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衣粘合衬耐水洗差的原因与防止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方蕾蕾[1](2016)在《基于PhabrOmeter的全毛精纺面料粘合前后手感风格变化研究》文中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粘衬以其工艺简单、效果良好等优点在服装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已成为现代服装生产的主要用衬,是实现服装造型效果的重要因素。当粘衬与面料粘合时,面料原有的手感风格将会有所改变。为了探究全毛精纺面料粘合前后的手感风格变化规律,本文选取不同厚度的全毛精纺面料和常用粘衬作为实验材料,首先根据国家标准筛选出了与全毛精纺面料粘合效果合格的粘衬,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各组合的最佳压烫工艺条件。再用PhabrOmeter织物手感风格评价系统分别获取面料、粘衬及复合织物的手感风格指标,通过分析得到粘合后复合织物、面料、粘衬三者手感风格的量化关系,构建了复合织物手感风格的预测模型。根据得到预测模型,可根据服装造型风格所需,对面料和粘衬的选择及配伍提出指导性建议。本课题主要成果如下:1)在三个工艺参数中,温度对粘合牢度的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时间水平,而压力对粘合牢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主要控制粘合温度,再选择合适的粘合时间,最后可根据面料及粘衬的厚度、组织来施加压力。2)面料对干洗前后剥离强度变化率没有显着影响,而粘衬对其非常显着影响,剥离强度变化率随着粘衬厚度、粘衬克重的增加而增大。3)梭织衬、拉毛衬与全毛精纺面料的配伍性优于经编衬纬和无纺衬。4)全毛精纺面料粘合后硬挺度增加,面料较粘合前更为挺括;粘合后柔软度减小;光滑度减小;并且粘合后的悬垂性能、折皱回复性能及弹力性能均变差。5)得到了全毛精纺面料粘合前后手感风格的变化影响因素及规律:硬挺度变化率随着面料厚度、粘衬克重增加而增加;柔软度变化率分别随着面料柔软度、粘衬克重增加而增加;光滑度变化率随着粘衬光滑度增加而增加;悬垂指数变化率随着粘衬克重增加而增加;折皱回复变化率分别随着面料折皱回复率、面料厚度增加而增加;弹力指数变化率随着粘衬弹力指数的增加而增加。6)建立了复合织物手感风格的预测模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选择5组试样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张卫志[2](2015)在《提高衬布与面料的粘接牢度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粘合衬布是服装工业的主要辅料,是服装的骨架。服装应用粘合衬布,可使服装获得丰满、挺括、线条优美、耐洗耐穿的效果。因此,粘合衬布的使用引起服装工业的一次革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化面料不断涌现。如,防水透湿、抗静电、抗菌、阻燃以及耐高低温等等。在这些功能面料中,涂层面料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湿,防绒,耐老化,耐高低温性能,进而发展越来越快,产量越来越大。功能化面料的发展带给了人们高品质的生活,但却也带给了衬布生产厂商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粘合衬与面料的难粘合、粘接牢度低是目前衬布生产厂商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本课题结合科德宝宝翎衬布(南通)有限公司所遇到的粘合衬与功能性面料难粘合、粘接牢度低等问题立项,展开改善衬布与面料的粘接牢度工艺研究。课题首先选用四种不同组分的面料和四种不同胶种的粘合衬,分别用氟类防水整理剂(TG-5040)、有机硅类柔软防水剂(SM-18、TF-4881、TF496)、脂肪酰胺类柔软剂(DM-3128)、丙烯酸酯类硬挺整理剂(DM-3506)和醋酸乙烯类硬挺整理剂(508)整理的面料与粘合衬压烫粘合,通过测试复合面料的剥离强力来分析功能整理剂对面料粘合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粘接牢度影响最大的是有机硅类整理剂;经其整理后面料,表面张力低,有机硅的表面较光滑,且成膜能力强,成膜后耐热稳定性好不易破坏,因而经有机硅类整理剂整理后的面料粘接牢度最差。其次,用丙烯酸酯类(PA)涂层剂DS30和聚氨酯(PU)涂层剂TF677分别对涤纶和尼龙涂层,采用实验室涂层面料以及市售的六种涂层面料与粘合衬压烫复合,测试粘接牢度,结果表明:PU和PES胶种粘合衬与PU涂层面料具有较高的粘接牢度,但所有胶种的粘合衬均不能与PA涂层面料有效粘接。再次,用表面活性剂十八胺、N.N-乙撑双硬脂酰胺、span对PA、PU、PES三种胶粉表面改性,采用双点的生产方法制得粘合衬,之后与PA涂层面料压烫复合,测试粘接牢度。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粘接牢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改善的程度有限,仍不能满足生产和服用的要求。然后使用多异氰酸酯预聚体溶剂胶Fuller6636和反应性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PUR5610,探索改变现有粘合衬生产工艺,采用喷涂的生产方式将溶剂胶Fuller6636喷涂在衬布上制得粘合衬,使用时与面料直接压烫复合。PUR5610采用面料复合的方式,在胶黏剂熔融的状态下直接与面料复合。结果表明:当Fuller6636的涂胶量为9g/m2时,衬布与PA涂层面料复合后初期和水洗后的剥离强力分别达到18.6N和15.5N,当PUR5610的涂胶量为9g/m2时,衬布与PA涂层面料复合后初期和水洗后的剥离强力分别达到22.4N和18.6N。均达到FZ/T64025-2011中规定的机织衬与涂层面料水洗前后的剥离强力18N和10N的技术要求。胶黏剂对衬布和PA涂层面料具有优异的粘接牢度。综上,热熔胶与面料的粘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粘合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胶黏剂发展促进了粘合衬的进步,而通过改变现有生产工艺,使用PUR湿固化热熔胶,将难粘合、粘接牢度低的面料直接与衬布复合,既能提高复合面料的粘接牢度,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沈芳芳[3](2013)在《PU涂层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技术得到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服装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防水透湿织物是集防水、透湿、防风和保暖性能于一体的功能性纺织品,PU涂层面料是一种常见的防水透湿织物,它被广泛运用于冲锋衣、滑雪服、登山服等户外服装中。外衣通常要求具有一定的挺括度才能达到良好的造型,使用粘合衬可以有效地改善服装袖口、领口、门襟等部位造型。以往关于面衬料配伍性的研究,集中于面料与粘合衬在剥离强力、尺寸及外观变化等基础配伍方面,然而粘合衬使用不当可能影响PU涂层面料原有性能,因此对其用衬进行系统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8种面料和6种粘合衬,根据国家标准对各项配伍性能进行测试,采用图表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处理数据,通过综合考量基础配伍、物理机械性能和防水透湿性能,来研究PU涂层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性,并确定PU涂层面料的适用粘合衬和最佳压烫工艺,为科学用衬提供指导。具体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1)通过测试分析复合织物的剥离强力、干热尺寸变化率、水洗尺寸变化率和水洗外观,来研究粘合衬及压烫工艺对基础配伍效果的影响,并获得最佳基础配伍结果。粘合衬胶种是影响剥离强力的主要因素,PA胶种不适用于PU涂层面料,而PES、PU胶粘合衬均适用,且水洗外观优良;粘合衬会促进PU涂层面料的热缩和缩水现象,粘合衬越轻薄,越容易引起复合织物的收缩。基于基础配伍,最佳粘合衬为N3。压烫工艺也会影响复合织物的基础配伍结果,根据方差分析获得最佳压烫工艺为T3P1t1(130℃、0.1Mpa、12s),既能使面衬料达到最佳基础配伍效果,又能节省能耗和提高生产效率。(2)通过测试厚度、弯曲刚度(表征挺括度)、折皱回复性(表征抗皱性)、悬垂性四个物理性能指标,来探索粘合衬对服装造型的影响。粘合衬会影响PU涂层面料原有物理机械性能,表现为增加织物厚度、提高挺括度、改善悬垂形态,但抗皱性和悬垂性变差。且复合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使用粘合衬后,复合织物挺括度越好,则相应地抗皱性、悬垂性越差。(3)通过测试透湿性、表面抗湿性、抗渗水性能这三项指标,来探索粘合衬对PU涂层面料原有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使用粘合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U涂层面料原有防水透湿性能,表现为织物透湿性和抗渗水性能的降低,但对表面抗湿性无明显影响。粘合衬越厚,则透湿性越差;PU胶粘合衬对抗渗水性影响较小,因此使用N4粘合衬对PU涂层面料的防水透湿性能影响相对较小。(4)粘合衬对PU涂层面料的影响可以归纳如下:厚度、克重对PU涂层面料的干热水洗尺寸、抗皱性、透湿性产生了影响,粘合衬越厚重,则复合织物干热、水洗尺寸变化率越稳定,但粘合衬越厚,复合织物抗皱性和透湿性越差;胶粒大小、涂敷量对PU涂层面料的耐洗性、挺括度、悬垂性产生了影响,胶粒越大越耐水洗,同时涂敷量越多,则复合织物挺括度越好,但悬垂性越差;粘合衬胶种对PU涂层面料的剥强、厚度和抗渗水性产生了影响,PU胶种粘合衬相对能达到更高的剥强和抗渗水性,且对织物厚度增加幅度较小。这些规律可以为企业在以后的新产品开发中提供方向和建议。
董永勋[4](2011)在《男装面、衬料配伍性专家系统的构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随着服装面、衬料品种的千变万化,流行周期也越来越短,服装企业要迅速地正确选择和准确了解面、衬料显得尤为困难和重要;单凭工作经验对面、衬料的配伍性进行主观判断,明显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反应的生产需求;本论文以此为研究背景,结合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与湖南省某企业的科研项目——《高级男装材料风格配伍性专家系统》,对男装面、衬料配伍方案的客观选择及其专家系统数字化实现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性研究,旨在于结合服装企业的实际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研究工作首先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获得当前男装服装企业中常采用的面、衬料种类及其现行的配伍方案;并针对收集的上百种面、衬料进行预测分类以及结构性能总结,然后采用基于Kawabata设计思想的KES织物风格评价系统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织物风格性能测试,获取了织物的表面性能、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剪切性能以及织物压缩性能等16种织物力学性能参数,并在对其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误差剔除、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面料库的六层分类筛选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具有不同材质、风格、适用于不同季节等特征的28类男装服装企业中的常用面料,以及织物力学性能的相互正交的六个主成分因子,依次来综合表达织物的风格性能,并建立了各类面料主成分因子与织物结构性能间的相关性模型。根据数据处理得出的聚类方案所获得的28种面料以及相关性模型,以及企业市场调研中所获得的男装企业中常用的粘合衬料,进行面料与衬料的配伍性方案设计与实施,在对面料与衬料配伍后的复合体进行专家主观等级评价以及实验室剥离强度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了服装企业中常用面料与粘合衬料间的最佳配伍工艺环境和配伍方案;并结合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专家系统数据库平台,以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为专家系统核心算法,C++计算机编辑语言和VC++程序编辑软件作为专家系统实现工具,成功构架和实现了男装面衬料配伍性专家系统。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选取了更大的样本范围,对当前市场上流行的大部分男装面料与相应的粘合衬料进行了配伍性研究,更大幅度地扩大了本专家系统的适用范围。
徐缓[5](2010)在《粘合衬布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服装粘合衬布的出现与运用使服装加工更加合理化、省力化;服装外型更加保型、挺括、美观。但由于压烫粘合衬时对温度控制不当,使粘合不牢固而出现气泡、脱离的现象经常发生。本文就从粘合衬使用的粘合材料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预防解决措施。
陆国琴[6](2009)在《双点无纺粘合衬的质量检测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无纺粘合衬布具有质轻、柔软、适应性强、纤维无定向排列、伸缩性大等特点,且易与各种面料配伍,因而成为服装领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服装衬料。衬布对服装的质量至关重要,可保持服装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性,并能改善加工性等。对于无纺布粘合衬而言,目前用的较多的涂层方法是双点涂层中的浆点撒粉涂层法,与之相应的是要采用低熔点的热熔胶粉。剥离强度是表示粘合衬与服装面料粘合后牢固程度的指标,它反映粘合衬的质量,是服装产品内在质量的重要表现。影响剥离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热熔胶在基布上涂布量的大小、涂层分布的均匀性、胶粒的转移情况及熔融状态等。因此胶粉的粒度分布、热熔胶涂布量与涂布均匀性的测量成为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对于颗粒粒度分布测量,这方面研究的内容比较多,本文将重点放在如何制作分散性好的试样、采用什么样的光源、多大的放大倍数来采集优质图像的问题上,再通过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胶粉颗粒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边缘分割、形态学处理等操作。应用图像分析方法能准确得到颗粒的面积、周长、平均径长、圆整度等多个参数。文章另一个研究内容是热熔胶在基布上的涂布量与涂布均匀性,对采集到的粘合衬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热熔胶区域,并对热熔胶在基布上的分布进行研究分析。图像处理的方法是对服装粘合衬中热熔胶涂布量与涂布均匀性测量结果分析的新的尝试,该方法与标准检验方法相比,有操作简单,观察直观,节约成本的优点,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何俊,闵清娟[7](2009)在《现代服装生产中粘合衬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在服装加工中推广应用粘合衬,服装粘合衬布的出现使服装加工更加合理化、省力化;服装外型更加保型、挺括、舒适、美观、耐洗涤。但由于压烫粘合衬时对温度控制不当,使粘合不牢固而出现气泡、脱离的现象经常发生。本文就从粘合衬使用的粘合材料进行分析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解决措施。
李莹[8](2007)在《我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纺织服装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对我国出口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这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国际和国外标准,寻找优势和差距,建立和完善我们的标准体系,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产品出口。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贸易国家(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等)的标准体系情况,仔细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产品标准的分类、考核项目及其指标的设置,研判了国外一些大采购商的客户标准的要求和检测机构技术指南,比较得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标准间的差异。其次,深入研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典型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与ISO标准和其他发达国家标准间的差异,并提出相关的建议。1)对比分析国内外疵点术语标准和我国该标准的应用情况,指出我国的疵点术语标准目前存在应用不足和术语同形同义较多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和整合疵点术语标准并推广使用的建议。2)比较我国和美国的织物疵点检验方法(4分制和10分制)的异同,提出废除我国目前的疵点检验方法,等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对不同布类采用相同的检验方法不同接收要求的建议。3)比较国内外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测试方法,以及国外产品标准中对漂白色牢度的考核要求,提出修订我国耐氯漂色牢度方法标准,并在产品标准中增加相关的考核指标的建议。4)比较国内外标准中具有代表性的洗涤方法与ASTM织物产品标准对洗后外观的要求,提出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标准中增加洗后外观的考核。经过以上比较研究,结合发达国家的产品标准的分类及要求,建议将我国的纺织品服装标准由原来的生产型向贸易型转变,建立以服用织物分类标准和服装标准构成的通用的新的标准体系。1.服用织物分类标准服用织物分类标准的产品根据服装的最终用途的类型分类,分为外衣类、中衣类、内衣类、饰件类和粗斜纹布类等5大类。在质量控制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将适合新的分类体系的考核项目主要分为强制性要求、护理标签要求、主要质量控制要求及其他和功能性要求等5部分。(1)强制性要求包括纤维含量,甲醛、pH值和燃烧性等安全性能和耐水、耐汗渍、耐干摩以及耐唾液色牢度等。(2)护理标签要求包括水洗、干洗和熨烫尺寸变化率和耐洗、耐氯漂、耐干洗和耐熨烫等色牢度。(3)主要质量控制要求主要包括断裂、撕破和顶破强力,纱线抗滑移以及耐湿摩和耐光色牢度,其中各项强力和纱线抗滑移根据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其他要求主要包括耐光汗和耐烟熏色牢度,起球,钩丝,绒毛保持性,耐磨性和洗后外观等。(5)功能性要求包括耐氯化水和耐海水色牢度,防水性,耐久熨烫,抗菌性和钻绒率等。2.服装标准对于服装的考核要求包括标签、强力、洗后外观及其耐洗(干洗)性能等四部分。(1)标签要求包括号型、纤维含量和护理标签、原产国等相关的规定。(2)强力包括织物、口袋、拉链和加固应力集中点的接缝强力,金属附件和实用装饰品的固定强力以及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力等。(3)洗后外观是指接缝外观和褶皱外观。(4)服装的耐洗(干洗)性能包括洗后扭曲率、里面料尺寸变化率差量、印花和涂层的耐洗性、拼色和绣花线要求、拉链及钮扣的耐洗性等。
骆顺华[9](2006)在《粘合衬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在服装加工中推广应用粘合衬,不仅大大简化了服装加工工艺,而且可使服装轻盈、舒适、美观、耐洗涤。要使使用粘合衬的服装档次和质量提高,除了要对服装面料的质量、款式和缝制加工等环节加以重视以外,还要注重对粘合衬与面料的匹配、压烫工艺以及粘合后的舒适性和手感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但是实际生产中基本上仍凭经验来选衬和确定压烫参数。通过对天津的几个大的服装公司调研发现,他们对配伍性问题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质量检测缺乏科学性。针对目前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局面,笔者认为有必要全面系统的阐述如何正确使用粘合衬,从而为广大服装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本论文主要对粘合衬的配伍和压烫工艺这两个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大量的实验,对实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西服及外衣用的普通面料与中高档粘合衬的配伍基本没问题,而配伍的重点是弹性面料和薄型面料,对于衬衫用面料与HDPE衬的配伍重点是粘合衬的耐洗性和复合物的手感;2、PA热熔胶对不同纤维的粘合强度顺序为:纯棉>纯毛>毛涤>涤纶,HDPE对不同纤维的剥离强度顺序为:涤纶>棉涤>纯棉>棉麻>全麻;3、毛织物的理想压烫温度一般为140℃+5℃,衬衫用面料的理想压烫温度一般为165℃±5℃。
张金端[10](2005)在《轻薄毛精纺面料与双点粘合衬的配伍性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服装朝高品质、高技术含量方向的发展,使我国服装质量和档次的提高成为服装业所面临的当务之急。而影响服装质量的因素除了面料、加工工艺外,其使用的粘合衬及其粘合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热熔粘合衬是重要的服装辅料之一,热熔粘合衬家族中的新成员——双点粘合衬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高档西服和职业服的生产中。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双点粘合衬的生产、与面料的粘合工艺及服用性能等方面给予深切的关注并都有一定的研究。 目前,随着高档西服、职业服向着“柔、轻、薄、挺、舒”方向发展,轻薄毛精纺面料已经成为制作高档西服和职业服的首选面料。在制作高档西服和职业服时,粘合衬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是十分关键的技术。这不仅可以改善轻薄毛精纺面料原有的性能,还可以提高服装的整体质量。而现有的研究中,对轻薄毛精纺面料与粘合衬配伍性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根据与海澜集团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要求,在该企业进行历时近三个月的调研和测试工作。对该公司提供的六种常用轻薄毛精纺面料和四种针织底布双点粘合衬,采用正交设计粘合压烫方案,在九种粘合压烫工艺下进行粘合压烫,对得到的180种组合试样进行剥离强度、干洗、水洗及FAST力学性能测试。另外,还对三种机织底布粘合衬,与六种轻薄毛精纺面料进行粘合压烫,对得到的18种组合试样进行同样的测试。 本论文得出的研究成果如下: 1 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实验面料与针织底布粘合衬的最优粘合压烫工艺和最佳配伍; 2 针织底布粘合衬和机织底布粘合衬在与轻薄毛精纺面料的配伍上没有明显差异,由底布结构的实际情况决定它们的使用特点; 3 分析剥离类型验证最佳粘合状态,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到影响剥离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粘合衬的胶粒大小、粘合衬克重、胶粒密度和熔融指数,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对轻薄毛精纺面料和双点粘合衬组合体的FAST
二、外衣粘合衬耐水洗差的原因与防止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衣粘合衬耐水洗差的原因与防止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habrOmeter的全毛精纺面料粘合前后手感风格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面料粘合后的相关研究 |
1.2.2 织物手感风格及其评价方法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压烫工艺条件筛选实验 |
2.1 实验材料选取 |
2.1.1 实验面料选取 |
2.1.2 实验粘衬选取 |
2.2 正交实验设计 |
2.2.1 参数设定 |
2.2.2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
2.3 实验 |
2.3.1 实验仪器及标准 |
2.3.2 试样编号 |
2.3.3 实验内容及步骤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干洗前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2 第二轮正交实验的水平筛选 |
2.4.3 干洗后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4 压烫工艺优选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粘合前后织物手感风格变化研究 |
3.1PhabrOmeter织物手感风格评价系统 |
3.1.1 仪器简介 |
3.1.2 测试原理[34,41,67] |
3.1.3 系统测试指标 |
3.1.4 测试步骤 |
3.2 研究对象确定 |
3.2.1 面料选取 |
3.2.2 粘衬选取 |
3.2.3 组合试样制作 |
3.3 织物手感风格客观评价 |
3.3.1 客观评价结果 |
3.3.2 织物粘合前后手感变化分析 |
3.3.3 织物粘合前后悬垂指数变化分析 |
3.3.4 织物粘合前后折皱回复率变化分析 |
3.3.5 织物粘合前后弹力指数变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毛精纺面料粘合后手感风格回归模型构建 |
4.1 模型建立 |
4.1.1 相关分析 |
4.1.2 回归分析 |
4.2 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面料及粘衬小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提高衬布与面料的粘接牢度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粘合衬的概述 |
1.3 粘合衬的加工方法 |
1.3.1 撒粉法 |
1.3.2 粉点法 |
1.3.3 浆点法 |
1.3.4 双点法 |
1.4 粘合衬用热熔胶 |
1.4.1 聚乙烯类热熔胶 |
1.4.2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类热熔胶 |
1.4.3 共聚酰胺类热熔胶 |
1.4.4 共聚酯热熔胶 |
1.4.5 聚氨酯热熔胶 |
1.5 粘合衬的热熔粘合机理 |
1.5.1 热熔胶的熔融 |
1.5.2 热熔胶对织物的润湿和渗透 |
1.5.3 热熔胶与纤维之间的相互扩散[32] |
1.5.4 热熔胶在纤维上固着形成粘合键 |
1.6. 粘合的破坏 |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功能整理剂对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用药品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测试方法 |
2.4.1 测试复合织物的剥离强度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粘合衬的胶粉种类对复合面料的粘接牢度的影响 |
2.5.2 面料上的功能整理剂对复合织物粘接牢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粘合衬对涂层面料的粘接性能及其改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用药品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涂层整理 |
3.3.2 表面活性剂对胶粉的改性 |
3.3.3 多异氰酸酯预聚体溶剂胶 Fuller6636 的应用 |
3.3.4 反应性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 PUR5610 的应用 |
3.4 测试方法 |
3.4.1 测试复合织物的剥离强力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涂层面料与粘合衬的粘接性能 |
3.5.2 涂层整理剂中的添加剂对涂层面料与粘合衬的粘接牢度的影响 |
3.5.3 表面活性剂对 PA、PU、PES 胶粉的改性 |
3.5.4 Fuller6636 胶种衬布与难粘合面料的粘接性能 |
3.5.5 溶剂胶粘合衬的生产方法 |
3.5.6 PUR5610 热熔胶对衬布与难粘合面料的粘接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PU涂层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防水透湿面料的相关研究 |
2.1.1 防水透湿织物的研究进展 |
2.1.2 PU涂层面料的研究进展 |
2.2 粘合衬的相关研究 |
2.2.1 粘合衬的特点 |
2.2.2 粘合衬的分类 |
2.2.3 粘合衬的选择和使用 |
2.2.4 粘合衬的发展趋势 |
2.3 面料与粘合衬配伍的相关研究 |
2.3.1 基础配伍的相关研究 |
2.3.2 物理机械性能的配伍研究 |
2.3.3 热湿舒适性的配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实验设计 |
3.1 实验材料 |
3.1.1 面料结构规格 |
3.1.2 粘合衬结构规格 |
3.2 实验方案 |
3.2.1 实验方案代号 |
3.2.2 压烫工艺正交设计方案 |
3.2.3 实验仪器和方法简介 |
3.3 本章小结 |
4 粘合衬及压烫工艺对复合织物基础配伍的影响 |
4.1 复合织物剥离强力测试及分析 |
4.1.1 剥离强力测试 |
4.1.2 粘合衬对复合织物剥离强力的影响 |
4.1.3 压烫工艺对复合织物剥离强力的影响 |
4.2 复合织物干热尺寸变化率测试及分析 |
4.2.1 干热尺寸变化率测试 |
4.2.2 粘合衬对复合织物干热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4.2.3 压烫工艺对复合织物干热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4.3 复合织物水洗尺寸变化率评定及分析 |
4.3.1 水洗尺寸变化率测试 |
4.3.2 粘合衬对复合织物水洗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4.3.3 压烫工艺对复合织物水洗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4.4 复合织物水洗外观等级评定及分析 |
4.4.1 水洗外观等级测试 |
4.4.2 粘合衬对复合织物水洗外观的影响 |
4.4.3 压烫工艺对复合织物水洗外观的影响 |
4.5 基础配伍结果的综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粘合衬对PU涂层面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5.1 粘合衬对厚度的影响分析 |
5.1.1 厚度测试 |
5.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 粘合衬对抗弯刚度的影响分析 |
5.2.1 抗弯刚度测试 |
5.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粘合衬对折皱回复性的影响分析 |
5.3.1 折皱回复性测试 |
5.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粘合衬对悬垂性的影响分析 |
5.4.1 悬垂性测试 |
5.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 各项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
5.5.1 相关分析简介 |
5.5.2 各项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粘合衬对PU涂层面料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 |
6.1 粘合衬对透湿性能的影响分析 |
6.1.1 透湿性能测试 |
6.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 粘合衬对表面抗湿性能的影响分析 |
6.2.1 表面抗湿性能测试 |
6.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3 粘合衬对抗渗水性能的影响分析 |
6.3.1 抗渗水性能测试 |
6.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 防水透湿性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88种复合织物的经向干热尺寸变化率(单位:%) |
附录2 288种复合织物的纬向干热尺寸变化率(单位:%) |
附录3 288种复合织物的经向水洗尺寸变化率(单位:%) |
附录4 288种复合织物的纬向水洗尺寸变化率(单位:%) |
附录5 面料与复合织物的经向抗弯刚度(单位:g/m~2) |
附录6 面料与复合织物的纬向抗弯刚度(单位:g/m~2) |
附录7 面料与复合织物急弹折皱回复角(单位:°) |
附录8 面料与复合织物缓弹折皱回复角(单位:°) |
附录9 面料与复合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单位:%)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男装面、衬料配伍性专家系统的构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男正装各材料配伍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男装用面、衬料基础实验设计 |
2.1 实验方案设计及研究路线 |
2.2 实验材料收集及基础实验设计 |
2.3 基础实验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粘合衬性能研究分析 |
3.1 服装衬料概述 |
3.2 粘合衬的基本功能 |
3.3 粘合衬的分类 |
3.4 粘合衬的选用 |
3.5 粘合衬性能参数获取及研究分析 |
第四章 男装面衬料配伍试验设计与效果研究 |
4.1 配伍性实验方案设计 |
4.2 粘合工艺方案 |
4.3 实验内容 |
4.4 结论 |
第五章 男装面衬料配伍性专家系统的实现 |
5.1 配伍性数据库平台的建立 |
5.2 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 |
5.3 专家系统编辑实现工具及界面与功能介绍 |
5.4 男装面衬料配伍性专家系统的实践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男装常用面料结构参数表(部分数据) |
附表二 常用男装面料力学性能参数表(部分数据) |
附表三 常用男装面料力学性能参数均值求取后表(部分数据) |
附表四 常用男装面料力学性能参数标准化后表(部分数据) |
附表五 常用男装粘合衬结构参数表(部分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粘合衬布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粘合衬在服装上所起的作用 |
2 各类粘合衬热溶胶的特性 |
3 粘合衬压烫工艺的控制 |
3.1 升温阶段 |
3.2 粘合阶段 |
3.3 固着阶段 |
4 结束语 |
(6)双点无纺粘合衬的质量检测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粘合衬的发展与分类 |
1.1.2 粘合衬的生产工艺 |
1.1.3 粘合衬质量的影响因素 |
1.2 粘合衬质量检测内容 |
1.2.1 胶粉粒度测量 |
1.2.2 热熔胶涂布量及涂布均匀性测量 |
1.3 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状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的硬件组成 |
2.1.1 反射式光源采集 |
2.1.2 透射式光源采集 |
2.2 系统的软件结构 |
2.2.1 软件简介 |
2.2.2 软件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粘合衬的图像处理技术 |
3.1 图像预处理 |
3.1.1 图像转换 |
3.1.2 图像灰度修正 |
3.1.3 图像平滑滤波 |
3.2 图像分割 |
3.2.1 边缘检测 |
3.2.2 阈值分割 |
3.3 数学形态学处理 |
3.3.1 腐蚀 |
3.3.2 膨胀 |
3.3.3 开运算与闭运算 |
3.3.4 填充孔洞 |
3.4 图像匹配 |
3.4.1 模板匹配 |
3.4.2 特征匹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粉试样的制备与胶粉图像的处理 |
4.1 样品制备与图像采集用光 |
4.1.1 反射式采集系统 |
4.1.2 透射式采集系统 |
4.2 图像的读取和显示 |
4.3 图像处理 |
4.3.1 图像区域的选择 |
4.3.2 图像预处理 |
4.3.3 图像的边缘检测 |
4.3.4 数学形态学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粒子大小与分布均匀性测量 |
5.1 胶粉粒子的粒度大小测量 |
5.1.1 特征参数提取 |
5.1.2 粒度大小测量 |
5.2 热熔胶粒子的大小与分布均匀性测量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8)我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回顾 |
1.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美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的分析 |
2.1 标准体系 |
2.2 ASTM产品标准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欧盟及其成员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的分析 |
3.1 标准体系 |
3.2 EN产品标准 |
3.3 BS标准 |
3.4 DIN和NF标准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日本及其它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的分析 |
4.1 标准体系 |
4.2 日本产品标准 |
4.3 ISO产品标准 |
4.4 韩国产品标准 |
4.5 澳大利亚产品标准 |
4.6 加拿大产品标准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我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的分析 |
5.1 标准体系 |
5.2 纺织品产品标准 |
5.3 服用织物与服装标准性能指标的比较 |
5.4 内在质量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国内外纺织服装客户标准和检测机构技术指南的分析 |
6.1 客户标准 |
6.2 检测公司的技术指南 |
第七章 典型的织物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研究 |
7.1 我国织物疵点术语标准及其应用研究 |
7.2 我国织物疵点检验方法标准及其应用研究 |
7.3 国内外耐氯漂色牢度标准比较 |
7.4 纺织品服装洗后外观标准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 |
8.1 国外纺织服装产品标准发展趋势研究 |
8.2 织物标准体系的建立 |
8.3 服装标准体系的建立 |
8.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附录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粘合衬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粘合衬的发展现状 |
1.2.2 粘合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粘合衬及选衬实验方法 |
2.1 粘合衬的基本性质 |
2.1.1 粘合衬有关的基本概念和专业名词 |
2.1.2 粘合衬在服装上所起的作用 |
2.1.3 粘合衬性质 |
2.2 粘合衬的质量要求 |
2.3 试验主要指标及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粘合衬与面料配伍性的研究 |
3.1 粘合衬与面料粘合原理 |
3.2 粘合衬与面料配伍性决定因素 |
3.2.1 热缩率 |
3.2.2 粘合牢度 |
3.2.3 渗料 |
3.2.4 手感 |
3.2.5 洗涤效果 |
3.3 粘合衬与面料配伍具体实验分析 |
3.3.1 粘合衬与毛织物配伍研究 |
3.3.1.1 PA、PES(PET)粘合衬与毛织物的配伍 |
3.3.1.2 双点、粉点粘合衬与毛织物的配伍 |
3.3.1.3 从热缩率、渗料角度分析配伍性 |
3.3.1.4 从粘合牢度角度分析配伍 |
3.3.1.5 从悬垂性和硬挺度角度分析配伍 |
3.3.1.6 从耐洗性能角度分析配伍 |
3.3.1.7 粘合衬与毛织物配伍的小结 |
3.3.2 粘合衬与衬衫用棉及棉混纺织物配伍性 |
3.3.2.1 从粘合牢度分析配伍性 |
3.3.2.2 从硬挺度分析配伍 |
3.3.2.3 从耐水洗分析配伍 |
3.3.2.4 粘合衬与衬衫用面料配伍的小结 |
第四章 粘合衬粘合工艺的研究 |
4.1 压烫工艺原理 |
4.2 压烫工艺的基本条件分析 |
4.3 毛织物压烫工艺研究 |
4.3.1 实验概要 |
4.3.2 实验面料和粘合衬参数 |
4.3.3 压烫工艺的实验方案及数据分析 |
4.3.4 优化工艺确定 |
4.3.5 毛织物的压烫技巧及注意事项 |
4.4 衬衫的压烫工艺研究 |
4.4.1 衬衫的压烫方式 |
4.4.2 优化工艺的确定 |
4.4.3 衬衫的压烫技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轻薄毛精纺面料与双点粘合衬的配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粘合衬的发展 |
1.3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和目的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国内外对粘合衬的研究 |
1.3.3 论文研究内容 |
1.3.4 论文研究目的 |
2 粘合衬的生产和应用 |
2.1 粘合衬的作用 |
2.2 粘合衬的分类 |
2.3 粘合衬的使用和选择 |
2.4 双点粘合衬简介 |
3 轻薄毛精纺面料与双点粘合衬配伍性及粘合压烫工艺研究 |
3.1 实验面料和粘合衬 |
3.1.1 面料结构规格 |
3.1.2 衬料结构规格 |
3.1.3 面料和衬料组合代号 |
3.2 粘合工艺方案设计 |
3.3 实验内容 |
3.4 结果分析 |
3.4.1 按剥离强度要求选择工艺 |
3.4.2 按尺寸变化率要求选择工艺 |
3.4.3 按水洗、干洗后外观质量评级要求选择工艺 |
3.5 实验分析小结 |
4 机织与针织底布粘合衬使用性能分析 |
4.1 粘合衬不同底布介绍 |
4.1.1 机织物底布 |
4.1.2 针织物底布 |
4.1.3 无纺织物底布 |
4.2 实验材料选择 |
4.2.1 实验面料和粘合衬结构规格 |
4.2.2 全能配伍衬3015 |
4.2.3 实验组合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外观质量 |
4.3.2 剥离强度 |
4.3.3 面料和有纺衬缩水率、干热收缩的互配性 |
4.3.4 小结 |
4.4 面料与粘合衬粘合后机械性能分析及风格初探 |
4.4.1 FAST指标简介 |
4.4.2 实验组合 |
4.4.3 数据分析 |
4.5 本章结论 |
5 影响剥离强度的因素分析 |
5.1 剥离破坏类型及与剥离强度关系分析 |
5.1.1 压烫粘合的机理 |
5.1.2 剥离破坏机理和分类 |
5.1.3 针织底布粘合衬剥离破坏情况 |
5.1.4 机织底布粘合衬剥离破坏分析 |
5.2 影响剥离强度大小的诸因素分析 |
5.2.1 样本选择及说明 |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3 与剥离强度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分析 |
5.3 本章结论 |
6 结论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数据 |
附录2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外衣粘合衬耐水洗差的原因与防止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habrOmeter的全毛精纺面料粘合前后手感风格变化研究[D]. 方蕾蕾.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8)
- [2]提高衬布与面料的粘接牢度的工艺研究[D]. 张卫志. 东华大学, 2015(12)
- [3]PU涂层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研究[D]. 沈芳芳. 东华大学, 2013(06)
- [4]男装面、衬料配伍性专家系统的构架与实现[D]. 董永勋. 东华大学, 2011(04)
- [5]粘合衬布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J]. 徐缓. 山东纺织经济, 2010(01)
- [6]双点无纺粘合衬的质量检测方法探讨[D]. 陆国琴. 苏州大学, 2009(09)
- [7]现代服装生产中粘合衬的应用[J]. 何俊,闵清娟.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3)
- [8]我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D]. 李莹. 东华大学, 2007(01)
- [9]粘合衬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D]. 骆顺华. 天津工业大学, 2006(08)
- [10]轻薄毛精纺面料与双点粘合衬的配伍性研究[D]. 张金端. 东华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