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矛盾论》写作的时间不可含糊(论文文献综述)
赵肖荣[1](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乔怀丽[2](2018)在《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的“两论”(指《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如何看待毛泽东“两论”的理论来源、历史地位,国内外学者一直存在着争议。其中,关于李达“著译”(指李达翻译和撰写的著作)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因为李达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共鸣和契合之处,所以,不能简单的以“文字关联法”和“无文字关联法”来判定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不同的认识视角会得出不同的关系:从“两论”的不同版本来看,李达的相关著作对毛泽东的不同版本的“两论”产生了支援、参照和个别观点的充实作用,毛泽东的“两论”则是对李达“著译”的超拔;从“症候阅读”视角来看,毛泽东的“两论”与李达“著译”在写作背景、理论旨趣、实践场域等方面存在着异质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来看,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是共同发力,共同战斗的关系。厘清李达“著译”和毛泽东“两论”的关系,对于澄清二者关系认识误区,正确认识毛泽东“两论”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批判毛泽东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史论结合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主要内容为: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其次,分析了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原因、过程和目的;再次,对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内容及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在厘清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要正确认识“两论”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价值,要继续深化和拓展对“两论”研究。
苗贵安[3](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华民族正阔步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人民愿意追随共产党,共产党有强大领导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领导力,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借鉴。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延安时期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蕴含着丰富的领导力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领导力、社会号召力、军队战斗力。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统帅。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指政治领袖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方面的影响力。领袖和领袖集团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最终确立起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领导力基础。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在思想方面的影响力,是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头脑、统一思想、指导革命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想干扰的能力。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为中国革命的合法性提供话语指南,对全党和社会各阶级产生强大思想领导力。组织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通过激发党员奉献精神、提升党员能力和完善党组织治理机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的命题。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主要来自于党的建设中解决了共产党员的工作意愿问题,调动和激发起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能够自觉认同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自愿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奉献自己的智慧;来自于高度重视党员和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使全体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党的政治任务相匹配;来自于建立起灵活的组织机构和高效畅通的运行沟通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社会号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对全社会的影响、凝聚、动员和引导的能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这种号召力是共产党领导力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力,源自于实施合理的治理机制,很好的发挥了制度领导作用;源自于统一战线联盟内各种政治力量的通力合作,体现了高超的领导激励艺术;源自于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权变领导艺术。军队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保障。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一支人民军队,通过武装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表现出强大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力的体现。这种战斗力的形成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来自于重视官兵物质利益和创新的军事民主;来自于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能力,官兵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能够根据变化的环境确定组织的职能;来自于政治建军的优势,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灵活的组织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常改香[4](2016)在《用文本比较为毛泽东《矛盾论》辩诬——以矛盾特殊性为例》文中提出《矛盾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著作,但经常受到历史虚无主义者们诬陷。面对诬陷,学者们对其进行了积极反驳和论证,但都没有注重挖掘文本。为了彻底反驳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对《矛盾论》的诬陷,以矛盾特殊性表现论述为例,把《矛盾论》与《社会学大纲》、苏联教科书进行了详实的文本对比,发现《矛盾论》与《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在文本上根本不同,《矛盾论》中的思想远远高于《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的哲学批注到《矛盾论》对矛盾特殊性的成熟表达,可以证实《矛盾论》是毛泽东长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的伟大成果;从《矛盾论》文本对中国教条主义的批判和中国革命出路的分析,可以看出《矛盾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和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根本不是《社会学大纲》或苏联教科书中可以抄袭或照搬的。
孙峻华[5](2019)在《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文是统治阶级展现其意志、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公文的工具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公文文本的质量,而公文文本的质量则与公文写作活动密切相关。公文写作是一项发文主体们为完成机关工作目标与任务,通过撰写公文来实现政令与意图的通达而进行的行为活动,这个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整个活动实质是大大小小的主体们围绕着社会实践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分析、结论,并最终在尊重实践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对社会实践的能动改造,使整个社会达到良性、有序、和谐、高效的国家与社会的治理目标。公文写作质量的高与低决定着最后的精神产品——公文文本的质量,公文文本质量的优劣则与社会管理者的目标能否实现、社会是否良性运行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公文写作活动本身的监控与评价,对其中涉及到的诸要素的分析及通过构建相关模式来体现对要素的要求是本文写作的动机,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确保公文写作活动有一个高质量的文本的产生。公文写作质量控制问题的提出,即结合公文实践中出现的诸种不如人意的问题,针对公文写作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每一个因素从实践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具体的写作角度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要求与措施,最后再予以整合,使公文文本的出世便具有高质量,以利于官方政令的下达与执行,以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本文分为九章,内容简要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其中论及本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公文写作研究的状况、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意义及目的。第二章对文本中所涉及相关概念,公文、公文写作、公文文本质量、公文写作涉及的相关要素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与论述。第三章为当前公文实践领域内的问题及与公文写作间的关系,首先对公文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政府公文网络式跟踪调查,从网上来了解公文的基本状况;二是走访式加问卷式调查,前后两次以机关单位中从事公文写作的文秘人员为对象进行公文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同时与之进行关于公文活动的交流,取得第一手数据;三是参考政府机关自己对公文的调查,如2013年国土资源部组织文秘从业人员、高校专家等对国土资源部下属单位的公文进行的评估。从正反两方面观察与分析公文在实践中的效果,在肯定其作用的同时重点分析公文在实践中的不足,归纳、总结诸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红头文件”问题、“朝令夕改”问题、公文过度解读问题、公文文风不良问题、“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等写作实践及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公文写作角度分析公文实践中诸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公文写作的语境角度、公文写作的系统论角度、公文写作中矛盾论的角度、公文写作主客体统一论角度、公文写作相关规律角度等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为原因分析与写作要素分析与控制的过渡章节,论及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及相关框架,为下文论证打好基础。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析影响公文写作活动的诸要素,具体分析诸要素在公文写作中的作用及要求,并将诸要素与整个公文写作活动的质量高低联系起来,与公文在现实中诸种问题产生联系起来,目的即把好公文写作的关,使其活动产生的成果——文本是满足要求的成品,以避免其在实践中的问题的产生。这些要素包括了写作主体(三个主体)、收文主体、公文所揭示客体、以及文本客体(包括文种、格式、主旨、材料、结构、语言、文风),当然还包括了诸如语境这样对公文写作有重要影响的要素。重点放在分析构成公文写作诸要素的特点要求,如何协调与控制使整个公文写作高效,从而保证所产生公文文本的高质量。第九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公文写作问题的研究展望。
李斌[6](2010)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历经近90个春秋,跌宕峰回,波澜壮阔,无论成功与挫折,胜利与失败,归根结底,都在于是否坚持和正确运用了一条科学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思想路线,乃党之魂、国之根,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中研究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总体上讲,本文大体分为三大块。具体包括引言和第一章至第七章。第一大块为引言。引言对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说明。着重讲了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的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有关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基本思路、结构安排和主要特点。第二大块包括第一章至第六章。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孕育(1919-1929)。本章突出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孕育,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艰辛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一历程实际上也就是一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的开端。主要论述了:中国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中国人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中,李大钊、陈独秀对此所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和青年毛泽东的哲学追求;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制定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出了具体分析以及认识到了农民运动的重要性。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系统阐述(1929-1937)。本章着重叙述了“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结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雏形;分析了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初步阐述;最后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系统阐述。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1937-1945)。如同所有社会运动的发展过程一样,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波浪式地向前推进的。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摸索和积累后,这个进程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发生质的飞跃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明确提出;再通过1942年开始的在全党进行的整风,一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得以在全党确立起来。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1945-1957)。本章主要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创造了一系列符合科学思想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表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借鉴苏联经验,把马克思主义一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曲折前进(1957-1976)。历史的发展有时发生瞬间转换,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就是这样。党的八大召开之后仅仅半年多时间,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历史就进入了曲折时期。1957年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随后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中国共产党艰辛确立起来的科学思想路线陷入初度迷误。面对严酷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力图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倡认真读书、大兴调查之风,“七千人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毛泽东的认识论经典著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都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进行了重新强调。但是,错误思想的趋向终究占据了主导地位,酿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灾难,使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遭受到了严重迷误。第六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1976-2008)。粉碎“四人帮”以来是党近90年历史中发展比较平顺、唯一没有发生大的曲折和挫折的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从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视角来解读,从实践层面而言,坚持和贯彻科学思想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层面而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作出了全面阐述和深化;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思想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十个结合”的历史经验以及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都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第三大块为第七章。第七章,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几点历史经验。这一章带有结束语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波澜壮阔,绚丽斑斓。本章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所以然问题,并进一步作出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进行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概括。得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几点历史经验: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前提;全面地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根据;深入实际的科学调查研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路径;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素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保证。
杨乔喻[7](2015)在《形式断裂中的逻辑延续: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研究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主义之间的关系。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阿尔都塞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思想史标签,以及由“问题式”、“症候阅读”和“认识论断裂”等概念建构起来的“反人本主义”话语,似乎已经将阿尔都塞研究推向一个比较成熟的共识观念层。本文力图从最新的第一手外文文献出发,利用尚未翻译为中文的阿尔都塞生前未发表的重要遗稿及其相关研究资料,重现另一个形象的阿尔都塞:一个在与他同时代的法国哲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巴什拉、康吉莱姆、拉康、福柯、德里达等)对话中重构马克思主义话语的阿尔都塞。同时,本文着重探究了一个由阿尔都塞的学生们推动和建构起来的“阿尔都塞主义”,及其丰厚而复杂的理论实践与政治实践,由此,区分一个鲜为人知、并不完全等于“阿尔都塞主义”的“阿尔都塞”。本文由导言、绪论和上下两篇构成。导言对本文的研究初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文章的创新和不足进行了总结性的概述。在绪论中,笔者以阿尔都塞和福柯共同的朋友雅克·马丁,一位才华横溢却因精神分裂而自杀,并在自杀前毁掉自己所有手稿的哲学家为特殊个案,来说明本文在文本解读和思想史研究中将面对的一个重要对象:“著作的不在场”。既然决定著作意义的不再是由表面文字构成的固有含义或作者意图,那么,研究者的解读工作便自然成为以“不在场”为对象的当下理论建构。这里的不在场,包括在语言的翻译转换中丢失的概念内涵,被遗忘的思想史背景和渊源,或思想家和问题线索之间被忽视的重要关联。通过将“不在场”作为对象,全新的理论话语将被生产——这不仅是本文的研究路径,同时也符合20世纪法国哲学中一条延续至今的理性主义思想线索。这条思想线索,作为本文的重要分析对象和理论参照,不仅包括阿尔都塞、阿尔都塞主义,以及在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主义关系研究中将涉及到的列维-斯特劳斯、巴什拉、康吉莱姆、拉康、福柯、德里达等思想大师,还包括今天活跃在国际学界的巴迪欧、朗西埃(二人都曾经是阿尔都塞的学生,阿尔都塞主义的共同建构者)和齐泽克(阿尔都塞的学生米勒的学生)。在上篇中,笔者集中讨论阿尔都塞在尚未成为“阿尔都塞主义”之前的理论建构(1960-1964)。上篇由三章内容构成。第一章试图呈现一个早期(1960-1961)以“青年马克思”为研究主题、仍然处于理论建构初期的阿尔都塞。通过复原在语言翻译中被遗失的若干概念——主要包括意识形态(ideology)、意识形态场(ideological field)、否定构形(deformation)、突现逻辑(logic of emergence)——笔者试图重构阿尔都塞此时提出的由“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场和真实历史”构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原则。其中,已经体现出阿尔都塞对现象学、科学史认识论和结构主义(包括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和拉康的精神分析思想)的一些尚不成熟的思考;并且,作为此时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基础的“真实历史”,将很快论为阿尔都塞批判的实证主义。第二章以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中两篇最为重要的文章《矛盾与多元决定》(1962)和《关于唯物主义辩证法》(1963)为可见的文本对象,以文本中并不在场的“理论形势(theoretical conjuncture,阿尔都塞语)”为具体的分析对象,重构阿尔都塞在结构主义(主要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社会层次理论和拉康的精神分析方法)和科学史认识论(巴什拉、卡瓦耶斯和康吉莱姆对历史的理解)中解读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与历史哲学的思想语境。第三章以阿尔都塞1962-1963年的“结构主义的起源”研讨课为线索,考察阿尔都塞与结构主义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阿尔都塞对结构主义进行的从孟德斯鸠到狄尔泰再经由胡塞尔到列维-斯特劳斯的哲学谱系学考察,本文努力呈现阿尔都塞对“结构主义”传统理论边界的突破;通过将科学史认识论(尤其是康吉莱姆和福柯的思想)包含在“结构主义问题式”之中,阿尔都塞也为解决结构主义的问题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想线索;在与真正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吕西安·塞巴格及其著作《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1964)的比较中,本文试图证明阿尔都塞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结构主义”。在下篇中,笔者集中讨论“阿尔都塞主义”在1964-1968年期间的理论与政治实践,以及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主义之间互为的“他者”关系:相异;同时,又在外在的异质性中获得内在的同一性身份和定义。笔者将参与“阿尔都塞主义”构建的学生们分为三派:以巴里巴尔和马舍雷为代表的阿尔都塞正统派,以米勒和巴迪欧为代表的“亲拉康精神分析”的理论派,以林哈特为代表的政治实践派。除此之外,还有不属于以上任何一派,立场不定、保持观望的中间派,代表人物是朗西埃。下篇也同样由三章内容构成。第四章讲述三派人马在1968年“五月风暴”之前的发展与分裂之中将“阿尔都塞主义”推向了历史的制高点,并在革命的风暴过后,重新相遇在被历史中断的法国左派理论的起点之上。阿尔都塞原本精心维持的双重反思和批判距离——政治上与法共之间的距离,理论上与结构主义之间的距离——在阿尔都塞主义者们年轻无畏的发展中,被扯向了两个无法调和的极端:理论上成为与数学和语言学几近等同的“形式主义”;政治上直接导向与法共站在对立面的狂热“毛主义(Maoism)”。被夹在当中的阿尔都塞,和他的“正统派”学生们一起,选择留在法共,并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沉默,只是偶尔发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声音,以及忏悔式的修正和自我批判。第五章集中分析阿尔都塞三个学生(米勒、米尔纳和杜浩)共同创作的《结构的行动》一文。这篇文章不只是拉康-阿尔都塞主义的理论宣言,也是阿尔都塞带领学生共同研讨写作的著名文本《读<资本论>》中不在场的理论和概念参照。米勒在其中提出的“乌托点”、“转喻因果”概念,以及结构的主体性思想,是我们理解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主义思想关系的关键。第六章旨在分析阿尔都塞在其最为成熟的理论建构《读<资本论>》中的相关思想。通过对“否认(denegation)”、“表象(Darstellung,也指表演)”和“有序非平衡结构(Gliederung)”三个“不在场”概念的分析,笔者试图重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解读,并最终证明,这个始终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阿尔都塞,是学生们最终没能参透、并被形式化和极端化曲解的阿尔都塞。第七章把焦点投射在阿尔都塞主义的成形(1965)、内部分裂(1966)和外部分裂(1968)三个关键性的时间节点上,通过分析阿尔都塞这一时期处于“半公开状态”的几篇重要手稿文献,把握阿尔都塞思想在矛盾和迂回中经历的复杂构形。最终,本文试图在形式的断裂处,呈现出阿尔都塞在重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努力中始终不渝的逻辑延续。
尹口[8](1984)在《《矛盾论》写作的时间不可含糊》文中研究指明 (一)1984年第3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动态》刊登的《试论〈毛泽东书信选集〉对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意义》一文,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作者对《毛泽东书信选集》一书作了深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理论意义的见解。但是文中有一段话,提到"一九三七年四月,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出版,这是一本以答读者问的形式写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九月间,毛
朱雯瑛[9](2020)在《毛泽东著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超越时空的界限,影响整个世界。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著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外文局等单位以多语种对外翻译出版毛泽东著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是翻译毛泽东著作最多的国家,其翻译活动值得重视。中日两国译者大量翻译毛泽东著作,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给日本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中,通过译本承载的毛泽东著作成功地实现传播目的,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是“毛泽东著作出版的鼎盛时期,也是毛泽东著作广泛传播的时期”,聚焦该时期更有利于把握毛泽东著作的翻译及传播情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结合语言学派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著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进行考察。本研究首先对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间毛泽东著作的日译本进行整理、汇总、量化,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析出其特点。然后,结合《毛泽东选集》日译活动的实际,对赞助人进行考察,认为中日双方翻译活动中存在一个相互结合的由中方主导的赞助人系统。赞助人系统通过政策(计划)从翻译出版计划、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选定、受众设定等方面规范翻译活动,通过对翻译过程的设定规范译中行为,通过对海外翻译的“赞助”,影响赞助人系统内的海外翻译。赞助人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翻译传播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参与毛泽东著作日译活动的中日两国译者群体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让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的中方译者“显身”,认为译者的“显身”与“隐身”与政治、社会背景等相关,亦与译者的多重身份相关。同时,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分析翻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明晰毛泽东著作日译译者在翻译活动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宏观研究移至微观研究,通过多译本对比,对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的译本生成进行历时性梳理,明确文本外因素对各译本制作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译本翻译策略及其流变,以及补偿性翻译手段在译本中的作用。并对单篇著作及复译的代表《矛盾论》进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关注复译竞争机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毛泽东著作中的典故翻译策略。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毛泽东著作日译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认为译本传播的成功,受到原文魅力、译本质量、“赞助人”系统的积极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多元传播者带来的多元传播渠道等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第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首次客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毛泽东著作日译活动的全貌以及译本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并从文本内外两个角度对日译活动及译本进行全面考察,析出毛泽东著作日译与在日传播的特点。毛泽东著作的大量日译及其在日本有效且广泛的传播是在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中完成的,本研究对其特点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期待能为中央文献的翻译与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予以启示,对后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翻译研究、中央文献翻译史研究予以参考,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倪璐璐[10](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二、《矛盾论》写作的时间不可含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矛盾论》写作的时间不可含糊(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分析法 |
1.3.2.2 历史分析法 |
1.3.2.3 个案分析法 |
1.3.3 创新点 |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
6.2.2 争论的性质 |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缘起 |
2.1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争论的原因 |
2.1.1 “毛泽东热”背后引发的争议 |
2.1.2 毛泽东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
2.2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历史过程 |
2.2.1 国外争论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原因 |
2.2.2 国内争论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原因 |
2.3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目的 |
2.3.1 否定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合法地位 |
2.3.2 否定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
第三章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内容及评析 |
3.1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的内容 |
3.1.1 “抄袭说” |
3.1.2 “超越说” |
3.2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争论评析 |
3.2.1 “文字关联法”的评析 |
3.2.2 “无文字关联法”的评析 |
第四章 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再思考 |
4.1 “两论”不同版本视域下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 |
4.1.1 李达“著译”对毛泽东“两论”不同版本的支援作用 |
4.1.2 毛泽东的“两论”是对李达“著译”的超拔 |
4.2 “症候阅读”视域下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 |
4.2.1 “症候阅读”在解读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中的重要性 |
4.2.2 “症候阅读”视域下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差异性 |
第五章 厘清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当代启示 |
5.1 正确认识“两论”的历史地位 |
5.1.1 “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 |
5.1.2 “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石 |
5.1.3 “两论”是对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
5.2 科学把握“两论”的当代价值 |
5.2.1 “两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 |
5.2.2 “两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
5.2.3 “两论”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提供重要方法论支撑 |
5.3 准确回应“两论”的现实要求 |
5.3.1 新时代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
5.3.2 新时代要继续深化和拓展对“两论”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
一、理论框架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政治领导力:确立起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袖集体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核心的形成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高领导层变化 |
二、毛泽东党内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 |
三、领导特质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 |
第二节 组织确立领导核心的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 |
二、政治学视野下领袖的作用 |
三、确立毛泽东领导核心意义 |
第三节 中央集体领导和政治领导力 |
一、中央集体领导形成过程 |
二、政治路线与政治领导力 |
三、战略策略与政治领导力 |
第二章 思想引领力: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原因 |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过程 |
第二节 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 |
一、作为一种理念的思想 |
二、领导思想具有领导力 |
三、列宁建党学说的启示 |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引领力 |
一、毛泽东思想与领导哲学 |
二、毛泽东思想引领力的体现 |
第三章 组织领导力: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
第一节 党组织内部激励建设 |
一、红色文化 |
二、思想建党 |
三、延安整风 |
第二节 党组织能力建设 |
一、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
二、培养全党群众工作能力 |
第三节 党组织管理机制 |
一、灵活的组织机构 |
二、畅通的沟通渠道 |
三、严格的政治纪律 |
第四章 社会号召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
一、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
二、建立“三三制”政权组织 |
三、构建“相容性”制度机制 |
第二节 统一战线内部激励建设 |
一、通过共同领导发挥领导力 |
二、通过利益共享来赢得民心 |
三、发挥尊重激励的领导艺术 |
第三节 统一战线组织能力建设 |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
二、因时而异的统战政策 |
三、因人而异的斗争策略 |
第五章 军队战斗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第一节 军队组织激励建设 |
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二、重视物质利益的激励 |
三、创新军事民主激励 |
第二节 军队组织能力建设 |
一、正确的军事战略 |
二、重视官兵能力提升 |
三、复合型的组织职能 |
第三节 军队组织管理机制 |
一、政治建军的优势 |
二、灵活的组织结构 |
三、严格的军事纪律 |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启示 |
一、对党的领导力的启示 |
二、对组织领导力的启示 |
三、对干部领导力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4)用文本比较为毛泽东《矛盾论》辩诬——以矛盾特殊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本比较视角能彻底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对毛泽东《矛盾论》的诬陷 |
二、从文本看《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特殊性的概括与总结远远高于李达《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中关于矛盾特殊性的阐述 |
(一)《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特殊性的概括远远高于《社会学大纲》对矛盾特殊性的阐述 |
(二)《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特殊性思想的概括远远高于苏联教科书中对矛盾特殊性的概括 |
三、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的哲学批注到《矛盾论》中的概括与总结,可以看出毛泽东关于矛盾特殊性思想是中国革命实践与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 |
四、《矛盾论》文本毛泽东对中国教条主义的批判和对中国革命出路的分析是学者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根本无法涉及与思考的 |
(一)《矛盾论》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教条主义错误根源的分析是《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根本思考不到的 |
(二)《矛盾论》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阐述是《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根本无法涉及的 |
(5)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国内研究述评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文 |
2.1.2 公文写作 |
2.1.3 公文写作要素 |
2.1.4 公文文本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3 小结 |
第3章 公文实践中的问题与公文文本质量的关系 |
3.1 公文实践状况调查 |
3.1.1 调查方案 |
3.1.2 调查实施 |
3.1.3 调查结论 |
3.2 从公文质量角度看公文实践中的问题 |
3.2.1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3.2.2 “朝令夕改” |
3.2.3 “有法不依、有令不行” |
3.2.4 文件过度解读 |
3.2.5 “红头文件 |
3.2.6 公文文风不良 |
3.3 小结 |
第4章 从公文写作角度看公文实践中诸多问题产生原因 |
4.1 从公文写作系统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1.1 从文本系统角度看公文写作实践问题 |
4.1.2 从发文系统角度看公文实践中问题存在之原因 |
4.2 从公文写作主客体统一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2.1 在公文写作语用活动中主客体的对立表现 |
4.2.2 主客体对立的解决之道即主客体的统一 |
4.3 从公文写作矛盾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3.1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4.3.2 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
4.4 从公文写作语境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4.1 忽视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语用失误 |
4.4.2 忽视情景语境导致语用失误 |
4.4.3 忽视篇内语境导致语用失误 |
4.4.4 忽视话语范围导致语用失误 |
4.5 从公文写作规律论看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5.1 从定向性规律看 |
4.5.2 从转化性规律看 |
4.5.3 从实践性规律看 |
4.5.4 从创新性规律看 |
4.5.5 从历时性与共时性规律看 |
4.5.6 从对立统一规律看 |
4.6 小结 |
第5章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与框架 |
5.1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 |
5.2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框架 |
5.3 小结 |
第6章 公文写作的主体要素分析及控制 |
6.1 写作主体 |
6.1.1 “大主体”(发文机关) |
6.1.2 “中主体”(领导或领导群体) |
6.1.3 “小主体”(文秘写作人员) |
6.2 收文主体 |
6.2.1 收文主体的特点 |
6.2.2 收文主体的公文写作理念 |
6.2.3 收文主体在公文写作中的控制措施 |
6.3 小结 |
第7章 公文写作的客体要素分析及控制 |
7.1 揭示客体 |
7.1.1 公文所揭示的客体的作用 |
7.1.2 作为文本所揭示的客体的条件 |
7.1.3 作为文本已揭示对象的控制 |
7.2 公文文本客体 |
7.2.1 公文文种 |
7.2.2 公文格式 |
7.2.3 公文主旨 |
7.2.4 公文材料 |
7.2.5 公文结构 |
7.2.6 公文语言 |
7.2.7公文文风 |
7.3 小结 |
第8章 公文写作的语境要素分析及控制 |
8.1 语境概述 |
8.2 公文写作语境的类别 |
8.3 语境对公文写作的制约 |
8.4 公文语境失误的控制措施 |
8.4.1 篇内语境语用失误之对策 |
8.4.2 情景语境语用失误对策 |
8.4.3 话语范围导致语用失误之对策 |
8.4.4 忽视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语用失误之对策 |
8.5 小结 |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
9.1.1 主要观点 |
9.1.2 创新之处 |
9.1.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9.2 研究展望 |
附录: 公文写作调查问卷 |
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的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结构安排和主要特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孕育(1919──1929) |
第一节 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
一、中国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西方寻找真理 |
三、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三、青年毛泽东的哲学追求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的初步运用 |
一、制定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 |
二、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具体分析 |
三、对农民运动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系统阐述(1929──1937) |
第一节 “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 |
一、“思想路线”科学概念提出的背景 |
二、“思想路线”科学概念的提出 |
三、对“思想路线”科学概念的初步阐释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雏形 |
一、指出了与科学思想路线相对立的“保守路线”的表现与危害 |
二、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 |
三、作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初步阐述 |
一、《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对科学思想路线的初步阐述 |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科学思想路线的初步阐述 |
第四节《实践论》和《矛盾论》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系统阐述 |
一、《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写作背景 |
二、《实践论》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
三、《矛盾论》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
四、《实践论》和《矛盾论》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上的重大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1937──1945) |
第一节 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
一、倡导刻苦学习,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 |
二、提倡研究理论要面向实际 |
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普及 |
第二节 六届六中全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提出 |
一、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二、要求“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延安整风和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确立 |
一、延安整风的特定历史背景 |
二、延安整风的基本历史进程 |
三、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科学思想路线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1945──1957) |
第一节 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系统化 |
一、关于领导方法中的“两个结合” |
二、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认识论思想 |
三、党委会的几条工作方法 |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科学思想路线上的罅隙 |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形成 |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形成的思想轨迹 |
二、《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初步阐释 |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进一步阐释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曲折前进(1957──1976)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初度迷误 |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主要矛盾的偏离 |
二、“大跃进”运动与唯意志论的泛滥 |
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主观空想的盛行 |
第二节 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强调 |
一、研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重新强调科学思想路线 |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新强调科学思想路线 |
三、“七千人大会”对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强调 |
四、《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对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强调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严重迷误 |
一、林彪集团对党的科学思想路线的歪曲和篡改 |
二、江青集团对党的科学思想路线的歪曲和篡改 |
三、坚持回归科学思想路线的不懈抗争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1976──2008)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一、历史转折关头把解决科学思想路线问题提到首位 |
二、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破除个人崇拜 |
三、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第二节 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作出了全面阐述和发展 |
一、科学概括了“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
二、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科学思想路线的丰富内容 |
三、科学论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
四、深刻说明了坚持党的科学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意义 |
五、提出民主是坚持党的科学思想路线的重要条件 |
第三节 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 |
一、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二、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三、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第四节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 |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二、改革开放30 年“十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对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 |
第七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几点历史经验 |
第一节 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前提 |
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 |
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全面地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根据 |
一、认清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认识中国国情的因素 |
二、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切问题的基本根据 |
三、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 |
第三节 深入实际的科学调查研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路径 |
一、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
二、与总结历史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共产党内形成调查研究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
三、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整套科学的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四节 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素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保证 |
一、提高政治素质 |
二、提高哲学素质 |
三、提高知识素质 |
四、提高心理素质 |
五、提高道德素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形式断裂中的逻辑延续: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绪论 文本解读与思想史研究方法探讨 |
引言 雅克·马丁:一个没有著作的哲学家 |
一、马丁在阿尔都塞话语中的寄居存在 |
二、阿尔都塞文本的复杂性 |
三、思想史对象与方法 |
上篇 异质于阿尔都塞主义的阿尔都塞 |
引言 萨特的谢幕与阿尔都塞的登场 |
第一章 转瞬即逝的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场与真实历史 |
一、历史理论:不只是科学,而是科学性 |
二、关于意识形态发展的三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 |
三、否定构形的意识形态与伪客观的意识形态场 |
四、向真实历史的“撤退”与突现逻辑 |
第二章 多元决定与理论实践 |
一、矛盾与多元决定 |
二、社会构形理论 |
三、理论构形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理论 |
第三章 “结构主义的起源”研讨课 |
一、课程计划与发言题目 |
二、结构主义的哲学谱系学 |
三、科学史认识论 |
四、真正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吕西安·塞巴格的《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 |
下篇 从阿尔都塞到阿尔都塞主义 |
引言 拉康的到来 |
第四章 阿尔都塞主义的发展与分裂 |
一、占领“乌尔姆圈”与《马列手册》 |
二、拉康自立门户与米勒的《结构的行动》 |
三、最初的分裂:米勒退出“读《资本论》”研讨小组与“剽窃事件” |
四、内部分裂:从《马列手册》到《分析手册》,从共产主义到毛主义 |
五、外部断裂:“五月风暴”中的全面挫败 |
一、普适性的话语理论 |
二、结构化的结构 |
三、导演幻象中的主体 |
四、作为“空缺的空缺”的科学闭合 |
一、理论支援 |
二、Denegation:可见与不可见的辩证关系 |
三、Darstellung: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与历史哲学的“症候” |
四、Gliederung:马克思的“结构”概念 |
第七章 阿尔都塞主义中的阿尔都塞 |
一、Theoretical Formation:从“理论构形”到“理论训练” |
二、与列维-斯特劳斯“清算”:指向阿尔都塞和阿尔都塞主义的无形“自我批判” |
三、阿尔都塞主义者们围绕“结构”的争论和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毛泽东著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毛泽东著作翻译研究 |
1.2.2 毛泽东著作译本传播研究 |
1.3 理论框架 |
1.3.1 描述翻译研究理论 |
1.3.2 操纵学派理论 |
1.3.3 语言学派理论 |
1.3.4 传播学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毛泽东著作日译概貌 |
2.1 中国译毛泽东著作 |
2.1.1 翻译出版趋势 |
2.1.2 翻译活动特点 |
2.2 日本译毛泽东著作 |
2.2.1 翻译出版趋势 |
2.2.2 翻译活动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泽东著作日译的“赞助人” |
3.1 赞助人的构成 |
3.1.1 赞助人的个体 |
3.1.2 赞助人系统 |
3.2 赞助人的行为 |
3.2.1 翻译活动的规范 |
3.2.2 翻译过程的设定 |
3.2.3 对海外翻译的赞助 |
3.3 赞助人的作用 |
3.3.1 赞助人与意识形态 |
3.3.2 赞助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著作日译的译者主体 |
4.1 翻译者群像 |
4.1.1 译者的“显身”与“隐身” |
4.1.2 译者的多重身份 |
4.2 主体间性 |
4.2.1 译者与原文作者 |
4.2.2 译者与读者 |
4.2.3 译者与译者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著作日译的译本研究 |
5.1 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 |
5.1.1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问题 |
5.1.2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策略 |
5.1.3 《毛泽东选集》的译注问题 |
5.2 复译的代表——《矛盾论》 |
5.2.1 《矛盾论》的翻译之争 |
5.2.2 《矛盾论》中典故翻译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毛泽东著作日译本在日本的传播 |
6.1 毛泽东著作日译本的传播 |
6.1.1 译本发行 |
6.1.2 学习讲座 |
6.2 毛泽东著作日译本的接受 |
6.2.1 毛泽东思想研究 |
6.2.2 毛泽东思想研究结社 |
6.2.3 毛泽东著作传播中的“知”与“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回顾总结 |
7.1.1 毛泽东著作日译的译本研究(1949-1978) |
7.1.2 文本内外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
7.1.3 毛泽东著作日译与传播的影响 |
7.2 研究贡献及不足之处 |
7.2.1 本研究的贡献 |
7.2.2 本研究的不足 |
7.3 思考及展望 |
7.3.1 对本研究的思考 |
7.3.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日本語要約 |
附录 Ⅰ 毛泽东著作日译本总汇(1949-1978) |
附录 Ⅱ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致日本毛泽东选集刊行会书简 |
附录 Ⅲ 毛泽东著作日译主要译者简介 |
附录 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译注表 |
附录 Ⅴ 《北京周报》中的《毛泽东选集》广告 |
附录 Ⅵ 《读卖新闻》刊登的三一书房旧译版《毛泽东选集》的广告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10)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矛盾论》写作的时间不可含糊(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李达“著译”与毛泽东“两论”的关系研究[D]. 乔怀丽. 西北大学, 2018(01)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D]. 苗贵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用文本比较为毛泽东《矛盾论》辩诬——以矛盾特殊性为例[J]. 常改香.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5]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D]. 孙峻华. 南京大学, 2019(08)
- [6]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研究[D]. 李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7]形式断裂中的逻辑延续: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主义研究[D]. 杨乔喻. 南京大学, 2015(01)
- [8]《矛盾论》写作的时间不可含糊[J]. 尹口.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4(06)
- [9]毛泽东著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D]. 朱雯瑛.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10]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