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玉选斐[1](2020)在《预冷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及控制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燃料为冷源对来流空气进行冷却的预冷组合发动机为高超声速飞行提供了新的推进思路。在可以投入实际应用之前,这类发动机依然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预冷发动机众多的循环方案虽然为高速推进提供了更多的选项,然而,当前对预冷家族缺乏系统性地研究,而对不同循环方案碎片化的分析使得对整个发动机家族难免产生不一致,甚至矛盾的认识。其次,作为预冷空气的热沉来源,燃料所能提供的冷源极其有限,因此为实现冷源的高效利用,这不仅需要对相关换热过程进行优化,更需要从最基础的热力循环优化设计入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冷源的利用效率;最后,作为一类工作原理独特的新型循环,预冷发动机能否充分发挥其性能潜力,这不仅取决于发动机的设计,同时还取决于对发动机的运行控制,特别对于间接预冷发动机这样的复杂循环。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开展了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考虑到预冷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构建灵活,可选方案众多,构建不同发动机的统一分析模型,这对于从整体视角分析此类发动机性能变化所依赖的共性因素和规律至关重要。为此,开展了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建模及分析,对直接预冷及间接预冷发动机不同循环方案进行了归纳,在预冷压缩系统这一描述不同预冷发动机核心工作原理的共性框架基础上建立了预冷循环总体模型,以此开展预冷循环发动机性能提升、燃料物性影响、预冷压缩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等研究,为后续深入开展循环性能研究奠定了模型及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所发展的预冷发动机总体分析模型,开展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性能研究。结合所定义的预冷压缩系统有效度参数,在部件法框架下构建发动机及预冷压缩系统性能分析数值模型,讨论从运行参数、燃料物性和预冷压缩系统方案方面提升预冷压缩系统理论压比及有效度的方法,特别对利用可热解燃料的化学吸热效应提升理论压比的效果开展了评估。从预冷循环性能极限的角度分析进气道+预冷压缩双压缩系统压比的权衡分配问题,最后对常见典型候选燃料的预冷发动机及飞行任务层面的性能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预冷循环的性能特点。再次,为保证有限冷源的高效利用并降低预冷燃料消耗量,开展多分支间接预冷压缩系统最优构型研究。首先对单分支间接预冷压缩方案性能优劣开展了评估,基于理论优化分析构建多分支中介循环梯级再生-压缩系统最优构型设计方法,并从中介工质冷却能力最佳利用角度开展多分段串级预冷系统最优空气冷却方案研究,通过数值优化或与文献设计方法对比验证所给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在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单分支及多分支方案的性能,阐明多分支方案在系统总热容流率失配时的性能优势,并评估采用燃料再冷却方案进一步提升多分支预冷压缩系统性能的潜力。最后,为保证发动机非设计点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单分支间接预冷发动机为对象开展了发动机变工况特性及调节规律研究。构建了发动机变工况分析模型,基于循环性能与换热器设计的耦合优化方法给出部件的设计点参数,确定了发动机控制量并分析控制量对核心发动机状态调节的作用机制;开展了发动机变工况控制特性研究,分析发动机性能随关键状态变量的关系,据此确定了发动机被控参数及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基于同类型发动机进气道特性及运行轨迹,最后在相对真实的运行条件下对所给控制规律的正确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2](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娄蓉[3](2017)在《卓越绩效模式在HY公司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与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已从强调单纯产品质量的范围延伸到了企业整体经营质量的范畴。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在研究全球绩效卓越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当前国际上认同度最高的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方法。国家质检总局在研究质量奖励制度的基础上,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为企业提供了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的管理模式,并用量化的指标为质量奖的评价与企业自评提供了依据,现已成为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审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卓越绩效模式在我国广大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中的学习和实践。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介绍国内外卓越绩效模式研究及应用现状、建立卓越绩效模式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法。2.介绍卓越绩效标准的主要内容,11个核心价值观、7个类目、19个条目和32个着重方面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3.HY公司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环境分析,包括公司概况、人力资源状况、主要技术和设备、顾客与市场及组织的竞争环境和面临的挑战。4.通过HY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应用构建,以实例阐述了卓越绩效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5.HY公司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来总结成效和经验。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提高其整体绩效及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企业质量管理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发展方向。
陈晓玲[4](2013)在《中国制造业追赶情境特殊性对产业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技术解构—重构的视角》文中认为产业技术追赶一直是后发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关于不同产业在追赶绩效上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以往研究主要从产业的技术学习与追赶情境两个方面寻找原因。不同于发达国家,后发国家的企业技术学习过程表现大量技术解构活动和多主体协作的特征。鉴于以往技术追赶研究中对后发企业技术学习机制中这些特征的忽视,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技术解构和重构视角的技术学习分析框架。此外,以往研究提出的影响产业技术追赶的情境因素主要为技术体制、FDI技术扩散、市场规模和政策制度等,均缺乏对大型新兴经济体追赶情境特殊性的关注。本文将对技术梯度、市场梯度和所有制结构这三个方面的产业情境因素进行刻画,进而对它们与技术学习的交互作用对产业追赶绩效的影响进行探讨与检验,以弥补以往研究中的空缺。具体而言,本研究包含了四个子研究。子研究1采用一个跨度30年的纵向案例研究,揭示中国后发企业典型的技术学习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技术解构和重构视角的技术学习分析框架。基于此案例研究,我们还提出了技术解构和技术重构的量化措施,即分别开发了适用于企业层研究的问卷数据搜集及测量的方法,以及适用于产业层研究的二手数据搜集及测量的方法。子研究2和子研究3从技术情境和市场情境着手,分别提出了一个在技术追赶中起重要作用的反映产业技术和市场结构的变量“技术梯度”和“市场梯度”,并讨论了它们与技术解构和重构的交互作用在技术追赶中的作用。采用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2001年至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1)技术解构并不能促使本土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技术水平;而技术重构有利于本土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技术水平,却不能缩小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差距。(2)技术梯度或市场梯度越连续的产业,产业内本土企业越能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技术水平,但未必能表现出更快的与外资企业技术差距的缩小。(3)技术梯度或市场梯度越连续,产业内企业的技术解构越不能使本土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技术水平,也不能使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缩小。(4)技术梯度或市场梯度越连续,研发机构的技术解构越能使本土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技术水平,但越不利于缩小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技术差距。(5)市场梯度越连续,技术重构越能使本土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技术水平,且越能缩小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技术兰距。子研究4着重讨论“所有制结构”这一制度情境因素,以及它与技术解构和重构的交互作用在技术追赶中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所有制结构中国有资产比重的高低对本土企业技术提升速度的影响并不显着,但产业国有资产比重高有利于缩小本土企业与对外企之间的技术差距。(2)在国有资产比重高的产业里,技术解构并不会显着影响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速度,但是却能缩小本土企业与对外企之间的技术差距。(3)关于技术重构,在国有资产比重高的产业里,本土企业自身能从技术解构活动中获得更快的技术提升速度;但本土企业与对外企之间的技术差距却会扩大。最后,本研究还讨论了对政策制订者和管理者的启示。本研究存在以下几点贡献:(1)针对追赶情境的特殊性提出的基于技术解构和重构视角的技术学习分析框架,对吸收能力观点在追赶情境下的应用进行了很好的补充。(2)提出并检验了“技术梯度”和“市场梯度”这两个分别反映产业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的重要构念,拓宽了以往技术追赶影响因素研究的研究视角。(3)证实了技术梯度、市场梯度和所有制结构等情境因素与技术学习的交互作用对追赶绩效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技术学习与情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在追赶中的影响。
田园[5](2011)在《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首先介绍了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原有的1-4#空分装置工艺流程,并对多年来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比较。结合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原有1-4#空分产能及醋酸配套CO联产甲醇工程(即1#工程)对空分产品的需求,确定配套空分装置的产品规格书。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空分技术,从多方面对一套6万Nm3/h空分和两套3万Nm3/h空分进行了比较,确定1#工程应配套采用两套3万Nm3/h空分,并将5、6#空分装置定型为KDON-29000/9000型。新筹建的5、6#空分装置是由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它是采用工业汽轮机“一拖二”来驱动空压机和增压机的内压缩、膨胀空气进下塔、全精馏无氢制氩流程。从多方面分析了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的技术性能、流程特点、配套机组及设备特点等。并通过几个关键过程的有效能分析,提出若干优化生产的方法。介绍了5、6#空分投产运行情况,并对比了1-4#空分与5、6#空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根据5、6#空分装置选型过程的思考、比较和研究等,提出了空分装置选型的几点见解。5、6#空分设备自2006年6月6日开工建设,2008年4月2日5#空分生产出合格氧气、2008年5月28日6#空分生产出合格氧气,共历时722天。投产两年多来,每套空分装置实际氧气产量均能达到29500Nm3/h,氮气产量为9000Nm3/h,液氧、液氮和液氩三液产品产量、质量都达到了设计指标。与1-4#空分相比,产品纯度、氧提取率等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都有所提高。
朱良[6](2010)在《轻烃类石化冷却系统的空冷器散热性能及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冷器是石油、化工、能源等行业中轻烃类炼化装置广泛使用的冷却设备。但许多空冷器结构设计存在不足,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本课题对吐哈油田轻烃炼化装置所使用的湿式空冷器腐蚀、结垢严重等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校核该设备的散热能力,得出了空冷器散热负荷分配比例不当是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空冷器以干湿结合冷却为主的结构优化方案及最小散热裕量。同时结合优化前后的温度场和流场分析,为轻烃类冷却系统的空冷器在类似环境中的合理选型和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课题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根据空冷器传热原理,建立了干式空冷器、湿式空冷器和干湿联合空冷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设计出了四套空冷器分析及设计程序:干式空冷器散热能力计算程序、干式空冷器设计程序、干湿联合空冷器散热能力计算程序和干湿联合空冷器设计程序。通过干湿联合空冷器散热能力计算程序对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进行校核与分析,找出了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产生腐蚀的原因。根据空冷器设计理论和相关设计程序,完成了干式空冷器、湿式空冷器和干湿联合空冷器的设计。针对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设计了四套方案,并对四套方案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目前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以干湿结合冷却为主的最佳结构优化方案。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翅片管管体热应力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提高换热效率的可靠途径。并对设计方案中确定的干湿结合空冷器整体管路进行了温度场有限元分析,获得了整体温度场分布云图,为空冷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应用流场分析软件FLUENT,对新旧方案空冷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确定了空冷器内部速度场的分布情况,为空冷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陆旻[7](2010)在《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热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具有资源覆盖面广,对生态环境污染小,运营成本低等优势。其中,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十分广泛、数量很大,直接利用所能提供的能量十分可观,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我国的地热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发过程中涉及换热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等技术障碍是地热能利用远不够充分和广泛的主要原因。采用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紧凑型板式换热器是一条解决以上障碍的有效途径。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抗结垢、成型加工方便、材料性价比高等特点,紧凑型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换热效率高,使用灵活性大、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换热片数量,清洗、维修便捷等优点。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的紧凑型板式换热器有效解决了地热利用中设备成本高,耐腐蚀、抗结垢性能差等技术难题。在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紧凑型板式换热器的开发过程中,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选择聚丙烯、聚乙烯等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作为基体,填充石墨、氧化锌、碳纤维等导热填料构成复合体系,测定材料热导率、力学性能;2.通过研究复合材料热传导的宏观、微观机理及界面性能,优化配方,提高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3.通过研究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老化性能,考察了材料的加工特性及长期使用寿命;4.选择合适的紧凑式换热器结构,开发一条从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到换热器制造的一体化生产路线,并测定了换热器的使用性能。基体和填料性能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密切相关。因结晶度等原因产生的基体热导率差异在复合材料中将得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扩大,并且随填料含量增加而增加。填料所具备的热能传播方式对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有很大影响。在相同体积分数下,以电子、声子双重机制共同作用进行热能传递的石墨作为填充物的复合材料具有明显高于其它复合材料(仅以声子作用进行热能传递的MgO、SiC、Al2O3等作为填充物)的热导率。当填料固有的热导率远大于基体时(如:K填料/K基体>100),进一步增加填料的热导率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增加影响甚微。填料颗粒的粒径级配有利于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增加。碳纤维、石墨组合填充高分子材料可以有效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连接基体与填料的界面层对热能载流子在复合材料内部的传递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界面层厚度、界面层热导率以及填料表面处理的研究发现:界面层的存在阻止了高导热填料之间相互直接接触形成完善的导热网络,不利于热能的传递。界面层厚度越大对传热声子造成的散射、折射作用也越强,热能传递损失越严重。小分子偶联剂改性填料表面可以改善填料与基体界面结合情况,减少两相界面处缺陷,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但是抗冲击性能有所下降。而经大分子改性的填料表面包覆了一层模量较低的聚合物层,不利于声子在填料构成的导热网络内部传递。但是在填料表面引入柔性层后有利于缓解或者消除应力集中现象,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表面处理有利于降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控制界面层热阻是提高复合材料整体热导率的有效手段。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和老化性能对材料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用ARES流变仪研究各剪切速率下复合材料熔体的流变行为,为材料成型加工参数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研究材料动态流变性能发现:复合体系内部存在网络结构,并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逐渐生成、发展。复合材料的导热逾渗值与流变逾值均为9vol%左右。运用修正Kerner-Nielson导热模型关联了体系的导热性能与流变行为,发现网络结构取决于填料的充填方式,粒子间的直接接触是形成网络结构的主要原因。考察复合材料的耐酸碱腐蚀、抗紫外老化性能后发现:聚丙烯与交联聚乙烯基导热复合材料的老化机理存在着不同,聚丙烯基复合材料主要是由于溶液增塑作用与基体结晶作用而产生力学性能方面的变化,而交联聚乙烯基复合材料主要是由于溶液破坏材料的交联度以及基体结晶共同作用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上的改变。红外分析结果显示,紫外线照射下,聚丙烯分子链结构比交联聚乙烯变化明显。优化了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换热器板片的成型工艺,利用在线混合设备以及板片一次模压成型手段实现了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及以此为材料的换热器的规模化制备技术。设计的错流式紧凑型换热器具有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大、阻力损失小等特点。当冷、热水流速达到1 m/s以上进入湍流状态后,该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可达2500 W/m2.K以上,但是压降值仍小于4 KPa。
郭立超[8](2008)在《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产品不但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也是促进国家其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其整体能力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技术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政府、企业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产品平台作为一种高效开发与设计产品的工具,已经被装备制造企业广泛使用。然而,长期以来对于产品平台的研究并不完善,主要集中于利用产品平台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优势、方法与流程等等,而对于产品平台构建与升级的研究较为匮乏。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在结合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特征的基础上,对产品平台升级的模式、过程以及其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更有效开展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首先,论文以复杂产品系统理论与平台理论作为基础,综述了产品平台的要素与特征,提出了企业产品平台的结构模型。同时,结合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的特征,从要素与产品两个维度界定了产品平台升级的概念。其次,论文从内部要素变化与内外部影响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产品平台升级的过程。通过杭州制氧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汽轮机有限公司,A电机有限公司的案例提出了三阶段模型,并且分析了各个阶段中的主要问题、关键环节与相应的企业策略。接着,结合三个案例的分析,论文提出了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的三种模式,分别是转轨跨越型,工具带动型与锁定突破型,并对其各自机理进行分析。再次,论文还对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本文提炼了五个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的因子,分析了这些因素在不同模式下对产品平台升级绩效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上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其结果为企业产品平台升级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指导。最后,在此前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以及今后研究的展望。
曲乐[9](2007)在《LNG5设备中板翅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阻力性能主要决定于翅片的表面特性,因此翅片的表面特性数据是准确设计板翅式换热器的基础。具有相变换热的混合工质低温热交换器,较之一般情况下的热交换器,工作过程比较复杂,热物性不仅变化剧烈,而且难于准确确定,沸腾和凝结的实验工作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从这一点来说,数值模拟就具有较大的优势。板翅式换热器的芯体结构复杂,不仅需要合理的几何简化模型和计算模型,而且还需要足够的计算机硬件条件和计算时间。换热器整体数值模拟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首先以两种常见的翅片表面(锯齿翅片、打孔翅片)为研究对象,采用FLEUNT软件模拟和分析不同结构参数、Re数对翅片表面传热与流动阻力的影响。得出不同结构参数和Re数下两种翅片的表面性能曲线,分别分析了锯齿翅片的翅片高度、翅片间距、翅片厚度和切开长度以及打孔翅片开孔率对翅片表面流动与传热性能影响,并分析比较两种翅片性能。本文采用由SRK方程计算得出的混合工质物性参数,将具有相变两相流体物性分三部分处理,得出混合工质分段物性数据拟合曲线,并输入FLUENT软件的材料物性数据文件中,作为数值模拟物性参数数据。在上述物性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混合工质天然气液化装置LNG5中换热器H304采用分段方式进行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沿长度方向一定温度下传热系数、压力梯度的变化曲线。与MUSE软件数据比较,计算结果有一定合理性。所得结论可为有相变换热的混合工质低温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陶国良[10](2006)在《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材料腐蚀问题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化工、石油、机械、纺织、冶金、航天航空、国防等工业部门更为突出。腐蚀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灾难性事故和危及人身安全,耗竭宝贵的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而且阻碍了高科技的正常发展。本文研究的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是一种耐苛性腐蚀介质,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优良导热功能的新材料,可望用于苛性腐蚀环境下使用的紧凑换热器的制造。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聚合物基导热材料制备技术;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热导率测试技术;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逾渗导热模型;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与制备工艺技术。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是以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为基体,通过导热改性和采用碳纤维定向增强复合技术制备的一种新材料,具备以下特点:①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使用介质和环境与聚四氟乙烯材料相仿;②良好的耐热性能,使用温度为-100℃~250℃;③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换热效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是聚四氟乙烯热导率5倍以上,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结垢,能长期保持热交换能力;④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先进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是聚四氟乙烯材料的3~5倍,而且没有聚四氟乙烯的冷流现象,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⑤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成型性能,可以进行焊接、热压等二次成型,为防腐蚀过程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经济可行的工艺技术。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研究,选用聚丙烯(PP)和聚四氟乙烯(PTFE)为基材,高导热性能的石墨、铝粉和铜粉作为导热填料进行改性。对导热材料的导热和机械性能的试验证明: PP为基材时,导热填料的粒径、含量对材料的导热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填料的粒径越小、含量越高,则改性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如石墨的质量含量由15%增加到60%时,石墨/PP改性材料的热导率由0.34 W/(m·K)增加到3.1W/(m·K),是纯聚丙烯树脂热导率的十几倍,但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只有PP材料的一半左右,综合力学性能下降很多。同样,对于石墨/PTFE改性导热材料,石墨的质量含量为30%时,改性材料的热导率达到1.2W/(m·K),当石墨质量含量为50%时,热导率提高到2.5W/(m·K) ,是纯PTFE树脂热导率的10倍以上,但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只有PTFE材料的25%左右。
二、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预冷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及控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冷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构型方案研究概况 |
1.2.2 预冷组合发动机通用关键技术研究概况 |
1.2.3 预冷组合发动机控制方案及调节规律研究概况 |
1.3 预冷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及运行调节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1 预冷发动机多循环方案的总体建模与分析问题 |
1.3.2 有限冷源约束下的高效预冷压缩系统设计问题 |
1.3.3 大范围变参数条件下的发动机变工况特性与控制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内在逻辑 |
第2章 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 |
2.1 引言 |
2.2 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模型 |
2.2.1 直接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模型 |
2.2.2 间接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模型 |
2.2.3 预冷循环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模型 |
2.3 基于总体分析模型的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 |
2.3.1 总体分析模型视角下的预冷发动机工作过程分析 |
2.3.2 发动机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4 预冷压缩系统工作过程与性能的总体分析 |
2.4.1 理想预冷压缩最大压比的热力学条件 |
2.4.2 实际预冷压缩最大压比的热力学条件 |
2.4.3 预冷压缩系统压比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预冷循环总体分析模型的发动机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部件模型 |
3.2.1 压缩与膨胀部件模型 |
3.2.2 换热器部件模型 |
3.2.3 燃烧室部件模型 |
3.2.4 工质物性计算方法 |
3.3 预冷压缩系统性能提升途径分析 |
3.3.1 从运行参数的角度增大预冷压缩理论压比 |
3.3.2 从燃料物性的角度增大预冷压缩理论压比 |
3.3.3 从预冷压缩系统方案的角度提高预冷压缩有效度 |
3.4 预冷循环发动机性能边界分析 |
3.4.1 考虑预冷压缩系统贡献的发动机性能边界 |
3.4.2 预冷压缩-进气道双压缩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贡献 |
3.5 典型燃料的预冷循环发动机及任务性能比较 |
3.5.1 典型燃料的预冷发动机性能对比 |
3.5.2 典型燃料的预冷发动机任务性能指标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间接预冷发动机多分支预冷压缩系统最优构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简单间接预冷压缩系统性能及存在的问题 |
4.2.1 热容流率匹配时的简单预冷压缩系统性能 |
4.2.2 热容流率失配对简单预冷压缩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3 基于简单CBC方案的预冷压缩系统存在的问题 |
4.3 多分支中介循环梯级再生-压缩系统的最优构型研究 |
4.3.1 多分支TRC系统最优分支数目及工质流量分配策略 |
4.3.2 多分支TRC系统最优构型配置策略的数值验证 |
4.3.3 多分支TRC系统不同构型配置策略的性能比较 |
4.4 多分支中介循环串级预冷系统最优冷却方案研究 |
4.4.1 采用多分段串级预冷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4.4.2 多分段串级预冷系统的最优冷却方案 |
4.4.3 不同TRC+CCP系统方案空气冷却性能比较 |
4.5 基于复杂多分支中介循环的预冷压缩系统/发动机性能 |
4.5.1 具有不同分支数目的最优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性能 |
4.5.2 基于燃料再冷方案的多分支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间接预冷发动机变工况特性及最大状态控制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发动机变工况模型及设计点参数的优化匹配 |
5.2.1 简单中介循环间接预冷发动机方案配置 |
5.2.2 基于部件法的间接预冷发动机变工况模型 |
5.2.3 发动机设计点性能及部件参数优化匹配 |
5.3 预冷核心发动机的控制量及调节机制分析 |
5.3.1 预冷核心发动机控制量的选择 |
5.3.2 控制量对预冷核心发动机的调节机制分析 |
5.4 预冷核心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控制规律研究 |
5.4.1 预冷核心发动机变工况控制特性分析 |
5.4.2 预冷核心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控制规律 |
5.5 典型飞行任务轨迹下的推力调节边界及发动机性能 |
5.5.1 预冷核心发动机推力调节边界 |
5.5.2 核心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控制规律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3)卓越绩效模式在HY公司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世界三大质量奖 |
1.2.2 国内卓越绩效模式推行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目的 |
1.3.2 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卓越绩效模式理论研究 |
2.1 卓越绩效模式内容概述 |
2.2 核心价值观 |
2.3 卓越绩效评价标准框架 |
第3章 HY公司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环境分析 |
3.1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1 组织的关系 |
3.1.2 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 |
3.1.3 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
3.1.4 主要技术和设备 |
3.1.5 主要顾客群与市场细分 |
3.1.6 与主要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关系和沟通机制 |
3.2 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1 组织的竞争环境 |
3.2.2 公司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HY公司卓越绩效模式的构建 |
4.1 领导 |
4.1.1 组织的领导 |
4.1.2 社会责任 |
4.2 战略 |
4.2.1 战略制定 |
4.2.2 战略部署 |
4.3 顾客与市场 |
4.3.1 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
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
4.4 资源 |
4.4.1 人力资源 |
4.4.2 财务资源 |
4.4.3 基础设施 |
4.4.4 信息 |
4.4.5 技术 |
4.4.6 相关方关系 |
4.5 过程管理 |
4.5.1 价值创造过程 |
4.5.2 支持过程 |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
4.6.1 测量与分析 |
4.6.2 信息和知识的管理 |
4.6.3 改进 |
4.7 经营结果 |
4.7.1 顾客与市场结果 |
4.7.2 财务结果 |
4.7.3 资源结果 |
4.7.4 过程有效性结果 |
4.7.5 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 |
第5章 HY公司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和应用 |
5.1 组织领导 |
5.2 导入方式 |
5.3 建设企业质量文化 |
5.4 确立战略目标 |
5.5 进行指标考核 |
5.6 开拓市场,树立标杆企业 |
5.7 实施评价 |
5.8 持续改进 |
5.9 推行卓越绩效取得的成效 |
5.10 HY公司在建立卓越绩效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4)中国制造业追赶情境特殊性对产业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技术解构—重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内容安排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创新追赶的研究概况 |
2.1.1 文献筛选 |
2.1.2 文献分布 |
2.1.3 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 |
2.1.4 中文文献的研究情况 |
2.1.5 中英文文献对比分析 |
2.2 追赶情境 |
2.2.1 技术情境 |
2.2.2 市场情境 |
2.2.3 制度情境 |
2.3 追赶情境下的技术学习 |
2.4 追赶绩效 |
2.5 小结 |
3 子研究1:基于技术解构和重构视角的技术学习过程 |
3.1 引言 |
3.2 理论背景与构念提出 |
3.3 构念的解析 |
3.3.1 企业技术解构 |
3.3.2 企业技术重构 |
3.3.3 产业系统中的其他主体技术学习 |
3.4 研究方法 |
3.5 案例研究 |
3.6 构念的量化 |
3.6.1 企业层研究中对技术解构和重构的量化 |
3.6.2 产业层研究中对技术解构和重构的量化 |
3.7 结论与讨论 |
4 子研究2:技术梯度与追赶 |
4.1 引言 |
4.2 假设提出 |
4.2.1 技术解构和重构与追赶绩效 |
4.2.2 技术梯度与追赶绩效 |
4.2.3 技术解构和重构与技术梯度的交互 |
4.2.4 区分两种类型的追赶绩效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3.2 变量测度与数据处理 |
4.3.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4.4.2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 |
4.4.3 回归分析结果 |
4.4.4 假设验证结果 |
4.4.5 稳健性检验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
5 子研究3:市场梯度与追赶 |
5.1 引言 |
5.2 假设提出 |
5.2.1 市场梯度与追赶绩效 |
5.2.2 技术解构和重构与市场梯度的交互 |
5.3 研究方法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
5.3.2 变量测度与数据处理 |
5.3.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研究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5.4.2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 |
5.4.3 回归分析结果 |
5.4.4 假设检验结果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结论与讨论 |
5.5.1 结论 |
5.5.2 讨论 |
6 子研究4:所有制结构与追赶 |
6.1 引言 |
6.2 假设提出 |
6.2.1 所有制结构与追赶绩效 |
6.2.2 技术解构和重构与所有制结构的交互 |
6.3 研究方法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
6.3.2 变量测度与数据处理 |
6.3.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6.4.2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 |
6.4.3 回归分析结果 |
6.4.4 假设检验结果 |
6.4.5 稳健性检验 |
6.5 结论与讨论 |
6.5.1 结论 |
6.5.2 讨论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政策意义 |
7.4 管理意义 |
7.5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5)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2.2 气体分离的方法 |
2.3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发展 |
2.4 大型空分设备技术现状 |
2.5 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
2.6 煤化工型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的发展现状 |
2.7 空气分离行业的国内外现状和突破口 |
第3章 理论基础分析 |
3.1 低温热力学基础 |
3.2 获得低温的方法 |
3.3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 |
3.4 外压缩流程与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简介 |
3.5 空分设备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分析应用 |
4.1 1~3#空分装置的分析 |
4.2 4#空分装置的分析 |
4.3 空分装置产品规格的确定 |
4.4 6万Nm~3/h空分与3万Nm~3/h空分的比较 |
4.4.1 流程比较 |
4.4.2 设备比较 |
4.4.3 装置的适用性比较 |
4.4.4 国内已有装置的使用情况比较 |
4.4.5 相关装置物耗的比较 |
4.5 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的分析 |
4.5.1 技术性能 |
4.5.2 流程概述 |
4.5.3 主要机泵的选型说明 |
4.5.4 流程特点 |
4.5.5 配套机组及设备特点 |
4.5.6 水、电、汽消耗一览表(以单套空分装置计) |
4.6 有效能分析 |
4.6.1 有效能的概念 |
4.6.2 几个过程的有效能分析 |
第5章 5、6#空分装置投产运行情况 |
5.1 筹建情况 |
5.2 运行情况 |
5.2.1 5、6#空分主要设计指标与运行指标比较 |
5.2.2 大型机组性能考核 |
5.2.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5.3 新旧装置性能参数比较 |
5.3.1 产品纯度对比 |
5.3.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
第6章 结论 |
符号名称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卷内备考表 |
(6)轻烃类石化冷却系统的空冷器散热性能及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空冷器发展现状 |
1.2 课题来源 |
1.3 课题研究背景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空冷器传热理论与设计方法 |
2.1 空冷器传热的基本理论 |
2.2 干式空冷器的传热计算 |
2.2.1 干式空冷器热阻和传热系数的计算 |
2.2.2 干式空冷器阻力的计算 |
2.2.3 干式空冷器散热能力的计算 |
2.3 湿式空冷器的传热计算 |
2.3.1 湿式空冷器热阻和传热系数的计算 |
2.3.2 湿式空冷器阻力的计算 |
2.3.3 湿式空冷器散热能力的计算 |
2.4 干湿联合空冷器的传热计算 |
2.5 空冷器设计的基本原理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空冷器的设计计算与校核程序的设计 |
3.1 空冷器程序设计的总体结构 |
3.2 干湿联合空冷器散热能力计算程序 |
3.3 干式空冷器散热能力计算程序 |
3.4 干湿联合空冷器设计程序 |
3.5 干式空冷器设计程序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散热能力分析 |
4.1 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的现场调研 |
4.2 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的散热能力计算 |
4.3 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散热能力结果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湿式空冷器的结构优化 |
5.1 湿式空冷器结构优化方案的建立 |
5.2 采用干式空冷器的优化方案 |
5.2.1 计算依据 |
5.2.2 干式空冷器优化设计结果 |
5.2.3 干式空冷器优化方案可行性分析 |
5.3 采用湿式翅片式空冷器的优化方案 |
5.3.1 计算依据 |
5.3.2 湿式翅片式空冷器优化设计结果 |
5.3.3 湿式翅片式空冷器优化方案可行性分析 |
5.4 采用干湿联合空冷器的优化方案 |
5.4.1 计算依据 |
5.4.2 干湿联合空冷器优化设计结果 |
5.4.3 干湿联合空冷器优化方案可行性分析 |
5.5 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结构优化方案的确定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吐哈油田湿式空冷器翅片管热应力和热场分析 |
6.1 空冷器翅片管三维模型的建立 |
6.2 空冷器翅片管单元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3 空冷器入口处翅片管热场有限元分析 |
6.4 空冷器入口处翅片管的热应力场与变形分析 |
6.4.1 空冷器入口处翅片管的热应力分析 |
6.4.2 空冷器入口处翅片管的变形分析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空冷器优化前后温度场分析 |
7.1 空冷器器温度场分析理论 |
7.2 管内热流体状态的确定 |
7.3 管内流体局部热场分析 |
7.4 空冷器整体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7.5 设计方案温度场变化趋势的有限元分析 |
7.5.1 干湿联合空冷器新设计方案的有限元分析 |
7.5.2 原厂基础上改进设计方案的有限元分析 |
7.5.3 干式联合空冷器温度场分析结论 |
7.6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空冷器优化前后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
8.1 流场分析目的 |
8.2 流场模型的建立 |
8.3 数值计算方法 |
8.4 结果分析 |
8.5 空冷器优化方案的数值模拟 |
8.5.1 优化方案流场模型 |
8.5.2 优化方案数值计算 |
8.5.3 优化方案流场结果分析 |
8.6 流场分析结论 |
8.7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7)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换热器研究进展 |
1.2.1 聚合物换热器发展状况 |
1.2.2 近期聚合物换热器研究热点 |
1.3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3.1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能研究 |
1.3.2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 |
1.3.3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热模型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实验设备 |
2.2.3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 |
2.2.4 测试样品制备 |
2.2.5 热导率的测试 |
2.2.6 力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填料种类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2 基体种类及填料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3 填料形态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4 组合填料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5 基体交联度、结晶度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6 PP/SBS合金基体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7 复合材料热性能的模型预测 |
2.3.8 基体种类与填料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9 基体交联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0 PP/SBS合金基体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界面处理对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界面层理论 |
3.2.1 界面形成及作用机理 |
3.2.2 界面层的结构 |
3.2.3 界面层的功能 |
3.2.4 接触界面的热阻 |
3.2.5 界面热传导的机制 |
3.3 实验部分 |
3.3.1 主要实验原料 |
3.3.2 主要实验设备 |
3.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偶联剂种类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3.4.2 偶联剂种类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3 偶联剂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3.4.4 偶联剂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5 红外光谱分析填料表面接枝情况 |
3.4.6 填料表面的SEM分析 |
3.4.7 填料在基体内的分布及两相界面情况 |
3.4.8 界面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3.4.9 界面性能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墨填充聚丙烯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 |
4.2.2 主要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石墨填充聚丙烯体系的导热性能 |
4.3.2 石墨/聚丙烯复合体系剪切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4.3.3 石墨/聚丙烯复合体系动态模量与剪切频率的关系及Cole—Cole曲线 |
4.3.4 石墨/聚丙烯复合体系损耗柔量与剪切频率的关系 |
4.3.5 修正Kerner-Nielsen导热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研究进展 |
5.3 实验部分 |
5.3.1 主要实验原料 |
5.3.2 主要实验设备 |
5.3.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变化情况 |
5.4.2 老化前后复合材料重量变化情况 |
5.4.3 老化实验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4 老化前后官能团变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实验原料 |
6.2.2 主要实验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丙烯基导热复合材料的配方设计 |
6.3.2 加工温度对复合材料纤维长度、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3 螺杆转速对复合材料纤维长度、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4 换热器板片压制工艺研究 |
6.3.5 冷、热介质流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6.3.6 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研究必要性 |
1.1.1 装备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
1.1.2 促进产品平台升级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
1.2 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实践和研究背景 |
1.2.1 实践视角 |
1.2.2 研究视角 |
1.3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 |
1.4 论文框架和内容安排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研究方法 |
2 理论综述 |
2.1 装备制造业概念、类型与研究现状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类型划分 |
2.1.3 研究现状 |
2.2 复杂产品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内涵界定 |
2.2.2 特征分析 |
2.2.3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 |
2.3 产品平台理论综述 |
2.3.1 平台理论的发展 |
2.3.2 产品平台的概念 |
2.3.3 产品平台特征与优势 |
3 产品平台升级过程与模式研究 |
3.1 产品平台界定 |
3.1.1 技术系统 |
3.1.2 物质系统 |
3.1.3 人员系统 |
3.1.4 联结机制 |
3.2 产品平台升级界定 |
3.2.1 要素维度 |
3.2.2 产品维度 |
3.2.3 升级特点 |
3.3 产品平台升级过程 |
3.3.1 案例一:杭州制氧集团有限公司 |
3.3.2 案例二:杭州汽轮机有限公司 |
3.3.3 案例三: A电机有限公司 |
3.3.4 升级过程模型 |
3.3.5 升级过程小结 |
3.4 产品平台升级模式 |
3.4.1 转轨跨越型产品平台升级 |
3.4.2 工具带动型产品平台升级 |
3.4.3 锁定突破型产品平台升级 |
3.4.4 模式小结 |
4 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模型的整体构思 |
4.2 变量的说明与假设的提出 |
4.2.1 产品平台升级绩效的测度 |
4.2.2 影响因素指标 |
4.3 问卷与统计方法说明 |
4.4 统计分析 |
4.3.1 因子分析 |
4.3.2 回归分析 |
4.5 结论分析 |
4.4.1 基于因子分析的结论分析 |
4.4.2 基于回归分析的结论分析 |
5 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
5.1 明确产品平台升级作为创新战略方向 |
5.2 恰当选择企业产品平台升级模式 |
5.3 完善产品平台升级风险控制策略 |
5.4 推动企业产品平台技术体系发展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调查问卷 |
致谢 |
(9)LNG5设备中板翅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板翅式换热器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板翅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2.2 低温板翅式换热器研究方向与发展动态 |
1.3 CFD 数值模拟技术在换热器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控制方程与CFD 数值模拟 |
2.1 流动与传热控制方程 |
2.1.1 流动与传热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2 CFD 数值模拟求解过程 |
2.2.1 总体计算流程 |
2.2.2 CFD 求解步骤 |
2.3 FLUENT 软件应用 |
2.3.1 FLUENT 概述 |
2.3.2 FLUENT 求解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锯齿与打孔翅片表面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锯齿翅片表面性能数值模拟 |
3.2.1 锯齿翅片模型建立 |
3.2.2 网格划分、边界条件与计算求解 |
3.2.3 锯齿翅片表面性能分析 |
3.3 打孔翅片表面性能数值模拟 |
3.3.1 打孔翅片模型建立 |
3.3.2 网格划分、边界条件与计算求解 |
3.3.3 打孔翅片表面性能分析 |
3.4 两种翅片表面性能比较及计算结果验证 |
3.4.1 两种翅片表面性能比较 |
3.4.2 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与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NG5 中板翅式换热器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换热器模型建立 |
4.2.1 板翅式换热器模型分析 |
4.2.2 建立模型 |
4.3 网格划分 |
4.4 物性计算、边界条件与计算求解 |
4.4.1 低温混合物两相流物性计算 |
4.4.2 边界条件与计算求解 |
4.5 计算结果分析与验证 |
4.5.1 计算结果分析 |
4.5.2 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与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应用 |
1.3 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导热机理及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1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导热机理 |
1.3.2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 |
1.4 逾渗理论及其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1.4.1 逾渗理论简介 |
1.4.2 逾渗理论在材料学领域中的应用 |
1.4.3 填充型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逾渗理论研究进展 |
1.5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2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主要原料的选用 |
1.5.3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1.5.4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5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研究 |
2.1 填充型导热聚丙烯(PP)材料的研究 |
2.1.1 石墨/聚丙烯(PP)改性材料的制备 |
2.1.2 石墨/聚丙烯(PP)改性材料的研究 |
2.1.3 铝粉/聚丙烯(PP)改性材料的研究 |
2.2 高导热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材料的研究 |
2.2.1 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材料的制备 |
2.2.2 石墨和聚四氟乙烯(PTFE)共混形貌结构分析 |
2.2.3 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材料的导热性能 |
2.2.4 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 |
3.1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研制的设计思想 |
3.1.1 热塑性聚合物基导热材料存在的缺陷 |
3.1.2 高导热热塑性先进复合材料的设计思想 |
3.2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及选择 |
3.3 石墨/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制备技术 |
3.3.1 长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
3.3.2 连续碳纤维/石墨/聚丙烯导热材料的研究 |
3.4 碳纤维/石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制备技术 |
3.4.1 连续碳纤维增强石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2 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基体界面情况分析 |
3.4.3 碳纤维/石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测试技术 |
4.1 材料热导率测量原理 |
4.2 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
4.2.1 固体材料热导率的稳态测量 |
4.2.2 固体材料热导率的非稳态测量 |
4.3 准稳态法导热测试仪的研制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逾渗导热模型和预测方程 |
5.1 逾渗理论在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中应用的设想 |
5.2 填料在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中的分布状态和几何结构 |
5.3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导热模型 |
5.4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海岛结构导热模型 |
5.4.1 海岛结构模型导热材料的热导率方程 |
5.4.2 海岛结构导热材料的热导率预测与实验 |
5.4.3 对海岛结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讨论 |
5.5 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材料的逾渗导热模型 |
5.5.1 填充型聚合物导热材料的主要导热模型与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 |
5.5.2 填料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实际分布状态与逾渗理论 |
5.5.3 填充型聚合物导热材料的逾渗模型热导率方程 |
5.5.4 逾渗模型与Agari 模型和实验结果的比较 |
5.5.5 对逾渗模型热导率方程的讨论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换热器的设计与制备工艺 |
6.1 板翅式换热器的发展概况及应用 |
6.1.1 板翅式换热器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
6.1.2 板翅式换热器的使用材料和制备工艺 |
6.2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
6.2.1 氟塑料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特点 |
6.2.2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翅板-抽屉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
6.3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换热器的制备工艺技术 |
6.3.1 氟塑料的粘接和焊接技术 |
6.3.2 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换热器的制备工艺技术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和建议 |
成果: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和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冷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及控制规律研究[D]. 玉选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3]卓越绩效模式在HY公司中的应用研究[D]. 娄蓉.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4]中国制造业追赶情境特殊性对产业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技术解构—重构的视角[D]. 陈晓玲. 浙江大学, 2013(09)
- [5]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D]. 田园.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6]轻烃类石化冷却系统的空冷器散热性能及优化技术研究[D]. 朱良.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0(04)
- [7]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D]. 张陆旻. 华东理工大学, 2010(09)
- [8]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研究[D]. 郭立超. 浙江大学, 2008(08)
- [9]LNG5设备中板翅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研究[D]. 曲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10]高导热先进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D]. 陶国良. 南京工业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