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室内注射5、6-双羟色胺对针刺镇痛作用影响的功能和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万娟[1](2019)在《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电针能治疗多种疼痛(包括躯体疼痛和内脏疼痛),对电针躯体镇痛的研究发现,电针可诱导多种镇痛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和抗镇痛物质(如八肽胆囊收缩素、孤啡肽等)的释放。电针镇痛是中枢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电针缓解内脏疼痛的研究进展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模型。本研究旨在建立合适的内脏超敏模型,研究针刺缓解内脏超敏的中枢分子机制。电针在反刍动物(山羊)的镇痛效果最好,本研究电针试验拟在山羊上进行。由于山羊试验成本较高,本试验先建立大鼠内脏超敏模型,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反复或持续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产生“电针耐受”现象,电针耐受是电针治疗的负效应,是电针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表明抗镇痛性物质在电针耐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胸腺素β4(Tβ4)具有抗电针镇痛的作用,进一步探索Tβ4在电针耐受中的作用,以阐明电针耐受的机理。1.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的建立炎症性肠病(IBDs)是免疫介导的慢性、间歇性复发的肠道炎症。内脏超敏反应是IBDs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0%的IBDs患者在疾病发展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炎性介质持续释放,导致肠壁神经末梢敏感化,并引起腹痛。2/3的IBDs患者表现为回肠末端透壁性炎症。而现有的报道都是基于结肠炎而展开的,显然不太适合研究IBD引起的内脏超敏。IBD患者是否存在内脏超敏存在争议,并且缺乏证据。为解决这一争议,本试验旨在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回肠炎模型,并观察内脏超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将雄性SD大鼠麻醉,打开腹腔,分别在距回肠末端15 cm处的肠腔注射TNBS(0.6 mL,80 mg/kg,溶于30%乙醇中),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30%乙醇或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3、7、14、21和28天,评估大鼠在20、40、60、80和100 mmHg结直肠扩张压力(CRD)下的内脏运动反应(VMR)。CRD测试后,立即安乐死大鼠,采集回肠末段样品,ELISA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11背根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显示:TNBS组大鼠在第3天开始表现透壁炎症,在第7天最明显,随后炎症逐渐恢复,在第21天未见明显病变。回肠炎大鼠CRD引起的VMR在第721天显着高于对照大鼠(P<0.05),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第721天显着增加(P<0.05),且与大鼠VMR正相关。表明TNBS回肠腔注射,诱导了透壁回肠炎,并引发内脏超敏,该内脏超敏可持续到第21天。在此基础上,采用30 mg TNBS-40%乙醇溶液(1.2 mL)注射到山羊距回肠韧带15 cm处的回肠壁,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第3、7、14、21和28天评估山羊回肠炎症和内脏运动反应。结果显示TNBS在第37天诱导山羊明显的回肠炎症,回肠炎山羊内脏超敏在第7天开始出现,持续到第28天。该模型模拟了IBDs的临床表现,可为探讨肠道炎症和内脏超敏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治疗内脏超敏。2.电针通过调节疼痛下行传导系统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山羊内脏超敏目前认为炎症、心理和肠道异常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会导致外周和中枢敏感化,并引起内脏超敏,但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细胞因子(如IL-6)激活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是中枢敏化的关键信号通路,并促进了超敏反应的发生。因此,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人和动物超敏反应的潜在靶点。电针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安全且无并发症,可能成为治疗内脏超敏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电针通过激活(或抑制)下行抑制(或易化)系统产生镇痛,该系统主要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VM)-脊髓背角(SCDH)产生镇痛作用。电针是否通过PAG-RVM-SCDH轴的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内脏超敏有待证实。为探索电针治疗内脏超敏的效果及中枢机制,本试验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1.2 mL,30 mg TNBS-40%乙醇溶液回肠壁注射),第7天开始每3 d用电针刺激内脏超敏山羊双侧“后三里”穴,每次30 min,共6次。在第7、10、13、16、19和22天记录山羊结直肠扩张(CRD)引起的疼痛行为反应和内脏运动反应(VMR)。第22天采集脑和T11脊髓,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中IL-6、JAK2和STAT3的蛋白和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这些物质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RVM(主要是中缝大核,NRM)、SCDH、孤束核(NTS)和迷走运动背核(DMV)中的分布。结果显示:注射TNBS-乙醇溶液的山羊表现腹泻以及明显VMR和疼痛行为反应,vlPAG、NRM、NTS和DMV中IL-6及磷酸化JAK2(pJAK2)和STAT3(pSTAT3)水平增加,SCDH中这些物质的蛋白和mRNA水平增加。电针缓解山羊腹泻、VMR及疼痛行为反应,降低vlPAG、NRM、SCDH和NTS中IL-6、pJAK2和pSTAT3水平,减少DMV中IL-6和pJAK2水平,而不影响SCDH中这三种物质的mRNA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电针可能通过抑制PAG-RVM-SCDH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山羊内脏超敏。3.胸腺素β4参与慢性电针耐受适当间隔时间的电针能产生良好镇痛效果,但是反复或持续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即产生“电针耐受”。电针耐受是电针治疗的一种负效应,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在诱导阿片肽(如脑啡肽(ENK)、内啡肽(END)、强啡肽(DYN)等)释放,产生镇痛的同时,也引起抗阿片肽(如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孤啡肽(OFQ)等)的释放增加。尽管相关研究阐明了这些活性物质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但电针耐受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近期的研究发现Tβ4具有抗电针镇痛的作用,其抗电针镇痛的机理值得关注,且其在电针耐受中的作用及其与经典针刺镇痛相关的阿片肽类和抗阿片肽类及其受体等物质的关系值得研究。由于躯体镇痛模型容易复制,电针耐受的研究一般建立在躯体镇痛耐受的基础上。大鼠每天电针1次,每次30 min,连续8 d,建立电针耐受模型。侧脑室微注射Tβ4抗体或其siRNA以评估Tβ4对电针耐受的影响。观察Tβ4 siRNA注射后,各脑区(下丘脑、丘脑、皮层、中脑和延髓)中Tβ4、阿片肽(ENK、END和DYN)、抗阿片肽(CCK和OFQ)、μ阿片受体(MOR)和CCK B型受体(CCKBR)的mRNA和蛋白在第1、4和8天的表达谱。结果显示:各脑区的Tβ4水平在第1、4和8天增加,并与鼠尾潜伏期(TFL)变化率相关。反复电针期间,Tβ4抗体和其siRNA均延缓大鼠电针耐受的形成。Tβ4 siRNA使各脑区Tβ4水平下降,导致大多数脑区ENK、END、DYN和MOR水平增加,但不影响多数脑区OFQ、CCK-8和CCKBR水平。除延髓外,其他脑区中Tβ4水平与ENK、END、DYN或MOR水平负相关,Tβ4水平与某些脑区中OFQ或CCK-8水平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Tβ4可能通过负向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阿片肽及其受体水平,及正向影响其中抗阿片肽水平而促进电针耐受的形成。
向庆东[2](2019)在《基于正交设计实验的骨癌痛大鼠电针镇痛治疗方案优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由不同穴组、电针时间、电针频率、电流大小这四个因素的三水平(不同穴组:中脘—内关、合谷—太冲、后三里—三阴交;电针时间:30min、45min、60min;电针频率:固定低频2HZ、固定高频100HZ及高低变频2/100HZ;电流大小:1m A、2m A、1/2m A)的不同组合治疗方案对大鼠骨癌痛镇痛疗效,优选骨癌痛大鼠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筛选70只清洁级、体重190-230g SD健康雄性大鼠,在实验室L:D12:12(光期:7:00-19:00,暗期19:00-次日7:00)条件下进行为期7天的大鼠同步光-暗周期驯养。留用与光-暗周期适应度较好的大鼠66只,在正式实验开始前一天上午7-12点统一将留用的大鼠利用光辐射热甩尾法进行基础痛阈筛选,排除痛阈过高(光辐射热甩尾反应潜伏期>10s)和痛觉过敏(<3s)的大鼠。筛选符合本实验纳入标准的63只大鼠,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其随机分为9组。实验第一天在每组7只SD健康大鼠中随机抽取3只大鼠行左侧后肢X线摄片观察,然后在全部纳入实验的大鼠左侧后肢近髁间窝位置接种大鼠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用络合碘予手术处皮肤消毒,待大鼠从麻醉状态恢复觉醒后放回鼠笼。手术后第二天开始仔细观察大鼠生命活动情况,隔日观察大鼠接种骨癌细胞的左侧后肢行走情况、身体一般状况、生活节律及肿瘤生长情况。用显微摄影成像系统moticam3000检查大鼠骨肿瘤生长情况,在实验开始第12天从每组大鼠中随机抽取1只大鼠断头后取其左后侧手术部股骨作病理切片检查,在确定建模成功后第2天(电针治疗前)用热辐射光甩尾法测定大鼠痛阈值,然后按照本实验4因素3水平(不同穴组:中脘—内关、合谷—太冲、后三里—三阴交;电针时间:30min、45min、60min;电针频率:固定低频2HZ、固定高频100HZ及高低变频2/100HZ;电流大小:1m A、2m A、1/2m A)搭配组合治疗方案分别对各组大鼠予以治疗,在各组大鼠电针治疗结束后,用相同的方法捆绑固定由专人再次测量痛阈并由另一人负责记录痛阈数据。连续给予大鼠电针镇痛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再次测量大鼠痛阈,两疗程之间休息1天不予治疗。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实验数据作统计学分析,体重及痛阈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s)表示。每组数据在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后,组间比较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P<0.05认为组间有显着性差异。取健康SD大鼠痛阈提升值作为最终疗效评价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直观分析、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初步确定电针治疗癌性疼痛的最佳取用穴组、电针频率、电针时间和电流强度,确立电针缓解骨癌疼痛的优选治疗方案。结果:纳入实验的SD健康大鼠体重及基础痛阈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骨癌痛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痛阈相位发生变化,大鼠股骨癌细胞增殖对各组大鼠的痛阈有显着影响(P均<0.05)。在电针镇痛即刻镇痛效应方面,通过方差分析知因素针刺穴组(A)、电针频率(B)、电针时间(C)、电流大小(D)为显着因素,通过各因素水平间多重比较得A(针刺穴组)因素中,A3(合谷-太冲)水平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水平;B(电针频率)因素中,B3(2/100HZ)水平镇痛效果比其他两水平要好;C(留针时间)因素中,C1(30min)水平镇痛效果比其他两水平要好;D(电流大小)因素中,D2(1/2m A)水平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水平。在电针镇痛远期镇痛效应方面,通过方差分析知因素针刺穴组(A)、留针时间(C)为显着因素,通过因素水平间多重比较得A(针刺穴组)因素中A3(合谷-太冲)水平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水平(P<0.01);C(电针时间)因素中C1(30min)水平镇痛效果比C3(60min)水平要好(P<0.05)。结论:电针镇痛治疗癌痛效果显着,在即刻疗效评价中,本实验设计电针镇痛治疗癌痛的4因素针刺穴组(A)、电针频率(B)、电针时间(C)、电流大小(D)均对电针镇痛效果有显着性影响,电针镇痛治疗癌痛各因素最佳组合为A3B3C1D2,即电针镇痛治疗癌痛优选方案为高低变频(2/100HZ)电针作用于合谷-太冲穴组,连续电针30min,其中1m A15min、2m A15min。在远期疗效评价中,本实验设计电针镇痛治疗癌痛的4因素中针刺穴组(A)、电针时间(C)对电针镇痛效果有显着性影响,电针镇痛治疗癌痛各因素最佳组合为A3B3C1D1,即电针镇痛治疗癌痛优选方案为高低变频(2/100HZ)电针作用于合谷-太冲穴组,连续用1m A电流电针30min。
黄永明[3](2019)在《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鉴定及6-姜烯酚对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躯体感觉中,伤害性感受器激活所介导的疼痛是机体的一个重要保护机制。随着TRP通道的发现,伤害性感受器介导疼痛的分子机制才有了更加深入研究,然而内脏感觉的研究由于客观的因素进展缓慢,特别是迷走神经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其是否参与伤害性感觉的传导至今尚有争论。本文旨在对迷走神经上的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基本特征进行鉴定,并研究了6-姜烯酚对其产生的作用及机制,探讨了6-姜烯酚抑制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外周机制。方法:(1)通过改进已有的食管-迷走神经分离方法,建立了小鼠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和灌注系统;(2)对迷走神经节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RPV1的表达情况;(3)利用我们课题组新构建的基因工程鼠Pirt-GCa MP6s小鼠,使用双光子共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进行实时的钙成像技术,研究神经元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以及功能变化;(4)利用经典电生理技术,即细胞外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记录,研究迷走神经元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以及功能变化;(5)结合双光子共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实时钙成像技术和细胞外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记录的方法,研究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作用及相关机制;(6)构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模型,探讨6-姜烯酚是否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发挥抗呕吐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1)我们成功构建了小鼠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和灌注系统,经实验验证,至少可以维持组织和神经的活性8小时以上;(2)迷走神经上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导速度均<1 m/s;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RPV1通道蛋白在迷走神经节内的神经元上高表达;均属于无髓鞘C纤维的特征;(3)迷走神经末梢可以感受胃肠道的伤害性刺激,如伤害性的机械刺激、酸、α,β-methylene-ATP、AITC以及Capsaicin等化学性刺激;(4)生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6-姜烯酚能直接激活迷走神经上食管和胃的伤害性感受器,而这个作用主要是由TRPA1通道所介导;(5)经6-姜烯酚作用后,迷走神经末梢脱敏,对再次的化学刺激反应(6-姜烯酚、AITC和Cap)减轻;(6)VCR治疗可以引起小鼠进食减少,胃排空减慢;(7)VCR可以激活胃肠道上的迷走神经末梢;(8)5-羟色胺3受体抑制剂帕洛诺司琼、TRPA1通道抑制剂HC-030031和6-姜烯酚都能抑制VCR的激活作用。结论:(1)迷走神经节上存在大量的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其末梢分布在食管、胃肠等组织上。与绝大多数的躯体伤害性感受器一样,神经传导速度较慢,属于无髓鞘C纤维,并且也能感受并传导来自靶器官上的各种伤害刺激,如机械刺激、酸和各种化学性刺激。(2)生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6-姜烯酚,能通过TRPA1激活迷走神经上的食管和胃伤害性感受器。经6-姜烯酚作用后导致的神经脱敏作用与生姜能镇痛、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密切相关,其作用靶点TRPA1通道,未来可能可以为新的止吐药开发或内脏疼痛的治疗提供一个思路。(3)VCR可以刺激胃肠道上的迷走神经末梢,经6-姜烯酚作用后的迷走神经末梢产生脱敏作用,进而可以抑制VCR对迷走神经的作用,可能是生姜能缓解CINV的潜在机制。
蒋海琳[4](2019)在《胃溃疡模型大鼠“同功穴”与肥大细胞相关性及电针干预后对胃组织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胃溃疡模型大鼠为观察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通过观察疾病状态下,相关“同功穴”穴区肥大细胞的形态、功能变化,及其表达的化学成分如5-HT、HA、CGRP、SP等的变化,探讨“同功穴”敏化反应和针刺发挥效应的物质基础;并进一步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及合募配穴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胃组织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差异,为今后针刺治疗本病的穴位优选及配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胃脘痛的“同功穴”中出现频次最高,且分别位于腹部、背部、上肢和下肢的4个腧穴,即中脘穴、胃俞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另取4个分别分布于腹部、背部、上肢和下肢的非胃脘痛的“同功穴”作为对照,即关元穴、肝俞穴、曲池穴、三阴交穴。根据实验步骤:麻醉→点穴→灌流→取皮肤组织→冷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封片,观察8个穴位在正常大鼠、胃溃疡模型大鼠穴区皮肤组织中存在的肥大细胞(MC)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五羟色胺(5-HT)、组胺(HA)和P物质(SP)等化学成分的阳性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选取胃脘痛“同功穴”中常用于治疗胃腑病的足三里穴,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进行电针刺激,并与模型组进行对照,探讨针刺效应与腧穴敏化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蛋白翻译后修饰技术,根据实验步骤:蛋白提取→蛋白定量→电泳→转膜→膜封闭→孵育一抗→孵育二抗→曝光→结果分析,从蛋白层面探索针刺单穴与配伍腧穴对脏腑的效应差异。结果:1.在生理状态下,腹部和背部腧穴局部皮肤组织中MC含量较少,而四肢上的腧穴局部皮肤组织中MC含量相对较多;5-HT和HA广泛存在于皮肤组织中,且往往与MC呈现共同阳性表达;不同部位的腧穴,其局部皮肤组织中CGRP阳性表达有差异:腹部较少,背部极少,四肢部位相对较多;不同部位的腧穴,其局部皮肤组织中SP阳性表达有差异:腹部和背部极少,四肢部位相对较多;部位相近的腧穴,其局部皮肤组织中化学物质的成分相同、数量相近。2.与正常大鼠相比,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中脘穴、关元穴、胃俞穴、内关穴、曲池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的MC、5-HT、HA、CGRP、SP的阳性表达多有明显增加,而肝俞穴MC变化不明显,但肝俞穴的5-HT、HA显着增加。胃脘痛的“同功穴”——中脘穴、胃俞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与部位相近的非“同功穴”相比,其中中脘穴、胃俞穴、足三里穴MC、5-HT、HA的阳性表达数量更多,中脘穴和足三里穴CGRP和SP的阳性表达纤维更长。此外,胃溃疡模型大鼠穴区皮肤组织部分MC有脱颗粒现象发生。3.与胃溃疡模型大鼠“足三里穴”区MC阳性表达含量相比,电针干预胃溃疡模型大鼠“足三里穴”后,能够使MC进一步富集,数量增加,且MC脱颗粒率亦增加;5-HT和HA的阳性表达数量增加;穴区皮肤组织中CGRP和SP的纤维长度增加。说明MC、5-HT、HA和CGRP、SP等是针刺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4.在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干预胃溃疡模型大鼠的实验中,空白组、模型组、单穴组、腧穴配伍组之间从WB修饰筛选谱图中可看到差异显着,且受到2-羟基异丁酰化、丙二酰化、琥珀酰化、乙酰化、磷酸化的显着调控。结论:1.疾病状态下,与病症相关的“同功穴”会发生特异性的敏化反应。2.MC、5-HT、HA、CGRP、SP是腧穴发生敏化反应的重要物质基础。3.MC、5-HT、HA、CGRP、SP是针灸发挥效应的重要载体。4.针刺单穴与配伍腧穴对脏腑组织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
胡曼丽[5](2018)在《针刺诱导神经环路激活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文中提出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是一种治疗疼痛的有效方法。通过传统物理和药理学手段已经确定许多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核团和区域,但单个核团或区域并不能阐明针刺镇痛的神经机制,针刺镇痛激活的神经环路还有待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可以诱导多种镇痛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和抗镇痛物质(如胆囊收缩素、孤啡肽、血管紧张素Ⅱ等)的释放。显然,针刺镇痛是中枢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综合表现。由于在不同神经核团中神经元功能各异,神经元内信号分子参与调节针刺镇痛的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针刺镇痛的相关神经环路、物质及分子信号通路。1.针刺不同穴位激活的共同神经环路为探索针刺镇痛的相关神经环路,本研究通过标记激活的神经元,比较分析针刺不同穴位激活的中枢神经核团或区域。选取28只杂交雄性山羊(30±2 kg),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百会-三台”假针组,“百会-三台”电针组,双侧后三里电针组。电针组山羊电针1次(60 Hz,30 min);对照组山羊仅做保定处理;假针组山羊只扎针、不通电。采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山羊痛阈。记录电针前后的山羊痛阈值,计算痛阈变化率。待测痛后山羊迅速处死,采取大脑和脊髓组织样。采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尾核、伏核、外侧隔区、内侧隔区、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基底杏仁核、僵核、臂旁核、蓝斑、孤束核、垂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vlPAG)、中缝大核(NRM)、巨细胞网状核(Gi)和脊髓背角(SCDH)中c-Fos蛋白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百会-三台”和后三里电针组山羊痛阈在电针后显着升高(p<0.05)。“百会-三台”电针组山羊的痛阈变化率显着高于后三里电针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电针后三里或“百会-三台”组穴都能诱导c-Fos免疫样阳性神经元在内侧隔区、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基底杏仁核、缰核、垂体前叶、臂旁核、蓝斑、vlPAG、NRM、Gi和SCDH内显着增加(p<0.05)。与后三里电针组相比,电针“百会-三台”组穴诱导c-Fos免疫样阳性神经元在基底杏仁核内显着增加(p<0.05),但在内侧隔区、下丘脑室旁核、缰核和SCDH内显着减少(p<0.05)。这些结果提示弓状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蓝斑-脊髓背角和下丘脑-垂体是电针不同穴位激活的共同神经环路。2.电针山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基因差异表达为全面了解电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取电针山羊PAG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深度测序,运用q 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并通过侧脑室微注射技术进一步研究差异基因胸腺素β4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选取三对纯种波尔山羊(30±2 kg),按照配对试验方法进行同窝配对,每对山羊中一只接受电针为电针组,另一只接受对照处理为对照组。电针组山羊接受1次电针(60Hz,30min)。采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山羊痛阈。记录电针前和电针0 h和4 h后的山羊痛阈,计算痛阈变化率。在4 h测完痛阈后,6只山羊迅速处死,取PAG分别进行测序建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电针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在q PCR验证试验中,选取测序结果中表达量高的15个差异基因进行验证。选取差异基因胸腺素β4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探索胸腺素β4(Tβ4)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试验中,分别建立生理模型和炎症模型进行侧脑室注射。在生理模型试验中,选取72只SD大鼠(250±20 g)随机分为两组(n=36),即电针组与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接受侧脑室注射1μg/μL Tβ4、0.1μg/μL Tβ4、0.01μg/μL Tβ4、Lip-Tβ4-si RNA(Tβ4沉默用si RNA)、Lip-C-si RNA(negative si RNA)或PBS(每6只大鼠注射同一种药物)。注射后,电针组大鼠接受1次电针。每组大鼠注射前和电针后测定鼠甩尾反射时间(TFL),计算TFL变化率。在炎症模型试验中,选取54只SD大鼠(250±20 g)随机分为三组,即炎症电针组(CFA+EA,n=24)、炎症对照组(CFA+CON,n=24)和生理对照组(Saline+CON,n=6)。CFA+EA或CFA+CON组大鼠足底注射CFA(0.1m L/只),各组大鼠分别接受侧脑室注射0.1μg/μL Tβ4、Lip-Tβ4-si RNA、Lip-C-si RNA或PBS注射(每6只大鼠注射同一种药物)。生理对照组大鼠足底注射生理盐水(0.1m L/只),侧脑室注射PBS。CFA+EA组分别于0 d、2 d、4 d、6 d、8 d、10 d和13 d施予电针。所有大鼠于足底注射药物前和注射后1 d、3 d、7 d、14 d测定足底机械痛阈(PWT),计算PWT痛阈变化率。结果显示,电针后电针组山羊痛阈显着高于对照组山羊痛阈(p<0.05)。测序分析得到265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709个基因上调,852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差异基因富集在30条KEGG pathways和149条GO terms。进一步q PCR验证结果显示,甲硫脑啡肽、阿黑皮素原、前强啡肽原、κ-阿片肽受体、谷氨酸受体、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γ氨基丁酸B型受体、酸性纤维蛋白、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突触结合蛋白1、安定绑定蛋白、前蛋白转换酶1抑制剂、胸腺素β4、胸腺素β10和前列腺F合酶基因的表达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验证了测序结果的可靠性。测序结果提示,电针上调的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γ氨基丁酸受体及转运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突触结合蛋白可能通过谷氨酸能突触、γ氨基丁酸能突触、MAPK、核糖体、泛素蛋白体等途径参与调节针刺镇痛。生理模型侧脑室注射结果显示,EA+Tβ4组大鼠TFL显着低于EA+PBS组大鼠TFL(p<0.05)。在炎性模型中,CFA+EA+Tβ4组大鼠PWT在注射CFA后第1 d、7 d和14 d都显着低于CFA+EA+PBS组大鼠PWT(p<0.05)。CFA+EA+Lip-Tβ4-si RNA组大鼠PWT在注射CFA后第1 d、3 d、7 d和14 d都显着低于CFA+EA+PBS组大鼠PWT(p<0.05)。提示Tβ4在生理和炎症情况下都参与调节电针镇痛。
刘京京[6](2018)在《突触结合蛋白-Ⅰ参与电针对大鼠神经病理痛的缓解》文中指出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或疾病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包括痛觉超敏、痛觉过敏以及自发性疼痛等综合症状。长时间的疼痛对于动物和人的健康具有极大的影响。药物治疗是目前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方法,但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副作用。电针镇痛是在传统手针刺激特定穴位的基础上结合电刺激的一种现代疗法。电针镇痛具有副作用小、镇痛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且可控性强等优点,在兽医和人医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电针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是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兴奋性神经递质,尤其是谷氨酸(glutamate,Glu)在脊髓背角释放增多,通过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加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形成脊髓背角中枢敏化,最终导致异常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现象。突触结合蛋白-Ⅰ(SynaptotagminⅠ,SytⅠ)是一种突触前囊泡膜蛋白,作为Ca2+感受器蛋白,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参与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有研究表明突触结合蛋白-Ⅰ可以调节谷氨酸的释放。本实验室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SytⅠ基因在针刺山羊中枢中存在差异表达。因此,我们推测SytⅠ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以及电针可能通过调节SytⅠ的表达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为探究Syt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手术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pared nerve injury,SNI)大鼠,鞘内注射不同剂量SytⅠ抗体,检测各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变化。试验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神经损伤组(SNI)和神经损伤+不同剂量SytⅠ抗体组(1μg,SNI+anti-Syt-1μg;4μg,SNI+anti-Syt-4μg;8μg,SNI+anti-Syt-8μg)。神经损伤组及神经损伤+不同剂量SytⅠ抗体组均做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手术和鞘内置管,假手术组按照相同方法只做假手术处理不损伤神经。SNI大鼠术后8 d开始,鞘内注射不同剂量SytⅠ抗体,每两天一次,共7次,采用足底触觉测定仪测定术前(0 d)、术后7 d、8 d、14 d和20 d各组大鼠手术肢足底机械痛阈,观察不同剂量SytⅠ抗体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为探究电针对SNI大鼠脊髓SytⅠ表达变化的影响,另取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损伤组(SNI组)和神经损伤+电针组(SNI+EA组)。SNI组和SNI+EA组均做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手术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ham组按照相同方法做假手术处理不损伤神经。于术前(0 d)、术后7 d、8 d、14 d和20 d,通过足底触觉测痛仪测定各组大鼠手术肢足底机械痛阈。术后第8天,采用电针(2 Hz,13 mA)刺激SNI+EA组大鼠两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30 min/次,每两天一次,共7次。术后8 d、14 d和20 d足底机械痛阈测定后,立即采集大鼠脊髓L4L6段样品,采用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SytⅠ表达水平的变化。鞘内注射SytⅠ抗体试验结果显示,SNI组大鼠在7 d机械痛阈开始显着下降并且持续至20 d,而注射4μg或者8μg SytⅠ抗体组在8 d、14 d和20 d大鼠机械痛阈显着高于SNI组和注射1μg SytⅠ抗体组(p<0.05),且注射8μg SytⅠ抗体组的大鼠痛阈升高最明显,但显着低于Sham组(p<0.05)。表明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大鼠术后出现机械痛觉超敏,而注射SytⅠ抗体剂量依赖性地缓解了SNI模型大鼠痛觉超敏现象。电针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在术后14 d和20 d,SNI+EA组大鼠的机械痛阈显着高于SNI组(p<0.05),并与Sham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20 d机械痛阈升高最显着,表明电针能够显着逆转神经损伤引起的大鼠机械痛阈降低的现象,且出现镇痛累加效应。qPCR结果显示,在8 d、14 d和20 d,同时段各组之间SytⅠ的mRNA水平表达没有显着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NI组大鼠脊髓中SytⅠ的蛋白表达量在术后8 d、14 d和20 d显着高于Sham组(p<0.05)。而SNI+EA组大鼠脊髓中SytⅠ的蛋白表达量在14 d和20 d显着低于SNI组(p<0.05),与Sham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显示电针能够显着降低SNI模型大鼠脊髓中SytⅠ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ytⅠ蛋白主要在脊髓背角Ⅰ和Ⅱ层中表达有差异,且与Western Blot结果变化趋势相符。本研究通过建立SN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鞘内注射SytⅠ抗体探讨大鼠脊髓Syt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电针对SNI模型大鼠足底机械痛阈和脊髓SytⅠ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ytⅠ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电针可以通过下调SytⅠ蛋白表达进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有助于阐明电针治疗神经病理疼痛的中枢机制。
黄士其[7](2018)在《不同时间针刺对不同状态大鼠穴区神经电活动及P2X3受体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针刺对不同状态大鼠穴区神经电活动的作用及其对穴区、背根神经节、脊髓P2X3受体的影响,以期从经穴反应性动态变化为切入点,揭示择时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方法:实验由三部分组成。(1)将SD雄性大鼠(清洁级)置于动物节律隔离单元,驯化7天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空针组,每组根据处理时间的不同,分为ZT0、ZT4、ZT8、ZT12、ZT16、ZT20,六个亚组。在各时间点对空针组大鼠进行右侧“足三里”穴针刺,每5min行针一次,持续5min,留针30min,同时通过Power Lab对穴区腓总神经神经电活动进行记录,空白组不针刺,只记录神经电活动。(2)将驯化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在大鼠右侧足垫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ml,空白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待模型制备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模针组。在造模成功第2天,模针组于各亚组对应的时间点针刺患侧“足三里”穴,每5min行针一次,持续5min,留针30min,同时通过Power Lab对穴区腓总神经神经电活动进行记录,空白组及模型组不针刺,只记录神经电活动。(3)将驯化后的动物按照实验二的方法分为空白组及造模组。待模型复制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模针组。造模成功的第2天,根据实验二统计结果,结合前期不同时间针刺镇痛研究结果选择效应最优和最差时间点进行实验。模针组于特定时间点针刺患肢“足三里”穴,每5min行针一次,持续1min,空白及模型组只在相应时间点作捆绑处理。第7天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组特征时间点“足三里”穴局部皮肤组织、背根神经节(L4-L6)、脊髓(L4-L6)中P2X3受体的表达。结果:1.生理状态下:(1)不同时间点针刺可促进穴区局部神经放电次数。穴区局部神经放电次数:空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在ZT0、ZT8、ZT12和ZT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0、0.044和0.000;在ZT4和ZT1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70和0.237。(2)时间因素与各组穴区局部神经放电次数存在交互效应。在不同时间点,空针组与空白组比较,穴区局部神经放电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2.病理状态下:(1)不同时间点针刺可促进穴区局部神经放电次数,降低神经放电平均幅值。穴区局部神经放电次数: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在ZT12和ZT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00;在ZT0、ZT4、ZT8和ZT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48、0.267、0.924、0.408。模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在ZT8和ZT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13;在ZT0、ZT4、ZT12、ZT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14、0.665、0.188、0.631。模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在ZT4、ZT8、ZT12、ZT16和ZT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0.000、0.000和0.004;在Z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534。穴区局部神经放电平均幅值: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在ZT4、ZT8、ZT12、ZT16和ZT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0、0.007、0.009和0.002;在Z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093。模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在ZT0、ZT4、ZT12、ZT16和ZT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0、0.003、0.016和0.003;在ZT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065。模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在ZT4、ZT8、ZT12和ZT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0、0.037和0.009;在ZT0和ZT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71,0.117。(2)时间因素与各组穴区局部神经放电次数存在交互效应。在不同时间点,空白组、模型组与模针组比较,穴区局部神经放电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时间因素与各组穴区局部放电平均幅值存在交互效应。在不同时间点,空针组、模型组与模针组比较,穴区局部神经放电平均幅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433,P=0.000,P<0.05。3.在“足三里”穴区皮肤组织:ZT8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00,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降低P=0.001,P<0.01。ZT16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03,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的P2X3受体表达无明显差异。4.在背根神经节(L4-L6):ZT8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00,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降低,P=0.009,P<0.01。ZT16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00,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的P2X3受体表达无明显差异。5.在脊髓(L4-L6):ZT8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00,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降低,P=0.000,P<0.01。ZT16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00,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的P2X3受体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1.穴区局部的神经电活动具有时相依赖性,不同时间针刺对穴区局部神经电活动的作用不同,并受机体机能状态的影响。2.择时针刺镇痛的机制可能与不同时间针刺对穴区局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不同有关。
娄同岱[8](2017)在《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中脑边缘镇痛回路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疼痛是兽医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对动物的生产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们试图用不同的方法来减轻疼痛,但是无论是药物疗法、神经阻滞疗法还是手术疗法,都存在效果不佳且有副作用等缺点。针刺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瑰宝,而电针(EA)是针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方便、伤害性小、无副作用以及疗效好等优点,已在全世界被广泛用来治疗疼痛。电针镇痛效应涉及神经、体液、细胞信号转导等诸多机制,电针镇痛调节机制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电针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内源性阿片肽等神经递质和调制的释放而产生镇痛效应的机制已经比较清楚,但是电针镇痛在细胞信号转导层面的机制研究还比较欠缺。研究证实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病理性疼痛神经可塑性以及炎性反应的发生和维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抑制p38MAPK的激活可以降低痛敏。目前有研究表明电针可以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以及脊髓中磷酸化p38MAPK水平达到镇痛效果,然而电针是否能通过调节脑中枢尤其是中脑边缘镇痛回路中p38MAPK信号通路还尚不十分清楚。本试验以完全弗氏佐剂(CFA)致足底炎性痛大鼠为模型,通过研究电针对大鼠机械触痛敏、足容积以及中脑边缘镇痛回路相关核团中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来探讨电针治疗炎性痛的中枢分子机制。试验将144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Saline组、CFA组、CFA+EA组及CFA+sham组,每组36只。Saline组于左后足底注射0.1mL生理盐水。另外三组相同部位注射0.1mL CFA。CFA+EA组在注射后0.5h、24.5h、48.5h和72.5h,电针双侧“昆仑”(BL-60)和“足三里”(ST-36)穴,频率2/100Hz,时间30min。CFA+sham组在相同穴位只扎针但不通电,其余处理同CFA+EA组。在1h、3h、5h、7h、25h和73h,分别使用触觉测痛仪和足容积测定仪测定械触痛阈和足容积。之后分别从各组取6只大鼠,灌流固定之后取脑并制石蜡切片。采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脑边缘镇痛回路各核团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伏核(ACB)、杏仁核(AMY)和缰核(Hb)磷酸化p38MAPK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显示,CFA组大鼠痛阈试验各时间点均显着低于Saline组(p<0.05)。与CFA组及CFA+sham组相比,CFA+EA组大鼠的痛阈在1、3、25及73h显着升高(p<0.05)。表明电针可以使CFA炎性痛大鼠的痛阈提高,具有即时镇痛效应和累加效应。CFA组足容积各时间点均显着高于Saline组(p<0.05)。与CFA组和CFA+sham组相比,CFA+EA组大鼠足容积在573h显着降低(p<0.05),表明电针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CFA组PAG和Hb磷酸化p38MAPK免疫阳性(p-p38MAPK-IR)细胞水平于15h显着高于Saline组(p<0.05),ACB和AMY于17h显着高于Saline组(p<0.05)。CFA+EA组p-p38MAPK-IR水平:PAG于35h较CFA组和CFA+sham组明显下降(p<0.05);ACB和AMY于17h显着低于CFA组和CFA+sham组(p<0.05);Hb于35h显着低于CFA组(p<0.05),于15h明显低于CFA+sham组(p<0.05);四个核团均于3h开始降低至Saline组相近水平(p>0.05)。显示电针能够调节PAG、ACB、AMY及Hb p38磷酸化水平。本研究建立CFA炎性痛动物模型,研究电针对该模型大鼠痛阈、足容积以及PAG-ACB-AMY-Hb p-p38MAPK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能够抑制中脑边缘镇痛回路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来调节中枢敏化,降低炎性痛大鼠触痛敏。该研究有助于全面揭示针刺镇痛机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与电针治疗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罗钦[9](2017)在《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在艾灸镇痛中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艾灸对慢性炎症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及对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健康C57BL/6J小鼠(清洁级,6-8W,体重20±2g)48只为研究对象,筛选热痛阈值基线在13s-18s的小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艾灸组(简称模灸组)。模型组和模灸组皆予以右后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制备慢性炎症性疼痛模型。模灸组于小鼠造模后第4天开始进行艾灸干预治疗,选取右侧足三里穴,持续温和灸30min,其余各组以相同方式和强度进行抓取固定。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3天、艾灸前、艾灸后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痛阈测定结束后立即取出小鼠下丘脑组织,运用PCR Array高通量分子筛选技术检测、Q-PCR技术验证参与艾灸镇痛的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热痛阈结果:组间比较:造模之前,分析比较三组小鼠的热痛阈基线值(Baseline),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之后,模型组与模灸组热痛阈值均显着下降;与空白组进行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与模灸组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模型组、模灸组热痛阈与自身造模前相比下降明显,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组、模型组热痛阈值在固定前与固定后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相比均无差异(P>0.05)。模灸组在治疗结束后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热痛阈值皆显着上升,各时间段痛阈值与造模后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在治疗结束后0min至60min呈现出最为显着的差异。(2)参与艾灸镇痛的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PCR Array筛选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下丘脑有7个疼痛相关基因发生显着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的疼痛相关基因包含4个,分别是CCL12、CCR2、IL-1α、TAC1基因。下调表达的基因有3个,分别是NTRK1、SCN10a、SLC6a2基因。与模型组比较,模灸组有13个疼痛信号分子发生显着差异表达,且都是下调表达的疼痛相关基因,分别是CCL12、CCR2、IL-1α、CD4、CX3CR1、EDNRA、IL-1β、IL6、PTGS2、TLR4、CNR1、SCN10a、TRPa1基因。(3)参与艾灸镇痛的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Q-PCR验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趋化因子CCL12与CCR2均上调;与模型组相比较,趋化因子CCL12与CCR2在模灸组皆下调。与PCR array结果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结论:(1)艾灸足三里对慢性炎症性疼痛模型小鼠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2)下丘脑参与艾灸镇痛;(3)艾灸镇痛效应的发挥可能与下丘脑CCL12、CCR2、CX3CR1、IL-1α、IL-1β、PTGS2等参与疼痛反应调节的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相关。
武文鹏[10](2016)在《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Ca2+-CaM-CaMKⅡ-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观察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VTA和NAc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单胺类神经递质、Ca2+-CaM-CaMKⅡ-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减轻吗啡戒断症状的作用机制,为吗啡戒断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 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学习记忆能力正常的SD大鼠56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造模组42只。采用剂量递增法颈背部皮下注射吗啡,连续5日,每日2次;末次吗啡注射3小时后,纳洛酮进行急性催促戒断。造模成功的 42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每组各 14只。其中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与针刺组相同时间、相同程度的捉抓刺激,不予任何治疗干预。针刺组取大鼠“神庭”穴、“百会”穴、双侧“肾俞”穴,常规消毒,以毫针分别刺入上述腧穴,进针2~3mm,快速捻转1min,留针15min,1次/日,连续干预6日。电针组取穴同针刺组,在针刺组操作的基础上将“神庭”穴与“百会”穴连接至导线的正负极;双侧“肾俞”穴连接至导线的正负极,接通电针治疗仪,选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干预15min,1次/d,连续干预6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在光镜下观察VTA和NAc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NE)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VTA和NAc神经细胞内[Ca2+]i和 CaM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CaMK Ⅱ和 CREB 阳性表达,及CaMK Ⅱ和CREB磷酸化;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VTA和NAc神经元 CaMKⅡ α亚基 mRNA表达及 CaMK Ⅱ α亚基磷酸化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 VTA 和 NAc 神经元 CaMK Ⅱ α 蛋白表达及CaMK Ⅱ α亚基磷酸化水平。应用SPSS 1 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用Tamhαne’s T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体质量变化:针刺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具体显着性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2.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在定向航行实验中,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大鼠随着训练测试次数的增加,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同一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同一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同一时间点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在空间搜索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电针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显着增加(P<0.05,P<0.0 1)。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3.HE染色结果:对照组:脑组织染色清晰,神经细胞形态规整,胞质胞核界限清晰,无组织水肿,散在少量的炎细胞,血管无充血。模型组:脑组织结构疏松,神经细胞形态欠规整,部分神经元细胞核固缩,胶质细胞明显增多,炎细胞数目增多,毛细血管肿胀。针刺组和电针组:脑组织病理状况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疏松程度明显减轻,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数目减少,胶质细胞和炎细胞数目也减少,毛细血管肿胀减轻。4.血清单胺神经递质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DA、5-HT、NE含量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和电针组吗啡戒断大鼠血清DA、5-HT、NE含量显着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血清DA、5-HT、NE含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流式细胞术结果:针刺组和电针组大鼠VTA和NAc神经细胞内[Ca2+]i和CaM活性比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P<0.01)。与针刺组比较,电针干预抑制慢性吗啡依赖纳洛酮急性催促戒断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内[Ca2+]i 和 CaM 活性急剧升高更为显着(P<0.05)。6.免疫组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和电针干预能够显着减少吗啡戒断大鼠 VTA和N Ac神经元 CaMKⅡ 阳性细胞表达(P<0.05,P<0.01),减少CREB 阳性细胞表达(P<0.05,P<0.01),抑制CREB磷酸化(P<0.05,P<0.01),且电针组比针刺组更为显着(P<0.05)。7.实时定量荧光 PCR 结果:针刺和电针干预能够显着下调CaMK Ⅱ α mRNA表达,抑制CaMK Ⅱ α亚基磷酸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P<0.0 1),且电针组比针刺组更为显着(P<0.05)。8.Western Blot结果:针刺和电针干预能够显着下调CaMKⅡαmRNA蛋白表达,抑制CaMK Ⅱ α亚基磷酸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P<0.01),且电针组比针刺组更为显着(P<0.05)。结 论:1.电针能够减缓慢性吗啡依赖纳洛酮急性催促戒断大鼠体质量丢失,能够缩短吗啡戒断大鼠平台逃避潜伏期,增加跨越平台次数,改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2.电针能够改善吗啡戒断大鼠神经元病理形态学改变。3.电针能够降低吗啡戒断大鼠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NE含量。4.电针能够抑制慢性吗啡依赖纳洛酮急性催促戒断引起的细胞内[Ca2+]i和CaM活性的急剧升高,下调VTA和NAc神经元CaMKⅡ阳性表达,下调VTA和NAc神经元CaMKⅡα亚基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抑制CaMKⅡα亚基磷酸化,下调CREB核转录因子蛋白表达,并抑制CREB磷酸化。5.电针抑制吗啡戒断反应、改善吗啡戒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通过Ca2+-CaM-CaMKⅡ-CREB信号途径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二、脑室内注射5、6-双羟色胺对针刺镇痛作用影响的功能和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室内注射5、6-双羟色胺对针刺镇痛作用影响的功能和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电针镇痛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电针躯体镇痛的中枢分子机制 |
3 电针内脏镇痛的研究进展 |
3.1 内脏超敏的研究进展 |
3.2 JAK/STAT信号路通与内脏超敏 |
3.3 内脏超敏的治疗 |
3.4 电针缓解内脏超敏 |
4 电针耐受的研究进展 |
4.1 电针耐受 |
4.2 电针耐受的中枢机制 |
4.3 参与电针耐受的中枢神经递质/调质 |
4.4 胸腺素β4 与神经保护 |
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TNBS诱导内脏痛觉超敏模型的建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5 回肠炎手术 |
2.6 结直肠扩张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 |
2.7 症状和疾病活动指数 |
2.8 样品采集 |
2.9 盲肠炎的评估 |
2.10 组织匀浆的制备 |
2.11 ELISA检测盲肠组织中MPO和细胞因子水平 |
2.12 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1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症状观察及疾病活动度指标 |
3.2 回肠组织大体病变评分 |
3.3 回肠组织微观病变评分 |
3.4 背根神经节中CGRP的表达水平 |
3.5 回肠组织MPO及细胞因子含量 |
3.6 结直肠扩张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 |
3.7 内脏运动反应与CGRP水平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疼痛下行调制系统中JAK2/STAT3 信号通路在电针缓解山羊回肠炎性痛觉超敏中的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与分组 |
2.5 回肠炎手术 |
2.6 回肠炎的评估 |
2.7 组织匀浆的制备 |
2.8 ELISA检测盲肠组织中MPO水平 |
2.9 电针 |
2.10 结直肠扩张测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13 免疫印迹 |
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 结果及分析 |
3.1 山羊回肠炎症 |
3.2 电针对山羊内脏运动反应的影响 |
3.3 电针治疗对山羊疼痛行为反应的影响 |
3.4 电针对山羊脑和脊髓中JAK2/STAT3 信号通路免疫反应的影响 |
3.5 电针对山羊脊髓中JAK2/STAT3 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胸腺素β4参与大鼠慢性电针耐受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4 siRNA剂量与作用时间摸索 |
2.5 侧脑室注射 |
2.6 电针 |
2.7 甩尾潜伏期测量 |
2.8 样本采集 |
2.9 免疫印迹 |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反复电针对Tβ4 表达和TFL变化率的影响 |
3.2 Tβ4 抗体对电针引起的大鼠TFL变化率的影响 |
3.3 siRNA剂量与作用时间摸索 |
3.4 Tβ4 siRNA对电针引起的大鼠TFL变化率的影响 |
3.5 Tβ4 siRNA对大鼠脑区阿片肽和抗阿片肽及其相关受体蛋白水平的影响 |
3.6 Tβ4 siRNA对大鼠脑区阿片肽类和抗阿片肽类以及相关受体mRNAs的影响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正交设计实验的骨癌痛大鼠电针镇痛治疗方案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肿瘤细胞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驯养 |
2.2 大鼠筛选 |
2.3 大鼠痛阈测量方法 |
2.4 骨癌痛模型制备 |
2.5 实验分组 |
2.6 治疗方法 |
2.7 盲法操作 |
3 实验考察内容及分组 |
3.1 确定各考察因素相应水平 |
3.2 正交设计实验分组 |
3.3 电针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鼠一般情况 |
4.2 X线检查结果 |
4.3 手术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
4.4 SD健康大鼠痛阈值比较 |
4.5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讨论 |
1 本研究核心问题阐释 |
1.1 本研究中骨癌模型的建立 |
1.2 本研究中针刺穴位的选择 |
1.3 本研究中电针参数的选择 |
1.4 本研究结果中优选方案分析 |
1.5 本研究中正交设计的运用 |
1.6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结语 |
实验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骨癌痛镇痛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镇痛治疗骨癌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学金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
致谢 |
(3)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鉴定及6-姜烯酚对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基本特征的鉴定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动物 |
1.2.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1.2.3 主要试剂 |
1.2.4 Pirt-GCaMP6s小鼠基因型鉴定 |
1.2.5 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ex vivo gastroesophageal-vagal preparation)与灌流 |
1.2.6 双光子显微镜实时钙浓度测定实验(Two-photon nodose neuron imaging) |
1.2.7 细胞外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记录 (Extra-cellular single-unit recording) |
1.2.8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
1.2.9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Pirt-GCa MP6s小鼠的基因型 |
1.3.2 建立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与灌流系统 |
1.3.3 测定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的神经传导速度(CV) |
1.3.4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机械刺激的反应 |
1.3.5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酸(pH 4.0 KBS)的反应 |
1.3.6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α,β-methylene-ATP的反应 |
1.3.7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AITC的反应 |
1.3.8 检测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对辣椒素(Cap)的反应 |
1.3.9 迷走神经节上TRPV1的表达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2.2.3 主要试剂 |
2.2.4 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ex vivo gastroesophageal-vagal preparation)与灌流系统 |
2.2.5 双光子显微镜实时钙浓度测定实验(Two-photon nodose neuron imaging) |
2.2.6 细胞外单个神经元动作电位记录 (Extra-cellular single-unit recording) |
2.2.7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末梢的作用 |
2.3.2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胞体的作用 |
2.3.3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上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感受机械刺激的影响 |
2.3.4 6-姜烯酚对自身的脱敏作用 |
2.3.5 6-姜烯酚对AITC和 Capsaicin的脱敏作用 |
2.3.6 6-姜烯酚对迷走神经胃食管伤害性感受器的作用机制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部分 探讨6-姜烯酚抑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外周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3.2.3 主要试剂 |
3.2.4 构建小鼠CINV模型 |
3.2.5 胃排空实验 |
3.2.6 胃食管-迷走神经的分离(ex vivo gastroesophageal-vagal preparation)与灌流系统 |
3.2.7 双光子显微镜实时钙浓度测定实验(Two-photon nodose neuron imaging) |
3.2.8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长春新碱对小鼠饮食和胃排空的影响 |
3.3.2 长春新碱对胃肠道迷走神经末梢的急性作用 |
3.3.3 长春新碱对胃肠道迷走神经末梢的慢性作用 |
3.3.4 长春新碱对胃肠道迷走神经末梢的急、慢性作用对比 |
3.3.5 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对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 |
3.3.6 TRPA1通道抑制剂对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 |
3.3.7 6-姜烯酚对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 |
3.4 讨论 |
3.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TRP通道在胃肠道生理功能和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4)胃溃疡模型大鼠“同功穴”与肥大细胞相关性及电针干预后对胃组织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腧穴效应特性研究概况 |
综述二 经穴与肥大细胞相关性研究概况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胃溃疡模型大鼠“同功穴”穴区皮肤组织肥大细胞及其相关化学物质的研究 |
实验一 正常大鼠穴区皮肤组织肥大细胞及相关化学物质的分布及特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胃溃疡模型大鼠穴区皮肤组织肥大细胞及相关化学物质的分布及特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电针足三里穴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穴区肥大细胞及相关化学物质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蛋白翻译后修饰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及合募配穴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胃组织的效应差异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针刺诱导神经环路激活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电针镇痛的中枢机制 |
1 前言 |
2 影响针刺镇痛的因素 |
2.1 电针穴位 |
2.2 电针参数 |
2.3 种属和个体差异 |
2.4 其他影响针刺镇痛的因素 |
3 针刺镇痛的研究方法 |
3.1 模型建立 |
3.2 物理学方法 |
3.3 生物化学和药理学方法 |
3.4 生物信息学方法 |
4 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 |
4.1 针刺镇痛的体液机制 |
4.1.1 内源性阿片肽及其受体 |
4.1.2 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受体 |
4.2 针刺疼痛是中枢信号整合的结果 |
5 胸腺素β4研究进展 |
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6.1 研究内容 |
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针刺不同穴位激活的神经环路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5 电针 |
2.6 痛阈测定 |
2.7 镇痛相关核团定位方法及取样 |
2.8 C-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8.1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 |
2.8.2 免疫组织化学操作流程 |
2.8.3 免疫组织阳性细胞观测及计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羊痛阈变化率 |
3.2 山羊中枢c-Fos的表达水平 |
4 讨论 |
4.1 影响电针镇痛的因素 |
4.2 C-Fos作为针刺激活神经核团的标记物 |
4.3 影响电针激活神经核团的因素 |
4.4 电针刺激不同穴位激活的共同神经环路 |
5 小结 |
第三章 电针山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转录组测序 |
2.3.1 试验动物和分组 |
2.3.2 电针 |
2.3.3 痛阈测定 |
2.3.4 样品采集 |
2.3.5 总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2.3.6 Solexa高通量测序 |
2.3.7 参考序列比对 |
2.3.8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2.3.9 测序结果分析 |
2.3.10 荧光定量PCR |
2.3.11 数据统计分析 |
2.4 胸腺素β4功能验证 |
2.4.1 试验动物 |
2.4.2 电针 |
2.4.3 痛阈测定 |
2.4.4 侧脑室模型 |
2.4.5 药物准备 |
2.4.6 侧脑室注射方法 |
2.4.7 试验设计 |
2.4.8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组测序 |
3.1.1 山羊痛阈变化率 |
3.1.2 组织总RNA鉴定 |
3.1.3 测序整体结果分析 |
3.1.4 基因表达量分析 |
3.1.5 样品相关性分析 |
3.1.6 表达差异基因分析 |
3.1.7 差异表达的神经肽基因 |
3.1.8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1.9 KEGG富集分析 |
3.1.10 荧光定量PCR |
3.2 胸腺素β4功能验证 |
3.2.1 药物准备 |
3.2.2 生理大鼠侧脑室注射 |
3.2.3 炎性痛大鼠侧脑室注射 |
4 讨论 |
4.1 试验设计 |
4.2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4.3 侧脑室注射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补充材料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突触结合蛋白-Ⅰ参与电针对大鼠神经病理痛的缓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1.1.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
1.1.2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
1.1.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
1.3 电针镇痛的研究进展 |
1.4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
1.5 突触结合蛋白-Ⅰ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内容 |
1.7.1 突触结合蛋白-Ⅰ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作用 |
1.7.2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
1.7.3 脊髓SytⅠ在电针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的作用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的准备及试验设计 |
2.4.1 试验动物的准备 |
2.4.2 试验设计 |
2.5 动物模型制备 |
2.6 鞘内置管及注射 |
2.7 电针方法 |
2.8 大鼠足底机械痛阈的测定 |
2.9 SytⅠ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2.9.1 总RNA提取与浓度测定 |
2.9.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9.3 cDNA样品制备 |
2.9.4 引物验证 |
2.9.5 荧光定量PCR |
2.10 SytⅠ蛋白水平测定 |
2.10.1 蛋白印迹 |
2.10.2 免疫组织化学 |
2.11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鞘内注射SytⅠ抗体对神经病理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
3.2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
3.3 荧光定量PCR |
3.3.1 引物验证 |
3.3.2 电针对大鼠脊髓SytⅠ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 电针对大鼠脊髓SytⅠ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5 免疫组织化学 |
4 讨论 |
4.1 疼痛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4.2 突触结合蛋白-Ⅰ对SNI模型大鼠痛阈的影响 |
4.3 电针穴位的选择 |
4.4 电针参数的选择 |
4.5 电针对大鼠脊髓突触结合蛋白-Ⅰ表达水平的影响 |
5 结论 |
6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补充材料 |
附录 发表论文 |
致谢 |
(7)不同时间针刺对不同状态大鼠穴区神经电活动及P2X3受体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生理情况下,针刺对穴区局部神经电活动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小结 |
实验二 病理情况下,针刺对穴区局部神经电活动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小结 |
实验三 择时针刺对炎性痛大鼠不同部位P2X3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小结 |
讨论 |
1 节律性是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 |
1.1 节律是机体生理活动时间特征的基本呈现形式 |
1.2 病理条件下,机体表现出特征性的病理节律 |
1.3 疾病治疗具有节律性,整复病理节律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 |
2 针灸镇痛效应确切,且痛证时间特性显着,是研究择时针刺的良好载体 |
3 关于针灸处方的讨论 |
3.1 足三里穴的选取 |
3.2 针刺手法的选取 |
3.3 时间点的选取 |
4 不同时间针刺对大鼠穴区神经电活动影响的研究 |
4.1 穴位具有丰富的神经结构,是穴位反应性的基础之一 |
4.2 穴区气血的动态变化是时辰针刺产生效应的基础 |
4.3 生理情况下,针刺促进穴区局部的神经电活动具有时间特征 |
4.4 病理情况下,针刺对穴区局部异常神经电活动的调整作用具有时间差异性 |
5.择时针刺对不同部位P2X3受体作用的研究 |
5.1 P2X3受体参与了疼痛和针刺信号的传递 |
5.2 择时针刺对炎性痛大鼠穴位局部P2X3受体的影响 |
5.3 择时针刺对炎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的P2X3受体的影响 |
5.4 择时针刺对炎性痛大鼠脊髓的P2X3受体的影响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8)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中脑边缘镇痛回路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疼痛研究进展 |
1.1.1.1 疼痛的产生及分类 |
1.1.1.2 疼痛的治疗 |
1.1.2 电针镇痛机理研究进展 |
1.1.2.1 电针镇痛的外周机理 |
1.1.2.2 电针镇痛的穴位的研究 |
1.1.2.3 电针镇痛的脊髓水平机制 |
1.1.2.4 电针镇痛的脊髓上水平机制 |
1.1.3 电针治疗炎性痛的研究进展 |
1.1.3.1 电针治疗炎性痛的外周机制 |
1.1.3.2 电针治疗炎性痛的中枢机制 |
1.1.4 MAPK信号通路与疼痛 |
1.1.4.1 MAPK在疼痛调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1.1.4.2 p38MAPK参与炎性痛的研究进展 |
1.1.4.3 p38MAPK参与电针治疗炎性痛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1.3.1 炎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
1.3.2 电针对炎性痛大鼠机械痛敏反应的影响 |
1.3.3 电针对炎性痛模型大鼠患肢炎性肿胀的影响 |
1.3.4 电针对PAG-ACB-AMY-Hb 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药品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 |
2.5 试验方法 |
2.5.1 试验动物分组及炎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
2.5.2 电针方法 |
2.5.3 大鼠痛阈的测定 |
2.5.3.1 试验大鼠的筛选 |
2.5.3.2 试验大鼠痛阈测定 |
2.5.4 大鼠足容积的测量 |
2.5.5 中脑边缘镇痛回路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 |
2.5.5.1 采样与组织固定 |
2.5.5.2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 |
2.5.5.3 免疫酶组织化学操作流程 |
2.5.5.4 磷酸化p38MAPK细胞的观测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鼠足底触痛敏变化 |
3.2 大鼠足容积变化 |
3.3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38MAPK磷酸化水平 |
3.4 大鼠伏核p38MAPK磷酸化水平 |
3.5 大鼠杏仁核p38MAPK磷酸化水平 |
3.6 大鼠缰核p38MAPK磷酸化水平 |
4 讨论 |
4.1 疼痛模型的选择及建立 |
4.2 电针穴位的选择 |
4.3 电针参数的选择 |
4.4 脑相关核团的选择 |
4.5 电针对中脑边缘镇痛回路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在艾灸镇痛中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筛选、分组 |
2.1.1 动物筛选 |
2.1.2 动物分组 |
2.2 炎性疼痛模型建立 |
2.3 干预措施 |
2.3.1 穴位选择 |
2.3.2 动物固定 |
2.3.3 艾灸干预 |
2.4 小鼠痛阈评价 |
2.4.1 痛阈测定时间 |
2.4.2 痛阈测定方法 |
2.5 取样方法 |
2.6 下丘脑参与艾灸镇痛的疼痛信号分子的PCRArray筛选 |
2.6.1 PCRArray技术简介 |
2.6.2 样本总RNA的提取 |
2.6.3 总RNA浓度、纯度测定及质量鉴定 |
2.6.4 逆转录cDNA |
2.6.5 配制PCRArray反应体系 |
2.6.6 进行PCRArray反应 |
2.6.7 转录PCRArray芯片上的基因类别 |
2.6.8 PCRArray数据采集方法 |
2.7 参与艾灸镇痛的下丘脑疼痛相关基因的Q-PCR验证 |
2.7.1 引物的设计以及合成 |
2.7.2 Q-PCR实验过程 |
2.7.3 Q-PCR数据分析方法 |
2.8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各组小鼠痛阈值结果比较 |
3.3 参与艾灸镇痛的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PCRArray筛选结果 |
3.4 PCRArray筛选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结果 |
讨论 |
1 对艾灸镇痛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艾灸镇痛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艾灸镇痛的认识 |
2 炎症痛模型的选择 |
3 “足三里”穴位的选择依据 |
4 艾灸对慢性炎性痛小鼠热痛阈的影响 |
5 Q-PCR对下丘脑中参与艾灸镇痛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6 参与艾灸镇痛的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 |
6.1 下丘脑与炎症痛 |
6.2 下丘脑在艾灸镇痛中的作用 |
6.3 下丘脑中参与艾灸镇痛的疼痛信号分子 |
6.3.1 下丘脑CCL12、CCR2、CX3CR1与艾灸镇痛 |
6.3.2 下丘脑IL-1α,IL-1β与艾灸镇痛 |
6.3.3 下丘脑PTGS2与艾灸镇痛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Ca2+-CaM-CaMKⅡ-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成瘾的共同特征 |
1.1 正强化 |
1.2 负强化 |
1.3 药物耐受性 |
1.4 嗜欲 |
1.5 应激性刺激 |
2. 药物成瘾的形成机制 |
2.1 中枢奖赏系统 |
2.2 巴多胺系统 |
2.3 5-羟色胺系统 |
2.4 组胺 |
2.5 去甲肾上腺素 |
2.6 氨基酸类 |
2.7 阿片肽 |
2.8 非编码RNA( ncRNA)miRNA |
3. 药物成瘾相关脑区 |
3.1 中脑-边缘系统脑区 |
3.2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
4. 戒断效应的神经基础 |
5. 药物依赖的治疗 |
5.1 药物治疗 |
5.2 外科治疗 |
5.3 心理行为疗法 |
5.4 运动促进疗法 |
6. 中医药在吗啡戒断中的研究进展 |
6.1 中药 |
6.1.1 单味药提取物/有效成分 |
6.1.2 复方 |
6.2 针灸 |
6.2.1 针刺 |
6.2.2 电针 |
6.2.3 温针灸 |
7. Ca~(2+)-CaM-CaMKⅡ -CREB信号通路与药物成瘾 |
7.1 信号转导与药物成瘾 |
7.2 Ca~(2+)-CaM-CaMK Ⅱ-CREB信号通路 |
7.3 Ca~(2+)-CaM-CaMK Ⅱ -CREB信号通路与吗啡依赖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行为学及学习记忆能力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吗啡戒断动物模型制备 |
2.3 各组处理 |
2.4 体质量观察 |
2.5 戒断症状观察 |
2.6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
2.7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急性催促戒断症状观察 |
3.2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体质量变化比较 |
3.3 Morris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结果 |
3.4 Morris水迷宫空间搜索实验结果 |
3.5 所有干预方法未影响大鼠的运动能力 |
实验二 电针对吗啡戒断模型大鼠VTA和NAc脑区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吗啡戒断动物模型制备 |
2.3 各组处理 |
2.4 标本制备 |
2.5 石蜡包埋 |
2.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3. 实验结果 |
VTA、NAc的HE染色结果 |
实验三 电针对吗啡戒断模型大鼠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 DA、5 -HT、NE)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吗啡戒断动物模型制备 |
2.3 各组处理 |
2.4 血清标本制备 |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大鼠血清DA含量比较 |
3.2 各组大鼠血清5-HT含量比较 |
3.3 各组大鼠血清NE含量比较 |
实验四 电针对吗啡戒断模型大鼠Ca~(2+)-CaM-CaMK Ⅱ -CREB信号通路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吗啡戒断动物模型制备 |
2.3 各组处理 |
2.4 主要试剂配制 |
2.5 标本制备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1 流式细胞术检测VTA和NAc胞内[Ca~(2+)]i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VTA和NAc胞内CaM活性 |
3.3 VTA和NAc神经元CaMKI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
3.4 VTA和NAc神经元CaMK ⅡαmRNA表达情况(实时定量荧光PCR) |
3.5 VTA和NAc神经元CaMK Ⅱ α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Western B 1ot法) |
3.6 VTA和NAc神经元CREB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
4. 统计学处理 |
5. 实验结果 |
5.1 VTA和NAc神经细胞内[Ca~(2+)]i含量 |
5.2 VTA和NAc神经细胞内CaM活性 |
5.3 VTA和NAc神经元CaMKⅡ蛋白表达 |
5.4 VTA和NAc神经元CaMKⅡα mRNA表达 |
5.5 VTA和NAc神经元CaMKⅡα蛋白表达及pCaMKⅡα蛋白表达 |
5.6 VTA和NAc神经元CREB表达及CREB磷酸化 |
讨论 |
1. 动物模型制备 |
2. 中医学理论基础及干预方法选择依据 |
2.1 医学对本病证的认识 |
2.2 电针方法选择依据 |
2.3 腧穴选择依据 |
3. 脑区的选择 |
4.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5.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VTA和NAc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6.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7.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Ca~(2+)-CaM-CaMKⅡ-CREB信号通路影响 |
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四、脑室内注射5、6-双羟色胺对针刺镇痛作用影响的功能和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D]. 万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2]基于正交设计实验的骨癌痛大鼠电针镇痛治疗方案优选[D]. 向庆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迷走神经上胃肠道伤害性感受器的鉴定及6-姜烯酚对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黄永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4]胃溃疡模型大鼠“同功穴”与肥大细胞相关性及电针干预后对胃组织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D]. 蒋海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针刺诱导神经环路激活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D]. 胡曼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6]突触结合蛋白-Ⅰ参与电针对大鼠神经病理痛的缓解[D]. 刘京京.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7]不同时间针刺对不同状态大鼠穴区神经电活动及P2X3受体影响的研究[D]. 黄士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中脑边缘镇痛回路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D]. 娄同岱.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9]下丘脑疼痛信号分子在艾灸镇痛中的响应研究[D]. 罗钦.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1)
- [10]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Ca2+-CaM-CaMKⅡ-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D]. 武文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