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秋乌煤系及拉达克至岗底斯陆缘山链磨拉石的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钱定宇[1](1985)在《论秋乌煤系及拉达克至岗底斯陆缘山链磨拉石的时代》文中研究表明秋乌煤系指冈底斯山南麓不整合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上的含煤地层。由李璞(1955)命名,实际原意包括秋乌组和上覆的大竹卡组。1960年西藏煤田队将秋乌煤系改称"秋乌组"(广义),1963年西藏工业地质局又把"秋乌组"的含义限定为秋乌煤系下部的含煤碎屑岩沉积,并新建大竹卡组代表煤系上部的杂色碎屑岩及火山岩。此后,秋乌组得到人们的承认。原大竹卡组后改称"恰布林组",沿用至今(表1)。
钱定宇[2](1983)在《论秋乌煤系及拉达克至岗底斯陆缘山链磨拉石的时代》文中认为秋乌煤系指冈底斯山南麓不整合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上的含煤地层。由李璞(1955)命名,实际原意包括秋乌组和上覆的大竹卡组。1960年西藏煤田队将秋乌煤系改称“秋乌组”(广义),1963年西藏工业地质局又把“秋乌组”的含义限定为秋乌煤系下部的含煤碎屑岩沉积,并新建大竹卡组代表煤系上部的杂色碎屑岩及火山岩。此后,秋乌组得到人们的承认。原大竹卡组后改称“恰布林组”,沿用至今(表1)。
葛玉魁[3](2016)在《冈底斯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及沉积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能记录地壳浅部数公里至十几公里的剥露历史,地球内部作用(构造)和外部作用(剥蚀作用)对地貌景观的塑造发挥着强烈的控制作用。为探索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对冈底斯造山带不同地貌和构造背景的地区进行系统采样,应用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和(U-Th)/He方法,对藏南冈底斯造山带新生代剥露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冈底斯砾岩沉积学工作及前人已发表的热年代学数据,揭示冈底斯造山带中段新生代以来的剥露过程及其对应的动力学机制,并对冈底斯不同区域的剥蚀差异进行探讨,理清冈底斯造山带最南缘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的剥蚀与沉积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冈底斯造山带不同地貌或地质背景下热年代学数据差异较大,体现在冈底斯北部受河流下切和断层影响较小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主要大于25Ma;冈底斯造山带南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主要小于28Ma;而南部网状河谷区域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主要集中在21-14Ma,(U-Th)/He为9-11Ma;断层带附近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8-18Ma。热模拟结果显示冈底斯不同地貌或构造背景地区经历了不同的剥蚀历史,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冈底斯北部发生快速剥蚀,该期剥蚀与拉萨地壳增厚有关,之后冈底斯造山带北部保持相对稳定且缓慢的剥蚀速率。而冈底斯南部经历了多期剥蚀事件,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快速剥蚀与冈底斯逆冲断裂或与冈底斯逆冲断裂不相容的伸展抬升有关。断裂带附近20-8Ma的局部快速剥蚀事件受到同期南北正断裂或东西向的走滑断裂带作用,或与冈底斯南部网状河流的发育有关。根据冈底斯砾岩野外及前人的地质资料表明冈底斯砾岩沿冈底斯最南缘1300km具有相似的下粗上细,退积序列沉积特点。热年代学数据和模拟结果揭示18-14Ma冈底斯砾岩发生了快速剥蚀事件,但冈底斯砾岩下段与上段存在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即由深湖相突变过渡为冲积扇的变化,表明18-14Ma剥蚀事件之前区域已经发生了快速抬升。该期快速剥蚀仅沿冈底斯砾岩和冈底斯南部网状河谷区域发育表明该期快速剥蚀可能与冈底斯南部的网状河流形成有关,与之前发生的区域隆升可能存在着时滞关系或无明显直接关系。20-18Ma冈底斯砾岩迅速埋藏至4-7km,主要受大反冲断裂的影响,不支持盆地由于快速沉降埋藏的观点。
乔军伟[4](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艾可可[5](2019)在《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随着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高原,强烈的影响了全球和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同时对亚洲现代季风起源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进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机制的研究成为国际地学界关注的重点。定量重建高原的古高程可以精细恢复高原隆升历史,从而为高原的隆升机制和演化提供约束。前人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各块体具有不同的隆升历史,整个青藏高原经历了阶段性的逐步隆升过程,但是由于采用不同的古高程重建方法(稳定同位素,古生物化石和沉积构造等资料),往往得到的古高程相互矛盾,因而需要对不同方法恢复的古高程进行细致的对比研究,同时需要与高原当时的古地理背景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不整合上叠于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之上,东西延伸近1500km分布的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位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核心部位,记录了来自缝合带两侧的冈底斯岩浆弧、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丰富的隆升和剥蚀历史以及青藏高原南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生长过程。本文对沿雅鲁藏布江河谷两侧分布的7条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剖面进行了实测,综合运用磁性地层学、火山岩岩浆锆石和沉积岩碎屑锆石定年等多种手段,建立完整的大竹卡组年代地层格架和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对7条大竹卡组剖面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物源研究,提出了大竹卡组的沉积作用与演化模式;并通过对大竹卡组中植物叶片化石的详细采集与研究,获取了古气候和古高程等信息;结合区域资料,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高原南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隆升与古环境演化历史。本文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7条大竹卡组剖面详细实测和岩性岩相组合研究,结合古流和物源测量与统计分析,认为大竹卡组主体为山区辨状河流和冲积扇相,整体表现为粗-细-粗的三明治沉积序列。2.对冈仁波齐门士大竹卡组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和火山岩夹层锆石U-Pb测年分析,获得该剖面大竹卡组沉积年龄为25.1–21.8Ma;结合该剖面中上部含植物叶片化石层之下的火山岩夹层的锆石U-Pb年龄值,确定了该植物化石层的时代为23.3Ma;并据本次在7条实测大竹卡组剖面中获得的9件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值,结合前人对大竹卡组年代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大竹卡组主体的沉积时代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的底界由西向东呈变年轻的趋势。3.对采自冈仁波齐门士大竹卡组时代为23.3Ma的植物化石层的90块植物叶片化石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分类,该植物群由Populus cf.glandulifera Heer,Populus cf.balsamoides G?ppert,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 sp.,Alnus sp.,Betula sp.,Carpinus sp.和Leguminosae组成,主要是以Poplar和Legume类的化石占主导的一个低分异度的落叶阔叶林,说明冈仁波齐地区约在23.3Ma时处于温暖湿润环境,并依据该植物群落生存环境与其最相近现生类群(NLRs)生存环境相类比,推算出冈仁波齐地区在23.3Ma时期的古高程约为1500-2900m,说明冈底斯山脉西段南缘在渐新世末期仍为低海拔,结合前人在冈底斯山脉东段南缘(林周)获得始新世已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古高程,揭示出始-渐新世期间,高原南部的冈底斯-雅鲁藏布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古地貌景观。4.对大竹卡组古流向统计分析表明,大竹卡组古流向总体由东向西;下部古流主要朝西和朝南;中上部古流总体向西,并出现向南和向北的古流,总体代表了从东向西流淌的古河(本文称之为“古雅鲁藏布江”,与现今雅鲁藏布江的流域分布基本重叠,但两者流向相反)。5.对大竹卡组砾石成分统计和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表明,大竹卡组下部物源主要来自北侧的冈底斯;中-上部除来自北侧的冈底斯外,南侧的喜马拉雅带的剥蚀物明显加入,结合上述的古流向分析,揭示出大竹卡组沉积期早期,其北侧的冈底斯带是主要蚀源区,其南侧的喜马拉雅带比较低平;直到中-晚期,南侧的喜马拉雅带成了重要的蚀源区,说明该时期喜马拉雅带开始快速隆升。6.通过本次对藏南大竹卡组7条剖面的沉积序列、年代地层、沉积相序、古高程和古气候、古流向和物源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模型,认为大竹卡组沉积受控于印度-欧亚板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碰撞和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陆内俯冲,导致古近纪晚期高原南部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构造地貌格局,从而形成了以大竹卡组沉积为实体的自东向西流淌的古雅鲁藏布江。
王建刚[6](2011)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沉积记录与盆地演化》文中指出印度和亚洲大陆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是目前地球上最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对其研究所获得的构造模型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其它造山带的认识。然而,目前我们对于喜马拉雅造山作用的早期过程却知之甚少。本论文以藏南日喀则地区的晚白垩世-早中新世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碎屑铬尖晶石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代表性的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和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早期隆升提供了新的证据。本论文重点研究地层包括:萨嘎桑单林剖面晚白垩世-始新世地层、柳区和夏鲁剖面始新世-渐新世柳区砾岩和日喀则地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秋乌组和恰布林组。这三套地层是藏南喜马拉雅造山作用不同阶段的代表性沉积记录,时代从晚白垩世延续到早中新世,完整记录了喜马拉雅造山作用的早期构造-盆地演化。桑单林剖面位于萨嘎县城南侧约10km的泥沙质混杂岩带之中。剖面中的地层从下至上可分为三个部分:晚白垩世-古近纪蹬岗组主要由石英砂岩和粉砂质页岩组成,顶部出现少量的硅质岩和硅质页岩。早始新世桑单林组位于蹬岗组之上,由岩屑砂岩、硅质岩、硅质页岩和少量石英砂岩组成。者雅组整合于桑单林组之上,以黑色页岩与灰绿色岩屑砂岩互层为特征,下部含少量杂色硅质岩。者雅组中缺少具有年代意义的化石,根据碎屑锆石年龄和地层接触关系认为其时代为早-中始新世。蹬岗组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奥陶纪-前寒武纪(94%),并在早白垩世出现一个年龄峰(6%),其年龄分布显示典型的特提斯喜马拉雅特征,物源区为印度被动大陆边缘。而早-中始新世桑单林组和者雅组岩屑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大多小于200Ma(85%),主要集中在~54-70、~80-125和~180-196Ma三个年龄区间,与冈底斯岩浆弧的锆石年龄一致。另外,这些砂岩中含有大量的碎屑铬尖晶石,其低Ti低Al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样指示拉萨地体的物质输入。桑单林组和蹬岗组之间物源区的突然变化,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提供了最小年龄约束。桑单林组底部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和放射虫化石(RP9,49-50.3Ma)指示印度-亚洲初始碰撞至少早于Ypresian晚期(~50Ma)。柳区砾岩主要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南侧分布,从拉孜至白朗东西延展超过150km,主要由沉积于冲积扇环境的粗粒碎屑岩组成。柳区砾岩由于不含冈底斯来源的中酸性火成岩砾石,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印度和大洋岛弧碰撞的产物。为了确定柳区砾岩的物源区,本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碎屑组分分析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柳区砾岩的砾石组成包括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板岩、硅质岩、玄武岩和少量的千枚岩、辉长岩和蛇纹岩。硅质岩、基性-超基性岩组合指示雅鲁藏布蛇绿岩套为重要物源区。柳区砾岩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80-150、200-400和-450-1250Ma。年龄为80-150Ma的锆石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具有正的εHf(t)值,与冈底斯弧的岩浆锆石相似,为日喀则弧前盆地的再旋回锆石;另一组具有负的εHf(t)值,其物源区为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纪地层或日喀则弧前盆地(最初来自北冈底斯)。年龄为200-400Ma的锆石的εHf(t)值为-4.3-+9.1,其唯一可能的物源区为朗杰学群。年龄大于450Ma的锆石可以来自特提斯喜马拉雅、朗杰学群以及日喀则弧前盆地。柳区砾岩中出现大量源自亚洲大陆(日喀则弧前盆地)的碎屑锆石,表明其沉积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后。因此,新的数据不支持柳区砾岩为印度-大洋岛弧碰撞的沉积记录。日喀则地区的内磨拉石包括秋乌组和恰布林组,恰布林组可进一步划分为江庆则段、德日段和屯穷段。秋乌组由下部黑色页岩、厚层砂岩和上部杂色泥质岩、中薄层砂岩组成,沉积于湖泊和三角洲环境。江庆则段由互层状的红色泥质岩和灰绿色砂岩组成,沉积于河流环境。德日段主要由巨厚层粗粒砾岩组成,夹少量砂岩和紫红色泥质岩,沉积于以辫状河为主的冲积扇环境。屯穷段由红色泥岩、含砾泥岩和少量砾岩、砂岩组成,沉积于冲积扇扇中-扇端环境。最新的孢粉化石资料和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指示秋乌组和恰布林组的沉积时间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物源区分析表明秋乌组和江庆则段的沉积物主要源自北侧的冈底斯弧,仅包含少量来自南侧雅鲁藏布缝合带的碎屑物质。而德日段和屯穷段中硅质岩、基性-超基性岩和沉积岩碎屑大量出现,指示南侧雅鲁藏布蛇绿岩套和日喀则弧前盆地碎屑物质的大量输入。晚渐新世时期沿冈底斯南麓大量出现湖相沉积地层,可能反应了这一时期上地壳的拉张作用,而之后南侧物质大量向盆地输入则是大反向断裂发育的结果。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沿雅鲁藏布缝合带短暂的拉张和之后迅速的挤压可能是印度板块俯冲角度反转(低角度向高角度变化)和最终断离的结果。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内磨拉石并非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直接产物,而是后碰撞时期区域地质作用的结果。基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最新的地质资料,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沉积-构造模式来解释雅鲁藏布缝合带晚白垩世-第三纪时期的沉积演化: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发生在白垩纪末期-早始新世,初始碰撞发生后,由于亚洲大陆地壳加载到印度大陆边缘之上,之前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向喜马拉雅欠充填前陆盆地演化。萨嘎地区的桑单林组和者雅组沉积于前陆盆地的前渊位置。大约在始新世中期,喜马拉雅前陆盆地由欠充填阶段进入过充填阶段,特提斯海完全关闭。同一时期,特提斯俯冲板片的断离,导致陆-陆缝合部位快速均衡隆升,可能是盆地性质转化的深部控制因素。雅鲁藏布缝合带的隆起,还导致了柳区砾岩的沉积。研究认为柳区砾岩为前陆盆地楔顶沉积物,记录了喜马拉雅的早期隆升。渐新世-早中新世时期,俯冲印度板块的反转,引起冈底斯南缘短暂的拉张,形成以秋乌组为代表的湖相地层。之后由于俯冲印度板块的断离,导致迅速的地壳缩短和大规模逆冲断裂的发育,形成了以恰布林组为代表的内磨拉石沉积。
王国灿,曹凯,张克信,王岸,刘超,孟艳宁,徐亚东[7](2011)在《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阶段的时空格局》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不同部位低温热年代学记录、沉积记录和构造变形记录揭示出存在6035,2517,128Ma(藏南1712Ma)和大约5Ma以来4个主要强构造隆升剥露阶段.除了藏南地区在1712Ma发生藏南拆离系的活动及其所控制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岩系的快速抬升剥露这一特殊情况外,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主要强构造隆升剥露阶段具有准同时性.几个强隆升剥露阶段对应于几个强构造变形活动时期,反映隆升剥露主要受构造动力控制.新生代以砾岩为代表的粗碎屑物的分布、前陆盆地或走滑拉分盆地的分布及其沉积充填、角度不整合的发育和地层间断缺失,以及受断裂控制的盆山地貌变迁和高原扩展与青藏高原几个强构造抬升剥露阶段也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本文还讨论了青藏高原作为地表隆升的高原形成过程,揭示高原的形成是随时间演变不断扩展的过程.
祝嵩[8](2012)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文中提出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大河,其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发育历史对于青藏高原地质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理环境恶劣,前人对该区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即使有一些工作,但是也缺乏确切的年代测定,使得人们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至今还不足很清楚。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不限于前人研究较多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而且跑遍了整个雅鲁藏布江中游及下游一段,重点解剖了雅鲁藏布江人拐弯、林芝、加查、桑日、杰德秀和人竹卡等剖面,从而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比较清楚的了解。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江冰川泥石流和风成砂,对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古土壤等地貌,对于研究该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广泛分布河湖相沉积物、冰碛物、古土壤和河流相沉积物等,采集了大量的样品。用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14C、 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等测年方法分析采集到的样品并确定雅鲁藏布江多个多期古堰塞湖的存在。结合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古气候环境演化。在研究区采集多个花岗岩样品,用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和夷平而证据得到古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貌。测量了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阶地,结合样品所测得年代,确定了雅鲁藏布江在第四纪期间的发育历史。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拉孜县、仁布县、曲水县、桑口县和林芝县等不同地点采集22个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分析该流域新近纪隆升剥蚀过程和构造地貌演化提供了热年代学资料约束。所获得的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6+0.2)~(21.8+1.2)MaBP,径迹长度为(12.1+2.6)~(14.2+1.4)μm,单颗粒年龄和径迹长度均呈单峰分布。锆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33-23MaBP,22-9MaBP。1.6-21.8MaBP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9-5MaBP的碰撞后事件相符,代表主要的隆升剥露期,是区内发生高速率沉积事件的记录。并且结合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夷平面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时代探讨了雅鲁藏布江早期发育过程。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构造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状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峡谷和宽谷相间为主要特征,经历了碰撞、挤压和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韧性剪切、正断层等构造变形样式。该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从上新世以来沿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发育而成。野外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发育了11级以上河流阶地,应用ESR、OSL、14C、风成砂和红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T11>2000kaBP、T10-1783kaBP、T9-1238kaBP、 T8-684kaBP、T7-382kaBP、T6-150kaBP、T5-82kaBP、T4-67kaBP、T3-43kaBP、T2-28kaBP、Tr-10kaBP,从而对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有了明确认识。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基准面变化、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河曲移动共同控制着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的形成。最高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准。在加查县虾日拔河高度560m和朗县北格拔河高度630m雅鲁藏布江的最高级阶地发现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砾石,说明雅鲁藏布江最高级阶地在渐新世-早中新世之后形成,由于最高级阶地接近青藏高原主夷平面海拔高度,因此至少7MaBP(中新世晚期)雅鲁藏布江已经存在,这套古老巨厚的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雅鲁藏布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雅鲁藏布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山顶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把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争论推向第四纪之前。这对于研究古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雅鲁藏布江历史上多次被阻塞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已报道过有萨嘎、汀当、大竹卡、仁布、杰德秀、格嘎等古堰塞湖,但都缺乏全而认识雅鲁藏布汀古堰塞湖。本文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第四纪堰塞湖沉积典型剖面观测的基础上,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第四纪发育4期堰塞湖,测定了堰塞湖沉积时代,探讨了堰塞湖与冰川发育之间的关系。确定该湖泊4次存在时问是691~505kaBP中更新世冰期、75-4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27-8kaBP末次盛冰期和1.8~1.2kaBP新冰期,湖泊存在时间逐渐缩短反l映冰川规模和堰塞坝冰碛物补充能力逐渐减小,堰塞湖和堰塞坝规模也逐渐减小。格嘎至赤白12km雅鲁藏布江河谷为堵江地点。从构造和气候等因素分析了南迦巴瓦峰西坡则隆弄冰川仲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堵江成湖及堰塞湖消亡原因。雅鲁藏布江河谷植被与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植被分布与雅鲁藏布江河谷独特的地貌-垂直自然带较大差异分布有紧密关系。雅鲁藏布江河谷的第四纪孢粉组合有的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蕨类植物化粉为主,其含量随地而异。古植被景观主要处于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与草甸、草原和森林的交替变化之中。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典型沉积剖面的孢粉组合,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第四纪晚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和古气候环境变迁过程。
王国灿,张克信,曹凯,王岸,徐亚东,孟艳宁[9](2010)在《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时空差异性看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过程》文中研究表明在总结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剥露过程时空差异性的基础上,揭示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过程.古新世-始新世(65~35Ma)为受逆冲推覆作用控制不同层次的岩石抬升剥露,蚀源区主要位于甜水海、祁连山、松潘-甘孜-巴颜喀拉和冈底斯等地区;羌塘-可可西里-柴达木以及西宁-临夏地区为低海拔冲泛平原区;西北部和南部地区保持为残留海沉积区.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25~17Ma)藏南地区(冈底斯及北喜马拉雅)强逆冲推覆导致地壳强烈加厚,在其后约17~12Ma间因均衡作用而获得现在的地表高海拔;腹地的羌塘-可可西里主体为前陆盆地发育期;北缘边缘山系现代盆-山地貌格局雏形形成.中新世中晚期(13~7Ma)以冈底斯-北喜马拉雅高海拔的原始高原为核心,高原向北扩展.高原腹地羌塘-可可西里地区盆地发生区域性的抬升,并达到相当高的海拔高度;北缘系列山系进一步崛起于盆地之上,现代盆-山地貌格局基本形成.上新世以来高原以冈底斯-北喜马拉雅为核心快速向北扩展;腹地的羌塘-可可西里-松潘-甘孜广大地区发生整体地表抬升达到现今海拔高度;北缘系列山脉加剧抬升,并向盆地方向扩展,在平均海拔增大的基础上,地貌反差也加剧;南部喜马拉雅地区在逆冲和气候的双重控制下,地貌反差加剧,系列大于7000m的异常高海拔山体形成.
刘宝珺,余光明,陈成生[10](1990)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三系大竹卡组砾质扇三角洲——片状颗粒流沉积》文中指出 一、引言 1987和1988年仲夏,我们中国和联邦德国的地质同行联合对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进行了地质考察,对日喀则地区所出露的第三系磨拉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沉积学工作,现将初步研究成果作一个简略介绍。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三系磨拉石主要出露于雅鲁藏布江一带,是一套砾岩、砂岩、泥岩和少量泥灰岩的沉积组合,作为碰撞造山带山前或山间盆地的沉积产物,已被许多学者所认识。本文主要讨论始新—渐新世大竹卡组(钱定宇等,1985)磨拉石沉积,尤其是砾岩的沉积机制,并认为湖相砾质扇三角洲沉积是该磨拉石盆地的最主要沉积类型之一,扇三角洲沉积相带发育齐全,在德日剖面和南卡堆剖面(图1)部有完好的扇三角洲层序,是一种独特的、以突发性片状颗粒流和片状牵引流沉积为代表的扇三角洲类型。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区(余光明等,1986)和柴达木盆地(邓宏文等,1987)都报道过类似的第三纪沉积。研究此类发育于特定大地构造背景的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论秋乌煤系及拉达克至岗底斯陆缘山链磨拉石的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秋乌煤系及拉达克至岗底斯陆缘山链磨拉石的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3)冈底斯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及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 |
1.2.2 青藏高原剥蚀历史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貌特征 |
2.2 地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 |
2.3 地层 |
2.4 冈底斯岩浆岩 |
2.4.1 晚三叠世-侏罗纪花岗岩(217-152Ma) |
2.4.2 白垩纪花岗岩(109-80Ma) |
2.4.3 古新世-始新世花岗岩(65-41Ma) |
2.4.4 渐新世-中新世 |
2.5 研究区主要断层 |
第3章 研究原理、方法及实验流程 |
3.1 低温热年代学基本概念 |
3.2 裂变径迹体系 |
3.2.1 破碎与筛选 |
3.2.2 裂变径迹制片 |
3.2.3 裂变径迹的刻蚀 |
3.2.4 裂变径迹年龄测试 |
3.2.5 封闭径迹长度的测量 |
3.3 (U-Th)/He体系 |
3.4 数据模拟 |
3.5 低温热年代学在造山带剥露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5.1 计算剥蚀速率和剥蚀厚度 |
3.5.2 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冷却、剥蚀、隆升之间的关系 |
3.6 沉积环境分析 |
第4章 冈底斯基岩的剥蚀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
4.1 热年代学样品采集情况及测试结果 |
4.1.1 裂变径迹结果 |
4.1.2 锆石和磷灰石(U-Th)/He |
4.2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
4.3 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 |
4.4 中新世早期(20-10Ma) |
4.4.1 河流下切作用的影响 |
4.4.2 断层对剥蚀的影响 |
第5章 冈底斯隆升剥蚀与新生代冈底斯砾岩盆地沉积响应 |
5.1 地层时代与实测剖面 |
5.2 沉积相分析 |
5.3 沉积环境演化讨论 |
5.4 盆地的沉降与剥蚀 |
5.5 冈底斯砾岩埋藏 |
5.6 动力学意义 |
5.7 小结 |
第6章 稳态场下新生代冈底斯地区的剥蚀速率和剥蚀量计算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论文目录 |
(4)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局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聚煤背景 |
2.4 赋煤构造单元 |
2.5 小结 |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
3.1 聚煤盆地划分 |
3.2 东昆仑构造区 |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
3.5 小结 |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
4.6 小结 |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拉萨地块古高程研究进展 |
1.1.2 藏南大竹卡组研究现状 |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主要地质概况 |
2.1 冈底斯岩浆弧 |
2.2 日喀则弧前盆地 |
2.3 雅鲁藏布缝合带 |
2.4 特提斯喜马拉雅 |
第三章 藏南大竹卡组实测剖面地层序列与沉积学研究 |
3.1 实测剖面描述及岩石地层序列 |
3.1.1 冈仁波齐地区 |
3.1.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
3.1.3 日喀则地区 |
3.1.4 山南加查地区 |
3.2 沉积相分析 |
第四章 藏南大竹卡组年代地层研究 |
4.1 藏南大竹卡组锆石U-Pb年龄 |
4.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1.2 测试结果 |
4.2 大竹卡组磁性地层学年龄 |
4.2.1 磁性地层学原理 |
4.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3 退磁结果与磁性地层 |
4.3 藏南大竹卡组年代地层格架 |
4.3.1 冈仁波齐地区 |
4.3.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
4.3.3 日喀则地区 |
4.3.4 山南加查地区 |
第五章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物源研究 |
5.1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古流向分析 |
5.2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砾石成分分析 |
5.3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物源分析 |
5.3.1 冈仁波齐地区 |
5.3.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
5.3.3 日喀则地区 |
5.3.4 山南加查地区 |
5.4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物源分布讨论 |
5.4.1 冈仁波齐地区 |
5.4.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
5.4.3 日喀则地区 |
5.4.4 山南加查地区 |
第六章 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古高程和古环境研究 |
6.1 古高程重建原理及方法 |
6.1.1 植被型古高程计 |
6.1.2 同位素古高程计 |
6.2 冈仁波齐大竹卡组植物化石共存分析与古高程和古环境重建 |
6.2.1 植物化石采集与处理 |
6.2.2 植物化石组合 |
6.2.3 植物化石共存分析古高程重建和古环境 |
6.3 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古高程和古环境讨论 |
6.3.1 晚渐新世冈仁波齐植物群与西藏其它植物群对比 |
6.3.2 冈仁波齐盆地晚渐新世古高程 |
6.3.3 拉萨地块南部隆升历史 |
第七章 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构造演化 |
7.1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沉积-构造演化模式 |
7.2 古雅鲁藏布江演化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西藏日喀则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沉积记录与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区域地质概况 |
1.2.1 拉萨地体和冈底斯弧 |
1.2.2 雅鲁藏布缝合带 |
1.2.3 喜马拉雅地区 |
1.3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1 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 |
1.3.2 碎屑单矿物物源区分析新进展 |
1.3.3 印度北缘和拉萨地体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 |
1.4 研究方法 |
1.4.1 沉积环境分析 |
1.4.2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1.4.3 重矿物分选和制靶 |
1.4.4 锆石U-Pb年龄分析 |
1.4.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1.4.6 碎屑铬尖晶石的地球化学分析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萨嘎桑单林剖面晚白垩世-始新世地层与物源区分析:对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的约束 |
2.1 研究背景 |
2.2 岩石地层和沉积环境 |
2.3 物源区分析 |
2.3.1 砂岩碎屑组成 |
2.3.2 碎屑铬尖晶石地球化学成分分析 |
2.3.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2.4 物源区解释 |
2.4.1 蹬岗组 |
2.4.2 桑单林组和者雅组 |
2.5 讨论 |
2.5.1 沉积盆地性质 |
2.5.2 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 |
2.5.3 区域地层对比及碰撞穿时性 |
2.6 小结 |
第三章 柳区碌岩:喜马拉雅造山带早期隆升的沉积记录 |
3.1 研究背景 |
3.2 剖面露头 |
3.2.1 柳区剖面 |
3.2.2 夏鲁剖面 |
3.3.3 洞拉剖面 |
3.3 物源区分析 |
3.3.1 碎屑组成 |
3.3.2 碎屑锆石U-Pb年龄 |
3.3.3 碎屑锆石Hf同位素 |
3.4 物源区解释 |
3.5 讨论 |
3.5.1 柳区砾岩的成因模式 |
3.5.2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早期隆升 |
3.6 小结 |
第四章 日喀则地区秋乌组和恰布林组:对雅鲁藏布缝合带渐新世-早中新世构造演化的约束 |
4.1 研究背景 |
4.2 沉积地层 |
4.3 沉积环境 |
4.4 物源区分析 |
4.4.1 砂岩碎屑模式分析 |
4.4.2 砾石组成 |
4.4.3 碎屑铬尖晶石地球化学成分分析 |
4.4.4 锆石U-Pb年龄 |
4.5 讨论 |
4.5.1 地层时代 |
4.5.2 是否存在雅鲁藏布古蛇绿岩套物源区? |
4.5.3 物源区解释 |
4.5.4 构造背景 |
4.5.5 沉积-构造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藏南喜马拉雅造山作用的沉积响应:从初始碰撞到早期隆升的构造模式 |
5.1 藏南晚白垩世-第三系地层对比 |
5.1.1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 |
5.1.2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 |
5.1.3 日喀则弧前盆地 |
5.2 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
5.2.1 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是否存在大洋岛弧? |
5.2.2 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期的盆地性质 |
5.3 藏南喜马拉雅造山带早期演化——沉积构造模式 |
第六章 主要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表1-1 南京大学LA-ICPMS实验室标样Mud Tank年龄结果 |
附件2-1 桑单林剖面野外分层描述附表 |
附表2-1 桑单林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 |
附表3-1 柳区砾岩碎屑锆石U-Pb年龄 |
附表3-2 柳区砾岩碎屑锆石-Hf同位素 |
附表4-1 恰布林组和秋乌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
附表4-2 恰布林组和秋乌组碎屑铬尖晶石化学成分电子探针分析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7)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阶段的时空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藏高原不同关键部位隆升剥露阶段性划分和构造与沉积响应 |
1.1 西昆仑地区 |
1.2 阿尔金地区 |
1.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 |
1.4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藏东及川滇西部地区) |
1.5 藏南喜马拉雅地区 |
1.6 冈底斯地区 |
2 青藏高原新生代强构造隆升阶段的时空格架 |
3 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地表隆升过程 |
4结论 |
(8)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及邻区区域地质构造及相关特征 |
第一节 区域地层 |
第二节 区域构造 |
第三节 现代气候特征 |
第四节 泥石流和滑坡 |
第五节 风成沙和古土壤 |
第六节 冰川地貌 |
第七节 冲积、洪积地貌 |
第八节 泉华堆积 |
第九节 湖积 |
第十节 雅鲁藏布江支流河谷地貌 |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早期河谷地貌发育的裂变径迹和夷平面证据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样品与分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夷平面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雅鲁藏布江加查地区河谷地貌对气候与构造的响应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水系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谷形态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第四节 干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第五节 支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六节 阶地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七节 结论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形成时代和成因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阶地特征 |
第三节 阶地时代 |
第四节 阶地成因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古堰塞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古堰塞湖分布区地质环境特征 |
第三节 古堰塞湖沉积物剖面特征 |
第四节 古堰塞湖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五节 古堰塞湖时间分布特征 |
第六节 古堰塞湖形成和消亡原因 |
第七节 讨论与结论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质环境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孢粉组合 |
第三节 古植被与古气候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时空差异性看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时空差异 |
1.1 古新世-始新世 (65~35 Ma) |
1.2 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 (25~17 Ma) |
1.3 中新世中晚期 (13~7 Ma) |
1.4 上新世以来 (5或3.6 Ma以来) |
2 青藏高原扩展与高原形成 |
2.1 前新生代 |
2.2 古新世-始新世 |
2.3 渐新世-中新世早期 |
2.4 中新世中晚期 |
2.5 上新世以来 |
3 结论 |
四、论秋乌煤系及拉达克至岗底斯陆缘山链磨拉石的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秋乌煤系及拉达克至岗底斯陆缘山链磨拉石的时代[J]. 钱定宇.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1)
- [2]论秋乌煤系及拉达克至岗底斯陆缘山链磨拉石的时代[A]. 钱定宇.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一), 1983
- [3]冈底斯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及沉积响应[D]. 葛玉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4]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5]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D]. 艾可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6]西藏日喀则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沉积记录与盆地演化[D]. 王建刚. 南京大学, 2011(06)
- [7]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阶段的时空格局[J]. 王国灿,曹凯,张克信,王岸,刘超,孟艳宁,徐亚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03)
- [8]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D]. 祝嵩.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 [9]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时空差异性看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过程[J]. 王国灿,张克信,曹凯,王岸,徐亚东,孟艳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05)
- [10]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三系大竹卡组砾质扇三角洲——片状颗粒流沉积[J]. 刘宝珺,余光明,陈成生. 岩相古地理, 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