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师:明天你是否会面临下岗?(论文文献综述)
周乐泓[1](2017)在《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究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式,本文设计了两个研究:研究一采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MHT)》、《学习适应性问卷》和《自我控制能力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福建省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区学校1157名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生进行施测,来探讨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二采用自编的城区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学习适应性课程对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实验组城区流动儿童开展课程训练,探讨这样的课程训练方式对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与常住儿童相比,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较差。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受性别、年级、转学次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2)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控制呈相互显着正相关关系,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控制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城区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在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控制的课程训练能够显着地降低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焦虑程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参与课程训练后,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级差异,学习适应性和自我控制训练课程更适宜在初一年级开展。
王谊[2](2011)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的实地调研》文中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其核心问题是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上位概念,它涵盖的范围远超过教育问题,是多种矛盾与冲突综合性的客观体现,涉及到诸如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家庭结构等一系列社会失调现象,属于综合性社会问题。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提高全民素质,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本文围绕留守儿童教育这一主题,以教育政策学、系统管理理论、边缘化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文献综述与评价的基础上,遵循“提出问题-揭示问题-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陕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出发,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起来,整体把握,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健康、情感、品行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厘清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因素,甄别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就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协作机制以及应然措施提出建议。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为研究方案设计及理论分析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较为客观的评述;阐明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构建了以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为基础分析部分,属于揭示问题的章节。这部分在对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生活、学习、心理健康、情感、品行以及安全等诸多方面的状况进行梳理与分析。农民外出务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其中,父外留守儿童各方面所受到的不良影响最小。也就是说,对于多数家庭而言,效用最大化的选择不是夫妻双双外出,而是丈夫外出务工而母亲留在家里。从目前农村的现状来看,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许多心理问题的存在都与他们的情感诉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有关;其次为品行问题,人为剥夺了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榜样教育,道德判断与行为失范也就有迹可循;受家长文化素质的制约,自身观念的偏差,家庭学习辅导空缺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普遍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容乐观,留守女童尤甚。第三个部分(包括第七、八章)为系统分析部分,属于确认问题的章节。通过对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儿童自身四大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找寻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切入点,并以发展的角度对目前留守儿童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甄别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特点进行剖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只是农村儿童的一部分,不可能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完全割裂开来,他们有着儿童面临的共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农村教育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农村教育的共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问题;其次农村教育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的问题;“留守”状态增加了农村儿童的脆弱性,也使得留守儿童教育产生了一定的个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个性问题也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不衔接问题;二是留守状态下的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失衡性、分异性的问题,其管理行为主体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而这四者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很难划分明确的责任范围。换言之,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一个行为主体,一个环节,一个层面均不具有操作性。寻找治本良方,城乡经济、社会、教育均衡发展才是真正的突破口。第四个部分(第九章)为建议部分,属于解决问题章节。对陕西三地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经验进行了典型性分析,整合其做法与经验,在现有情况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就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政策、协作机制以及应然措施提出建议。宏观层面即政策建议,(1)源头上保证城乡儿童公共服务均等化;(2)增加农村教育的公共财政支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3)保证未成年人权益,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4)农村教育政策设计思想的正位。中观层面即构建协作联动的农村留守儿童公共服务体系,(1)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协作联动的城乡义务教育体系;(2)双管齐下,强化学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3)区分对待,借助外力完善修正家庭教育体系;(4)建立双向维权取向的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微观层面即应然措施,(1)素质教育目标下更具针对性的学校教育措施;(2)强化弥补家庭教育功能的管护措施;(3)逐步归位型的家庭教育措施;(4)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多元化社会教育的措施。第五个部分(第十章),为结论与拓展部分。主要对全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源头机制;(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乡联动的协作机制;(3)在整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链条中,学校应该居于核心地位;(4)必须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分异性特点;(5)应该客观看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最后,文章指出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两大方向。
杨文学[3](2016)在《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文中指出未来的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习近平开篇九问1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旧话题,不断被刷新纪录的贪官激活的当下,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却填写了一份感动国人的答卷。一个用27年的心血,创造了一个年销售额60多亿元、为国家一年就纳税近10亿元的财
杨雪晶[4](2011)在《个体化与城市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 ——以上海市ST社区的经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上海市宝山区ST街道的经验研究。文章试图以家庭与亲密关系的个体化为分析框架解释城市老年人在家庭与社区的非正式支持中遭遇的问题与困境,通过考察城市老年人对家庭非正式支持、社区邻里非正式支持的态度、认同与行为逻辑,折射当代城市个人与家庭变迁的结构性特征。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最近的十年中,城市老年人得到的来自家庭和家庭以外的非正式支持功能和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功能和关系的减弱或增加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的变化是否相关?其中非正式支持的具体过程作为折射上述变化的学术观察点是否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中国家庭支持的家庭合作社模式认为,中国家庭的不同形式以及变化最终都是由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家庭合作社来决定。父母向他们的子女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他们期望当他们年老的时候,能从这种投资中获得他们的应有的回报——家庭支持。这种投资要有回报,是需要通过家庭责任与义务观念的建立为前提,基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对孝道、责任、伦理等问题的理解达成一致。家庭与亲密关系的个体化理论则将关注的焦点从家庭整体转移至家庭中的各种关系,认为个人与家庭关系的互动是家庭存在的根本。家庭核心化、功能外包、支持效果减弱、亲属关系淡漠、邻里交往减少是个体化转型的趋势特点,社会最终变为一个个独立、自主、孤独的个体,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为个人情感的最后港湾。通过对老年人非正式支持这一具体过程的研究,作者发现,最近十年城市老年人的家庭存在着非正式支持功能减少、支持关系淡漠的事实:家庭客观支持的功能降低,精神支持无法满足需求;家庭关系核心化,子代与父代之间矛盾增加,家庭关系满意度降低;社区邻里支持减少,关系淡漠。非正式支持的减少,不能在家庭合作社的模式下得到解释,家庭成员在诸如责任、权利、义务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差距,动摇了合作社模式存在的根基。从家庭支持的功能层面上看,非正式支持的减少主要表现在家庭客观支持的减少和精神支持的减少,以及个体孤独感的增加。这与家庭支持中个体性因素有关,个人越来越看重社会支持中情感的因素,个人感受日益重要。人们越来越把精神与情感上的满足视为家庭幸福的主要来源。同时,个体的疏离感、孤独感加剧,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增加,个体的疏离感、孤独感不仅在家庭内部,也在社交中也广泛存在。从家庭支持的关系层面上看,非正式支持关系的减弱主要表现在父代与子代之间。老年人更多依赖夫妻间的相互支持,而非子女的支持。与此同时,代际间的支持关系中存在孝顺的颠倒,老人对子女的支持期望降低以及代际权利义务的失衡,子代对父母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等。这与家庭支持关系中的个人利益优先化有关,子代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家庭义务;老人当触及自身根本利益时,也优先考虑个人利益,个人的养老利益高于家庭荣誉,还表现在老人对家庭支持的不满意和失望,以及家庭冲突纠纷中。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老年人非正式支持表现出个人利益优先性,家庭成员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个人更加重视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个人的情感、利益在家庭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非正式支持中的老年人更加注重精神支持的满足程度而非其他客观支持,家庭支持运行过程中个人的利益往往优先于家庭的义务与责任。此外,社交支持的减弱、邻里关系淡漠的经验事实也验证了亲密关系个体化的趋势对社区邻里关系的假设。然而,对社区老年志愿者的研究却表明,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型并非只有朝向孤独的个体这一种可能性,社区志愿者日益重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志愿帮助他人时的实现与提升过程,志愿者一方面实现了主观上的自我实现,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交支持效果。非正式支持的社交支持研究,补充了现有家庭与亲密关系个体化的研究空白。总之,非正式社会支持中的矛盾和冲突集中体现在老年人实际的日常生活体验中,与他们的情感、个人利益、个人对家庭权利义务的理解、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等密切相关,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与道德经验密切相关,恰恰是在日复一日、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生活实践中变得可以理解,而这种支持的实践过程即为个体化的历程。
杰弗里·阿彻,王腊宝[5](2004)在《天之骄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杰弗里·阿彻已有多部作品问世 :长篇小说《末代沙皇圣像之谜》( 1986)、《窃贼的荣誉》( 1993 )、《第十一戒》( 1998)、《报业巨头》( 1998)、短篇小说集《十二条熏鲱》( 1994)和《长话短说》( 2 0 0 0 )、戏剧《不容怀疑》( 1994)和《被告》( 2 0 0 1)等。他的小说中多涉及谋杀、政治和国际争端方面的内容 ,因此 ,一些公众人物 ,如撒切尔夫人、鲁珀特·默多克、英国前报业大王兼艾滋病基金会主席罗伯特·麦克斯维尔都曾出现在他的小说中。2 0 0 1年 7月 ,阿彻因为“作伪证及妨碍司法公正”被判四年徒刑 ,2 0 0 3年 7月 2 1日提前出狱。———编者
任小琴[6](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刘红艳[7](2017)在《健康人力资本视角下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演进的推动力量。在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的各种方案中,对学生的健康投资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这是因为,从投资对象来看,越早开展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越高;从投资内容来看,对学生的健康投资既有助于提升健康人力资本也有助于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当前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并探索了很多可推广的提升学生身体健康的投资方案,然而,对于危害甚广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则很少,而且绝大多数已有研究将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案聚焦在心理疗法上。但是,心理疗法类的干预在地方教育系统内并不容易推广。本文从发展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随机干预实验法评估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为制定提升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健康投资政策提供依据。在人力资本积累的实证研究中,存在大量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可以有效克服心理疗法在地.方教育系统推广的障碍。这些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实施不需要耗费稀缺资源(如,心理咨询师),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就,达成地方教育部门的教育目标。然而,已有的文献往往只关注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影响,几乎没有研究进一步分析干预在改善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业成就后,间接地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本文主要回答以下问题:首先,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焦虑发病率有多高?其次,学生心理焦虑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第三,健康卫生服务干预能否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第四,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在众多健康卫生服务干预中,哪一类项目最具有成本-效益,是政府对学生进行健康投资提升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佳选择?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一方面本文对发展经济学和卫生经济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本文整合了实验经济学领域的八个随机干预实验数据。每个实验都是完整独立的随机干预实验,干预独立于潜在结果变量,即可以有效克服影响评估中的内生性问题。整合后的样本包含了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江苏和上海的53个县区578所学校的17756名中小学生。利用整合后的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心理焦虑的现状,为政策干预的实施提供着力点。研究结果表明,8%的样本学生有严重的心理焦虑问题,从各细分心理焦虑维度来看,56%的样本学生表现出至少一种类型的心理焦虑症状。一般地,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县区学生的心理焦虑水平更高。女生、寄宿生、父亲不在家的学生和学业表现较差的学生是更加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焦虑水平高于男生、非寄宿生、父亲在家的学生和学业表现较好的学生。利用实验经济学中的随机干预实验方法可有效克服内生性问题的优势,在了解心理焦虑现状后,本文重点评估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表明,健康卫生服务干预中的提供免费眼镜和提供营养物质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心理焦虑,而提供健康信息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在分析提供免费眼镜和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机制时,可发现,尽管两种干预都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但它们并不是通过改善学生学业成就,降低学习压力而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对于提供免费眼镜,其缓解学生总的心理焦虑水平是通过降低学生身体焦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向实现的;对于提供营养物质,其缓解学生总的心理焦虑水平是通过降低学生身体焦虑和冲动倾向实现的。在评估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影响效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健康卫生服务干预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为制定提升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健康投资政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种健康卫生服务干预中,提供营养物质最具有成本-效益,提供免费眼镜次之,而提供健康信息则不具备成本-效益。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在提升人力资本的过程中,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当前亟待解决并普遍存在的心理焦虑问题。逐步探索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中的眼镜项目和营养项目纳入到提升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日程中,尤其是具备较高成本-效益的营养项目。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研究思路方面,本文融合多学科,提出解决学生心理焦虑的新思路,传统地,心理问题由心理方法解决,本文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关注学生心理焦虑的经济学意义,并结合卫生经济学分析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使用了实验经济学中的随机干预实验方法更准确地评估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影响效果,随机干预实验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每年都有数篇随机干预实验研究实例的论文发表于经济学顶级期刊,然而国内鲜有研究采用此方法。在随机干预实验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判断各干预方案的投资价值。研究数据方面,本文使用了全国性大样本一手调查数据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中的学生心理焦虑问题,国内外几乎没有比这更新更全面的数据。
李建丽[8](2007)在《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研究 ——以天津市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受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家庭教育资本的制约,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在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进而影响到城市弱势群体子女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状况,不利于其发展,迫切需要社会对其进行支持。与其它的组织相比,学校这一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社会支持的最佳切入点。但是,目前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实效性比较低,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以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为例,在对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及其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学校作用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开展学校对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支持的行动研究,指导学校及其老师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对一些错误做法进行纠错处理,进而总结、提炼出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一些对策。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扼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初衷,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对天津市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及其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指出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当前社会特别是学校对其进行支持的有待完善的地方。第三章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支持,探讨学校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挖掘阻碍学校作用发挥的相关因素。第四章深入到学校场域中,与学校主要是班主任老师合作开展行动研究,在学校对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支持的实际过程中给予具体指导。在对行动研究反思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支持理论提出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一些对策。第五章结语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探讨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指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学容[9](2002)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多元化观念的出现,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的价值日益削弱,离婚率不断上升;城市化使大量“低质量高稳定”的婚姻具有潜在的破裂危机,在这种新的文化背景的冲击下,离异单亲家庭的数量还会日益增加。家庭结构的变化必将给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因此,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辅导,必然是心理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论文在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及辅导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笔者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对重庆市城区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完整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及身体症状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子女存在着差异,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着自卑自责、冷漠孤独、对人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 第二部分,探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研究认为:家庭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亲子关系的失调、教养方式的失当;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大;个体对家庭缺损这一挫折情境的适应困难等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 第三部分,探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辅导的措施并进行实例分析。包括:建立心理素质档案;加强爱的教育,以师爱来补偿学生爱的缺失;对监护者进行辅导,改善其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辅导方式应多样化;注意辅导方法与经验的“本土化”与针对性;针对各种不良倾向,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莫夏莉[10](2011)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索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将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辅导、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从河北省石家庄、定州和辛集地区抽取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503人。问卷包括《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问卷和自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u检验、方差分析、SNK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结果:1基本情况:初中学校调查了初一809人和初二347人,高中学校调查的为高二学生1347人。年龄范围11岁~23岁,平均年龄15.78±2.09岁。2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好的占73.63%,较好的占23.33%,较差的占2.12%,而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即有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者占0.92%。心理焦虑倾向最严重的是恐怖倾向,占19.74%。至少有一项内容≥8分的中学生人数占50.30%。3男生和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优于女生。4初中生和高中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初一、初二和高二中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高二>初二。6城市重点初中、县级市重点初中和农村普通初中的中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重点初中>农村一般初中>县级市重点初中。7石家庄地区、定州地区、辛集地区的高中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家庄地区>定州地区>辛集地区。8家庭子女个数不同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子女个数越多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差。9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经济情况越差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差。10住校和走读的中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读的优于住校的。11班干部和普通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班干部优于普通同学。12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中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文化程度越低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低。13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中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差。14与同学相处关系不同的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同学关系越好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好。15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和面对考试忧心情况的OR值分别是3.252和4.272,它们是增加焦虑障碍发生率的危险因素;而家庭所在地、与异性交往愿望程度、课外补习频率、父母间感情和参加集体活动的情况的OR值分别是0.440、0.239、0.366、0.488,0.419,它们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河北省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异常人数所占比例较少,但是存在单方面焦虑倾向的中学生人数很多。体重指数、面对考试忧心频率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家庭所在地、与异性交往愿望程度、课外补习频率、父母间感情和参加集体活动的情况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二、老师:明天你是否会面临下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师:明天你是否会面临下岗?(论文提纲范文)
(1)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城区流动儿童 |
1.1.2 心理健康 |
1.1.3 自我控制 |
1.1.4 学习适应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
1.2.2 自我控制研究现状 |
1.2.3 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研究构想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2.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假设 |
2.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2.3.2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综述法 |
2.4.2 统计分析法 |
2.4.3 准实验方法 |
第3章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的关系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程序 |
3.3.4 统计方法 |
3.4 结果 |
3.4.1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的基本情况 |
3.4.2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的相关分析 |
3.4.3 城区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自我控制对心理健康的预测 |
3.4.4 城区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在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 |
3.4.5 城区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在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验证 |
3.5 讨论 |
3.5.1 城区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的差异 |
3.5.2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的性别差异 |
3.5.3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的年级差异 |
3.5.4 不同转学经历的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的差异 |
3.5.5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学习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
3.5.6 城区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在学习适应性、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分析 |
3.6 结论 |
第4章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实验被试 |
4.3.2 实验材料 |
4.3.3 实验程序 |
4.3.4 数据统计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前两个年级实验组和控制组自我控制、学习适应性和心理焦虑程度比较 |
4.4.2 实验后实验组和控制组自我控制、学习适应性和心理焦虑程度增值分数比较 |
4.4.3 两个年级参与自我控制、学习适应性课程训练效果差异的比较 |
4.5 讨论 |
4.5.1 城区流动儿童在自我控制和学习适应性课程训练后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显着 |
4.5.2 城区流动儿童两个年级实验组自我控制、学习适应性课程训练效果差异性讨论 |
4.6 结论 |
第5章 总讨论 |
第6章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7章 本文总结论、创新点和不足 |
7.1 总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 |
7.2.2 研究方法 |
7.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的实地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现实验证 |
1.1.2 问题的延伸:理论反思 |
1.1.3 问题的回归:危机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近似研究 |
1.3.2 国外研究动态的简要评述 |
1.3.3 国内相关研究 |
1.3.4 国内研究动态的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框架 |
2.1.1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
2.1.2 教育的概念 |
2.2 基本理论 |
2.2.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学理论 |
2.2.2 农村留守儿童边缘化理论 |
2.2.3 农村留守儿童系统管理理论 |
2.2.4 农村留守儿童公共选择理论 |
2.2.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经济学分析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
3.1 调查情况简要分析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1.3 统计软件 |
3.1.4 调查对象及所在区域的基本状况 |
3.2 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 |
3.2.1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 |
3.2.2 留守儿童监护人 |
3.2.3 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 |
3.2.4 监护人的管理 |
3.2.5 结论 |
3.3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
3.3.1 生活质量 |
3.3.2 生活自理能力 |
3.3.3 管理零用钱的能力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分析 |
4.1 学习态度 |
4.1.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的比较 |
4.1.2 小学与初中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的比较 |
4.1.3 男生与女生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的比较 |
4.1.4 不同留守状态下儿童学习态度的比较 |
4.2 学习目的 |
4.2.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目的的比较 |
4.2.2 小学与初中留守儿童学习目的的比较 |
4.2.3 男生与女生留守儿童学习目的的比较 |
4.3 自我学习要求 |
4.3.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我学习要求的比较 |
4.3.2 小学与初中留守儿童自我学习要求的比较 |
4.3.3 男生与女生留守儿童自我学习要求的比较 |
4.4 学习习惯 |
4.4.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比较 |
4.4.2 小学与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比较 |
4.4.3 男生与女生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比较 |
4.4.4 不同留守状态下儿童学习习惯的比较 |
4.5 学习成绩 |
4.5.1 小学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比较 |
4.5.2 初中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比较 |
4.5.3 小学组女生与男生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比较 |
4.5.4 初中组女生与男生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比较 |
4.5.5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自我认知的比较 |
4.5.6 对父母外出务工对自己学习成绩影响的认知 |
4.6 学习辅导状况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情感状况分析 |
5.1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
5.1.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
5.1.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
5.1.3 不同状态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5.1.4 不同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5.1.5 不同性别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5.1.6 结论 |
5.2 留守儿童的情感状况 |
5.2.1 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的思念 |
5.2.2 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 |
5.2.3 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亲情交流 |
5.2.4 留守儿童对父母关心度的认知 |
5.2.5 留守儿童对老师关心度的认知 |
5.2.6 留守儿童与兄弟姐妹及同伴的情感交流 |
5.2.7 留守儿童对自我未来的认知 |
5.2.8 初中组留守儿童的早恋问题 |
5.2.9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留守儿童品行及安全状况分析 |
6.1 留守儿童的品行状况 |
6.1.1 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 |
6.1.2 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 |
6.1.3 结论 |
6.2 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 |
6.2.1 遭受他人的人身侵害 |
6.2.2 意外伤害 |
6.2.3 离家出走和自杀事件 |
6.2.4 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家庭因素 |
7.1.1 家庭结构 |
7.1.2 家庭价值观 |
7.1.3 家庭教育观 |
7.1.4 监护人 |
7.1.5 外出家长的职业分化 |
7.2 学校因素 |
7.2.1 学校的功能 |
7.2.2 教师 |
7.2.3 寄宿制度 |
7.2.4 课程的偏向 |
7.2.5 同学或同伴 |
7.3 社区环境因素 |
7.3.1 乡村的自然环境 |
7.3.2 乡村的经济环境 |
7.3.3 乡村的文化环境 |
7.4 自身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特点 |
8.1 分析的背景 |
8.1.1 农民非农务工的生存理性 |
8.1.2 非农务工已经成为农民的生活常态 |
8.1.3 转型期,农村教育面临新的困境 |
8.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8.2.1 共性问题 |
8.2.2 个性问题 |
8.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特点 |
8.3.1 复杂性 |
8.3.2 失衡性 |
8.3.3 分异性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建议 |
9.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经验的典型性分析 |
9.1.1 石泉教育模式 |
9.1.2 前进小学的做法 |
9.1.3 屈家庄小学的做法 |
9.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经验的关键点与路径选择 |
9.2.1 关键点 |
9.2.2 原则 |
9.2.3 路径 |
9.2.4 治理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
9.3 建议 |
9.3.1 政策建议 |
9.3.2 构建协作联动的农村留守儿童公共服务体系 |
9.3.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体对策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拓展 |
10.1 结论 |
10.1.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源头机制 |
10.1.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乡联动的协作机制 |
10.1.3 在整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链条中,学校应该居于核心地位 |
10.1.4 必须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分异性特点 |
10.1.5 应该客观看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
10.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 |
10.2.1 研究不足 |
10.2.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 2 访谈提纲 |
附录 3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
附录 4 (MHT)记分规则与结果解释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撷信息 |
二、泪光里的见闻 |
三、哭声里的故事 |
四、泪眼里的肖像 |
五、第三只泪眼 |
1、你在一线实习了一周了,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开拓业务渠道? |
2、你觉得自己能吃得下推销工作中的苦吗? |
六、异样的泪光 |
七、强者的孤独 |
(4)个体化与城市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 ——以上海市ST社区的经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第2章 老年非正式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
2.1 社会支持与非正式支持的界定 |
2.2 家庭的合作社模式与经验研究 |
2.3 家庭关系的个体化与经验研究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场景 |
3.1 质性研究,量化辅助 |
3.2 生活历程研究 |
3.3 资料搜集与研究架构 |
3.4 研究场景 |
3.5 研究对象概览 |
第4章 家庭支持与个人需求 |
4.1 "不生毛病就开心"——客观支持 |
4.2 "养房防老"——养老支持 |
4.3 "和电视机拼命"——精神支持 |
4.4 家庭支持功能的减弱与个人需求的不满足 |
第5章 家庭支持与个人利益 |
5.1 "千金难买老来伴"——配偶支持 |
5.2 "要想好,大作小"——子女支持 |
5.3 "勉强讨生活"——家庭关系满意度 |
5.4 家庭支持关系的变化与个人利益的优先化 |
第6章 社交支持与个人的自我实现 |
6.1 "点头朋友"——社区邻里支持 |
6.2 "快乐老人"——社区志愿者的支持 |
6.3 虎林园——社区空间的支持 |
6.4 社会交往的个性化与社区非正式支持的未来 |
第7章 老年人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与社会关系的个体化转型 |
7.1 家庭合作社模式与保持传统论的反思 |
7.2 家庭关系个体化的修正与延伸 |
附录 |
1、问卷 |
2、结构访谈提纲 |
3、深度访谈与座谈会介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
1.4.1 模式依据 |
1.4.2 模式设计 |
1.4.3 模式验证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厘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
2.2.1 幸福观的结构 |
2.2.2 幸福观的特征 |
2.2.3 幸福观的功能 |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
3.1 时代背景 |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
3.2 历史考察 |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3 现实状况 |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1.1 应然要求 |
4.1.2 实然状况 |
4.1.3 问题原因 |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2.1 应然要求 |
4.2.2 实然状况 |
4.2.3 问题原因 |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3.1 应然要求 |
4.3.2 实然状况 |
4.3.3 问题原因 |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4.1 应然要求 |
4.4.2 实然状况 |
4.4.3 问题原因 |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4.5.1 应然要求 |
4.5.2 实然状况 |
4.5.3 问题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1 基本举措 |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2 主要特点 |
5.2.1 广泛渗透性 |
5.2.2 目标淡化性 |
5.2.3 科际整合性 |
5.2.4 价值选择性 |
5.2.5 交流对话性 |
5.2.6 现实实用性 |
5.3 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
7.1.1 五元各司其职 |
7.1.2 五元内外结合 |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
7.2.1 五元互相渗透 |
7.2.2 五元互利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健康人力资本视角下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特色和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生心理焦虑与人力资本积累 |
2.1.1 学生心理焦虑的界定 |
2.1.2 学生心理焦虑的广泛性 |
2.1.3 学生心理焦虑对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2.1.4 学生心理焦虑对其他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2.2 心理疗法类干预方案及其推广可行性 |
2.2.1 心理疗法类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 |
2.2.2 心理疗法类干预推广的可行性 |
2.3 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其他潜在方案 |
2.3.1 提高学校质量的干预 |
2.3.2 经济干预 |
2.3.3 健康卫生服务干预 |
2.4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4.1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必要性 |
2.4.2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可行性 |
2.5 成本-效益核算说明 |
2.5.1 成本-效益表示方法 |
2.5.2 成本的核算说明 |
2.5.3 影响效果的核算说明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本理论 |
3.1.1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
3.1.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3.1.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3.2 健康理论 |
3.2.1 健康生产函数 |
3.2.2 健康卫生服务需求理论 |
3.2.3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
3.3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 |
3.3.1 影响评估研究 |
3.3.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 |
3.3.3 随机干预实验方法 |
第4章 研究设计、样本描述与实证分析方法 |
4.1 实验项目概况及实验数据的整合 |
4.1.1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项目的概况 |
4.1.2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数据的整合 |
4.2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
4.2.1 样本选择 |
4.2.2 基线调查 |
4.2.3 干预方案 |
4.2.4 评估调查 |
4.3 样本分布及样本特征 |
4.3.1 样本分布 |
4.3.2 样本学生特征 |
4.3.3 样本学生特征的平衡性检测 |
4.4 主要测量变量解释 |
4.4.1 心理焦虑水平的测量 |
4.4.2 数学成绩的测量 |
4.5 实证分析方法 |
第5章 学生心理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 |
5.1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现状 |
5.1.1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整体现状 |
5.1.2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地区差异 |
5.1.3 学生学业表现与心理焦虑的关系 |
5.1.4 学生个人特征与心理焦虑的关系 |
5.1.5 父母是否在家与学生心理焦虑的关系 |
5.2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 |
5.2.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1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分析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6.1.2 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 |
6.2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 |
6.3 健康干预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作用机制分析 |
6.3.1 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6.3.2 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健康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 |
7.1 健康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7.1.1 眼镜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7.1.2 营养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7.1.3 信息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7.2 健康干预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结论启示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整合八个试验数据所使用的Stata变量手册 |
附表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 |
附表3: 53个县(区)名称及其对应开展的试验 |
附表4: 试验1的调研问卷 |
附表5: 试验2的调研问卷 |
附表6: 试验3的调研问卷 |
附表7: 试验4的调研问卷 |
附表8: 试验5的调研问卷 |
附表9: 试验6的调研问卷 |
附表10: 试验7的调研问卷 |
附表11: 试验8的调研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研究 ——以天津市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由来及价值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城市弱势群体研究综述 |
(二) 家校合作研究综述 |
(三) 本研究的视角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城市弱势群体 |
(二) 下岗职工 |
(三) 家庭教育 |
(四) 家庭教育指导 |
(五) 学校对家庭教育支持 |
第二章 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及其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 调查对象及资料收集方法 |
(二) 调查问卷结构及其内容 |
(三) 问卷的统计分析 |
(四) 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
三、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
(一) 本研究中的下岗职工基本状况 |
(二) 下岗职工家庭经济资本状况 |
(三) 下岗职工家庭文化资本状况 |
(四) 下岗职工家庭教育资本的影响 |
四、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
(一) 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
(二) 学校支持状况分析 |
第三章 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理论分析 |
一、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必要性分析 |
(一)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 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客观要求 |
二、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可行性分析 |
三、学校作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一) 学校方面的因素 |
(二) 家庭方面的因素 |
(三) 政策法规的因素 |
(四) 人员与机构因素 |
第四章 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策略研究 |
一、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理论基础 |
二、学校对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支持的行动研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的具体实践过程 |
三、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途径探析 |
(一) 完善“家长会”制度 |
(二)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
(三) 建构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
(四) 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 |
(五) 优化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 |
(六) 创设条件,引导家长们交流教子经验 |
(七) 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问题的提出 |
一、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
(一) 调查的操作过程 |
(二)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
二、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
(一) 亲子关系的失调 |
(二) 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 |
(三) 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大 |
(四) 个体对家庭缺损这一挫折情境的适应困难 |
三、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措施及实例分析 |
(一) 建立心理素质档案 |
(二) 加强爱的教育,以师爱来补偿学生爱的缺失 |
(三) 对监护者进行辅导,改善其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 |
(四) 心理辅导方式应多样化 |
(五) 注意辅导方法与经验的“本土化”与针对性 |
(六) 针对各种不良倾向,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 |
(七)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10)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老师:明天你是否会面临下岗?(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周乐泓.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的实地调研[D]. 王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3]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J]. 杨文学. 时代文学, 2016(04)
- [4]个体化与城市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 ——以上海市ST社区的经验为例[D]. 杨雪晶. 复旦大学, 2011(12)
- [5]天之骄子[J]. 杰弗里·阿彻,王腊宝. 译林, 2004(02)
- [6]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7]健康人力资本视角下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D]. 刘红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学校对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研究 ——以天津市下岗职工子女家庭教育为例[D]. 李建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07(06)
- [9]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 李学容. 西南师范大学, 2002(02)
- [10]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 莫夏莉.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