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水稻的研究背景和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松[1](2015)在《氮肥和密度对新株型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和茎秆抗折力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初步选育出的带有IPA1纯合突变基因的新株型常规粳稻JY3-693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常规粳稻宁1092为材料,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系统研究了不同氮肥、栽插密度和穴种子苗数水平对JY3-693的产量性状、群体质量和茎秆抗折力的影响,明确IPA1基因的应用价值及JY3-693获得高产和较高抗倒伏能力的栽培条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带有IPA1纯合突变基因的常规粳稻JY3-693具有显着的株型特征:JY3-693单茎分蘖数低,分蘖成穗率高,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一次枝梗数均极显着大于宁1092,结实率极显着低于宁1092,说明IPA1基因纯合体具有低分蘖数、形成大穗的典型特征;JY3-693上四叶叶面积、剑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极显着大于宁1092,说明IPA1基因纯合体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有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JY3-693各节间粗度、茎壁厚度、维管束数目、机械和薄壁组织细胞层数均极显着大于宁1092,说明IPA1基因纯合体具有较强的茎秆粗度,但JY3-693各节间抗折力小于宁1092,主要可能因为JY3-693各节间单位体积干物质量小于宁1092;相同穴本条件下,JY3-693在180kg/hm2纯氮条件下,理论产量低于宁1092,而在225kg/hm2纯氮条件下,JY3-693的理论产量高于宁1092,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对JY3-693产量的增加具有极显着效果,说明IPA1纯合体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产量。JY3-693具有IPA1突变基因过表达体的典型特征:低分蘖、大穗、茎秆粗壮。2.氮肥施用量增加,有利于群体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理论产量增加;栽插密度增加,有利于提高群体有效穗,但每穗总粒数降低,JY3-693理论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各密度水平间差异不显着,适中的栽插密度能够有效的增加产量;穴种子苗增加,群体有效穗增加,穗总粒数降低,JY3-693的理论产量增加,各穴种子苗水平间差异极显着。3.氮肥增加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群体有效穗和干物质积累量;低栽插密度、穴种子苗水平有利于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栽插密度、穴种子苗数增加,促进群体有效穗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茎秆倒伏指数与株高呈极显着正相关,各节间长与倒伏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各节间长轴长,短轴长,茎秆横截面积,节间壁厚,茎秆壁截面积与倒伏指数正相关不显着,与节间抗折力多为极显着正相关,其中节间厚度与节间抗折力正相关不显着,节间单位体积干物质重与倒伏指数负相关不显着,与节间抗折力正相关不显着,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机械组织细胞层数、薄壁细胞层数与倒伏指数大多表现为负相关不显着,与节间抗折力大多表现为正相关不显着,节间抗折力与倒伏指数显着负相关。5.氮肥施用量增加,水稻茎秆基部第一节间的抗折力增加,基部第二、三节间抗折力降低,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降低,单位体积干物质量降低,说明氮肥增加有利于水稻茎秆细长型生长,加速物质运输;栽插密度增加,有利于茎秆基部节间长度降低,不利于增加茎秆粗度和充实度;穴种子苗数水平的增加,有利于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变短,基部第三节间变长,茎秆变粗,但单位体积干物质量下降,降低了茎秆的充实度。6.高产抗倒的栽培条件:JY3-693在施纯氮225kg/hm2,行株距为26.67cm*13.33cm,每穴栽插6颗种子苗的栽培条件下,既能有效的增加产量,又能较好的实现茎秆的抗倒伏能力,使产量和抗倒伏得到兼顾。
周红英[2](2014)在《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文中指出高产是水稻育种的永恒主题,产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每穗粒数的贡献,大穗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超大穗品种R1126及其所配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R1126产量与汕优63相当,R1126所配组合比汕优63增产10.1%-26.8%;每穗粒数的增加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R1126所配组合高稳系数(HSCi)较对照高出8.4-22.1%,说明其高产、稳产性较好。此外,R1126及所配组合产量与每穗粒数呈正相关或显着正相关;穗粒数与有效穗数之间存在“补偿效应”,大穗型水稻品种要实现超高产,应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2)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分蘖发生稳健,成穗率较汕优63高6.9-12.5%;株高120cm左右,高矮适当;茎杆粗壮,穗下节间长;与汕优63相比LAI稍低;而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略高;LAI的下降速度较慢;上三叶长、宽、厚、挺直,各叶片在茎杆上配置合理;一、二次枝梗数和枝梗粒数多,结实率稳定。3)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根长、根粗、扎根深;单茎根系数量多、干重大、衰减缓慢;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大,根系活力强;抽穗后实粒根流量、粒重根流量和根冠比大,地下部与地上部关系和谐,能保证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延缓植株衰老,有利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的能力。4)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齐穗后较汕优63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较长功能叶面积持续时间和较大的光化学效率,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并且Rubsico活性、SOD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高,能够延缓叶片衰老,有利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与光合势、高效叶面积率和叶片的Pn呈极显着正相关,与LAI相关不明显。R1126及所配组合在“源”方面己具备了高产、超高产的潜力。5)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物产量大,收获指数在0.51-0.56之间,二者均与产量关系密切;单茎干物质的积累优势明显,群体干物质积累在拔节前低于汕优63,拔节期至抽穗期与汕优63相当,抽穗后显着高于汕优63,呈现“前小、中稳、后高”的阶段特征;干物质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变化合理且运输转化效率高;籽粒产量与抽穗前贮藏物质的贡献率呈显着正相关,与抽穗后积累物质贡献率呈显着负相关。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大,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效率高是R1126及所配组合高产的主要特征。6)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灌浆启动快,籽粒粒重增加迅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早;强、弱势粒间灌浆差异小;灌浆中期灌浆速率大,贡献率高,灌浆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与汕优63相比,在籽粒灌浆的前、中期,R1126及所配组合强、弱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高,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粒重的提高和籽粒充实。7)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穗颈节间组织包括维管束数目、面积、韧皮部面积、茎横切面面积、茎壁面积及穗部各部位枝梗维管束数目与面积等均显着高于汕优63,韧皮部的库容负荷量并未对籽粒充实产生“结构障碍”,籽粒充实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下部枝梗籽粒(多为弱势粒)较上部枝梗籽粒充实差,可能与其维管束发育较差,负荷大有关。其中穗颈韧皮部总面积颖花数、实粒重和总库容负荷量与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GR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Rmea)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谷粒充实率呈负相关,与活跃灌浆期(D)、有效灌浆时间(T99)和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输导组织活性与强、弱势粒GRmax和GRme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谷粒充实率呈正相关,与D、T99和Tmax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穗颈和穗部输导组织与籽粒灌浆结实和产量关系密切,改善穗颈和穗部输导组织特征有利于提高籽粒灌浆结实特性,从而提高产量。
金峰[3](2013)在《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直立和弯曲穗型水稻品种杂交组合(晚轮42/沈农265;泸恢99/沈农265;晚轮422/辽粳5号)的不同世代群体为试材,分别在华南稻区广东、西南稻区四川、东北稻区辽宁和长江中下游稻区上海四个生态区同年种植,比较了多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世代株型特性、产量构成、亚种属性、穗部性状的差异,并对不同株型类型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生态环境对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为不同地区确定最佳超高产株型模式并发挥其潜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态环境对杂交F2代个体株型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四川到辽宁,株高和颈穗弯曲度显着提高,而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及剑叶弯曲度则表现为降低趋势。辽宁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产量均显着高于四川,穗粒数则表现为显着低于四川。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表现为Cw(长剑叶、弯穗)>Cz(长剑叶、直穗)>Dw(短剑叶、弯穗)>Dz(短剑叶、直穗),穗数和穗粒数以Dz最低,Cz和Cw较高。剑叶长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而剑叶宽与穗粒数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辽宁剑叶宽与结实率呈显着负相关。颈穗弯曲度只在四川分别与结实率及产量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辽宁则表现为与大多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不显着。(2)不同生态环境下F2代植株籼粳属性均呈接近正态的连续变异,相对于四川,辽宁呈现明显的偏籼分布,生态环境对程氏指数六性状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生态环境对株型特性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从四川到辽宁,株高和颈穗弯曲度显着提高,而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及剑叶张角则表现降低趋势。不同地区株高的类型间差异没有明显规律性,剑叶长表现为籼型显着大于其他类型的趋势,剑叶弯曲度地区和类型间大多无显着差异,不同地区剑叶宽的类型间差异因组合而异。总之不同地区从籼型到粳型,均有穗长递减而颈穗弯曲度递增的趋势。籼粳稻杂交F2代植株个体籼粳属性与株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在不同地区和组合间不完全一致。(3)不同生态区间杂交后代产量自南向北递增,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株型特性在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株高表现为四川、辽宁显着高于上海和广东;穗长区域间呈上海>四川>广东>辽宁的趋势,剑叶长表现为上海>广东>四川>辽宁,差异达显着水平;剑叶宽呈四川>辽宁>上海>广东,剑叶角度辽宁、广东高于上海和四川地区,劲穗弯曲度受遗传因素影响更为显着。在杂交后代所划分的4类株型类型中,具超级杂交稻株型模式的Cw在广东、四川和上海三个生态区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性;具直立大穗型株型模式的Dz更加适应水稻生育期较长,天气条件较好,穗数水平较高的辽宁稻区。株型性状与产量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在不同地区和组合间表现不完全一致。在水稻理想株型育种实践中,必须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空间”的特点,也要表现出特定的生态型。(4)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在辽宁均显着高于四川;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辽宁极显着低于四川。蛋白质含量区域间差异因组合而异,受遗传因素影响更为显着。在杂交后代所划分的4类株型类型中,具直立穗型模式的Dz(短剑叶、直立穗)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四川表现较好;辽宁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不同株型类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生态区间垩白度、垩白粒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株型类型间差异不明显。品质与株型性状的关系受生态环境影响,遗传因素对其相关也存在显着影响。籼粳属性在四川地区对品质性状无明显选择压力,形态学上的分化对四川地区的影响不是很大;辽宁地区籼粳属性的分化对稻米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以及食味值随粳型血缘的增加而提高,特别是整精米率受籼粳属性影响最为明显;辽宁地区粳型血缘的提高外观品质有改善的趋势。(5)不同生态区域间穗部性状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但变化的幅度和方向不尽一致。辽宁一次枝梗数显着高于其他生态区;二次枝梗数广东最低;穗粒数、次枝梗结实率和着粒密度辽宁>四川>广东和上海;千粒重四川地区最高,广东最低;总结实率呈辽宁>四川>广东>上海;穗重在不同生态区间表现为四川>辽宁>上海>广东。生态环境是引起穗部性状区域间差异的原因之一。穗部性状与株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在不同地区和组合间表现不完全一致。辽宁稻区在育种实践中可适当引入部分籼性血缘,从而将枝梗数、粒数与结实率、穗重合理地统一起来。四川和上海地区随粳型血缘的增加,结实率也有增加的趋势,在广东地区表现在粒重和穗重的增加。在保证一定穗粒数的前提下,粳性血缘的加入可改善四川和上海籼稻结实性差的缺点,同时提高广东地区的穗重。
李晏军[4](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认为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袁伟玲[5](2010)在《不同基因型水稻形态及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产量潜力是指通过最佳农艺措施(营养和水分不受限制,病、虫、杂草等得到有效控制)所可能达到的产量极限。提高产量潜力一直是水稻育种学家和生理学家的主要目的。良好的形态结构可以从空间结构上提高对光能的利用,是高质量群体的必备条件。在最优的管理条件下,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形态和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比较基于产量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不同基因型水稻对提高产量的有效性,对于育种学家正确筛选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及提高水稻产量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2008年旱季(DS)选种的基础上,于2009年DS、2009年雨季(WS)、2010年DS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试验农场进行。在2008DS水稻成熟前一周左右,从育种学家重复产量试验田196个F6-F7基因型中,基于株高、顶三叶片夹角、穗与剑叶的相对位置、穗子大小、穗子紧凑性、着粒密度等,目测选取最优52个不同基因型水稻,然后结合其总生物产量和结实率进一步筛选出16个不同基因型;同时从196个育种系中通过测产选取16个最高产量的基因型,其中3个为重叠基因型。另选取3个对照品种(IR72, NSICRc158, SL-8H/Mestizo7)进行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基因型组水稻形态和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比较基于形态和生理特性选择与基于产量选择对提高产量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明在最优的作物管理条件下,理想株型是否能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和重叠组水稻开花期和成熟期株高均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和对照组。剑叶与穗的相对高度差是指从水稻植株基部到剑叶顶端的高度减去从植株基部到穗顶端的高度,其差异反映了穗和剑叶所处的相对位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剑叶与穗的相对高度差均为正值,表明所有的稻穗均位于剑叶以下,而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剑叶与穗的相对高度差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且基于产量选择组剑叶与穗的相对高度差在四组中最小。因此,与基于产量选择组相比,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穗子与剑叶的相对位置更有利于剑叶进行光合作用。(2)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的茎粗最粗且显着高于对照组。开花期,基于产量选择组水稻的茎蘖数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生长后期随着一些无效分蘖的死亡,水稻茎蘖数略有下降,使得成熟期不同基因型水稻的茎蘖数均稍低于开花期。但基于产量选择组水稻的茎蘖数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单位面积高的有效穗数为基于产量选择组高产奠定了基础。(3)不同基因型组之间水稻幼穗分化期LAI和CGR无显着差异。开花期,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LAI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不同基因型水稻LAI在各生育期间从大到小依次为:开花期>成熟期>幼穗分化期。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从移栽到开花期积累的干物质总重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且雨季干物质积累总量显着低于旱季。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的产量并未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可见,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开花期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并未导致高的产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后期收获指数较低及倒伏所致。2009DS、2009WS和2010DS,32个不同基因型水稻抽穗扬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6.9%,20.2%,26.9%,水稻抽穗扬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73.1%,79.8%,73.1%。(4)水稻移栽早期,由于植株生长迅速,水稻冠层光辐射截获率增长较快,至水稻移栽后40天,冠层光辐射截获率达到91%左右,随后,截获的太阳辐射率缓慢增加,移栽后90天,对照组、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基于产量选择组、重叠组水稻冠层太阳辐射截获率分别为96.9%,97.1%,97.4%,96.6%。四组中对照组的产量最高。水稻移栽后41天和54天,对照组辐射截获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8503和0.9265,说明水稻生长早期,冠层高截获率是其高产的基础。(5)开花期,对照组、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基于产量选择组及重叠组SPAD值分别为35.0,32.8,34.7,33.8。施入穗肥后7天左右SPAD达到最大值,随后不同基因型水稻SPAD值开始下降至最低。单位时间内SPAD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和SPAD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与产量均成极显着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951和0.7114。表明后期保证高的叶片SPAD值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可见,开花后增施氮肥可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使植株在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开花期叶片的氮素含量高于茎鞘,且基于产量选择组的叶片含氮量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灌浆期,水稻茎、叶中氮素含量逐渐向穗部转移。不同基因型组水稻成熟期的饱粒含氮量显着高于其他器官。2009DS、2009WS和2010DS,32个不同基因型水稻饱粒累积含氮量占总氮比例平均分别为52.6%、54.7%、59.5%。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在开花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在2009DS和2010DS,两者表现出极显着的差异。表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高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导致高的干物质产量。基于产量选择组的氮素稻谷生产效率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2010DS两者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基于产量选择组高的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可能是其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的主要原因。(6)基于产量选择组颖花/叶(m2)、实粒/叶(m2)均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基于产量选择组粒重(mg)/叶(m2)在2009WS和2010DS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组。颖花/叶(m2)、实粒/叶(m2)主要反映单位叶面积负载库容量的大小和抽穗后单位库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产量选择组单位叶面积的负载库容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且抽穗后单位库容量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可见,由于基于产量选择组更有利于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群体和提高群体光合生产力,故而其籽粒产量和产量潜力均较高,而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则正好相反。基于产量选择组颖花/叶(m2)、实粒/叶(m2)和粒重(mg)/叶(m2)及其与产量之间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颖花/叶(m2),不仅不会因单位叶面积的负荷量增大而使结实率和粒重降低,相反,由于库对源的促进作用,提高颖花/叶(m2)能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并促进光合产物向穗部输送。综上所述,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的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总干重、千粒重比基于产量选择组高。与基于产量组相比,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穗子位于叶片较下方。然而,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穗子大小和结实率并没有得到改善。在产量上,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没有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相反,在2010DS其产量显着低于基于产量选择组。在29个不同基因型中,三季的最高产量均出现在基于产量选择组中,最低产量均出现在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中。可见,本研究中,在最优的作物管理条件下,具有理想株型性状的基因型水稻并没有显示出高的产量优势。基于产量选择比基于植株特性选择对于育种学家筛选品种更有效。
陈建民,李刚,顾建强,程雪华,王锋[6](2009)在《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现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方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还结合自身育种实践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进行了探讨。
邓华凤[7](2008)在《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目标性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11个已审定并认定为超级稻的杂交稻及苗头组合作为供试材料,以普通高产杂交稻为对照,布点于长江流域6省市的7个不同生态区,对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目标性状进行系统研究,为不同生态区超高产育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超级杂交稻因种性各异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一种为广适型超级杂交稻,诸如准两优527、红莲优6号、C两优87和Y两优1号适应于长江流域大多数稻作区域;一种为区域型超级杂交稻,如88S/0293和两优培九在特定的稻作区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结实率是检验生态适应性广泛与否的最重要指标。超级杂交稻根据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可分为6种类型:第一类高干物质积累、高经济系数型,如准两优527;第二类高干物质积累,中等经济系数型,如红莲优6号和Y两优1号;第三类高干物质积累、低经济系数型,如协优9308和88S/747;第四类中等干物质量,高经济系数型,如C两优87;第五类低干物质积累、高经济系数型,如GD-1S/RB207;第六类干物质积累和经济系数都处于中等类型,中等偏高的如88S/0293、Ⅱ优明86,中等偏低的如两优培九和国稻1号。影响超级杂交稻孕穗期叶片姿态的第1主成分是上三叶的叶基角,广适型超级杂交稻倒1叶、倒2叶、倒3叶叶基角配置,孕穗期分别在5°、10°、15°左右,齐穗期分别在10°、15°、20°左右;影响超级杂交稻齐穗期叶片姿态的第1主成分是上三叶披垂角,广适型超级杂交稻倒1叶、倒2叶、倒3叶披垂角分别在0.5~1.8°、1.4~5.2°、2.0~6.2°之间;上三叶叶基角和披垂角均与产量呈负相关,齐穗期倒1、3叶披垂角与产量的负相关达到显着水平;叶片卷曲是超级杂交稻的株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超级杂交稻叶片形态的第1主成分是上三叶叶长和叶面积,过长的功能叶和叶面积对产量均存在负面的影响。上三叶叶长与产量存在显着负相关;上三叶叶面积与产量都存在负相关,倒1叶的达到显着水平;上三叶叶的长宽比与产量存在负相关,倒2叶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广适型超级杂交稻上三叶倒1叶、倒2叶、倒3叶长度范围分别在34.8~43.1cm、44.6~53.9cm和52.9~56.7cm之间,长宽比范围分别在17.8~23.8、28.3~32.7和37.7~41.2之间,在合理的长宽比范围内适当增加上三叶长度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而实现超高产。超级杂交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比叶重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汕优63相应叶位的比叶重。广适型超级杂交稻在生育后期倒1叶仍具有较高的光合功能和其它生理活性,其腊熟期倒1叶比叶重显着高于倒2叶、倒3叶比叶重,且高于同叶位乳熟期的比叶重。超级杂交稻经济性状因子中,第1主因子由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每穗空瘪粒数、结实率4个性状共同决定,具体而言,不同类型的超级杂交稻组合第1经济性状主因子各异。超级杂交稻齐穗期粒叶比与产量的相关性较高但未达到显着水平,与千粒重都极显着负相关。超级杂交稻长叶片、大叶面积的叶形使有效穗有下降的趋势,单株有效穗数与上三叶长和叶面积的相关性达显着以上水平;超级杂交稻过长的穗形,使功能叶有披垂的趋势,其上三叶披垂角与穗长正相关达显着以上水平;超级杂交稻“源”“库”协调程度较高,其每穗总粒数与倒1叶长、倒2叶长、倒1叶叶面积呈显着正相关,每穗空瘪粒数与功能叶长、叶面积达显着以上负相关;超级杂交稻片面扩“源”对提高结实率有负面影响,其结实率与上三叶叶部性状都负相关,与倒1、2叶长、叶面积呈显着以上负相关。超级杂交稻经济性状与叶片姿态关系中,千粒重与倒2叶、倒3叶基角显着正相关;披散型的超级杂交稻组合不利于提高最高苗数,其上三叶披垂角与最高苗数负相关性达显着以上水平。超级杂交稻组合的穗粒结构存在有明显的三种类型,一种为重粒小穗型的准两优527,千粒重约31g,每穗总粒数为150粒左右,平均结实率为90.0%;另一种为轻粒大穗型的Y两优1号和红莲优6号,千粒重在25~27g,每穗总粒数在180~200粒,结实率在85%~90%之间;第三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粒中穗型C两优87,千粒重在28g左右,每穗总粒数约180粒,结实率85%,所有类型的单株有效穗均在12穗以上。
欧阳由男[8](2008)在《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生态生理机理研究和数量遗传分析》文中提出分蘖是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枝,是十分重要的株型指标,与籽粒产量密切相关。分蘖及其叶片着生姿态是分蘖性状研究中的核心内容,而分蘖角度控制分蘖和叶片的着生姿态,进而影响植株光能利用和群体内个体间竞争。水稻前期分蘖散生可增加植株截光面积、提早封行和抑制杂草发生,后期分蘖直立则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提高抵御病害和倒伏能力。作者及所在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前期分蘖散生、拔节后分蘖渐趋直立的水稻基因型DI508,经初步研究,表明其分蘖角度的变化与光周期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基因型DI508和全生育期分蘖直立型基因型(协优9308或9308)、半散生基因型(M09或DI444)为材料,分析比较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光能和养分吸收利用上的差异,利用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和可控环境条件研究水稻分蘖角度的光周期和温度效应,利用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分蘖角度的QTL分析,以阐明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生理生态和遗传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DI508表现为分蘖期散生快长、拔节后趋于直立的生长特性,其主茎第1、第2和第3分蘖在始蘖期与水平地面夹角平均分别为59.74°、62.94°和68.54°,与半散生型基因型M09相似,抽穗后分蘖角度几近90°,与直立型基因型9308相似。DI508的分蘖成穗率为68.35%,高于M09;成熟期单株干重达155.54 g,比M09和9308分别高15.84%和64.09%;单蘖干量9.15g,比M09和9308分别高63.69%和44.78%;生育后期上三叶净光合速率值为26.89μmol.m-2.s-1、25.69μmol.m-2.s-1和24.83μmol.m-2.s-1,下降幅度明显小于M09和9308。2、DI508对光环境适应性较强,分蘖盛期和灌浆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介于协优9308(分蘖直立型)和DI444(分蘖半散生型)之间。DI508在弱光下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均要高于其它两个基因型,且光补偿点较低。在各种光强下,DI508的羧化效率在分蘖盛期与另外两个基因型相近,但在灌浆期明显高于DI444;同时,该材料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3、DI508的分蘖角度在不同施氮条件下均呈动态变化,且植株收敛指数在分蘖盛期后逐渐增大,但施氮水平对分蘖角度和植株收敛指数有明显的影响:200 kg/ha和400 kg/ha施氮水平下,DI508分蘖角度和植株收敛指数明显大于不施氮或100 kg/ha施氮处理。同样,在不同氮-磷-钾施用配比条件下,DI508的分蘖角度亦呈动态变化,但分蘖角度和植株收敛指数在不同养分配比下差异显着,表现为随磷钾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减小。DI508从植株形态和产量上显示较高的氮利用效率,株高、冠层高度、茎蘖数、成穗率、净光合速率、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和产量等均随着施氮水平和磷、钾肥比例的提高而增加。4、在田间不同播期条件下,DI508分蘖角度从半散生渐趋直立的变化均发生在自然光周期变短(6月21日夏日至)后10-15 d。人工光周期处理条件下,DI508的分蘖角度同样表现出动态变化,短日照(10 h光期)处理促使分蘖角度转变提前,而长日照(14 h光期)处理则延缓转变。结果显示,DI508分蘖角度发生变化的临界光照时数在10 h左右,而温度对分蘖角度的变化无显着影响。5、利用珍汕97B/密阳46杂交后代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和协青早B/密阳46杂交后代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分蘖角度进行QTLs分析。结果表明,在始蘖期2个遗传群体的第1和9染色体上均检测到控制主茎分蘖角度的QTLs;在齐穗期,控制主茎分蘖角度的QTLs较为分散。运用条件变量分析方法和条件QTLs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在2个遗传群体中均检测到显着影响主茎分蘖角度的条件QTLs。在珍汕97B/密阳46的RIL群体中,检测到的条件QTLs主要分布在第5和第9染色体上,而在协青早B/密阳46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中,检测到的条件QTLs主要分布于第6、8、9和11染色体上。
朱献果[9](2008)在《新株型(NPT)水稻光合特征不同改良途径及其效果》文中认为新株型(New Plant Type,NPT)水稻是国际水稻研究所历经10多年培育出来的一类水稻新品种,其目标是把水稻产量潜力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30%~50%。根据大田栽培试验,NPT水稻的株型在形态选择上基本达到了设计目标,但是由于抗旱能力差、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Pn)较低,产量优势没有体现出来。针对这两大问题,本研究利用耐旱性强、光合速率高的野生稻资源(O. longistaminata)与NPT水稻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抗旱、生育期和光合作用的改善;对在北京地区能够完成其生育期的抗旱植株进行C4转基因,分别将玉米、甘蔗PEPC基因导入其中,进一步改善光合作用。测定了远缘杂交后代和转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及相关的生理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远缘杂交BC2F3代群体在北京地区旱地筛选,得到6株能正常生长并完成发育期的植株。对其后代群体继续进行筛选,在BC2F7获得了抗旱能力增强、最大光合速率达到33.2μmol·m-2·s-1的植株。2、按光合速率参数差异显着性(P<0.05),将远缘杂交BC2F7代群体分成五类:高光合组、较高光合组、中光合组、较低光合组和低光合组,其中高光合组、低光合组占整个群体的比重最大。相关分析表明:高光合组和低光合组中Pn与表观羧化效率(ACE)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3、同比,NPT旱稻CO2补偿点比对照(旱297)降低27.6%,ACE提高23.9%,表观量子效率(AQY)提高21.8%。具有在强光和低大气CO2浓度下高效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为远缘杂交NPT旱稻高产优势奠定了一定的光合生理基础。4、通过对农杆菌介导法的培养基、碳源浓度、菌液浓度及干燥处理愈伤等步骤的优化,提高抗性愈伤发生率最高达20倍以上,显着提高了分化率。通过Southern检测分析发现外源PEPC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在后代中稳定遗传并符合孟德尔分离比率。5、转玉米PEPC基因T0代植株表现出较高的表达效率,49株转基因植株中48.9%的植株PEPC活性为CK(未转基因植株)的15~20倍,其活性最高可达到CK的29倍;转甘蔗PEPC基因T0代植株,表达效率较低,在42株转基因植株中45.2%的植株PEPC活性为CK (未转基因植株)的4~6倍,个别植株PEPC活性增加10倍以上。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6、对转PEPC基因植株Pn的测定发现,随着PEPC活性的增加,Pn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两者的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转甘蔗PEPC基因T1代植株在不同光强下的Pn均高于CK(未转基因植株),尤其在大于1500μmol·m-2·s-1的强光下转基因植株Pn仍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王丹英[10](2008)在《水稻品种演替过程中植株形态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近些年我国水稻的单产超过6t hm-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其中品种改良对我国水稻产量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水稻品种的演进过程中,产量、株型和氮利用效率均发生变化。本文以不同时期早籼常规稻、晚粳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研究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植株形态和氮利用效率的变化,以期为水稻育种和栽培提供指导。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水稻株型的演变特征通过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种植试验,比较不同时期水稻品种的产量及植株形态。本文的研究表明,早籼稻随品种的演变,产量逐步提高。这主要是收获指数的提高,其关键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加,每穗粒数的改良则是着粒密度的增加所致,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随品种演变变化不大。杂交籼稻随着品种的演变,单丛有效穗数下降,单丛产量和生物量有所降低,株高、千粒重、每穗粒数略有上升。浙江省晚粳产量增加最快的阶段是60年代,此阶段的水稻品种类型可分为穗粒兼顾型和穗数型,70年代后产量增幅较慢,品种多为穗粒兼顾型。在植株形态中,近代晚粳稻品种(的剑叶长度、上3叶的叶基角小于早代品种,倒3叶长度、剑叶和倒3叶的宽度大于早代品种;近代品种较矮,各节间长度均小于早代品种,但茎秆密度和单位叶鞘重于早代品种;着粒密度高于早代品种。2、不同时期水稻品种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通过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氮肥用量对不同时期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粳稻产量施氮肥的处理显着高于不施氮的处理,在氮肥对晚粳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上,早代品种(育成年份1985年以前)施N量150kg hm-2时的产量和有效穗数高于255kg hm-2,而近代品种(育成年份1985年后)的产量在施N量150kg hm-2和255kg hm-2时的产量无显着差别,即早代品种适宜施氮量低于近代品种。杂交籼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增加,其中近代育成的杂交稻品种,产量增加幅度大于早期品种。3、水稻品种氮利用效率的演变通过不同氮肥试验,研究粳稻和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N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晚粳稻品种演替过程中,N肥的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在所有施氮水平均略有上升,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在施氮量75kg hm-2和150kg hm-2时,随品种的演替先下降后上升,在高施氮量下,近代育成品种N肥吸收利用效率高于早代品种。三系杂交籼稻品种演替过程中N肥利用效率的变化与施氮量有关,在施氮量75kg hm-2时,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下降,而在施氮量为255 kg hm-2时,则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无明显变化。粳稻品种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与偏生产力与抽穗前后氮素的积累量相关性不显着,而杂交稻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吸收效率与抽穗前、抽穗后和整个生育期的氮积累量、产量、干物质量显着正相关。
二、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水稻的研究背景和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水稻的研究背景和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氮肥和密度对新株型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和茎秆抗折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水稻育种进展 |
1.1.1 水稻矮化育种 |
1.1.2 杂交稻育种 |
1.1.3 水稻超高产育种 |
1.2 水稻株型与高产 |
1.2.1 水稻株高与产量 |
1.2.2 叶型特征与产量 |
1.2.3 穗型特征与产量 |
1.2.4 茎蘖动态与产量 |
1.3 倒伏性状研究 |
1.3.1 倒伏对产量的影响 |
1.3.2 水稻倒伏类型及原因 |
1.3.3 植株形态与倒伏 |
1.3.4 栽培管理与倒伏 |
1.3.5 倒伏研究方法 |
1.4 水稻株型基因研究进展 |
1.4.1 株高相关基因 |
1.4.2 分蘖相关基因 |
1.4.3 穗型相关基因 |
1.4.4 理想株型基因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基地 |
3.3 试验仪器 |
3.4 试验设计 |
3.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5.1 群体质量测定 |
3.5.2 茎秆粗壮程度及其抗倒伏能力测定 |
3.5.3 产量测定 |
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IPA1基因纯合试验材料优势分析 |
4.1.1 产量及产量结构 |
4.1.2 群体质量 |
4.2 水稻茎秆形态性状与其抗折力之间的关系 |
4.2.1 茎秆物理、解剖性状与抗倒伏性的相关性分析 |
4.2.2 节间抗折力间的分析 |
4.2.3 茎秆物理性状间的分析 |
4.2.4 茎秆解剖结构的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IPA1基因对水稻分蘖性状的影响 |
5.1.2 IPA1基因对水稻穗型性状的影响 |
5.1.3 IPA1基因对水稻茎秆性状的影响 |
5.1.4 栽培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1.5 栽培条件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5.1.6 栽培条件对茎秆各节间抗折断能力的影响 |
5.2 结论 |
5.2.1 IPA1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
5.2.2 高产和抗倒的栽培条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水稻超高产育种 |
1.1.2 超高产水稻形态生理特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的产量稳定性及产量构成因素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2 考查性状 |
2.1.3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表现 |
2.2.2 产量稳定性分析 |
2.2.3 产量构成特点 |
2.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的株型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测定项目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蘖特性 |
3.2.2 茎杆特征 |
3.2.3 叶片特征 |
3.2.4 穗部特征 |
3.3 讨论与总结 |
第四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育后期根系的形态生理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4.1.2 测定项目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根系的形态特征 |
4.2.2 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
4.2.3 根系的分布规律 |
4.2.4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表收面积 |
4.2.5 根系伤流强度 |
4.2.6 根系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4.3 讨论与总结 |
第五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测定方法 |
5.1.3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齐穗后叶面积变化和光合势 |
5.2.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5.2.3 齐穗后剑叶净光合速率(Pn)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
5.2.4 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 |
5.2.5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5.2.6 Rubisco和SOD活性的变化 |
5.2.7 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6.1.2 测定项目 |
6.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生育时期单茎干物质量和群体干物质量 |
6.2.2 不同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其占生物学产量的比例和收获指数 |
6.2.3 生育中后期营养器官和穗各部分干物质比例及其变化 |
6.2.4 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特征 |
6.2.5 群体干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6.2.6 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籽粒灌浆充实特性及其与籽粒库活性的关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籽粒灌浆特性 |
7.2.2 籽粒充实度分析 |
7.2.3 籽粒库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与籽粒灌浆 |
7.2.4 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籽粒灌浆 |
7.3 讨论与总结 |
第八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穗颈节间和穗部枝梗输导组织与籽粒充实特性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8.1.2 测定方法 |
8.1.3 数据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穗颈输导组织特性 |
8.2.2 穗部枝梗输导组织特征 |
8.3 讨论与总结 |
全文结论与主要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R1126及所配组合不同年份和试验地点小区产量与构成因素 |
(3)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株型育种的研究 |
1.1.1 理想株型概念提出 |
1.1.2 株型改良的重要意义 |
1.1.3 超高产理想株型的理论设计 |
1.2 生态环境对水稻株型的影响 |
1.2.1 生态环境对水稻亚种进化及其与株型性状关系的影响 |
1.2.2 生态环境对水稻株型性状影响 |
1.2.3 生态环境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1.2.4 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5 生态环境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3 水稻籼粳属性的形态分类方法 |
第二章 生态环境对水稻杂交F_2代株型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生态试验点 |
2.1.2 调查项目及数据统计 |
2.1.3 株型分类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株型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区域差异 |
2.2.2 株型性状及产量构成的类型间差异 |
2.2.3 不同生态条件下株型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不同生态环境下株型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差异 |
2.3.2 不同生态环境下产量构成的类型间差异 |
2.3.3 不同生态环境下株型性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
第三章 不同生态区杂交F_2代亚种属性与株型性状的特点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生态试验点 |
3.1.2 调查项目 |
3.1.3 数据统计 |
3.1.4 生态区间气象信息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F_2代植株籼粳属性的区域分布 |
3.2.2 不同生态条件下株型性状差异 |
3.2.3 生态环境对籼粳属性与株型性状关系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生态环境对杂交F_2代植株亚种属性的影响 |
3.3.2 生态环境对株型性状及其与籼粳属性关系的影响 |
第四章 多环境条件下水稻杂交后代株型、产量构成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比较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多环境条件下水稻杂交后代品质差异及与株型和亚种属性的关系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试验材料 |
5.1.2 性状测定 |
5.1.3 生态区域气象信息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品质性状的区域间差异比较 |
5.2.2 多环境条件下不同株型类型间品质性状差异比较 |
5.2.3 不同生态条件下株型性状与品质相互关系比较 |
5.2.4 品质与籼粳属性相互关系区域间比较 |
5.3 讨论 |
5.3.1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品质性状的差异比较 |
5.3.2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品质性状与株型性状和亚种属性的关系 |
第六章 生态环境对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株型和籼粳属性的关系 |
前言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生态试验点 |
6.1.2 性状测定 |
6.1.3 生态区域气象信息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穗部性状的区域间差异比较 |
6.2.2 不同株型类型间穗部性状的差异比较 |
6.2.3 穗部性状与株型性状关系的区域间比较 |
6.2.4 穗部性状与籼粳属性关系的区域间比较 |
6.3 讨论 |
6.3.1 穗部性状的区域间差异 |
6.3.2 穗部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系比较 |
6.3.3 穗部性状与籼粳属性的关系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5)不同基因型水稻形态及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必要性 |
2 影响水稻高产潜力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
2.1 水稻高产形态研究 |
2.1.1 植株高度与抗倒力 |
2.1.2 分蘖特性及成穗率 |
2.1.3 冠层结构 |
2.1.4 穗型 |
2.2 水稻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
2.2.1 辐射利用效率 |
2.2.2 光合叶面积指数 |
2.2.3 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特性 |
2.2.4 籽粒灌浆特性 |
2.2.5 库源关系 |
3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潜力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
4.1 目的和意义 |
4.2 总体研究思路 |
4.3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动态对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高 |
2.2 分蘖动态及成穗率 |
2.3 比叶重和LAI |
2.4 干物质生长和CGR |
2.5 穗形与穗重 |
2.6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 |
2.7 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太阳辐射截获及其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净同化率 |
2.2 截获有效太阳辐射 |
2.3 水稻冠层光辐射截获率动态变化 |
2.4 水稻辐射截获率与产量的相关性 |
2.5 水稻辐射利用效率RUE |
3 讨论 |
3.1 水稻辐射截获率对产量的影响 |
3.2 水稻辐射利用效率RUE对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分布特征及库源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基因型水稻各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
2.2 不同基因型水稻各生育期的干物质转移量及转移效率 |
2.3 不同基因型水稻抽穗扬花前、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 |
2.4 不同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 |
2.5 不同基因型水稻颖花、粒叶比 |
3 讨论 |
3.1 不同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基因型水稻库源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
第五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PAD值的动态变化 |
2.2 水稻叶片SPAD值的变化与产量的相关性 |
2.3 水稻各生育期氮素在各器官积累与分配特征 |
2.4 水稻氮素利用率比较 |
3 讨论 |
3.1 水稻叶片SPAD值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
3.2 水稻氮素积累与分布特性对产量的影响 |
3.3 水稻氮素利用率评价 |
第六章 基于形态和生理特性选择与基于产量选择的不同基因型水稻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太阳辐射的动态变化 |
2.2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比较 |
2.3 不同基因型水稻在开花期形态、生理特性比较 |
2.4 不同基因型水稻在成熟期形态、生理特性比较 |
2.5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比较 |
3 讨论 |
第七章 结语 |
1 小结 |
1.1 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动态对产量的影响 |
1.2 不同基因型水稻光能利用效率 |
1.3 不同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特性 |
1.4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特征 |
1.5 不同基因型水稻库源与产量的关系 |
1.6 基于植株特性选择与基于产量选择的比较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1 研究思路上的创新 |
2.2 明确了形态特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的影响 |
2.3 明确了育种中基于产量选择不同基因型水稻更有效 |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缩写符号列表 |
附录 |
致谢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现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超级稻育种目标 |
2 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 |
2.1 国外超高产育种现状 |
2.2 国内超高产育种现状 |
3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 |
3.1 提高生物学产量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物质基础 |
3.2 理想株形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是超高产育种的一大方向 |
3.3 增大穗型、提高穗重是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 |
3.4 籼粳亚种间杂交是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技术路线 |
4 水稻高产育种实践及探讨 |
5 超高产水稻育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5.1 特异性种质的发掘和创新问题 |
5.2 超高产与综合抗性的统一问题 |
5.3 超高产与优质的统一问题 |
5.4 超高产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 |
5.5 超高产品种 (组合) 选育的主要指标 |
6 超高产水稻育种展望 |
(7)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目标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株型研究现状 |
2.1 我国水稻株型育种概况 |
2.1.1 矮化育种阶段 |
2.1.2 理想株型育种阶段 |
2.1.3 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阶段 |
2.2 株型性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2.2.1 株高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2.2.2 叶型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2.2.3 分蘖性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2.2.4 穗部性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2.2.5 源库研究 |
2.3 水稻超高产株型 |
2.3.1 理想株型及其理论 |
2.3.2 水稻超高产理想株型模式 |
2.4 培育水稻超高产株型的途径 |
2.4.1 株型与水稻超高产育种 |
2.4.2 水稻超高产株型应具备的特征 |
3 供试材料 |
4 生态试验点 |
5 田间设计 |
6 考察项目标 |
7 测定方法 |
8 统计分析 |
第二章 长江流域广适型超级杂交稻产量表现 |
1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产量 |
1.1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产量方差分析 |
1.2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产量表现 |
2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产量稳定性表现 |
3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在各生态点具体产量表现 |
4 讨论 |
4.1 超级杂交稻的生态适应性问题 |
4.2 超级杂交稻评价与选育问题 |
第三章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叶片姿态和形态 |
1 叶姿 |
1.1 叶片姿态 |
1.1.1 功能叶不同生育阶段的叶基角 |
1.1.2 不同生育阶段的披垂角 |
1.1.3 不同生育阶段的卷叶指数 |
1.2 上三叶叶姿与产量的关系 |
1.3 上三叶叶片姿态的成分分析 |
2 叶片形态 |
2.1 上三叶叶片形态 |
2.1.1 不同生育阶段上三叶长 |
2.1.2 不同生育阶段的上三叶宽 |
2.1.3 不同生育阶段上三叶叶面积 |
2.1.4 上三叶长宽比 |
2.2 叶片形态各性状之间的关系 |
2.3 上三叶长、宽、叶面积、长宽比与产量分析 |
2.4 上三叶叶片形态的主成分分析 |
3 各生态试验点叶片姿态和叶片形态 |
3.1 安徽安庆试验点 |
3.1.1 上三叶叶姿 |
3.1.2 上三叶叶片形态 |
3.2 湖北武汉生态试验点 |
3.2.1 上三叶叶姿 |
3.2.2 上三叶叶片形态 |
3.3 湖南长沙生态试验点 |
3.3.1 上三叶叶姿 |
3.3.2 上三叶叶片形态 |
3.4 湖南桂东生态试验点 |
3.4.1 上三叶叶姿 |
3.4.2 上三叶叶片形态 |
3.5 江苏南京生态试验点 |
3.5.1 上三叶叶姿 |
3.5.2 上三叶叶片形态 |
3.6 江西南昌生态试验点 |
3.6.1 上三叶叶姿 |
3.6.2 上三叶叶片形态 |
3.7 重庆北碚生态试验点 |
3.7.1 上三叶叶姿 |
3.7.2 上三叶叶片形态 |
4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比叶重动态 |
5 讨论和小结 |
5.1 关于上部3叶的长宽和叶面积的叶片形态问题 |
5.2 关于上部三叶基角、披垂角和卷叶指数的叶片姿态问题 |
第四章 长江流域不同生态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动态 |
1 总干物质方差分析 |
1.1 全株干物质方差分析 |
1.2 主茎干物质方差分析 |
2 穗干物质方差分析 |
2.1 全株穗干物质方差分析 |
2.2 主茎穗干物质方差分析 |
3 经济系数比较 |
4 同一生态点不同组合干物质积累比较 |
4.1 总干物质积累比较 |
4.1.1 安庆点总干物质积累比较 |
4.1.2 长沙点总干物质积累比较 |
4.1.3 南京点总干物质积累比较 |
4.1.4 南昌点总干物质积累比较 |
4.1.5 桂东点总干物质积累比较 |
4.1.6 北碚点总干物质积累比较 |
4.1.7 武汉点总干物质积累比较 |
4.2 穗部干物质积累比较 |
4.2.1 南京点穗部干物质积累比较 |
4.2.2 安庆点穗部干物质积累比较 |
4.2.3 北碚点穗部干物质积累比较 |
4.2.4 长沙点穗部干物质积累比较 |
4.2.5 南昌点穗部干物质积累比较 |
4.2.6 桂东点穗部干物质积累比较 |
4.2.7 武汉点穗部干物质积累比较 |
5 抽穗灌浆期干物质积累动态 |
5.1 始穗期全株总干物质积累量 |
5.2 灌浆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 |
6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动态 |
6.1 全株总干物质积累动态 |
6.2 全株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动态 |
6.3 主茎总干物质积累动态 |
6.4 主茎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动态 |
7 讨论 |
7.1 供试超级杂交稻适宜种植区分析 |
7.2 抽穗前后干物质积累与超高产 |
7.3 生物产量、经济系数与超高产 |
第五章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
1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单株主要经济性状 |
1.1 单株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
1.1.1 单株有效穗数 |
1.1.2 株高 |
1.1.3 穗长 |
1.1.4 每穗总粒数 |
1.1.5 着粒密度 |
1.1.6 每穗空瘪粒数 |
1.1.7 结实率 |
1.1.8 千粒重 |
1.2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单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 |
1.3 长江流域主要农艺性状因子分析 |
2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主茎经济性状 |
2.1 主茎经济性状表现 |
2.2 主茎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 |
3 超级杂交稻叶片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
3.1 粒叶比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
3.2 叶片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
4 长江流域各生态试验点超级杂交稻主要经济性状 |
4.1 安徽安庆生态试验点超级杂交稻主要经济性状因子 |
4.2 湖北武汉生态试验点超级杂交稻和主要经济性状因子 |
4.3 湖南长沙生态试验点超级杂交稻主要经济性状因子 |
4.4 湖南桂东生态试验点超级杂交稻经济性状因子 |
4.5 江苏南京生态试验点超级杂交稻主要经济性状因子 |
4.6 江西南昌超级杂交稻主要经济性状因子 |
4.7 重庆北碚生态试验点超级杂交稻经济性状因子分析 |
5 讨论与小结 |
5.1 关于超级杂交稻的穗粒结构问题 |
5.2 关于广适型超级杂交稻结实率 |
5.3 关于上三叶叶型与经济性状因子的关系 |
5.4 关于超级杂交稻主要经济性状的关系 |
第六章 总结 |
1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本研究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生态生理机理研究和数量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株型研究进展 |
1.1.1 株型研究概况 |
1.1.2 植株各部位性状的研究 |
1.2 水稻株型模式的研究 |
1.2.1 理想稻株型模式 |
1.2.2 丛生快长株型模式 |
1.2.3 少蘖大穗株型模式 |
1.2.4 直立大穗株型模式 |
1.2.5 后期功能型株型模式 |
1.3 水稻动态株型研究 |
1.3.1 水稻动态株型模式 |
1.3.2 水稻动态株型模式相关指标 |
1.3.3 激素调控 |
1.3.4 营养调控 |
1.3.5 生态调控 |
1.3.6 农艺调控 |
1.4 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基础 |
1.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2.1.3 取样和测定方法 |
2.1.4 水稻植株分蘖数量动态拟合 |
2.1.5 数据分析模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稻生育过程中分蘖角度变化 |
2.2.2 冠层结构和消光系数 |
2.2.3 单株分蘖数和分蘖模式 |
2.2.4 水稻叶面积和比叶重 |
2.2.5 植株干物重和稻谷产量 |
2.2.6 植株上三叶净光合速率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光合响应曲线及其特征参数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内容 |
3.1.2 叶片光-光响应曲线拟合和特征参数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分蘖盛期和灌浆期的叶片光-光合响应拟合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
3.2.2 胞间CO2浓度和羧化效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3.2.3 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3.2.4 气孔导度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对肥料的反应和营养利用效率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地点 |
4.1.2 试验处理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N量及N-P-K配比对水稻株型的影响 |
4.2.2 不同施氮量和N-P-K配比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光周期和积温对水稻分蘖角度变化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水稻材料 |
5.1.2 大田播期试验 |
5.1.3 光周期调控试验 |
5.1.4 温度处理试验 |
5.1.5 分蘖角度测定 |
5.1.6 气象数据获取及计算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播期对水稻分蘖角度变化的影响 |
5.2.2 光周期调控对水稻分蘖角度的影响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QTL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水稻材料与分子连锁图谱 |
6.1.2 试验方法与田间管理 |
6.1.3 水稻分蘖角度测定 |
6.1.4 QTL定位和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水稻分蘖角度及分蘖自调整角度在RILs群体及亲本中的表现 |
6.2.2 利用珍汕97B/密阳43自交重组系对主茎分蘖角度的QTL分析 |
6.2.3 利用协青早B/密阳46 RILs群体对主茎分蘖角度的QTL分析 |
6.3.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表目录 |
附录B 图目录 |
(9)新株型(NPT)水稻光合特征不同改良途径及其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合作用与水稻产量 |
1.2 水稻光合速率的遗传控制 |
1.3 NPT 水稻的研究与现状 |
1.3.1 育种背景 |
1.3.2 大田表现 |
1.4 NPT 水稻的生理改良 |
1.4.1 野生稻高光效资源的利用 |
1.4.2 C_4 高光效资源的利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远缘杂交后代的光合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测定项目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NPT 水稻抗旱植株的选择 |
2.2.2 远缘杂交 BC_2F_6 代群体的光合速率 |
2.2.3 远缘杂交BC_2F_7 代群体的光合速率 |
2.2.4 远缘杂交BC_2F_7 代群体光合参数正态验证 |
2.2.5 远缘杂交 BC_2F_7 代光合参数间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2.2.6 远缘杂交 BC_2F_7 代群体光合参数分组 |
2.2.7 远缘杂交 BC_2F_7 代高光合组植株的光曲线 |
2.2.8 远缘杂交 BC_2F_7 代高光合组植株的CO_2 补偿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_4 型 PEPC 在 NPT 旱稻中的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培养基配方 |
3.1.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NPT 旱稻 |
3.1.4 转基因植株叶片 DNA 的提取 |
3.1.5 标记基因Hyg 的 PCR 检测 |
3.1.6 目的基因PEPC 的PCR 检测 |
3.1.7 目的基因Southern 杂交检测 |
3.1.8 转基因植株叶片 PEPC 活性的测定 |
3.1.9 转基因植株的光合参数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NPT 旱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苗的培养 |
3.2.2 适用于NPT 旱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 |
3.2.3 适用于NPT 旱稻愈伤组织的碳源浓度 |
3.2.4 适用于NPT 旱稻愈伤组织的侵染菌液浓度 |
3.2.5 转基因NPT 旱稻植株的分子鉴定 |
3.2.6 转基因植株叶片的PEPC 活性 |
3.2.7 转基因植株的光合参数 |
3.2.8 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
3.2.9 转基因 NPT 旱稻 T_0代种子的发芽试验 |
3.2.10 转甘蔗 PEPC 基因NPT 旱稻 T_1 代群体光合参数正态验证 |
3.2.11 转甘蔗 PEPC 基因NPT 旱稻 T_1 代群体光合参数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3.2.12 转甘蔗 PEPC 基因T_1 代高光效植株的光曲线 |
3.2.13 转甘蔗 PEPC 基因T_1 代高光效植株的 CO_2 补偿点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NPT 水稻的光能利用率 |
4.2 远缘杂交改良途径 |
4.3 C_4 转基因改良途径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水稻品种演替过程中植株形态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稻品种的演变 |
1.1.1 品种改良对水稻增产的作用 |
1.1.2 我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历史阶段 |
1.1.3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演变 |
1.2 水稻的株型研究 |
1.2.1 水稻植株形态研究进展 |
1.2.2 水稻的理想株型模式 |
1.2.3 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和株形性状的演变 |
1.3 水稻的氮利用效率 |
1.3.1 影响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因素 |
1.3.2 水稻品种氮利用效率差异的生理机制 |
1.3.3 水稻氮利用效率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4 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氮利用效率的变化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现状 |
1.4.2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籼稻品种演替过程中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常规早籼稻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 |
2.3.2 常规早籼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3 杂交稻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 |
2.4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农垦58 衍生系研究浙江省晚粳产量和植株形态的改良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产量及其构成 |
3.3.2 植株形态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高土壤肥力环境下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氮肥用量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3.2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产量最高时的N 水平差异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水稻品种演替过程中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测定项目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晚粳稻 |
5.3.2 三系杂交稻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明确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植株形态的变化,提出不同类型水稻株型改良的方向 |
6.1.1 早籼稻 |
6.1.2 杂交籼稻 |
6.1.3 单季粳稻 |
6.2 探明不同时期育成水稻品种产量对氮肥的响应 |
6.3 明确品种改良过程中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及其与氮素积累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水稻的研究背景和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氮肥和密度对新株型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和茎秆抗折力的影响[D]. 李学松.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7)
- [2]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D]. 周红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3]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 金峰.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1)
- [4]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5]不同基因型水稻形态及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D]. 袁伟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9)
- [6]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现状与实践[J]. 陈建民,李刚,顾建强,程雪华,王锋. 福建稻麦科技, 2009(04)
- [7]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目标性状研究[D]. 邓华凤.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8]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生态生理机理研究和数量遗传分析[D]. 欧阳由男. 浙江大学, 2008(07)
- [9]新株型(NPT)水稻光合特征不同改良途径及其效果[D]. 朱献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水稻品种演替过程中植株形态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D]. 王丹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