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套作农机具研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1](1976)在《间套作农机具研制概况》文中提出 间作、套种(东北地区还有混作)耕作制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以米,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这种传统的耕作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间套作耕作制度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照和地力;利用边行的优势促进增产;可合理倒茬,增加夏粮和绿肥比重,做到养地用地相结合,保证稳产高产。所以近几年来,间套作耕作面积迅速发
先进制造领域技术预测课题组[2](2001)在《农业机械制造业产品与技术发展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米松华[3](2013)在《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碳足迹核算和适用性低碳技术应用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耦合关系明显,一方面在高能耗的石油农业生产模式下,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将导致生产潜力与农业资源有效供给的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无论是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的比重,还是甲烷和氧化亚氮两大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各自总量的比重均居全球最高。中国农业活动基数大、增长快,如不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农业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会增大;且以“机械化+化学化=农业现代化”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立体交叉污染和食品不安全等负外部性也将日益严重。因此,研究我国低碳型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农业减排技术推广和低碳农业发展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低碳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从研究侧重来看,主要体现在重适应轻减排、重宏观轻微观、重技术轻推广尤其是对微观农户减排技术采纳系统实证研究的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主要应用系统论中的协同理论和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结合已有低碳农业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现代农业理论推导,首先,界定了由概念群、核心要素、衡量指标组成的低碳农业内涵体系,并构建了低碳现代农业分析逻辑框架;其次,应用碳足迹理论采用全生命周期法对全国和各省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系统核算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逐年分解分析;再次,利用德尔菲专家评价法筛选出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适用性技术和管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微观计量技术以稻田种植为例,对稻农减排技术采纳意愿以及一体化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对低碳农业发展中技术、组织、政策耦合进行深度挖掘,并对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的排放效果、成本-收益、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低碳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和文献综述部分,包括第1、2、3章的内容。主要界定本文研究边界、研究背景和意义、所用理论和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创新点和不足。鉴于本文属应用对策类研究,综述部分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实践。从已有文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已形成以自然科学“田野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和以经济学为主的社会科学“各类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内容以及与之匹配的研究方法的一体化分析框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农业内涵、发展模式和路径、必要性和制约分析、政策与机制设计的定性研究方面;从国内外发展实践方面,国外侧重农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及农业碳源碳汇核算标准的制定,农业减排增汇补贴和碳市场交易已进入实施阶段;我国侧重依托国际项目合作进行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实践和试行碳排放交易以及依托中国绿色碳基金开展自愿市场的碳汇交易(主要是林业方面),关于低碳农业方面还处在概念性和基础性研究上,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目前多数侧重宏观层面,对微观主体的研究明显欠缺,尤其是基于具有适用性和经济性减排技术基础上的农户减排行为研究以及典型案例研究亟需加强。第二部分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的构建,包括第4章内容。在系统梳理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内涵、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基础上,试图把握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内涵拓展、主导模式,从而得出低碳现代农业是现代农业全面实现阶段的具体发展模式之一的观点。在综合了已有研究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由基本定义、概念群、核心要素、衡量指标构成的低碳现代农业内涵体系,并将低碳农业与相关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由基础工作、发展路径、政策体系组成的低碳农业分析逻辑框架,而本文实证分析部分主要是验证发展判别和技术应用两项基础工作。第三部分是宏观层面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5章内容。已有的IPCC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没有将农用能源和农资投入品隐含碳以及农业废弃物碳排放纳入核算体系,严重低估了农业生产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造成减排措施上的缺失。本章应用碳足迹理论和分层生命周期评价法对我国及各省区1995—2010年间农业碳足迹总量和碳足迹强度进行了全面核算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应用拓展的卡亚—波特恒等式运用完全分解法从内在机理上识别影响国家以及区域层面农业碳足迹排放量的驱动因素,从而结合总量核算和驱动因素时间序列分析,从宏观上完成对分析框架中低碳现代农业发展判别实证研究并提出区域分异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第四部分是微观层面实证分析部分,包括6、7、8章内容。这部分首先,基于“增产减排或至少是稳产减排”的农业(户)生产需要,在全面汇整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修正式德尔菲法,分农田氧化亚氮减排、稻田甲烷减排、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三个专题,筛选出“确定性强、可行性强、减排潜力大、对产量有增产或稳产影响、农户易于采纳”的农业适用性减排技术“最终清单”;然后,以水稻为例,分别应用二元选择模型和计数模型对稻农稻田甲烷减排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以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为研究案例,深度挖掘低碳农业发展中技术、组织、政策耦合经验,并对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排放效果、成本收益、基准模式向目标模式转化的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本部分从微观层面完成对分析框架中低碳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包括第9章内容。宏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1995—2010年间农业碳足迹整体处于阶段性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0.67%,可划分为快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增速反弹回升期、增速放缓期四个阶段;农业碳足迹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年均降幅达4.19%。从碳足迹层级结构分析,除农业源排放表现为下降趋势外,农用能源、农资隐含碳、农业废弃物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都不同程度呈现增长态势。能源碳强度效用和单位产量能源强度效应分别是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微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田适用性减排技术侧重养分管理和耕作制度;稻田适用性减排技术侧重水分管理和品种筛选;畜牧业适用性减排技术侧重饲料管理和粪便管理。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能显着提高减排技术的采纳意愿,通过科技示范户对减排技术的试验示范能显着提高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贷的可获得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三个因素则同时显着影响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通过边际减排成本确定每亩或减排单位二氧化碳当量的补贴或碳交易价格,能够推进区域农业生产模式从基准模式向目标模式转变。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提出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李金鑫[4](2009)在《江苏省百年农业机械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机械是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经之路。江苏省是中国农机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百年发展,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目前正处于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搜集、整理、研究江苏省一百年来农机化的发展历史,分析其影响要素,总结其规律,对于理性地制定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指导江苏省农机化的未来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苏州范祎等联名禀请……招股购买外国机器,开垦九邑荒地”,南京张士宝“购买美犁,导农深耕云”,这标志着江苏省近代农业机械化的开始。至1949年的数十年中,江苏省的灌溉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耕种机械以及农机教育、制造和维修事业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历史环境,江苏省农业机械只能在引进、仿制的过程中,小规模地摸索着发展、局域型的创新,而省内的广大农村仍旧是使用传统农具为主。但此时的农机化发展作为江苏省农机化发展之路的第一步,在江苏农业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意义,其肇始之功不应抹杀。1949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行政力量的关注和强力推进下,江苏省农机化在拖拉机的推广、水利排灌事业、植保机械发展以及农机科研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产粮食起了很大推动作用。文革虽对农机化发展质量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并没有根本性的制约,反而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化事业。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干预过度,农业机械化事业暴露出与农村实际情况、农机技术规律、农业生产和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等各方面缺憾,最终没有达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在经历了初期短暂的停滞之后,江苏省采取了农机立法、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农业机械化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机跨区作业飞速发展,农机维修和保养,农机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成就斐然。目前,江苏省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正在向着更高目标发展。对江苏省农机化百年发展历程的考察表明:政局稳定是农机化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得当的政府政策扶持是农机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推动力;近代江苏省农业人口众多,导致农业劳动力成本极低,曾极大的阻碍了农机化发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农村人口的转移,劳动力成本上升,农村人口的非农就业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人多地少导致的土地细碎化和农户经营规模过小,曾制约了江苏省大型农机化的发展;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中小型农业机械更适合江苏省的省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农机化发展相当重要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通过资金、科技等的推动,对农机化的促进越大;另外,农作制度的变革,也从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江苏省的农机化的进程。
张黎骅,蔡金雄,李雨涵,王小春,杨文钰[5](2020)在《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为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矛盾,充分发挥玉米/大豆(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实现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笔者所在研究团队针对现有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装备存在的问题,按照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指导思想,研制出轻简、高效、优质的种、管、收机具,实现了玉豆带状种植全程机械化。文章对机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指出种、管、收机具将以种植装备智能化、田间管理多功能、高效低损联合收获等技术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张静[6](2014)在《新疆玉米主栽区农机系统优化配置与规模经营的研究》文中指出玉米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粮、经、果、饲、能等多元用途,是畜牧养殖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文通过对新疆玉米主栽区的玉米种植模式、农艺要求、机械化配备水平、工艺流程及生产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新疆玉米优势产区温泉县的农机系统优化配置及玉米规模化种植等问题,以期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新疆玉米机械化规模种植和机具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参考。(1)分析阐述了新疆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和机械化生产现状,并对南北疆玉米种植制度、种植模式与农艺要求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玉米各作业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2)在分析温泉县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对主要作业机械进行了筛选,并采用加速遗传算法(RAGA)进行了投影寻踪分类(PPC)建模,对备选的6种动力机械进行选型研究和优劣排序,评选出4种大中型拖拉机作为动力机械,得出了较满意的结果,为农机系统的选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3)依据温泉县现有的农业生产能力条件,制定了温泉县小麦和玉米全年机械化生产作业流程;并运用非线性规划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借助LINGO软件计算出以农机系统作业成本与适时性损失之和最小为目标的农机系统最佳配备量;且根据计算结果将方案进行了改进,并与改进前的方案和线性优化方案在经济技术指标上进行了对比,又引用农机装备配置合理度和适宜农机装备占有率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线性优化配备方案优于其它配备方案,其农机装备结构相对合理,生产效益更好。(4)确定了温泉县不同经营规模的机械系统优化配备方案,并从农户、农机代耕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适合温泉县春播玉米机械化规模经营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三种运营模式下的玉米最佳经营规模,实现了机械与土地的最佳配合及农机代耕企业与农户双方收益的最大化。
沈双庆[7](2003)在《轨道式农业机械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索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新途径,本文提出一种轨道式农业机械系统的构想,采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农田作业的全程机械化,避免农业机械行走机构对土壤的破坏,还可以适应“精细农业”的技术要求,节约能源,提高土地生产率。本文还从技术上和经济性对该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客观分析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难题和应用前景,认为该系统有望成为农业机械装备应用高新技术而实现技术创新的平台,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王雅梅[8](2020)在《玉米-大豆不同宽幅间作对大豆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地区小麦玉米长期、大面积集约化单一种植,农药、化肥等高强度投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壤质量下降、病虫草害逐年加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农作物间作作为一种多样化的种植模式能够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壤质量,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限制间作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关键因素是原有的传统间作模式并不适用于现存的常规农业机械作业,于是新的宽幅间作模式应运而生。但是何种宽幅间作模式是最优的选择,目前还没有定论,因此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在山东省齐河县开展了不同农机作业宽幅试验,设置单作大豆(SSB)、单作玉米(SM)、玉米/大豆2:1播幅种植(I21)、玉米/大豆2:2播幅种植(I22)、玉米/大豆2:3播幅种植(I23)五个处理,探究玉米-大豆不同宽幅间作对大豆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群体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作物的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大豆宽幅间作相较于单作增加了大豆植株的株高,同时降低了其叶面积指数以及地上部生物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大豆叶面积指数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同一生长期内,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大豆株高逐渐减小,地上部生物量及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加,其中I21处理大豆株高显着高于单作大豆,地上部生物量及叶面积指数显着低于单作大豆。2.各宽幅间作处理大豆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呈现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I21处理各个时间段的光合有效辐射明显低于其他处理,I22和I23处理基本没有差异;间作相较于单作增加了大豆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胞间CO2浓度,降低了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相同生育时期内,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大豆叶绿素相对含量、胞间CO2浓度逐渐降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则逐渐升高,其中I21处理大豆叶绿素相对含量、胞间CO2浓度显着高于单作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着低于单作大豆。3.与单作相比,宽幅间作降低了大豆种植区的土壤含水量、增加了玉米种植区的土壤含水量,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玉米大豆种植区的土壤含水量均逐渐增加;宽幅间作降低了大豆的WUE(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玉米的WUE,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玉米大豆的WUE均逐渐增加,但群体WUE均高于单作;间作处理的WER(水分当量比)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而增加,各间作处理的WER在1.67-1.97范围内,均具有水分利用优势。4.除2019年I21处理外,2018年和2019年各宽幅间作处理玉米大豆的百粒重均显着低于单作,各处理大豆产量表现为:I21<I22<I23<SSB,间作处理大豆产量均显着低于单作大豆;各处理玉米产量表现为:I23>I22>I21>SM,除I21处理外,各间作处理玉米产量均显着高于单作玉米。2018年三种宽幅间作处理以籽粒产量为基础的LER(土地当量比)在0.95~1.08范围内,2019年在0.93~1.03范围内,本实验研究中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玉米-大豆2:2、2:3播幅种植具有间作生产优势。
舒坤良[9](2009)在《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我国农机服务组织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我国农机服务组织的形成机理、成员行为、作业效率、矛盾问题及发展趋势。其中,对组织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实地调查的组织形成机理的系统分析,组织形成过程中潜在成员之间的博弈分析,潜在成员合作优度的评判方法与组织纳新的标准分析,以及组织成员应遵循的合作机制分析;对组织成员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成员的需要与动机分析,成员的认知偏差分析,成员的公平与互惠行为分析,以及成员行为的管理机制分析;对组织作业效率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作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辨识,作业效率测度的方法比选,作业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研究,以及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苍山县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对组织矛盾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中不相容问题与对立问题的辨识,以及典型不相容问题及对立问题的可拓分析;对组织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发展的背景分析,组织发展的可持续分析,以及组织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机服务组织的持续良性发展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蔡杜明,郑学飞,翁维斋,陈静芬,汪永斌,吴平[10](1993)在《宁波棉花生产过程机械化的研讨》文中提出本文从宁波棉花生产实际出发指出:要发展棉花生产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实施棉田机械化作业。提出研究棉花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途径:1、农艺与农机化紧密结合,制订一套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工艺;2、研究间套作作物搭配、育苗移栽和两季单作方法;3、发展规模经营;4、建立一优二高棉花生产高新技术试验基地;5、建立一支从事棉花生产的科技队伍。并根据宁波棉区特点和分布情况,还提出分步骤实施海涂垦区和老棉区棉田机械化的途径。
二、间套作农机具研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套作农机具研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2)农业机械制造业产品与技术发展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合分析 |
(一) 产品发展方向 |
1. 国外产品发展的方向 |
(1) 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依靠科技进步抢占市场 |
(2) 提高“三化”水平, 满足农机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和延伸运用领域 |
(3) 重视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机化技术及其机械 |
(4) 设施农业发展迅速 |
(5) 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农业机械向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发展 |
2. 国内产品的发展方向 |
(1) 提高“三化”水平补缺配套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产品 |
(2) 提高技术水平加快农机产品的更新换代 |
(3) 发展适应高产、优质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需要的农机产品 |
(4) 适应可持续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机产品 |
(5) 为现代化设施农业需要提供成套设备 |
(二) 重点发展的产品 |
二、重点发展产品预测分析 |
(一) 拖拉机 |
1. 市场需求趋势 |
(1) 国内市场 |
① 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将走出低迷态势, 稳步回升 |
② 小型拖拉机市场增长速度放慢, 需求趋于稳定 |
(2) 国外市场 |
2. 发展方向和重点 |
(1) 国外拖拉机发展方向和重点 |
(2) 国内拖拉机发展方向和重点 |
3. 待开发的重点产品目录 |
(二) 新型少耕免耕机械 |
1. 市场需求趋势 |
2. 发展方向和重点 |
3. 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三) 节水、节能灌溉成套设备 |
1. 市场需求趋势 |
(1) 国内市场 |
(2) 国外市场 |
2. 发展方向和重点 |
3. 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四) 设施农业成套设备 |
1. 市场需求 |
(1) 国内市场 |
(2) 国外市场 |
2. 发展方向与重点 |
(1)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
(2) 国内发展方向与重点 |
3. 待开发的产品 |
(五) 新型水土环保及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械 |
1. 市场需求趋势 |
(1) 国内市场 |
① 地膜回收机械市场看好 |
② 防止和减少化肥污染环境的机械市场 |
③ 市场需要能喷洒低量低毒农药的植保机械 |
(2) 国外市场 |
2. 发展方向和重点 |
(1) 填补地膜回收机产品的缺口。 |
(2) 国内外均重视发展科学施肥技术及相应的技术装备。 |
(3) 发展低量、高效喷洒农药的植保机械, 以减少环境污染。 |
3. 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六) 新型水稻种植及收获机械 |
1. 市场需求趋势 |
(1) 国内市场 |
(2) 国际市场 |
2.发展方向和重点 |
(1) 新型水稻栽种机械 |
(2) 水稻收获机械 |
3.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七) 玉米联合收获机 |
1.市场需求趋势 |
(1) 国内市场 |
(2) 国外市场 |
2.发展方向和重点 |
(1) 制定玉米收获机系列机型谱。 |
(2) 立足国内, 发展方向和重点主要有: |
3.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八) 棉花采摘及加工成套设备 |
1.市场需求趋势 |
(1) 国内市场 |
(2) 国际市场 |
2.发展方向和重点 |
(1) 根据市场需要, 尽快填补采棉机产品空白是当前当务之急。 |
(2) 伴随采棉机的开发推广, 同步开发机采棉的加工机械势在必行。 |
(3) 长绒棉是优质棉, 价格为中长棉的2—3倍。 |
(4) 棉籽脱绒成套设备应成为今后重点发展推广的重要机械。 |
3.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1) 棉花收获成套设备, 包括: |
(2) 机采棉加工成套设备, 包括: |
(九) 种子加工成套设备 |
1.市场需求趋势 |
(1) 国内市场 |
(2) 国外市场 |
2.种子机械发展方向与重点 |
3.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十) 新型粮食仓储成套设备 |
1.市场需求 |
2.发展方向和重点 |
3.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十一) 大型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 |
1.市场需求 |
2.发展方向和重点 |
3.重点发展的产品 |
(十二) 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 |
1.市场需求趋势 |
①长绒棉加工成套设备 |
② 马铃薯深加工成套设备 |
③ 苹果浓缩加工设备 |
2.发展方向与重点 |
(1) 国外发展方向和重点 |
(2) 国内发展方向和重点 |
3. 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十三) 农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装备 |
1. 市场需求趋势 |
(1) 国内市场 |
(2) 国外市场 |
2. 发展方向与重点 |
(1) 发展汽化、液化和固化成型的生物质能装备。 |
(2) 风能装置。 |
(3) 太阳能在农业中的应用的设备。 |
3. 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十四) 新型农用运输车 |
1. 市场需求趋势 |
2. 发展方向和重点 |
3. 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十五) 精确农业需要的农业机械 |
1. 市场需求趋势 |
2. 发展方向和重点 |
3. 待开发的重点产品 |
三、农业机械制造业关键技术 |
四、农业机械制造业关键技术分析 |
(一) 拖拉机可变高地隙技术 |
1. 技术概要 |
2. 选择依据 |
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4.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二) 拖拉机高速技术 |
1. 技术概要 |
2. 选择依据 |
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4.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三) 精确农业所需的GPS (全球卫星导航通讯系统) 技术 |
1. 技术概要 |
2. 选择依据 |
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4.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四) 新型农机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 |
1. 技术概要 |
2. 选择依据 |
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4.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五) 机械强度与实验技术 |
1. 技术概要 |
2. 选择依据 |
3. 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
4.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六) 农业机械CAD/CAM |
1. 技术概要 |
2.选择依据 |
3.国内外发展趋势 |
5.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七) 农业机械电子信息技术 |
1.技术概要 |
2.选择依据 |
3.国内外发展趋势 |
(1) 从低水平技术向高水平技术发展。 |
(2) 从单项监控向综合监控发展。 |
(3)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使农业技术装备向自动化、无人化发展。 |
(4) 重视开发农用专用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
4.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八) 农机液压技术 |
1.技术概要 |
(1) 现有的农业机械上将会扩大液压技术应用范围。 |
(2) 新开发的农业机械上将会积极应用液压技术 |
2.选择依据 |
3.国内外发展趋势 |
4.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研究内容 |
(九) 拖拉机高强度薄壁壳体和球铁铸造技术 |
1.技术概要 |
2.选择依据 |
3.国内外发展趋势 |
(1) 缸体、缸盖 |
(2) 球铁铸造 |
4.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十) 新型材料防腐蚀技术 |
1.技术概要 |
2.选择依据 |
3.国内外发展趋势 |
(1) 耐腐蚀低合金钢 |
(2) 农用不锈钢 |
(3) 耐腐蚀复合钢 |
(4) 耐腐蚀金属镀层 |
4.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1) 塑料在农机上的应用 |
(2) 防锈涂料和防蚀涂料在农机上的应用 |
(3) 腐蚀专家系统 |
(3)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碳足迹核算和适用性低碳技术应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界定 |
1.1.1 碳源与碳汇 |
1.1.2 农业源温室气体 |
1.1.3 农业碳足迹边界界定 |
1.2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1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
1.2.2 低碳经济与低碳农业 |
1.2.3 已有研究与本文落脚点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安排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内容结构的安排 |
1.5 研究所用的理论与方法 |
1.5.1 所用的理论 |
1.5.2 所用的方法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2 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2 低碳农业研究文献综述 |
2.1 低碳农业问题文献检索情况 |
2.1.1 低碳农业问题英文文献检索情况 |
2.1.2 低碳农业问题中文文献检索情况 |
2.2 国外低碳农业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农业源温室气体来源测度和减排机理研究 |
2.2.2 农业源温室气体数量和结构特征核算研究 |
2.2.3 农业减排技术路径和减排措施经济分析研究 |
2.2.4 农业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机制研究 |
2.2.5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设计研究 |
2.3 我国低碳农业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自然科学领域研究 |
2.3.2 低碳农业内涵相关研究 |
2.3.3 农业生产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
2.3.4 低碳农业必要性和制约因素研究 |
2.3.5 低碳农业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研究 |
2.3.6 低碳农业发展政策与机制设计研究 |
2.4 国内外低碳农业研究文献评述 |
3 低碳农业发展概况综述 |
3.1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概况 |
3.1.1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实践概况 |
3.1.2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相关政策 |
3.2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概况 |
3.2.1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实践概况 |
3.2.2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相关政策 |
3.3 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评述 |
4 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的构建 |
4.1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及其演变 |
4.1.1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演变 |
4.1.2 现代农业内涵及其演变 |
4.1.3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演变 |
4.2 低碳现代农业内涵体系 |
4.2.1 低碳现代农业的内涵阐释 |
4.2.2 低碳现代农业的核心要素 |
4.2.3 低碳现代农业的衡量指标 |
4.2.4 与相关发展模式异同比较 |
4.3 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 |
4.3.1 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的构建 |
4.3.2 低碳现代农业分析框架的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判别 |
5.1 我国农业碳足迹核算及时空特征判别 |
5.1.1 碳足迹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2 我国农业碳足迹的时序特征判别 |
5.1.3 我国农业碳足迹的区域差异判别 |
5.2 我国农业碳足迹影响因素判别 |
5.2.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主要结论 |
6 适用性低碳农业技术的筛选分析 |
6.1 指标和方法 |
6.1.1 适用性及其指标 |
6.1.2 德尔菲法概述 |
6.2 流程步骤 |
6.2.1 准备阶段 |
6.2.2 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
6.3 问卷处理过程及结果分析 |
6.3.1 农田氧化亚氮减排技术清单及筛选 |
6.3.2 稻田甲烷减排技术清单及筛选 |
5.3.3 畜牧业减排技术清单及筛选 |
6.3.4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体系及其释义 |
6.4 基本结论 |
7 农户适用性低碳技术的采纳研究 |
7.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7.1.1 二元选择模型 |
7.1.2 计数模型 |
7.1.3 逐步回归 |
7.2 样本区域、数据获取和变量设置 |
7.2.1 样本区域的选取 |
7.2.2 问卷设计 |
7.2.3 数据获取 |
7.2.4 变量设置 |
7.3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1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7.3.2 稻农气候变化认知及适应性行为状况 |
7.3.3 稻农品种选择偏好描述 |
7.3.4 稻农水肥管理行为分析 |
7.3.5 稻农耕作制度基本概况 |
7.4 影响稻农减排技术采纳的计量经济分析 |
7.4.1 二元选择模型结果分析 |
7.4.2 计数模型结果分析 |
7.5 主要结论 |
8 低碳农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
8.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8.1.1 研究方法 |
8.1.2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
8.2 案例介绍 |
8.2.1 河横村发展历程 |
8.2.2 河横村低碳农业做法 |
8.3 案例分析 |
8.3.1 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排放效果比较 |
8.3.2 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成本收益比较 |
8.4 讨论与结论 |
9 结论与政策启示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江苏省百年农业机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49年前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的初步发展 |
第一节 近代农具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灌溉机械 |
第三节 农产品加工机械 |
第四节 农业耕种机械 |
第五节 农机制造和修理 |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代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恢复起步阶段(1949-1965年) |
第二节 曲折发展的文革期间(1966-1978年)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一节 多种形式发展的机制转换阶段(1979-1993年) |
第二节 市场导向的长足发展阶段(1994年-)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与成效 |
第四章 江苏省百年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局形势以及政府政策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人口数量与劳动力成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土地国情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
第五节 农作制度变革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百年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6)新疆玉米主栽区农机系统优化配置与规模经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装备系统优化配备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疆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技术发展概况 |
2.1 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
2.2 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 |
2.3 玉米田间生产农艺要求 |
2.4 小结 |
第3章 农机装备系统的选型与配备研究 |
3.1 农机装备系统选型研究 |
3.2 农机装备系统配备研究 |
3.3 温泉县农机装备系统选型 |
3.4 温泉县作业机组的编制 |
3.5 小结 |
第4章 温泉县农机系统优化配备研究 |
4.1 温泉县概况 |
4.2 温泉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工艺 |
4.3 农机装备系统配备模型的选择 |
4.4 温泉县农机装备系统配备模型的建立 |
4.5 模型部分参数的计算 |
4.6 优化配备模型的求解 |
4.7 优化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
4.8 不同经营规模的配备方案 |
4.9 小结 |
第5章 玉米机械化种植最佳经营规模的研究 |
5.1 农户自主经营最佳规模 |
5.2 农机代耕企业最佳经营规模 |
5.3 农业合作社最佳经营规模 |
5.4 结果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MATLAB 程序源代码 |
附录 2 改进非线性规划模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玉米-大豆不同宽幅间作对大豆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间作概况 |
1.2.2 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3 间作对作物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4 间作对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
1.2.5 间作对作物养分利用的影响 |
1.2.6 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7 机械化间作的发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样地设置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光合有效辐射的测定 |
2.3.2 光合参数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 |
2.3.3 大豆株高、单株叶面积及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 |
2.3.4 土壤温湿度及空气温湿度的测定 |
2.3.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6 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7 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叶面积的影响 |
3.1.3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大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 |
3.2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3.2.1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大豆冠层上方的光合有效辐射变化 |
3.2.2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大豆功能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变化 |
3.2.3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大豆光合特性的变化 |
3.2.4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冠层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
3.2.5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水分资源利用的影响 |
3.3.1 试验地降水情况 |
3.3.2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收获后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3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群体产量的影响 |
3.5.1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产量和土地当量比的变化 |
3.5.2 宽幅玉米-大豆间作PAR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4.2.1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冠层上方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4.2.2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3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冠层温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
4.5 不同宽幅玉米-大豆间作对群体产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历史演变及国际比较 |
1.2.1 成因分析 |
1.2.2 国内外发展历程回顾 |
1.2.3 国际比较分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全文结构安排 |
1.5.1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2 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
1.6 小结 |
第2章 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评析 |
2.1 马列主义农民合作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合作理论 |
2.1.2 列宁的农民合作理论 |
2.1.3 毛泽东的农民合作理论 |
2.1.4 邓小平的农民合作理论 |
2.2 涉及的当代前沿理论 |
2.2.1 自组织理论 |
2.2.2 可拓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组织行为理论 |
2.2.5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农机服务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的设计、实施与检验 |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及量表的设计 |
3.1.2 调查地点的选择及调查的实施 |
3.1.3 量表的有效性检验 |
3.1.4 调查对象的统计描述 |
3.2 组织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
3.2.1 政策环境 |
3.2.2 社会环境 |
3.2.3 市场环境 |
3.3 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
3.3.1 组织的概况与特点 |
3.3.2 组织的管理 |
3.3.3 成员的行为 |
3.3.4 组织的投入产出 |
3.4 小结 |
第4章 农机服务组织形成机理研究 |
4.1 组织形成机理的系统分析 |
4.2 组织形成进程中的博弈分析 |
4.2.1 博弈的存在性分析 |
4.2.2 组织形成的条件博弈 |
4.3 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
4.3.1 现有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及不足 |
4.3.2 基于相似系数的多级可拓评判方法提出 |
4.3.3 组织合作伙伴选择的多级可拓评判实证 |
4.4 组织形成的合作机制分析 |
4.4.1 理性机制 |
4.4.2 利益转移机制 |
4.4.3 协商机制 |
4.4.4 三种机制的耦合作用 |
4.5 小结 |
第5章 农机服务组织成员行为研究 |
5.1 成员的需要与动机分析 |
5.1.1 需要 |
5.1.2 动机 |
5.2 成员的认知偏差分析 |
5.2.1 认知过程 |
5.2.2 认知偏差 |
5.3 成员的公平与互惠行为分析 |
5.3.1 公平行为 |
5.3.2 互惠行为 |
5.3.3 利他行为 |
5.4 成员行为管理机制分析 |
5.4.1 角色认知 |
5.4.2 规章制度 |
5.4.3 群体规范 |
5.5 小结 |
第6章 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效率研究 |
6.1 作业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辨识 |
6.1.1 作业效率的界定 |
6.1.2 影响指标的设计 |
6.1.3 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与辨识 |
6.1.4 主要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 |
6.2 作业效率测度方法比选及指标体系的设定 |
6.2.1 效率测度方法的比选 |
6.2.2 指标体系设定的原则与要求 |
6.2.3 投入产出指标的设置 |
6.3 作业效率测度实证研究 |
6.3.1 样本选择和数据的获取 |
6.3.2 组合技术效率测度 |
6.3.3 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测度 |
6.4 小结 |
第7章 农机服务组织的矛盾问题研究 |
7.1 矛盾问题的界定及可拓模型 |
7.1.1 目标、条件及问题的界定 |
7.1.2 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 |
7.1.3 矛盾转化的思想 |
7.2 组织矛盾问题的辨识 |
7.2.1 不相容问题的辨识 |
7.2.2 对立问题的辨识 |
7.3 组织矛盾问题的可拓分析 |
7.3.1 不相容问题的可拓分析 |
7.3.2 对立问题的可拓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趋势分析 |
8.1 发展的背景分析 |
8.1.1 我国农机化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
8.1.2 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任重而道远 |
8.2 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 |
8.2.1 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的提出 |
8.2.2 发展方向及前景预测 |
8.3 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分析 |
8.3.1 指导思想与原则 |
8.3.2 发展模式预测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博士生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录 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调查问卷 |
四、间套作农机具研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间套作农机具研制概况[J]. 本刊. 农业机械资料, 1976(10)
- [2]农业机械制造业产品与技术发展预测[J]. 先进制造领域技术预测课题组. 机电新产品导报, 2001(Z3)
- [3]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碳足迹核算和适用性低碳技术应用的视角[D]. 米松华. 浙江大学, 2013(06)
- [4]江苏省百年农业机械化研究[D]. 李金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5]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张黎骅,蔡金雄,李雨涵,王小春,杨文钰.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6]新疆玉米主栽区农机系统优化配置与规模经营的研究[D]. 张静.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7]轨道式农业机械系统的可行性研究[A]. 沈双庆. 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3
- [8]玉米-大豆不同宽幅间作对大豆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王雅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9]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D]. 舒坤良. 吉林大学, 2009(08)
- [10]宁波棉花生产过程机械化的研讨[J]. 蔡杜明,郑学飞,翁维斋,陈静芬,汪永斌,吴平. 浙江农村技术师专学报, 1993(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