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英语学习(二十) Reading Text Current Concepts in Pediatric Adenotonsillar Disease——Clinical Evaluation(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玲[1](2020)在《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背景下,翻译需求迅速增长,而翻译引擎也是不断更新换代,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而备受语言服务商的青睐。即便如此,机器翻译的实际翻译质量也还是难以与人工翻译相媲美,不足以达到客户的要求,而近年来兴起的译后编辑则有效弥补了机器翻译的不足。如今,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MTPE)的模式。本文是一篇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The Sense of Dissonance:Accounts of Worth in Economic Life)的社会学书籍。由于所选文本为信息型文本,用词严谨,逻辑清晰,术语较多且部分术语重复率较高,适合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方法进行翻译。因此,笔者选择了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所选文本,然后将其导入SDL Trados翻译软件中,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从词法、句法及语篇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机器翻译的错误类型,并基于语境理论的指导,从上述三方面给出了译后编辑的方法,辅以大量例句加以解释说明。文末笔者也提供了一些研究建议,希望本文能为研究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袁洁[2](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科技翻译实践报告 ——以医学科普类文本汉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医学领域的交流也日益增加。作为国内外医学研究交流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大众对医学科普类文本的翻译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对医学文本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且目前对医学科普类文本英译汉的研究几乎没有,尤其是相关的翻译策略及其方法的研究更是有限,因此对医学科普类文本的翻译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文本来自美国很受欢迎的医疗保健服务网站WebMD,本网站科普类文本旨在用通俗、生动、易懂的语言向大众宣传和普及医学知识,兼具科技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的特点。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在比较中英医学文本特点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次选取翻译实践中的典型例子进行具体分析,对医学科普类文本独特表达方式、英语术语和句子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采用了转化法,省略法,增补法等使得译文符合汉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从而实现了功能对等。探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科普类文本翻译中的策略,从而为科技翻译中医学科普类文本的英译汉提供参考。本实践报告共包括五个部分,即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翻译理论概述、文本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译者通过对翻译报告的撰写和理论的研究,发现功能对等理论对医学科普类文本翻译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词汇翻译中,要在直译的同时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以此实现词汇对等;要将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及长难句分别转化为符合汉语特点的动宾结构、主动语态与简单句,以此达到句法对等;需通过保留或替换连接词,使译文保持应有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实现语篇层面的对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者希望此次翻译实践报告能帮助译者对该专业领域的汉译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世界医学知识及治疗成果的交流和学习,同时也为医学科普类文本翻译提供参考及研究素材。
温亭亭[3](2019)在《《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启示》(第十七至十九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先天性疾病、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和突发病等发病率升高。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国家出台的多项宏观规划都涉及健康产业,鼓励健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在提醒人们重视自身健康。然而,现在国内介绍人类健康与健身历史的中文文本并不多,人们所能了解的有关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选取健康与健身类文本。本翻译报告的翻译材料原文选自《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启示》(A History of Health&Fitness:Implications for Policy Today)的第十七至十九章,共计约20000单词。该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健康科学教育的兴起,文学作品中对健康健身方面知识的探寻,体育教育者教授儿童健康健身知识以及各部分内容对当今政策的现实影响。因此,译者通过翻译此书可以了解各个国家健康与健身方式及国家政策的转变,能够为读者提供可读的健康类译本以及为政府制定健相关的健康政策提供有现实意义的参考文本。本文从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 August 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出发,以最佳关联为指导,并运用增译、减译、转换、拆分和合并等翻译技巧,探讨健康历史类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并结合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加以分析,以达到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本翻译报告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节内容为引言,简要分析翻译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原文本及关联翻译理论。第二章节为翻译过程描述,即译前准备、译中和译后三部分内容。第三章节为案例分析,详细分析翻译过程中的翻译难点及翻译过程中常用的翻译方法。第四章内容为结语,主要针对译者翻译过程的思考、译文和翻译报告的局限性和尚未解决的系列问题的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使得译者的翻译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以及对关联翻译理论和信息型文本翻译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深刻体会到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充分的译前准备对顺利开展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人们研究健康健身的历史类信息型文本及政府制定健康政策提供参考。
符文慧[4](2018)在《《糖尿病教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新的医学成果不断问世,医学英语汉译已成为中国医疗工作者了解国际医学发展动态的重要桥梁。因此,本翻译报告基于Richard I.G.Holt编着的《糖尿病教程》第十三章“发展趋势”中的第66节和67节的翻译实践,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语域理论为指导,讨论医学英语文本的翻译。本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材料来源和主要内容,以及翻译的目的和重要性;第二章介绍了译前准备;第三章介绍了语域理论的概念,以及语域(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定义;第四章通过对源语文本的语场、语旨、语式的分析,讨论了所选材料的语域特征;第五章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如何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语场、语旨、语式方面的对等从而实现译文和原文的语域对等;案例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具有医学含义的普通词汇、复合词、缩略词的翻译和药物名称的音译;对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may的翻译;以及讨论了译文中专门术语和规范句式的选择。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实践证明,在翻译过程中,以语域理论作指导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译者的主观性,从而能更好地忠实于原文,确保译文质量。
金晶[5](2020)在《《抽动症和妥瑞氏综合征的自然疗法》(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为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文节选于Sheila Rogers DeMare所着的Natural Treatments for Tics and Tourette’s(《抽动症和妥瑞氏综合征的自然疗法》)一书中第六章至第八章的内容,该书出版于2008年10月,但此次翻译项目是该书的第一本中译本。Sheila Rogers DeMare是一名美国医生,也是国际非营利性组织Association for Comprehensive NeuroTherapy(ACN)的创始人,该组织致力于探索诸多神经性疾病替代性、非毒性治疗方案,主要研究的疾病包括妥瑞氏综合征、自闭症、强迫症、忧郁症等神经性疾病。此翻译项目是将此书首次翻译成中文,对于中国读者意义重大。该书的主要探讨通过各种自然疗法如健康饮食、去除污染、清除妥瑞氏综合征产生的部分源头来减轻该疾病的症状,笔者所翻译的三个章节的内容为相关的临床研究介绍、治疗方法以及指导人们如何开始采取行动。该书是一本普及抽动症领域医学知识的英语着作,提出了一些治疗和研究该疾病的新观点,旨在为患者和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翻译该书对传播及科普抽动症和妥瑞氏综合征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基于这一翻译实践,本报告介绍了此次翻译的背景和意义,描述了完整的翻译过程,包括文本分析、译前准备和译后翻译质量的控制,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Trados并充分利用搜索引擎来进行了平行文本收集、术语的提取、翻译及验证,通过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实现全文术语的统一及避免了重复翻译同一内容。报告还分析了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翻译中不仅要做到保持原文内容的专业性、科学性,还要平衡其通俗性和传播性,在翻译中做到保持原文的文体风格,译文要兼具科学性和通俗性。基于重难点再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措施,在文中案例分析部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在报告的结论部分,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作了简要的总结,希望能为同类型翻译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陈秋静[6](2019)在《《临床协调员手册》(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各国在医学方面的联系日益频繁,中国也不断推进本国医学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因此医学类文本的翻译愈发重要,这直接影响了相关信息的传递和获取。《临床协调员手册》是由津石公司委托译者翻译,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士提供临床协调员的职业简介。本报告是在翻译目的论的基础上,以上述科技类医学文本的英汉翻译为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来探讨笔者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翻译技巧解决了问题。本报告首先介绍了此项翻译项目的背景、要求和重要性。其次介绍了翻译准备,这使得翻译过程更加明确。然后作者讨论了翻译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如两栖词汇,缩略语,被动句,长难句等,并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借助如选词法,转换法,综合法,增译法和省译法的翻译技巧解决了相关问题。最后介绍了客户反馈、笔者自评以及在此类翻译上的建议。经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医学类文本的英译汉工作,在前期,译者首先需要通过译前准备来熟悉医学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术语;其次,译者需要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最后希望本报告可以为其后的医学文本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贺馨田[7](2021)在《《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1-3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译者所选的书名为《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作者是神经学科学家大卫·伊格曼,该书于2020年8月25日出版。译者选取本书的第一到三章作为翻译实践的源文本。所选取的源文本的主要内容为作者用相应的类比故事来解释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例如,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会互相斗争,占领对方的领地。源文本是具有科普性的信息型文本。翻译之前,译者做了译前准备,包括分析源文文本,准备平行文本及翻译工具。通过详细分析,译者将在翻译郭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分类。第一个难点在于术语翻译,由于缺少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译者需要解决关于人体结构,神经科学,机械和武器的术语,以及外国名称的翻译难点。因此,译者采用音译和注释的翻译方法来解决这方面难点。第二个难点在句法层面,为了向目标读者准确传递原文意思,译者要重点分析的难点是省略句和长难句。译者选择翻译方法中的省译法,倒置法,増译法及重构法来解决这方面的翻译难点。最后的难点在文本层面,在源文本中,作者记录了很多临床症状,大脑疾病的治疗方案以及神经实验,其中一些成为译者理解和表达的困难。为了使文章表达清晰流畅,译者运用了的照应,连接词和替代的衔接手段。在本篇翻译报告的最后一部分,译者总结了在完成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过程中的收获和依然存在的局限,这些收获和局限对译者的翻译十分有帮助。
李颖[8](2019)在《主述位推进模式的英汉翻译实践 ——以《碎片叙事:健康,疾病与文化》为例》文中提出在翻译研究中,主述位推进模式是值得探究的语篇要素之一。本文以《碎片叙事:健康,疾病与文化》前五章的翻译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在英汉翻译实践过程中该如何应用主述位推进模式。国内学者在韩礼德提出的主位、述位概念的基础上,把主述位推进模式细分为若干种不同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碎片叙事:健康,疾病与文化》前五章中的例子,试图说明主述位推进模式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意义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使用的翻译策略。分析表明,由于英汉分属于不同语系,汉语的信息流可能与英语不完全一致。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应仔细分析主述位推进模式,适当调整主位和述位在句子中的顺序,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看出,主述位推进模式既可以解构原文本,也可以重建目标文本的语篇意义。
于涵[9](2019)在《语义场理论指导下英语定语结构的汉译方法 ——以《法律心理学:简要入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为《法律心理学:简要入门》一书的翻译项目报告,笔者为全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定语结构是翻译的重难点之一。本文从语义场理论的视角出发,将义素分析法与翻译技巧相结合。笔者结合自身翻译实践经验,概括了英语定语结构的三种特征性差异,即定语的位置差异,数量差异,以及中心语是否为事件名词,并以此为基础对全书中出现的各种定语结构进行分类,最终分为三大类共十一小类。本文进而总结了五种翻译英文定语结构的方法,即直接对应法、拆分法、多项定语组合法、补充法、和转换法。其中,直接对应法适用于结构简单,定语数量在两个以内的定语结构。但对于结构复杂,定语数量在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定语结构,一般应先采用拆分法,缕顺原文定语结构的表达逻辑,和一个句子里的多个中心语之间,以及单个定语结构之中多个定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多个定语有较多的相同义素,则可以将这些定语整合成一个汉语表达形式。如果中心语由动作名词充当,应将该定语结构转化为主谓结构等其他汉语表达方式,并根据具体语境补足动作的施事或受事。此外,本文认为译者在翻译定语结构时,应尽量保证原文中心语的核心地位,即便使用转化法,也应突出原文中心语在目的语结构和语义中的相对重要角色。这一原则可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文内容,信息重现度高,同时符合汉语读者的认知模式,表达通顺,可读性强。
姜嘉兴[10](2020)在《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文中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意义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多以实现评价意义的词汇语法资源为主。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评价意义包含态度、介入、级差三个系统。其中态度系统是评价意义的核心,介入与级差系统负责调节态度意义(Martin&White,2005)。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如Halliday&Hasan,1985;Sinclair,1987)认为,介入与级差系统中的资源以及一些评价系统以外的词汇语法资源也具有态度意义,进而实现评价意义。这类评价意义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当前学界对这种隐性评价意义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讨论不多;(2)对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描写不足;(3)对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协作机制解释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深入探讨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对隐性评价资源进行描写并建构相应的分析框架,同时对该框架内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协作机制进行阐释。首先,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了讨论。为了说明隐性评价意义的本质,本文引入与评价意义相关的价值哲学理论对隐性评价意义与评价理论中的评价意义进行区分,发现前者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即对某种价值成立的可能性的判断结果,而后者则是对给定价值效用的记录或陈述。本文结合功能语言学家对评价意义的讨论,进一步推理出隐性评价意义的三个组成成分:价值的内容、价值成立的条件及价值的表征方式,并据此构建了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系统、情景系统与推理系统。其次,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情景、推理系统中的资源分别进行了描写。根据隐性评价意义的特征,本文选取学术语篇为研究对象,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检索源,各取SCI、SSCI、A&HCI近10年内(2008年~2018年)影响因子排在前100位的研究性论文作为本文的研究语料(共300篇,约200万字),对其进行定性的实例分析与定量的语篇检索(包括索引定位、词频检索、搭配检索等)。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与总结,得到的隐性评价意义三个系统中包含的资源类型如下:在价值系统中,由于价值意义是人们判断的结果,本文引入心理学中激活判断活动的三种启发方式,将价值系统分为代表式、可得式、锚定式三种类别。根据语料分析的结果,实现代表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具有限定性、精确性、特殊性等概念的指称语、修饰语、附加语;(2)含有归属、识别、象征等概念的参与者成分以及附加语;(3)包含相似性或差异概念的参与者成分和修饰语。实现可得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含有介绍性、客观性、清晰性等概念的及物过程、参与者成分及修饰语;(2)具有建议或计划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锚定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数量语或具体数字;(2)表达数量关系的及物过程、修饰语及一些衔接手段;(3)具有包含或排除概念的及物过程。在情景系统中,由于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是语篇作者主观建立的即时情景,本文引入话语分析中“语境模型”的基本观点(即语境具有主观性),将情景系统分为设置与发生两个子系统。研究发现,情景的设置系统包括突显、情态、言据三个子系统,其内部语言资源包含:(1)表达比较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比较结构以及表达因果概念的物质过程、连词(词组)、附加语等;(2)情态动词;(3)学术语篇的引用方式以及属格人称代词。情景的发生系统指情景内各种信息的存在方式,由及物过程的完成体与进行体实现。在推理系统中,本文将价值意义的组织方式视为解决学术语篇研究问题的心理表征过程,借鉴心理学中“心理模型”的基本观点,认为推理过程即为心理表征,并将推理系统分为归纳与演绎两个成分。研究发现,归纳可由含有总结或完成概念的物质过程、参与者成分、修饰语、附加语等资源实现或具备起源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演绎有主、客观之分,由主位推进模式实现。推理依靠的知识类型可以分为算法类知识与描写/解释类知识。算法类知识可由含有顺序概念或先后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实现,描写/解释类知识的识别取决于小句表达的具体内容及上下文。最后,本文通过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所收集的部分语料,并基于分析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三个系统间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建立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三维空间模型及其矢量与代数两种表征方式。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关于评价意义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在理论上阐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揭示了隐性与显性评价意义间的关系,说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部构成,拓展了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之间的关系,解释了语言、心理、语境在隐性评价意义中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在应用方面,对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探究不仅呈现了实现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而且为学术语篇写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写作策略,使学术语篇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适切的语言表达。
二、专业英语学习(二十) Reading Text Current Concepts in Pediatric Adenotonsillar Disease——Clinical Evalu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英语学习(二十) Reading Text Current Concepts in Pediatric Adenotonsillar Disease——Clinical Evalu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
Chapter 1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1.5 Project Objective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Translation |
2.2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
2.3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3.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3.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Chapter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Work |
3.1.1 File Processing |
3.1.2 Term Base |
3.1.3 Selection of MT Engine and CAT Tool |
3.2 PE Process |
3.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4 Case Study of MT Errors |
4.1. Lexical Errors |
4.1.1 Under-translation |
4.1.2 Mistaken Form/Format |
4.1.3 Mis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2 Syntactic Errors |
4.2.1 Improper Word Order |
4.2.2 Mistranslation of Phrases |
4.2.3 Mistranslation of Clauses |
4.2.4 Mis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4.3 Discourse Errors |
4.3.1 Redundancy |
4.3.2 Inappropriate Collocation |
4.3.3 Confused Logic |
4.4 Summary |
Chapter 5 PE Methods |
5.1 Context Theory |
5.2 PE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
5.2.1 Replacement |
5.2.2 Supplementation |
5.2.3 Omission |
5.3 PE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
5.3.1 Segmenting and Reorganizing Sentence Structure |
5.3.2 Adjusting Word Order |
5.4 PE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
5.4.1 Using Cohesive Means |
5.4.2 Rewriting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Implication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
Term Base |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科技翻译实践报告 ——以医学科普类文本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Objective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1.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Task |
2.2.1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2.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Selected |
2.2.3 Translation Plans Made |
2.3 Translation Process |
2.4 Measures Taken after the Translation Task |
2.4.1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rget Text |
2.4.2 Evaluations from the Customers |
Chapter3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2 Key Point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3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Popular MedicalScience Text |
Chapter4 Case Study |
4.1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and Their Solutions |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
4.1.2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ed Stucture |
4.2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and Their Solutions |
4.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4.2.2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
4.3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and Their Solutions |
4.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Between Sentences |
4.3.2 Cohesion and Coherence Between Paragraph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Practice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Ⅰ Glossary |
AppendixⅡ Source Text |
AppendixⅢ Target Text |
Achievements |
(3)《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启示》(第十七至十九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4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s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and Analyses |
3.1.1 Terminology |
3.1.2 Proverb |
3.1.3 Picture Annotations |
3.1.4 Long Sentences |
3.1.5 Passive Sentences |
3.2 Methods Applied in Translation |
3.2.1 Annotation |
3.2.2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
3.2.3 Conversion |
3.2.4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Enlighenments in Translation |
4.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Work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Terminology |
Appendix Ⅲ Proper Nouns |
(4)《糖尿病教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Source and content of this translation task |
1.2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2.1 Preparation for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
2.2.2 Translation tools |
2.2.3 Basic glossary preparation |
Chapter Three The Introduction of Register Theory |
3.1 The definition of"Register" |
3.2 The definition of Field,Tenor,and Mode |
3.2.1 Field |
3.2.2 Tenor |
3.2.3 Mode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Register of the Source Text |
4.1 Field of the source text |
4.2 Tenor of the source text |
4.3 Mode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Five Case Analysis |
5.1 Field equivalence |
5.1.1 Translation of common English words with medical meaning |
5.1.2 Translation of compound words |
5.1.3 Translation of acronyms |
5.1.4 Transliteration words |
5.2 Tenor equivalence |
5.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constructions |
5.2.2 The translation of"may" |
5.3 Mode equivalence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Appendix1 原文 |
Appendix2 原文 |
Appendix3 译文 |
Appendix4 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5)《抽动症和妥瑞氏综合征的自然疗法》(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
1.3 Layout of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ng Process |
2.1 Analysis of the Saurce Text |
2.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2.1 Collection of Parallel Texts |
2.2.2 Extraction,Transl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erms |
2.2.3 Main Tools in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The Key and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
3.2 Principles of the Translation |
3.2.1 The Principle of Accuracy |
3.2.2 The Principle of Smoothness |
3.2.3 Consistency of the Original Stylistic Featur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Findings |
4.2 Reflections |
4.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Practice |
References |
Appendix1: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2:Published Research Papers |
Acknowledgements |
(6)《临床协调员手册》(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 Source Text Analysis |
2.2 Accumulation of Abbreviations |
2.3 Overview of Skopos Theory |
2.3.1 Skopos Rule |
2.3.2 Coherence Rule |
2.3.3 Fidelity Rule |
Chapter Three Problems and Techniq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
3.1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
3.1.1 Abbreviation and Amphibious Vocabulary |
3.1.2 Passive Voice |
3.1.3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 |
3.1.4 Coherence |
3.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Under the Skopos Theory |
3.2.1 Diction |
3.2.2 Conversion |
3.2.3 Synthesis |
3.2.4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
Chapter Four Assessment and Reflections |
4.1 Feedbacks from the Client |
4.2 Self-assessment |
4.3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ppendix |
(7)《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1-3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1.3 Introduction to David Eagleman and Livewired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1.3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
2.2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
2.3 Proofreading for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
3.1 Difficulties in Terminologies |
3.1.1 Terms of Human Body Structures |
3.1.2 Terms of Neuroscience |
3.1.3 Terms of Machinery and Weapons |
3.1.4 Translation of Foreign Names |
3.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al Level |
3.2.1 Elliptical Sentences |
3.2.2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3.3 Difficulties at Textual Level |
3.3.1 Transl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
3.3.2 Translation of Therapy of Cerebral Diseases |
3.3.3 Translation of Neurological Experiments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Methods in Terminologies |
4.1.1 Transliteration |
4.1.2 Footnote |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Syntactical Level |
4.2.1 Omission |
4.2.2 Inversion |
4.2.3 Amplification |
4.2.4 Reconstruction |
4.3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extual Level |
4.3.1 Reference |
4.3.2 Conjunction |
4.3.3 Substitu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Gai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TERMINOLOGIES |
(8)主述位推进模式的英汉翻译实践 ——以《碎片叙事:健康,疾病与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ss |
1.1 Introduction |
1.2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1.2.1 Overview of Thematic Structure Study |
1.2.2 Identifying Theme |
1.2.3 Theme-Rheme Progression |
1.3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4 Translation Process |
1.4.1 Prior-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4.2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
1.4.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Case Analysis |
2.1 Introduction |
2.2 Theme Reiteration Pattern Translation Examples |
2.3 Rheme Reiteration Pattern Translation Examples |
2.4 Parallel Pattern Translation Examples |
2.5 Linear Extension Pattern Translation Examples |
2.6 Intersecting Pattern Translation Examples |
2.7 Derived Theme Pattern Translation Examples |
2.8 Derived Rheme Pattern Translation Examples |
2.9 Summary |
Conclusion |
Note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Source Text |
Target Text |
(9)语义场理论指导下英语定语结构的汉译方法 ——以《法律心理学:简要入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1.4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view of the Semantic Field Theory |
2.2 Review of attributive structur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
2.2.1 The attributive structure of Chinese |
2.2.2 The attributive structure of English |
2.2.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ttributive structure and Chineseattributive structure |
2.2.4 Translation skills of attributive structures |
Chapter Three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ttributiv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Text |
3.1 The Criteria of Classification |
3.2 The Scheme of Classification |
3.2.1 The AS with a single attribute |
3.2.2 The AS with multiple attributes |
3.2.3 The AS with compound attributes |
Chapter Fou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mantic Field Theory to Translating Attributive Structure |
4.1 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
4.2 Methods of Translating Attributive Structures |
4.2.1 Correspondence |
4.2.2 Division |
4.2.3 Combination |
4.2.4 Supplementation |
4.2.5 Transformation |
4.3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
4.4 Example Analysis |
4.4.1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ASs with a single attribute |
4.4.2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ASs with plural modifiers |
4.4.3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ASs with both premodifiers andpostmodifiers |
4.4.4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the AS with progressive modifyingrelationships |
4.4.5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ASs with cross modifying relationships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 |
Appendix |
(10)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2 评价意义的概念研究 |
2.3 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研究 |
2.3.1 隐性评价意义的语篇资源 |
2.3.2 隐性评价意义的局部词汇、语法资源 |
2.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2.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 |
2.4.1 隐性评价意义与人际元功能 |
2.4.2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篇元功能 |
2.4.3 隐性评价意义与概念元功能 |
2.4.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相关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2.5 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研究 |
2.5.1 情态、立场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
2.5.2 模糊语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
2.5.3 隐性评价意义在学术语篇中的应用 |
2.5.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的现存问题 |
2.6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概述 |
3.2 隐性评价意义的组成成分:价值、情景与推理 |
3.3 理论基础 |
3.3.1 语言的系统与元功能 |
3.3.2 价值的启发方式——价值激活 |
3.3.3 心理模型——推理过程 |
3.3.4 语境模型——情景建构 |
3.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
3.4.1 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 |
3.4.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
3.5 小结 |
4 隐性评价的价值系统及其资源 |
4.1 概述 |
4.2 代表式启发及其资源 |
4.2.1 确指意义及其资源 |
4.2.2 范畴意义及其资源 |
4.2.3 类比意义及其资源 |
4.3 可得式启发及其资源 |
4.3.1 陈述意义及其资源 |
4.3.2 提议意义及其资源 |
4.3.3 可得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
4.4 锚定式启发及其资源 |
4.4.1 数量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2 范围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3 关系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4 锚定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
4.5 小结 |
5 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系统及其资源 |
5.1 概述 |
5.2 情景的设置及其资源 |
5.2.1 突显及其资源 |
5.2.2 情态及其资源 |
5.2.3 言据及其资源 |
5.3 情景的发生及其资源 |
5.3.1 事实及其资源 |
5.3.2 事件及其资源 |
5.4 小结 |
6 隐性评价意义的推理系统及其资源 |
6.1 概述 |
6.2 推理系统的展开方式及其资源 |
6.2.1 归纳推理及其资源 |
6.2.2 演绎推理及其资源 |
6.3 推理过程中的知识类型 |
6.3.1 算法类知识及其资源 |
6.3.2 描写/解释类知识及其资源 |
6.4 小节 |
7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及其选择机制 |
7.1 概述 |
7.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 |
7.2.1 价值系统的应用分析 |
7.2.2 情景系统的应用分析 |
7.2.3 推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
7.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特征及其选择机制 |
7.3.1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多重身份 |
7.3.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语义合成 |
7.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维度与空间 |
7.3.4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选择机制及其表征方式 |
7.4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局限性与不足 |
8.3 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文语料库来源 |
附录B 节选语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四、专业英语学习(二十) Reading Text Current Concepts in Pediatric Adenotonsillar Disease——Clinical Evalu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D]. 王玲玲. 浙江大学, 2020(08)
- [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科技翻译实践报告 ——以医学科普类文本汉译为例[D]. 袁洁.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启示》(第十七至十九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温亭亭.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糖尿病教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符文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抽动症和妥瑞氏综合征的自然疗法》(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金晶.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6]《临床协调员手册》(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D]. 陈秋静.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1-3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贺馨田.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8]主述位推进模式的英汉翻译实践 ——以《碎片叙事:健康,疾病与文化》为例[D]. 李颖. 兰州大学, 2019(08)
- [9]语义场理论指导下英语定语结构的汉译方法 ——以《法律心理学:简要入门》为例[D]. 于涵.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D]. 姜嘉兴.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