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情况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丁伟翠[1](2012)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托“中国区域地质志”项目,以航天测绘所采集的SRTM 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中国陆地范围的全国数据进行了无缝拼接及数据的投影转换等一系列操作,提出了基于组件式GIS建立全国1:50万栅格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基于C#+ArcGIS Engine10扁程开发,并综合使用ArcGIS、MapGIS、Global Mapper、CoreDraw等专业GIS及制图软件与实际地质图件相结合,实现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并对部分功能进行了相应拓展。该DEM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制图中,实现自定义区域数据提取,还可以快速进行坡度、坡向、剖面线等地学分析,例如湖南省、海南省等相对典型区域进行了该系统中提取的DEM数据在地质制图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而且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拓展应用于月球地质制图实验研究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多种GIS软件,进行全国DEM数据空白区域的填补与数据的拼接工作,并有效实现不同来源、不同椭球体、不同高程基准、不同投影的DEM数据的无缝拼接,DEM栅格数据与矢量地理基础数据、地质资料数据等的地图匹配。(2)首次在全国陆地范围内建立了应用于地质制图的1:50万网格DEM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能分幅检索,还能按行政区划界线和任意多边形检索,具有能任意转换地图投影和比例尺等功能,能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地学研究单位和社会生产单位。(3)将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和地貌晕渲法等制图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应用于地质制图中,主要采用DEM HillShade地貌晕渲的方法进行三维可视化的表达的同时实现了静态可视化与交互式动态可视化两种图件表现方式,既可以将整个地形区以二维或者三维图形图像形式显示成一幅图,又可以实现数据库中的地形数据交互式浏览。(4)DEM数据管理系统改变了我国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件空间数据库结构和图面的表现形式,图面上除了传统地质图件中地理底图外,可以选择性匹配DEM影像底图图层,叠加地质体的颜色和花纹,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图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明显增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图件表达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地质图件的表现形式,促进我国地质制图的技术水平向前进了一大步。(5)DEM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在与相应的地质图匹配时,可以检验第四系的界线、断层线的位置精度,当与DEM影像不协调时,可以适当移动界线的空间位置,从而提高地质图件表达的位置精度。(6)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的实现方法拓展到了月球DEM数据库建立,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既证实思路与设计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同时也对其他行星地质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撑。全国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在在典型区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地质图件的表达形式,提高了图件精度,有利于地质成矿、灾害区划、土地利用等规律的总结和探寻,具有很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吴福元[2](2021)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代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起始,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它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大地构造学、地震学、土壤学、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是民国时期我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单位。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被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当时新中国地质工作"一元化"的要求,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的部分地质研究人员也一同并入该研究所,使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地质研究机构。1952年6月开始,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始分流。首先是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它是在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1952年9月,研究所土壤研究室扩充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2年底左右,因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大批科技人员分流到刚成立的地质部及所属的地质勘探队。从这一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和延续,而学术界大多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已于解放初期解体或撤销的观点与史实并不相符。
陈子瞻[3](2016)在《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在中国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中的占比超过95%,这样的能源禀赋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因煤炭燃烧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致使“去煤化运动”的提案呼之欲出,旨在通过将煤炭等量代换成等热值的石油或者天然气资源,通过降低煤炭消费的比例,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少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煤制油气是一门将煤炭在特定的条件和容器内直接气化,生成天然气的工艺技术。本文基于调研得到的煤制油气、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数据、财务数据和环境数据,对煤制油气产业的成本、环境影响、市场条件和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煤制油气在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大力加强煤制油气产业的相关建议。本研究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析煤制油气企业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税费成本和财务成本。当国际油价达到50美元/桶的时候,煤制油气便可以实现盈亏平衡,高于这个价格便可以实现盈利。煤制天然气的全成本约为2.32元/立方米,在目前的天然气市场价格下,只有微弱的利润。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只有当一个产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降低成本,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聚集了相关的企业,企业间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煤制油气本质上是煤化工产业的一个分支,应与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和火电等传统煤化工产业集聚在一起,形成煤炭产业集群,共享煤炭资源,共用如公路、共用管道等基础设施,并形成上下游产业。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煤制油气是中国能源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原油市场对国外的依赖。同时,研究表明煤制成品油气相对于石油提取的成品油和常规天然气,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清洁度,是一种相对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发展煤制油气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间接煤制油工艺对原料煤品质要求较低,中国煤类结构复杂,褐煤、低阶煤含量多,应优先发展间煤制油,尤其是接煤制油产业。
王慧宁[4](2020)在《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古特提斯是地球演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古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的系统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东南亚古大陆重建和理解地球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中部的昌宁-孟连造山带是一条重要的古特提斯洋-陆俯冲增生型造山带。该带位于亲冈瓦纳古陆的保山-腾冲地块和亲印支-扬子陆块的兰坪-思茅地块之间,代表古特提斯主洋盆的残迹,记录了自大洋打开和扩张、经洋壳闭合和板片俯冲消减、直到折返-抬升等一系列完整的造山带演化过程。以往众多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向北可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相连,向南则经过泰国东南部,一直延伸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本文以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围岩变沉积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成因矿物学、相平衡模拟、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和多种矿物联合定年等综合研究,并结合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区域性对比,准确限定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成因、年代格架、变质演化P-T-t轨迹的样式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率先发现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确定榴辉岩和蓝片岩的赋存状态和展布特征,限定古特提斯主缝合带在三江地区的延伸分布规律,揭示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折返演化历史和俯冲隧道折返机制,构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式。研究区榴辉岩呈南-北向长达200 km、东-西向宽约50 km的狭长带状分布,自北向南主要出露于勐库、根恨河、邦丙-丫口、黑河、谦迈和景洪等地区。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十分复杂,既包括低温型榴辉岩,如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Grt+Omp+Ph+Lws+Amp+Pl+Rt/Ilm/Ttn+Qz)、硬柱滑石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Lws+Tlc+Ph+Amp+Rt+Qz)、多硅白云母/滑石/绿帘石蓝闪榴辉岩(Grt+Omp+Gln+Aln/Ep±Ph±Tlc+Pg+Rt+Qz),也包括中温型榴辉岩,如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Grt+Omp+Ky+Dol+Mgs+Rt+Pg+Aln/Ep+Qz),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Ph+Rt+Qz)和退变榴辉岩(Grt+Amp+Pl+Rt/Ilm/Ttn+Qz±Ky±Ph)。蓝片岩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榴辉岩相似,自北向南主要分布于耿马和章驮、南榔-粟义-安康-小黑江、惠民、西定和布朗山等地区。研究发现,栗允新寨和新寨地区的蓝片岩以保存大量硬柱石为特征,包括绿帘镁钠闪石片岩(Mrbk+Ep/Aln+Chl+Ab+Ttn+Ph+Hem+Lws+Aug-Aeg+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Ttn+Lws+Omp+Ph+Qz±Stp)。硬柱石是洋壳冷俯冲的标志性矿物,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共存于同一造山带中的现象极其罕见,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国内继北祁连造山带和西南天山造山带之后第三处完好保存含硬柱石的榴辉岩和蓝片岩的洋-陆俯冲造山带,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典型的冷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在榴辉岩和蓝片岩内,硬柱石呈单颗粒细小包体赋存于石榴子石和钠质闪石(镁钠闪石和铁蓝闪石)中,硬柱石的完好保存指示不同俯冲深度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经历了快速俯冲和快速折返的演化过程。变沉积岩系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广泛分布,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钠长石英多硅白云母片岩、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硬绿泥钠云多硅白云母片岩和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等。典型的变沉积岩普遍保存了高压变质矿物组合,以发育多硅白云母为特点,其它特征高压矿物包括石榴子石、蓝晶石、硬绿泥石、钠云母和蓝闪石等。综上所述,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系共同组成南-北向延伸规模长达400 km,宽约50 km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十分复杂,显示出与OIB、E-MORB和N-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属性,?Nd(t)值多为正(0.267.89),少部分为负(-5.45-0.04)。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绿帘镁钠闪石片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于OIB,?Nd(t)分别为-0.352.98和2.294.40。部分退变榴辉岩的元素配分模式与N-MORB相近,?Nd(t)为7.89;另一部分(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与E-MORB相似,?Nd(t)分别为-4.344.78和-5.454.10,表明它们的原岩应形成于洋岛-海山的环境或者来源于富集或亏损的洋中脊岩石圈地幔,且部分原岩成分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m-Nd同位素比值与古特提斯主洋盆内蛇绿岩套和洋岛-海山的(变)基性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原岩应归属古特提斯洋壳。大量岩浆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原岩年龄跨度较宽,为451-250 Ma。其中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记录了451 Ma的最老原岩时代,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原岩时代最年轻,为256-250 Ma,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和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变化于二者之间,为317-262 Ma左右。这些变基性岩的原岩时代均与研究区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时代相对应。变沉积岩系的原岩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亚)长石砂岩和硬砂岩类,沉积物源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各类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一致,主要集中于1150-850 Ma和600-450 Ma,相应的年龄峰值分别为950 Ma和550 Ma,最小的年龄峰值限定最老沉积时限约为428 Ma。变沉积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十分复杂,主要为兰坪-思茅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和新元古代泛非期的火成岩,少量与原特提斯洋俯冲或古特提斯洋初始拉张过程相关的火山沉积。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变沉积岩的原岩应归属兰坪-思茅地块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并受到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变质演化显示了十分一致的顺时针P-T轨迹。俯冲进变质过程的P-T轨迹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演化,以普遍出现硬柱石为标志;退变质阶段多为近等温降压或降温降压,以钠钙质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钙质闪石(阳起石和韭闪石等)、透辉石、绿帘石、钠云母和钠长石等低压矿物相的出现为特征。然而,它们的峰期变质P-T条件和峰期矿物组合存在显着差别,其中,绿帘镁钠闪石片岩(Lws+Mrbk+Aug-Aeg+Ph+Aln+Ttn±Chl+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Omp+Ph+Lws+Rt/Ilm+Qz)记录了硬柱石蓝片岩相峰期矿物组合,峰期P-T条件明显不同,分别为12.4-16.8 kbar和350-406℃,和19.5-22.6 kbar和490-510℃,对应于50-70km的俯冲深度;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滑石蓝闪榴辉岩的峰期矿物组合(Grt+Omp+Gln+Ph+Aln±Tlc+Rt+Qz)与石榴蓝闪片岩接近,记录了更高的峰期变质P-T条件(23-26 kbar和520-610℃),对应于低温/高压硬柱石榴辉岩相,俯冲深度达75-80 km;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Grt+Omp+Ky+Ph+Dol+Mgs+Rt+Qz)以基本无含水矿物为特征,峰期P-T条件(675-754℃和29-32 kbar)达到中温/超高压蓝晶石榴辉岩相的范围,记录了最大俯冲深度90-95 km。变沉积岩系的峰期温压条件与榴辉岩和蓝片岩存在一定差异。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的峰期矿物组合为Grt+Ph+Ky±Jd+Qz,为典型榴辉岩相组合,峰期温压条件为600-750℃和19-30 kbar;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则记录了蓝片岩相至榴辉岩相的峰期温压条件(392-553℃和18.8-21.6 kbar);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430-520℃和9-11 kbar,峰期矿物组合为Gln+Ab+Ph+Ttn+Qz。大量变质锆石U-Pb年龄和多硅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综合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中榴辉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时代分别为246-227 Ma和238-231 Ma。其中,原岩年龄最老的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450 Ma)记录了最老的变质年龄246-245 Ma,而原岩年龄最新的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256-250 Ma)则记录了较新的高压变质时代235 Ma。由此可见,不同时代的古特提斯洋壳在246-227 Ma之间发生连续的俯冲消减,早期进变质俯冲时代约为250 Ma,板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和4.5-6.0 km/myr的俯冲速率发生冷的快速俯冲,石榴蓝闪片岩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与变质时代如此接近,表明新生洋壳在形成后随之被古老洋壳强烈拖拽并进入俯冲通道,俯冲至50-80 km的深度,形成硬柱石蓝片岩和低温型榴辉岩;洋壳板片在234 Ma进一步俯冲至90-95 km的最大深度,形成超高压变质的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在新三叠世(227-225 Ma),高压-超高压岩石发生快速折返,折返速率约为3.2-4.2 km/my左右;在新三叠世末期(222-207 Ma),这些岩石最终折返-抬升至浅地表,部分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昌宁-孟连造山带变沉积岩系的高压变质时代与榴辉岩和蓝片岩相近,表明兰坪-思茅地块陆相沉积岩系曾普遍卷入到古特提斯俯冲-造山事件,这进一步充分表明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位于俯冲带上盘的变沉积岩系由于受到构造剥蚀作用而被携带进入俯冲带内,并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随后与榴辉岩和蓝片岩一起折返-抬升。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折返过程不仅受到巨量变沉积岩系的浮力作用的影响,而且与隧道流作用密切相关。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板片的物质来源复杂,既包括年龄跨度达200 Ma的古老洋壳和新生洋壳,也包括上盘的变沉积岩系。这些岩石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和变质演化P-T轨迹的差异性体现出俯冲板块边界复杂的俯冲-折返演化过程,如俯冲洋壳与上覆板片局部耦合或板底垫托作用等;部分高压矿物(如石榴子石和铁蓝闪石)发育的震荡型成分环带指示俯冲带内多期俯冲-折返过程,体现出俯冲板片在隧道环流的驱使下的循环运动;近等温减压或降温降压而无明显高温叠加的退变质过程表明俯冲板片的快速折返受隧道流作用的影响,这些特征均与俯冲隧道折返模式的特点非常吻合。由此可见,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俯冲至不同深度的新-老古特提斯洋壳板片和被俯冲洋壳刮削下来的变沉积岩随隧道流发生强烈的机械混合,在隧道回流的作用下快速折返-抬升并发生构造叠置。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野外产状、矿物组合特征、高压-超高压变质时代和地球化学属性均与龙木错-双湖榴辉岩和蓝片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和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在空间上可以相连,共同组成了古特提斯主缝合带,该缝合带自青藏高原北缘可持续延伸到三江地区的昌宁-孟连一带,延伸规模至少达2000 km。青藏高原这一古特提斯主缝合线的准确限定,为深入探讨俯冲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和古特提斯复杂的构造演变机理提供了重要制约。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变质演化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汇聚板块边界洋-陆俯冲带热力学结构、流体活动与元素迁移以及壳-幔物质循环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卢苗安[5](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童英[6](2006)在《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花岗岩年代学、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阿尔泰造山带位于世界上最典型的增生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的南缘,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侧和东北侧是西萨彦岭—蒙古湖区早古生代古岛弧带,西侧为斋桑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南侧以额尔齐斯断裂带与准噶尔即哈萨克斯坦板块相接。同整个中亚造山带一样,它也发育有大量的花岗岩,花岗岩约占全区分布面积的40%。新的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阿尔泰造山带很多原被来认为是海西期的花岗岩,实际上形成于早古生代,而晚古生代花岗岩的时空展布、岩石组合和成因目前尚不清楚,因而有必要加强对晚古生代花岗岩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区内晚古生代花岗岩的野外特征、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Sr、Nd、Pb同位素示踪研究,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含有碱性岩暗色矿物钠铁闪石和霓石。高硅(71.46%77.07%)、富钾(4.41%5.73%)、富钠(3.91%5.65%),贫铁、锰、镁(FeOT = 0.3%1.6%,MnO = 0.03% 0.13%,MgO = 0.05%0.44%),具有高的铁镁比值(FeOT/MgO= 14.360.4),低磷、钛(P2O5=0.06%。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表现出明显的Ba、Sr、P、Ti的负异常,不具有Nb异常。具有低的Sr初始值(Isr<0.705)和高的εNd(t)值(+1.6+6.3)。表明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可能是由地幔岩浆底侵,导致早期俯冲的洋壳或弧物质重熔,同时加入一部分地幔物质,在经历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之后形成的。2、本次研究对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采集了3个样品,进行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358±4Ma(碱性花岗岩)、353±3Ma(碱性花岗岩)和343±3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表明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形成时代应为早石炭世。布尔根碱性花岗岩与区内早古生代同造山钙碱性花岗岩构成一个从钙碱性-碱性的岩浆旋回。这意味着在晚古生代早期,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体制的发生了变化,即由同造山期的区域挤压体制转入到拉张体制,预示着主造山运动的结束。结合区内其它地质事实,一致表明,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环境,此时造山作用已经结束,额尔齐斯洋应已闭合。 3、本文通过对12个岩体(脉)(11个花岗岩体和1个基性岩脉)的15个样品的锆石U-Pb(TIMS、SHRIMP、La-ICPMS)测定,表明阿尔泰晚古生代花岗岩除早石炭世的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外,基本形成于二叠纪,可以分为两期(300Ma280Ma和280Ma250Ma)。主要分布在造山带南缘,少量分布在造山带中部。4、阿尔泰造山带的二叠纪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三种:I型花岗岩、铝质A型花岗岩-正长岩以及I-A过渡型花岗岩。I型花岗岩、铝质A型花岗岩-正长岩主要形成于320Ma280Ma。岩体内部发育基性岩包体,同时还伴生有大量基性/超基性岩,构成“双峰式”岩浆组合;I-A过渡型花岗岩主要形成280Ma250Ma。这套钙碱性—碱性的岩浆组合,是在伸展背景下,由统一的地幔底侵,导致不同区块,不同部位的物质发生熔融,并发生不同程度的岩浆分异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同时,一部分底侵的地幔岩浆通过分异作用和岩浆混合作用直接参与了花岗岩浆的形成。5、阿尔泰二叠纪花岗岩分布于造山带的南缘和中部,大部分岩体为近圆形或椭圆形,未发生变形,呈被动侵位于围岩之中,往往切割区域构造线,总体显示出典型的后构造特点。说明在这些花岗岩形成之后,阿尔泰造山带在区域尺度上,未发生强烈的区域变形。因此,阿尔泰二叠纪的构造环境是拉张环境而非挤造山环境。尽管额尔齐斯断裂带内的一部分岩体呈线性并发生变形,但变形为走滑性质,未见强烈的推覆挤压。因此,它们限定二叠阿尔泰未发生区域尺度上强烈挤压变形,而仅在额尔齐斯断裂带内发生走滑变形,且该期走滑事件主要发生290Ma270Ma。6、22组Sr、Nd同位素和36组Pb同位素研究显示,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花岗岩具有高(正)e Nd(t)值(+1.3+7.3)、年轻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2(546Ma 995Ma)和低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特点,说明年轻幔源物质参与了花岗岩的形成,表明阿尔泰造山带在后造山阶段存在一定规模的地壳生长;同时,一部分花岗岩的eNd(t)值大于该时期洋壳的值,暗示阿尔泰造山带不仅存在地壳的水平生长,也存在一定规模的垂向生长。估算的最大生长量约为33,000Km3,约占阿尔泰地区上地壳体积的2.1%;最小生长量为25,000Km3,约占阿尔泰地区上地壳体积的1.5%。通过以上的研究,笔者提出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如下:1)早石炭世,俯冲接近尾声,阿尔泰南缘的D-C1地层发生褶皱变形,主造山期已近结束。约350Ma布尔根碱性花岗岩侵入到已褶皱的D-C1地层,标志着该造山运动的结束。区域转入拉张背景,进入后造山阶段,此时,额尔齐斯洋可能已闭合(?),局部可能存较小的陆表海盆;2)中-晚石炭世,区域可能一直处于相对平静期,目前未见区域变质变形,该时期的花岗岩目前报道也很少;3)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发生强烈的岩浆作用,大型走滑等构造运动。区域进入全面的拉张。该时期,中亚大部分地区,包括东、西准噶尔都发生这期伸展事件。
王立强[7](2013)在《西藏邦铺式钼多金属矿床—兼论冈底斯成矿带东段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邦铺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继沙让钼矿发现以来又一达大型规模的斑岩-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床。矿床由产出于二长花岗斑岩中的钼(铜)矿体、闪长玢岩中的铜(钼)矿体和产出于洛巴堆组矽卡岩和大理岩中的铅锌矿体组成,矿化元素分带特征明显。本文以邦铺矿床为重点解剖对象,深入开展其成矿理论研究的同时,辅以对区域其他几个重要钼矿成矿特征的剖析,梳理和总结了冈底斯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完善了冈底斯东段矿床成矿亚系列,对于区域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开展野外地质调查、钻孔岩心和平硐编录、光-薄片鉴定等工作,对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组构、围岩蚀变、脉体类型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矿床成矿期次和矿化阶段。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对蚀变矿物黑云母、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等的种属及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了分析,在矿区首次发现了铁钙蔷薇辉石和锰铝榴石,提出矽卡岩型铅锌矿体中Ag的成矿潜在性。系统的成岩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岩体二长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分别形成于16.23Ma和15.16Ma,无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分别形成于(60.6-70)Ma和15.43Ma;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矿床成矿时代为14.09Ma,为中新世中期成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成岩物质源区除含大量壳源物质以外,有明显的幔源物质加入特征,矿床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中应力松弛所形成的伸展环境。同位素、包裹体及单矿物稀土-微量元素等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成矿阶段流体来源稳定,以壳源岩浆流体为主,少量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成矿后期有天水混入;成矿过程经历了岩浆出溶挥发分和流体、超临界流体形成、流体减压沸腾和流体混合等过程。斑岩矿体成矿物质源于地幔与上地壳物质的混染,而铅锌矿体成矿物质源区明显以上地壳物质为主,无或极少量幔源物质混染。成矿物质源区的差异系造成铅锌与铜钼元素分带的主要因素,而成矿岩体含矿性差异以及钼、铜成矿阶段流体性质的差异是导致钼和铜分离的重要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矿床成矿模型。首次在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上识别出了早白垩世的成矿作用,并以钼成矿作用为主线,初步总结了冈底斯东段钼多金属矿成因类型,梳理出五期钼成矿事件,构筑了冈底斯东段铝多金属矿床时空展布格架并相应探讨了其成矿动力学背景。利用铝成矿岩体Hf、Sr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石硫化物Pb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冈底斯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物质源区特征与矿化元素组合分带之间的耦合关系,指出冈底斯东段由南冈底斯南缘向北至南冈底斯中北部,再到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幔源物质混入程度由弱增强再减弱的过程使得区域铝多金属矿床矿化元素组合发生了特征性变化。对冈底斯东段斑岩型及斑岩-矽卡岩型独立钼矿、钼(铜)矿、铜(铝)矿和钼铜多金属矿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和梳理,探讨了成矿岩浆岩性质与成矿元素组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哈海岗、玛雄朗和列廷冈矿床成矿时代的定位对冈底斯东段矿床成矿亚系列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王登红,王瑞江,孙艳,李建康,赵芝,赵汀,屈文俊,付小方,江善元,黄华谷,冯文杰,徐平,李胜苗,黄新鹏,周辉,朱永新,涂其军,李新仁,方一平,周园园[8](2016)在《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稀资源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资源的统称,是新一代尖端武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药和医疗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所需要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关键性原料。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2011年组织全国33个单位220余人开展了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工作。在五年时间里,初步建立了全国三稀调查研究的专业队伍,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编制了稀土矿产地、价格等多项数据库(涵盖全球);在稀土矿山开采和建设用地压覆资源调查等多方面为矿政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开发监管和储量动态估算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四川甲基卡、福建永定大坪等多个地区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在三稀成矿规律和赋存状态研究尤其是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规律和勘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该项工作提升了我国三稀矿产资源的理论、技术研究水平,为通过矿产地质供给侧调查研究引导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朱维娜[9](2014)在《新疆阿吾拉勒成矿带中段典型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新疆阿吾拉勒成矿带位于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拼合部位西天山造山带,发育众多大中型铁矿床。目前已有工作主要集中在成矿带东段,为更好了解该地区的成矿规律,本文选择中段松湖、穹库尔、尼新塔格三个铁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并划分成矿阶段,通过电子探针测试、单矿物微量元素分析、岩浆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测试和稳定同位素研究,对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矿床类型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主要认识如下:1、松湖铁矿早阶段磁铁矿的形成与高K-酸性岩浆热液相关,晚阶段磁铁矿化作用发生在岩浆活动晚期或间歇期,表现为热液成因。穹库尔铁矿磁铁矿的形成同样经历了早、晚两个阶段,结构特征及元素含量与松湖铁矿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强烈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2、尼新塔格铁矿磁铁矿形成于早、中、晚三个期次,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磁铁矿中Zn、Sc、Co、Cu含量较高,具有岩浆及热液交代成因磁铁矿的特点,但Ni含量和Ti/V比值普遍偏低,排除了岩浆成因的可能性,整体呈现出热液成矿的特点。3、尼新塔格矿区内出露岩浆岩为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来源相同,前者具低钾弱过铝质钙碱性特征,两个样品锆石U-PbLA-ICP-MS年龄分别为324.5±2.0Ma和322.9±2.6Ma;后者属准铝质钾玄岩系列,两个样品锆石U-Pb LA-ICP-MS年龄分别为334.4±2.3Ma和333.6±2.2Ma。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来源复杂,以较年轻的地幔物质为主,受古老地壳混染。4、三个矿床黄铁矿的δ34S变化范围为-3‰3.7‰,相对集中,接近地幔硫同位素组成,说明硫源较为单一,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系统。碳、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与海水混合的特点,但以岩浆水为主。5、综合本次研究工作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松湖、穹库尔、尼新塔格铁矿形成于岛弧环境,构成了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其中松湖、穹库尔铁矿为海相火山热液型铁矿床,形成于同期成矿作用,仅就位空间存在差异;尼新塔格铁矿形成稍晚,为海相次火山热液型铁矿床,隐爆作用使其矿化特征区别于前两个矿床。
洪为[10](2012)在《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西天山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西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自2004年以来,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的矿产勘查取得突破性进展,相继勘查或发现了数个大中型的铁矿床。查岗诺尔大型磁铁矿床位于西天山北缘阿吾拉勒东段,赋矿围岩系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可能是早石炭世末期准噶尔洋向南俯冲于伊犁板块之下的大陆边缘岛弧的产物。该矿床主要由Fe Ⅰ和Fe Ⅱ两个矿体组成,其中主矿体Fe Ⅰ底盘夹一个透镜状大理岩,主要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受NW、NWW、NE断裂及环形断裂构造控制,矿化发生在围岩中的各种层间裂隙或断裂中。围岩蚀变主要呈现为石榴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以及绿泥石化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研和室内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位素质谱和显微测温等技术手段,开展了矿物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和Sm-Nd年代学等研究,并将查岗诺尔铁矿与其它典型矿床进行类比研究,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矿床成因,构建成矿模式,为深入总结阿吾拉勒成矿带中铁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矿体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中-上部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中,发育石榴石、透辉石、方柱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钾长石等脉石矿物,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伴有少量的赤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斑点状、斑杂状、豹纹状、块状、浸染状、条带状等,矿石结构以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填隙结构、包含结构、共生边结构等较为常见。(2)矿床的蚀变分带具有热液矿床的特点。根据矿石组构和矿物共生特征,可以划分为岩浆期和热液期(包括矽卡岩亚期和石英-硫化物亚期)两个成矿期,进一步可以细分为磁铁矿-透辉石阶段、绿泥石-黄铁矿阶段、磁铁矿-石榴石-阳起石阶段、青磐岩化阶段、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化阶段6个成矿阶段。(3)利用电子探针对石榴石和辉石的端元组分的研究表明,矿床发育以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和透辉石-钙铁辉石为组合的钙质矽卡岩,与国内外的典型矽卡岩型铁矿的石榴石和辉石的端元组分具有相似性。在磁铁矿和赤铁矿的Ca+Al+Mn vs Ti+V图解中,多数的样品落入矽卡岩型铁矿的区域;磁铁矿的TiO2-Al2O3-MgO图解中,多数的样品落入沉积变质-接触交代磁铁矿趋势区。(4)岩浆期的磁铁矿∑REE很低,稀土配分模式大致呈轻、重稀土较富集而中稀土亏损的U型,富Ti、V、Cr,表明铁质可能来自安山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矽卡岩亚成矿期的磁铁矿∑REE极低,略微富集LREE,其它稀土元素亏损强烈,贫Ti、V,略富集Ni、Co和Cu。矽卡岩亚期的含矿和无矿矽卡岩中的石榴石的稀土配分模式类似,∑REE含量相对较高,呈HREE富集、LREE亏损、弱正Eu异常的分布型式,显示了交代成因石榴石的特征,暗示与其共生的磁铁矿也是通过热液流体与围岩地层的交代反应生成的,铁质来自围岩。(5)磁铁矿氧同位素显示,从岩浆期到矽卡岩期,δ18O具有降低的趋势,反映了围岩蚀变等热液活动对成矿流体的改变。岩浆成矿期和矽卡岩期硫同位素主要显示岩浆来源,但岩浆期可能有少量围岩地层硫或海水硫的混入。成矿晚期阶段的方解石δ13CPDB-δ18OSMOW呈正相关,指示可能存在不同类型NaCl浓度混合或流体-围岩之间的水岩反应,大理岩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的成矿物质。(6)成矿晚期方解石中的流体主要为NaCl-H2O体系,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的相关性表明,在随着成矿作用的逐渐进行,晚期流体的盐度逐渐降低,可能经历了等温混合作用以及不同温度、盐度的流体的混合过程。(7)与磁铁矿关系密切的石榴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316.8±6.7Ma,指示了高温热液蚀变的时间,表明主要的磁铁矿体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成矿作用及其高温热液蚀变不是矿区二叠纪岩体侵入携带的岩浆热液与大理岩发生的矽卡岩化所导致的,可能是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喷发后的岩浆期后热液与下伏大理岩发生的接触交代反应所引起的。(8)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组构特征、稳定同位素和典型矿物的稀土微量分布型式,并将查岗诺尔铁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和火山岩型(包括岩浆型)铁矿进行对比,认为查岗诺尔铁矿可能是岩浆型和矽卡岩型(主要)的复合叠加矿床,矽卡岩化对铁成矿有重要的贡献。
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情况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情况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GIS的发展 |
1.3 DEM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1.6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据基础 |
2.1 “中国区域地质志”概述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结构 |
2.4 DEM数据预处理 |
2.5 三维地形可视化表达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分析及总体设计 |
3.1 系统分析 |
3.2 系统设计目标与任务 |
3.3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参考标准 |
3.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5 系统开发模式选择 |
3.6 系统软件设计 |
3.7 开发方式的选择 |
3.8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9 用户界面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及功能实现 |
4.1 关键技术 |
4.2 总体界面构架及系统主界面 |
4.3 文件图件管理子系统架构及功能 |
4.4 数据渲染子系统构架及功能 |
4.5 DEM数据空间查询子系统架构及功能 |
4.6 投影转换子系统架构及功能 |
4.7 矢栅数据分析子系统 |
4.8 系统维护子系统架构及功能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DEM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
5.1 便于构造图识别—以湖南省为例 |
5.2 改变地质制图形式 |
5.3 DEM地学数据的自动提取 |
5.4 提高制图精度 |
5.5 月球DEM地质图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地理底图图层命名及属性结构表 |
附录B:地理底图要素代码表 |
附录C:高程统计表 |
附录D:DEM裁剪源程序(部分)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1 追本溯源———问题的提出 |
2 新中国地质科研机构的组建 |
2.1 组建前的三大地质机构 |
2.2 组建原则 |
2.3 组建概况 |
3 人员分流 |
3.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3.2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 |
3.3 地质部及所属生产单位 |
3.4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
4 相关问题讨论及释疑 |
4.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地质科研机构 |
4.2 是否存在两个地质研究所? |
4.3 地质研究所成立时间:1950还是1951年? |
4.4 人员归属:中国科学院还是地指会? |
4.5 中国地质调查朔源 |
5 采访沈其韩先生 |
6 致谢 |
(3)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支撑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任务和主要创新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2. 煤制油气的发展历程 |
2.1. 煤制油发展历史 |
2.1.1. 直接煤制油发展历史 |
2.1.2. 间接煤制油发展历史 |
2.2. 煤制气发展历史 |
2.3. 两种液化工艺和煤制气工艺特征 |
2.4. 煤制油气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3. 煤制油气成本分析 |
3.1. 煤制油成本及构成分析 |
3.1.1. 煤制油的总成本构成 |
3.1.2. 项目投资及折旧成本 |
3.1.3. 营业收入 |
3.2. 煤制油成本与成品油价格对比 |
3.3. 影响煤制油企业成本及收益的因素 |
3.4. 煤制气成本及构成分析 |
3.4.1. 煤制气的成本构成 |
3.4.2. 项目投资及折旧成本 |
3.4.3. 营业收入 |
3.5. 天然气市场与价格 |
3.6. 目前煤制天然气产业存在的问题 |
4. 煤制油气环境影响力分析 |
4.1. 煤制油气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
4.2. 煤制油气及煤化工产业主要污染物分析 |
4.3. 煤制油气的环保投资分析 |
4.4. 煤制油气产业布局与当地生态容量 |
5. 煤制油气与水资源利用 |
5.1. 内蒙古的水资源分布和用水量配给 |
5.2. 新疆的水资源分布和用水量配给 |
5.3. 煤制油气的水资源消耗与布局 |
6. 煤制油气产业集群 |
6.1. 资源型产业集群理论 |
6.2. 煤炭资源分布 |
6.3. 煤制油气、煤化工产业煤炭消耗量 |
6.4. 煤制油气产业布局分析 |
6.4.1. 中国煤制油气及煤化工政策与规划概况 |
6.4.2. 中国煤制油气及煤化工发展现状 |
6.4.3. 中国煤制油气产业空间布局 |
6.5. 产品消费市场与需求 |
7. 煤制油气产业的竞争优势研究 |
7.1. 波特竞争理论 |
7.1.1.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
7.1.2. 生产要素和技术可行性 |
7.1.3. 市场需求条件 |
7.1.4. 相关支持产业 |
7.1.5. 机会与政府 |
7.2. 煤制油与石化产业投资强度对比 |
7.3. 煤制油气与煤炭其他用途对比 |
7.3.1. 煤制油气与煤化工的关键参数对比 |
7.3.2. 煤制油气与火力发电的转换效率对比 |
7.4. 煤制油气的比较优势 |
7.4.1. 煤制油气的产品性能 |
7.4.2. 煤制油气产业发展前景 |
7.5. 煤制油气SWOT分析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分析测试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三江杂岩带 |
2.2 昌宁-孟连造山带 |
第三章 榴辉岩、蓝片岩及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 |
3.1 榴辉岩 |
3.2 蓝片岩 |
3.3 变沉积岩 |
3.4 小结 |
第四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P-T条件及相平衡模拟 |
4.1 榴辉岩 |
4.2 蓝片岩 |
4.3 变沉积岩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 全岩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3 榴辉岩和蓝片岩全岩Sm-Nd同位素特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年代学特征 |
6.1 岩浆锆石年代学 |
6.2 碎屑锆石年代学 |
6.3 变质锆石年代学 |
6.4 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 |
6.5 小结 |
第七章 昌宁-孟连造山带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
7.1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延伸规律 |
7.2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其对洋-陆俯冲-造山的意义 |
7.3 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隧道折返机制及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位置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
二、构造层序 |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
一、现象的存在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
二、局部构造类型 |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
一、区域构造背景 |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地层与不整合 |
二、构造层序 |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
二、创新与特色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花岗岩年代学、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三、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一节 阿尔泰造山带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二节 阿尔泰造山带的组成及演化 |
第三节 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地质 |
第二章 阿尔泰早石炭世后造山碱性花岗岩的确定、成因及构造意义——古生代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 |
第一节 布尔根碱性花岗岩锆石 U-Pb 年龄 |
第二节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三节 布尔根碱性花岗岩成因、环境及大地构造意义 |
第三章 阿尔泰二叠纪侵入岩时空分布、组合、成因及构造背景 |
第一节 二叠纪侵入岩时空分布——锆石年代学证据 |
第二节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三节 二叠纪岩浆组合及成因探讨 |
第四节 二叠纪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挤压造山还是伸展裂解? |
第四章 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
第五章 阿尔泰造山带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晚古生代侵入岩证据 |
第一节 显生宙地壳生长证据 |
第二节 晚古生代地壳生长量 |
第三节 地壳生长方式 |
主要成果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照片 |
图版 |
附录一:测试方法 |
附录二:计算参数和公式 |
博士研究生期间所进行的科研、参加的学术会议以及发表和合作发表的论文 |
(7)西藏邦铺式钼多金属矿床—兼论冈底斯成矿带东段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斑岩型钼矿研究现状 |
1.3 中国及冈底斯钼矿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变质作用 |
2.5 区域构造演化简史 |
2.6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3 小结 |
第4章 岩浆岩特征 |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
4.2 岩相学特征 |
4.3 岩浆岩地球化学 |
4.4 成岩年代学 |
4.5 岩石成因 |
4.6 小结 |
第5章 成矿流体地质地球化学 |
5.1 成矿流体来源 |
5.2 包裹体研究 |
5.3 单矿物稀土、微量元素 |
5.4 小结 |
第6章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时代 |
6.1 成矿物质来源 |
6.2 成矿年代学 |
6.3 小结 |
第7章 矿床成矿模式 |
7.1 地质特征 |
7.2 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
7.3 成矿流体来源及性质 |
7.4 成岩-成矿时代 |
7.5 钼铜铅锌分离 |
7.6 成矿模式 |
第8章 冈底斯东段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 |
8.1 钼矿类型及典型矿床 |
8.2 时空分布及铝成矿事件 |
8.3 成矿物质源区与矿化元素组合 |
8.4 成矿岩浆岩特征 |
8.5 地球动力学背景 |
8.6 冈底斯东段成矿亚系列 |
8.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成果概述 |
1.1 地质找矿的成果 |
1.2 理论创新的成果 |
1.3 技术创新的成果 |
1.4 方法创新的成果 |
1.5 服务于矿政管理的成果 |
2 工作思路的创新——全程一条线 |
3 工作部署的创新——全球一张图 |
4 工作手段的创新——观测一体化 |
5 项目管理的创新——全国一盘棋 |
6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6.1 国家目标 |
6.2 科技目标 |
6.3 人才目标 |
6.4 管理目标 |
7 下一步工作建议 |
8 结语 |
(9)新疆阿吾拉勒成矿带中段典型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区域矿产 |
第3章 松湖铁矿成矿地质特征 |
3.1 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物组成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期次划分 |
3.6 矿物学特征 |
3.6.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 |
3.6.2 分析结果 |
3.6.3 磁铁矿成因意义 |
第4章 穹库尔铁矿成矿地质特征 |
4.1 地质特征 |
4.2 矿体特征 |
4.3 矿石特征 |
4.4 围岩蚀变 |
4.5 成矿期次划分 |
4.6 矿物学特征 |
4.6.1 早阶段磁铁矿 |
4.6.2 晚阶段磁铁矿 |
4.6.3 条带状磁铁矿 |
4.6.4 微量元素特征 |
第5章 尼新塔格铁矿成矿地质特征 |
5.1 地质特征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2 矿体特征 |
5.3 矿石特征 |
5.3.1 矿物组成 |
5.3.2 矿石结构构造 |
5.4 围岩蚀变 |
5.5 成矿期次划分 |
5.6 矿物学特征 |
5.6.1 主量元素 |
5.6.2 微量元素 |
第6章 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
6.1 岩相学特征 |
6.2 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3 锆石 U-Pb 年代学 |
6.3.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 |
6.3.2 分析结果 |
6.4 锆石 Hf 同位素分析 |
6.4.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 |
6.4.2 分析结果 |
6.5 岩石成因 |
第7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7.1 硫同位素 |
7.1.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 |
7.1.2 分析结果 |
7.1.3 硫同位素示踪 |
7.2 碳、氧同位素 |
7.2.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 |
7.2.2 分析结果 |
7.2.3 碳、氧同位素示踪 |
第8章 铁矿床成因 |
8.1 成矿时代限定 |
8.2 成矿作用特征 |
8.2.1 成矿物质来源 |
8.2.2 矿床成因 |
8.3 成矿地质背景 |
第9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10)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区域地质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火山岩特征 |
3.1 岩相学 |
3.2 岩石地球化学 |
3.3 U-Pb年代学 |
3.4 小结 |
第四章 矿床地质 |
4.1 矿区地质特征 |
4.2 矿体地质特征 |
4.3 围岩蚀变 |
4.4 成矿期次 |
4.5 矿物学特征 |
4.6 矽卡岩形成机制 |
4.7 矽卡岩化与铁成矿 |
4.8 小结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 |
5.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 |
5.4. 小结 |
第六章 矿床成因 |
6.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2 Sm-Nd年代学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4 矿床成因对比 |
6.5 成矿模式 |
6.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情况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D]. 丁伟翠.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12)
- [2]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J]. 吴福元. 岩石学报, 2021(01)
- [3]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D]. 陈子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4]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D]. 王慧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6]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花岗岩年代学、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 童英.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1)
- [7]西藏邦铺式钼多金属矿床—兼论冈底斯成矿带东段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D]. 王立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10)
- [8]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J]. 王登红,王瑞江,孙艳,李建康,赵芝,赵汀,屈文俊,付小方,江善元,黄华谷,冯文杰,徐平,李胜苗,黄新鹏,周辉,朱永新,涂其军,李新仁,方一平,周园园. 地球学报, 2016(05)
- [9]新疆阿吾拉勒成矿带中段典型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成因研究[D]. 朱维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
- [10]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D]. 洪为.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