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论》、《矛盾论》对“一国两制”的哲学导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栋[1](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文中研究指明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党成立百年来,面对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任务,其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发展,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百年来,党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巨大成就,产生了深远影响,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本位"的话语表达与创新、汲取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媒体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等。探讨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梳理主要经验,以期汲取历史智慧,为今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王贵[2](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文中指出
赵卓莉[3](2021)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通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成功的重要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需要决定的,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须坚持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度的理论自觉。
王伟光[4](2021)在《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文中指出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政治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行动纲领,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不断解决并进一步解决的四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党团结,坚持不懈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七一"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实和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文献和最新成果,一定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
李捷[5](2021)在《党的理论的百年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回顾党的理论百年探索走过的光辉历程,能给我们很多的重要启示。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探索的起点。
朱建平[6](2021)在《《实践论》《矛盾论》:“中国之治”的哲学密码》文中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时代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作为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与发展,"中国之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两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规律的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以"两论"的哲学视角与高度来审视"中国之治",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中国之治",更好地抓住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贾一村[7](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陈珊[8](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田天亮[9](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文中指出毛泽东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和外化表现,是标注社会发展历史方位、揭示国家基本国情、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特定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主义新道路、迎来民族复兴新征程,才能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和人民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规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成功经验。本文坚持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研究目标和任务,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等学科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认识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价值评价、基本特征及经验启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引言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畴及相关命题,概括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同时对“矛盾”、“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等概念及相关命题进行了科学界定。第一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本章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思想等其他思想理论,是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在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过程中推进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认识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及认识能力的变化,是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东欧和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是认识产生的重要国际借鉴。第二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进程。本章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程度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集中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所经历的“重新认定”、“逐步深化”、“重大突破”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两次重大判定”,力求既能从整体上揭示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全貌,又能凸显不同阶段的认识特点。第三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所涵盖的理论内涵。本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双方及其关系变化的揭示,阐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揭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表现、地位及其作用、变化规律等问题的总体把握,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则从多重向度上回答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本章还对“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同初级阶段、新时代的关系”以及“党在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内在关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章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本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理论,建构起融理论创新、实践论证、揭示现实、引领未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评价体系,从多重向度上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阐明了完善和发展这些认识所应坚持和努力的方向。在认识特征的把握上,从前进性与上升性、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党性与人民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世界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角度,归纳了认识的基本特征。第五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经验启示。本章认为,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根本指导,坚持以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变化为主要现实依据,坚持在我国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不断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目的,坚持将中国共产党作为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结论部分在对全文内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深化本研究作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刘雯炀[10](20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整个社会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始得以阐发和使用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领导人民持续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历史实践表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判断准确,并能够随之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就能团结人民群众取得社会革命的伟大胜利。与之相反,往往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深入研究“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问题,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野,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问题的研究,进而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和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逻辑。本文以社会主要矛盾为研究的核心主题,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主要研究时段,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为研究客体,试图探究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人当中的接受、认知和运用的过程以及经验启示。本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引言主要论述了本研究选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属于研究的前提性问题。主要包括研究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与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从概念史的视野出发,依据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献和思想论述,重点考察了“矛盾”“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等核心概念的历史由来和丰富内涵,以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相关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从理论研究的视野出发,重点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类型、基本特性和理论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在为本研究奠定重要理论前提的同时,也为展开本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分析工具。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的历史阶段。党的一大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了初次探索,但严重脱离了中国社会实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党的二大较为正确地把握到社会主要矛盾,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国共两党之所以达成共同革命的战略目标,其重要基础就在于认识到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对象,并初步意识能否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关乎国民革命的成败。但也正是对主要矛盾转化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解决主要矛盾的核心力量——革命武装缺乏足够的领导力,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既有成功的经验,更有惨重的教训。第三章,全面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的历史阶段。以八七会议为标志,党开始认识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大众与以蒋介石为主要代表的新军阀的矛盾,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党的六大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问题,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六大基本路线的坚持和贯彻,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革命新道路。而“左”倾领导者不断滋生严重错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做出了极为主观的脱离实际的判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局势,成功实现了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方针和策略,并在长期的抗日民主革命实践中形成和丰富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为领导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第四章,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历史阶段。第一,抗战胜利后迅速把握到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政府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并依据形势变化采取针锋相对的政治策略和军事方针,推动人民民主革命不断向前发展。第二,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既能够理性看待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又能够对未来新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科学的理论预测。第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既能够认识和解决工作实际存在的主要矛盾,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也能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趋势,成功实现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第五章,侧重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的凝练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探索的有益经验集中为:全面分析国情及其变化是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基础,正确认识世情变化和时代特征是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条件,正确判断主次矛盾的关系是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关键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这些历史经验,对其继续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重要启迪:综合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新变化,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认识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价值遵循,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全面提升分析和应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实践论》、《矛盾论》对“一国两制”的哲学导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践论》、《矛盾论》对“一国两制”的哲学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1921-1949)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巩固与调适(1949-1978)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转型与繁荣发展(1978-2012) |
(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提出与构建(2012至今)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
(二)为党的政治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学理依据 |
(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四)为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基本经验 |
(一)首要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价值立场:坚持“人民本位”的话语表达与创新 |
(三)重要资源:汲取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
(四)传播阵地:充分发挥媒体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 |
(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依据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路径 |
(4)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七一”重要讲话的新提法、新论述、新理念和新观点 |
二、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不断解决并进一步解决的四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
(一)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唯一正确的政治选择 |
2.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经验 |
3. 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 |
(二)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 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
2. 不间断地进行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 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充分准备 |
4.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 |
(三)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1.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
2.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 必须坚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
(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党团结,坚持不懈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 |
1. 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领导核心权威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
2. 坚持和维护党中央和领导核心的集中统一领导权威是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
3.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领导核心权威是党的事业不断胜利的政治保障 |
三、认真学习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党的理论的百年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6)《实践论》《矛盾论》:“中国之治”的哲学密码(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之治”: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与发展 |
2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合一”与“相反相成”:“两论”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实质 |
3 治理之魂:《实践论》《矛盾论》的时代价值与方法指导 |
3.1 强化哲学思维,理解把握“中国之治” |
3.2 抓住主要矛盾,引领构建美好生活 |
3.3 树立治理自信,书写呈现中国方案 |
(7)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研究对象及思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和意义 |
5.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
2.3.1 文本分析路径 |
2.3.2 社会分析路径 |
2.3.3 整体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
3.1 物质文化空缺 |
3.1.1 人称文化空缺 |
3.1.2 物称文化空缺 |
3.2 制度文化空缺 |
3.2.1 民俗文化空缺 |
3.2.2 体制文化空缺 |
3.3 精神文化空缺 |
3.3.1 思维方式空缺 |
3.3.2 价值观念空缺 |
3.3.3 审美意识空缺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
4.3.1.1 以我为主 |
4.3.1.2 坚守底线 |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
4.3.2.1 内外有别 |
4.3.2.2 有的放矢 |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
4.3.3.1 群策群力 |
4.3.3.2 统筹全局 |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
结束语 |
1.内容与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
1.物质文化空缺 |
2.制度文化空缺 |
3.精神文化空缺 |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8)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
一、“三”代表“中” |
二、“三”代表“圆融” |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
三、六峜→五行→阴阳 |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释义 |
(一)矛盾 |
(二)主要矛盾 |
(三)社会主要矛盾 |
(四)社会主要矛盾同其他层次的社会矛盾的关系 |
(五)其他相关概念和命题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 |
一、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
(三)其他重要思想资源 |
二、认识产生的历史根据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实践 |
三、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 |
(一)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
(二)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变化 |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与认识能力的变化 |
四、认识产生的国际借鉴 |
(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演进 |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定 |
(一)重新认定的基本前提 |
(二)重新认定的思想脉络 |
(三)重新认定的主要表现 |
二、认识的逐步深化 |
(一)实现认识深化的必要性 |
(二)认识深化的思想脉络 |
(三)认识深化的主要表现 |
三、认识的重大突破 |
(一)认识突破的客观依据 |
(二)认识突破的思想脉络 |
(三)认识突破的主要表现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内涵 |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的深刻揭示 |
(一)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
(二)由“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 |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 |
(四)辩证把握“一个转化”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的总体把握 |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导地位及其作用 |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规律及其表现 |
三、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的探索与完善 |
(一)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 |
(三)适时调整和更新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 |
(四)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 |
(五)不断充实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力量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 |
一、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 |
(一)价值评价的基本向度 |
(二)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 |
(三)努力完善和发展认识的方向 |
二、认识的基本特征 |
(一)前进性与上升性的统一 |
(二)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的统一 |
(三)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五)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六)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七)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统一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启示 |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一)深入地学习、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二、继续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变化 |
(一)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
(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及阶段性特征 |
(三)将认识“基本国情”同世情、党情相结合 |
三、坚持在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一)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自身变化的特点 |
(二)把握其他层次社会矛盾变化的特点 |
四、始终致力于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 |
(一)在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确定解决思路 |
(二)在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调整解决思路 |
五、坚持将党作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 |
(一)继续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 |
(二)坚持将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整体性研究 |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演进研究 |
(三)关于毛泽东《矛盾论》中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研究 |
(四)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经验启示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思考 |
一、社会主要矛盾相关概念的历史考察 |
(一)矛盾 |
(二)社会矛盾 |
(三)社会基本矛盾 |
(四)社会主要矛盾 |
二、社会主要矛盾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类型 |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性 |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价值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 |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初次探索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与世界的认识 |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初步分析 |
二、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与国共合作从酝酿到形成 |
(一)从一大到二大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 |
(二)国内外时局变化的新认识与国共合作从酝酿到形成 |
三、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变化与国民革命从兴起到失败 |
(一)从国民党一大到中共四大与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 |
(二)五卅运动的开展与党对反革命力量的认知提升 |
(三)党对主要矛盾转换的严重误判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
四、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要创新成果 |
(一)中国革命主题的初步确立 |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初步运用 |
(三)党对统战工作的初始探索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 |
一、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一)八七会议前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与武装斗争的兴起 |
(二)党对社会矛盾的全面分析与六大路线的基本确认 |
(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要进展与六大路线的坚持和推进 |
(四)社会矛盾变化的深入把握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
二、党对社会矛盾的综合考量与中国革命战略的逐步转变 |
(一)“左”倾领导者对主要矛盾的错误估量与中国革命的严重挫折 |
(二)党对社会矛盾变化的综合考量与北上抗日方针的逐步实现 |
(三)党对国内阶级变化的新认识与抗战统战工作的初步成效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成功突破与抗日民族民主方针的调整和坚持 |
(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形成与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完成 |
(二)中日民族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
(三)中日民族矛盾逐步解决与构建联合政府设想的提出 |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 |
一、抗战胜利前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逐步把握 |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准确把握 |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与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完成 |
二、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 |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重大战略转变与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入把握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综合分析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
三、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把握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把握与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逐步认识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贯彻 |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启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经验 |
(一)全面分析国情及其变化是科学判断主要矛盾的现实基础 |
(二)正确认识世情变化和时代特征是科学判断主要矛盾的重要条件 |
(三)正确判断主次矛盾关系是科学把握主要矛盾转化的关键所在 |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把握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 |
(五)正确认识和判断主要矛盾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当代启示 |
(一)综合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新变化 |
(二)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认识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价值遵循 |
(四)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 |
(五)全面提升分析和应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实践论》、《矛盾论》对“一国两制”的哲学导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J]. 王栋. 东岳论丛, 2021(1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D]. 王贵.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赵卓莉. 学理论, 2021(08)
- [4]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 王伟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1(03)
- [5]党的理论的百年探索[J]. 李捷. 党建, 2021(07)
- [6]《实践论》《矛盾论》:“中国之治”的哲学密码[J]. 朱建平.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01)
- [7]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8]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D]. 田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D]. 刘雯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