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齐亚兵,杨清翠[1](2021)在《煤化工废水脱酚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分析了煤化工含酚废水的来源及特征,介绍了几种酚类的测定方法,详细地阐述了煤化工废水脱酚技术的生化法、汽提法、萃取法、高级氧化法、吸附法等方法的内容、特点及应用前景,展望了煤化工废水脱酚技术的发展方向,萃取法和高级氧化法为未来煤化工废水脱酚技术的发展重点,且今后煤化工废水脱酚工艺应该是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脱酚方法的联合工艺。
王雪[2](2020)在《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和萃取法的催化裂化装置废水处理》文中研究表明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是炼油行业的重要转化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汽油及聚合物工业原料丙烯的生产。FCC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两种类型的废水:一类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反应再生装置烟气的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此类废水含盐量高,难处理;另一类为含酚废水,这类废水几乎来自FCC各个工段,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高、油含量高。我国作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2000 m3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处理废水,提高原子利用率则显得意义非凡。本文首先模拟废水产生过程。运用Aspen Hysys软件模拟烟气的湿法脱硫过程,该过程在NaOH吸收塔塔底产生高盐废水,废水中SO42-的质量浓度为86.62 g/L。以Aspen Plus为工具模拟FCC分馏过程,在油气分离器的底部产生含酚废水,其中酚浓度为3.55 g/L、油浓度为7.33 g/L。其次对废水进行处理。针对高盐废水,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极膜电渗析(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BMED)的处理方法。实验探究了电流密度、运行时间与处理效率、能耗的关系。基于实验数据,在Aspen Plus软件中使用USER2模块实现BMED装置的自定义,进而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处理效果,并将其与多效蒸发技术进行比较。针对含酚废水,采用萃取技术设计废水处理流程,实现油水分离、水中除酚和油中除酚。并通过Gaussian 09软件从微观层面分析萃取机理,实现多尺度研究废水处理效果的目的。为进一步响应国家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的号召,对上述两种处理方法进行能量优化。首先利用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Solar organic rankine cycle,SORC)对BMED的供电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水中Na2SO4的质量百分数由8%降至0.37%,产生的H2SO4的质量百分数为7.66%,NaOH的质量百分数为6.43%。SORC产生了2.88千瓦的电力来支持BMED工艺。与多效蒸发技术相比,双极膜电渗析耦合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 coupled solar organic rankine cycle,BMED-SORC)技术处理高盐废水不仅达到了预期的处理效果,而且产生了额外的有价值的副产物(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于含酚废水的处理流程,通过换热网络优化实现物流之间的换热,节省公用工程,从而降低处理成本。模拟结果表明,产品油中酚的萃取率达到97.75%,萃取剂的回收率为91.91%,废水中酚的萃取率为98.66%,处理后的废水中水的质量百分数为99.99%。最后对优化后的含酚废水处理流程进行了动态模拟,添加了液位控制器、流量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和比例控制器,分析了进料扰动下的流程稳定性。
杨诗俏[3](2020)在《关于采用三维电解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塑料填料为基体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新型的塑料粒子电极,将该粒子电极投入到三维电解反应器以研究其处理模拟苯酚废水的性能和机理,并探讨处理实际含酚废水的可能。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优化塑料粒子电极的制备条件,采用SEM-EDS和XRD对塑料粒子电极进行表征,比较了二维电解反应器和塑料粒子电极三维电解反应器降解苯酚的效果。结果表明:制备塑料粒子电极的最佳条件为0.05g的氧化石墨烯投加量,3∶1的水与聚四氟乙烯体积比,3 h的氧化时间。Sn-Sb的氧化物被成功负载在塑料粒子电极的表面。塑料粒子电极三维电解反应器对苯酚的去除率为99.25%,比二维电解反应器高了60.88%,证明塑料粒子电极对苯酚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了不同实验因素对塑料粒子电极三维电解反应器处理模拟苯酚废水的影响;比较了塑料粒子电极、Sn-Sb/GAC和Sn-Sb/γ-Al2O3对苯酚的降解效果和重复使用效率。在以NaCl为电解质,电解电压15 V,电解质NaCl浓度1.0 g/L,粒子电极投加量25.00 g/L、初始pH值4的条件下塑料粒子电极对苯酚的去除率最高,为99.25%,并且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三种粒子电极中塑料粒子电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苯酚的去除效率最高,为99.25%;电流效率最高,为26.45%;能耗最低,为226.19 kW·h/kg COD;重复使用七次后苯酚的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初步探讨了氯离子体系下三维电解法降解苯酚的机理和途径,发现该三维电解法主要是通过产生·OH、HClO等强氧化性物质降解苯酚。为了验证塑料粒子电极处理实际含酚废水的效果,采用塑料粒子电极三维电解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并优化了运行条件。结果表明:在电解电压14.561 V,粒子电极投加量24.189 g/L,反应时间2.518 h的条件下焦化废水的COD去除率为81.49%,能耗为85.63 kW·h/kg COD。而且其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许玲玉[4](2020)在《兰炭厂含酚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兰炭厂含酚废水中挥发酚含量为2264 mg/L,COD含量为14265 mg/L,属于高浓度含酚废水,其特点为成分复杂、毒性大和难降解。若直接生化处理会使微生物中毒,因而探索兰炭厂含酚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将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酚废水的常用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经实践证明,任何单一的除酚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国家严格控制对含酚废水中挥发酚的排放标准为小于0.5 mg/L。一般情况下,若只用单一方法处理含酚废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然而可以把几种方法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组合工艺,这是含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方向。本论文以兰炭厂含酚废水为研究对象,以下将兰炭厂含酚废水简称为含酚废水。在分别单独采用树脂吸附法和络合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基础上,集合树脂吸附法和络合萃取法的优点,开发了吸附–络合萃取组合新工艺。本论文主要包括树脂吸附过程中的条件优化、络合萃取过程中的条件优化和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除酚及回收酚类物质。在树脂静态吸附过程中,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影响XAD–2大孔树脂静态吸附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室温为15℃,pH值为7,XAD–2大孔树脂干基质量用量为2.5 g,含酚废水处理量为100 mL和吸附平衡时间为5.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挥发酚类物质的吸附率为99.35%,对COD的吸附率为62.38%。从动力学模型中,确定其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更适合表征树脂吸附过程,吸附速率主要由化学吸附控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影响静态脱附实验中脱附剂的最优化工艺条件:NaOH溶液浓度为6%,乙醇溶液浓度为50%,HCl溶液浓度为6%。在静态吸附–脱附最优化工艺操作条件下,分别以10 mL 12%NaOH溶液+10 mL无水乙醇组成含有6%NaOH的碱式乙醇和10mL 6%HCl溶液对富含酚的树脂进行脱附,富含酚的树脂经静态脱附再生后,挥发酚的浓度为16.5 mg/L,再生吸附率为99.27%。在树脂动态吸附过程中,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影响动态吸附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XAD–2大孔树脂床层体积为15 mL,流速为3 BV/h,含酚废水的最大单程处理量为480 mL。在最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双柱串联动态吸附,对挥发酚的吸附率达99.93%,对COD的吸附率为88.92%。在静态脱附基础上,脱附剂为含有6%NaOH的碱式乙醇和6%HCl溶液,脱附剂用量为2倍的XAD–2树脂床层体积,脱附流速1 BV/h,脱附时间2 h,脱附温度25℃。对双柱串联吸附后富含酚的XAD–2树脂吸附柱进行脱附,富含酚的树脂吸附柱经动态脱附再生后,流出液中挥发酚的浓度为1.6 mg/L,对挥发酚的再生吸附率为99.93%,对COD的再生吸附率为88.96%。在动态吸附–脱附最优化工艺操作条件下,对选定的树脂连续进行6次循环再生稳定性实验,流出液中挥发酚的浓度在10 mg/L以下,对挥发酚吸附率的平均值为99.58%,对COD吸附率的平均值为84.60%,说明XAD–2大孔树脂具有再生稳定性能。在络合萃取过程中,选用磷酸三丁酯(简称TBP)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确定了影响络合萃取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H为6,络合萃取温度为25℃,油/水相比为1:3,络合萃取剂中TBP与煤油的体积比为3:2,转速为625 r/min,进行一级络合萃取,对萃余相中挥发酚的萃取率为97.33%,对COD的萃取率为78.50%。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影响反萃取过程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反萃取剂NaOH浓度为10%,反萃次数为2次,油/碱比(V/V)为1:1,温度为35℃。在反萃取最优化工艺条件下,对一级萃取有机相进行2次反萃取,挥发酚的回收率可达96.23%。在络合萃取–反萃取最优化操作条件下,对选定的络合萃取剂连续进行6次循环再生操作,对萃余相中挥发酚萃取率的平均值为86.54%,对COD萃取率的平均值为74.07%,说明该络合萃取剂具有再生稳定性。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集合了树脂吸附技术和络合萃取技术的优点,对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含酚废水了进行分段处理。为了减少操作工艺的复杂性,在最优化工艺条件下,分别采用XAD–2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单柱动态吸附,络合萃取过程进行一级络合萃取。含酚废水经过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处理后,挥发酚类物质的浓度为0.33 mg/L,对应的去除率为99.99%。根据除酚效果,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对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在最优化工艺条件下,分别对富含酚的XAD–2大孔树脂吸附柱和络合萃取有机相进行脱附和反萃取,挥发酚类物质的回收量为1050.1 mg,其对应的回收率为96.66%。因此,采用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对含酚废水进行除酚回收处理,不仅可以将含酚废水中的挥发酚类物质的浓度降低至国家排放标准,而且又能回收酚类资源。为了使此实验方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应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中试实验,从而使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进一步实现工业化应用,给社会带来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张翔[5](2020)在《电控离子交换技术处理煤化工酚钠盐废水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工业废水的治理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来源广泛、危害严重的煤化工含酚废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传统的含酚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萃取法、吸附法、汽提脱酚法、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法和生物法等技术。而传统处理方法存在高能耗、高消耗、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低能耗、绿色环保的新型煤化工含酚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电控离子交换(ESIX)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水处理技术,能够回收水中的目标阴阳离子。利用含酚废水高盐的特性,ESIX系统不仅能够将废水中盐离子回收利用,而且可以在电化学作用下分离废水中的苯酚。本文将ESIX技术应用于煤化工酚钠盐废水处理领域,系统地研究了ESIX技术以Fe HCF涂层电极为组分在高浓度含酚废水处理中的操作参数、处理效果及能耗;研究了ESIX技术以λ-Mn O2电极为组分在低浓度含酚废水处理中的操作参数、处理效果及材料表征。首先,本文研究了ESIX系统在高浓度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 HCF纳米电活性材料,并通过SEM、XRD、CV、EIS、EQC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Fe HCF材料的形貌结构、晶型特点和电化学性能。同时考察了ESIX系统处理含酚废水的原理,不同初始含酚废水浓度、不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串联操作的处理效果及能耗。表征发现,Fe HCF材料具有刚性立方体晶格结构,有利于Na+进出,并且Na+可以实现完全脱除,有利于Fe HCF重复使用,用于串联操作。经对比选择发现,在最佳操作条件下,ESIX系统在Fe HCF涂层电极五次循环的串联操作中,9.677 Wh/mol能耗下可除去79%以上苯酚,2.083 Wh/mol能耗下可产生p H值为12.84的NaOH溶液。其次,本文研究了ESIX系统在低浓度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酸蚀Na Mn2O4前驱体材料得到λ-Mn O2,并通过SEM、XRD、CV、EI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λ-Mn O2电活性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同时考察了不同初始浓度、不同外加电压对ESIX系统在低浓度含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λ-Mn O2电极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1.0 V为最佳外加电压,ESIX系统对低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效果突出,超过97.2%的Na+和超过89.2%的苯酚得到分离,λ-Mn O2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优异,1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后仍保持104.46%的Na+归一化容量。ESIX系统以Fe HCF涂层电极为工作电极,在常温常压下电化学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不仅可以分离回收废水中Na+生产NaOH,而且能够去除废水中的苯酚,具有能耗低、稳定性高的优点,有望应用于煤化工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煤化工含酚废水具有浓度梯度变化范围大的特点,λ-Mn O2电极为组分的ESIX系统在煤化工低浓度含酚废水处理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处理效果。
李丹[6](2020)在《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文中指出渗透蒸发是一种节能高效的膜分离技术,特别适用于同沸物、同分异构体和热敏物质的分离,可作为含酚废水生物处理前的预处理。本研究目的是设计并制备出适合于处理含酚废水中苯酚的渗透蒸发复合膜,使酚浓度降低至可生化处理阶段微生物能承受的范围。以渗透蒸发分离苯酚为目标,采用动态负压法制备了硅烷化改性ZSM-5沸石/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S-ZSM-5/PDMS/PVDF)中空纤维膜复合膜。研究了ZSM-5硅烷化反应、沸石浓度及涂覆时间对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当ZSM-5的浓度从0 wt%增加到50 wt%时,膜的水接触角从99°增加到132°。SEM图像表明,在不同的涂覆时间下,分离层的厚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当涂覆时间从10 min延长至60 min时,苯酚通量和水通量均下降,而分离因子上升。综合考虑通量和分离因子,选择ZSM-5填充浓度为40 wt%,涂覆时间为60 min。以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为评价指标,探究苯酚浓度、进水温度、膜后压力等操作条件对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苯酚浓度1 g/L,料液温度80℃,膜后侧运行压力5 k Pa时,分离因子达到4.56,苯酚通量为5.78 g/(m2·h)。在此条件下运行20个周期后,分离因子下降13.2%,复合膜的渗透蒸发效果下降。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渗透蒸发系统稳定性,将陶瓷膜的机械性、耐热、化学稳定性与聚合物的选择性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膜材料。硅烷偶联剂分子包含可同时连接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两种化学官能团,可作为连接有机与无机材料两相界面的功能性物质。以氧化铝支撑氧化锆(ASZ)陶瓷膜为基膜,通过XRD和SEM-EDS表征方法分析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改性ASZ陶瓷膜的结构、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根据XPS、FTIR和TG-DSC结果证明硅烷分子VTMS与ASZ陶瓷膜表面羟基(-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稳定的化学键(Si-O-Zr)。为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分离性能,不溶胀和不可压缩特性的新型陶瓷支撑聚合物(CSP)复合膜。通过醋酸乙烯酯单体(VAc)接枝聚合反应和PDMS硅氢加成反应在VTMS硅烷化ASZ膜上成功制备了聚合物层(聚乙酸乙烯酯(PVAc)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通过XRD、SEM-EDS和接触角表征方法对PVAc/VTMS/ASZ和PDMS/VTMS/ASZ两种陶瓷复合膜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疏水性进行分析。通过FTIR、TG和XPS表征手段研究聚合物与VTMS/ASZ陶瓷膜的接枝机理。通过对比两种CSP复合膜的渗透蒸发性能。选择性能较好的PDMS/VTMS/ASZ陶瓷复合膜进行渗透蒸发条件(进料液温度、渗透侧压力、进料液循环流速)的探究。当进料液中苯酚浓度为1458-1561mg/L,进料液温度80℃,渗透侧压力3 k Pa,循环流速为190 m L/min时,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性能最佳,酚通量为10.09 g/(m2·h),分离因子为3.9。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传质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传质系数K随管内料液Re的关系可近似认为呈指数关系上升。随着进料液流速增加,液膜边界层的传质系数kl增大,膜内的传质系数km几乎不受影响。PDMS/VTMS/ASZ复合膜渗透蒸发系统运行43 h后,含酚废水中苯酚浓度由1690 mg/L降至206.64 mg/L,去除率达到87.78%,此时已满足生化处理阶段对酚浓度要求。
王宏波[7](2020)在《煤化废水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及萃取剂回收效果现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严重影响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溶剂萃取法是这类废水中酚类物质回收的主流工艺。但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脱酚萃取剂普遍存在价格昂贵、脱酚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煤化工含酚废水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上应用较多的萃取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作为主萃取剂,以协同萃取理论为基础,结合萃取实验筛选出高效经济的混合萃取剂。通过萃取实验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混合萃取剂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现场试验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废水萃取以及溶剂回收现场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将二元混合萃取剂:MIBK+异戊醇、MIBK+二异丙醚、MIBK+乙酸乙酯、MIBK+乙酸丁酯与煤化工废水以体积比1:5混合进行单级逆流萃取实验,并与5种单一萃取剂比较。结果发现,在MIBK与乙酸丁酯混合比例为9:1、8:2和7:3,废水中挥发酚起始浓度为1321.32 mg/L时,萃取率分别为90.64%、90.94%、89.93%;MIBK与乙酸丁酯的组合能有效提高萃取剂的萃取性能,对酚的萃取效率明显高于单一萃取剂的萃取效率。进一步分析了两组三元混合萃取剂:MIBK+乙酸丁酯+异戊醇、MIBK+二异丙醚+异戊醇的混合比例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混合萃取体系对酚的萃取效率低于二元混合萃取体系中MIBK与乙酸丁酯的组合。(2)为了节约萃取剂的消耗,考察了混合萃取剂在低相比条件下的萃取性能,分别将四种混合萃取剂与煤化工废水在体积比为1:10、1:15、1:20的条件下混合进行单级逆流萃取实验。结果显示,在低相比条件下,MIBK+乙酸丁酯的萃取性能优于其他组合,在相比为1:15,废水中酚的起始浓度为1367.44 mg/L时,萃取率达到了82.72%。(3)对混合萃取剂进行单因素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废水p H值对挥发酚萃取率有显着的影响,当废水中酚起始浓度为1206.24 mg/L时,p H值由5增加到8,挥发酚萃取率由78.23%下降到68.78%,p H提高到10时,挥发酚萃取率降至43.52%。废水的挥发酚萃取率随着废水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废水初始浓度对废水挥发酚萃取率有一定影响,废水初始浓度越高,挥发酚萃取率越高。(4)通过挥发酚萃取率响应面分析结果发现,相比和废水p H值对废水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显着,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废水中酚类物质的萃取率影响不显着。在高萃取率低相比的目标前提下,通过回归模型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得到了混合萃取剂(MIBK+乙酸丁酯)萃取回收酚类物质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废水p H值5、相比1:15、搅拌速度296.37 r/min、萃取温度20℃、搅拌时间14.78 min,预测混合萃取剂(MIBK+乙酸丁酯)能达到的最大萃取率为87.25%。(5)将筛选所得混合萃取剂应用于萃取脱酚现场试验,结果发现,当废水中酚、油类初始浓度分别为1180.92 mg/L和195.67 mg/L,相比为1:15,转盘转速在200~300 r/min时,挥发酚和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75.34%和75.54%。通过对试验设备操作方法的优化改进,废水中挥发酚和油类的去除率显着提升,分别达到了84.66%和78.97%。试验对废水的挥发酚、油类进行了连续一月的监测,挥发酚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4%左右,油类的去除率在78%左右。出水中酚和油的浓度分别为210.28 mg/L和46.49 mg/L,在脱氨后能够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6)混合萃取剂和粗酚的回收采用工业上常用的精馏法,本试验萃取剂回收率可达95.17%。通过对酚萃取及萃取剂回收运行试验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发现,试验项目废水萃取脱酚所需的试剂成本为4.13元/吨,与目前生产中所采用的单一酚萃取剂、高相比萃取工艺比较,混合萃取剂、低相比酚萃取工艺萃取剂成本可节省大约0.96元/吨,具有很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李龙祥[8](2021)在《筛板萃取塔预处理含苯酚废水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浓度含酚废水毒性大、难降解、工业排放量大、处理难度高,目前主要采用先溶剂萃取预处理,后续再进一步生化处理的方法。工业含酚废水萃取脱酚装置主要使用筛板萃取塔。其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生产能力大等优点。但筛板萃取塔内液液两相流动和传质过程十分复杂,缺乏可靠的数学模型对筛板萃取塔进行设计和工业放大,且操作全凭经验。本文在萃取塔中引入了脉冲来提高液液相间传质性能,系统研究了两相流速、脉冲强度等操作条件对塔内苯酚萃取过程中两相流体力学行为、相际间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萃取塔的操作优化、设计与放大、含酚废水处理单元的升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溶剂萃取实验对废水中的苯酚进行萃取分离,系统考察了含酚废水的温度、pH值、萃取剂种类、萃取剂浓度对苯酚萃取效果的影响,探究了 pH值对分相时间的影响及不同萃取剂的萃取饱和容量。确定了苯酚最佳萃取体系为:常压常温(25℃)下,以20vol%TBP+80vol%煤油作为萃取油相,控制含苯酚废水(水相)的初始pH值在3~5之间。通过改变油水萃取相比,获取苯酚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数据,建立了该萃取体系条件下苯酚萃取热力学模型。(2)采用最佳萃取体系研究了萃取塔萃取苯酚过程中的两相流体力学。以20vol%TBP+80vol%煤油(油相)作为分散相,含苯酚废水(水相)作为连续相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分散相持液量xd随两相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分散相流速对xd的影响大于连续相流速;xd随脉冲强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进一步建立了xd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7.61%。滑移速度Vslip随分散相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随连续相流速的增加略有减小;Vslip随脉冲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建立了Vslip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3.40%。特征速度V0随脉冲强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建立了V0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58%。两相流速对液滴平均直径d32无明显影响,d32随脉冲强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建立了d32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4.66%。两相流速对液滴直径分布无明显影响;随着脉冲强度的增大,液滴直径分布逐渐变窄,波峰趋于单一且向直径较小区域移动;采用Weibull函数可对该塔液滴直径的累积概率分布进行良好预测。建立了 Weibull函数中α和β两个参数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66%、10.87%。(3)采用最佳萃取体系研究了萃取塔内苯酚在两相间的传质规律。萃取进行至20分钟时,塔内两相达到稳定的萃取平衡状态。无脉冲及有脉冲条件下,总传质系数koc均随两相流速的增加而降低;随脉冲强度的增加,koc先增大后减小;建立了koc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7.49%。传质单元高度Hoc随分散相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连续相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脉冲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脉冲强度逐渐增大至0.0126m/s,传质单元高度Hoc的值逐渐减小,继续增大脉冲强度,传质性能逐渐提高;进一步建立了Hoc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8.00%。苯酚萃取效率随分散相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连续相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脉冲强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苯酚最佳萃取体系条件下,当Af=0.02686m/s,连续相流速Vc=8.495×10-3m/s,分散相流速Vd=2.124×10-3m/s时,萃取效率可达98.8%。
江梅灵[9](2020)在《2-辛酮/1-十二醇萃取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及过程模拟》文中研究指明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是污水治理中的难点,苯酚、甲酚、二元酚等酚类化合物是煤化工含酚废水中常见的高毒性有机化合物。溶剂萃取法和生化法相结合是工业处理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的主要方法。目前常用的萃取剂如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丙醚等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大,需要对萃余液中的溶剂进行汽提回收,相应所需的能耗较大。本文选取了两种水溶性较小的脱酚萃取剂2-辛酮和1-十二醇,开展脱酚萃取相关基础研究及萃取过程模拟。本文采用平衡釜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2-辛酮/1-十二醇+酚类物质(苯酚、甲酚、苯二酚)+水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采用Hand、Othmer-Tobias或Bachman方程检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99%,说明实验数据可靠。利用分配系数D和选择性系数S评估萃取剂的萃取性能。在相同温度下7种酚类化合物中甲酚最易被萃取,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最难被萃取。2-辛酮和1-十二醇对酚类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尤其是2-辛酮萃取性能优异,对对苯二酚的分配系数D高达70.12。使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回归得到相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计算模拟得到的相平衡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均方根偏差RMSD,所有体系的RMSD值均在1.44%之内,说明了两个模型适用于本文的研究体系。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测定并计算萃取剂萃取极稀含酚水溶液(1g·L-1)的分配系数D,将萃取平衡理论与范特霍夫方程相结合估算萃取过程中的焓变,确定所研究体系的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高温不利于萃取的进行。利用四元体系(萃取剂+苯酚+间苯二酚+水)数据所得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对脱酚萃取塔模块进行模拟和优化,以确定工艺流程中萃取脱酚单元操作参数。该研究验证了2-辛酮和1-十二醇处理含酚废水的可行性,并为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中酚类物质的回收和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支撑和理论依据。
王哲[10](2019)在《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苯酚是制备酚醛树脂、水杨酸及己内酰胺等产品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同时也是化工厂所排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每年生产量可达百万吨以上。苯酚废水具有来源广、难降解、危害大等特点。因此,如何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苯酚已成为当代环境领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次研究从济南、莱芜等多个焦化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好氧条件下对苯酚具有较好降解效果的细菌菌株,探索不同理化因素对菌株降解苯酚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能较好修复苯酚废水的植物。最终构建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系统,考察联合体系对苯酚废水的去除效果,探究联合体系中植物生理响应的变化。本论文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从焦化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了1株在好氧条件下对100 mg/L苯酚具有较好降解效果的菌株A1,其在48 h内对苯酚去除率为75.02%。经鉴定,该菌株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结果表明,菌株A1在温度范围为30-40℃,pH值范围为6.0-9.0以及初始苯酚浓度范围为50-200 mg/L时均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其中,菌株A1降解苯酚的最佳条件为转速200 r/min,温度35℃、初始pH值为7.0,且在48 h内对初始浓度为50 mg/L苯酚溶液的去除率为90%以上。(2)根据植物对苯酚的去除率及植物毒害症状的表现结果,从5种水生植物(香蒲、芦苇、美人蕉、梭鱼草、菖蒲)中筛选出了菖蒲和香蒲2种兼具较强耐酚性及去酚高效性的植物,其中,菖蒲对苯酚的去除率为84.72%,香蒲为79.46%。(3)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的研究中,随着苯酚浓度的升高,植物对苯酚的去除率逐渐下降。随着苯酚浓度由50 mg/L升到200 mg/L时,菖蒲对其最终去除率由91.28%下降至71.06%,香蒲对其最终去除率由87.51%下降至58.71%。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对苯酚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单独的植物对苯酚的去除效果,其中菌株A1-菖蒲的联合体系对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对各浓度的苯酚溶液的去除率均超过了80%。(4)在较短时间苯酚胁迫下,菖蒲和香蒲的SOD、P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均随苯酚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较无苯酚处理条件下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在长时间胁迫下,植物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胁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施加菌株A1后,苯酚处理条件下植物的抗逆性增强,香蒲和菖蒲的株高增长率、SOD、P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较同浓度对照组均有所上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对照组均有所下降。
二、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煤化工废水脱酚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化工含酚废水来源及特征 |
1.1 煤气化废水 |
1.2 煤焦化废水 |
1.3 煤液化废水 |
1.4 煤制甲醇、烯烃废水 |
2 酚类的测定方法 |
2.1 直接溴化法 |
2.2 溴化容量法 |
2.3 分光光度法 |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5 气相色谱法 |
3 煤化工废水脱酚技术现状 |
3.1 生化法 |
3.2 汽提法 |
3.3 萃取法 |
3.3.1 物理萃取法 |
3.3.2 络合萃取法 |
3.3.3 离子液体萃取法 |
3.3.4 液膜萃取法 |
3.4 高级氧化法 |
3.4.1 催化湿式氧化法 |
3.4.2 臭氧催化氧化法 |
3.4.3 光催化氧化法 |
3.4.4 芬顿氧化法 |
3.4.5 电化学氧化法 |
3.5 吸附法 |
4 结束语 |
(2)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和萃取法的催化裂化装置废水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废水处理的意义 |
1.2 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1.2.1 高盐废水的处理 |
1.2.2 含酚废水的处理 |
1.3 化工模拟 |
1.3.1 化工过程模拟软件 |
1.3.2 用户自定义模块 |
1.3.3 化工过程分子模拟 |
1.4 能量的有效利用 |
1.4.1 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
1.4.2 工艺物流间热量的有效利用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2 催化裂化装置废水来源模拟 |
2.1 催化裂化高盐废水 |
2.1.1 高盐废水来源模拟 |
2.1.2 高盐废水模拟结果分析 |
2.2 催化裂化含酚废水 |
2.2.1 含酚废水来源模拟 |
2.2.2 含酚废水模拟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催化裂化高盐废水 |
3.1 双极膜电渗析实验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过程 |
3.1.3 实验结果分析 |
3.2 双极膜电渗析过程模拟 |
3.2.1 过程模拟 |
3.2.2 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3.3 双极膜电渗析流程的优化 |
3.3.1 太阳能热泵系统 |
3.3.2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 |
3.4 双极膜电渗析法与多效蒸发的处理效果对比 |
3.4.1 多效蒸发技术 |
3.4.2 处理效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萃取法处理催化裂化含酚废水 |
4.1 萃取剂的选择 |
4.1.1 油中除酚萃取剂的选择 |
4.1.2 水中除酚萃取剂的选择 |
4.2 萃取剂的萃取作用 |
4.2.1 油中除酚萃取剂的作用机理 |
4.2.2 MBK与苯酚的作用机理 |
4.3 废水处理流程设计与优化 |
4.3.1 废水处理流程描述 |
4.3.2 流程模拟与优化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废水处理流程的动态控制 |
4.4.1 动态模拟参数 |
4.4.2 控制方案的确定 |
4.4.3 温度对操作安全的影响及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关于采用三维电解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酚废水的处理现状 |
1.2.1 物理法 |
1.2.2 生物法 |
1.2.3 化学法 |
1.3 三维电解法的研究概况 |
1.3.1 三维电解法的概念 |
1.3.2 三维电解法的原理 |
1.3.3 三维电解法的发展 |
1.3.4 三维电解法在水处理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4.4 技术路线 |
2 塑料粒子电极的制备以及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所需试剂 |
2.2.2 实验所需仪器和设备 |
2.2.3 实验装置 |
2.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3.1 配制溶液 |
2.3.2 塑料粒子电极的制备 |
2.3.3 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分析 |
2.4.2 制备条件优化 |
2.4.3 塑料粒子电极的表征 |
2.4.4 二维与三维电解反应器处理苯酚效果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塑料粒子电极电催化氧化模拟苯酚废水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所需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所需试剂 |
3.2.3 实验装置 |
3.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3.1 Sn-Sb/GAC的制备 |
3.3.2 Sn-Sb/γ-Al_2O_3 的制备 |
3.3.3 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塑料粒子电极三维电解反应器降解苯酚影响因素研究 |
3.4.2 不同粒子电极处理苯酚效果的比较 |
3.4.3 不同粒子电极的重复使用效率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塑料粒子电极三维电极反应器降解苯酚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2 实验装置 |
4.3 氧化降解苯酚过程分析 |
4.3.1 紫外-可见扫描分析 |
4.3.2 矿化率分析 |
4.3.3 三维电解法降解苯酚的途径 |
4.3.4 苯酚的降解途径 |
4.4 本章小结 |
5 塑料粒子电极处理实际含酚废水的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所需仪器与设备 |
5.2.2 实验所需试剂 |
5.2.3 实验装置 |
5.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5.3.1 实验条件的优化分析 |
5.3.2 活性污泥的培养 |
5.3.3 可生化性比较 |
5.3.4 测定方法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塑料粒子电极三维电解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降解效果 |
5.4.2 可生化性的比较 |
5.4.3 BBD实验设计与结果 |
5.4.4 COD去除率优化分析 |
5.4.5 能耗的优化分析 |
5.4.6 最佳实验条件及验证 |
5.4.7 反应动力学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兰炭厂含酚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兰炭厂含酚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1.1.1 兰炭厂含酚废水的特点 |
1.1.2 兰炭厂含酚废水的危害 |
1.2 兰炭厂含酚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树脂吸附法 |
1.3.1 吸附树脂的分类 |
1.3.2 影响大孔树脂吸附的主要因素 |
1.3.3 影响大孔树脂脱附的主要因素 |
1.3.4 吸附平衡 |
1.3.5 大孔树脂吸附机理 |
1.4 吸附热力学 |
1.4.1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
1.4.2 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
1.5 吸附动力学 |
1.5.1 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
1.5.2 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
1.6 样品前处理 |
1.6.1 兰炭厂含酚废水的预处理 |
1.6.2 分析方法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7.1 研究的内容 |
1.7.2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树脂吸附法处理兰炭厂含酚废水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分析方法 |
2.3 树脂吸附实验 |
2.3.1 树脂含水率的测定 |
2.3.2 静态吸附实验 |
2.3.3 动态吸附实验 |
2.4 树脂脱附–再生实验 |
2.5 静态吸附–脱附再生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2.5.1 树脂的筛选 |
2.5.2 pH值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2.5.3 树脂用量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2.5.4 温度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2.5.5 静态吸附过程的正交试验 |
2.5.6 静态脱附再生过程的正交试验 |
2.6 动态吸附–脱附再生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2.6.1 树脂床层高径比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2.6.2 树脂床层体积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2.6.3 流速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2.6.4 动态吸附过程的正交试验 |
2.6.5 双柱串联动态吸附实验 |
2.6.6 树脂循环再生稳定性实验 |
2.7 吸附作用机理探讨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络合萃取法处理兰炭厂含酚废水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分析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络合萃取方法 |
3.3.2 反萃取方法 |
3.3.3 数据处理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萃取剂的筛选 |
3.4.2 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3.4.3 油/水相比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3.4.4 TBP 与煤油比例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3.4.5 转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3.4.6 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3.4.7 反应级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3.4.8 反萃取过程的正交试验 |
3.4.9 络合萃取剂的稳定性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处理兰炭厂含酚废水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除酚 |
4.3.2 回收吸附–络合萃取组合工艺中的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电控离子交换技术处理煤化工酚钠盐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含酚废水的来源及性质 |
1.1.2 含酚废水的危害 |
1.2 传统处理技术 |
1.2.1 萃取法 |
1.2.2 汽提脱酚法 |
1.2.3 吸附法 |
1.2.4 膜分离技术 |
1.2.5 高级氧化法 |
1.2.6 电芬顿法 |
1.2.7 生物法 |
1.3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 |
1.3.1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机理 |
1.3.2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研究进展 |
1.3.3 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 |
1.4 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FeHCF |
1.4.1 FeHCF的结构性质 |
1.4.2 FeHCF的应用 |
1.5 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λ-MnO_2 |
1.5.1 λ-MnO_2的结构性质 |
1.5.2 λ-MnO_2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2.2 材料表征分析方法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2 X射线衍射(XRD) |
2.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 |
2.2.4 紫外吸收分光计(UV-vis) |
2.3 电化学测试分析方法 |
2.3.1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 |
2.3.2 循环伏安法(CV) |
2.3.3 电化学阻抗谱(EIS) |
2.3.4 恒电压充放电测试 |
第三章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应用于高浓度含酚废水处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FeHCF的制备和表征 |
3.2.2 FeHCF涂层电极的制备 |
3.2.3 ESIX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SIX系统 |
3.3.2 SEM及 XRD表征 |
3.3.3 FeHCF的电化学性能 |
3.3.4 FeHCF的阻抗分析 |
3.3.5 Fe HCF涂层电极的ESIX性能 |
3.3.6 苯酚处理和NaOH生成 |
3.3.7 外加电压的影响 |
3.3.8 FeHCF电极的串联操作 |
3.3.9 串联操作能耗 |
3.3.10 ESIX系统的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应用于低浓度含酚废水处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λ-MnO_2和模拟酚钠盐废水的制备 |
4.2.2 λ-MnO_2电极的制备 |
4.2.3 λ-MnO_2电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EM表征 |
4.3.2 XRD表征 |
4.3.3 λ-MnO_2电极电化学性能表征 |
4.3.4 初始浓度对ESIX系统的影响 |
4.3.5 外加电压对ESIX系统的影响 |
4.3.6 λ-MnO_2电极的循环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含酚废水处理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生物法 |
1.3.3 化学法 |
1.4 渗透蒸发技术概述 |
1.4.1 渗透蒸发原理 |
1.4.2 渗透蒸发工艺类型 |
1.4.3 渗透蒸发技术的应用 |
1.5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研究现状 |
1.5.1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1.5.2 无机/有机复合膜渗透蒸发应用 |
1.5.3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所需的膜材料 |
2.3 实验用水 |
2.4 实验方法 |
2.4.1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 |
2.4.2 材料表征方法 |
2.5 渗透蒸发性能测定 |
2.5.1 渗透蒸发装置和苯酚的测定方法 |
2.5.2 性能评价 |
第3章 S-ZSM-5/PDMS/PVDF复合膜制备及其渗透蒸发性能 |
3.1 引言 |
3.2 S-ZSM-5/PDMS/PVDF中空纤维膜的构筑 |
3.2.1 PVDF中空纤维膜的预处理 |
3.2.2 ZSM-5表面硅烷化改性 |
3.3 强化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性能 |
3.3.1 ZSM-5浓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 |
3.3.2 涂覆时间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 |
3.4 运行条件对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影响 |
3.4.1 进料液浓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4.2 进料液温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4.3 渗透侧压力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5 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稳定性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SZ陶瓷膜表面硅烷化改性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ASZ陶瓷膜结构分析 |
4.2.1 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4.2.2 ASZ陶瓷膜的物相分析 |
4.3 硅烷偶联剂分子的选择 |
4.3.1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4.3.2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表面结构分析 |
4.3.3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4 ASZ陶瓷膜表面硅烷化改性机理 |
4.4.1 PFTS硅烷化改性ASZ陶瓷膜 |
4.4.2 VTMS硅烷化改性ASZ陶瓷膜 |
4.4.3 硅烷偶联剂分子与ASZ陶瓷膜的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合物接枝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性能 |
5.1 引言 |
5.2 PVAc/VTMS/ASZ陶瓷膜制备及表征 |
5.2.1 PVAc/VTMS/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 |
5.2.2 PVAc在 VTMS/ASZ陶瓷膜表面的接枝机理 |
5.2.3 接枝条件对PVAc接枝率的影响 |
5.2.4 PVAc/VTMS/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5.3 PDMS/VTMS/ASZ陶瓷膜制备及表征 |
5.3.1 PDMS/VTMS/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 |
5.3.2 PDMS在 VTMS/ASZ陶瓷膜表面的接枝机理 |
5.3.3 PDMS/VTMS/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5.4 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效果的研究 |
5.4.1 PDMS浓度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2 进料液温度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3 渗透侧压力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4 进水循环流速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5 运行时间对含酚废水中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 |
5.5 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机制 |
5.6 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传质研究 |
5.6.1 传质过程分析与传质模型 |
5.6.2 传质系数的确定 |
5.6.3 复合膜渗透蒸发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传质系数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煤化废水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及萃取剂回收效果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煤化工废水概述 |
1.1.1 .煤化工废水来源 |
1.1.2 .煤化工废水特性 |
1.1.3 .煤化工废水的危害 |
1.2 .国内外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溶剂萃取法 |
1.2.2 .膜分离法 |
1.2.3 .高级氧化法 |
1.2.4 .生物处理法 |
1.2.5 .吸附分离法 |
1.3 .溶剂萃取法研究进展 |
1.3.1 .溶剂萃取脱酚的影响因素 |
1.3.2 .脱酚萃取剂工业应用现状 |
1.3.3 .脱酚萃取剂研究进展 |
1.4 .项目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煤化工废水的水质情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现场试验工艺流程与试验装置 |
2.3.1 .现场试验工艺流程 |
2.3.2 .现场试验装置 |
2.4 .实验方法 |
2.4.1 .水质分析方法 |
2.4.2 .萃取实验方法 |
2.4.3 .现场试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混合萃取剂筛选 |
3.1.1 .不同萃取剂萃取效果比较 |
3.1.2 .二元混合萃取剂萃取效果分析 |
3.1.3 .三元混合萃取剂萃取效果分析 |
3.1.4 .混合萃取剂萃取机理 |
3.2 .萃取脱酚影响因素分析 |
3.2.1 .pH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
3.2.2 .相比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
3.2.3 .搅拌速度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
3.2.4 .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
3.2.5 .温度和初始浓度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
3.3 .萃取脱酚响应面优化试验 |
3.3.1 .试验结果与模型建立 |
3.3.2 .挥发酚萃取率响应面分析 |
3.4 .溶剂萃取及萃取剂回收现场试验研究 |
3.4.1 .不同转盘转速下废水中挥发酚与油类的去除效果 |
3.4.2 .不同相比下废水中挥发酚与油类的去除效果 |
3.4.3 .现场萃取试验运行情况 |
3.4.4 .萃取剂回收影响因素分析 |
3.4.5 .萃取剂回收效果 |
3.4.6 .试验运行经济性分析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筛板萃取塔预处理含苯酚废水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酚废水研究现状 |
1.2.1 分离回收法 |
1.2.2 直接降解法 |
1.3 萃取塔设备及应用研究现状 |
1.3.1 塔内两相流体力学研究 |
1.3.2 塔内萃取传质性能研究 |
1.3.3 应用研究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所用药品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2.2 实验装置与流程 |
2.2.1 溶剂萃取实验装置与流程 |
2.2.2 萃取塔萃取实验装置与流程 |
2.3 测定分析方法 |
2.3.1 萃取体系的物性测定 |
2.3.2 苯酚浓度的测定 |
2.3.3 分散相持液量的测定 |
2.3.4 分散相液滴平均直径的测定 |
第3章 苯酚萃取体系的确定 |
3.1 前言 |
3.2 溶剂萃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萃取剂体积浓度对萃取效率影响 |
3.2.2 萃取时间及温度对萃取效率影响 |
3.2.3 萃取体系p H对萃取效率影响 |
3.2.4 萃取体系p H对分相时间的影响 |
3.2.5 苯酚萃取平衡曲线 |
3.3 TBP萃取苯酚机理 |
3.4 苯酚萃取热力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内液液两相流体力学行为研究 |
4.1 前言 |
4.2 分散相持液量研究 |
4.2.1 流速对持液量的影响 |
4.2.2 脉冲强度对持液量的影响 |
4.2.3 分散相持液量数学模型建立 |
4.3 滑移速度研究 |
4.3.1 流速对滑移速度的影响 |
4.3.2 脉冲强度对滑移速度的影响 |
4.3.3 滑移速度数学模型建立 |
4.4 特征速度研究 |
4.4.1 操作条件对特征速度的影响 |
4.4.2 特征速度数学模型建立 |
4.5 分散相液滴平均直径研究 |
4.5.1 流速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 |
4.5.2 脉冲强度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 |
4.5.3 液滴平均直径的数学模型建立 |
4.6 分散相液滴直径的分布研究 |
4.6.1 流速对液滴直径分布的影响 |
4.6.2 脉冲强度对液滴直径分布的影响 |
4.6.3 液滴直径分布的数学模型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筛板萃取塔萃取苯酚的传质特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塔内苯酚传质过程数学分析 |
5.3 萃取平衡时间的确定 |
5.4 操作条件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
5.4.1 流速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
5.4.2 脉冲强度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
5.4.3 总传质系数的数学模型建立 |
5.5 操作条件对传质单元高度的影响 |
5.5.1 流速对传质单元高度的影响 |
5.5.2 脉冲强度对传质单元高度的影响 |
5.5.3 传质单元高度的数学预测模型建立 |
5.6 操作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5.6.1 流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5.6.2 脉冲强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2-辛酮/1-十二醇萃取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及过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化工废水概述 |
1.1.1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 |
1.1.2 煤化工废水危害性及处理意义 |
1.2 煤化工含酚废水脱酚技术概述 |
1.2.1 氧化法 |
1.2.2 生物处理法 |
1.2.3 蒸汽吹脱法 |
1.2.4 吸附脱酚法 |
1.2.5 膜分离法 |
1.2.6 萃取法 |
1.3 溶剂萃取法处理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 |
1.3.1 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脱酚工艺流程概述 |
1.3.2 脱酚萃取剂的筛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步骤及测定方法 |
2.2.1 液液萃取步骤 |
2.2.2 实验测定方法 |
2.3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研究与模型关联 |
2.3.1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研究 |
2.3.2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可靠性检验 |
2.3.3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模型关联 |
第三章 2-辛酮-酚类物质-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3.1 2-辛酮-苯酚-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3.1.1 液液相平衡数据 |
3.1.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3.1.3 活度系数模型应用 |
3.1.4 苯酚萃取中的焓估算 |
3.2 2-辛酮-甲酚-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3.2.1 液液相平衡数据 |
3.2.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3.2.3 活度系数模型应用 |
3.2.4 甲酚萃取中的焓估算 |
3.3 2-辛酮-苯二酚-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3.3.1 液液相平衡数据 |
3.3.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3.3.3 活度系数模型应用 |
3.3.4 苯二酚萃取中的焓估算 |
3.4 2-辛酮-苯酚-间苯二酚-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3.4.1 液液相平衡数据 |
3.4.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3.4.3 活度系数模型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十二醇-酚类物质-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4.1 1-十二醇-苯酚-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4.1.1 液液相平衡数据 |
4.1.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4.1.3 活度系数模型应用 |
4.1.4 苯酚萃取中的焓估算 |
4.2 1-十二醇-甲酚-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4.2.1 液液相平衡数据 |
4.2.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4.2.3 活度系数模型应用 |
4.2.4 甲酚萃取中的焓估算 |
4.3 1-十二醇-苯二酚-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4.3.1 液液相平衡数据 |
4.3.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4.3.3 活度系数模型应用 |
4.3.4 苯二酚萃取中的焓估算 |
4.4 1-十二醇-苯酚-间苯二酚-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4.4.1 液液相平衡数据 |
4.4.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4.4.3 活度系数模型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酚萃取塔的模拟与优化 |
5.1 2-辛酮萃取酚类物质的过程模拟 |
5.1.1 模拟温度和热力学模型的确定 |
5.1.2 脱酚萃取塔模拟 |
5.2 1-十二醇萃取酚类物质的过程模拟 |
5.2.1 模拟温度和热力学模型的确定 |
5.2.2 脱酚萃取塔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苯酚废水概况 |
1.1.1 苯酚的性质 |
1.1.2 苯酚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
1.2 含酚废水的常见处理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1.1 吸附法 |
1.2.1.2 萃取法 |
1.2.1.3 膜分离法 |
1.2.2 化学法 |
1.2.2.1 焚烧法 |
1.2.2.2 化学沉淀法 |
1.2.2.3 化学氧化法 |
1.2.2.4 等离子体氧化法 |
1.2.2.5 光催化氧化法 |
1.2.2.6 湿式氧化法 |
1.2.3 生物法 |
1.2.3.1 活性污泥法 |
1.2.3.2 生物膜法 |
1.2.3.3 生物流化床法 |
1.3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
1.3.1 植物修复 |
1.3.2 微生物修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仪器 |
2.1.1 菌种来源 |
2.1.2 供试植物 |
2.1.3 苯酚废水来源 |
2.1.4 试验中所需培养基的配置 |
2.1.5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苯酚浓度的测定 |
2.2.1.1 方法原理 |
2.2.1.2 试验试剂及其配制 |
2.2.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1.4 苯酚去除率的计算 |
2.2.2 苯酚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
2.2.2.1 活性污泥的预处理 |
2.2.2.2 菌株的富集与驯化 |
2.2.2.3 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分离纯化 |
2.2.2.4 菌株形态鉴定 |
2.2.2.5 生理生化试验 |
2.2.2.6 分子生物学测定 |
2.2.3 不同条件对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
2.2.3.1 摇床转速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2.2.3.2 温度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2.2.3.3 pH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2.2.3.4 苯酚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2.2.4 植物筛选 |
2.2.5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的研究 |
2.2.5.1 苯酚去除率的测定 |
2.2.5.2 植物叶片SOD、POD活性的测定 |
2.2.5.3 植物MDA含量的测定 |
2.2.5.4 植物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2.2.5.5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5.6 植物株高增长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
3.1.1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 |
3.1.2 苯酚降解菌的鉴定 |
3.1.2.1 菌株形态鉴定 |
3.1.2.2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3.1.2.3 系统发育树分析 |
3.2 不同条件对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
3.2.1 不同摇床转速对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
3.2.2 不同温度对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
3.2.3 不同pH对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
3.2.4 不同苯酚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
3.3 植物筛选 |
3.4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 |
3.4.1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的效果研究 |
3.4.1.1 植物与微生物的联合去酚效果 |
3.4.1.2 不同净化体系对苯酚去除效果的比较 |
3.4.2 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生理响应的变化 |
3.4.2.1 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4.2.2 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MDA含量的变化 |
3.4.2.3 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3.4.2.4 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4.2.5 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株高增长率的变化 |
4 讨论 |
4.1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
4.2 不同条件对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
4.3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 |
4.3.1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效果的研究 |
4.3.2 联合修复体系中植物生理响应的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情况 |
四、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化工废水脱酚技术研究进展[J]. 齐亚兵,杨清翠. 应用化工, 2021(05)
- [2]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和萃取法的催化裂化装置废水处理[D]. 王雪.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关于采用三维电解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的应用研究[D]. 杨诗俏.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兰炭厂含酚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许玲玉. 延安大学, 2020(12)
- [5]电控离子交换技术处理煤化工酚钠盐废水的研究[D]. 张翔.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D]. 李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煤化废水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及萃取剂回收效果现场试验研究[D]. 王宏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8]筛板萃取塔预处理含苯酚废水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研究[D]. 李龙祥.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9]2-辛酮/1-十二醇萃取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及过程模拟[D]. 江梅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苯酚废水效果的研究[D]. 王哲.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