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欣,杨皎平,李庆满[1](2015)在《异质性团队离心力、向心力与创新绩效:以共享领导为调节变量》文中研究指明以离心力和向心力为中介变量,以共享领导为调节变量,实证考察了高技术企业研发团队成员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员异质性一方面增加了团队向心力而具有创新优势,另一方面增加了离心力而具有创新劣势;共享领导作为调节变量,正向调节了成员异质性与团队离心力的正相关关系,负向调节了成员异质性与团队向心力的负相关关系。
胡丽娟[2](2009)在《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文中研究说明政治调和思潮代表着民国初年民主转型中的妥协路径。因其蕴涵着深邃的妥协智慧与丰富的曲折性经验,不失为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大课题。英美宪政民主的成功经验,证明妥协之于民主转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回顾了民初的政治调和思潮。本文围绕如何实现民初民主转型的问题意识,通过文本解读和历史分析,探讨了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时代背景、理论要旨和思想价值,以及思潮衰落的历史原因;进而借鉴邹谠的“全赢博弈”理论,分析了民初激烈对抗型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调和思潮衰落的原因。本文认为,民初的宪政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袁氏与民党间互不妥协的激烈对抗所致。本文梳理了章士钊、杜亚泉、梁启超、张东荪、李大钊、李剑农的政治调和理论,进而从价值理念、宪政制度、社会基础三方面综合分析思潮的要旨,指出思潮的价值理念在于多元妥协的宽容,渐进的进化,英美传统的自由;宪法、政党政治及权力分立制度,是其一整套的宪政制度;社会是政治改革的基础,社会与国家二分,中产阶级占主体的市民社会,是政治调和所需的社会基础。由于袁氏与民党间你死我活的激进“全赢博弈”,政治调和思想因其“妥协博弈”的温和特质,被激进的时代所淹没。思潮的衰落,不仅表征着民初的转型方式由渐进改革转向激进革命,也表征着自由主义由英美传统转向法俄传统。此外,调和思潮的衰落有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与英美孕育妥协的封建弱王权,多中心秩序,思想多元、法治传统,均势政治,以及市民社会等等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民初社会深具大一统专制强王权,一元秩序,思想一元论与人治传统,非均势政治,以及东方农民社会等等政治文化传统。民初的这一历史土壤只能产出“全赢博弈”,全然不适宜政治调和的生长。本文在结语部分充分肯定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思想价值,提出跳出民初的“全赢博弈”模式,实现中国的民主转型,必有赖妥协之道及其适宜的历史土壤。妥协是民主的必由之路。
张健生[3](2020)在《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轴流泵马鞍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轴流泵属于高比转速叶片泵,具有大流量和低扬程的特点,在南水北调、给水排水工程、农田灌溉和电厂循环水工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轴流泵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小流量工况存在运行不稳定的马鞍区,此时叶轮叶片产生旋涡、脱流,水力性能急剧下降,泵的振动、噪声明显加剧,严重影响轴流泵的运行稳定性。因此,探讨轴流泵在小流量运行时的内部流动机理,认识轴流泵在马鞍区流动紊乱产生的根源,消除或减弱轴流泵运行不稳定的马鞍区,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的特性,揭示了流体质点曲线运动产生流动分离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流泵叶轮内的流动状态及流动分离特性,结合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流动分离控制机理,优化了轴流泵叶片,改善了轴流泵小流量工况运行不稳定的状态。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质点曲线运动特性,揭示了向心力是维持质点曲线运动的必要条件,结合流体本身性质的特殊性,研究了流体质点所需向心力的来源,探明了离心力和向心力平衡的重要性;(2)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以典型的流动分离现象:圆柱绕流为研究对象,重新揭示其本质规律;并揭示发生流动分离的普适性规律:当流体质点沿物体表面运动的向心力小于离心力时,流体质点脱离物体表面,发生流动分离;进而揭示控制流动分离方法的新的普适性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维持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平衡;(3)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流动分离机理,揭示了现行轴流泵马鞍区机理:小流量时流体质点射向叶片压力面(凹侧),此时叶片吸力面(凸面)无法提供给流体质点足够大的向心力,流体质点极容易失去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平衡,从而在叶片吸力面(凸面)发生严重的流动分离现象,产生轴流泵马鞍区。以轴流泵模型进行外特性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模型泵的内流场。通过改变叶片进口安放角,发现轴流泵的马鞍区逐渐改善,甚至完全消除,初步验证了轴流泵马鞍区机理的正确性;(4)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流动分离机理揭示的轴流泵马鞍区机理,结合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流动分离控制方法,为改善轴流泵马鞍区的流动状态,以叶片凹凸方向作为改型变量,设计出叶片骨线为直线和叶片骨线为凹侧的两种改型泵,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轴流泵扬程为目标函数,选取改型效果最佳的改型泵,研究了轴流泵改型后的流动状态,初步验证了叶片骨线凹凸方向的改变对轴流泵马鞍区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研究了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流体质点曲线运动不仅要考虑速度大小的变化,还应充分考虑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变化;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离心力与向心力是否平衡等方面着手,研究圆柱绕流本质规律,并揭示发生流动分离的普适性规律及控制流动分离方法的新普适性机理;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流动分离及其控制方法,揭示了轴流泵马鞍区机理;进而对轴流泵叶片进行改型,改善了轴流泵马鞍区,实现全流量平稳可靠运行。
张鸯丽[4](2020)在《牛顿第二定律F=ma的广度探讨及其对教材与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同时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教材对此的处理是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后再得出牛顿第二定律,但是该实验的设计缺乏严谨的逻辑性。论文先追溯牛顿第二定律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挖掘出科学家们的思想方法,并且对新教材中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再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运用物理学史对牛顿第二定律一课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实践。此外,还运用准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教学实践表明,融入物理学史的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根据教材分析的结果以及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进而对教材编写与教师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本论文丰富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学史资源,为教材编写提供了新思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为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孙璐,张佳羽,孙长利,任成林,鲁林,张蕊[5](2020)在《镜像对称圆周运动系统的周期性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向心力与离心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在不同条件受约束离心力的作用下,对镜像对称设置的圆周运动系统所产生的周期性无加速趋势直线运动、简谐振动以及周期性加速直线运动3种运动类型进行解析,有益于进一步增强对单一的圆周运动物体系统运动特点的认识,拓展离心力作用的应用空间.
李晓翔,陈邦峰,霍国庆[6](2013)在《组织冗余如何影响中小企业产品创新? 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中介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试图构建中小企业组织冗余、离心力、向心力以及产品创新的传导机制模型,并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证实:沉淀冗余有利于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离心力中的分权维度和向心力同样如此,并且在沉淀冗余与产品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中小企业的规范性能够正向调节离心力在沉淀冗余与产品创新之间所起的作用.结论有助于揭示组织冗余作用机理,同时也为中小企业科学利用组织冗余以及外部组织更有效率地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实践指导.
杨丹,章元[7](2016)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城市集中和区域不平等——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城市化的重心,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过度扩张和不同区域城市间发展的不平等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首先提出三个理论假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会降低城市集中度;在城市化进程还未结束前,发展中国家城市集中度的下降会随着贸易开放逐渐放缓;发展中国家沿海边境地区城市集中度更容易受贸易开放影响。进一步采用143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发现,加入WTO和提高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显着降低了城市集中度及其下降速度;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加入WTO和两次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贸易开放降低中国(特别是东部沿海边境地区)城市集中度的结论。结论表明,贸易开放可以作为缓解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集中、缩小城市间发展差距以降低区域不平等的有效政策工具。
易苗,周申[8](2014)在《开放与我国跨区域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中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解释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现象。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一般均衡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通过加入一个非盈利的公共交通部门引入了劳动力流动的交通成本,并在模型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如下结论:经济开放触发了我国产业向东部集聚和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并且是保持产业和劳动力向东部集聚的必要条件;经济开放通过影响迁移成本、就业、实际工资等因素影响迁移决定;经济开放对我国产业集聚、劳动力跨区域的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且经济开放程度越大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只要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变,在离心力超越向心力之前,产业仍将向东部地区集聚,这种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还将持续。
郑国[9](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蒋海英[10](2012)在《GIS支持下的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已成为普遍现象,它关系着区域经济整体能否协调发展。掌握区域经济集聚现状,揭示集聚形成的推动因素,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指导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忽略了空间作用对经济的影响,空间经济学通过把“地理空间”引入经济分析中,为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新思路。GIS独特的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深入挖掘区域经济的空间特性,直观反映影响因素与集聚形成的空间关系。本文以空间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应用GIS技术,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从空间角度研究四川省区域经济集聚。首先,揭示了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特征。借鉴传统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利用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指数和区位熵,详细测算了四川省区域经济集聚程度: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区域经济集聚的空间格局变化和空间集聚关系出发,揭示了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形态特征。其次,分析了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的原因。以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考虑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对集聚的影响,在现有集聚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现状,构建了具有空间特征的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支持下,建立分析模型,对各个指标进行空间化和空间分析。具体研究了自然条件、向心力和离心力三个因素对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中心-外围”格局,成都经济区是四川省的集聚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川省呈现多中心集聚形态,除成都外,集聚中心还有攀西经济区的攀枝花、川南经济区的宜宾-泸州,但集聚中心均存在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较小。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集聚中心的形成受不同驱动力的影响。在集聚形成初期,外生力量作用明显,如成都经济区优先发展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内生力量逐渐起主导作用,如攀西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集聚中心的形成主要受向心力影响。
二、关于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异质性团队离心力、向心力与创新绩效:以共享领导为调节变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相关文献与概念模型 |
1.1 相关文献 |
1.1.1 成员异质性与团队创新绩效 |
1.1.2 组织搜索理论 |
1.1.3 知识整合理论 |
1.2 概念模型 |
2 研究假设 |
2.1 成员异质性与离心力 |
2.2 成员异质性与向心力 |
2.3 离心力与团队创新绩效 |
2.4 向心力与团队创新绩效 |
2.5 共享领导的调节作用 |
3 研究设计 |
3.1 变量测量 |
3.2 调查和数据 |
3.2.1 数据合并分析 |
3.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 研究结论和启示 |
4.1 研究结论 |
4.2 启示 |
(2)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1.1 问题意识 |
1.1.2 论域选择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内容结构 |
2 民初宪政危机——政治调和思潮的时代背景 |
2.1 "宋案"与"二次革命" |
2.1.1 "宋案":暗地的不妥协 |
2.1.2 妥协抑或革命 |
2.1.3 "二次革命":公开的不妥协 |
2.2 中美比较视野中的民初第一次制宪失败 |
2.2.1 会议代表:妥协倾向比较 |
2.2.2 会议组织:妥协氛围比较 |
2.2.3 所制宪法:妥协性质比较 |
2.3 袁世凯称帝与宪政失败 |
3 章士钊:调和立国论 |
3.1 为政之本:"有容" |
3.1.1 好同恶异:"有容"的反面 |
3.1.2 "有容"的内涵 |
3.2 调和之法:"政力向背" |
3.2.1 政力向背与暴力革命 |
3.2.2 政力向背与宪法之性 |
3.2.3 政力向背与政党政治 |
3.3 调和之旨:"调和立国" |
3.3.1 "相抵相让"以成政治调和 |
3.3.2 针对民初现实的"调和立国" |
4 杜亚泉:接续主义与力之调节 |
4.1 接续与调节 |
4.1.1 接续主义:在保守中求进步 |
4.1.2 力之调节:政治力的对抗调和 |
4.1.3 调和之政党:接续与调节之政党 |
4.2 调和多元的社会结构 |
4.2.1 减政主义:社会与国家的分殊对抗 |
4.2.2 游民阶级:无由构成中产阶级 |
4.2.3 多元宽容:调和的社会结构所需之精神理念 |
4.3 渐进改革的政治调和之道 |
4.3.1 反对武力: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 |
4.3.2 调和的道路:温和稳健之渐进改革 |
5 梁启超:政力对抗之调和 |
5.1 政治对抗力 |
5.1.1 政治对抗力的内涵 |
5.1.2 政治对抗力的养成 |
5.1.3 调和的政党 |
5.2 政体之调和:宪法与国会 |
5.2.1 国权与民权的调和 |
5.2.2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调和 |
5.2.3 国会与政府的调和 |
5.3 反对革命之渐进改良 |
5.3.1 革命复产革命:反对暴力革命 |
5.3.2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
5.3.3 经济发展与国民性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
6 张东荪:对抗力之调和 |
6.1 政治对抗力之原理 |
6.1.1 政治对抗力之含义 |
6.1.2 政治对抗的类别及其意义 |
6.2 渐进改革与法治 |
6.2.1 非暴力革命之渐进改革 |
6.2.2 宪法与法治 |
6.3 政治调和之社会基础与自治 |
6.3.1 自由发展之社会基础 |
6.3.2 自治与联邦 |
7 李大钊:调和之法则与辟伪调和 |
7.1 调和原理:政治对抗力 |
7.1.1 政治离心力与向心力 |
7.1.2 政治对抗力的养成 |
7.1.3 政治对抗力与暴力革命 |
7.2 调和释义:调和法则与辟伪调和 |
7.2.1 调和法则 |
7.2.2 辟伪调和 |
7.2.3 调和含义的延展 |
7.3 调和的宪法与政党 |
7.3.1 调和的宪法 |
7.3.2 调和的政党 |
8 李剑农:调和之本义 |
8.1 调和本义 |
8.1.1 调和含义与类别 |
8.1.2 民初调和政局分析 |
8.1.3 调和本义之补充 |
8.2 真立宪:调和的法治基础 |
8.2.1 宪法假面与宪法弹性 |
8.2.2 政党与议会政治 |
8.3 真秩序:调和的社会基础 |
8.3.1 反对国家过度干涉的伪秩序 |
8.3.2 地方分权自治 |
9 民初政治调和思潮之要旨 |
9.1 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精神理念 |
9.1.1 宽容 |
9.1.2 进化 |
9.1.3 自由 |
9.2 宪政制度 |
9.2.1 宪法 |
9.2.2 政党政治 |
9.2.3 权力分立制度 |
9.3 市民社会 |
9.3.1 社会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
9.3.2 社会与国家二分 |
9.2.3 中产阶级社会 |
10 一个被历史放弃的选择——以"全赢博弈"模式审视民初政治调和思潮 |
10.1 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兴衰 |
10.1.1 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兴盛 |
10.1.2 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衰微 |
10.2 政治调和与"全赢博弈":温和不敌激进——民初政治调和思潮衰落的原因(一) |
10.2.1 两种政治博弈 |
10.2.2 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温和特质 |
10.2.3 温和不敌激进 |
10.3 "全赢博弈"的历史土壤拒斥政治调和——民初政治调和思潮衰落的原因(二) |
10.3.1 中国帝制大一统与西欧封建多元 |
10.3.2 东方农民社会而非西方市民社会 |
11 结语:妥协是民主的必由之路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轴流泵马鞍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流泵内流场研究现状 |
1.2.2 流动分离及其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 |
2.1 质点曲线运动特性 |
2.2 流体质点特殊性 |
2.3 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 |
2.3.1 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征 |
2.3.2 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流动分离及其控制研究 |
3.1 圆柱绕流流场分析 |
3.1.1 现行理想流体圆柱绕流的求解方法 |
3.1.2 圆柱绕流分离点 |
3.1.3 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圆柱绕流本质规律新认识 |
3.2 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的流动分离及其控制理论 |
3.2.1 现行流动分离理论 |
3.2.2 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的流动分离新普适性规律 |
3.2.3 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的控制流动分离方法新普适性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轴流泵马鞍区运行实验测试与数值研究 |
4.1 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轴流泵马鞍区机理研究 |
4.2 外特性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模型 |
4.2.2 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 |
4.3 轴流泵数值计算 |
4.3.1 轴流泵三维模型的构建 |
4.3.2 网格模型的划分 |
4.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3.4 流体计算模型 |
4.4 轴流泵数值计算结果验证 |
4.5 轴流泵内流场特性研究 |
4.5.1 叶片静压分析 |
4.5.2 叶片表面涡量分析 |
4.5.3 叶轮内部三维流线分析 |
4.5.4 叶片内部二维流线分析 |
4.6 进口安放角改变对轴流泵外特性曲线的影响 |
4.6.1 改变安放角模型泵设计 |
4.6.2 改变安放角模型泵数值计算 |
4.6.3 改变安放角模型泵外特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轴流泵叶片改型 |
5.1 轴流泵叶片改型 |
5.2 改型泵数值计算 |
5.3 改型泵外特性分析 |
5.4 改型泵内流场分析 |
5.4.1 叶片静压分析 |
5.4.2 叶片表面涡量分析 |
5.4.3 叶轮三维流线分析 |
5.4.4 叶片二维流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牛顿第二定律F=ma的广度探讨及其对教材与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教育重演论 |
2.1.1 基本观点 |
2.1.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1 基本观点 |
2.2.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牛顿第二定律F=ma的来源 |
3.1 力概念的建立 |
3.1.1 希腊时期的力概念 |
3.1.2 中世纪的冲力 |
3.1.3 笛卡尔的惯性力 |
3.1.4 惠更斯的离心力 |
3.1.5 胡克的朝向中心的吸引强度 |
3.1.6 牛顿的向心力 |
3.1.7 牛顿的外力 |
3.1.8 小结 |
3.2 牛顿第二定律的来源 |
3.2.1 牛顿的贡献 |
3.2.2 伐里农的贡献 |
3.3 牛顿第二定律F=ma的正式出现 |
3.3.1 伯努利的贡献 |
3.3.2 欧拉的贡献 |
第4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实践 |
4.1 教材分析 |
4.1.1 人教版 |
4.1.2 鲁科版 |
4.1.3 台湾翰林版 |
4.1.4 整体分析 |
4.2 教学案例 |
4.2.1 教学思路 |
4.2.2 教学过程 |
第5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实践效果 |
5.1 准实验研究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假设 |
5.1.3 研究设计 |
5.1.4 研究过程 |
5.1.5 研究结果 |
5.2 学生反馈问卷调查 |
5.2.1 调查内容 |
5.2.2 调查分析 |
5.3 实践研究结论 |
第6章 教材编写建议与教师教学建议 |
6.1 教材编写建议 |
6.1.1 革新教材编写的思路 |
6.1.2 选取适当的物理学史内容 |
6.1.3 提炼物理学家们的思想方法 |
6.1.4 增设与物理学史有关的栏目 |
6.2 教师教学建议 |
6.2.1 精选物理学史内容 |
6.2.2 掌握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 |
6.2.3 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育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仍待加强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5)镜像对称圆周运动系统的周期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圆周运动系统的向心力与离心力是作用与反作用 |
2 受约束离心力对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系统的作用 |
2.1 构建物理实验模型 |
2.2 离心力在y轴上分量对匀速圆周运动系统的冲量 |
2.3 离心力在y轴上的分量对匀速圆周运动系统的周期性直线运动所做的功 |
2.3.1 做功的一般讨论[8] |
2.3.2 前半周区间做的功和振幅 |
2.3.3 后半周区间离心力在y轴上的分量做的功和振幅 |
2.3.4 前后半周做功之和[10] |
3 镜像对称设置的匀速圆周运动系统的简谐振动 |
4 圆周运动系统的周期性有加速趋势的直线运动 |
5 结语 |
(7)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城市集中和区域不平等——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 |
(一)文献综述 |
(二)理论假说 |
三、实证分析 |
(一)数据、变量和模型 |
(二)回归分析结果 |
(三)内生性处理 |
(四)稳健性检验 |
四、进一步解释和讨论 |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
(8)开放与我国跨区域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理论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基本模型与均衡条件 |
1. 模型假定 |
2. 消费者行为 |
3. 生产者行为 |
4. 迁移行为 |
三、模型机理及经济开放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 |
1. 模型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
2. 经济开放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 |
四、数值模拟 |
1. 经济开放对产业集聚的作用 |
2. 经济开放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9)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里昂简介 |
4.2.1 地理环境 |
4.2.2 城市发展历程 |
4.2.3 空间演变历程 |
4.2.4 联运交通网络 |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
5.5.1 基本概况 |
5.5.2 开发模式 |
5.5.3 场所营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
6.5.1 产业转移 |
6.5.2 产业结构调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1 南京高铁概况 |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8.1 南京南站概况 |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
8.5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基本结论 |
10.1.2 研究创新点 |
10.2 研究后续讨论 |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GIS支持下的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1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
2.1.2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2.2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2.1 向心力 |
2.2.2 离心力 |
2.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 |
2.3.1 全局空间相关性 |
2.3.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2.4 GIS理论 |
2.4.1 密度分析 |
2.4.2 空间离散化 |
2.4.3 缓冲区分析 |
2.4.4 空间叠加分析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 |
3.1.1 国外研究现状 |
3.1.2 国内研究现状 |
3.2 空间经济学理论研究现状 |
3.2.1 国外研究现状 |
3.2.2 国内研究现状 |
4 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现状分析 |
4.1 四川省区域集聚程度分析 |
4.1.1 集中指数 |
4.1.2 地理联系率指数 |
4.1.3 区位熵法 |
4.1.4 小结 |
4.2 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形态 |
4.2.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 |
4.2.2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的空间关系 |
4.2.3 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互作用 |
4.2.4 小结 |
5 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模型 |
5.1 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指标 |
5.1.1 空间集聚影响因素指标筛选 |
5.1.2 空间集聚影响因素指标内涵 |
5.1.3 空间集聚影响因素指标量化 |
5.1.4 空间集聚影响因素指标权重 |
5.2 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模型 |
5.2.1 区位指向模型 |
5.2.2 向心力模型 |
5.2.3 离心力模型 |
5.3 小结 |
5.3.1 结论分析 |
5.3.2 对策及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异质性团队离心力、向心力与创新绩效:以共享领导为调节变量[J]. 董欣,杨皎平,李庆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2)
- [2]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D]. 胡丽娟. 浙江大学, 2009(04)
- [3]基于流体质点曲线运动特性的轴流泵马鞍区研究[D]. 张健生.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4]牛顿第二定律F=ma的广度探讨及其对教材与教学的启示[D]. 张鸯丽.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镜像对称圆周运动系统的周期性作用研究[J]. 孙璐,张佳羽,孙长利,任成林,鲁林,张蕊. 高师理科学刊, 2020(06)
- [6]组织冗余如何影响中小企业产品创新? 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中介作用研究[J]. 李晓翔,陈邦峰,霍国庆.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06)
- [7]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城市集中和区域不平等——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J]. 杨丹,章元. 经济学动态, 2016(01)
- [8]开放与我国跨区域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理论解释[J]. 易苗,周申. 人口与经济, 2014(04)
- [9]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10]GIS支持下的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研究[D]. 蒋海英.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