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之望[1](1984)在《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伟大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学家的毛泽东同志,非常关注文学艺术的民族化问题。早在三十年代末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着名论断。建国以后,又多次提出社会主义文艺"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些论述从民族整体和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独特异彩作出了
王之望[2](1983)在《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伟大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学家的毛泽东同志,非常关注文学艺术的民族化问题。早在三十年代末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着名论断。建国以后,又多次提出社会主义文艺“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些论述从民族整体和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独特异彩作出了
周晨[3](2011)在《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一个世纪中,与中国动画电影传播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因素组成的社会历史语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历史语境,在相当程度上有力影响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意义模式表达、作品形态构成和艺术风格特色等诸多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动画电影在题材内容选择、艺术观念走向和审美风格流变等方面的历史进展,都在其更为广阔的文化生态发展变迁中烙下深刻的时代印记,同时也以自身的创造发展,反映和影响其所在时代的文化生态。因此,从文化生态和中国动画电影进展之间所具有的互动影响、相生相关情况来加以观照、研究,无疑是研究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一个比较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角度。本文将文化生态和中国动画电影进展结合起来进行观照、研究,绝不仅仅是对相关作品及史料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梳理,而是认真地将中国动画电影放到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语境及文化生态中加以仔细考察研究,即通过相关的历史性梳理、回顾和分析研究,努力描绘揭示中国社会不同时代文化生态现实与相关动画电影发展之间有机相关的现象及原因。全文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主要划分这样几个阶段:中国动画的学步与发展(1926——1948)——民族化动画的别样辉煌(1949—1966…1978)——中国学派的固守与式微(1979——1994)——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化进程(1995——2010)。关于这样阶段划分及命名,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对各个阶段的划分界定,主要根据中国动画电影自身发展情况来确定,其中大部分阶段明显跟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阶段完全一致,这正好说明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进展与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及相应的文化生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进展在其相关发展阶段所拥有的主要特征,并非说明其在相关阶段一定是完全纯粹的或者说是绝对排他的,因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进展尽管有很多的起伏变化,但是从来就血脉相连,除了经常会“与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也自然会有不可避免的螺旋式上升。再次,十年文革,文艺发展十分萧条,动画电影也是如此,在其不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总体上来说与十七年的一脉相承(在某些方面发展可能要更为偏颇一些),所以没有必要另外加以划分。本文将被国际同行赞誉的“动画中国学派”的源起时期的代表作前移至《铁扇公主》的见解,对于关注中国动画电影在艺术与商业方面努力实现有机而完美的结合,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历史影响。经过对于文化生态与中国动画电影进展的相关历史研究,可以使人看到既往的成就与不足,看清发展愿景及必由之路,倡导并坚持艺术民族化、文化产业化和营销全球化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努力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和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文化生态中,不断创造中国动画电影的新辉煌。
李朝龙[4](2015)在《中国形式批评的形成、特征及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形式批评是一种以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批评方法,中国形式批评始于先秦时期,随后形成了重视文体特征、关注表现手法、反对形成主义创作倾向的特征。西学东渐后,应当在批判继承传统形式批评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以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形式批评理论。
赵金玲[5](2008)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艺是文学和艺术的统称,是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承载着表现形象、表达思想、传达美感、陶冶性情的重任。一个国家的文艺在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的角度来讲,文艺具有上层建筑性质,虽然它不似政治、法律那样同经济基础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些“中介”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但它同样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同样对经济基础的稳定巩固起着加速或延缓的反作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高度重视文艺问题,使文艺偏离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文艺工作就会走弯路,国家就要出大问题。社会主义文艺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它有着与过去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文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社会主义文艺体现着社会主义的阶级性、人民性和党性。恰因如此,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建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自觉体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同时,创造性的结合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继确立了各具特色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和反映了我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文艺思想内涵,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灵魂和指针。本文主要从文艺思想的形成时代背景、文艺思想的来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文艺方向论、文艺方法论、文艺政治应用论)以及文艺思想特点几个重要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艺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明确了他们文艺思想中一脉相承的理论主线,发现了他们文艺思想中的共同之处,找出了他们文艺思想的各自特点,最终通过比较,总结出了他们文艺思想的精髓。相信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获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学术成果,同时还会为今后我党文艺的繁荣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借鉴素材。
吕东亮[6](2013)在《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探讨十七年文学批评所期待的理想文学图景于实践过程中在具体文体、具体文本形式方面所遭遇的困境。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一直处于因为急切创新而呈现出的紧张与焦虑状态。这种创新意图在宏观规划方面显得圆满完美,但在微观的文体和文本形式层面却遭遇到美学形式历史遗存的阻碍,以致于批评家无法及时而大胆地确认何者为新、何者为旧的问题,也无法妥当而有效地处理新旧的关系问题。文学批评家们面对着自己促成的具体文学状态一次次表示不满,一次次重新探求,但又一次次遭遇挫败,最终难以摆脱理想困顿的窘境。论文为了避开既有的文学思潮史之类的着作着眼于重大事件的散点分析式的思路,采取分文体研究的方式对文学批评的探求历程及困境进行清晰的脉络梳理和详细的历史描述。论文第一章概括总结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场域特征。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定位是文艺界的斗争方式,这决定了十七年文学批评场域具有强烈的斗争气息和一体化特征。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被认为是极具现代性的文学主张,但却造成了对题材、体裁和风格等问题的严重忽视。十七年文学批评家的构成和更替则取决于批评家对政治化的文学话语进行理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批评家因而岗位意识较强而个性展现空间极为有限。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资源虽然表面上兼顾古今中外文学经验,但主要是对政治化的权威文艺思想的理解,批评文体也带有较强的政论色彩。论文第二章描述了长篇小说批评的发展脉络和困境表现。长篇小说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为倚重的文体。批评家们在建国初就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等问题对当时的长篇小说进行了有效地规训,之后提出“史诗”概念来提升和确认长篇小说的品质。但在体现未来前景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因为缺少具体生活支持而出现不可克服的理念化和真实性受损的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悖论意义的困境。在民族化问题上,长篇小说批评面临着民族化带来的“重事轻人”倾向、可读性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要求的“重人轻事”、阅读感觉沉闷乏味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最终难以获得从容的历史时间来解决。论文第三章描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在短篇小说方面的探求状况。论文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短篇小说的文体规约带来了“短篇不短”的痼疾,而对解决这一痼疾本来有效的“故事性”、“讽喻性”、“抒情性”等短篇小说的文体优长此时则被视为短篇小说的短板。在批评的压力下,短篇小说受到关注却又委曲求全,出现“不适”症候。论文第四章认为话剧因为其剧场艺术的属性,质量方面的要求十分迫切。批评家们一边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凭借呼唤艺术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艺术上的狭隘理解和批评上的求全责备问题。面对话剧创作中在“人”与“事”之间顾此失彼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批评家们抓住百花齐放、历史剧讨论、文艺改良等机会进行了大胆探索,但这些探索要么面临历史书写等知识困境、要么重新回到原来的问题框架中,最终收效甚微。第五章分析和描述了新诗的形式不确定性这一问题在新中国的境遇。十七年批评家们虽然不能容忍新诗形式的“无政府状态”,但在提出建议时依然众说纷纭,“格律化”、“古典化”、“民歌化”、“古典和民歌相结合”等各种诗学主张依据不同的文化力量此起彼伏,却都没有获得诗界的一致认可。而“生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长篇叙事诗”等较为成功的诗体也面临着文体越界和风格倾向等方面的问题,新诗的形式焦虑一直持续了下去。论文第六章探讨了散文批评中“美文”观念的复兴、特写文体内涵的危机和杂文的变异等问题。论文认为散文文体格局的变异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叙事性文体推崇和政治时势联合促成的结果。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所遭遇的困境从根本上说是历史的迷思所造成的困境,是有意识地在宏观层面超越历史经验和无意识地在微观层面陷身历史经验的矛盾。
蔡尚伟[7](2003)在《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文中提出“城市文化与报业”的研究是一项横跨城市研究、文化研究与传媒研究的新的研究领域,加强“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深化城市文化研究与发展传媒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若干对新、旧城市关系中的经典代表——重庆、成都为实证考察的对象,还会对区域传播学与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发展有所启迪。由于前人几乎没有在本领域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在相关研究相当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学术尝试。 本文包括《前言》、《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结语共六部分。 《前言》主要对本项研究的意义、学术背景、研究方法、相关文献及研究难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第一章《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对重庆、成都的现代化进程及这个进程中的报业发展的轮廓进行了一次勾勒,揭示出政治、经济条件对报业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并且力争恰如其分地对城市文化与报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一个宏观的梳理。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重庆、成都曲折而多维的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漫长过程。特别是重庆,由一个四川东部的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逐渐跃升为整个四川的物流中心,经济辐射能力逐渐扩展到整个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后来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共和国时期的西南大区所在地、中央直辖市,以后又随着大区的撤消恢复为省辖市,到1997年终于成为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的城市发展可谓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相反,成都的地位一直相对稳定,作为多年的四川的政治中心,汉文化在西南的聚集中心,它以历史文化之都的形象稳定地成为重庆关注、排斥、疏离、超越的对象。两个城市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影响二者发展的直接的背景性因素,二者在共同的城市现代化的路途上互相观望互相调整,最终互相促进了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这样的宏观线索也深刻地影响着两地传媒的发展。本章分为“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 (1897—1 937)”、“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 (1937—1949)”、“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等几个部分,按照成都、重庆城市发展的进程及两座城市报业发展的进程分阶段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对重要的城市文化形态文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文学是作为报纸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报纸给了文学生长发育的空间。从早期重庆成都的报纸开始,就给文学提供了众多的园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由于四川成为民族复兴的根据地,重庆成为首都,自然也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建国以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也一度十分发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的兴起,传统的纯文学在报纸上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报时代的“群众”副刊文学是对传统党报文学的改进,而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推进了市民副刊文学的发展,成都商报的报刊文学向大众文化的方向走得更远,传统的文学在报纸上渐渐身影模糊,彻底大众化后的报纸副刊文学存在着式微与泛化的双重走向。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成都重庆的报纸培育了大量的作家及诗人的成长,其中不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重量级人物如李劫人、流沙河等。当然,报纸也培养了大批的文学作者,对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抗战时期报纸援助贫病作家为典型,也可以看出报界帮助文学界的光荣传统。而由于非常时期的历史错误,报纸也曾给作家带来灾祸,当然,严格说来,报纸在其中也是受害者。作为双向关系的另一面,一百余年来,作家、诗人进入重庆成都的报界,也给两座城市的报纸不断带来生机,促进了报纸的发展。报纸与文学潮流的关系也十分紧密,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多家报纸参与了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讨论、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以及与“战国派”的论争等,对当时的文学思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在现代成都、重庆城市文化史中占据独特地位的知青文学潮,它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于报纸的推动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章《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对在现代文化机构中处于中枢地位的大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考察。大学的发展对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甚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大学为报纸提供了一个由数量众多的具有相当文化水准的市民所构成的报业市场,这是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成都重庆地区大学与报纸的紧密关系从早期报纸《渝报》、《蜀学报》与四川大学的前身尊经书院的经典关系就开始了。民国时期,成都、重庆的大学生参与报纸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报纸对改良?
戴恩允,吴光正[8](1979)在《论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中提出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同文艺理论中的其它一系列重要问题,诸如文艺的特征、形象思维、创作方法、艺术典型、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和革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容和形式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四人帮”一伙把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贬低为一般的文学常
二、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3)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基本观点与主要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动画的学步与发展(1926—1949) |
第一节 相对“自在”的早期电影生态 |
一、政治动荡中的文化自在 |
二、相对纯粹商业语境下的商业电影实践 |
第二节 动画电影的本土化 |
一、“动画开山尊万氏”:“拿来主义”的模仿阶段 |
二、“抗日宣传立奇功”:动画电影本土化的第一步 |
第三节 《铁扇公主》:商业美学的先行者 |
一、商业美学的成功起步 |
二、跨越时代的“动画真经” |
第二章 民族化动画的别样辉煌(1949—1966…1978) |
第一节 高度“自为”的文化生态 |
一、电影国有化与“事业动画”的发展 |
二、“单位”里的艺术家 |
三、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确立与影响 |
第二节 美术片:民族化的别样辉煌 |
一、“美术片”的起步与探索发展 |
二、“文变染乎世情”的动画电影创作 |
三、民族化的成功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学派的固守与式微(1979—1994) |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变革与突围 |
一、文化转型中的电影变革 |
二、理论改革引领实践创新 |
三、电影体制的现代建设 |
第二节 美术片的文化守成 |
一、温水里的青蛙:体制变革中的美术片 |
二、文化守成带来的“异养”匮乏 |
第三节 《天书奇谭》:民族动画现代化的“盗火者” |
一、锐意翻新的剧作典范 |
二、讽刺与狂欢的动画情趣 |
三、民族性的现代表达 |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化进程(1995—2010) |
第一节 与狼共舞: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 |
一、电影全球化“门开一隙” |
二、从“以小搏大”到“守护文化版图” |
三、电影政策:平台与助推器 |
第二节 围栏下中国动画电影的成长 |
一、《宝莲灯》:好莱坞动画大片启蒙下的产业化尝试 |
二、政策给力:助推中国动画电影厚积薄发 |
三、新世纪动画电影:方兴未艾泥沙俱下 |
第三节 围栏里的“领头羊”:《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系列 |
一、原创的动力 |
二、营销至上打造品牌 |
三、稳健的产业链延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中国形式批评的形成、特征及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形式批评的形成 |
二、我国形式批评的特征 |
(一) 重视文体特征的探讨 |
(二) 关注表现手法的研究 |
(三) 反对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 |
三、我国形式批评的现状 |
(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形成时代背景的比较 |
2.1 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国际时代背景 |
2.1.2 国内时代背景 |
2.2 邓小平文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国际时代背景 |
2.2.2 国内时代背景 |
2.3 江泽民文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3.1 国际时代背景 |
2.3.2 国内时代背景 |
2.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形成时代背景的异同 |
2.5 本章小结 |
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理论来源的比较 |
3.1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来源 |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 |
3.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艺思想 |
3.2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主要来源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 |
3.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艺思想 |
3.2.3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 |
3.3 江泽民文艺思想的主要来源 |
3.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 |
3.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艺思想 |
3.3.3 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继承 |
3.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的一脉相承 |
3.5 本章小结 |
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主要内容的比较 |
4.1 毛泽东文艺思想主要内容 |
4.1.1 毛泽东文艺方向论 |
4.1.2 毛泽东文艺方法论 |
4.1.3 毛泽东文艺政治应用论 |
4.1.4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特点 |
4.2 邓小平文艺思想主要内容 |
4.2.1 邓小平文艺方向论 |
4.2.2 邓小平文艺方法论 |
4.2.3 邓小平文艺政治应用论 |
4.2.4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特点 |
4.3 江泽民文艺思想主要内容 |
4.3.1 江泽民文艺方向论 |
4.3.2 江泽民文艺方法论 |
4.3.3 江泽民文艺政治应用论 |
4.3.4 江泽民文艺思想的特点 |
4.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主要内容的异同 |
4.5 本章小结 |
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的当代价值 |
5.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文艺大繁荣大发展 |
5.1.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5.1.2 加强文艺的民族性建设 |
5.1.3 坚持文艺建设的根本方向与方法 |
5.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
5.2.1 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5.2.2 正确认识文艺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
5.2.3 启发和谐文化建设思路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的意义和现状述评 |
二、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策略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场域构建 |
第一节 批评的定位和原则 |
第二节 主流批评家的构成和更替 |
第三节 批评的资源与文体 |
第二章 长篇小说批评:主流文体的内在矛盾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导下的长篇小说批评 |
第二节 对史诗的推崇及其衍生的问题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民族化问题 |
第三章 短篇小说批评:文体“不适”的症候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短篇小说的文体规约 |
第二节 “讲故事”的文体缺陷 |
第三节 讽喻的危险性 |
第四节 抒情性与风格问题 |
第四章 话剧批评:正规化追求与艺术质量难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批评界对话剧的正规化追求 |
一、建国初期批评界对话剧的正规化追求 |
二、话剧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评实践 |
三、独幕剧的提倡及其问题 |
第二节 批评界在提高艺术质量方面的几次探求 |
一、“百花时代”讽刺喜剧的论争与“第四种剧本”的提出 |
二、知识的魅与惑:历史剧讨论中呈现的难题 |
三、夹缝中的释放:张庚《关于剧诗》与黄佐临《漫谈戏剧观》的批评创新 |
第三节 在对“矛盾冲突”的重新强调中走向文革文学 |
第五章 十七年诗歌批评:形式焦虑与创新困境 |
第一节 自由诗与格律诗讨论中的“传统”问题 |
一、革命抑或改良——面对新诗传统的两种态度 |
二、格律化话语的优势凸显 |
三、旧诗的复活与“传统”的重释 |
第二节 新民歌运动中的焦虑呈现 |
一、民歌体的困境与新民歌运动 |
二、“古典”与“民歌”的“结合”悖论 |
三、无处安放的“工人诗歌”问题 |
第三节 成功诗人诗体诗作的困境 |
一、生活抒情诗的局限性 |
二、长篇叙事诗的内在矛盾 |
三、政治抒情诗的困境 |
第六章 散文批评:复兴的艰难与新变的尴尬 |
第一节 美文:时代缝隙中的艰难复兴 |
一、复兴的初潮与批评上的含混 |
二、再度复兴中的批评收获:文体意识与个性风格的自觉 |
三、复兴的挫败与批评风向的转移 |
第二节 对特写的推崇及相关争议 |
一、特写地位的提高与文体的文学化 |
二、特写文体内涵的危机 |
三、对特写的正名与“报告文学”名称的提出 |
第三节 杂文的变与异 |
一、杂文外延与内涵的变动 |
二、杂文批评在危机中的转机 |
三、“杂文”的最后尝试 |
结语:历史的迷思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7)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的意义 |
1、城市化及城市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的意义 |
2、“城市文化与传媒”研究的价值 |
二、为何选取两个城市? |
1、成渝两市城市文化与报业的代表性 |
2、对于发展“区域传播学”与“比较传播学”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及难度 |
1、综合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
2、在思辩与实证之间倾向后者 |
3、文献综述 |
4、研究难度 |
第一章 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 |
第一节 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1897——1937) |
一、新潮中的重庆、成都近代化与近代报纸的诞生 |
二、重庆、成都在曲折中的发展与现代报纸的全面开花 |
第二节 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重庆城市的突变 |
二、陪都时代重庆报业的异常繁荣 |
三、陪都报业对重庆现代化及本土报业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 |
一、解放后报纸性质的统一 |
二、纯政治性报纸对城市化的曲折影响 |
三、城市工业化——后来报纸发展的基础之一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 |
一、城市的初步发展与晚报的黄金时代 |
二、城市的大发展与都市报时代的到来 |
三、成都的报业竞争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五节 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 |
一、重庆直辖与城市发展 |
二、直辖后重庆报业的重大变化 |
三、重庆报业的局限性与未来空间 |
第二章 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 |
第一节 作为文学园地的报纸 |
一、早期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 |
二、抗战以后重庆成都报纸文学园地的繁荣 |
三、建国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成都重庆的报刊文学 |
一、晚报时代与“群众”副刊文学 |
二、都市报时代与市民副刊文学 |
三、报纸副刊文学的彻底大众化及式微与泛化 |
第三节 报纸与文学界的关系 |
一、报纸培养现代作家 |
二、报界帮助文学界 |
三、非常时期:报纸给作家带来不幸 |
四、作家诗人进入报界,给报纸带来生机 |
第四节 报纸与文学潮流 |
第三章 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 |
第一节 经典关系:从尊经书院与《渝报》、《蜀学报》开始 |
第二节 成都、重庆的大学生与报纸 |
一、在校大学生从事报纸工作 |
二、成都重庆的大学毕业生服务于两地报界乃至全国报界 |
第三节 大学教师与报纸 |
一、民国大学教师参与报纸工作的普遍性 |
二、大学教师参与报纸的精英文化背景 |
第四节 大学的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与成都重庆的报业发展 |
一、民国时期重庆成都的大学新闻教育与研究 |
二、建国后成都重庆的新闻教育与研究 |
第五节 报纸对大学的注视与介入 |
一、大学作为报纸的重要传播资源和传播内容 |
二、报纸对大学的影响 |
第四章 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 |
第一节 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在报纸上的体现 |
一、早期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
二、重庆独立意识的萌芽 |
三、建市以后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 |
四、陪都时代重庆成都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
五、重庆直辖后城市意识的爆发 |
第二节 报纸与重庆城市文化身份 |
一、报纸对重庆文化的认知及重庆报纸的“文化焦虑” |
二、报纸对重庆文化的大力建构 |
第三节 成都报纸对“历史文化”的守望与反思 |
一、杨森“新政”拆城与报纸的反应 |
二、“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皇城的消失与报纸的无力 |
三、成都报纸保护城市文化的努力 |
四、报纸对城市文化的大反思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声明 |
后记 |
(8)论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既对立又统一 |
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历史规定性 |
关于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几个问题 |
四、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J]. 王之望.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1984(00)
- [2]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A]. 王之望.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 1983
- [3]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D]. 周晨. 苏州大学, 2011(06)
- [4]中国形式批评的形成、特征及其现状[J]. 李朝龙.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05)
- [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D]. 赵金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
- [6]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D]. 吕东亮. 武汉大学, 2013(07)
- [7]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 蔡尚伟. 四川大学, 2003(02)
- [8]论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J]. 戴恩允,吴光正. 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