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血pH值和血气分析

慢性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血pH值和血气分析

一、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血液酸碱度及血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琼英[1](2021)在《呼吸康复护理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呼吸康复护理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呼吸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生命质量及脱机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康复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升生命质量,有助于尽快脱机。

张晓琦[2](2020)在《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心脏负荷增加的一种多系统疾病。其关键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将导致呼衰和心衰,死亡率极高。在肺心病治疗上,中医辅助西医能增强治疗的疗效。中药注射剂大量应用于肺心病的治疗,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飞跃,种类繁多,故现急需评价各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循证医学方法,综合评估中药注射液对肺心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的:临床上用于治疗肺心病的中药注射剂种类繁多,并且各自拥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这就给临床医生选择带来困扰。同时,关于中药注射剂头对头的实验研究较少,两种药物没有直接比较。网状meta分析可以进行多种药物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现比较各中药注射液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出最优方案,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1.检索文献,筛选文献,制作文献基线资料表;2.采用REVMAN软件将各注射剂进行异质性检验,进行传统meta分析;3.比较异质性筛选进入网状meta分析的组别,STATA14制作网状图;GEMTC进行中药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总有效率具体概率的排序。比较各组在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上的疗效。结果:纳入文献共123篇,共涉及8种中药注射剂,分别是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舒血宁、冠心宁、脉络宁。研究中对照组均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实验组均为某种中药注射液加西医常规治疗。①在疗效上:辅助中药注射液能提高疗效,脉络宁疗效最显着,与灯盏花素相比OR:1.68,95%CI(1.08,2.66),与红花组相比 OR:1.69,95%CI(1.03,2.89),与丹红组相比较OR:1.59,95%CI(1.06,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降低红细胞压积上:仅红花组和舒血宁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仅脉络宁组和舒血宁组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④在血浆粘度指标上,无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⑤在不良反应上,脉络宁组meta分析合并结果率1%,而丹参组为6%,居榜首。结论:在8种中药注射剂中,脉络宁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最优选择。

王凯欢[3](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人类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27%,每100个人中,就有20个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对经济、社会的负担日益增大,并且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是指以补益功效为主要功能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多具有益气固脱、扶正祛邪、养阴生津的作用,主要包括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因其功效确切,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而这方面临床试验数量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其疗效明显。但目前尚缺乏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间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优劣。作为循证医学的手段,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同时量化比较治疗同一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对某一结局指标中涉及的干预措施疗效进行排序,充分利用单个随机对照试验。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甄别其中的优势品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应信息,之后进行风险偏倚评价。结局指标关注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及心脏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 1.4.3软件、Stata13.0软件进行分析,相应结果以比值比、均数差及其95%可信区间的形式表示,并通过曲线下面积结果预测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疗效排序。另外,根据曲线下面积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综合网状Meta分析结果,得到最佳干预措施。同时采用Stata 13.0软件绘制网状关系图、漏斗图、网状森林图、贡献图等。研究结果1.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3个研究,953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侧重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预后方面情况较为显着;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改善患者脑钠肽含量情况最佳。2.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40个研究,2970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每分心输出量、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降低心率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分心输出量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3.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8个研究,10228例患者,涉及七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血气分析结果、血液流变学结果、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尤其体现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呼吸衰竭、优化肺动脉高压方面。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优于其他方案。4.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3个研究,6639例患者,涉及八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更具优势。另外,黄芪注射剂及参芪扶正注射剂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方面疗效较好。5.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结果共纳入27个研究,244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研究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面有较大优势。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②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较其他方案更具优势;③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方面优于其他方案;④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⑤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本研究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进行了分析,纳入研究中涉及的不良反应内容较少,尚不能针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得出确切结论。总体而言,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胡金萍[4](2016)在《丹参多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74例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丹参多酚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4例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血气、心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8.46%(χ2=5.067 1,P=0.024 4<0.05);两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 H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心功能较前均有改善,治疗组Ⅰ级、Ⅱ级比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Ⅲ级、Ⅳ级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多酚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着,可显着改善血气指标和心功能。

吕江夏[5](2014)在《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以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普遍伴随出现的腹胀、纳差、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浊腑实证的疗效及对血气分析、血黏度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概述“肺肠同治”理论探讨宣肺通腑法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作用机理,为“肺肠同治”治疗慢性肺心病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也为中医辨治慢性肺心病开拓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1)概述“肺肠同治”理论及介绍现代中医家对“肺肠同治”的应用经验,并总结现代医学对“肺肠同治”理论的研究概况。(2)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5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辨证为痰浊腑实证患者按照其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常规治疗,不同的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宣白承气汤口服以宣肺定喘、通腑降气,并配合大承气汤加大腹皮、赤芍保留灌肠以短期内快速泻浊通腑。治疗组灌肠疗程为3天,宣白承气汤口服疗程为7天。评价两组患者住院病死情况、住院天数、30天再入院情况以及综合疗效、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体征、CAT评分及安全性等,并观察血气分析、血黏度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1)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紧密关联,使得在生理功能及病理影响上存在相互作用,为“肺肠同治”理论奠定了基础。张琪等名老中医家认为用下法全程保持大便通畅对于缓解肺心病患者症状和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提倡肺肠同治。现代医学根据肺与肠道在胚胎发育、生理基础以及病理损伤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论证了“肺肠同治”的理论依据。同时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通里攻下法具有保护肠道粘膜、抑制炎症反应及清除内毒素等作用,对SIRS/ALI/MODS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2)两组住院病死率、住院天数及30天再入院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两组死亡病例均与肺部感染有关,均为高龄男性,死亡直接原因分别为心衰、MODS。感染因素是导致患者30天再入院的主要诱因,占总返院例数83.3%,其中肺部感染者占5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体征记分及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均P<0.01);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比较,对照组PaCO2及Sa02前后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PaCO2、PaO2及SaO2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PaCO2、PaO2及SaO2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组内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PT、FIB组内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两组组间对比也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对照组APTT组内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APTT改变组内及治疗后组间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组内前后比较除对照组血沉和K值外,其余指标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主要不适表现是腹泻,基本不需特殊处理,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炎症指标除外)、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动。结论:宣白承气汤口服配合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浊腑实证相对于中西医常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综合疗效更为显着,体现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CAT评分,改善血气分析(使PaC02下降、PaO2及SaO2升高更明显)、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合通里攻下法作用机理初步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低氧、高碳酸血症,改善血液高凝、高黏滞状态,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肠道屏障以及减少内毒素吸收等作用有关。

刘夏芃[6](2013)在《NT-proBNP联合APACHE II评分对急诊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NT-proBNP联合APACHE 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中的预后评价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03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监护室重症患者125例(男性80例,女性45例,年龄16至84岁),测定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血浆NT-proBNP值(胶体金法),并同时进行APACHE Ⅱ评分。根据主要诊断将其分为“心源性组”和“非心源性组”;根据28天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125例患者中,生存组为98例,死亡组为27例,病死率为21.6%。两组的性别、年龄组成无差异(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的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15(10,31),27(11,38),死亡组分值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2、125例患者的入院血浆NT-proBNP浓度为1665.91(14.60,15000.00)pg/ml。心源性组为3125.45(262.85,15000.00)pg/ml;非心源性组为1271.9(14.60,15000.00)pg/ml,心源性组的NT-proBNP明显高于非心源性组(P<0.01);生存组与死亡组分别为1249.44(14.60,15000.00) pg/ml;6428.83(582.17,15000.00) pg/ml,死亡组的NT-proBNP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1;P=0.032)、APACHEⅡ评分(OR,1.234;P=0.003)和入院NT-proBNP值(OR,1.234;P=0.000)是急诊重症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4、所有患者中,APACHE Ⅱ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最佳截点为18.5分;入院NT-proBNP为0.793,最佳截点为2374.40pg/ml。心源性患者中,APACHE 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 NT-proBNP为0.960;非心源性患者中,APACHE 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84, NT-proBNP为0.757。5、根据NT-proBNP及APACHE Ⅱ评分分组,三组的呼吸机、血液净化、升压药使用率及病死率明显不同,其中NT-proBNP>2374.40pg/ml且APACHE Ⅱ>18分的患者的呼吸机、血液净化、升压药使用率及病死率最高。结论:1、NT-proBNP和APACHE Ⅱ评分的升高为急诊重症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前者预测能力稍低于后者;NT-proBNP对心源性患者的预测效力优于非心源性患者。2、NT-proBNP与APACHE Ⅱ评分联合应用对急诊重症患者的预后评价更有价值。

常生杰[7](2007)在《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三拗芎葶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血浆ANP、CNP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对HPH肺血管结构重建的防治作用及肺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常压缺氧的方法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拗芎葶合剂中、高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每组10只。在造模两周后饲喂相应药物,连续用药28d。采用改良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以放免法测定血浆CNP和ANP水平。处死大鼠后,称量肺湿重wW、右心室自由壁重(RV)和左心室及室间隔重LV+S,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及肺渗出指数(wW/BW);利用图象分析方法,测定肺小动脉病理及其形态计量学。结果(1)三拗芎葶合剂及卡托普利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mPAP、wW/BW、RV/LV+S;三拗芎葶合剂各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疗效相当。(2)三拗芎葶合剂及卡托普利均能部分逆转模型大鼠的肺血管重构,降低血浆ANP和CNP水平。但治疗组的上述各指标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三拗芎葶合剂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模型大鼠的肺动脉高压,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改善右心功能,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浆C型利钠肽和心钠肽水平。

成玉[8](2005)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及对肺动脉压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以肺心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肺动脉高压为研究切入点,制订一个优于目前国内单纯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综合治疗方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方法: (1)回顾中医典籍有关肺心病的记载,总结近20年现代中医学家对肺心病的研究。 (2)对现代医学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3)系统总结导师陈绍宏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经验。 (4)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临床试验的方法,将6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组)和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方案(除降低肺动脉压药物)的基础上,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法为主,脾气亏虚者兼以健脾益肺,阳虚水泛者兼以温阳利水,辨证后口服中药复方煎剂(协定处方1、2或3)。评价两组病人14天病死率,以及综合疗效、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体征、自我生活能力评定,以及两组PAPs等方面的恢复情况。结果: (1)祖国医学虽未有肺心病之病名,但对本病从症状、病因病机,到治法方药、预后转归均有丰富的论述。现代中医对肺心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多集中在一方一法上,且无统一认识。 (2)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复杂,单纯西医治疗有限。目前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扩血管药物除NO具有选择性肺血管扩张作用外,其余药物均为非选择性的,而NO又是一种对机体有害的气体。 (3)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主要病因病机为痰浊蕴肺、肺气闭郁,治疗应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法为主,脾气亏虚者兼以健脾益肺,阳虚水泛者兼以温阳利水。 (4)两组14天病死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主要症状、次要

陈宪秋[9](2003)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瘀证的机制.方法: 40例证肺心病急性发作血瘀证患者随机分爲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给以血府逐瘀汤和复方地龙胶囊口服。治疗前後分别观察中医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1)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心病的总有效率爲95%,优于复方地龙胶囊(<0.01). (2)血府逐瘀汤加味能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3)血府逐瘀汤加味能降低PaCO2,提高PaO2。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瘀证疗效确切,推测其疗效机制可能爲活血化瘀,益气固本

张蕾,黎怀碧,邵新新,徐淑晖[10](199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与低氧血症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检测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探讨了与病情、低氧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COPD与肺心病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粘度明显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尤以肺心病失代偿组改变明显;并显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低氧血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血液酸碱度及血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血液酸碱度及血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呼吸康复护理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2两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及脱机时间比较
3讨论

(2)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现况
    1. 中医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研究
    2. 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个中药注射液meta分析
    (一)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 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舒血宁、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效性和不良反应meta分析汇总
        1 文献检索果
        2 纳入文献概况
        3 文献质量
        4 meta分析结果
第三部分 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1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概述
        2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概述
    综述二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一、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五、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丹参多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74例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疗效判定标准
    1.5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5)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的研究概况
        1.1.1 发病机制的研究
        1.1.2 肺心病的治疗现状
        1.1.3 存在问题及展望
    1.2 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认识
        1.2.1 古代医学对肺心病的相关记载
        1.2.2 肺心病的现代中医研究概况
        1.2.3 存在问题及展望
第二章 “肺肠同治”理论概述
    2.1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
        2.1.1 肺与大肠生理功能
        2.1.2 肺与大肠生理特点
        2.1.3 肺与大肠的相互关系
    2.2 慢性肺心病与“肺肠同治”
    2.3 现代中医家对“肺肠同治”应用
        2.3.1 名家经验介绍
        2.3.2 现代中医临床应用研究
    2.4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2.4.1 肺与大肠的胚胎学与生理学基础
        2.4.2 缺氧与肠道粘膜损伤
        2.4.3 肠道功能紊乱与肺损伤
        2.4.4 通里攻下法的作用机理
    2.5 小结
第三章 临床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2.1 疾病诊断标准
        3.2.2 纳入标准
        3.2.3 排除标准
        3.2.4 脱落标准
        3.2.5 剔除标准
    3.3 研究方案设计
        3.3.1 研究方法
        3.3.2 病例来源
        3.3.3 分组
        3.3.4 治疗方法
        3.3.5 观察项目
        3.3.6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3.3.7 疗效判断方法
        3.3.8 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受试者资料
        3.4.2 基线齐性比较
        3.4.3 临床疗效比较
        3.4.4 不良反应记录
    3.5 讨论
        3.5.1 宣白承气汤
        3.5.2 大承气汤
        3.5.3 疗效分析
        3.5.4 肺心病“肺肠同治”机理初探
        3.5.5 安全性评价
        3.5.6 存在问题与展望
    3.6 试验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NT-proBNP联合APACHE II评分对急诊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资料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分组
    2.2 研究方法
        2.2.1 NT-proBNP检测
        2.2.2 APACHEⅡ评分的获得
    2.3 治疗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APACHE评分
    3.2 各组间入院血浆NT-PROBNP浓度比较
    3.3 死亡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4 NT-PRoBNP与APACHEⅡ的ROC曲线及最佳截点(BEST CUTOFF POINT)
    3.5 NT-PROBNP联合APACHEⅡ评分的预后评价作用
4. 讨论
    4.1 本研究的特点
    4.2 入院血浆NT-PRoBNP对急诊重症患者的预后评价
        4.2.1 NT-proBNP对心源性患者
        4.2.2 NT-proBNP对非心源性患者
    4.3 急诊重症患者的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的比较
    4.4 NT-PROBNP联合APACHEⅡ评分的预后评价作用
    4.5 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重症患者预后的特点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三拗芎葶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饲养及饲养环境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4 实验药物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模型复制方法
        2.2 给药方法
        2.3 测试方法
        2.3.1 一般情况
        2.3.2 血流动力学指标
        2.3.3 血浆ANP真CNP水平测定
        2.3.4 心肺组织的取材,制备及称重
        2.3.5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状况观察
        3.1.1 活动,摄食,精神状态
        3.1.2 体重变化
        3.1.3 生存率及死亡率
        3.2 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3.3 心肺组织重量对比
        3.3.1 肺组织重量
        3.3.2 心脏重量
        3.4 各组大鼠血浆ANP水平比较
        3.5 各组大鼠血浆CNP水平比较
        3.6 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3.6.1 病理学取材方法
        3.6.2 病理学结果
        3.7 小结
    4 讨论
        4.1 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机理探讨
        4.1.1 三拗芎葶合剂对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4.1.2 三拗芎葶合剂对模型大鼠心肺组织重量的影响
        4.1.3 ANP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4.1.4 CNP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4.1.5 三拗芎葶合剂对模型大鼠血浆ANP,CNP的影响
        4.2 三拗芎葶合剂可部分逆转实验大鼠的肺血管重建
        4.3 中医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认识
        4.3.1 病名归属,文献回顾
        4.3.2 病因、病机与治法
        4.4 复方三拗芎葶合剂的组成及方义
        4.5 三拗芎葶合剂各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4.6 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评价
        4.7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4.8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5.1 存在问题
        5.1.1 模型方面
        5.1.2 实验方面
        5.1.3 药理方面
        5.1.4 其他
        5.2 展望
        5.2.1 肺动脉高压治疗在研究目标上的局限性
        5.2.2 目前研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热点
附件一:制剂过程
附件二:低氧舱简易图
附件三:病理图片
参考文献
临床病例报告
综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1.1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1.2 低氧性肺血管重建(HPSR)
    2 中医药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药理研究进展
        2.1 单味中药(或提取物)的研究
        2.2 中药复方制剂研究
        2.3 辩证论治研究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

(8)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及对肺动脉压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认识
    1 古代文献有关肺心病的论述
        1.1 对肺心病症状的描述
        1.2 对肺心病病因病机的论述
        1.3 对肺心病治法方药的论述
        1.4 对肺心病预后及转归的论述
    2 肺心病中医现代研究概况
        2.1 对肺心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2.2 对肺心病临床研究
        2.3 肺心病中医现代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肺动脉高压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 肺动脉高压的定义
    2 COPD与PAH的关系
    3 发病机制的研究
        3.1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3.2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3.3 肺血管反应性作用
        3.4 高碳酸性血管收缩
        3.5 肺血管重建
        3.6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增加
    4 PAH的治疗
        4.1 一般治疗
        4.2 氧疗
        4.3 血管扩张剂
        4.4 抗凝治疗
        4.5 基因治疗及展望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5.1 发病机制
        5.2 治疗
第三部分 导师陈绍宏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经验体悟
    1 导师陈绍宏教授学术思想体悟
        1.1 对“辨证”与“辨病”关系的见解
        1.2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1.3 治病求本
        1.4 规范中医术语,体现辨证意义
        1.5 成方配伍,以方论治
    2 导师陈绍宏教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经验体悟
        2.1 肺心病的诊断
        2.2 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治疗经验
第四部分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及对肺动脉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课题来源
    3 合格受试对象的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剔除病例、脱落病例标准,及其资料的处理
    4 试验研究设计
        4.1 试验基本设计方案
        4.2 病例来源
        4.3 分组方法
        4.4 随机化方法
        4.5 治疗方法
        4.6 观察项目及评分标准
        4.7 疗效评定方法
        4.8 统计学处理
        4.9 质量控制
    5 结果
        5.1 病人基础资料
        5.2 基线齐性比较
        5.3 临床疗效比较
        5.4 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记录
    6 讨论
        6.1 前期基础
        6.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定量诊断的评价
        6.3 协定处方之组方分析
        6.4 疗效分析与机理探讨
        6.5 安全性评价
    7 存在问题与展望
    8 试验结论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声明

(9)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1.1 诊断标准
        1.2 试验标准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一般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给药方法
        2.2 疗程及限定条件
    3 观察内容及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分析
    1 两组治疗前後临床疗效比较
    2 两组治疗前後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
    3 两组治疗前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比较
    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值治疗前後比较
    5 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与比较
    6 不良反应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认识及现状
    2 血瘀是肺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2.1 祖国医学对肺心病血瘀的认识与研究
        2.2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血瘀证的认识与研究
    3 活血化瘀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4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肺心病的机理探讨
    5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机制探讨
    6 典型病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血液酸碱度及血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吸康复护理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罗琼英. 医疗装备, 2021(08)
  • [2]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D]. 张晓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王凯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丹参多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74例疗效评价[J]. 胡金萍. 中国药业, 2016(03)
  • [5]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D]. 吕江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6]NT-proBNP联合APACHE II评分对急诊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价[D]. 刘夏芃. 中南大学, 2013(05)
  • [7]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三拗芎葶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临床观察[D]. 常生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7(07)
  • [8]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及对肺动脉压影响的临床研究[D]. 成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
  • [9]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陈宪秋. 湖南中医学院, 2003(02)
  •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与低氧血症的关系[J]. 张蕾,黎怀碧,邵新新,徐淑晖. 华西医学, 1999(02)

标签:;  ;  ;  ;  ;  

慢性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血pH值和血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