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柯公司在京成立办事处(论文文献综述)
郭常顺[1](2018)在《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文中提出湖北位于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武汉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经济中心,国民党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政治中心,也是国共两党的重要活动区域,其战略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北,尤其是武汉,成为中日两军浴血奋战、重兵对峙的区域,历时7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展开对全国各地沦陷区的分区受降。依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北省政府开始了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与重建。抗战期间,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国统区日渐萎缩。湖北省政府最终退守恩施,鄂西国统区开始形成,肩负起拱卫陪都、屏障西南的重任。在省主席陈诚的坚强领导与努力推动下,以“增加生产”、“征购实物”、“物物交换”和“凭证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新湖北建设运动”在鄂西全面展开,当地的工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及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闻名全国,鄂西国统区逐渐得以巩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共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武装斗争,逐步在沦陷区站稳脚跟,开辟了鄂豫边区,成为鄂省境内与鄂西后方相比肩的两大抗日力量。在此期间,湖北沦陷区被战火覆盖,民众的生命与财产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惨重,鄂省经济元气大伤,已有成果几乎毁于一旦,“百废待兴”成为这一危局的真实写照。1944年后,随着抗战局势的日趋明朗化,国、共、日三方都开始积极布局,日军发动老河口、芷江战役,被国军所击败,中共则派出南下支队经略华中与华南。三方的战略态势出现了有利于中共方面的变化,这对于国民政府而言,鄂省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开始了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蒋介石出于阻止中共方面接收的目的,积极笼络鄂省境内的伪军头目。在其有力配合下,国军第五与第六战区的部队迅即向湖北沦陷区开进,相继挺进武汉、沙市、宜昌等地,很快便与各地日伪军完成换防。与此同时,湖北省党政军等机构陆续“还治”武汉,隆重举行受降仪式,各县市政府纷纷返回各自辖区,中统、军统也在鄂省积极扩张势力,国民政府在湖北的统治地位得以重新确立。随着“还治”过程接近尾声,湖北省政府开办日军官兵与侨民管理处,对在鄂日俘与日侨展开集中收容与教育,妥善安排其日常生活,并在中央政府与武汉行营的配合下,积极组织运力,顺利将在鄂日俘与日侨遣返回国。面对数量庞大的日伪财产与公产,第六战区相继成立接管日方物资委员会等一系列机构,力求消解战后初期“四大金刚”等无序接收的乱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鄂省境内多数日伪财产与公产被省府所掌握,其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在此之后,省府对其进行了相关处理,分别予以标卖、发还和充实教育基金,总体过程还算顺利。但是,接收过程中弊案迭出、贪腐横行,财产损失不少,对政府形象与民众观感产生了较大影响。沦陷区经过敌伪7年的蹂躏,各种社会关系亟待调整。大批军民在战时迁往后方,许多日本战犯与汉奸在战后被捕,如何对上述迁返的军民加以妥善安置并给予优抚,对上述战犯与汉奸加以惩治与审判,就成为摆在省府面前的重要课题。省府通过修祠、立碑等方式,对阵亡将士予以褒扬;积极筹措物资,开展优抚活动,给予军烈属物资关怀;办理青年军等退伍军人的复员转业事宜,力求使其各得其所;对过境的外省军民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其顺利还乡;积极改善公教人员的待遇,意在使其安心工作。囿于财力短缺,上述行动未能持续下去。武汉行营设置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以治其罪,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许多战犯得以逃避审判与惩处。与此同时,战时西迁的学校与企业纷纷返回原址,谋求复校与复业,这一过程较为顺利,但因财力与物力所限,难以正常运作。出于扩大统治基础、加强社会控制的目的,省府采取措施,迅速恢复并发展一系列社团组织。面对战后社会风气的颓势,省府积极开展卫生与防疫工作,以安定人心,消除不稳定因素。在接收开展的同时,收复区的战后重建也陆续步入实施阶段。省府主要着眼于如下领域:(一)通过推进土地陈报复查工作、田赋与营业税划归地方、禁止摊派并举办捐献、合并机构与裁减冗员、市价征粮与禁征民夫、减购军粮与清发粮款等方式,谋求财粮问题的解决(二)积极推进工厂复工与农村复耕,聚焦重点工程,发展特色农业;着力于水利工程与水陆交通的恢复与发展,谋求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三)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邮政与通信网络,沟通各地的联系,以适应战后重建的客观需要(四)在万耀煌“教而后富”思想的引导下,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举办运动会及童子军运动,为鄂省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出台“大武汉”建设等一批市政规划,积极开展市政建设,谋求鄂省城市的复兴。上述这些领域受限于人、财、物力的短缺,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对后世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但是最终都没能完全实现,着实令人扼腕。总而言之,经过战后四年的努力,湖北收复区的接收大体顺利完成,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统治得以重新确立,此后的战后重建虽然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其成效很不明显,逐渐无疾而终,未获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国民政府而言,主观方面,一系列短板束缚其手脚,包括胜利突降,准备不足,手忙脚乱;贪腐横行,行政效率低下;时紧而事繁,短期内难以完成重建等原因;客观方面,则在于国共内战的持续扩大,与战后重建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换言之,即内战与重建矛盾重重,难以兼顾。就在国民政府举步维艰之际,中共实现了对湖北收复区的成功接管。
夏日[2](1995)在《巴柯公司在京成立办事处》文中指出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巴柯公司近日在京成立办事处。该公司在生产印前设备方面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投影和显示设备而着称。生产的硬件设备有FASTRIP、MegaSetter等;软件有防伪印刷软件、电子制图出版系统、商业印刷和
汤慧珍[3](2005)在《抗日战争时期鄂西后方国统区经济建设述论》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战争时期,鄂西后方国统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特殊的区域,担当着湖北抗战后方基地和西南大后方战略屏障的双重任务,其局势的安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极大地影响着湖北乃至全国抗战的格局和鄂西后方国统区的战略物质供应。本文以鄂西后方国统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大量历史档案和相关文献资料,较为全面、客观而充分地展示了抗战时期鄂西后方国统区的经济开发和建设状况,力求揭示其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意义。 抗战前的鄂西,地瘠民贫,交通闭塞,经济落后。1938年春夏以后,华中日军不断进逼,武汉的战略局势日渐危险。为求安全和持久作战,湖北省政府经过周密筹备,实现了首府机关由武汉到宜昌再到恩施的迁移。省府西迁以后,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战时经济纲领和政策,主要包括对后方重要战略物资实行统制和管制,开展对敌经济斗争;实行凭证供应;提倡物物交换、平定物价、打击投机;鼓励发展生产等。经济建设在此基础上得以展开。 为增强后方经济实力,省县各级政府领导鄂西民众进行了各项经济建设:开展以粮食增产为中心的农业建设,制定粮食增产计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放农业贷款;兴修水利,保护耕牛;改良农业品种,扩大施肥,防治病虫害。积极推动以军民生活用品生产为主的工矿业建设,采矿业、化学工业、纺织和被服业、机械业、造纸印刷业和其他杂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开展以改扩建公路、人行道和机场建设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建设,整治和兴修公路,建造人行道实行驿站运输,开辟水道新航线、建造飞机场以增加陆空运力。商业方面,发展以消费合作社凭证供应为主的官商贸易和私人市场贸易,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性商业中心。金融业方面,设立中央各银行分支机构,发挥湖北省银行的金融主导作用,各县分设银行开展业务,开办信用合作社和县合作金库两种金融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信贷服务。 抗战时期鄂西后方的各项经济建设,虽然历时不长,成果有限,但它对
胡砚捷[4](2017)在《北新书局研究》文中指出成立于1925年的北新书局,前身为北京大学新潮社。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中小书局,北新书局的出版历程极具特色。此研究课题旨在从出版史的角度来探讨北新书局在近代中国出版业中的作用和影响。并希望能够通过对北新书局的研究,来展现20世纪中国出版业的多样化业内形态,及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与文化出版业发展的关系的侧面。文章绪论部分阐述了北新书局研究的现状、现存的史料,以及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第一章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归纳,较为详细地展现北新书局的历史发展脉络,力求还原北新书局的成立、发展、鼎盛和没落的三十年历程。第二章进一步分析北新书局出版物的类型与特点,总述了北新书局丰富多彩的出版物,并分析了北新书局新文学出版、通俗文艺出版和教育出版三种出版类型的特点。第三章透过对出版物类型与特点的分析,归纳了北新书局以李氏家族为中心的人事布局和总店与分店并举的经营管理机制两个出版经营管理特点。第四章阐释了北新书局的兴衰原因。本文认为,北新书局的兴衰发展,受到了时代更迭、社会发展、经济制约、经营决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北新书局兴起于新文化运动的兴盛,但由于社会和经济等多方制约,导致其最终走向消亡。另外,本文附录对北新书局的书目进行了详尽整理,以呈现北新书局书籍出版的全貌。
王建中[5](1995)在《巴柯有限公司确认燕京行为中国南部及东南部地区代理》文中研究说明 巴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工业集团。巴柯有限公司在1934年成立时只是一家组装收音机的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巴柯有限公司现已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发展战略的多国公司,主要活跃在电子技术的四个领域:显像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通信和图像系统。 巴柯有限公司具有20多年在印刷业发展的经验,主要
百合,高晶[6](1995)在《市场动态》文中研究指明 北京印前排版界一大盛事 二十多个年青人,四十台苹果电脑,三台大型照排机,最紧要的是得到十多家国内外软、硬件公司的鼎力支持。相信为一国首都的北京,出版业的中心地,苹果彩印中心的出现定会带来一番新气象。在此谨以开幕主持人MikeSpindle的讲话作录,以此致贺。 Spindle先生在北京苹果彩印技术中心开幕典礼上致词全文: 你们好!很高兴有机会重游旧地,
斯琴[7](2018)在《县制改革视域下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社会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县制改革可以分为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两个时期,两次改革出发点、设县目的各有不同。北洋政府选择了双轨制模式对新疆蒙古族聚居区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通过盟旗组织对蒙古族基层社会进行间接控制,另一方面对民族间的纠纷和盟旗外的涉及蒙古族的社会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并制定各类民族政策对蒙古族基层社会产生影响,加强国家观的培育,以转变其观念,为后来的进一步的社会改革奠定基础。国民政府时期,新疆政局相对稳定,新疆省政府着手对新疆蒙古族盟旗制度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削弱盟旗组织的权力,逐步加强国家对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社会管理。随着县制改革获得成功,各级政府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治理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新疆蒙古族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组织制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民国时期的县制改革,首先,加强了国家对边境地区的管理,解决了流民引起的治安问题;其次,调动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蒙古族聚居区新式教育的完善;再次,促进了蒙古族聚居区内的经济发展、民族间的经济交往和各民族的融合,维护了新疆社会稳定;最后,推进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的近代化转变,促进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向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并在蒙古族聚居区建立了现代性的县级行政组织体系。本文以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为研究对象,以县制改革为视角,论述民国整个发展阶段蒙古王公与盟旗的社会管理变迁,具体从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改革目的和异同对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的影响和引起的变迁展开研究,揭示国家社会管理因素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的作用。本文共分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论述了文章的选题目的与意义,梳理了本文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动态,总体上介绍了对论文的研究径路与篇章架构。第一章从介绍新疆蒙古族的源流与分布开始,探讨了新疆蒙古族传统社会组织和盟旗组织的社会管理模式,以及其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探讨了新疆蒙古族王公制度得以保留和延续的原因,以及在新疆蒙古族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研究了民国初步发展阶段新疆蒙古族盟旗组织的结构,以及盟旗管理机构的变革,分析了县制改革前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模式与清代的异同,进而讨论了政府如何强化国家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形成具有国家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第三章分析了北洋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各类民族政策对新疆蒙古族的影响,探讨了北洋政府时期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县制改革以及其原因,总结了北洋政府对新疆蒙古族社会管理的途径,进而讨论了蒙古族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盟旗内社会管理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各类民族政策对新疆蒙古族的影响,探讨了国民政府时期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县制改革及其动机,总结了国民政府对新疆蒙古族社会管理的方式,论述了蒙古族聚居区新式教育的发展,及其对蒙古族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文章结语总结了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县制改革的原因、不足及对新疆蒙古族的影响,并认为民国时期新疆的县制改革,打破了新疆原先以族群划分社会空间的分布格局,使南北疆最终连成一体,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模式,从而促进了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逐渐向现代化治理模式迈进。
俞国,徐旭阳[8](2008)在《试论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交通业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委会和湖北省政府以增强军运能力为中心,在鄂西后方国统区进行了一系列交通业的开发和建设,如整治和新修公路,建设人行道,开辟水道新航线,扩建机场,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及其成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战时鄂西地区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保障了战时后方国统区战略物资的运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鄂西地区交通业的落后面貌,促进了鄂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孙汉武[9](2010)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铁路建设迅猛增长、铁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等与铁路交通安全有关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和谐铁路的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其安全保障问题迫在眉睫。因此,认清铁路交通安全形势,保障铁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和方法,深入推进安全基础建设,建立起铁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及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持续铁路安全稳定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部科研计划项目、铁道部科研计划项目,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了我国铁路实施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基于安全生产保障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铁路行车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安全检查、监测、监控装备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其主要建设内容,建立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主要工作平台——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我国实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相关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和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我国可以借鉴的主要经验。3.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监控系统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和装备集成建议。4.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的内涵和建设的主要内容。5.详细分析铁路安全检查监洲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设备及用户需求,研究各类安全检测信息接入方式及联网监控标准,提出建立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的技术方案,完成该平台的总体设计,并开发该平台系统。6.以郑州铁路局为背景,应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检测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验证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效果。
姜海宁[10](2012)在《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实践表明,地方企业网络已经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与增长载体,并因而引起以马歇尔、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经济地理、管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集群是早期集群研究的主流,而忽略了跨国企业在其中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区域性、本土性的经济特征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跨国企业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将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布局。在此背景下,地方企业网络不能封闭发展,必须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才能实现持续的升级。跨国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联结全球与地方的重要纽带。不仅如此,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对地方企业网络发展的贡献度逐渐下降,具有空间移动性特点的技术要素取而代之,并成为影响地方企业网络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全球最先进技术主要被跨国企业所掌控。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以跨国企业为切入点,研究跨国企业如何凭借核心技术资源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企业网络结构和创新升级,从而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服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笔者发现,技术在企业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创新升级过程中的作用愈益重要,并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侧重于企业网络对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影响,而缺乏从技术的视角探讨企业网络的发展与演化,尤其是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控制影响地方企业网络或集群结构的研究更为缺乏。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技术要素对企业网络发展的影响研究,具体从网络权力、技术权力和全球技术网络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网络的发展和演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技术要素的国际流动更加迅速,跨国企业将越来越多的技术活动纳入到企业间国际技术网络之中,因而有必要探讨跨国企业如何凭借技术优势来影响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却被忽视了。不仅如此,目前关于跨国企业或FDI与企业网络或集群关系研究的成果日益增多,尤其针对企业网络或集群如何吸引跨国企业或FDI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关于跨国企业如何影响企业网络或集群形成发展与创新升级的研究较少,远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理论来阐释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机制。此外,企业网络发展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变化,已有的研究侧重于对企业网络静态方面的研究,而对其动态方面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跨国企业如何借助技术空间移动的特点,通过技术控制与技术扩散作用来影响地方企业网络的演化。在总结与评述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理论、企业网络演化理论以及跨国企业对企业网络形成发展、创新升级影响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跨国企业对企业网络的作用背景、作用条件和作用方式等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控制两种作用方式影响网络成员的空间行为和创新学习,进而归纳出地方企业网络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作用下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发展历程、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比分析不同整零关系模式下的跨国汽车企业如何凭借技术优势来影响地方企业网络形成发展与创新升级,具体将欧美、日本的跨国汽车企业分别对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和广东汽车企业网络的结构与创新升级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跨国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劳动分工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加之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去组织生产,对外投资就是其最主要的方式,而在此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为了确保其技术竞争优势,跨国企业必然加强技术控制以防技术外溢,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本土化水平,又必须对本土企业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即技术扩散。跨国企业正是通过这两种作用影响网络成员的空间行为和创新学习,进而影响地方企业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创新升级的。当然,跨国企业对企业网络作用还依赖于适度的技术势差、存在资源依赖关系以及政策环境支持等条件。第二,跨国企业影响企业空间行为和创新行为,进而影响地方企业网络的演化。在网络组建形成阶段,跨国企业对网络成员主要以技术控制为主,限制本上网络成员的“进入权”,并要求或迫使其原网络成员跟随进入;在迅速发展阶段,跨国企业对网络成员技术扩散范围和强度的加大促使企业网络发展迅速,其示范效应吸引其他跨国企业跟进;在扩大生产阶段,跨国企业对网络成员的创新作用最显着,国外研发机构开始纷纷进入东道国,网络成员更加多样化。在跨国企业技术控制与技术扩散的作用下,地方企业网络成员数量和网络密度逐渐增大,网络结构由垂直树枝状向网状结构方向发展,由单核结构转变为双核结构或多核结构,与跨国企业总部之间的联系由单向联系转为双向联系,同时网络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并依次实现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第三,跨国企业在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央政府以及上海市政府共同推动下,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两大跨国企业先后进驻上海,并使得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经历了由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企业网络组织结构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发育比较完善,竞争力较强的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具体经历了网络组建形成、快速发展和扩大生产阶段。在网络组建形成阶段,由于上海汽车产业基础较差,大众汽车通过技术标准控制作用限制上海本土企业的“进入权”,使得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呈现以上海大众为中心的单核结构,且垂直网络结构初步形成,但网络密度和创新能力低下,与德国大众总部联系为单向联系。在网络快速发展阶段,美国通用汽车在德国大众的成功示范作用下进入上海,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呈双核结构,供应商网络日益完善,网状垂直网络结构和水平网络结构开始发展,并开始出现产品升级,而上海外部供货网络空间范围扩大但仍集中在长三角,与总部联系由单向联系转为双向联系。在网络扩大生产阶段,跨国汽车企业对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创新作用最显着,跨国整车企业及其供应商的研发机构开始陆续进入上海,网络成员更加多元化,并开始出现功能升级。除此之外,此时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密度和联系进一步增强,网状垂直网络结构和水平网络结构并存发展的复杂网络结构,对国内其他省市供货范围扩大,逐渐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并进行国际化扩张。欧美跨国汽车企业与日本跨国汽车企业相比,东道国本土企业进入前者组建的企业网络难度与稳定性要弱于后者,而竞争激烈程度要大于后者,且后者在海外组建地方企业网络相对前者更为迅速;尽管日本跨国汽车企业比欧美跨国汽车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的创新作用要强,技术扩散更为频繁,但这仅限其“封闭的供应商网络”范围内,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封锁更加极端;同时,传统的欧美整零关系模式与日本整零关系模式开始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由于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成员空间行为和创新学习的影响来实现的,因而笔者在上海和广州分别选择一家本上案例企业,而它们正是在这两种整零关系模式的跨国汽车企业影响下成长起来,然后通过分析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企业对本土企业空间结网与创新升级的作用差异,从而使其结论更具科学性,也更具现实意义。结果表明,上海本上案例企业与广州本土案例企业相比,前者接受欧美跨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扩散作用较强,其配套范围、对外网络联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更加迅速,并成为A级供应商,而后者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取得配套资格,配套范围较小,并且在日系跨国整车企业供应商网络中的地位较低。通过探讨跨国企业技术控制与技术扩散作用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本文刻画了跨国企业(技术)作用与企业网络演化的动态关系,完善了网络时代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理论,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新特征,同时还比较分析了不同整零关系下的跨国企业对企业网络及其本土企业组织结构与创新升级的影响。尽管如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发展中国家,探讨发达国家技术领先的跨国企业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控制作用对技术较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而忽略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具有领先技术的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控制作用影响发达国家的地方企业网络的演化。同时,本文忽略了一般网络成员的技术水平发展具有动态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必然影响它们与跨国企业之间的技术权力关系,进而影响到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过程和方向,这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二、巴柯公司在京成立办事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柯公司在京成立办事处(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前后的湖北概况 |
一、鄂西国统区的形成与巩固 |
二、湖北境内中共力量的增长 |
三、沦陷区的百废待兴 |
四、胜利前夕的湖北军事态势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 |
一、国军挺进沦陷区与日伪军换防 |
二、湖北党政军等机构的陆续“还治” |
三、对日俘与日侨的遣返与处置 |
四、对日伪财产与公产的接收与处理 |
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重建(上) |
一、对敌后迁回军民的安置与优抚 |
二、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与惩处 |
三、西迁学校及企业的复校与复业 |
四、一系列社团组织的恢复 |
五、卫生与防疫工作的开展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重建(下) |
一、财政与粮政问题的解决 |
二、工农业、水利与交通的恢复与发展 |
三、邮政与通信网络的构建 |
四、教育领域的恢复工作 |
五、新市政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
小结 |
第五章 湖北收复区接收与重建之评估 |
一、接收与重建之成效评估 |
二、成效不显着之肇因所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抗日战争时期鄂西后方国统区经济建设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选题的旨趣和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战时鄂西后方国统区经济建设的背景 |
第一节 战前鄂西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 |
第二节 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 |
第三节 战时经济政策的制定 |
第二章 战时鄂西后方的社会经济建设 |
第一节 以粮食增产为中心的各项农业建设 |
第二节 以军民生活用品生产为主的工矿业建设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建设 |
第四节 公私两线经营的商业贸易 |
第五节 金融业的发展 |
第三章 战时鄂西后方经济建设评析 |
结论 |
一、国统区各级政府在战时鄂西后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二、抗日战争对鄂西后方社会经济建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4)北新书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北新书局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北新书局三十年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端于新潮社(1918年—1924年) |
第二节 正式创办与受挫(1925年—1926年) |
第三节 曲折中迈向鼎盛(1927年—1936年) |
第四节 从维持到消亡(1937年—1954年) |
第二章 北新书局出版物的类型与特点 |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北新出版物 |
第二节 引领潮流的新文学出版 |
第三节 富有特色的通俗文艺出版 |
第四节 独具创意的教育出版 |
第三章 北新书局出版经营特点 |
第一节 以李氏家族为中心的人事布局 |
第二节 总店与分店并举的经营机制 |
第四章 北新书局的兴衰原因 |
第一节 博采众长谋求生存空间 |
第二节 多方牵制陷落发展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新书局书目 |
附录B 李中法先生访谈 |
附录C 图表目录 |
致谢 |
(7)县制改革视域下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社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基本史料 |
(一) 汉文文献 |
(二) 外文文献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新疆蒙古族历史的研究 |
(二) 关于民国新疆县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为主题的研究 |
(三) 关于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县制改革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 史料选取的创新 |
(二)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一章 新疆蒙古族的源流、分布及传统社会组织 |
第一节 新疆蒙古族的源流及分布 |
一、新疆蒙古族的起源及发展 |
二、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分布 |
第二节 新疆蒙古族传统社会组织 |
一、新疆蒙古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形式 |
二、清代新疆蒙古族盟旗的管理模式 |
三、小结 |
第二章 县制改革前的蒙古王公与盟旗社会管理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王公制度的延续及作用 |
一、王公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延续 |
二、蒙古族王公与新疆社会发展 |
三、新疆蒙古族王公与边疆稳定 |
四、小结 |
第二节 县制改革前盟旗社会管理的变迁 |
一、盟旗管理机构的变革 |
二、盟旗社会管理的变迁 |
三、小结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7年)的县制改革与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的变迁 |
第一节 民族政策对新疆蒙古族社会管理的影响 |
一、北洋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 |
二、新疆省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7年)的县制改革 |
一、精河县 |
二、乌苏县 |
三、额敏县 |
四、博乐县 |
五、承化县 |
六、小结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管理 |
一、对王公的控制 |
二、对盟旗的管理 |
三、对宗教的管理 |
第四节 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变迁 |
一、中央专案组办理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
二、中央司法机关对疑难复杂案件的指导 |
三、地方行政机关对各类社会纠纷的处理 |
四、蒙古王公对盟旗内部社会纠纷的处理 |
五、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49年)的县制改革与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的变迁 |
第一节 民族政策对新疆蒙古族社会管理的影响 |
一、国民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 |
二、新疆省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49年)的县制改革 |
一、特克斯县 |
二、和靖县 |
三、昭苏县 |
四、温泉县 |
五、和丰县 |
六、和硕县 |
七、小结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管理 |
一、行政制度的变革 |
二、经济政策的变革 |
三、司法制度的变革 |
四、宗教管理的强化 |
第四节 教育发展与社会管理 |
一、义务教育的发展 |
二、师范教育的发展 |
三、会立教育的发展 |
四、留学热潮的兴起 |
五、小结 |
结语:民国县制改革与新疆蒙古族社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铁路交通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
1.2 国外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
1.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保障系统发展现状 |
1.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
2.1 我国铁路事故故障管理问题分析 |
2.2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督问题分析 |
2.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监控装备现状 |
2.4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存在问题分析 |
2.5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完善建议 |
2.6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发展方向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框架设计 |
3.1 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
3.2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 |
3.4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
4.1 用户分类 |
4.2 用户需求 |
4.3 数据需求 |
4.4 业务流程分析 |
4.5 数据流程分析 |
4.5 平台功能需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
5.1 平台建设目标 |
5.2 平台总体设计 |
5.3 平台功能设计 |
5.4 数据库设计 |
5.5 接口设计 |
5.6 运行环境设计 |
5.7 安全设计 |
5.8 关键技术研究 |
5.9 技术创新点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 |
6.1 开发平台及应用环境 |
6.2 平台应用功能构成 |
6.3 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子系统 |
6.4 监测报警信息处理子系统 |
6.5 安全检查信息处理子系统 |
6.6 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 |
6.7 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 |
6.8 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实例 |
7.1 项目背景简介 |
7.2 系统建设情况 |
7.3 全局安全信息看板 |
7.4 安全监督管理核心业务管理 |
7.5 故障分析与跟踪 |
7.6 系统运行效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我国行车安全监控设备/系统部署运用情况研究 |
1 移动设备 |
2 固定设备 |
3 自然灾害 |
4 视频监控 |
5 应急救援 |
(10)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跨国企业与企业网络演化基本理论 |
2.1 企业网络相关理论 |
2.1.1 企业网络形成机制 |
2.1.2 企业网络类型 |
2.1.3 企业网络演化模型与机制 |
2.2 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跨国企业全球化战略与全球生产网络 |
2.3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的影响研究 |
2.3.1 跨国企业影响企业网络形成与发展 |
2.3.2 跨国企业影响企业网络创新升级 |
2.4 小结及评述 |
第三章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发展作用 |
3.1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发展的重要性凸显 |
3.2 跨国企业进入方式 |
3.2.1 并购投资 |
3.2.2 新建投资 |
3.3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的作用条件 |
3.3.1 适度的技术势差 |
3.3.2 存在资源依赖关系 |
3.3.3 政策环境支持 |
3.4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的作用方式 |
3.4.1 技术控制 |
3.4.2 技术扩散 |
3.5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发展模式 |
3.5.1 吸聚式企业网络模式 |
3.5.2 复制式企业网络模式 |
3.6 小结 |
第四章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行为及网络演化路径 |
4.1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空间行为 |
4.1.1 技术影响企业空间行为 |
4.1.2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被动行为” |
4.1.3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主动行为” |
4.2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创新学习 |
4.2.1 跨国企业是重要技术源 |
4.2.2 跨国企业对外技术扩散原因 |
4.2.3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创新学习途径 |
4.2.4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创新效应 |
4.3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阶段与路径 |
4.3.1 地方企业网络的组建形成阶段 |
4.3.2 地方企业网络的快速发展阶段 |
4.3.3 地方企业网络的扩大生产阶段 |
4.4 小结 |
第五章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中国汽车企业网络发展 |
5.1 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历程 |
5.1.1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前阶段(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 |
5.1.2 跨国企业进入的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 |
5.1.3 跨国企业进入的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入世前) |
5.1.4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的全面发展阶段(入世至今) |
5.2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形成 |
5.2.1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 |
5.2.2 中国汽车工业外资主要来源地及分布地 |
5.2.3 跨国汽车企业主导下的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格局 |
5.3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升级 |
5.3.1 跨国企业对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创新升级的促进作用 |
5.3.2 跨国企业对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创新升级的限制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 |
6.1 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发展历程 |
6.1.1 汽车修配业的产生(1901年-1949年) |
6.1.2 整车制造企业的形成(1950年-1978年) |
6.1.3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阶段(1978年-至今) |
6.2 跨国企业对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作用条件 |
6.2.1 彼此技术差距较小 |
6.2.2 存在资源互补 |
6.2.3 东道国与母国政府的支持 |
6.3 跨国企业在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发展中的作用 |
6.3.1 通过技术控制吸引跨国零部件企业进入 |
6.3.2 通过技术标准控制本土零部件企业进入权 |
6.3.3 通过技术扩散培养本土零部件企业 |
6.3.4 通过技术控制吸引零部件企业就近布局 |
6.3.5 通过示范效应吸引其它跨国整车企业的入驻 |
6.3.6 通过技术溢出吸引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 |
6.4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阶段特征 |
6.4.1 企业网络的组建形成阶段特征 |
6.4.2 企业网络的快速发展阶段特征 |
6.4.3 企业网络的扩大生产阶段特征 |
6.5 基于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汽车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影响分析 |
6.5.1 两种不同整零关系模式差异 |
6.5.2 基于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组织影响 |
6.5.3 基于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创新作用评价 |
6.5.4 基于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企业对本土企业发展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后记 |
四、巴柯公司在京成立办事处(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D]. 郭常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2]巴柯公司在京成立办事处[J]. 夏日. 印刷技术, 1995(01)
- [3]抗日战争时期鄂西后方国统区经济建设述论[D]. 汤慧珍.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4]北新书局研究[D]. 胡砚捷.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5]巴柯有限公司确认燕京行为中国南部及东南部地区代理[J]. 王建中. 印刷技术, 1995(12)
- [6]市场动态[J]. 百合,高晶. 桌面出版与设计, 1995(01)
- [7]县制改革视域下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社会管理[D]. 斯琴.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试论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交通业建设[J]. 俞国,徐旭阳. 理论月刊, 2008(02)
- [9]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 孙汉武.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4)
- [10]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D]. 姜海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