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肠安片治疗急性肠炎等170例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李爽,于庆海,金佩珂[1](1997)在《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鱼腥草中含有癸酰乙醛、癸醛、月桂醛及甲壬酮等成分,其中癸酰乙醛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活性.药理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抗炎等作用,故在呼吸科、五官科及消化科疾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向治平[2](1976)在《胃肠安片治疗急性肠炎等170例小结》文中指出胃肠安片由蒲公英、仙鹤草、鱼腥草、野菊花秧、面粉、苯甲酸钠、葡萄糖组成。治疗急性肠炎153例,痊愈146例,好转5例,无效2例;胃炎胃痛9例全部治愈;菌痢8例.痊愈6例,好转2例.
朱天忠[3](1984)在《鱼腥草的临床应用概述》文中研究指明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 Thanb.的全草。别名侧耳根、臭根草、鱼鳞草等。味辛,性寒。具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功能。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0.005%,油中含鱼腥草素、甲基壬酮、月桂烯,月桂醛。叶含槲皮甙,花、果穗含异槲皮甙,尚含有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有抗菌,抗病毒,利尿,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创面愈合,镇痛、镇静,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健胃、止咳,抗过敏、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潘莹,江海燕[4](2002)在《鱼腥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之全草。其性辛、寒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要用于痈肿吐脓、痰热咳嗽、热痢热淋、痈疮肿毒。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鱼腥草在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免疫、平喘与TMP配伍的药理作用 ,以及临床上对呼吸科疾病、五官科疾病、消化科疾病和其他疾病治疗研究进展。鱼腥草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表明 ,其生物活性较高 ,由于它既克服了西药的弊端又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持久性 ,资源丰富 ,使用安全 ,所以在临床应用的前景乐观 ,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俊辉[5](2007)在《复方鱼腥草制剂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鱼腥草中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炎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鱼腥草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道疾病。黄芪主要成分黄芪多糖对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作用。维吉尼亚霉素能有效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抑菌、杀菌效果,且在肠道中吸收较少,几乎无组织残留问题。本文采用中草药鱼腥草、黄芪提取物及维吉尼亚霉素配制成复方鱼腥草制剂,在不同同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鱼腥草、黄芪提取物及复方鱼腥草制剂,观察它们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抗腹泻的效果,并对复方制剂安全性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该结果将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在35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鱼腥草提取物,试验证实添加适量的鱼腥草提取物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对仔猪提高日增重、增加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的作用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以添加鱼腥草提取物200克时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为最佳,抗腹泻效果明显。其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20.1%,料肉比较对照组降低了11%。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48.7%。2.在29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芪提取物,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生长性能均好于空白对照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着,其中的添加黄芪提取物200克的试验组对促进生长和提高仔猪饲料利用率的效果最为明显。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改善了8.7%和12%。3.复方鱼腥草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试验组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复方鱼腥草制剂组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最高(P<0.05),分别达到18.09kg和467g。试验期内各试验组的料肉比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复方鱼腥草制剂组料肉比为1.58:1,是各试验组中最低的。试验组间比较,在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方面,复方鱼腥草制剂组均优于其它各组,说明复方鱼腥草制剂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促生长效果比较显着。复方鱼腥草组的腹泻率是17.5%,为所有试验组中最低,比对照组改善了52.2%。4.复方鱼腥草制剂的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小白鼠在24h内灌服复方鱼腥草制剂2.5g/kg,观察7d,小白鼠无死亡,未显示临床中毒症状。亚慢性毒性试验,按0.5,0.25,0.1mg/10g 3个剂量组给小白鼠连续给药30d,试验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体重、血液学指标(RBC、WBC、Hb)、血液生化指标(GOT、GPT)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剖检观察脏器变化,未见异常,说明复方鱼腥草制剂对小白鼠生长发育,主要脏器无明显影响和毒性作用。
王志坚(Wong Chi Kin)[6](2016)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的应用规律,并与本草文献和《伤寒杂病论》内对黄柏之运用作比较,探索黄柏在应用规律和温病学派对伤寒之继承和发扬,总结黄柏之功效及运用原则,为现代中医临床正确地运用黄柏的依据。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为基础,分析有关黄柏运用和含有黄柏的医案,对其病种、症状、证型、病程长短、就诊次数和各卷门中的应用、病机、望诊、舌诊、脉象、黄柏配伍、成方等,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整理相关数据,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有关黄柏的医案中,(1) 10卷中各卷都有应用黄柏的医案,但其应用次数不同,其中卷七应用最多,共应用26次,占应用总数的25.2%;其次是卷三,共应用21次,占应用总数的20.4%。(2) 62门中共有39门应用黄柏,应用频次最多的依次为淋浊、遗精、痿、痢、便闭、疝、虫、便血、痹等。(3) 绝大部分医案全程运用黄柏,共80则,占所有103则医案的77.7%。(4) 记载的诊次一般为1次,共占所有医案的66.0%。其次为2次,占15.5%。(5) 应用黄柏医案遍及8大现代医学系统,应用较多的系统依次为消化、运动、泌尿、生殖、神经、循环等,其中消化系统最多(34次,33.0%)。(6) 只有3次论及患者舌象情况,其中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各1次。(7) 全书合共有23处记载脉象。依次序出现次数最多为数脉, 其后为其他相兼脉,沉脉,弦脉,细脉,实脉,洪大脉,散脉,濡脉及革脉。(8) 最多见的证型为实证(多为湿热、热毒、心肝肠实火),近45%,而虚证(多为肝、肾单独或同时阴虚)稍多于虚实夹杂证(多为肾虚合并湿热,或心肾不交)(9) 根据《医学心悟》治病八法,除汗法和吐法外,其余下、和、温、清、消、补,六法都有医案记录。其中以清兼补法用最多。其后依次为清法,温补法,清和法,消法,清兼下法,消补法,温下法与补法。。(10)共有103条含黄柏组方,共采用四种剂型,其中采用汤剂69条,占67%;丸剂31条,占30%。(11)含黄柏的成方只有9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滋肾丸,共出现12次,占所有成方的31.6%;其次安胃丸7次,占18.4%。成方以丸剂多见,共出现30次,占78.9%;其次为汤剂,出现7次,占18.4%;散剂出现1次,占2.7%。(12)与黄柏配伍最多的中药依次是黄连、茯苓、知母、泽泻、熟地黄、白芍、川萆薛、生地、人参、肉桂、龟版(连同龟甲)、广皮、牛膝、山栀、青皮、茅苍术、川楝子、当归。配伍次数最多的是黄连,共28次,占4.1%。(13) 标记了7中炮制类型的黄柏,分别为:炒焦黄柏、炒黑黄柏、略炒黄柏、盐水炒黄柏、炒黄柏、黄柏、生黄柏。运用最多的是黄柏,共应用93次,占总数的90.3%。(14) 共有8处记载黄柏的用量,用量从5分到8两不等。结论:(1) 叶氏使用黄柏的医案多是一两剂药即对症取效,而且多在全程或前期就使用黄柏。疗效之显着,反映了叶氏辩证能力超群,或者揭示黄柏使用指征的把握其实并不困难。(2) 叶氏应用黄柏治疗的病症广泛,月.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分治表里上、中、下三焦,或趋降其寒性,增加其疗效。但其主治仍离不开其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苦寒坚阴等。(3) 黄柏药性苦寒最善清化湿热,滋阴降火。故望诊中出现湿热蕴结(色黄、形膨、胀、肿)、湿热熏蒸蒙蔽清窍(色苍、神呆、迷、欲昏),叶氏承《神农本草经》之旨,认为黄柏善解湿热蕴结,可使湿去热走,燥湿而不伤阴。或阴虚火旺(形瘦)、虚火上炎(色赤)等证候是叶氏使用黄柏的指征,叶氏多次提及黄柏的潜阳、和阳功效。(4) 叶氏在医案中只有3次论及舌象。分别为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证明黄柏在炮制后,寒性趋降,但仍能保持其化湿特性。(5) 所有黄柏医案中未见迟脉、结代脉等脉象,笔者认为若遇寒邪凝滞证型不宜用黄柏。(6) 脾胃虚弱、肾阴阳两虚、或素体虚寒者,慎用黄柏,或师李东垣法配伍健脾胃药或师朱丹溪法配伍补肾药。叶氏不只是一味使用黄柏泻实火,解热毒,还用来清虚火、潜阳、和阳,黄柏祛湿,湿去热走而阳气归源。(7) 清补法之所以使用最多,这是由于这些医案中,都不是以黄柏作为主药的缘故。(8) 叶氏擅长使用黄柏与其它药味配伍,实现相须为用或制约温燥药药性。(9) 叶氏使用含黄柏的内服膏剂和酊剂,这种剂型创新值得后世借鉴和研究。(10) 叶氏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李东垣独创的滋肾丸,大胆创新性地使用滋肾丸治疗多种病症如肝风、遗精、淋浊、便闭、疝、诸痛等,并取得良效。叶氏安胃丸是在仲景《伤寒论》中乌梅丸化裁而来,体现了叶氏对经方的传承与创新。(11) 叶氏采用含黄柏成方时多选丸剂,表明其使用黄柏每次量少,且不入汤剂水提取药理成分,而以吞服为主的用药特色。(12) 叶氏认为黄柏炒制的辅料及程度如果不同,可能引起不同的疗效药性药理变化。(13) 叶氏使用黄柏量小效宏的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懿琳[7](2016)在《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失眠和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由于失眠及抑郁有愈来愈严重的发病趋势,且西医用药有成瘾的副作用,基于中医几千年的用药经验,特别是经方在临床的运用,且现代之失眠及抑郁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许多方证中能体现出来,本研究试图挖掘更有效的用药方式帮助患者,也让西方了解中医的特殊有效疗法。方法第一,在这项回顾性人群研究辅助数据分析中,使用来自台湾的纵向医疗保险数据库(LHID)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中草药产品(CHPS)即(中成药),以经方称之,对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治疗,探讨中国草药和西医的处方模式于睡眠障碍和抑郁症患者,此外,对单方(SH)和复方(HF)使用的频率进行分析。第二,以常用经方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及治疗抑郁症之常用经方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大样本资料的meta分析,并再对酸枣仁汤证,甘麦大枣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进行理论研究,对此三方的病因病机及方药特点深入探讨。结果第一章,理论研究分两大部分:1.有关失眠的条文,依据《伤寒论》六经辨证系统,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理论辨证施治,从条文之病机、症状、治则、方药及临床运用现状进行分析。2.有关抑郁症的条文,依据《伤寒论》六经辨证系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理论辨证施治,从条文之病机、症状、治则、方药及临床运用现状进行分析。第二章,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目的:中草药产品(CHPS)是常用于睡眠障碍和抑郁症(MDD)的处方。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有这些疾病在台湾的患者调查其中草药产品和西医的处方模式,并分析使用单味草药(SHS)和复方草药配方(HFS)的频率。材料方法:在这项回顾性人群研究辅助数据分析中,是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来自台湾的纵向医疗保险数据库(LHID)的数据进行分析,从LHID百万受益者,随机从2010年的注册表选定为全国的网络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睡眠障碍和抑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改代码分别为307.40和311。第三章,经方治疗失眠、抑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之meta分析,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及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之meta分析。结论在这项回顾性人群研究辅助数据分析中,是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来自台湾的纵向医疗保险数据库(LHID)的数据进行分析,总共有11030睡眠障碍患者,9619名使用西药,1334名患者使用中国草药产品,77名中西药皆使用;总共有11157重度抑郁症患者,11389名使用西药,131名患者使用中国草药产品,51名中西药皆使用。无论睡眠障碍或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在22-44岁的人数最多,月收入在NT$17281-22800有大量的病人,1级2级城市有最大量的患者。中草药使用,有1411人因睡眠障碍就诊中医5298次,有182人因重度抑郁症疾患就诊中医755次,失眠合并抑郁症最常用的前三名,用量比率最高的单味中药(SHs)是酸枣仁,夜交藤及远志,用量比率最高的复方(HFs)是加味逍遥散,酸枣仁汤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结果:中药复方及单方被广泛用于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然而,中草药对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评估;基于数据库的分析,对这些药物用于治疗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剂量-反应关系和功效是未知的,故继续深入了解经方治疗失眠与抑郁症其疗效的评估,本次Meta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仁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失眠的效果优于西药,甘麦大枣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西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本研究得知经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之使用,对失眠及抑郁症有很好疗效,以台湾卫生健保部门的数据库,得到的数据,更证明中医使用于失眠与抑郁症及失眠伴发抑郁症提供了参考数据,使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得到的结果,证明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希望有助失眠抑郁医疗质量的提升,同时藉由期刊之发表,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
庄鹤麟[8](2010)在《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台湾地区湿热泄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热泄泻是以泻下急迫或泻下不爽,大便色黄秽臭,舌苔黄腻为主症的一类泄泻,在台湾地区,湿热泄泻是比较多见的泄泻证型。本课题主要是探讨用温病学理论来指导治疗台湾地区湿热泄泻的问题。文章首先对中医诊治湿热泄泻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对湿热泄泻病理机制的研究、古方和自拟方运用的研究、特殊药物和特殊疗法的研究、以及各家医论、对小儿泄泻的研究等。虽然收集到的文献较多,但较少有用温病学理论指导湿热泄泻治疗的论述和报道。考虑目前发表文章的多是中青年中医工作人员,他们在理论和经验上难免有所欠缺,而学习和继承名老中医的医疗经验是当前中医研究的重要任务,于是在导师的建议下,对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和《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的名老中医的经验进行梳理。该丛书共有143个分册,每册一位中医共143位中医,其中有57位论述到泄泻的证治经验,共列举泄泻病案248例(病案记录过简的不计)。248例泄泻病案中,属于湿热泄泻的28例,占泄泻病案的11.3%。28例湿热泄泻除1例用针灸治疗外,全用中药治疗。对27例用中药治疗的湿热泄泻患者,他们的就诊季节、就诊地点、病证诊断、使用成方、治疗时程以及治疗用药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春季湿热泄泻占全年湿热泄泻的13.6%,夏季湿热泄泻占全年湿热泄泻的36.4%,秋季湿热泄泻也占全年湿热泄泻的36.4%,冬季湿热泄泻占全年湿热泄泻的13.6%,夏季和秋季合并计算,夏秋季湿热泄泻占全年湿热泄泻的72.8%,说明湿热泄泻的发病是有季节性的。结果还显示,湿热泄泻的分布有地域性。南方湿热泄泻占59.3%,北方湿热泄泻占22.2%,南方湿热泄泻要比北方湿热泄泻多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和气候有关。用药频次的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湿热泄泻的成方主要是葛根芩连汤,最常用的药是黄连、甘草、葛根、黄芩、木香、白芍、茯苓、枳壳和滑石。这一结果,基本反映了当前中医对湿热泄泻的认识和治疗趋势,但也暴露出治疗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理论创新的不足。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大陆地区泄泻中湿热泄泻证型所占比例并不太多,而台湾地区情况怎么样呢?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岛南北狭长,北回归线恰好横穿岛的中部偏南地区,北部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气候。台湾在气候上受海洋和大陆两方面的影响均较强烈,但海洋性气候更明显,整体上呈现高温、多雨、多风的气候特点。这种气候特点,势必造成台湾地区居民的体质和发病后证型有特点,为此,对台湾地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和泄泻的证型做了调查。体质调查采取问卷形式。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的关于“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发放“体质调查表"700份,收回624份。剔除无效表格后,共得有效表格435份。435人中男性196人,女性239人。小于20岁者23人,21-59岁者386人,大于60岁者26人。在对435人的体质类型应用中华中医学会的体质标准进行判定时,发现有12例在按公式转换成“转化分数”后,无法判定体质类型,最后能判别体质的共423人。结果显示,如果以体质出现的频次统计,偏颇体质以阴虚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如果将相兼体质简化,以偏颇体质出现的人数统计,偏颇体质以阳虚质为最多,其次为阴虚质、湿热质和气虚质。反映了台湾居民的偏颇体质有2个特点,一个是从正气虚角度讲,有两极分化的倾向,或者是阳虚,或者是阴虚;另一个从邪气实角度来讲,湿、瘀、郁三者比较,以湿为突出。这两个体质特点都与台湾的环境和气候有关。台湾天气热,人们就爱出汗,汗多伤津伤阴,故阴虚质多。天气热,人就喜欢吹空调、喝冷饮,故台湾凉茶盛行,这就造成了部分人,尤其是年青人阳虚质多。台湾天气潮湿,空气湿度大,反映在体质中也是湿偏盛,湿与阳虚质结合,造成痰湿质多,湿与阴虚质结合,造成湿热质多。对台湾地区泄泻证型的调查,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把泄泻分为寒湿证、湿热证、食滞证、肝郁乘脾证、脾胃虚弱证和肾阳虚衰证6型。由具有中医知识的临床医生担当调查员,调查对象为前来就诊的泄泻病人,在取得病人的同意后,由调查员填写《泄泻患者症状调查表》。《泄泻患者症状调查表》由二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烟酒嗜好、职业。另一部分是症状,是表中的主要部分。共调查8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小于20岁者3例,21-29岁者23例,30-39岁者20例,40-49岁者17例,50-59岁者13例,大于60岁者10例。调查结果,寒湿证4例,占4.7%,湿热证22例,占25.6%,食滞证12例,占14.0%,肝郁乘脾证7例,占8.1%,脾胃虚弱证34例,占39.5%,肾阳虚衰证7例,占8.1%。结果所示脾胃虚弱证最多,占39.5%(34/86),其次为湿热证,占25.6%(22/86)。这一结果与前面探讨的全国57位着名老中医治疗泄泻案例的统计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前面248例泄泻病案中,属于湿热泄泻的只有28例,只占泄泻病案的11.3%。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地域差别,湿热泄泻多发生在南方,台湾属南方,且是一个海岛,长年湿热,自然发生湿热泄泻的机会多。另一个原因,与季节有关,我们的调查是5-7月份,正好是一年中湿热最盛的时期。上述两项调查有一个提示,中医研究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要有的放矢,要带着问题学。台湾地区湿热证多,台湾地区的泄泻证型也是湿热泄泻多。温病学中有大量湿热证论治的理论和经验,学习温病学如能解决台湾地区的临床实际问题才是最好的学习。为此,本人在复习《温病学》教材的基础上,重点阅读了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和薛生白的《湿热条辨》。通过学习,对吴鞠通“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对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论有了新的感受,它们既是治疗湿热泄泻的指导原则,也是治疗湿热泄泻的技巧。薛生白的《湿热条辨》是湿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其“湿热内滞太阴,郁久而为滞下,,虽言湿热痢疾,但所论病机“湿热之邪内伏太阴,阻遏气机,以致太阴失运……传导失其常度,,与湿热泄泻有相同之处,所用药物有木香、葛根、厚朴、黄芩,也都是临床上治疗湿热泄泻最常用的药。导师对温病学有很深造诣,并长期坚持临床,对治疗湿热泄泻有丰富的经验,特请其拟制了一首适合治疗台湾地区湿热泄泻的“祛湿清热止泄方”。本方组成为藿香、白术、葛根、黄连、木香、车前子、茵陈、半夏、炒山楂、黄芩、厚朴、咸丰草(鬼针草),共12味药,在台中市仁心医疗体系门诊进行病例观察。共选择治疗组52例,用祛湿清热止泄方治疗,对照组38例,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方法是首先培训医生,凡是此一课题研究的医生都要经过培训,组织他们复习温病学有关知识,重点是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湿热泄泻的思路和道理,阐发吴鞠通的“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和“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以及叶天士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学术思想。培养大家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湿热泄泻治疗的全过程。第二步是使用“祛湿清热止泄方”及其加减治疗湿热泄泻。服药2日为1个疗程,最多观察4个疗程。结果是52例湿热泄泻,在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为100%;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率为100%;在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痊愈率为100%。疗效满意,而且比对照组疗效好。又回顾性调查30例,进一步证明了治疗湿热泄泻,有温病理论的指导和修养,与没有温病理论的指导与修养,是有很大差别的。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尝到了学习理论的甜头,不但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而且使理论修养提高了一步,课题的完成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更加深入学习的开始。
徐光勋[9](2020)在《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文中研究表明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在中医学中按痢疾病论治。2006—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完成并出版了《细菌性痢疾(2008版)》。中医药在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康复方面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理论探讨,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模式和方法上基本达成了共识。本指南在《细菌性痢疾(2008版)》基础上,根据中医药对痢疾的临床研究
符仁[10](2007)在《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脘痛,又名胃痛,其名最早见于《内经》,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的一种主要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伴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食,大便或结或溏等脾胃症状以及神倦乏力,面黄消瘦,浮肿等全身症状。在许多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中均可出现胃脘痛,如消化性溃疡、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肠炎等。是临床主要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对胃脘痛的临床研究见有大量文献报道,对这些已有的临床医学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具有明显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全面了解胃脘痛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同时对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为临床辨证分析提供可参考的标准,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但目前还没有一篇报道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研究者实际情况,本研究进行如下工作:1、胃脘痛发病和辨治规律文献综合分析应用计算机检索、人工检索、和从综述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查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文献资料二百余篇。对检索得到的文献,首先依据文章题名和摘要进行初筛,保留所有可能与分组设计进行临床辨证论治观察研究的文献;然后阅读全文,选取符合下列标准的文献纳入本研究:(1)文章为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发表时间2001年至2006年;(2)文章研究对象为明确的“胃脘痛”或“胃痛”的中医临床治疗;(3)观察病例成组设计,病例数不少于20例;(4)有明确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借鉴医学文献meta-分析的方法和理念对选取的胃脘痛中医临床辨治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依据文献作者所在地,以长江为界,将文献报道的胃脘痛病例分属南北两部分,对其所阐述的病史资料中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西医诊断进行整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从近5年中医药辨治胃脘痛文章发表情况看,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的趋势基本相似,2001年至2003年逐年增加。(2)长江以南地区胃脘痛患者平均年龄略高于长江以北地区。但南北地区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包含年龄报道的文献量有明显差别,南方报道的文献对研究病例的年龄有详细说明的较北方多,因此可能存在文献纳入偏倚,其分析结果的参考价值相应地降低。(3)南北不同地区男性胃脘痛患者数量均明显多于女性,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约为3:2,而且长江以南地区与长江以北地区胃脘痛男女性别构成比基本一致。(4)北方地区胃脘痛患者病程长于南方地区患者。(5)总结胃脘痛的文献报道最常见的几类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胃下垂。尤其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不论南方、北方地区,均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类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的病变,而且南北方胃脘痛患者中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基本相当。但在长江以南地区,胃下垂发病率较功能型消化不良低,而在北方地区正好相反。而在慢性胃炎中,北方地区浅表性胃炎所占百分比高于南方,而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则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另外,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三种亚型所占的百分比在南北方差别不明显,均以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6)在中医辨证分型方面,脾胃虚寒、脾胃阴虚是虚证胃脘痛中最为常见的两类证型,在所有统计病例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在实证胃脘痛病例中,肝气犯胃型胃脘痛较为多见,中医证型的集散趋势与地域分布未见明显相关性。2、临床研究将2004年10月~2006年1月之间就诊于澳门筷子基卫生中心门诊病例,凡是中医诊断属“胃脘痛”范畴者,均纳入本研究进行观察,共收集胃脘痛患者78例。制订临床病理观察量表,在接诊患者时,依据病史资料填写量表,待病例收集完毕,对所有收集的病例进行归纳整理,主要依据其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实证患者平均年龄小于虚证患者。就整体平均年龄而言,本研究所收诊的78例患者平均年龄与文献研究中的平均年龄相比偏大。(2)该研究中收集的78例患者,不论虚实证候,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其中胃阴亏虚证女性多于男性尤为明显,而脾胃阳虚证患者性别差异较小。但总体的性别比例,与文献研究中的性别比例有明显不同。上述研究工作结果,探讨了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的不同特征产生的可能原因。总结澳门地区临床诊治的胃脘痛患者的发病特征,并与内地文献报道互相比较,分析其间差异,总结辨治规律,为澳门地区胃脘痛的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参考。
二、胃肠安片治疗急性肠炎等170例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肠安片治疗急性肠炎等170例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4)鱼腥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研究 |
1.1 抗菌作用 |
1.2 抗病毒作用 |
1.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1.4 抗过敏、平喘作用 |
1.5 毒副作用 |
1.6 与TMP配伍作用的研究 |
1.7 其他作用 |
2 临床应用研究 |
2.1 呼吸科疾病的应用 |
2.2 五官科疾病的应用 |
2.3 消化科疾病的应用 |
2.4 其他疾病的应用 |
(5)复方鱼腥草制剂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鱼腥草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效果分析 |
1.1 化学成分 |
1.2 药理作用 |
1.3 应用效果 |
2 黄芪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效果分析 |
2.1 化学成分 |
2.2 药理作用 |
2.3 应用效果 |
3 维吉尼亚霉素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效果分析 |
3.1 化学成分 |
3.2 药理作用 |
3.3 作用方式 |
3.4 应用效果 |
第二章 鱼腥草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 |
2.2 腹泻率和成活率 |
3 讨论 |
3.1 鱼腥草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鱼腥草提取物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章 黄芪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 |
2.2 腹泻率和成活率 |
3 讨论 |
3.1 黄芪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黄芪提取物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复方鱼腥草制剂对断奶仔猪抗腹泻作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 |
2.2 腹泻率和成活率 |
3 讨论 |
3.1 复方鱼腥草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复方鱼腥草制剂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五章 复方鱼腥草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急性毒性试验 |
2.2 亚慢性毒性试验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临证指南医案》相关研究进展 |
1.1.1 《临证指南医案》中单味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1.2 《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某病用药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 黄柏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地道沿革 |
1.2.2 分布 |
1.2.3 性状 |
1.2.4 炮制 |
1.2.5 性味归经 |
1.2.6 功效主治及相关论述 |
1.2.7 现代应用 |
1.2.8 张仲景对黄柏的方证研究 |
1.2.9 近代名老中医对黄柏用药的体会 |
1.2.10 黄柏配伍研究进展 |
1.2.11 黄柏药理研究进展 |
1.2.12 黄柏安全性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步骤 |
2.2.1 分析黄柏的药性与功效 |
2.2.2 分析黄柏在经方中的应用 |
2.2.3 筛选医案 |
2.2.4 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 |
2.2.5 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黄柏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
2.3.2 黄柏在各门中的应用情况 |
2.3.3 黄柏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应用情况 |
2.3.4 医案中患者的就诊次数 |
2.3.5 所论述症状在现代医学系统中的分类情况 |
2.3.6 医案中所论述望诊的情况 |
2.3.7 医案中所论述舌象的情况 |
2.3.8 医案中所论述脉象的的情况 |
2.3.9 含黄柏医案的证型及脏腑虚实分布情况 |
2.3.10 医案选用的治法分布情况 |
2.3.11 含有黄柏的成方 |
2.3.12 黄柏成方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
2.3.13 各门中含黄柏成方应用的情况 |
2.3.14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门中详细应用情况 |
2.3.15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不同证型中的详细应用情况 |
2.3.16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阴阳辩证中的应用情况 |
2.3.17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脏腑中的应用情况 |
2.3.18 含有黄柏组方的剂型分布 |
2.3.19 与黄柏配伍的药味及其频次 |
2.3.20 各种炮制黄柏的运用情况 |
2.3.21 各种黄柏的用量统计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黄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各卷、门、系统应用的分析 |
3.2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病证虚实、病位、病机与治则、治法的分析 |
3.3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望诊的分析 |
3.4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切诊的分析 |
3.5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病程及就诊次数的分析 |
3.6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成方及其在卷门中分布情况的分析 |
3.7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组方剂型的分析 |
3.8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与药味配伍的分析 |
3.9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炮制种类的分析 |
3.10 经方与《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用量的对比分析 |
3.11 黄柏的药用忌宜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附录 |
第七部分 致谢 |
(7)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对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的现况分析 |
第一章 中医对睡眠障碍的现况分析 |
1 睡眠障碍的理论现况分析 |
1.1 睡眠障碍与中医体质证型及性别年龄的关系分析 |
1.2 失眠的病因病机 |
2 临床研究现状 |
2.1 中医治疗进展 |
2.2 中医特色疗法 |
2.3 亚健康失眠临床研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医对抑郁症的现况分析 |
1 理论研究现状 |
1.1 中医郁证与抑郁症之别 |
1.2 中医狭义和广义郁证之分 |
1.3 抑郁症中医体质证型及性别年龄分析 |
1.4 病因病机 |
2 临床研究现状 |
2.1 中医治疗进展 |
2.2 中医特色疗法 |
2.3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失眠证溯源 |
1.1 《黄帝内经》失眠证探讨 |
1.2 《伤寒论》失眠证条文探讨 |
太阳篇 |
阳明篇 |
少阳篇 |
太阴篇 |
少阴篇 |
厥阴篇 |
1.3 《金匮要略》失眠证条文探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伤寒杂病论》郁证之探讨 |
2.1 《伤寒论》郁证条文探讨 |
太阳篇 |
阳明篇与太阴篇 |
少阳篇 |
少阴篇 |
厥阴篇 |
2.2 《金匮要略》郁证条文探讨 |
2.3 导师对论治伤寒六经病的指导与解读 |
2.3.1 导师对从“郁”论治伤寒六经病的指导 |
2.3.2 导师对六经之郁证的解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研究限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经方治疗失眠、抑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之meta分析 |
1 酸枣仁汤治疗失眠meta分析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参考文献 |
2 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meta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4 酸枣仁汤证、甘麦大枣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理论研究 |
4.1 酸枣仁汤证的理论研究 |
4.2 甘麦大枣汤证的理论研究 |
4.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理论研究 |
4.4 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台湾地区湿热泄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湿热泄泻的中医药治疗现代研究进展 |
1 湿热泄泻病理机制研究 |
2 古方研究 |
3 自拟方研究 |
4 特殊药物、特殊疗法研究 |
5 各家医论 |
6 小儿泄泻治疗 |
6.1 中药治疗 |
6.2 外治法治疗 |
6.3 医家经验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着名老中医治疗湿热泄泻的回顾性调研 |
1 基本情况 |
2 27例湿热泄泻的病案资料 |
2.1 一般资料 |
2.2 就诊季节 |
2.3 就诊地点 |
2.4 病证诊断 |
2.5 使用成方 |
2.6 治疗时程 |
3 27例湿热泄泻使用药物统计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湿热泄泻的发病与季节有关 |
4.2 湿热泄泻的分布有地域性 |
4.3 几味常用药的现代研究概述 |
4.4 湿热泄泻治疗方法缺乏多样性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台湾地区湿热泄泻的临床观察 |
1 台湾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
1.1 台湾岛的地形 |
1.2 台湾的气候 |
1.3 台湾的气候类型 |
2 台湾居民的体质调查 |
2.1 调查方法 |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3 判定方法及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结果 |
2.6 讨论与分析 |
3 台湾地区泄泻的证型调查 |
3.1 调查方法 |
3.2 判定标准 |
3.3 结果 |
3.4 讨论 |
4 温病学理论指导湿热泄泻治疗的探讨 |
4.1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是湿热泄泻的治疗思想 |
4.2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是湿热泄泻的治疗技巧 |
4.3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湿热泄泻的治疗大则 |
4.4 《湿热条辨》下利辨治用药之启示 |
5 祛湿清热止泄方治疗台湾地区湿热泄泻52例的总结 |
5.1 一般资料 |
5.2 治疗方法 |
5.3 疗效标准 |
5.4 治疗结果 |
5.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
附录二:泄泻患者症状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围 |
2 术语和定义 |
3 临床诊断 |
3.1 西医诊断 |
3.1.1 流行病学史: |
3.1.2 临床表现: |
3.1.3 实验室检测: |
3.1.4 诊断原则: |
3.1.5 诊断: |
3.2 中医诊断 |
3.2.1 病类诊断: |
3.2.2 证候诊断: |
3.3 鉴别诊断 |
3.3.1 西医鉴别诊断: |
3.3.2 中医鉴别诊断: |
4 临床治疗与推荐建议 |
4.1 辨证论治 |
4.1.1 湿热痢: |
4.1.2 寒湿痢: |
4.1.3 疫毒痢: |
4.1.4 阴虚痢: |
4.1.5 虚寒痢: |
4.1.6 休息痢: |
4.2 其他疗法 |
4.2.1 单方验方: |
4.2.2 针刺: |
4.2.3 保留灌肠: |
4.2.4 穴位贴敷: |
5 预防与调护 |
5.1 管理好传染源 |
5.2 切断传播途径 |
5.3 保护易感人群 |
6 指南质量方法学策略 |
6.1 文献来源 |
6.2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 |
6.2.1英文文献检索: |
6.2.2 中文文献检索: |
6.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6.3.1 文献纳入标准: |
6.3.2 文献排除标准: |
6.4 检索结果 |
6.5 证据质量评价标准和证据推荐强度级别 |
6.5.1 证据质量评价标准: |
6.5.2 证据推荐等级: |
6.5.3 指南工具的评价: |
(10)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一、META分析及其在医学文献研究中的意义 |
(一) Meta-分析的概念 |
(二) Meta-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三) Meta-分析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法 |
(四) 影响Meta-分析结果的常见偏倚 |
(五) Meta-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
二、胃脘痛及其研究进展 |
(一) 历代中医典藉对旨脘痛的认识沿革 |
(二) 近现代中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
第二部分 胃脘痛发病和辨治规律文献综合分析 |
一、研究对象选择 |
二、分析方法 |
三、分析结果 |
(一) 研究已纳入的不同地区胃脘痛文献的时间分布情况 |
(二) 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年龄特点与地域的关系 |
(三) 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性别特点与地域的关系 |
(四) 不同地区胃脘痛患者病程时间与地域的关系 |
(五) 不同地区胃脘痛患者西医诊断的特征及其与地域的关系 |
(六) 不同地区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的特征及其与地域特征的关系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分析结果 |
(一)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年龄分布情况 |
(二)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性别比例 |
(三)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平均年龄与文献报道相比较 |
(四)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性别分布与文献报道相比较 |
四、结论 |
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胃肠安片治疗急性肠炎等170例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李爽,于庆海,金佩珂.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7(02)
- [2]胃肠安片治疗急性肠炎等170例小结[J]. 向治平. 中草药通讯, 1976(06)
- [3]鱼腥草的临床应用概述[J]. 朱天忠. 江苏中医杂志, 1984(06)
- [4]鱼腥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潘莹,江海燕. 中医药研究, 2002(04)
- [5]复方鱼腥草制剂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D]. 王俊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6]《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D]. 王志坚(Wong Chi K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7]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D]. 陈懿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台湾地区湿热泄泻的研究[D]. 庄鹤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J]. 徐光勋. 北京中医药, 2020(06)
- [10]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D]. 符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