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中医专业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薛琦[1](2019)在《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师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江西某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江西某高校为例,构建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师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并依据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高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对策与建议,研究成果供中医药高等院校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临床实习效果评价研究等相关文献资料,并与中医学、医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座谈,系统设计出具体的效果评价指标框架。其次,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指标权重的确定等,从而完成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师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江西某高校2014级60名中医专业本科实习生(其中30名参加通科实习,30名参加“通科实习+师承教育”),以及30名师承导师进行实证研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法对试评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得到的反馈信息,对评价体系进行修正与完善。结果:(1)本研究所构建的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师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包括中医思维能力、中医临床技能、传承能力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2)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是中医思维能力0.3867、中医临床技能0.4640、传承能力0.1493。(3)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中,通过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继承人和导师对三个一级指标的评分结果显着性检验的P值Sig.均大于0.05,表示继承人的自评分与导师评分无显着性差异,也就是继承人自评分与导师评分具有一致性。(4)参加通科实习的中医专业实习生(对照组)的实习试评结果的平均值分布在7.5-8之间,参加“师承教育+通科实习”的中医专业实习生(实验组)的实习试评结果的平均值分布在8.1-8.4之间。且实习前后中医思维能力、中医临床技能、传承能力的得分增长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师承教育+通科实习”的实习效果优于通科实习的实习效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师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发现了江西某高校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师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从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健全师承带教规范、完善激励机制、创造实践机会等角度进一步强化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从而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
季建银[2](2017)在《文化适应视角下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的学习问题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中医热的兴起,发展中医留学生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实现中医学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中医院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以来,中医专业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来源日益多样化、学历层次逐渐提高,其教育与学习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H大学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6位留学生、3位授课教师的访谈以及课堂观察,从文化适应的视角透视其学习状况、问题与成因,旨在为提升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提供借鉴与启示。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由于中医学科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烙印,中医专业留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远超过那些学科共通性强的专业的留学生。其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医语言、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三个方面:在中医语言上,中文班留学生对古汉语感到很困惑,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留学生,而英文班的留学生则对中医英译的表达方式不适应;在中医知识的学习上,面对庞杂的中医知识、抽象的中医概念和灵活多样的中医理论,留学生感到困难重重;在中医技能的习得上,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留学生在中医思维方式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进而影响了其对中医技能的掌握。第二,中医专业留学生学习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于个人、学科和高校培养三个层面。留学生母语与中国文化的距离、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的差异对其学习有一定影响;中医是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证"为核心的医学模式,它的学科特征对留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根本影响;高校在招生、师资、课程、教材等方面的培养和管理对于留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提升学习兴趣、加强投入、提高学习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中医学科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通过发展中医对外教育,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医文化的精髓,推动民族特色学科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
丁莹博[3](2015)在《基于仲景文化传承视角的中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以南阳中医药学校为例》文中指出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尤其是基层培养大量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的技能型中医药人才的重任。然而多年来,受西医强势冲击的影响,中医药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医疗实践脱节,中医特色淡化,培养模式趋同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出的毕业生也因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缺乏中医思维而不能很好地胜任医疗服务工作岗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为此,国家和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大量关于推进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当前,各中医药中等职业院校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中医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医圣张仲景是中国史学界公认的医史伟人,也是南阳市的历史文化名片,他的中医学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和接受,处于仲景文化氤氲下的南阳地方医学院校,理应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借鉴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自身的特点和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以仲景文化传承为视角,以南阳中医药学校中医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培育“仲景学子”这一品牌,充分挖掘和利用仲景文化的丰富资源,总结仲景文化融入到中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经验,探索有仲景文化特色的中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旨在为同类中等职业学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参考,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中医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杨謦伊[4](2009)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有三:了解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探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讨论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建立之可行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供相关单位及人员改进及发展中医之参考。研究方法为达成研究目的,在历史研究法架构下,以文献探讨、文件分析、比较研究、半结构性访谈及德怀术专家咨询问卷等方式作为数据搜集与汇整方式,偏属于质性研究方法,同时兼具专家意见量化分析。研究成果1.台湾中医师专业地位随历史发展不断提升台湾中医发展至今日,已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从业者由早期巫师、儒医、跟师或自学者,演变为国家立法规范经考试及格受社会认可之中医师,中医教育也由传统家传、师承、自学、私塾等形式发展至现代学校教育。其间历经西方医学传入冲击与日据时期中医学几近毁灭之危机,与台湾中医界先进筚路蓝缕设立中医院校,和透过各类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培养台湾中医人才,同时藉由政府立法,强制中医师参加公会办理执业登记,及透过中医师公会与各中医医学会等专业团体实施中医师继续教育。整个台湾中医师专业化动态过程与专业性可由历史发展演进来建构分析。检视专业知能、专业资格、专业组织、专业成长、专业伦理等多项专业特征,台湾中医师已然具备,现更要努力者是追求专业权威之不可取代性。2.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院校教育造就台湾中医人才台湾中医师之考选,因应历史背景、社会需求、教育及医疗水平等因素,区分为正规医学教育和非正规医学教育两大类。经由考试评量拔擢各类或经师承或经学校教育培养之中医人才,促进中医事业之发展。1943年公布之《医师法》明定中西医师地位平等,将中医、西医并于一法规范,条文第3条规定中医师检核考试资格,其中一项应试资格规定为中医专科以上学校毕业,但当时医药行政与教育部门仍以西医为主,中医界人士屡向政府要求成立中医学校或允许成立私立中医学校,均未获准,故全国无人能符合此一条件,此法形同虚设。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回归国民政府接管,初期中医师养成方式,只有考试院举办之中医师考试。由于中医学校阙如,为甄拔中医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考试院于1946年举办第一次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其应考资格宽松,当时台北考区录取2人。医师执业资格认定制度乃国家法治之体现,其所规定之应考资格应与人才培养制度密切配合,教、考、用始能合一。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原本在中国本土之中西医论争与互动也延伸至台湾,几经波折,1958年中国医药学院成立(后改名为中国医药大学),在创建者中西医师法律地位和教育平等之主张下,以“恢复传统中国医学;吸收西方医学新知,融入中国传统医学”与“促使中西医融会贯通,进而建立新医学体系”为创校宗旨,其在1966年以前仅开设中西合一之医学系;1966年教育部核准该校成立中医科(后改名为中医学系),培养中医专业人才,此为台湾以正规专业教育培养中医师之滥觞,1972年第一届中医学系毕业生为申请中医师检核考试之主要来源。然而当时中医正规专业教育未见普及(1972年第1届毕业生仅43人),而民间不乏师承自修有得之士,因为不具备相当之学历,无法参加中医师检核及特种考试,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且原制定之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应考资格规定,以曾担任公立学校或乡镇公所以上之医疗职务为应考试资格之一,难脱密医漂白之嫌,极为社会诟病,各方建议应予修正;在社会对中医师仍有殷切需求下,考试院数次邀请有关人员举行座谈会,咸认为在中医学校尚未普遍设立之前,应举办中医师检定考试,以为中医师进身之阶,弥补台湾中医人才不足,满足社会对中医医疗之需求。故1968年4月2日修正公布《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删除“在机关团体担任中医治疗工作3年以上,有证明文件者”之应试资格,增列“经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者”,使自修研习中医有成者,取得中医师特考之应试资格。又鉴于中医师特考及格人员多系自修苦读,缺乏临床训练,考试院1988年《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笔试及格人员训练办法》规定:自1989年起,凡以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报考中医师特考并经笔试及格者,均应接受为期1年6个月之基础医学及临床诊疗训练,训练期满核定成绩及格者,始完成考试程序,发给考试及格证书。早年《考试法施行细则》即已明订中医师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1998年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453号解释:“各类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之执业,攸关人民生命、身体、财产安全至巨,因此其执业资格之授予,应视各类科性质及其专业领域所应具备之专业知识为考虑,自应循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为正途,以确保人民之生命财产安全。”加上医事技术日新月异,医疗伦理更有赖教育熏陶,台湾中医师培养走向正规学术化。同年(1998年),长庚大学在创办人王永庆“研究中医以补西医之不足”指示下,于医学院中成立中医学系,每年招生50名,中西医双主修修业8年。1999年12月29日《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修正公布全文27条,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该律法取消检核制度,将检核精神融入考试;其后2000年6月14日修正之《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也为中医师检定考试订出“落日条款”。因此2001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中医师检核,而于2000年12月31日前申请中医师检核并经核定准予笔试有案者,得于2001年至2005年内继续参加中医师检核笔试,2006年中医师检核考废止停考;至于中医师检定考试则规定2005年为最后一次受理新案报考,2008年旧案补考划下句点,2009年停办。为此考试院特于2000年12月30日订定发布《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其应试资格规定均为接受正规医学专业教育者;另2002年1月16日也修正公布《医师法》全文43条,其第3条第3项规定中医师特考于2011年办理最后一次考试,因此2012年以后中医师高考将成为取得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唯一管道,即必须具备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可成为执业中医师。同时《医师法》第8条第1、2项规定:“医师应向执业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申请执业登记,领有执业执照,始得执业;医师执业,应接受继续教育,并每六年提出完成继续教育证明文件,办理执业执照更新。2009年4月22日之前,执业超过6年之中医师必须提出修毕继续教育180学分之证明档,始可办理执业执照更新,否则无法再执业。台湾藉由立法执行中医师继续教育并与执业执照更新换证结合已具体落实。3.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精致化发展取向台湾中医教育改革在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师资精进与教学评鉴上,不断追求卓越与高质量之教育产出,所培养学生参加中医师资格考试及格率年创新高,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运用视听媒体等强化教育质量,且创新将中医经典医籍融入现代基础医学理念规划出新课程,引进问题导向学习、临床技能教学等提高学习动机之教学法。精致教育(betterness education)卓越性、绩效性、科技性和创新性等四个主要特征,印证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发展现况。4.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在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结合规划下可行(1)关于制度设计原则:中医师分专科执业为专家认同;专科医师培养质量监控应由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执行,且应为开放系统,接受各方监督。(2)关于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划分应本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原则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可采取双轨制及2+X培训模式。(3)关于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之甄审,各科每年至少办理一次,且不能限制医师执业只能从事某一项专科:卫生署不宜依专科医师人力供需作名额增减管控:专科医师之申请资格、甄审程序步骤、甄审方式、测验科目、范围、时间,计分及合格标准等由各专科医学会拟定甄审办法报请卫生署公告施行:甄审以笔试为之,并得实施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外国之中医专科医师资格经审查该外国专科医师制度、训练过程与台湾相当者,仍需实施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4)关于专科医师管理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施行前应建立种子医师制度;已领有专科医学会所发给之专科医师证书并经卫生署审查合格者,仍需接受2+X年教学医院训练,惟三年内申请专科医师甄审,得免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台湾中医专科医师训练医院评鉴应由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规划办理;培训经费采政府补助、培训中医院所出资及个人适当负担之方式。5.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专科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应形成连续与完整之医学教育体系。建议根据研究研究结果、文献探讨及专家访谈意见,对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执业资格及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提出建议。1.中医师专业教育方面: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创新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体系,并结合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元传承,形成连续与完整之中医学教育,成就高级中医临床人才;重视临床学习经验,争取中医住院制度。2.中医师执业资格方面:重视临床技能,采取三阶段国家中医师证照考试:结合中医教育改革,继续优化试题内容质量。3.在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方面:制度实施前加强宣导并修订相关法令;教育部认可之教学医院评鉴;中医专业团体也应接受评鉴认可。4.后续研究者之思路:中医专科医师问卷对象可扩及病患;可探讨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课程比率、及全科或专精分化之相关议题。
鄢来均,罗向晗,邝卫红[5](2017)在《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医教协同实践探索》文中认为在推进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的环境下,高等中医院校应积极应对。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为例,探索以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中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服务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的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黄滋淳,罗英姿,徐辉[6](2021)在《基于学生发展理论的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时间短,存在招生的质和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导师指导责任未充分落实、人文生态环境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途径,根据学生发展理论检视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应保障优质生源、建立人才培养新范式、强化导师管理、落实育人职责、实施文化引领战略等对策建议。
孟闫燕,崔亚珊,潘彦舒,张立平,高铸烨[7](2017)在《以目标为导向的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以前,中医专业学位设置在临床医学类别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14]45号)文件的精神,2015年起学位授权点单位可以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此次独立设置,旨在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目标导向理论,从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入手,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制度下该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临床实践、质量控制三方面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医教协同改革提供参考。
韩知微[8](2020)在《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构建符合新疆中医药事业发展,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运行过程中评价人才培养效果,适时提出阶段性改进建议及对策,为进一步优化“双规合一”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为提高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费法(Delphi)构建《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以运行实施《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的2018级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34人为实验班,以运行实施《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的2015级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97人为对照班,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2个班级学生的阶段性培养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定性评价《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的阶段实施效果;应用专家访谈法征询“双规合一”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结果:1)经两轮Delphi专家咨询,修订完善了包涵培养目标和要求、招生与培养原则、课程学习与考核、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科研与教学训练、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申请与授予和分流机制、组织管理八个要素的《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版),并于2018年9月开始运行实施;2)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定量分析: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方面,与对照班相比较,实验班公共必修课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平均成绩均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英语》平均成绩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中《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课程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为81.96±5.66分,而《中医基础理论专论》课程平均成绩低于对照班,为84.92±3.50分,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能力考核方面,实验班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88.49%,高于对照班通过率(7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为408.82±27.27分,低于对照班成绩(418.39±30.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实验班结合中医临床实践选题的学生有109人(81.34%)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开题成绩方面,实验班开题成绩为76.41±6.07分高于对照班(73.45±5.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教师对“双轨合一”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满意度总体上介于Likert 5级量表“一般满意”与“比较满意”之间,分别为2.958±0.924至4.026±0.675之间和3.374±0.820至3.875±0.756之间;调查对象中,有78.36%的学生和86.39%的教师认同修订后培养方案“合理,但需要部分修改”,50%的学生和52.38%的教师认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版)能更好的培养出“能看病、会看病”的医师;4)通过访谈各级管理人员,均表示“双轨合一”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较2015版培养方案相比较,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界定更加明确,按专业制定轮转计划并对临床科室轮转培养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是对研究生科研思维启发较少,科研能力培养不理想,建议进一步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与临床轮转,科学化解理论学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科学研究任务之间的矛盾。结论:“双轨合一”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整合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同培养要求,具有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区域特色,强化中医临床能力等优点,对提高学生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和提升中医素养等均有一定成效,为培养高质量中医专业人才提供了借鉴参考价值。
向莉[9](2020)在《“武医融合”办学实践与特色研究 ——以三所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从政策层面上不断强化健康理念,不断加大对健康的重视,使之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因素。然而,社会中观面临慢性疾病频发、老龄化程度加深、运动不足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人民微观层面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却没有真正树立起大健康理念,没有实现“身”、“心”一体;加之社会健康发展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三所体育学院已在进行武医融合实践,形成了特有的办学特色,且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推出猴拳健身操、大舞教学、养生态能拳等系列视频,为“宅家”战士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在抗击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地体现了武医融合的优势,但在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院校如何促进武医融合,培养亦武亦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全民健康服务成为体育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医融合”、“武医结合”、“武医融合”有关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了解武医结合的历史溯源、实践经验,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三所体育学院的专家、领导进行访问、调研,了解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成效、特色、经验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身体验武汉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流程。通过研究,得出了武医融合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形式,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医融合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与重任。提出了体育学院应该基于文化自信,促进武医融合培养亦武亦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全民健康服务。发现了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过程中存在行业壁垒,进而直接影响到三所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进程;对武医融合的宣传力度不够;双师型资源匮乏;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种类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等问题。搭建了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办学路径:即破除壁垒,继续加强“融合”的顶层设计;营造武医融合氛围,创建武医融合实践平台;强化学科融合,加大双师型建设力度;研究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刘铜华,唐继卫,孟闫燕,姜苗[10](2016)在《我国中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8年回顾与发展对策》文中指出回顾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38年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发展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5个阶段,即创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医教协同发展阶段;总结和分析了中医研究生教育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加强科学选拔力度;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服务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提高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论文全过程管理,提高论文质量;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责任与义务;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策,对于我国今后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加强中医专业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中医专业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师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江西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理论基础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2.1.2 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专家咨询法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3 研究思路 |
3 结果 |
3.1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结果 |
3.1.1 专家基本信息 |
3.1.2 专家积极程度 |
3.1.3 专家权威程度 |
3.1.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1.5 专家评分结果 |
3.2 权重计算结果 |
3.2.1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 |
3.2.2 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 |
3.2.3 三级指标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 |
3.2.4 各级指标组合权重计算及总排序 |
3.3 实证研究结果 |
3.3.1 数据来源和基本情况 |
3.3.2 继承人自评分与导师评分的一致性检验 |
3.3.3 评价体系的信度效度分析 |
3.3.4 实习效果分析 |
4 讨论 |
4.1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4.1.1 专家的代表性 |
4.1.2 专家的积极程度 |
4.1.3 专家权威程度 |
4.1.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4.1.5 指标删减情况 |
4.1.6 指标的选取依据 |
4.2 指标权重的分析 |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2.2 一级指标权重结果 |
4.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4.3.1 评价方式的确定 |
4.3.2 评价环节的质量控制 |
4.3.3 试评结果的一致性 |
4.3.4 试评结果分析 |
4.4 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
4.4.1 导师遴选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
4.4.2 师承带教规范有待进一步健全 |
4.4.3 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有待正确处理 |
4.4.4 临床实践机会有待进一步增加 |
4.5 提高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建议 |
4.5.1 严格导师遴选标准,确保师承导师质量 |
4.5.2 健全师承带教规范,提高导师带教水平 |
4.5.3 树立正确实习观念,合理分配实习时间 |
4.5.4 创造临床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实践热情 |
4.5.5 完善实习评价机制,加强实习过程监督 |
4.5.6 健全带教考核制度,实施工作激励机制 |
5 结论 |
5.0 小结 |
5.1 评价体系的运用 |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文化适应视角下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的学习问题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选题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章 中西医交流史与中医专业留学生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中西医交流历史 |
第二节 中医专业留学生发展状况 |
第三节 中医留学生来华学习的背景分析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四节 H大学中医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概述 |
第三章 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的学习状态 |
一、学习态度 |
二、学习动机 |
三、学习能力 |
第二节 外国留学生中医语言学习的问题 |
一、中文班外国留学生中医古汉语学习 |
二、英文班级外国留学生中医语言学习 |
第三节 外国留学生中医专业知识学习的问题 |
一、广而深的中医知识 |
二、抽象而深奥的中医概念 |
三、多元而灵活的中医理论 |
第四节 外国留学生中医技能学习的问题 |
一、中医思维方式的学习问题 |
二、中医临床技能的学习问题 |
第四章 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学习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差异下留学生内部因素的作用 |
一、客观存在的文化距离:"中医文化"与"欧美文化"的碰撞 |
二、语言表达:贯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始终 |
三、朋友圈:自我界定的人际范围 |
第二节 中医学科特征对留学生学习的根本影响 |
一、缺乏中医哲学思想的认知,留学生的学习费时费力 |
二、以"证"为核心的医学体系,留学生难以适应 |
第三节 架构文化鸿沟的桥梁:高校培养的现实表现 |
一、低准入的语言标准与高要求的专业学习 |
二、教师内在的专业素养与外在的教学体现 |
三、冗杂的教材内容与中式的语言表达 |
四、外国留学生对理论与见习课程的看法 |
五、国际化管理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留学生个人背景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
二、中西医文化差异与留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 |
三、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医留学生跨文化障碍的规避 |
四、中医留学生教育与民族特色学科国际化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3)基于仲景文化传承视角的中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以南阳中医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 |
2.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
(四)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1. 仲景文化 |
2. 特色人才培养 |
3. 中职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 |
(五)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二、中职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
(一) 南阳中医药学校基本情况 |
(二) 调查设计 |
1. 样本选取 |
2. 调查步骤 |
3. 调查方式 |
(三) 调查结果分析 |
1. 对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的认知 |
2. 对仲景文化的认同度 |
3. 毕业生的社会评价 |
三、中职中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 人文精神教育不重视 |
(二) 理论基础教育知识不扎实 |
(三) 实践技能强化训练不突出 |
(四) 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
四、仲景文化传承视角下中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实践 |
(一)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
1. 完善仲景特色人才培养的各项制度 |
2. 建立仲景经典医籍等级考试制度 |
3. 探索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二)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建立仲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
1. 课程设置上,注重以文化人、以术彰业 |
2. 教学方法上,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行 |
3. 师资力量上,强调基础厚实、博学多识 |
4. 育人理念上,突出德术并重、知行合一 |
(三) 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营建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
1. 定期举办仲景文化艺术节 |
2. 将仲景特色文化嵌入中职生社团活动 |
3. 开展仲景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
4. 建好仲景特色系列校园文化景观 |
(四) 以仲景文化互动网络为媒介,构筑特色人才培育新阵地 |
(五) 以广泛开展实践活动为支撑,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1. 日常社会实践活动 |
2.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3. 实验实训课活动 |
4. 专业临床实践活动 |
五、南阳中医药学校中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效果 |
(一) “仲景学子”品牌获得认同 |
(二) 毕业生的就业率稳步提升 |
(三) 毕业生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
六、南阳中职中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反思 |
(一) 中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启示 |
1. 深厚的地域文化是特色人才形成的外部条件 |
2. 仲景文化是塑造特色人才品牌的灵魂 |
3. 完善的管理是人才培养的保障 |
4. 广大师生是特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
(二) 人才培养工作尚需改进之处 |
七、结束语 |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 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4)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主要概念之界定与诠释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专业化之概念 |
第二节 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暨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
一、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 |
二、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
第三节 中国高等中医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
一、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现况分析 |
二、中国大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
三、香港高等中医教育及执业资格试 |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步骤 |
第二节 研究实施 |
一、专家咨询有效性分析 |
二、专家咨询问卷设计 |
第四章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
第一节 台湾中医发展简史 |
第二节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 |
一、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历史沿革 |
二、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教育目标 |
三、入学方式与学制发展 |
四、课程设置 |
五、师资阵容 |
六、教材教法 |
七、中医专业教育见实习现况 |
第三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比较 |
第五章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
第一节 日据时期之台湾中医师考试 |
第二节 台湾光复后之中医师资格考试(1949年至2008年) |
第三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登记与继续教育 |
第四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现况发展 |
第五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执业资格之比较 |
第六章 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探讨 |
第一节 台湾发展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台湾中医建立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专家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问卷资料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综合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致谢 |
(5)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医教协同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四证合一”培养模式 |
二、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新问题和挑战 |
三、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规培衔接的实践探索 |
(一) 明确培养目标, 统一质量意识。 |
(二) 改革招生制度, 严格入学门槛。 |
(三) 完善培养方案, 科学制定标准。 |
(四) 加强基地建设, 完善联合培养。 |
(五) 提高学位标准, 强化论文导向。 |
(六) 完善奖助体系, 形成激励机制。 |
(七) 把握分流渠道, 完善质量保障。 |
(八) 改革探索实践, 取得初步成效。 |
1. 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
2. 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
3.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
四、结语 |
(6)基于学生发展理论的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质量调查 |
1. 评价指标体系 |
2. 问卷设计 |
3. 样本数据获取及特征 |
三、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质量状况 |
1. 输入质量 |
2. 过程质量 |
3. 输出质量 |
四、存在的问题 |
1. 招生的质和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2.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
3. 导师指导责任未充分落实 |
4. 人文环境有待改善 |
五、对策建议 |
1. 保障优质生源 |
2. 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 |
3. 强化导师管理,落实育人职责 |
4. 实施文化引领战略 |
(7)以目标为导向的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衔接背景 |
2 以目标为导向制订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2.1 职业素质培养 |
2.2 理论课程学习 |
2.3 临床培训考核 |
3 质量控制 |
3.1 师资队伍水平 |
3.2 管理质量控制 |
3.3 培养条件控制 |
4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 |
4.1 以目标为导向制订规范合理的培养政策 |
4.2 重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
4.3 重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
(8)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实验班与对照班 |
1.2 问卷调查研究对象 |
1.3 访谈对象 |
2 研究内容 |
2.1 采用 Delphi 法修订《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 |
2.2 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研究法 |
3.2 Delphi法 |
3.3 对比分析法 |
3.4 问卷调查法 |
3.5 专家访谈法 |
4 质量控制 |
4.1 专家咨询阶段 |
4.2 问卷调查及访谈阶段 |
4.3 数据录入阶段 |
5 统计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建议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国内外毕业后医学教育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武医融合”办学实践与特色研究 ——以三所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对健康理念的宏观导向 |
2.社会中观面临的健康问题日益凸现 |
3.人民微观尚未达到身心一体 |
4.亦体亦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 |
(二)研究目标 |
1.梳理武医结合的历史溯源 |
2.阐述武医融合的时代意蕴 |
3.识别体育学院武医融合实践的特色 |
4.搭建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办学策略 |
(三)研究意义 |
1.有利于体育学院教学开辟新领域 |
2.有利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3.有利于武医融合在健康促进与非医疗健康干预中发挥作用 |
4.有利于传承武医传统文化,推进现代体医融合实施的进程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1.观点创新 |
2.视角创新 |
3.内容创新 |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1.武医融合 |
2.体医融合 |
(二)理论支撑 |
(三)文献综述 |
1.武医结合的历史溯源 |
2.有关武术与中医的关系研究 |
3.关于“武医结合”的实践研究 |
4.文献评述 |
三、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实践成效分析 |
(一)成都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实践成效分析 |
1.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 |
2.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培养了大批既懂武又懂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
(二)上海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实践成效分析 |
1.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与发展 |
2.增加学生就业的广度与宽度 |
(三)武汉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实践成效分析 |
1.回应社会健康需求的一个大胆尝试 |
2.实现产、学、用一体化教学 |
四、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特色分析 |
(一)成都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特色分析 |
1.课程互通 |
2.第二课堂把薪助火 |
3.社会实践 |
(二)上海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特色分析 |
(三)武汉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特色分析 |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2.“战疫情,七日练”系列活动 |
五、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实践中主要问题分析 |
(一)行业协作壁垒直接影响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进程 |
(二)对武医融合的宣传力度不够 |
(三)双师型资源匮乏 |
(四)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种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
六、体育学院武医深度融合的发展对策 |
(一)破除壁垒,继续加强“融合”的顶层设计 |
(二)营造武医融合氛围,创建武医融合实践平台 |
(三)强化学科融合,加大双师型建设力度 |
(四)研究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七、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我国中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8年回顾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史回顾 |
1.1 创始阶段(1977—1980年) |
1.2 发展阶段(1981—1990年) |
1.3 成熟阶段(1991—2000年) |
1.4 多元化发展阶段(2001—2013年) |
1.5 医教协同发展阶段(2014—) |
2 存在问题 |
2.1 在招生方面 |
2.2 在培养方面 |
2.3 在面向社会需求方面 |
2.4 在导师队伍方面 |
2.5 在研究生论文方面 |
2.6 在研究生管理方面 |
2.7 在研究生教育信息平台建设方面 |
3 发展策略 |
3.1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加强科学选拔力度 |
3.2 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 |
3.3 服务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
3.4 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提高培养质量 |
3.5 加强研究生论文全过程管理,提高论文质量 |
3.6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责任与义务 |
3.7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
四、加强中医专业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师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江西某高校为例[D]. 薛琦.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文化适应视角下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的学习问题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季建银.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基于仲景文化传承视角的中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以南阳中医药学校为例[D]. 丁莹博. 湖北大学, 2015(05)
- [4]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D]. 杨謦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5]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医教协同实践探索[J]. 鄢来均,罗向晗,邝卫红. 文教资料, 2017(29)
- [6]基于学生发展理论的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质量研究[J]. 黄滋淳,罗英姿,徐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02)
- [7]以目标为导向的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孟闫燕,崔亚珊,潘彦舒,张立平,高铸烨. 中国医药导报, 2017(31)
- [8]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效果评价[D]. 韩知微.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8)
- [9]“武医融合”办学实践与特色研究 ——以三所体育学院为例[D]. 向莉.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我国中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8年回顾与发展对策[J]. 刘铜华,唐继卫,孟闫燕,姜苗. 中医教育,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