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波动中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其与通货膨胀的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根宏[1](2016)在《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预期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去追求经济政策正效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效果组合。预期管理源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型于本世纪之初,在近年来各经济体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与持续疲弱的宏观调控实践中大显身手,成为以“量化宽松、前瞻性指引”为代表的“非常规”经济政策的直接理论支持。我国政府因时应势,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实与特点,推出了中国版的“预期管理”举措。初步形成了以“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为内涵的宏观经济“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新理念,升华了前瞻性指引的目标层面;在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预期管理的实践中,立足本国实际,在积极推进利率走廊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践行前瞻性指引,提升预期管理效果;在注重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预期管理的同时,积极扩大预期管理覆盖领域,将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纷纷纳入预期管理范畴。本文在对预期、预期理论和预期管理货币政策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围绕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对相关理论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对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测度指标与实际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进一步考察中国宏观调控预期管理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结合后的探索与发展进行了思考。在构建嵌入预期冲击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后,利用1999年至201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预期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展开了实证分析。在对多类型预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预期冲击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其可以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提供60%以上的解释。从而对实施预期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给出了回应,并进一步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进行模型内生化设定,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预期管理有效性的结论。为了对预期管理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本文以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这一主要实现预期管理的核心工具出发,在对前瞻性指引的实施背景、基本理论和政策进行梳理基础上,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前瞻性实践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总结了国外实施预期管理的经验与启发。最后,对我国实施预期管理提出了较全面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李春吉,范从来,孟晓宏[2](2010)在《中国货币经济波动分析:基于垄断竞争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具有微观基础的垄断竞争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计量估计,分析了中国货币经济波动中几种重要的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研究了中国货币经济波动中的货币冲击、需求偏好冲击和生产率冲击对经济波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对于经济波动影响,短期来看,反映需求冲击的偏好冲击波动对实际产出波动影响很大,反映供给冲击的生产率冲击波动则对通货膨胀波动影响很大,而实际货币余额冲击波动对实际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影响不大;长期来看,需求偏好冲击和生产率波动持久性小因而对经济波动持久影响不大。由于样本期内估计的实际货币余额冲击是持久且扩散的,长期来看实际货币余额冲击的波动造成了很大的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
方意[3](2015)在《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有向无环图(DAG)、期望最大化(EM)与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FAVAR)模型相结合,分析了货币政策及房地产价格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紧缩货币政策冲击主要导致银行被动风险承担的增加,而房价上涨冲击主要导致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的增加。单家银行风险和动态银行风险承担分析以及纳入股票价格和汇率等资产价格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均表明结论是稳健的。经验分析结果证实了本文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FAVAR和VAR模型更有优势,且纳入银行部门的宏观经济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还制定了包含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指标以及最终目标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并认为金融稳定政策依赖于金融周期,在上行周期应该关注房地产市场膨胀,在下行周期应该关注银行间市场紧缩。
张海燕[4](2006)在《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在对国内外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法的历史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征,从经济结构、货币政策等不同的角度,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地研究并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在各个侧面的特点,进而以实证分析为依据深刻地剖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机制,同时对我国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检验,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沿着六个方向展开:一、总结了经济周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主要的现代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行了某些模型的求解推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提出了求解方法。二、详尽地介绍了度量经济周期的时间序列方法,包括ARIMA模型和HP滤波等的形成及其特点,并讨论了它们的不足及其修正方向。三、对基本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阶段划分方法进行了归纳,以此方法为基础采用各个变量相对于GDP趋势的数值序列,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模式,并以政策回归的方法检验了经济政策的效应。四、对经济周期波动的热点问题非对称性特征的描述进行了汇总,应用条件异方差和广义冲击反应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了计量分析。五、鉴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检验了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与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六、考虑到在一些周期理论中名义经济作为经济波动的来源,利用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时期检验了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讨论了其有效性。
聂高辉[5](2009)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的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30多年的经济建设成就令世人瞩目,经济以接近9%左右速度持续稳定增长,虽然出现过“经济过热”且因外部经济危机的冲击使“软着陆”的大好局面瞬间消失,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被公认为世界的一个奇迹。研究这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得失有助于我国经济形成“又好又快”的长波增长特征。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锁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出现的新态势和宏观数据,以宏观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为指导,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和EViews软件,就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做了较为深入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本文在梳理现代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模型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研究集中在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效果、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效果的对称性以及长波轨迹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模式四个方面。1.利用我国1953年至2008年的年度GDP数据、1980年至2008年名义季度GDP数据和1983年1月至2007年6月的月度环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数据,借用H—P滤波技术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划分为“高波动低增长期”、“低波动谐增长期”和“谐波动高增长期”。以这三个时期作为三个状态并同时引入三区制马尔科夫均值—方差模型中的均值过程和方差过程中,构建了MSMH(3)-AR(5)模型。模型结果如下: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结构转变。三个时期的划分是显着的且呈现显着的非对称性,即,在各个增长时期的均值过程、方差过程以及时期间的转移概率不同;在经济周期中不同增长时期的持续概率及其平均持续期不同;表现在三区制状态变量S(?)在样本区间内离散取值的平滑概率的不同。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低波动谐增长期”。2.利用我国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工业增加值、消费价格指数和货币M1数据,基于Logistic函数的固有特性,我们在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转移函数选用Logistic函数,用以刻画货币政策的单调变化和状态连续转移中的对称性,构建了LSVAR(3)模型。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冲击是非对称的。具体地说,低增长状态下产出对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比对紧缩性货币冲击的响应不明显,而高增长状态下产出对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比对紧缩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更为灵敏;低增长状态下产出对小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小于大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而高增长状态下产出对小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大于大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无论是紧缩性货币冲击还是扩张性货币冲击,在高增长状态下产出对货币冲击的响应小于在低增长状态下对货币冲击的响应。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冲击是非对称的。具体地说,低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紧缩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小于对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而高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紧缩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大于对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低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小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大于大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而高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小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小于大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无论是紧缩性货币冲击还是扩张性货币冲击,低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货币冲击的响应低于高增长状态下对货币冲击的响应。在高增长状态下,产出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是负面的而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是积极的,换句话说,总需求与总供给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而且总供给曲线是凸的。3.利用我国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工业增加值、财政预算支出、税收总额和货币M1当月月度数据,检验发现工业产出增加值的对数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对数增长率和货币M1的对数增长率存在单位根和存在条件异方差性或ARCH效应。利用这些变量的对数增长率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3),并作了脉冲响应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对工业增加值来说存在“挤出效应”;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货币量的供给,体现了我国工业企业已由计划机制成功转入了市场机制;税收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加有负面作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对财政支出的响应是负向的,这一点也蕴含了总供给曲线是凸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增长率对税收1个正向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对货币供给M1的冲击响应是正向的,这与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学说是一致的。产出增长会导致价格水平上涨,财政支出弱Granger影响价格水平,税收和货币供给量强Granger影响价格水平,但货币对价格水平的冲击更强烈。利用H—P滤波技术提取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波动成份。我们先用这两个波动成份分别与财政支出增长率、税收增长率构建了GARCH (1,0)模型,然后,为了比较财政与货币政策对波动的有效性,再用这两个波动序列分别与财政支出增长率、税收增长率和货币M1增长率构建了GARCH (1,0)模型。经分析比较,我们得到如下结果:财政支出、税收和货币M1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围绕着“自然增长率”水平的波动成份作用显着;税收和货币政策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的波动具有正向作用,而财政政策的作用是反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明显直接引起价格水平围绕其“自然率”的波动,而是通过产出增长引起的。无论是仅财政政策进入模型还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进入模型,结果都支持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也给出了在波动视阈下需求扩张期的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的有力证据。与通过提取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的不确定性指标来分析各自与经济政策的相关关系不同,我们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直接纳入GARCH模型中的方差波动过程中,构建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AR(2)—GARCH(1,0)模型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的AR(1)—GARCH(1,0)模型,直接地分析这些变量对产出和价格的不确定性的有效性。这里为了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有效性,我们与分析在波动成分中的两大政策那样,也是先仅财政然后两者同时进入模型。经分析比较,我们得到如下结果:税收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不确定性有正向影响,货币供给M1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不确定性有负向影响,而财政支出对工业产出增加值的增长率只有较弱的负向影响;货币M1对工业增加值的不确定性影响要比税收大。财政支出和货币M1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的不确定性有正向作用,但货币M1的作用大于财政支出。货币增长率是通货膨胀率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相反,财政支出对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仅仅是货币的0.0375倍。税收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的作用是负向的,即,增加税收可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无论是仅财政政策进入模型还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进入模型,结果都表明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率的条件波动性或不确定性和价格增长率的条件波动性或不确定性的冲击强度远小于货币政策的冲击,进一步说明了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也支持了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进行需求扩张时的宏观政策应是财政政策优先货币政策辅之,而进行需求紧缩时的宏观政策应是货币政策在先而财政政策辅之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取向。4.利用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数据,借用H—P滤波技术和将产出增长不确定性直接纳入ARIMA—GARCH模型中的均值过程中,构建了ARIMA—GARCH—M(1,0,1;0,2)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提取了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不确定性指标,用于和工业增加值增速作脉冲响应和因果关系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在第三时期中长波特征明显,且呈现围绕“自然率增长”水平的谷峰难分、波长不一的“微波”形式;我国经济增长的“自然率增长”水平应是9%左右。产出增长过程的几何衰减的记忆性特征行为显着,产出增长不确定性过程具有短期记忆性行为;产出增长不确定性与产出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产出增长水平对产出增长不确定性存在单向影响关系。这蕴含了高产出增长不确定性将源于强产出增长过程,或者说,高国家经济风险源于高产出增长过程。弱产出增长不确定性源于低产出增长过程,或者说,低国家经济风险源于低产出增长过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目标是经济增长的平均速率应接近“自然率增长”水平。
王子博[6](2011)在《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研究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揭示通货膨胀所反应出的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对政府制定前瞻有效的经济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构建一个多参数动态经济系统,进行Kalman滤波,估算中国1978年—2009年潜在产出、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增长率及均衡增长率等变量。继而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认为中国产出变动周期约为9—10年且呈现出扩张期长而收缩期短的新特征,这是由经济体制变革所决定的,同时得出中国总产出长期增长趋势(或路径)约为9.7%,但会出现小幅下移,中国可接受的产出缺口区间约为[-0.3%,0.3%],相应的可接受的经济增长区间约为[9%,10%]。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调整后的Phillips曲线及“总需求一通货膨胀”曲线研究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及其变迁,并建立“总需求一通货膨胀一总供给”动态理论模型分析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认为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从围绕固定值波动转变为适应性预期,产出缺口仅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产出正缺口时,只有总需求提高才会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短期产出波动不会改变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本文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制度、体制和相关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的根源,这与长期经济发展方式有关。应用本文结论,有助于政府较为科学的预测经济走势的重大转折、辨析短期经济波动时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为制定长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李霜[7](2011)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的国际社会并不安宁,金融危机、自然灾害、恐怖势力、政治动荡等各种外生冲击从未消停,同时,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也步入低速增长期,从多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提出挑战。尽管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增长速度,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产出的增长率近几十年并不平稳,在1993年第3季度高达15.1%,在2009年第3季度只有6.5%。经济波动会影响社会福利,运用货币政策预防经济波动是各国中央银行的普遍做法,针对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密集出台了的一系列货币政策,也表明了政策机构欲借助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意图。这一举措引发了我们对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内在联动机制的思考:引起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外生冲击源有哪些?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如何?货币政策冲击是否能够减小宏观经济的波动?面对各种外生冲击,货币政策应当如何有效应对?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在总结回顾现在文献的基础上,构造了用以分析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的新凯恩斯货币政策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论文的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DSGE模型的起源和文献综述,以及DSGE分析框架相关的方法介绍。第二部分围绕着货币政策展开中国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首先从包含通货膨胀目标的小型简单货币政策模型入手,研究通货膨胀目标的存在性及其对经济波动的作用。然后,在一个内含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和“债务-紧缩”效应的扩展模型中,讨论信用摩擦本身及其对货币政策冲击在经济波动中传导的影响。最后,在纳入了以石油价格为代表的供给冲击的模型中,探讨中国经济波动的有效货币政策问题。第三部分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第一,虽然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没有实行完全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但动态内生的通胀目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刻画我国中央银行潜在不可观察的政策目标,分析结果表明该目标对生产率冲击做出正向响应、对消费需求冲击做出负向响应,这种响应机制能够起到稳定通货膨胀的作用,但对产出和就业的稳定作用并不明显,通货膨胀目标冲击是我国通货膨胀波动的首要动因。第二,在包含了信用摩擦的DSGE模型中,生产率冲击能够解释产出和通货膨胀在短期和长期的大部分波动,而价格加成冲击、工资加成冲击和金融冲击对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解释力。与不包含信用摩擦的模型脉冲比较发现,“金融加速器”效应和“债务-紧缩”效应的共同作用减弱了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放大了生产率冲击作用,并部分抵消了货币需求冲击、价格加成冲击及工资加成冲击对经济的紧缩作用。第三,中国过去的货币供应机制并没有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统计上显着的反应,但是,货币供应对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均做出了显着的负向反应。通过比较货币政策前沿我们发现,石油价格冲击的存在增大了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有效的货币政策在对产出和通货膨胀反应的同时,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反应是必要的。论文的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对DSGE模型框架中多种工具方法的综合应用,如基于DSGE模型的历史分解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货币政策的反事实仿真分析、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政策前沿曲线。同时,在进行模型的对数线性化处理时,对在零通货膨胀稳态附近展开的常规做法进行了改进,以一个正的通货膨胀代替零通货膨胀稳态值。此外,“金融加速器”效应强于“债务紧缩”效应是本文得到的新结论。
庄子罐,崔小勇,赵晓军[8](2016)在《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规则选择——基于贝叶斯DSGE模型的数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Christiano等(2005)及Smets和Wouters(2003)模型基础上,使用我国GDP、消费、投资、利率、货币供应量、价格指数以及就业等宏观季度数据,应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货币DSGE模型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问题。考虑到中国宏观经济及其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的复杂性,本文在模型估计中假设货币政策遵循泰勒规则1、泰勒规则2和麦克勒姆法则3种操作规则,且模型面临参数和多种宏观经济冲击的不确定性。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参数的不确定性只是在量上影响货币政策冲击的效果,对冲击的影响没有方向性的改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主要受宏观经济冲击的影响,且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央行应该遵循泰勒规则2。
印重[9](2014)在《金融稳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表明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意识到通过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的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不足以保证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作为金融系统关键功能有效执行,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重要功能在金融市场以及各个机构中能够平稳运行,具有应对冲击的能力且在外部冲击的干扰下不受影响的一种平稳状态,维护和促进金融稳定已经逐渐成为各国央行的首要政策目标。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金融体系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维护金融稳定已经成为维持物价稳定、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加强我国金融稳定性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开展对我国金融稳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将为我国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另外,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金融稳定”理论体系的构建刚刚起步,许多领域有待探索,尚未形成完善的框架结构。因此,开展基于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对我国金融稳定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金融稳定的基本理论,在IMF金融稳健性指数评价体系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金融稳定性指数,并基于这一合成指数,对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联性、包含金融稳定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联性以及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等方面,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第一,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中国金融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了中国金融稳定性指数FSI,分析了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状况与走势。从整体趋势来看,中国的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呈平稳改善的趋势,从2004年开始逐渐上升的状态;从波动性来看,在2005年至2006年中期期间以及2007年至2009年末期期间,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波动幅度很大;从水平值来看,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态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年初期至2007年中期,中国金融稳定性呈现整体向好的趋势;第二阶段从2007年中期至2010年初期,中国金融稳定状况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出现了2007年底的波谷和2009年中期的波峰;第三阶段从2010年至2013年末期间,中国金融稳定性持续平稳的提高,波动率较小。第二,本文基于中国金融稳定性指数,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中国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我国金融稳定不仅有助于物价稳定,金融稳定也可以解释物价稳定,而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的适度负相关是一种常态,即通货膨胀的较低的水平,金融稳定容易发生;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稳定对物价影响具有显着地降低作用,不仅有助于通货膨胀水平值的降低,还有助于其波动的下降。第三,本文在线性利率规则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金融稳定缺口项,用以考察我国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是否关注金融稳定因素。通过对引入金融稳定因素的利率规则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结果发现利率对金融稳定缺口的调整参数不显着,这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对金融稳定缺口的关注度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影响的传导渠道还不够畅通,因此在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时,中央银行更多地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市场化利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机制还不健全,是今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重点所在。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和监管是未来金融市场稳定机制的关键。第四,本文运用VAR模型和TVP-VAR模型对包含金融稳定,通货膨胀率和广义货币供给的简单经济系统进行了估计,用以分析金融稳定与通货膨胀率和广义货币供给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在对经济系统进行估计时,TVP-VAR模型相对于VAR模型更具稳健性;在样本期间内,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的冲击虽然并没有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产生结构性变化,但在金融危机过后,货币供给正向冲击对金融稳定指数的负向影响期间显着缩短,金融稳定与通货膨胀的依存性也在不断减弱,这有利于政府和货币当局在宏观调控时把二者区分对待,以便实现多重宏观调控目标。第五,本文运用固定参数模型和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并结合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固定参数模型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有显着地抑制效应;而时变系数模型提高了模型的拟合效果,并指出,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变特质。在样本期间内,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呈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这种影响体现为抑制效应的不断减小,而在2007年至2012年前后,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首次由负转正,而后又迅速变为负向影响;在进入2012年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率开始降低,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开始体现出明显的拉动效应。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之前得到的结论。
崔丰慧[10](2017)在《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企业融投资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主体是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宏观经济里的经济产出即来源于各企业产出的加总。企业行为变化的加总结果即是宏观经济的总体变现。企业行为反过来也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诸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调控的是否有效,最终体现为企业的行为表现。可以说企业的行为动机和结果与政策调控的行为动机和结果是互为因果的动态博弈,因此而形成的无限反馈循环机制最终导致了宏观经济循环往复的周期性变化。从企业融资行为的视角来看,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导致利率上升和抵押品价值下降,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这对于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而言将雪上加霜。当经济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财务困难的企业反而可以充分享受更高的财务杠杆利益。显然,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调整会放大融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使企业面临更强烈的系统性风险。当然企业超常规的融资举措本身也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际清算银行在2016年的一个报告中提出,世界大多数国家正处于宏观经济的“风险三角”即,生产率不断下降,杠杆率不断上升和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的明显收缩。对于中国来说这些问题表现的尤其突出。“货币超发”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并行的难题,资金“热”和经济“冷”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显着特征。宏观统计数据显示,这些问题不但没有显着解决而且有加速的趋势。2012年-2016年,中国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和幅度令人侧目,以M2/GDP为代表的货币化程度从174%跃升至203%,货币扩张速度较GDP增长速度年均高出5.8%。金融业占GDP的比例从2012年的6%,上升至8%,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从33%下降至30%。更为严重的是,在政策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2016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投资增速一路下滑引发广泛关注。而对于政策效果的评估,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与研究机构的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例如,针对农户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水平,中央银行认为达到80%以上,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团队对信贷难问题的研究显示只有30%左右。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货币当局与研究机构的判断偏差,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挑战。我们不禁要问,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传导过程中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本文以2000年-2015年我国最新的一轮经济周期为研究背景,以“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企业融资行为——企业投资行为——微观行为的宏观反馈”为主要研究路径。在经济周期理论、货币政策理论和公司金融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下,对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企业行为三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影响机制及其主要传导渠道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研究中我们对以下几个命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检验。(1)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2)不同的资金来源在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3)内部融资及其他资金的替代作用会导致债务融资周期性变化的不确定性。(4)内部融资及其他资金的替代作用会放大货币政策基于信贷渠道的影响效应。本文共包括四大部分,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组成。第一章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界定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部分对本文所涉及到的公司金融、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等领域的主要理论进行了简要概括和介绍,对各自领域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目的是对错综交叉的学科理论和研究结论进行脉络梳理和综合比较,对本文的理论背景和思想源泉进行必要的交代,突出本文的创新所在。第三章作为独立的一部分主要是阐述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通过经济周期阶段的界定对本文的研究区间进行了限定。对研究期间内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表现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必要评述,与此同时对后文所要用到的一些宏观变量也进行了必要的阐述和说明。第三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和核心内容由第四章至第七章四个章节的内容组成。这四章内容承前启后、相互验证、密不可分。其中,第四章重点考察了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融资规模、结构及其成本变化的影响。以第四章的研究结论为基础,第五章对货币政策基于融资渠道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和传导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六章将金融危机作为本轮经济周期的一个特殊时期,重点检验了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效果,影响渠道,以及期间货币当局所采取的一些超常规的货币政策的效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七章则是从宏观变量和数据出发在对前面几章的结论进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融资结构在货币政策传导和效应发挥中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第八章作为本文研究的第四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会影响企业融资行为,而且对于不同的资金来源结构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企业融资行为总体来看是顺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增长企业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均会增加。企业融资同时具有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在经济上行期企业投资对内部融资的依赖度下降,债务融资规模上升,经济下行期则反之。企业债务融资的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期限结构的变化,流动性负债顺经济周期,长期负债逆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行为也会产生显着的影响。扩张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企业内部融资显着下降,企业经营负债和长期金融负债显着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也会显着降低。(2)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影响企业投资的多渠道性和复杂性。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差异,即经济上行期时的企业投资支出显着大于经济下行期。从传导渠道去看,经济波动主要通过内部融资、债务融资(主要是长期金融负债)和融资成本发挥作用。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及其渠道较为复杂,货币供应量与企业投资支出正相关,信贷规模、市场利率与企业投资支出负相关。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影响企业长期负债发挥作用,信贷规模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经营负债发挥作用,市场利率的传导渠道不明显。来自宏观和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还表明,自筹资金会放大货币政策基于信贷渠道的影响作用。(3)金融危机特殊时期货币政策的影响作用有限。金融危机作为外部冲击首先通过资金供给渠道,随后转变为外部需求渠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支出发挥了负面的影响作用。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现金持有、长期负债特别是长期金融负债影响企业投资支出。来自上市公司层面的证据显示,金融危机期间中央银行超常规的信贷刺激计划对于增加企业投资支出是无效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和框架体系创新。本文的研究框架更具更综合性和一般性,研究视角更加广泛。研究中以经济波动为背景,以金融为纽带,以企业的融、投资行为作为微观切入点,以货币政策调整作为宏观切入点,结合经济周期理论,企业融投资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将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与企业投资行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内进行分析和探讨。(2)既有研究中针对货币政策效果及其传导机制的分析通常忽略了内部融资在其中的影响作用。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内部融资的IS-LM模型,提出和证明了两个新的命题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一个命题,内部融资的替代性导致外部融资周期性变化的不确定性。第二个命题,内部融资在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中的具有政策加强作用。(3)相关概念的细化和多层推进的实证研究设计。本文对债务融资概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划分和界定。本文进一步将企业负债按照负债来源和用途划分为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按照期限结构将企业负债划分为流动性负债和长期负债。通过这些划分我们对货币政策基于债务融资渠道的传导机制和效率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检验和分析。
二、经济波动中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其与通货膨胀的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波动中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其与通货膨胀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的意义 |
1.2.2 现实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预期理论 |
2.1.2 预期管理理论 |
2.1.3 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预期理论 |
2.2.2 预期管理理论 |
2.2.3 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 |
第3章 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相关理论 |
3.1 基本理论 |
3.1.1 经济周期理论 |
3.1.2 内生增长理论 |
3.1.3 信息冲击理论与DSGE模型 |
3.1.4 宏观调控方式创新与完善理论 |
3.1.5 预期管理的理论 |
3.2 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 |
3.2.1 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简化表现 |
3.2.2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预期管理模型 |
3.3 预期管理指标体系 |
3.3.1 主要指标体系 |
3.3.2 指标解释 |
3.3.3 预期管理指标构建 |
第4章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探索与发展 |
4.1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发展历程 |
4.1.1 “价格闯关”与“价格预期”(1988—1992) |
4.1.2 治理通货膨胀与预期管理(1992—1997) |
4.1.3 治理通货紧缩与预期管理(1998—2003) |
4.1.4 加强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2004—2008) |
4.1.5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宏观调控与预期管(2008—至今) |
4.2 预期管理与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与完善 |
4.2.1 传统宏观调控方式的局限性 |
4.2.2 引入预期管理的宏观调控方式新变化 |
4.2.3 我国货币政策创新的新探索 |
第5章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实证分析 |
5.1 基本DSGE模型构建 |
5.1.1 基本DSGE模型构建 |
5.1.2 预期冲击引入 |
5.2 模型的对数线性化 |
5.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5.3.1 数据处理 |
5.3.2 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5.4 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
5.4.1 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 |
5.4.2 外生冲击的方差分解 |
5.4.3 外生冲击的方差分解的经验解析 |
5.5 预期管理有效性检验 |
5.5.1 预期管理模型构建与估计 |
5.5.2 预期管理有效性:数值模拟 |
5.5.3 预期管理福利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比较与实践 |
6.1 实施前瞻性指引的背景 |
6.2 前瞻性指引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
6.2.1 基本理论 |
6.2.2 基本政策 |
6.3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具体实践 |
6.3.1 美国 |
6.3.2 欧盟 |
6.3.3 日本 |
6.4 国外前瞻性指引实践的启发与借鉴 |
第7章 实施预期管理的政策与建议 |
7.1 明确预期管理的适用性 |
7.2 实施预期管理的路径选择 |
7.2.1 充分重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作用 |
7.2.2 扩展预期管理主体 |
7.2.3 强化信心管理 |
7.2.4 扩大预期管理范围 |
7.2.5 利用大数据提质预期管理 |
7.3 实施预期管理的制度建设 |
7.3.1 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制度完善 |
7.3.2 完善预期管理的“硬”制度 |
7.3.3 加强预期管理的“软”制度 |
7.4 加快建立预期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中国货币经济波动分析:基于垄断竞争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导言 |
二 理论模型 |
(一) 模型框架 |
1.居民部门。 |
2.企业部门。 |
(1) 代表性最终产品生产企业。 |
(2) 代表性中间产品生产企业。 |
3.货币当局。 |
(二) IS-LM-PC线性模型系统 |
三 模型系统估计与分析 |
(一) 模型系统的计量形式 |
(二) 估计方法与数据 |
(三) 估计结果及结果分析 |
(四) 模型系统动态特征分析——脉冲反应和方差分解 |
1.脉冲反应分析。 |
(1) 实际产出波动的脉冲反应分析。 |
(2) 通货膨胀波动的脉冲反应分析。 |
2.方差分解。 |
四 研究结论及其现实意义 |
(3)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方法概述① |
(1)混合频率数据。 |
(2)同期关系识别。 |
三数据与初步分析 |
(一)数据及变量说明 |
1. 银行风险数据。 |
2. 银行其他个体特征变量数据。 |
(1)资本结构数据。 |
(2)银行规模数据。 |
(3)流动性数据。 |
(4)盈利能力数据。 |
(二)DAG结果① |
(三)方差分解 |
(四)脉冲响应:FAVAR+DAG的优势 |
四银行风险承担分析 |
(一)方差分解 |
(二)脉冲响应 |
五稳健性分析 |
(一)单家银行风险承担分析 |
(二)动态银行风险承担分析 |
(三)纳入其他资产价格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 |
六银行风险承担与金融稳定政策框架 |
七结论 |
(4)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1章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
1.1 经济周期理论中的两种对立观点 |
1.2 经济变量的周期性波动 |
1.3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 |
1.4 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 |
2.1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2.2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
2.3 政治经济周期理论 |
2.4 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 |
第3章 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时间序列度量 |
3.1 应用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
3.2 ARIMA 模型及模型的建立 |
3.3 HP 滤波和趋势波动成分分解 |
3.4 HP 滤波的批评,局限性及修正 |
3.5 HP 滤波的改进 |
第4章 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阶段性特征 |
4.1 经济周期阶段性 |
4.2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当中扩张和收缩模式的对比分析 |
4.3 政策回归分析 |
4.4 本章的主要结论和总结 |
第5章 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在我国经济波动中的非对称性关联分析 |
5.1 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计量模型 |
5.2 通货膨胀与GDP 在我国经济波动中的ARCH 效应分析 |
5.3 通货膨胀与GDP 的广义冲击反应分析 |
5.4 通货膨胀与我国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基本结论 |
第6章 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经济结构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产业结构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联性计量分析 |
6.2 工业所有制结构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联性计量分析 |
6.3 工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6.4 本章的主要结论和总结 |
第7章 货币理论分析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统计检验 |
7.1 货币需求、货币流速和利率在经济波动中的性质 |
7.2 货币供给与GDP 关系检验中的数据说明和模型描述 |
7.3 基于年度数据货币需求与GDP 关系的实证研究 |
7.4 基于季度数据货币需求与GDP 关系的实证研究 |
7.5 本章的主要结论和总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5)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 |
1.1 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及研究现状 |
1.2 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理论及研究现状 |
1.3 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研究路线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研究路线 |
1.4.3 论文的研究结构 |
2. 现代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模型综述与启示 |
2.1 Solow-Harrod经济增长模型 |
2.1.1 主要变量与模型 |
2.1.2 模型描述 |
2.1.3 Solow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2.1.4 储蓄率的冲击效应 |
2.2 Solow-Harrod经济增长模型的扩展 |
2.2.1 模型描述 |
2.2.2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2.2.3 贴现率降低的冲击效应 |
2.2.4 政府购买的作用 |
2.3 实际经济周期波动模型 |
2.3.1 实际经济周期波动模型的描述 |
2.3.2 模型中的家庭行为 |
2.3.3 模型的波动行为 |
2.4 货币经济周期模型 |
2.4.1 模型描述 |
2.4.2 模型的作用影响 |
2.5 政治经济周期模型 |
2.6 经济周期波动模型中的经济政策启示 |
3. 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 |
3.1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 |
3.2 我国一些调控经济波动的经济政策作用的典型化事实 |
3.3 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结构转变的计量检验 |
3.3.1 我国经济波动中的结构转变点的存在性检验 |
3.3.2 我国经济波动中的区制转移现象的计量检验 |
3.4 结论与启示 |
4. 我国经济波动过程中的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与传导机制 |
4.1 我国经济波动中的经济变量的事实描述 |
4.1.1 我国宏观财政经济政策变量及其内涵 |
4.1.2 我国宏观货币经济变量及其内涵 |
4.1.3 我国宏观收入政策与贸易政策变量与内涵 |
4.1.4 我国经济波动中宏观经济指标变量及其内涵 |
4.2 AD-AS曲线模型 |
4.2.1 IS曲线 |
4.2.2 LM曲线 |
4.2.3 IS-LM曲线模型 |
4.2.4 AD-AS曲线 |
4.3 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传导机制 |
4.4 结论与经济政策启示 |
5.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与有效性检验 |
5.1 宏观货币政策的作用目标与机制 |
5.2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经验性评述 |
5.3 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计量检验 |
5.3.1 变量数据描述与模型描述 |
5.3.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结果 |
5.4 结论与启示 |
6.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机制与有效性检验 |
6.1 我国财政政策的作用目标与机制 |
6.2 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的经验性评述 |
6.3 我国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性计量检验 |
6.3.1 数据描述与经济变量选择 |
6.3.2 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 |
6.3.3 财政政策对产出和价格波动的有效性检验 |
6.3.4 财政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波动的有效性的比较分析 |
6.4 结论与经验启示 |
7.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长波轨迹和宏观经济调控模式选择 |
7.1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波特征 |
7.2 我国国家经济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
7.3 经济增长过程中不确定性与产出增长的计量分析 |
7.3.1 数据与模型描述 |
7.3.2 ARIMA-GARCH-M模型估计 |
7.4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选择 |
7.5 结论与启示 |
8. 总结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概念界定及估算方法 |
1.2.2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特色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及变动路径 |
2.1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估算方法的选择 |
2.2 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的基本原理 |
2.2.1 量测方程与状态转移方程的定义 |
2.2.2 Kalman滤波的一般形式 |
2.3 构建多参数动态经济系统 |
2.3.1 分解实际产出 |
2.3.2 定义通货膨胀率变动路径 |
2.3.3 通货膨胀率的估计方法 |
2.3.4 定义潜在产出变动规律 |
2.3.5 定义产出缺口变动规律 |
2.3.6 数据选取及相关说明 |
2.4 Kalman滤波过程 |
2.4.1 滤波前定变量的估计及前提假设的相关检验 |
2.4.2 建立多参数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形式 |
2.4.3 对参数矩阵及初始状态向量赋初值 |
2.4.4 计算最终参数值 |
2.5 Kalman滤波估算结果及相关检验 |
2.5.1 参数终值及相关检验 |
2.5.2 状态向量终值及相关检验 |
2.5.3 潜在产出、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增长率及均衡增长率的估算结果 |
2.6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变动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
2.6.1 中国产出周期的特征及其成因 |
2.6.2 中国潜在产出均衡增长率与总产出的长期增长趋势(或路径) |
2.6.3 中国可接受的产出缺口区间 |
2.7 本章重要结论小结 |
3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3.1 关联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Phillips曲线 |
3.1.1 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工资—失业"型Phillips曲线 |
3.1.2 工资与价格的调整:交错的工资决定模型 |
3.1.3 "产出—预期通货膨胀"型Phillips曲线 |
3.1.4 确定衡量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指标 |
3.1.5 Phillips曲线形式与通货膨胀形成机制 |
3.2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路径的联动 |
3.2.1 中国"产出缺口—通货膨胀"环路 |
3.2.2 中国价格调整方程与通货膨胀预期 |
3.3 讨论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 |
3.3.1 建立讨论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
3.3.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滞后阶数的确定 |
3.4 中国Phillips曲线形式与通货膨胀形成机制 |
3.4.1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3.4.2 中国Phillips曲线形式与通货膨胀形成机制变迁 |
3.5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解释 |
3.5.1 货币供求、总供求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3.5.2 "总需求—通货膨胀—总供给"的动态理论模型 |
3.5.3 乘数效应、乘数效应阻断与通货膨胀 |
3.5.4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 |
3.6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经验证据检验:以最近一轮通货膨胀为例 |
3.6.1 2007 年的通货膨胀主要可归因于需求拉动 |
3.6.2 2008 年的通货膨胀主要可归因于成本推进 |
3.6.3 经验证据检验的结论 |
3.7 本章重要结论小结 |
3.8 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及进一步的思考 |
3.8.1 把握通货膨胀形成机制、辨析短期经济波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
3.8.2 应用潜在产出增长率进行经济走势预测 |
3.8.3 从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角度再释产出波动与通货膨胀 |
4 结论 |
4.1 本文完成的两大主要任务 |
4.2 本文重要结论兼及论证方法与思路的扼要重述 |
4.3 本文结论对中国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摘要 |
(7)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本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DSGE建模方法 |
2.1 新凯恩斯DSGE模型 |
2.2 模型求解 |
2.3 参数估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动态通货膨胀目标与中国经济波动 |
3.1 引言 |
3.2 基本假设与模型 |
3.3 模型参数估计与分析 |
3.4 反事实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信用摩擦、外生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 |
4.1 引言 |
4.2 模型设定 |
4.3 模型参数估计与分析 |
4.4 信用摩擦下外生冲击的作用机理分析 |
4.5 模型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与历史分解 |
4.6 本章小结 |
5 石油冲击、货币供应机制与中国经济波动 |
5.1 引言 |
5.2 模型 |
5.3 参数估计 |
5.4 政策前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6.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规则选择——基于贝叶斯DSGE模型的数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简要的文献回顾 |
三、理论模型 |
(一)理论模型设定 |
(二)货币政策规则 |
四、中国货币政策规则选择:DSGE模型的贝叶斯估计 |
(一)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规则选择 |
1. 估计方法 |
2数据处理及参数估计 |
3. 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冲击的动态效应 |
(二)宏观经济冲击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规则选择 |
1. 先验分布函数设定 |
2. 参数估计结果 |
3. 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冲击的动态效应 |
五、结论及启示 |
(9)金融稳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金融稳定的概念 |
1.2.2 金融稳定评估 |
1.2.3 金融稳定、物价稳定与货币政策 |
1.2.4 金融稳定、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
2.1 金融稳定的基本内涵 |
2.1.1 基于金融稳定特征的定义 |
2.1.2 基于金融不稳定的定义 |
2.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 |
2.1.4 金融稳定定义的归纳 |
2.1.5 金融稳定的特征 |
2.2 金融稳定的理论体系 |
2.2.1 金融稳定的宏观理论分析 |
2.2.2 金融稳定的微观理论分析 |
2.2.3 马克思的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分析 |
2.3 金融稳定的研究框架 |
2.4 金融稳定的风险来源及影响因素 |
2.4.1 金融稳定的内生影响因素 |
2.4.2 金融稳定的外生影响因素 |
第3章 金融稳定的测度与分析 |
3.1 金融稳定性的评估体系 |
3.1.1 IMF 金融稳健性评估体系 |
3.1.2 欧洲中央银行宏观审慎指标集 |
3.1.3 金融宏观监测指标体系 |
3.1.4 国际金融稳定评价体系在中国的应用 |
3.2 金融稳定性度量方法的演化历程 |
3.2.1 事件描述性分析 |
3.2.2 单一指标分析法 |
3.2.3 合成指标分析法 |
3.2.4 宏观压力测试分析 |
3.3 中国金融稳定性测度与分析 |
3.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3.2 中国金融稳定指数的合成方法 |
3.3.3 中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水平与波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区制关联性分析 |
4.1 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联与影响因素 |
4.1.1 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关联性的文献回顾 |
4.1.2 影响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调控的因素 |
4.2 基于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构建 |
4.3 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区制关联性分析 |
4.3.1 数据说明 |
4.3.2 单位根检验 |
4.3.3 金融稳定指数的成分分解 |
4.3.4 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因果关系检验 |
4.3.5 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区制关联模型的估计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包含金融稳定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 |
5.1 规则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5.1.1 中央银行单目标偏好的货币政策规则 |
5.1.2 双目标偏好假设下的货币政策规则 |
5.2 规则型及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规则的福利损失比较 |
5.2.1 基本经济结构框架的设定 |
5.2.2 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的福利损失测度 |
5.2.3 规则型货币政策的福利损失测度 |
5.3 引入金融稳定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 |
5.3.1 利率平滑 |
5.3.2 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
5.3.3 货币政策规则的估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
6.1 TVP-AR 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
6.1.1 TVP-AR 模型的设定 |
6.1.2 TVP-AR 模型的估计方法 |
6.2 TVP-VAR 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
6.2.1 VAR 模型的设定 |
6.2.2 TVP-VAR 模型的设定 |
6.2.3 TVP-VAR 模型的估计方法 |
6.2.4 TVP-VAR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
6.3 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动态响应机制分析 |
6.3.1 VAR 模型估计结果 |
6.3.2 TVP-VAR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联机制检验 |
7.1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关联性文献回顾 |
7.2 时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
7.2.1 时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 |
7.2.2 卡尔曼滤波 |
7.3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非线性关联检验 |
7.3.1 固定系数模型估计结果及检验 |
7.3.2 时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及检验 |
7.3.3 区制转移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企业融投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融资结构理论 |
2.1.2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
2.1.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波动对企业融投资行为的影响 |
2.2.2 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融、投资行为的影响 |
2.2.3 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研究 |
2.3 总结及评述 |
3 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回顾 |
3.1 经济波动情况考察 |
3.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波动情况分析 |
3.1.2 最新一轮经济周期下的宏观经济表现 |
3.2 最新一轮经济周期下的货币政策回顾 |
3.2.1 2000年-2015年货币政策回顾 |
3.2.2 货币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增长趋势及比较 |
3.2.3 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4 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与企业融资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企业内部融资 |
4.2.1 实证研究设计 |
4.2.2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3 研究结论 |
4.3 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 |
4.3.1 实证研究设计 |
4.3.2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3 研究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与企业投资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5.2.1 实证研究设计 |
5.2.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3 变量定义及其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2 公司投资规模与营业收入的波动特征 |
5.3.3 影响企业投资支出的宏微观因素检验 |
5.3.4 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的传导渠道检验 |
5.3.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经济周期非对称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金融危机、信贷刺激与企业融投资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金融危机、信贷融资与企业投资 |
6.2.1 研究思路与计量模型设计 |
6.2.2 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 |
6.2.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 金融危机、股利政策调整与企业现金持有 |
6.3.1 计量模型设计 |
6.3.2 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 |
6.3.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融资结构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 基于宏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
7.2.1 宏观研究变量及数据来源 |
7.2.2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资金来源的统计性特征 |
7.2.3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
7.3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7.3.1 研究设计 |
7.3.2 样本选择 |
7.3.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节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2.1 背景局限与研究展望 |
8.2.2 理论模型局限及其创新展望 |
8.2.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进一步考察 |
8.2.4 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局限及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经济波动中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其与通货膨胀的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D]. 赵根宏. 辽宁大学, 2016(02)
- [2]中国货币经济波动分析:基于垄断竞争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J]. 李春吉,范从来,孟晓宏. 世界经济, 2010(07)
- [3]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J]. 方意. 世界经济, 2015(07)
- [4]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D]. 张海燕. 吉林大学, 2006(10)
- [5]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的计量研究[D]. 聂高辉.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5)
- [6]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 王子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4)
- [7]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D]. 李霜.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8]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规则选择——基于贝叶斯DSGE模型的数量分析[J]. 庄子罐,崔小勇,赵晓军. 管理世界, 2016(11)
- [9]金融稳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D]. 印重. 吉林大学, 2014(09)
- [10]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企业融投资行为研究[D]. 崔丰慧.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