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书店“砍”价售书(论文文献综述)
阳根深[1](1997)在《个体书店“砍”价售书》文中研究指明个体书店“砍”价售书衡东县新华书店阳根深在衡东县城关镇。5年前几乎没见到什么个体书店,近两年来。却已有10余家之多。从这些个体书店的经营措施、营销策略、备货品种中可以看出他们与国有新华书店的不同之点。一是个体书店选择的经营场所,大都紧靠学校,虽然营业...
朱河囡[2](2006)在《中国出版业转型及其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文化产业研究的热潮,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可以预见,文化经济的出现,其意义比18世纪工业经济的出现更加深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逐步形成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野,出版作为一种文化正形成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的分野。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版事业的分布格局带有鲜明的行政地域特色,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尤其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出版业的地域分布格局在转型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结合文化地理学以及媒介地理学,旨在对中国出版业转型及其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1980年至今中国出版业转型的历史进程。根据出版业转型的逻辑进程,即从出版业发行体制的改革——出版社内部机制的改革——出版体制的改革——明确提出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版产业的形成),开始更深层次的出版体制改革,将出版业转型的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阐述。 第三章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上)——基于出版业内部基本要素的分析。从出版业内部基本要素角度包括出版生产角度和出版消费角度对出版业自1980年至今,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格局演变进行研究。 第四章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下)——基于出版业外部相关环境的分析。从城市产业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环境角度对影响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格局演变的外部相关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高校与出版业的互动关联,以及由于城市环境的差异导致的除了出版业内部基本要素之外的出版业体制外要素(出版社分支机构及民营书业)的分布格局。 第五章城市内部的出版业空间布局研究。在介绍出版业与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内部历史形成的出版产业特色街和通过行政力量推动的出版产业园区进行研究,并对出版产品与城市特性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出版业转型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在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下,探讨了技术进步与出版业的布局,出版业的区域分工与联合,以及出版全球化与版权贸易。 第七章总结。归纳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以及若干推论,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罗紫初[3](1990)在《现阶段我国图书发行业的特点及改革思路》文中认为 “扫黄”之后,出版发行界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对集体个体书店还允不允许其存在?图书市场的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怎样统一?出版社的自办发行要不要发展?等等。要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认清我国图书发行业现阶段的特点,进一步深化、完善图书发行改革。一、现阶段图书发行活动应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调节机制图书发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利仁,健波[4](1998)在《稿费、书价与品种──对出版业市场化进程的思考和展望》文中提出据报载,新的稿费标准将于近期推出,作者的精神劳动价值将得到某种程度的回归。与此同时,图书市场上正展开降价销售以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将导致图书的降价。笔者以为,只有新华书店与出版社强强联合,谋取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图书降价才可能真正实现。
李侃[5](1992)在《关于出版社的自办发行》文中研究说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长足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改革、发展和繁荣出版事业,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措施。正在积极推行的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出版是基础,发行是关键。出版社自办发行正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出版题中应有之义。几年的实践表明社办发行以及自身的卓着成绩昭示着它巨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提出了它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迫切任务。
郭霞云[6](2005)在《论维持转售价格的反垄断法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持转售价格,是一种典型的纵向限制竞争行为,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已经出现并逐渐增多,限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垄断法成熟的国家对此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然我国法学界对维持转售价格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现行的关于维持转售价格的法律规定十分简单、零散和笼统,不能构成有力的制约;从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来看,对维持转售价格的规定显得过于原则和简略。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对维持转售价格作一粗浅分析,就我国维持转售价格的反垄断法规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对理论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本文围绕这一主题,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和法律分析方法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 本文第一章介绍维持转售价格的基本理论。本章对维持转售价格与价格推荐作了比较,并将维持转售价格分为维持最低转售价格和维持最高转售价格,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第二章主要论述对维持转售价格进行反垄断法规制的必要性。本章分析维持转售价格的动因后,详细讨论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并从反垄断法保护
二、个体书店“砍”价售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体书店“砍”价售书(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出版业转型及其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论文的框架及研究方法 |
2.1 论文框架 |
2.2 研究方法 |
3 相关理论综述 |
3.1 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
3.2 出版业转型研究综述 |
第二章 1980年至今中国出版业转型的历史进程 |
1 第一阶段(1980-1987):以发行领域改革为突破的起步探索 |
1.1 背景分析:文化政策的变动 |
1.2 出版社自主经营空间扩大 |
1.3 出版发行网络逐步形成 |
2 第二阶段(1988-1992):出版社机制改革与发行领域改革并重 |
2.1 背景分析:文化市场的提出 |
2.2 出版社内部机制改革 |
2.3 发行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 |
3 第三阶段(1993-2001):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体制改革 |
3.1 背景分析:文化产业的提出 |
3.2 出版市场体系逐步形成 |
3.3 出版体制改革整体推进 |
4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野 |
4.1 背景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分野 |
4.2 出版产业的形成 |
第三章 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上)——基于出版业内部基本要素的分析 |
1 出版业生产角度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变 |
1.1 要素之一:关于出版社数量的分析 |
1.2 要素之二:关于年出书种数的分析 |
1.3 要素之三:关于图书总印数的分析 |
1.4 要素之四:关于图书定价总金额的分析 |
2 出版业销售角度的区域空间格局演变 |
2.1 要素之一:关于图书发行网点的分析 |
2.2 要素之二:关于图书销售册数的分析 |
2.3 要素之三:关于图书购进册数的分析 |
2.4 要素之四:关于图书出版利润的分析 |
第四章 出版业转型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下)——基于出版业外部相关环境的分析 |
1 城市产业环境 |
1.1 城市整体产业环境 |
1.2 城市自身出版业环境 |
2 城市社会文化环境 |
2.1 城市文化发展 |
2.2 城市人口状况 |
3 城市政策环境 |
3.1 国家政策的影响 |
3.2 城市自身优惠政策 |
4 高校与出版业的互动 |
4.1 高校与出版消费 |
4.2 高校与出版生产 |
5 出版社分支机构及民营书业 |
5.1 关于出版社分支机构 |
5.2 关于民营书业 |
第五章 城市内部的出版业空间布局研究 |
1 出版业与城市发展 |
2 城市内部出版业布局 |
2.1 历史发展形成的出版业集聚区 |
2.2 新兴出版产业园的建立 |
2.3 从大书城的选址看城市内部出版业布局 |
3 出版产品与城市特性 |
第六章 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出版业的城市—区域空间转变 |
1 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
2 技术进步与出版业布局 |
2.1 出版社网站建设城市间的差异 |
2.2 网上书店城市间差异 |
3 出版业区域分工与联合 |
4 出版全球化与版权贸易 |
4.1 出版全球化 |
4.2 版权贸易 |
第七章 总结 |
1 基本结论 |
2 若干推论 |
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关于出版社的自办发行(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办发行是出版社改革的必由之路 |
二、社办发行必须改进和完善 |
(6)论维持转售价格的反垄断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维持转售价格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概述 |
一、维持转售价格的定义 |
二、维持转售价格的分类 |
第二节 流通渠道中的维持转售价格 |
一、流通渠道概述 |
二、流通渠道与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关系 |
三、流通渠道中的维持转售价格 |
第二章 反垄断法规制维持转售价格的必要性 |
第一节 维持转售价格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
一、维持转售价格的动因分析 |
二、维持转售价格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反垄断法规制维持转售价格的必要性 |
一、反垄断法的内在价值 |
二、反垄断法价值诉求与立法需求的统一 |
第三章 维持转售价格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一节 维持转售价格的规制原则 |
一、反垄断法的两大规则 |
二、反垄断法规则对维持转售价格的适用 |
三、各国反垄断法维持转售价格的规制原则 |
第二节 维持转售价格的法律责任 |
一、维持转售价格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
二、维持转售价格法律责任的承担 |
三、维持转售价格法律责任的形式 |
第三节 维持转售价格的豁免 |
一、反垄断法豁免制度概述 |
二、维持转售价格的豁免 |
第四章 我国维持转售价格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我国维持转售价格的现状 |
第二节 现行法律对维持转售价格的规制 |
一、我国规制维持转售价格的立法概况 |
二、现行法律规制维持转售价格之不足 |
第三节 对我国反垄断立法规制维持转售价格的建议 |
一、关于维持转售价格规制原则的建议 |
二、关于维持转售价格法律责任的建议 |
三、关于维持转售价格豁免的建议 |
四、关于设置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个体书店“砍”价售书(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体书店“砍”价售书[J]. 阳根深. 出版发行研究, 1997(01)
- [2]中国出版业转型及其城市—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D]. 朱河囡.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3]现阶段我国图书发行业的特点及改革思路[J]. 罗紫初. 图书情报知识, 1990(03)
- [4]稿费、书价与品种──对出版业市场化进程的思考和展望[J]. 利仁,健波. 浙江师大学报, 1998(01)
- [5]关于出版社的自办发行[J]. 李侃. 社会科学家, 1992(01)
- [6]论维持转售价格的反垄断法规制[D]. 郭霞云. 华东政法学院,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