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定县2002年早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何可[1](2016)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美好愿景。然而,近年来,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伴随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传统体制下所积攒起来的众多内在矛盾,慢慢地演变并且表现出来,以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环境污染与放任并举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户陈陈相因,对政府制定的农业废弃物相关政策置若罔闻,采取科学、环保的方式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意愿不强,致使进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增无已,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裹足不前”和“举步维艰”,又造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未能完全实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农业废弃物只有得到资源化利用,方能在避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障碍的同时,实现其价值。那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潜力究竟如何?如果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确实蕴含了巨大价值,那么,在广大农村地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户行为目标与政府行为目标的偏离,从而引发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如何才能使其理论“潜在价值”顺利转化为市场“真实价值”,进而提高农户主动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热情与积极性?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理性回答,不但能够破解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困境,而且有助于充实和丰富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理论体系。本研究瞄准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前沿问题,以“价值评估-利益博弈-补偿机制”为逻辑主线,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为研究对象,在大规模实地调研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评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探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农户感知价值(即市场“真实价值”);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博弈分析中,深度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内因与外缘;研究并设计以生态补偿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体系统模型,以便为政府部门在破解农村环境污染困局、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文献计量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第二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第4章);第三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原因解构(第5章);第四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第6、7、8章)。具体而言,第1章,导论。从国内、国际、历史、现今的辩证视角,全面阐述研究选题的大背景,进而引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揭示研究的缘起;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剖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同时,归纳研究的主要内容、行文布局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数据库,运用Cite 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厘清中外农业废弃物、农业生态补偿两大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展开文献述评,明晰本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国际学术界所处的位置。第3章,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已有成果,结合研究的目的与特点,对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与内涵阐述,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进而,通过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理论渊源及解决对策,构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从宏观、微观双重视角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展开科学评估。就宏观研究而言,分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两类农业废弃物的理论资源量、可收集利用量及其区域差异,估算其肥料化、能源化的潜在价值。就微观研究而言,分析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身份的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感知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与感知社会价值的大小,进而应用OP模型,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与市场“真实价值”差异提供实证解释。第5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博弈分析。尝试性地提出“紧密性-影响性-积极性”三维属性评价体系,科学识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次级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之后,阐发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及其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中的作用与损益。在此基础上,应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演化博弈,剖释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内因与外缘,并探寻化解冲突对抗的路径,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提出奠定基础。第6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农作物秸秆制沼气)为例,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分别从支付意愿、受偿意愿的视角,应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估算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标准,并讨论其“禀赋效应”;通过考虑农户意愿支付水平/意愿受偿水平的不确定性,构建加权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进一步测算生态补偿标准。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作为研究的落脚点,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框架、保障措施等方面,构建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第8章,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系统归纳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其所蕴含的政策启示,为总结性述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中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巨大,耕地单产、播面单产、人均单产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特征,且具有较大的资源化潜在价值。畜禽粪尿理论资源量同样庞大,由此而造成了耕地负荷不容乐观,降低化肥施用安全上限势在必行;同时,畜禽粪尿的肥料化、能源化潜力同样较为可观。然而,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感知价值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存在着市场“真实价值”与理论“潜在价值”不相匹配的缺憾。究其原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农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差异,造成了他们的分工异质与损益差别,进而不利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理论“潜在价值”的顺利实现。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有效路径。
游志音[2](2010)在《云烟202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及其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位于闽西的龙岩是福建省的三大烟区之一,也是我国优质卷烟的原料基地。烤烟是其主栽烟草类型,也是主要的大田经济作物。为有效解决龙岩在烤烟生产出现的主栽品种单一、后备品种匮乏、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该烟区引进云烟202的各种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形成云烟202在龙岩市地区的配套栽培技术规范,并按此规范进行推广示范,最后提出提升龙岩市地区烤烟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能力的对策。全文结论如下:在云烟202的配套栽培技术规范方面,本研究认为优良品种是烟草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的栽培品种,是直接关系到生产成败的关键之一。良种需有良法,才能保证优良品种充分发挥其品种的优越性。因此,龙岩市地区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浸染与流行情况,并根据卷烟工业对烟叶质量和等级结构的要求,结合品种综合表现,合理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品种——云烟202,并且研究、总结、推广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这对保证烟叶质量的相对稳定和地域性质量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本章总结出烤烟新品种云烟202在龙岩市地区的配套栽培技术有:(1)选择适合的生态环境;(2)采用湿润育苗的育苗技术;(3)注重水分管理;(4)合理的需氮量和氮磷钾比例,如施肥水平采用纯氮8.5kg/666.7m2,氮磷钾比例为1:0.8:3;(5)适当的硫肥施用量,即龙岩市地区烤烟最适宜的施硫量在4.50g/m2-7.50g/m2范围内;(6)注意病虫害综合防治;(7)合理密植和留叶数,如种植密度为行距110-120cm,株距50cm×55cm,种植量为16500-17250株/hm2,采用定叶打顶,留叶数18-20片;(8)成熟采收,即下部叶适熟早采,中部叶成熟采,上部叶充分成熟采。(9)配套烘烤工艺,宜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模式。在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方面,从各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表现看,云烟202株高最高,达到103.77cm,叶片数也最多,达到19.33片,茎围也最粗,达到9.2cm,株形筒形,叶形长椭圆,叶色浓绿,叶面皱,叶尖钝尖,叶缘波浪,茎叶角度大,生长整齐度好,长势强。从病虫害发生调查看,云烟202抗TMV、CMV。从外观质量看,云烟202的整体表现最好。在提升龙岩市地区烤烟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能力的对策方面,本文在结合龙岩烤烟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加快烤烟栽培技术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栽培新技术的推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无公害栽培;以产业化为方向,推进标准化生产四大措施。
黄庭旭,郑家团,张建福,翁国华,王乌齐,谢鸿光,董瑞霞,吴方喜,涂诗航,谢华安[3](2009)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航2号的选育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后,在地面培育出的新恢复系。用航2号与不育系龙特甫A配组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航2号,在福建省2 a区试中平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10.27%,该品种在各地试验示范中表现丰产性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26)。
罗兵贤,张功洪[4](2003)在《永定县2002年早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永定县2002年早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定县2002年早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布局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布局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农业废弃物研究现状 |
2.1.1 数据来源 |
2.1.2 外文文献计量结果 |
2.1.3 中文文献计量结果 |
2.1.4 中外文献比较 |
2.2 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外文文献计量结果 |
2.2.3 中文文献计量结果 |
2.2.4 中外文献比较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 |
3.1.1 农业废弃物污染的环境损害 |
3.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 |
3.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实现路径 |
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的“失灵” |
3.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外部性问题 |
3.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公共物品属性 |
3.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 |
3.3.1 农业废弃物污染负外部性内部化 |
3.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正外部性内部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
4.1 宏观视角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
4.1.1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测算 |
4.1.2 畜禽粪尿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测算 |
4.2 微观视角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
4.2.1 感知价值理论 |
4.2.2 农户感知价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农户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博弈分析 |
5.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行为 |
5.1.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益相关者的属性与分类 |
5.1.3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与行为特征 |
5.1.4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损益分析 |
5.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5.2.1 应用博弈论进行分析的可行性 |
5.2.2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5.2.3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演化博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缘由 |
6.1.2 问卷设计 |
6.1.3 调查实施 |
6.1.4 偏差处理 |
6.2 估计技术与变量设置 |
6.2.1 非参数估计 |
6.2.2 参数估计 |
6.2.3 变量设置 |
6.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3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
6.3.1 支付意愿视角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
6.3.2 受偿意愿视角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
6.4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参数估计结果 |
6.4.1 支付意愿视角下的参数估计结果 |
6.4.2 受偿意愿视角下的参数估计结果 |
6.5 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估计 |
6.6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
7.1 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
7.1.1 基本思路 |
7.1.2 基本原则 |
7.1.3 主要目标 |
7.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
7.2.1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
7.2.2 补偿范围 |
7.2.3 补偿标准与补偿期限 |
7.2.4 补偿方式与补偿支付模式 |
7.2.5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
7.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
7.3.1 政策法规保障 |
7.3.2 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保障 |
7.3.3 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保障 |
7.3.4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云烟202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及其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项目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烟草品种的推广状况 |
1.2.2 烤烟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1.2.3 烤烟新品种云烟202研究情况 |
1.3 龙岩烤烟生产概况 |
1.3.1 龙岩市地区烤烟生态条件 |
1.3.2 龙岩烤烟生产现状 |
1.3.3 龙岩烤烟生产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2 云烟202的配套栽培技术规范 |
2.1 生态环境选择 |
2.2 育苗技术 |
2.3 水分管理 |
2.4 合理的需氮量和氮磷钾比例 |
2.5 硫肥施用量 |
2.6 病虫害综合防治 |
2.7 合理密植和留叶数 |
2.8 成熟采收 |
2.9 烘烤工艺 |
3 云烟202的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比较研究 |
3.1 示范区域实施方案 |
3.1.3 调查检测方法 |
3.2 示范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要农艺性状 |
4 提升龙岩市地区烤烟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能力的对策分析 |
4.1 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加快栽培新技术的研究 |
4.1.4 烤烟营养诊断研究 |
4.1.5 烤烟育苗配套技术研究 |
4.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栽培新技术的推广 |
4.2.1 加大政府和科研院所对新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 |
4.2.2 做好配套栽培新技术培训工作 |
4.2.3 建立新技术栽培示范区 |
4.2.4 加强烟草试验站建设 |
4.2.5 加强对新技术的跟踪与扶持 |
4.3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无公害栽培 |
4.3.1 烟草本身有害成分的控制 |
4.3.2 烟草生产对环境的危害 |
4.4 以产业化为方向,推进标准化生产 |
4.4.1 建立和完善烤烟配套栽培技术标准化体系 |
4.4.2 普及烟叶标准化知识,营造学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
4.4.3 组建和充实推行烤烟标准化生产的技术队伍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航2号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
2 产量表现 |
2.1 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 |
2.2 试种示范表现 |
3 主要特征特性 |
3.1 主要农艺性状 |
3.2 生育期 |
3.3 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 |
3.4 稻米品质 |
4 栽培技术要点 |
4.1 稀播匀播培育适龄壮秧 |
4.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
4.3 搞好肥水管理 |
4.4 防治病虫害 |
5 主要制种技术 |
四、永定县2002年早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何可.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2]云烟202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及其推广研究[D]. 游志音.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3]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航2号的选育与应用[J]. 黄庭旭,郑家团,张建福,翁国华,王乌齐,谢鸿光,董瑞霞,吴方喜,涂诗航,谢华安. 福建稻麦科技, 2009(04)
- [4]永定县2002年早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J]. 罗兵贤,张功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