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君玲[1](2019)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高职院校在示范性建设方面,对专业实验室的要求有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随着高校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增多,管理人员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对实验室的管理仍处于人工管理阶段,工作量大而且繁琐,设备维护困难,数据的备份仍处于分散的方式,不能实现实据的有效管理与共享。当前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物联网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变化,并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作者通过对实验室管理深入调查,及实地的了解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需求,开展了智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1],利用物联网的相关技术,提出智智慧实验室体系结构和应用模式,构建智能实验室的宏观环境和建设需求,为解决实验室管理存在的设备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为物联网创新实训室建设提出解决方案[2]。论文首先从实验室管理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为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描述了研究智慧实验室系统的内容和意义,并从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难点、创新点和总体结构作了说明。其次详细介绍了系统涉及到的物关网关键技术,基于物联网体系的架构,由应用、网络、感知三个层次组成,相关的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接着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环境规划配置。然后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物联网应用平台和智慧校园信息发布平台。最后将系统部署到实际实验应用场景中,完成物联网创新实验室的软、硬件搭建,实验室设备正式投入使用,信息平台也在试运行阶段,在运行阶段及时对系统进行测试,为系统功能的完善提供依据。该系统为计算机物联网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创新的解决方案依据,可实现对实验设备的智能管理和实验环境的实时监测,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实验室安全的保障。
梁国健[2](2012)在《基于Ajax技术和HTML5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也急剧上升,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不断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设备和教师资源。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给师生的教学和实验室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科学地管理好实验室有利于教学,并充分地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利用率。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实验室管理为背景,针对教学管理,根据师生使用实验室的需求以及实验室管理规范,采用B/S模式,利用管理信息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实验室管理系统,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另外随着网络进入Web2.0时代,传统的Web页面已经严重的制约着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因此在开发此系统的过程中,本人运用Ajax异步交互技术和的HTML5,利用这两个技术的独特优势,研究开发新的Web系统应用,旨在研究如何改善B/S模式系统,使实验室管理系统在实时交互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Web应用程序,提高师生的使用体验。
夏春琴[3](2013)在《基于RFID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由于采用人工操作的管理方式,不但管理混乱,而且容易出错导致设备管理不到位,不易于实验室科研教学的开展。随着高校师生人数的增加,原来落后的实验室管理已无法满足新兴科学实验的开展,为了响应国家“智慧校园”的口号,各高校新引进了大型仪器设备,新增了许多机房、电子、物理等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需要管理,实验课需要安排,如何管理这么一个新型的高校实验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物联网中最常用到的通信技术,是目前发展前景很乐观的一项应用技术。该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背景和意义以及物联网的研究现状,然后对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以及高校实验室发展状况进行详细描述,分别从用户需求角度、系统功能、系统性能角度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实际需求,分别阐述了改进传统的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改进后系统的优点,利用RFID技术的特点,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根据系统需求和系统总体架构设计,设计系统并予以实现。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效地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了师生的实验教学环节,加强了实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进一步实现实验室管理上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RFID技术应用模型设计方案的提出,使得高校实验室向智能化管理又迈进一步,相信也能为高校开展智能校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技术角度而言,该课题的具体实现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制定统一的标准、新系统与传统技术的兼容性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也关系到系统模型的完善情况,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要点。
余勇[4](2010)在《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实验室管理是高校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时间性强、工作量大、影响到教学全局性的工作。随着高校建设和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变化,面对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实验室工作,许多管理上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目前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已不能满足当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需求。这样就亟待一套高效方便、数据高度共享的网络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使实验室和老师以及学校的有关部门之间能够快速进行沟通,实现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本文针对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设计实现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低值品与耗材管理、实验室建设与评估、数据与报表、实验室日常办公管理等众多功能。本文首先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给出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接着以B/S体系结构作为系统开发的体系结构,在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上设计了系统的数据表结构,以ASP.NET作为开发工具设计与开发了本系统。系统采用RBAC访问控制模型,结合系统安全和数据库优化技术,实现了高效、安全、方便的网络综合实验室管理。本系统已在多所高校运行,为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实验室教学管理信息,使用效果良好。
钟仙[5](2018)在《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电子企业的发展实验室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实验操作和实验管理的工作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实验室面临实验进度、设备情况和状态不能实时查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诸多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个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以解决实验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减少实验者的工作量和实验室人力资源的分配,实时掌握实验进度情况,以确保实验室工作能够按时、有效、顺利地完成。建立专业的实验室安全信息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整体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基于B/S结构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实用并且对电子企业有针对性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为同行业的大中型电子企业的实验室管理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实验室管理解决方案。不同企业都可以根据其具体需要和实际业务流程和职能部门设置来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介绍常见几种系统架构的特点、web开发技术和三种不同后台数据库开发技术的对比分析介绍,优选出本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包括Java开发语言、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思想、JSF前端框架、XML语言、Mysql数据库等技术详细介绍。2.通过电子企业实验室各个岗位日常工作业务流程描述、分析和介绍,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从总体上、功能和性能方面、以及系统数据库部分进行全面详细需求考虑。3.对电子企业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从总体上进行体系结构设计,再到各大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和系统数据库概念和结构进行设计。4.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中各个主要功能模块完成具体实现,通过系统测试部分对整个系统的详细测试工作,测试结果显示系统每个模块的所有功能都达到了设计和需求分析的预期要求。某电子公司试用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结果显示,该软件运行良好,不仅满足了实验室日常实验和设备信息管理业务的需求还使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创造了更新层次的高度。满足了电子行业实验室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为电子类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模板和技术路线。
樊冬梅[6](2017)在《基于web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发基地的高等学校,网络已经全部覆盖校园。目前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管理混乱、效率低、方式落后等问题,急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开发一款界面友好、功能强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以对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实验资产等进行更便利的管理。本课题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山东现代学院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利用web技术开发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利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已经建设成熟的校园网,运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及软件开发平台,结合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展开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了七个功能模块,分别为:信息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实验教学管理模块、实验资产管理模块、实验室文件管理模块、系统安全管理模块,并根据功能模块进行了系统测试。基于web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环境为WAMP,模式为B/S。应用PHP技术开发动态web页,后台数据库为Oracle公司的MySQL 5.5。本系统的开发,改变了传统的人工管理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使实验室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刘丽玲[7](2019)在《GL学院电子类开放式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迭代加速,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目标以及“新工科”的提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高科技应用型人才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已成为高校的热点课题。实验室作为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主力,建设资源的投入逐渐加大,尤其是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形势,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验室建设目标的有效融合,科学有效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也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的普及,项目管理已被引入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或管理中并有了一定发展。研究也发现,项目管理在实验室建设的业务实践中理论研究较多,系统应用的研究较少,尤其针对个案进行逐层剖析研究的更少。随着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作为理工类院校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电子类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研究顺应发展需要。文中选择以GL学院电子类开放性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项目管理知识应用研究,旨在用项目管理方法提高其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质量及效率。建设电子类开放性基础创新实验室更加注重实验室的整体规划设计,尤其是课程体系、安全监控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现,还要考虑资源利用的合理调配管理,比如对创新、耗材的支撑等,增加了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应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进行建设。本文在分析国外实验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内实验室管理的差距和不足,并对项目管理相关知识要点及电子类实验室、基础创新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特点进行梳理。本文对GL学院电子类开放式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了介绍并就项目特点、面临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了需求论证不充分、项目任务分解不详、项目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然后将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并针对项目面临的影响因素及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解剖,以建立完整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体系,来实现业务实践应用研究及问题的解决,在提高GL学院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管理能力的同时,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邓奉先[8](2013)在《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扩大其办学规模,同时增加了学院在硬件上的投资建设。而一般的高等职业院校目前的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人员依靠word文档和excel表格来记录实验室的各类基础档案,设备的即时状态(故障、变迁、损坏)无法体现在原有文档中,容易造成设备管理信息遗漏或流失,同时实验项目以及人员的信息也不便查询,实验室易耗品管理更是非常紊乱。因此,实验室管理工作已成为学院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同时学院领导也对实验室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有些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已经开始尝试整合辅助实验室管理工具,但是目前存在着整合困难,组件复用程度低,开发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文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管理系统为高职院校中的典型,讲述了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立项背景和研发目标。在确认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学校政策趋势和海软实验室管理科在系统的需求前提下采用.NET Framework技术,结合C/S框架模式采用C#语言设计实现。本文以海软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为基础,详细的描述了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设计过程和最终实现效果。文章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对海软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立项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确定了整个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简介了整个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说明了这些技术手段的优势所在并且评估了这些技术对于本项目的优势。在分析了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管理科的详细需求描述之后,本文采用了UML建模的方法分析确认了具体项目实施需求。通过需求的完善,本文讲解了如何设计整个系统,包括系统的功能设计和非功能设计,并采用功能流程图的手段详解了每个技术细节。最后本文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实现描述,并使用Quick Test Professional辅助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我们的范例系统的实现符合海南软件学院的实际需求,对普通高等职业学院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徐浩[9](2014)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的实验室是开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研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论文重点以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为蓝本,结合多年实验室工作实践,概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校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论述现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对大型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的建立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的思路、具体的措施,对我校校级及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及实践进行总结;研究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论述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分析问题及原因,提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路、突破的难点、具体的措施,对我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研究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的政策机制,论述高校技术安全的现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落后的原因,对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进行研究,列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难点,论述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构建实验室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的基本要求;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介绍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实验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仪器设备采购机制与手段、仪器设备管理及维修维护,论述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思路和具体解决措施。
林鲁春[10](2019)在《智慧实验室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研究、实践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实验室建设备受政府、高校重视。传统实验室在安全、管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实验室的研究、设计和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研究工作针对实验室的智慧化、可视化、规范化和安全化等问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智慧实验室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以及物联网的发展状态和应用。以物联网为背景展开了对智慧实验室的研究,阐明了智慧实验室的基本概念,针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以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为设计结构,制定了系统方案并搭建了整个系统的框架结构。(2)以TPC7062Hn型触摸屏为平台设计开发了系统的控制器,完成了实验室智能通风系统、智能供电系统等控制策略的设计。制定通信方案,设计数据通信协议完成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以通风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实现通风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改进PID算法,实现罩面风速的稳定快速控制,降低系统的能耗。(3)在Visual Studi02010平台上完成了系统服务器的设计,供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访问;基于C#语言完成PC端远程监控设计,加入了实验室准入系统和MSDS数据手册查询系统;利用Android Studio 2.3完成移动客户端设计,实现对实验室实时监控、数据可视化、设备控制和故障报警等功能,实现对实验室的多维度管理;(4)对设计完成的智慧实验室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与系统完善,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达到预期目标。
二、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系统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特点 |
1.4 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教学的现状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物联网相关技术 |
2.1 物联网技术 |
2.1.1 物联网技术概述 |
2.1.2 感知层技术 |
2.1.3 网络层技术 |
2.1.4 应用层技术 |
2.2 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技术 |
2.2.1 智能传感器技术 |
2.2.2 无线传感器技术 |
2.3 嵌入式技术 |
2.4 移动通信技术 |
2.5 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 |
2.5.1 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
2.5.2 数据的融合 |
2.6 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 |
2.7 云计算 |
2.8 人工智能 |
第三章 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 |
3.1 构建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的需求 |
3.1.1 设备管理需求 |
3.1.2 环境监控需求 |
3.1.3 安全防护需求 |
3.1.4 实训课程管理需求 |
3.1.5 设备充分利用需求 |
3.1.6 信息发布需求 |
3.2 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
3.2.1 系统部署方案设计 |
3.2.2 系统设计方案 |
3.2.3 系统功能设计 |
3.2.4 系统通信模块设计 |
3.2.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四章 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教师端管理系统实现方案 |
4.2 学生端管理系统实现方案 |
4.3 系统数据库的实现 |
4.4 系统通信的实现 |
4.5 智慧校园文化班牌系统的实现 |
4.5.1 智慧班牌系统方案概述 |
4.5.2 系统架构 |
4.5.3 组网拓扑 |
4.5.4 系统软件组成 |
4.5.5 系统主要硬件组成 |
4.5.6 系统特点 |
4.5.7 系统功能 |
4.5.8 可扩展功能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硬件测试 |
5.2 软件功能测试 |
5.3 校园文化班牌系统测试 |
5.3.1 班级管理系统主界面 |
5.3.2 实验室课程安排信息 |
5.3.3 学生考勤 |
5.3.4 任课教师查询出勤情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Ajax技术和HTML5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传统 Web 的不足 |
1.2.2 改进方法 |
1.3 主要工作 |
1.4 本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Web 应用软件系统介绍 |
2.1.1 Web 应用软件系统的发展过程 |
2.1.2 传统 B/S 模式的不足 |
2.1.3 RIA 的概述 |
2.2 Ajax 技术介绍 |
2.2.1 Ajax 的概念 |
2.2.2 Ajax 的特点 |
2.2.3 Ajax 的基本原则 |
2.2.4 Ajax 的关键技术 |
2.3 HTML 5 的介绍 |
2.3.1 HTML 5 的由来 |
2.3.2 HTML 5 的特点 |
2.3.3 HTML 5 的目标 |
2.4 RIA 与 HTML 5 的关系 |
第3章 需求分析 |
3.1 需求调研 |
3.1.1 环境分析 |
3.1.2 业务分析 |
3.2 系统总体分析 |
3.3 业务功能模块分析 |
3.4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分析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4.2.1 开发语言及开发工具 |
4.2.2 系统关键技术 |
4.2.3 数据库 |
4.2.4 系统框架 |
4.3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阶段 |
4.4.2 数据库设计准则 |
4.4.3 数据库设计注意事项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管理 |
5.1.1 系统主界面 |
5.1.2 资源管理 |
5.1.3 权限管理 |
5.1.4 组织结构管理 |
5.1.5 角色管理 |
5.1.6 用户管理 |
5.2 教务管理 |
5.2.1 教工信息 |
5.2.2 课程信息 |
5.2.3 专业信息 |
5.2.4 专业开设课程管理 |
5.2.5 班级信息管理 |
5.2.6 班级排课管理 |
5.3 学籍管理 |
5.4 实验室管理 |
5.4.1 实验室信息 |
5.4.2 设备信息 |
5.5 教学管理 |
第6章 Ajax 与 HTML5 技术应用 |
6.1 Ajax 技术应用 |
6.2 HTML5 技术应用 |
6.3 技术应用总结 |
第7章 系统实施 |
7.1 系统运行环境 |
7.2 系统安装 |
7.3 系统兼容性 |
第8章 总结 |
8.1 系统总结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RFID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物联网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RFID 技术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3.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物联网关键技术概述 |
2.1 RFID 技术概述 |
2.1.1 REID 概念 |
2.1.2 RFID 技术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
2.1.3 RFID 技术参数 |
2.1.4 RFID 技术特征 |
2.2 RFID 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RFID 系统的组成结构 |
2.2.2 电子标签 |
2.2.3 阅读器 |
2.2.4 RFID 工作频段 |
2.2.5 天线(Antenna) |
2.3 GPRS 概述 |
2.3.1 GPRS 概念及特点 |
2.3.2 GPRS 工作原理 |
2.3.3 GPRS 网络组成结构 |
2.4 Wi-Fi 技术概述 |
2.4.1 Wi-Fi 概念及特点 |
2.4.2 Wi-Fi 的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3.1 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1 高校实验室管理概念 |
3.1.2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
3.2 基于 RFID 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分析 |
3.2.1 需求分析 |
3.2.2 系统分析 |
3.2.3 系统基本工作流程 |
3.2.4 系统数据流程图 |
3.2.5 系统 E-R 图 |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3.1 系统体系结构 |
3.3.2 系统物联网层次结构 |
3.3.3 系统拓扑结构 |
3.3.4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
3.3.5 系统功能目标 |
3.4 系统安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 RFID 设计 |
4.2.1 基于 RFID 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
4.2.2 RFID 编码设计 |
4.2.3 RFID 数据读写模块 |
4.2.4 RFID 数据采集接口模块 |
4.2.5 RFID 数据传输模块 |
4.3 基于 RFID 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系统管理模块 |
4.3.2 用户管理模块 |
4.3.3 数据管理模块 |
4.3.4 设备管理模块 |
4.3.5 教学管理模块 |
4.3.6 门禁系统 |
4.3.7 实时监控 |
4.3.8 短信息发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RFID 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开发平台介绍 |
5.1.1 系统环境配置 |
5.1.2 ASP.net |
5.1.3 IIS |
5.2 软件平台实现 |
5.2.1 客户端用户界面实现 |
5.2.2 用户端界面实现 |
5.3 系统特色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发展 |
1.3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模块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2.2 系统E-R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室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3.3 系统开发工具 |
3.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运行环境 |
4.2 系统中使用的有关技术 |
4.2.1 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技术 |
4.2.2 系统安全防范技术 |
4.2.3 数据库优化技术 |
4.3 系统子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1 系统登录模块的实现和运行结果 |
4.3.2 实践教学模块的实现和运行结果 |
4.3.3 实验室开放模块的实现 |
4.3.4 实验室管理模块的实现和运行结果 |
4.3.5 仪器设备管理模块的实现和运行结果 |
4.3.6 数据与报表模块的实现和运行结果 |
4.3.7 系统维护模块的实现和运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现状分析和发展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
2.1 系统架构 |
2.2 Web开发技术 |
2.3 后台数据库开发技术 |
2.4 集成开发环境 |
2.5 本文主要采用的开发技术 |
2.5.1 Java开发语言 |
2.5.2 JSF前端框架 |
2.5.3 XML语言 |
2.5.4 JavaScript网页脚本语言 |
2.5.5 Mysql数据库 |
2.5.6 Tomcat服务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1.1 实验室原业务流程描述 |
3.1.2 实验室各岗位的需求 |
3.1.3 信息化后达到的目标 |
3.2 系统功能需求 |
3.2.1 系统实现的业务描述 |
3.2.2 UML用例分析 |
3.3 系统性能需求 |
3.4 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 |
3.5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4.2 网络架构 |
4.3 系统结构和分层设计 |
4.4 系统总体架构 |
4.5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 |
4.5.1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5.2 组织机构管理模块设计 |
4.5.3 仪器设备管理模块设计 |
4.5.4 实验管理模块设计 |
4.5.5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6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4.6.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6.2 系统数据库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登录实现 |
5.2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
5.3 组织机构管理模块实现 |
5.4 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实现 |
5.5 实验管理模块的实现 |
5.5.1 环境实验申请模块实现 |
5.5.2 力学实验模块实现 |
5.5.3 DPA实验审批模块实现 |
5.6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系统测试原则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2.1 硬件环境 |
6.2.2 软件环境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4.1 性能测试目标 |
6.4.2 性能测试案例 |
6.4.3 性能测试结果运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web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4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用户需求分析 |
2.2 可行性分析 |
2.3 系统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
2.3.1 首页信息管理 |
2.3.2 用户管理 |
2.3.3 实验教学 |
2.3.4 资产管理 |
2.3.5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 |
2.3.6 实验室文件 |
2.3.7 系统安全 |
2.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三章 系统开发平台相关技术 |
3.1 B/S模式 |
3.2 Internet技术及Intranet应用 |
3.2.1 HTML技术 |
3.2.2 World Wide Web技术 |
3.3 PHP技术 |
3.4 MVC架构 |
3.5 Ajax |
3.6 MySQL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3 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
4.3.1 程序流程图 |
4.3.2 系统功能模块 |
4.4 实验室系统数据流图设计 |
4.4.1 实验室系统数据流图 |
4.4.2 系统数据流图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
4.5.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
4.5.3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5.4 主要数据表设计 |
第五章 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及对客户端的要求 |
5.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1 系统登录界面 |
5.2.2 用户管理模块 |
5.2.3 实验教学模块 |
5.2.4 资产管理模块 |
5.2.5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块 |
5.2.6 其他模块实现 |
第六章 系统维护与测试 |
6.1 系统维护 |
6.2 系统测试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系统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GL学院电子类开放式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实验室发展现状与对比分析 |
1.3.1 国外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发展 |
1.3.2 国内实验室管理发展及差距 |
1.3.3 实验室建设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室及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
2.1 实验室相关概念 |
2.1.1 电子类实验室 |
2.1.2 开放性实验室 |
2.1.3 电子类开放性实验室建设项目研究意义 |
2.2 项目管理基础理论 |
2.2.1 项目概念及其特性 |
2.2.2 项目管理及知识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L学院电子类开放式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介绍 |
3.1 学院基本概况 |
3.2 学院实验室建设介绍 |
3.2.1 实验室建设概况 |
3.2.2 实验室建设项目特点及流程 |
3.2.3 实验室使用及管理现状 |
3.3 开放式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背景 |
3.4 开放式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面临问题及分析 |
3.4.1 影响项目的外部问题 |
3.4.2 影响项目的内部问题 |
3.5 实验室建设应用项目管理方法可行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L学院电子类开放式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规划管理 |
4.1 项目化建设构建路径 |
4.1.1 项目化建设原则 |
4.1.2 项目化建设构建路径 |
4.2 定义项目范围 |
4.2.1 项目范围管理 |
4.2.2 定义项目范围 |
4.2.3 项目范围管理 |
4.3 项目需求分析 |
4.2.1 需求分析原则及流程 |
4.2.2 教学计划需求分析 |
4.2.3 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
4.4 项目成本预算 |
4.5 项目生命周期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L学院电子类开放式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 |
5.1 实验室建设项目队伍建设 |
5.1.1 构建项目组织结构 |
5.1.2 项目组织工作分析 |
5.1.3 项目组织的管理 |
5.2 项目工作任务结构分解(WBS) |
5.2.1 工作任务结构分解原则及方法 |
5.2.2 创建工作任务分解结构 |
5.3 项目时间、成本管理 |
5.3.1 项目活动定义 |
5.3.2 项目活动关系排序及历时估算 |
5.3.3 项目时间进度计划(甘特图) |
5.3.4 项目成本进度管理 |
5.3.5 进度控制及问题处理 |
5.4 项目采购管理 |
5.4.1 采购需求识别 |
5.4.2 采购执行控制管理 |
5.5 项目沟通管理 |
5.5.1 干系人分析 |
5.5.2 干系人管理 |
5.6 项目风险管理 |
5.6.1 风险分解结构(RBS) |
5.6.2 风险识别与分析 |
5.6.3 风险控制 |
5.7 项目总结及验收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B/S 模式 |
2.2 C/S 模式 |
2.3 Windows 计划任务框架 WinServiceTask |
2.4 DCOM 技术 |
2.5. NET 架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概述 |
3.2 系统分功能需求概述 |
3.2.1 实验项目管理需求 |
3.2.2 仪器设备管理功能需求 |
3.2.3 易耗品管理功能需求 |
3.2.4 人员情况管理功能需求 |
3.2.5 系统管理功能需求 |
3.3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
3.3.1 系统性能需求 |
3.3.2 系统易用性需求 |
3.3.3 系统可用性需求 |
3.3.4 日志管理需求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1.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4.1.3 系统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2.1 实验项目管理模块 |
4.2.2 仪器设备管理模块 |
4.2.3 易耗品管理模块 |
4.2.4 人员情况管理模块 |
4.2.5 系统管理模块 |
4.3 系统非功能需求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实体关系设计 |
4.4.2 数据库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实现平台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实验项目管理模块 |
5.2.2 仪器设备管理模块 |
5.2.3 易耗品管理模块 |
5.2.4 人员情况管理模块 |
5.2.5 系统管理模块 |
5.3 系统非功能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的测试 |
6.1 系统测试工具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3 系统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1.2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现状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提出 |
2.1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内容 |
2.2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
2.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1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与共享机制 |
2.3.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激励策略 |
2.3.3 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 |
2.3.4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与共享 |
3.1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及分析 |
3.2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建立的思考 |
3.2.1 建设的思路 |
3.2.2 突破的难点 |
3.2.3 具体的措施 |
3.3 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3.1 校级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3.2 院级(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策略举措 |
4.1 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及分析 |
4.1.1 实验技术队伍现状 |
4.1.2 原因及分析 |
4.1.3 研究的意义 |
4.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策略 |
4.2.1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思路 |
4.2.2 需突破的难点 |
4.2.3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策略 |
4.3 我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之举措 |
4.3.1 实验技术队伍现状 |
4.3.2 建设举措 |
4.3.3 具体实践 |
4.3.4 工作成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的政策机制 |
5.1 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的现状及分析 |
5.1.1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
5.1.2 实验室技术安全现状及分析 |
5.2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
5.3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的机制建立 |
5.3.1 事前管理 |
5.3.2 事中管理 |
5.3.3 事后管理 |
5.4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 |
5.4.1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5.4.2 构建实验室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
6.1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
6.2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
6.3 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实验室日常管理研究 |
7.1 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 |
7.2 仪器设备采购机制与方式 |
7.2.1 仪器设备采购机制 |
7.2.2 仪器设备采购方式 |
7.3 仪器设备管理及维修维护 |
7.3.1 仪器设备管理 |
7.3.2 仪器设备维修维护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存在的不足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件一: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六大共性问题的思考、研究与实践”申报书 |
附件二: 全国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学术研究计划项目“实验队伍提升与激励的政策研究与实践”申报书 |
附件三: 教育部委托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申报书 |
附件四: 教育部委托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政策机制研究”委托协议 |
(10)智慧实验室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实验室管理发展与现状 |
1.2.1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
1.2.2 智慧实验室研究现状与发展状态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章 智慧实验室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整体框架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系统架构 |
2.2 系统功能架构 |
2.2.1 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
2.2.2 水电管理系统 |
2.2.3 远程监控系统 |
2.2.4 历史查询系统 |
2.2.5 实验室准入系统 |
2.2.6 MSDS系统 |
2.2.7 资产管理系统 |
2.3 系统关键技术 |
2.3.1 传感器技术 |
2.3.2 RFID技术 |
2.3.3 互联网技术 |
2.3.4 嵌入式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器设计与传感器选择 |
3.1 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1 控制器的功能要求 |
3.1.2 控制器的性能要求 |
3.1.3 系统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
3.2 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 |
3.2.1 通信方式 |
3.2.2 连接方式 |
3.2.3 线程间通信 |
3.2.4 数据处理 |
3.3 传感器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室通风柜智能节能控制 |
4.1 概述 |
4.1.1 安全性要求 |
4.1.2 通风系统能耗影响 |
4.1.3 系统性能要求 |
4.2 系统结构 |
4.2.1 工作原理 |
4.2.2 通风柜结构组成 |
4.2.3 多台/组群控制 |
4.3 通风系统方案选择 |
4.3.1 定风量与变风量系统对比 |
4.3.2 变风量系统分析 |
4.4 控制系统建模 |
4.4.1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2 系统能量损耗分析 |
4.4.3 系统控制实现 |
4.5 系统能耗定量分析 |
4.5.1 全负荷能耗分析 |
4.5.2 部分负荷能耗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慧实验室系统实现 |
5.1 服务器设计与搭建 |
5.1.1 服务器开发环境与功能 |
5.1.2 网络通信 |
5.1.3 服务器存储 |
5.2 PC客户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5.2.1 PC客户端软件功能框架 |
5.2.2 权限管理 |
5.2.3 界面与功能设计 |
5.3 移动端监控软件设计 |
5.3.1 需求分析 |
5.3.2 可行性分析 |
5.3.3 数据获取 |
5.3.4 移动端监控软件框架模式 |
5.3.5 移动端监控软件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综合测试与调试 |
6.1 实验室准入考核测试 |
6.2 系统登录与服务器连接 |
6.3 控制器测试 |
6.3.1 设备控制 |
6.3.2 数据显示 |
6.4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 |
6.4.1 安全监控测试 |
6.4.2 历史数据查询测试 |
6.4.3 资产管理测试 |
6.4.4 基本环境信息 |
6.5 系统稳定性能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刘君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2]基于Ajax技术和HTML5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梁国健. 中山大学, 2012(05)
- [3]基于RFID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夏春琴. 苏州大学, 2013(01)
- [4]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余勇. 中南大学, 2010(02)
- [5]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钟仙.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6]基于web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樊冬梅. 青岛大学, 2017(06)
- [7]GL学院电子类开放式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研究[D]. 刘丽玲.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邓奉先. 中山大学, 2013(08)
- [9]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D]. 徐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10]智慧实验室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林鲁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