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特困生上大学的机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旭丹,吴重江[1](2017)在《精准扶贫视阙下高校促进家庭经济特困生就业的路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攻坚阶段的一种创新手段,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做好家庭经济特困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对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精准帮扶的视角,探讨了家庭经济特困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对特困生进行精准帮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就业精准帮扶体系,从心理疏导、经济资助、素质提升、信息共享和创业教育五个方面对特困生开展积极的精准帮扶,促进其顺利就业。
罗一汉,苏之习,渠吉亮[2](2015)在《雁阵齐飞,志向高远——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的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在秋高气爽的日子,眺望蔚蓝天空中整齐划一的雁阵,总让人感叹其凝聚力之大、意志力之坚、合作力之强。大雁之美,美在雁阵。企业亦是如此,只有像群雁一样,目标一致,协力同心,穿云破雾,奋发进取,才能在事业上飞得更远、更高。"初访位于无锡太湖之滨的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设),首先进入你眼帘的,便是这段既有文化意境,又富含哲理的文字。它清晰地显示在门口的电子屏上。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周晓慧告诉笔者,它诠释的正是江苏中设的"大雁文化"和团队精神,也是我公司
王耀媛,李孝梅[3](2014)在《黔南州高校“双困生”解困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进行调研,发现黔南地区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敏感、自卑、依赖等心理。本文就黔南地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即关注贫困生身心健康,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转变心理辅导方式以及素质能力培养等,以帮助"双困生"解困。
龚曦[4](2014)在《高校特困生生态系统与个体发展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作为贫困生这个大群体当中的特殊群体,特困生虽然得到了一些“特殊待遇”和广泛关注,但对于他们的现实困境、生存、发展状况还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调查,对于他们的实际需求也只是框架式的、理论性的,并未从特困生个人及整个生态系统角度作详细的阐述。本文主要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以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校特困生进行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并与其他建档等级的贫困生建立对比组,在访谈教育部门领导、学校学生工作者、学生家长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分析特困生群体在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生存发展状况,探索影响特困生个体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完善支持个体发展的服务内容。通过研究发现,特困生在所处生态系统中,微观系统要素各有“缺陷”、个体发展资本匮乏;中间系统介入失调、家庭教育与互动相对缺失;外塑系统干预失灵、多方支持相对不足;宏观系统结构失衡、社会捐资氛围不浓,生态系统整体结构相对失衡,推动各子系统联系互动的力量不够。鉴于此,笔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以发展性资助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前注重“结果奖励”进而注重“过程奖励”,从发掘优势、增进互动、拓展网络、浓厚氛围四个角度入手,一一对应特困生生态系统四个子系统的突出问题,并在系统互动关系下,探索并尝试构建了融合特困生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特点及支持特困生个体发展对策于一体的高校“发展型学生资助”模型即“教育厅一级统筹,学生组织、高校学生资助中心、湖南省学生资助研究会三级共建”模型,以期突破特困生发展困境,促进其更好的成长成才。
夏更寿,吴永芳,汪漾,赵建平[5](2008)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有关调查显示,目前许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全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尹海涛,杨万东[6](2007)在《让“寒门学子”都能上大学》文中指出“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9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几百名学生和老师座谈时,阐述了他对“穷人教育学”的理解。实践温总理提出的“穷人教育学”理念,应该是破解“寒门学子”入?
王长青,吉志新,邢建忠[7](2005)在《职技高师院校特困生问题的探索与对策》文中指出随着高校招生及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中逐步出现了“特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特困生是高校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细致地做好职技高师院校特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特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特困生存在的问题出发,经过深入地探索和思考,总结出了解决职技高师特困生问题的对策。
王南[8](2004)在《特困生报告》文中指出 那一日的下午,在山西静乐县宾馆三楼会议室的座谈会上,当这个县今年的高考状元周娟泣不成生地哭诉她贫寒的家境和盼望上大学的愿望时,山西大学分子技术研究所的赵春贵教授流泪了,山西电视台的记者小吕流泪了,县教育局的高俊寿局长流泪了,县里分管教育的宋爱莲副县长流泪了……"只听小儿声声苦,满座无言皆泪光。"
陈发初[9](2003)在《国家助学贷款难的诚信思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校从1994年开始试点收费,到2000年已完全并轨收费,学费从1000元涨到今天的6000元左右。高校并轨收费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一种投资,并且愿意投资于教育,同时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大学生资助方面的良性运转也影响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就在这种背景下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且能够为银行开拓新市场、扩大业务、提高企业形象,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一种潜在的、长远的效益。尽管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在执行过程中,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大量的贫困生需要贷款去完成大学的学业,另一方面是银行掌握着足够的资金面对诱人的市场却惜贷、拒贷,出现了国家助学贷款难的尴尬局面: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数还不到贫困生总数的一半,审批贷款人数也还不到申请贷款人数的一半。有关人员对此进行了认真而深入地分析,从而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本人综合各方面材料分析发现,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银行对贷款者诚信度的担忧。本文试图从这一难题入手,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中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规范。它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博济于民。无论是待人处事,还是治产经商,治理国家,都离不开诚信。诚信规范在当代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尽管中华民族素来就有尚诚守信的美德,但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到处可见。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校园的学子们。诚信缺失成为制约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发展的瓶颈。加之部分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性质的认识错误,思想觉悟不高,履信基础不牢,又放弃构筑这项基础的努力,而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款。这些行为使得银行在贷款的过程中异常小心谨慎,将整个申请手续过程设计得极其复杂,其流程也比较费时。此外,他们对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落实也持有疑虑,对国家助学贷款缺乏动力,如此一来,国家助学贷款就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状况。那么是什么导致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诚信缺失呢?首先是诚信教育缺位。其次,社会因素的影响;第三,侥幸心理作祟;第四,缺乏履信的基础条件。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国家助学贷款难的困境,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呢?文章指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奠定助学贷款的人格根基。 其次,从制度入手,改善履信的客观环境。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强化学校在银行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发挥学校的监督作用;银行在积极开展助学贷款的同时,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建立和健全助学贷款监控和失信处罚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规范,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提高学生还贷能力。 再者,从管理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诸如简化和规范助学贷款申请手续,积极推进生源地贷款业务开展,建立助学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把毕业生己还贷情况作为高校考评的重要指标。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虽然暴露了部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但通过加强教育,完善机制,又可以培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金明媚[10](2003)在《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江南大学特困生个案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校招生并轨,缴费上学制度的实行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特困生的相对数量与绝对数量呈增长趋势,他们的现状,特别是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而社会在关注经济解困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心理解困。本文通过对江南大学特困生的个案调查,表明高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明显差于非特困生,进而分析了影响特困生心理的因素除经济压力外还有环境因素和个人的心理因素。最后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扶持特困生群体,建立一个有助于特困生成才的社会保障体系、校园文化保障系统和个体自身保障系统。
二、给特困生上大学的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特困生上大学的机会(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视阙下高校促进家庭经济特困生就业的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庭经济特困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
(一) 心理高压导致就业观念扭曲 |
(二) 经济困难导致就业水平偏低 |
(三) 技能欠缺导致就业竞争薄弱 |
(四) 信息匮乏导致就业空间狭窄 |
二、对家庭经济特困生进行就业精准帮扶的意义 |
(一) 实现教育公平, 缩小贫富差距 |
(二) 提高就业率, 改善就业质量 |
(三) 缓解经济压力, 促进阳光成长 |
三、对家庭经济特困生进行就业精准帮扶的措施 |
(一) 积极开展心理疏导 |
(二) 全面完善资助体系 |
(三) 重点提升综合素质 |
(四) 努力实现信息共享 |
(五) 着力加强创业教育 |
(2)雁阵齐飞,志向高远——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的特色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大雁文化,将责任放在首位 |
领悟“大雁文化”,体现企业精神 |
没落地,就等于没有“大雁文化” |
(3)黔南州高校“双困生”解困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注“双困生”的身心健康 |
(一) 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树立正确“三观” |
2.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3. 加强自立、自强、自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感恩教育, 积极引导“双困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 |
4.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
(二) 关心贫困生的身体健康 |
二、建立完善的资金救助体系 |
(一) 高昂的学杂费是导致“双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
(二)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 |
(三) 建议黔南州各高校成立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大学生校区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
三、重视素质能力培养 |
四、总结 |
(4)高校特困生生态系统与个体发展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视角 |
1.1 “生态系统理论”基本观点 |
1.2 生态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特困生概念界定与解析 |
2.2 研究对象 |
2.3 资料来源 |
2.4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特困生所处生态系统个体发展状况 |
3.2 影响特困生生态系统个体发展因素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对策建议 |
4.1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支持特困生个体发展的必要性 |
4.2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支持特困生个体发展途径探析 |
4.3 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互动关系下构建“一级统筹 三级共建”发展型学生资助模型的思考与探索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被访者信息 |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5)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
1.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
2.网络成瘾问题 |
3.恋爱问题 |
4.就业心理问题 |
5.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
二、产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
1.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
2.不和谐的高校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
3.校园周边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
4.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
5.经济因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影响 |
6.就业体制变革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
1.大力加强思想教育, 明确学习目标 |
2.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培养其健康人格 |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
4.开展心理咨询, 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5.真情关怀, 努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扶贫工作 |
(7)职技高师院校特困生问题的探索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技高师院校特困生形成的原因 |
(一) 区域性贫困是造成学生贫困的主要原因 |
(二) 家庭因素造成学生贫困 |
(三) 企业不景气造成学生贫困 |
二、职技高师院校特困生存在的问题 |
(一) 思想负担重, 精神压力大 |
(二) 学习刻苦努力, 但成绩不如人意 |
(三) 身体素质较差 |
(四) 心理素质较差 |
三、解决职技高师院校特困生问题的对策 |
(一) 建立特困生档案 |
(二)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助学体系 |
(三) 积极做好特困生的思想工作 |
(四) 积极教育和引导特困生进行心理防卫和自我调适 |
(9)国家助学贷款难的诚信思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及其面临的困难 |
1.1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的背景 |
1.1.1 满足贫困生求学的需要 |
1.1.2 人们教育消费观念的确立 |
1.1.3 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大学生资助方面的发展趋势 |
1.2 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 |
1.2.1 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
1.2.2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一种潜在的、长远的效益 |
1.2.3 国家助学贷款能够为银行开拓新市场、扩大业务、提高企业形象,从而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
1.3 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 |
第二章 国家助学贷款难的诚信思考 |
2.1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规范 |
2.2 诚信缺失是导致国家助学贷款难的重要原因 |
2.2.1 学生诚信缺失,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款 |
2.2.2 处于商业竞争中的银行对学生信用的担忧而惜贷 |
2.3 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
2.3.1 诚信教育缺位 |
2.3.2 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失信 |
2.3.3 缺乏履信的基础条件而失信 |
第三章 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难的基本思路 |
3.1 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奠定助学贷款的人格根基 |
3.2 从制度入手,改善履信的客观环境 |
3.2.1 尽快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系统 |
3.2.2 完善信用助学贷款管理机制 |
3.2.3 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提高学生还贷能力 |
3.3 从管理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 |
3.3.1 简化和规范助学贷款申请手续,方便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 |
3.3.2 积极推进生源地贷款业务的开展 |
3.3.3 把毕业生已还贷情况作为高校考评的重要指标 |
3.3.4 建立助学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
第四章 结束语 |
引文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江南大学特困生个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高校特困生的概念界定 |
第二部分 高校特困生的生活现状 |
(一) 特困生的家庭经济基本状况 |
(二) 特困生的消费水平基本状况 |
(三) 特困生与非特困生的生活现状对比分析 |
(四) 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 |
第三部分 影响特困生成才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一) 影响特困生成才的心理问题 |
(二) 特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部分 构建有助于特困生健康成才的保障系统 |
(一) 构建有助于特困生健康成才的社会保障体系 |
(二) 构建有助于特困生健康成才的校园文化保障系统 |
(三) 构建有助于特困生健康成才的自我保障系统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给特困生上大学的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视阙下高校促进家庭经济特困生就业的路径探索[J]. 吴旭丹,吴重江. 才智, 2017(18)
- [2]雁阵齐飞,志向高远——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的特色企业文化建设[J]. 罗一汉,苏之习,渠吉亮. 中国工程咨询, 2015(01)
- [3]黔南州高校“双困生”解困对策研究[J]. 王耀媛,李孝梅.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5)
- [4]高校特困生生态系统与个体发展支持研究[D]. 龚曦.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 夏更寿,吴永芳,汪漾,赵建平. 丽水学院学报, 2008(04)
- [6]让“寒门学子”都能上大学[N]. 尹海涛,杨万东. 河南日报, 2007
- [7]职技高师院校特困生问题的探索与对策[J]. 王长青,吉志新,邢建忠.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 [8]特困生报告[J]. 王南. 科技资讯, 2004(17)
- [9]国家助学贷款难的诚信思考及对策研究[D]. 陈发初. 武汉科技大学, 2003(03)
- [10]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江南大学特困生个案调查研究[D]. 金明媚. 苏州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