壤有机质 |
4.4.2 土壤速效氮 |
4.4.3 土壤速效磷 |
4.4.4 土壤速效钾 |
4.5 讨论 |
4.5.1 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量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4.5.2 土壤盐基离子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4.5.3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4.6 本章小结 |
5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方法 |
5.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真菌微生物的影响 |
5.2.1 土壤真菌微生物多样性 |
5.2.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5.2.3 土壤真菌类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5.3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细菌微生物的影响 |
5.3.1 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 |
5.3.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5.3.3 土壤细菌类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5.4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1 土壤脲酶 |
5.4.2 土壤蔗糖酶 |
5.4.3 土壤碱性磷酸酶 |
5.4.4 土壤过氧化氢酶 |
5.5 讨论 |
5.5.1 土壤真菌微生物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5.5.2 土壤细菌微生物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5.5.3 土壤酶活性对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的响应 |
5.6 本章小结 |
6 复合调理剂施用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
6.2.1 向日葵出苗率和保苗率 |
6.2.2 向日葵不同时期生育指标 |
6.2.3 向日葵产量 |
6.3 复合调理剂田间示范种植向日葵生长效果 |
6.3.1 向日葵出苗率和保苗率 |
6.3.2 向日葵不同时期生育指标 |
6.3.3 向日葵产量 |
6.4 施用复合调理剂种植向日葵经济效益分析 |
6.4.1 田间施用复合调理剂种植向日葵经济效益分析 |
6.4.2 复合调理剂田间示范种植向日葵经济效益分析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盐碱地棉花播种保苗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萧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D]. 姚瑞丽. 安徽大学, 2021
- [2]新中国初期山西农业生产中老农作用研究[D]. 康力. 山西大学, 2021
- [3]秸膜双覆盖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 张梦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在新疆库尔勒推广实践[J]. 陈绪兰,孙春梅,刘萍. 中国棉花, 2021(05)
- [5]潜水蒸发过程中微地形形态对土壤盐分的影响[D]. 杨永秦. 鲁东大学, 2021(12)
- [6]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J]. 陈启文.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1(01)
- [7]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8]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和施肥调控效应及生长模拟研究[D]. 李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山东农谚研究[D]. 陈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10]复合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治理效果研究[D]. 王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