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捏造的谎言被事实撞得粉碎(论文文献综述)
柏晓斐[1](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李国亮[2](2020)在《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遏制和最后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在反对国际绥靖主义、争取苏联及世界人民援助、推动英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发展东方各民族反侵略统一战线等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维及中国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国际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内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动及相互作用下,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瓦窑堡会议召开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其思想具体表现为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到苏德战争爆发,其思想表现为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从苏德战争爆发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其思想体现为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法在远东均有保全殖民地的意图,美日在经贸上又有密切往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皆采取了妥协与绥靖的态度。从批评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应隔岸观火”、批评英国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到揭露英日东方慕尼黑阴谋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坐山观虎斗”,再到揭穿、反对日美策动的东方慕尼黑新阴谋、严密关注美日谈判进程,奉劝美国不应与日本订立任何妥协,上述一系列实践均体现了毛泽东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期望各国能够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抗战时期,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首先,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中共党内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得以树立和巩固,其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这种弱化并不妨碍双方继续保持基于相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特殊关系)。其次,毛泽东也极为关注苏德战局的发展,并根据苏德战况灵活调整国共关系。抗战时期的国、共、苏、美三国四方是处在一种相互咬合的链条关系中。这一链条包含三个要素:欧战态势、日苏关系、国共关系。作用机制则为:欧战态势影响日苏关系,日苏关系又进而影响国共关系。因此,毛泽东关注苏德战况就是关注中共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再次,毛泽东在对苏联及共产国际开展的国际统战活动中突出体现了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在苏德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其提供了情报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最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经历了由苏到美、由美到苏的转换过程,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战思想并非缺乏现实主义的逻辑。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知随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美国的形象认知实现了由帮凶到盟友的转变。皖南事变后,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上的举动一度给毛泽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此他逐渐将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置于美国,不仅主动邀请中外记者团及美军观察组来延,而且在军事、政治上与之展开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共七大期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反动,毛泽东的对美统战策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即由刚开始的团结为主、斗争为辅转为斗争为主、团结为辅。抗战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揭示出中国民族解放经验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关心、支持、指导在华日本人民开展反战斗争,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并大力援助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关注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乃是一种常态,他的很多决策都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极富代表性的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认同、支持同盟国的反法西斯世界战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社会舆论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过数次论战,借此可管窥这三种声音在当时社会的横向互动、竞争。此外,本文在论证毛泽东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的关注时,特别就中共“今年打垮德国,明年打垮日本”口号的出台、调整、废止,中共中央与各根据地的互动过程作了详细考察,揭示出了抗战时期中共决策、执行机制的复杂性。第二,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抗战时期,面对同盟国间的高层互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沉默,其在关注、评论的同时,于决策层面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三,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对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评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联合国创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形势剧变,毛泽东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经验、原则灵活运用到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其方法论原则可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毛泽东通过建立、驾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折冲尊俎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具体而言,其历史意义可概括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新时代条件下,争取有利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使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成为必要。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的外交智慧及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更为当前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因此,回顾研究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为新时代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把握世界前进大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李转萍[3](2020)在《哈里森·福尔曼在华新闻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惨遭国民党当局全面封锁,在新闻宣传方面尤为严重,体现在严禁国内外记者进入延安实地采访,并对外界宣称中国共产党消极抗日、不听指挥、袭击友军等。为了寻求真相,国外记者纷纷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到延安采访的请求。哈里森·福尔曼则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他于1943年11月首次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要求,1944年5月中外记者组成西北记者参观团前往延安参观。经过实地考察,福尔曼以文字方式将自己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整理成册,出版着作《北行漫记》将真实的共产党面貌在国际社会中宣传,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主要以哈里森·福尔曼在华的新闻活动为背景,研究在国民党新闻封锁前提下,福尔曼通过层层困境,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以及作为通讯员对中国的报道,进而考察他的新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本文研究包括七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节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文献资料的整理等。第二章节是对哈里森·福尔曼个人生平介绍,集中讲述其在藏区的探险经历,更值得注意的是福尔曼与当时活佛有直接接触。第三章节概述福尔曼作为通讯员以《纽约时报》为载体报道中国现状,包括经济、战事、美军志愿者等众多内容。第四章节介绍了西北记者采访团组建的过程及福尔曼所作出的努力,在多方面的促使之下,记者团得以组建。第五章节概述了福尔曼跟随记者团前往延安实地考察,并亲自采访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全面真实的介绍了共产党面貌。第六章节集中探讨福尔曼所着《北行漫记》,书中真实记录了艰苦抗战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大生产运动等内容,从而有力驳斥了国民党对中共的不实宣传。第七章节以福尔曼的新闻实践活动为分析对象,探索其背后的专业与精神态度,尤其对对外宣传以及新闻专业方面值得现如今新闻工作者的学习。
苗春荣[4](2017)在《席勒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F.C.S.席勒作为实用主义创始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与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一起共同支起了早期实用主义的大厦,为实用主义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其对于信念与行动的强调,以及对行动是否能带来某种实际的效果关注,使他成为实用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又由于其强调实用的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判断实用与否是以人的需求、渴望、目的等为标准的,所以其思想为实用主义思想增加了人本主义的维度,从而增强了实用主义思想的伦理价值的色彩,更加真切的体现出实用主义哲学对于人的真切的哲学关怀。这个从席勒的哲学中便可呈现出来。在其实用的人本主义形而上学中,形而上学一改往日那种绝对、一元、普遍、僵化的面孔,呈现出来的是以伦理学为基础的形而上学,经验的直接性、实在的可塑性与多元性;在其实用的人本主义逻辑中,席勒以传统逻辑为其批判的重点,在批判传统的形式逻辑和归纳逻辑之后,席勒自己的逻辑也越发清晰的显现出来,其人本主义逻辑以个人的意志为前提、以意志的选择为轴心,最后以人的行动为保证实现了人本主义逻辑对于传统逻辑的逆袭,一改以往逻辑刻板、无情、冰冷的特征,真正变成一个属人的逻辑;在对于真理观的问题上,席勒也一改以往真理观的那种去人性化的特征,重新将人的特征注入到真理的血脉之中,真理由此从产生、发展到检验都与人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真理真正成为属人的真理,为人所用,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管人的绝对。席勒的哲学无论是它的形而上学、逻辑学还是真理观都体现出其以人的需要、渴望为出发点,以人的意志为中介最后以人的行动为保证的特征,这便与席勒哲学其实是以伦理学为其全部的理论核心是分不开的,在其伦理学的思想中,人格作为价值的承载,自由作为伦理学的前提,不朽作为假设,最后信念与行动作为伦理思想的客体化体现出来。在其伦理学的思想中席勒将其哲学思想的属人的本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在这里也将席勒哲学的所有的指向统一起来,形而上学是以伦理为基础的形而上学、逻辑学是人的目的、需求为核心的,真理观也是以人的需要和人的目的与人的行动分不开的真理观,在其哲学的这三个大部分都始终贯彻了人这个主题的线索,而伦理学更是将这个主题发挥到了极致,更是由于其对于人的强调而成为了其哲学的底色,奠定了席勒整个哲学的基调。由此,席勒在实用主义的阵营中开创了新的哲学视角,增加了人本主义这个新的维度,由此为实用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石。
刘宪权[5](2016)在《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文中指出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超越了以往的规模,加剧了掌控的难度,催生了职业"网络推手",其社会危害性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本质是线下的传统造谣、传谣行为的互联网化与"升级版",刑法对其的规制力度应当更大。然而,现行刑法中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体系呈现出非专有罪名规制乏力、专有罪名规制范围有限的现状,导致刑事立法的"力有不逮"以及刑事司法的"越俎代庖"。对此,刑法应根据网络犯罪的特殊属性,通过完善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非专有罪名和新增设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这一专有罪名,以重构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体系。这才是刑法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应然路径。
田蕾[6](2016)在《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张炜的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梳理、分析、归纳、透视其小说叙事整体创作特征为主线,以当代诸多经典小说为对照,分别从写作资源、创作姿态、叙事策略、精神内涵四个维度来辨析研究张炜小说叙事的基本特征、叙事审美及精神意蕴空间,从而总结其小说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后撤与横站、趣味与意味等方面所提供的独特经验。绪论部分陈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起因、爬梳了当代文坛对张炜小说创作研究的主要及重要成果及现状。阐述了本文拟研究的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并对张炜小说的研究意义及价值进行了相关说明。第一章,融合与坚守——张炜小说的写作资源。主要研究了张炜小说的创作资源。在本章中,首先研究了地域传统文化对张炜小说文化内蕴的影响。从齐鲁文化的差异性特质、儒道孔孟黄老及入世与出世的不同抉择、对莱夷古国和齐国盛世转衰的文化反思等方面,着重地分析了地域文化对张炜小说历史感、道德感及忧患意识形成的潜在影响。接着又从经典文学阅读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诸子百家典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雅文学对其诗性写作的滋养。以及西方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其小说精神气质的寝染和塑造。并重点论述了文脉芳心的由来及对张炜小说一贯强调的“质疑反思,警示批判”写作精神的确立。最后又结合了张炜个人的成长及生活经历,重点阐述了童年的丛林回忆、少年的野地流浪、中年的自我放逐对其小说创作主题、叙事素材、情节结构、情感基调等方面的牵引及启示。第二章,横站与后撤——张炜小说的创作姿态。主要研究张炜小说的叙事姿态。叙事精神、叙事形式、叙事路径是进入张炜小说创作研究最为有效的通路。本章首先以“疏离”作为切入点,从鲁迅先生“横站”文坛的精神选择、隔视当下的精神反思、重构历史的精神探究,阐述了张炜小说对过分粘滞于日常现实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叙事的突破与超越,借此重拾当代文学日益衰微的生命力及通向终极的神性思维。接着又从小说的叙事形式入手,从叙事模式、叙事文体及叙事技法三方面分析归纳了张炜如何以“返回”性叙事解除当代文学“非传统文本”的叙事危机。并着力在小说创作中大量引入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模型、叙事技巧同现代小说叙事技法相互交融,从而形成特质的“兼容性叙事”文体。最后,以对其小说中文化性、奇幻性、历史性民间想象力的分析;对启蒙性平民立场、诗意的世俗立场、雅俗同构的人性立场等叙事立场的梳理;方言古语、野生土语、诙谐隐语等民间语言的阐释等方面着重论述了张炜小说特有的精英化民间叙事特征。第三章,智性与诗性——张炜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研究张炜小说创作的叙事策略。怪诞叙事、智性叙事、空间叙事是张炜小说创作的基本叙事策略。在本章中首先研究张炜小说的怪诞叙事,具体由怪诞叙事的类型确立、视角激活、功能解析三方面分析研究张炜如何以“奇幻”、“超验”、“非现实”的写作手法挣脱媚俗、趋同、趋时的现实写作,切近芜杂、奇异、荒诞的深层真实。接着,通过对反讽叙事、互文叙事、隐喻叙事的分类爬梳,研析了张炜夸张、幽默、犀利、奇俏、诙谐的审美叙事风格。并指出其以一种幽默的把玩姿态将现实的另一种真相巧妙地还原呈现于读者面前。最后借巴赫金的空间叙事理论、对话理论及中国传统小说的间架、套盒、板块、链条等叙事空间形式,通过对小说叙事空间的构成、叙事空间的多重交叉及空间叙事类型的整理分析,归纳研究了张炜小说空间叙事的基本特点。第四章,游荡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内涵。主要研究张炜小说的精神意蕴和思想价值。行走与游荡、探究与疑思、野地与高原是张炜小说精神内涵的三组核心关键词。本章先从行走与游荡的方式解读入手,解析了被迫逃离者、主动出走者、自我放逐者三种基本行走方式,进而论述张炜如何以游荡这种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生成小说的结构意义、文学意义及精神意义。接着又从考据部落远史、重探传奇轶闻、探秘革命疑案三个层面阐述了张炜如何探究记录历史真相。再以对当下现实欲望引起的精神衰败和金钱权力引发的霸权统治的目击寻访,揭示了改革后当下时代进程中城乡的真实面貌。继而对张炜一直坚持的“不相信”的疑思精神、同质的历史宿命观及现时性对先验性的反拨等精神思索进行了详细阐释,归纳、综合、研究了为何张炜要以探究与疑思作为其小说叙事的内在驱动力。最后本章通过对野地与高原这两个重要精神意象的梳理,分析研究了张炜小说精神家园的变迁及走向。从而进一步探讨野地高原的意蕴空间,全面重点地论述了张炜对现代进步性的思索及批判、对经济全球化的抵御与警示、对家族精神血脉的清洁与体认。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回顾,归纳出张炜小说价值的几组核心词,即趣味与意味、传统与现代、后撤与横站、野地与高原,对张炜小说在叙事策略、精神主题、审美意蕴及思想价值方面的成就与局限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和判断。
卢毅[7](2015)在《1944年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风波》文中研究表明1944年夏,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这是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对共产党根据地仅有的一次大规模集中采访活动,也是中共对外宣传的一次重大突破。围绕中外记者团的这次延安之行,国共两党曾进行过一场激烈的宣传暗战。国民党在阻挠未成后,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做了貌似周密的部署,但结果弄巧成拙,导致外国记者与之日渐疏远。相反地,中共则因积极主动、开诚布公,同时又善于沟通,最终赢得了多数外国记者的同情。这无疑显示了双方宣传技巧的高下。
刘璇[8](2014)在《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是个传奇的地方,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地位。然而,国民党表面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实际上则对延安及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围剿、经济围困和新闻封锁等政策,中断了外国人对延安的访问,加之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造谣污蔑,增强了延安和边区的神秘性,反而刺激了外国记者们前往探秘的强烈欲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采取“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方针,突破了国民党设置的重重阻碍,热情地邀请中外记者到延安参观访问。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赴延访问受到了国共两党的高度重视。国民党方面加紧了对共产党的攻击性报道,共产党则利用此次机会大力宣传自己。在记者团启程前后,国共双方都采取了应对措施以实现各自的目的。在参观访问期间,中外记者团按照国民党事先安排好的路线,游历了西安、山西和延安,接受了大量国民党刻意布置的“反共教育”,但似乎是失败的。中外记者亲身感受到了延安的实际风貌,使得国民党的谎言不攻自破。记者们比较客观地向全世界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貌、抗日主张和不可战胜的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抓住中外记者团到访的这次机会,揭露了国民党对中共的污蔑造谣,博取了多数记者的认可和支持,是这场国共舆论宣传战的大赢家。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延安之行,冲破了国民党多年来对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封锁,取得了新闻战线上“封锁与反封锁”斗争的重大胜利,使全世界了解了红色中国的真相。外国记者对延安和边区欣欣向荣的面貌的宣传,以及对八路军、新四军伟大成绩的赞颂,对世界人民和美英法同盟国政府重新认识陕甘宁边区和中国共产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杨海波[9](2014)在《列宁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就列宁的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列宁始终把文化放在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地位,在积极汲取马克思、恩格斯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文化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俄国具体各领域不断地掌握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既不固步自封,又不盲目标新立异,沿着马克思主义开辟的方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不断地发展创新文化理论,在分析和解决了帝国主义条件下俄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新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系列既与马克思、恩格斯一脉相承的,又植根于多样化俄国国情的新理论和新观点,逐渐发展成一套独具俄国特色和体现时代本质的科学的列宁文化理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最富于活力的生长点之一。因此,以文化为视角对列宁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既有助于我们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也有助于创造富于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现代理论形态。研究列宁文化理论,既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把它放到20世纪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总体格局中去,放到俄国这种落后、半亚细亚国家的特殊国情中去,放到探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史画卷中去;还要站在现代的角度,面向当代,面向社会主义改革,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向现代全球化浪潮。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列宁在不同历史阶段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尝试的内在矛盾,才能深入把握整个时代的脉搏和列宁思想的深层结构,历史地、真实地、生动地还原历史原貌,才能清晰勾勒该理论的纵向历史演进和横向的内容发展,才能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提炼出其蕴藏的思想底蕴和理论精华,才能明晰其何以为及何以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的思想支撑,才能创造性地发展列宁文化理论,以便高屋建瓴地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因此,本文着重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两个方面来探索列宁文化理论的具体内容,找出支撑列宁文化理论的内在骨骼,发掘出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讲,本文从纵向历史演进的角度探寻了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勾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理论的论述及其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为逻辑渊源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发展轨迹。从横向内容发展的角度就列宁文化理论的本质、结构、原则、功能、地位和价值进行剖析和探讨,既提炼出那些至今仍有启迪作用的方法论原则和哲理,又突出强调该理论的主旨。按照这一研究思路,本文主要从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发展历程、内容体系、历史地位及当代启示这五个方面对列宁文化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挖掘。列宁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他理论一样,既有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观因素,也离不开其赖以支撑的客观条件,它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多重社会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纵向的历史演进角度,帝国主义时代变化的世界历史格局引领了列宁文化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在社会实践发展的角度,批判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指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列宁文化理论发展的强劲动力;在理论渊源联系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理论以及俄国国内文化传统积淀是列宁文化理论的思想源泉;在主体性价值发挥的角度,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优化的知识结构、勇于批判的精神、广泛的兴趣爱好、自觉的文化意识是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深层内部因素。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昭示了列宁文化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列宁文化理论作为一个动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根据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则,可以把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轨迹归纳为探索期、形成期、深化期和进一步发展期四个阶段。其中,1893年至1903年列宁在俄国文化领域拨乱反正,在与民粹主义文化论战中初步探索提出列宁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后来进一步探讨列宁文化理论奠定了基础;1903年10月至1917年10月列宁在俄国革命斗争发展起伏跌宕转折时期,围绕民族主义文化问题阐明了民族文化一般与特殊的唯物主义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关于民族文化、文化领导权等比较明确的理论体系,这一阶段列宁文化理论开始形成;1917年11月至1922年11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新时期,从建设任务、建设原则、建设主体以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1922年12月至1923年列宁在生命最后时刻,从内容上和逻辑上继续发展了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深入推进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伟大实践中,在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的文化理论体系。列宁集中围绕着文化本体论、文化实践论和文化具体论三个层面对文化理论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探索和理性回答。其中,关于文化本体论,列宁主要从文化发生发展的条件、本质内涵、基本特征和结构功能四个方面突出强调文化的地位和价值。针对文化产生的条件,列宁强调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实践;针对文化内涵本质,列宁认为文化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把文化内涵上升到注重从心理、习俗或民族习惯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针对文化结构,列宁认为文化是个完整的整体;针对文化功能,列宁突出强调文化具有认知和凝聚的价值和功能;针对文化特征,列宁认为文化具有继承性、阶级性、批判性等特征。关于文化实践论,列宁主要从文化建设任务、文化建设原则和文化建设主体三个层面阐述文化理论的基础性内容。针对文化建设任务,列宁强调文化的建设任务是启发无产阶级自觉意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针对文化建设原则,列宁着重突出解放思想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则。针对文化建设主体,列宁要求既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力量,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力量,又要以知识分子作为骨干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于文化具体理论,列宁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资本主义文化论、文化遗产论、俄国文化阻力论、文化领导权论和文化革命论。针对资本主义文化论,列宁阐述了什么是资本主义文化以及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把关于资本主义文化观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突出强调资本主义文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并要求以辩证批判地态度对待资本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巨大文化力量,既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推动价值,又具有消极落后的滞后作用。针对文化遗产论,列宁着重突出一般文化遗产内涵和原则以及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和资本主义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针对俄国文化阻力论,列宁突出强调村社文化、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奥勃洛摩夫精神和法治精神缺失是阻碍文化发展的主要阻力。针对文化领导权论,列宁集中从文化领导权本质、文化领导权作用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阐述文化领导权价值和内涵,既强调了文化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又充分重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为巩固社会主义成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文化革命论,列宁着重要求根据俄国大众的文化困境,突出强调文化革命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措施,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又突出了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列宁文化理论虽然是在20世纪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但它的思想主旨不是面向昨天,而是面向当代,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问题,因此,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要将它放到当今时代的历史背景上去,用世界历史的巨大天平衡量列宁文化理论的巨大意义。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走向多样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活力,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列宁文化理论也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也有一些表述和理论不是那么完美和全面。但瑕不掩瑜,涉层者得浮萍,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列宁文化理论。它的历史局限性连同它的历史贡献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恰恰从正反两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我们应该深入把握列宁文化理论脉搏,真正把握其中具有永久魅力的思想蛟龙,为我们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新观念和新思维。
龙瑜宬[10](2012)在《索尔仁尼琴:历史语境与文明冲突中的反抗性写作》文中研究表明如何解释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一生思想立场的几次戏剧性转变,在俄罗斯与西方学界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难题。而在中国,作家后期思想的转变与推进,则还未得到应有关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种解释和接受困境的,恰恰是那些曾让索尔仁尼琴本人深感警惕,并努力反抗的“思想体系”与文化心态。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历史与个人交互作用”这一特定角度,重新梳理作家在各个重大历史关口的特定探求与情思:索尔仁尼琴需要面对的历史片段,几乎都是在激烈的文明冲突中形成的。而承续着俄罗斯强大的知识分子传统,作家与它们一次次地发生碰撞。他不得不用自己的反抗性写作,去尽量平衡那些已经严重失衡的外部结构。而这直接导致了其思想的“偏激”和日趋“保守”。古拉格经历为索尔仁尼琴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次精神驱魔。带着“俄罗斯作家”的特殊意识,他开始记录苏联的现代化急行军对传统价值观与社会联系的摧毁(第一章);“解冻”的中止,也未能阻止其在《古拉格群岛》中反抗那些抽空人类生活之丰富性,并让“恶”得以正义化的“思想体系”。通过“多声部”这一小说结构形式,他极力呈现了历史之非理性与开放性。而这些都支撑着作家对文明发展的所谓“普适”方案提出了质疑(第二章);不过,只有当索尔仁尼琴来到西方,看到了许多熟悉而危险的现代性“怪物”后,他才将20世纪俄罗斯的政治灾难与启蒙时代之后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失序联系起来。这位永远的反抗者也与西方这一并不像其表面看来那么开放的强势文明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跨文化经历既给他带来了诸多不适,也有力地刺激了其思想,让他得以逐步厘清自己的文化立场(第三章);隐居佛蒙特后,作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红轮》这部总结性的作品中。从自己的历史观与文化观出发,他对俄罗斯革命的所谓必然性与积极性进行了挑战。而与其对俄罗斯未来道路的寄望相呼应,他笔下的帝俄历史也闪现出了某种活力(第四章);苏联解体后,作家带着重建方案回到祖国,却发现俄罗斯在又一轮狂热的西化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只能以一种更加激烈的态度去提醒人们尊重本民族的传统(第五章)。考虑到中俄语境的高度相似,对索尔仁尼琴“逃回传统”之旅的这种追踪,将特别有助于我们思考现代性“红轮”碾压之下自身文明发展的许多困境、风险以及可能性。
二、捏造的谎言被事实撞得粉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捏造的谎言被事实撞得粉碎(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
0.2.3 已有研究评价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 |
0.5 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
2.1 政治形象定位 |
2.1.1 党领导的军队 |
2.1.2 人民的军队 |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
2.2.1 作风优良 |
2.2.2 纪律严明 |
2.3 军事形象定位 |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
3.2 加强军队建设 |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
4.1 文字宣传 |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
4.2 语音宣传 |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
4.3 形象宣传 |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
7.1.1 参军 |
7.1.2 支前、拥军、劳军 |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
(一)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史料 |
(二)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二、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的借鉴吸收 |
一、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
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国内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
一、对大革命时期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汲取 |
二、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批判总结 |
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借鉴发挥 |
第二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1935 年 12 月—1939 年 9月) |
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
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阐述 |
三、“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国际和平阵线 |
四、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提出争取外援办法 |
第二节 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1939 年 9 月—1941 年 6 月) |
一、用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 |
二、利用矛盾,部分突破共产国际指示 |
第三节 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
一、重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二、关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与扩大 |
第三章 反对国际绥靖主义 |
第一节 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一、委婉、私下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二、直接、公开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第二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 |
一、国民党反共投降危险的国际背景 |
二、拉开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序幕 |
三、掀起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高潮 |
四、落下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帷幕 |
第三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一、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二、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的缘由 |
第四节 关注、批评美日谈判 |
一、“劝告英美勿对日容忍,勿蹈张伯伦覆辙” |
二、“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 |
第四章 正确处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
第一节 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 |
一、灵活抵制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
二、开展整风运动,强化独立自主政治路线 |
三、支持共产国际解散,终止双方从属关系 |
第二节 声援苏联卫国战争,调整国共关系 |
一、关注苏德战局,坚信苏联必胜 |
二、纠正党内悲观情绪,鼓舞全党必胜信心 |
三、明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相结合 |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践行国际主义 |
一、坚持爱国主义,婉拒苏方不合理要求 |
二、践行国际主义,战略策应苏军 |
第四节 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与回归 |
一、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 |
二、苏联重拾远东影响力 |
三、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回归 |
第五章 争取、开展同美国的合作 |
第一节 对美国形象认知的转变 |
一、批评美国充当日本侵华帮凶 |
二、“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
第二节 从中外记者团到美军观察组 |
一、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 |
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 |
第三节 借助美国调处,促进国内政治改革 |
一、签署《延安协定草案》 |
二、“必须攻掉”美国政府的扶蒋主张 |
第四节 批评、应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
一、美国对华政策从扶蒋容共滑向扶蒋反共 |
二、“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 |
第六章 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民反战运动 |
第一节 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一、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 |
二、关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
第二节 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 |
一、阐述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缘由 |
二、提出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 |
三、援助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 |
第七章 关注、参与国际政治、军事局势 |
第一节 认同、支持同盟国反法西斯世界战略 |
一、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论战 |
二、关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
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 |
第二节 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 |
一、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二、对开罗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三、对德黑兰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四、对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第三节 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 |
一、关注联合国创建事宜 |
二、“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
第八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节 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 |
第二节 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 |
第三节 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 |
第四节 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 |
第五节 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
第六节 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 |
第九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
二、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 |
四、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
五、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积累经验、培育人才、奠定基础 |
第二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 |
二、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 |
三、为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年谱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哈里森·福尔曼在华新闻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与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跟思路 |
第二章 哈里森·福尔曼的生平简介 |
2.1 探险家——《穿过禁地西藏》的探索 |
2.2 通讯员——《纽约时报》的记录 |
2.3 记者——《北行漫记》的创作 |
第三章 中国现状——《纽约时报》的记录 |
3.1 福尔曼发往《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 |
3.2 福尔曼在《纽约时报》中报道的侧重点 |
3.3 福尔曼采写报道所带来的影响 |
3.4 《纽约时报》中福尔曼新闻稿件的写作特色 |
第四章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一员 |
4.1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组建背景与经过 |
4.2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人员组成 |
4.3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启程 |
第五章 福尔曼的边区之行 |
5.1 对南泥湾的访问参观 |
5.2 对延安的访问参观 |
5.3 福尔曼对中共领导人的采访 |
5.4 福尔曼前往前线观战 |
第六章 福尔曼的《北行漫记》 |
6.1 《北行漫记》的内容 |
6.2 《北行漫记》的新闻写作特色 |
6.3 《北行漫记》与《红色中国的挑战》之文本比较 |
6.4 《北行漫记》的影响 |
第七章 福尔曼新闻采访活动对当代的启示 |
7.1 对外传播的启示 |
7.2 对新闻从业者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席勒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外与国内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席勒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理论建树及影响 |
一、理论建树 |
二、影响 |
第二节 理论背景 |
一、绝对唯心主义泛滥 |
二、自然主义的盛行 |
三、分析哲学的萌芽 |
第三节 思想来源 |
一、普罗塔戈拉思想的影响 |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 |
三、近代经验论的影响 |
四、洛采思想的影响 |
五、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席勒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石: 具体的形而上学 |
第一节 以伦理学为基础的形而上学 |
一、角色的转换 |
二、转换的过程 |
三、转换的结果 |
四、形而上学的直接的经验性 |
第二节 进化论的形而上学 |
一、进化论与目的论 |
二、实在的可塑性和开放性 |
第三节 多元论的形而上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的法则:人本主义的逻辑 |
第一节 席勒对形式逻辑的批判 |
一、抽象的术语与命题 |
二、三段论必然性的幻灭 |
第二节 席勒对归纳逻辑的批判 |
一、作为假设的因果关系 |
二、批判性的看待因果关系 |
第三节 逻辑与心理学的关系 |
一、传统逻辑与心理学和意义的分离 |
二、逻辑与心理学不可分割 |
第四节 席勒的人本主义逻辑 |
一、人本主义逻辑的前提 |
二、人本主义逻辑的保证 |
三、人本主义逻辑的轴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逻辑的价值: 人本主义真理观 |
第一节 席勒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 |
一、批判七种传统真理观 |
二、传统真理观弊端的揭示 |
第二节 人本主义真理的特性 |
一、真理的实践性 |
二、真理的目的性 |
三、真理的有用性 |
四、真理的可塑性 |
第三节 人本主义真理的检验 |
一、真理检验的标准 |
二、真理检验的时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归宿:人本主义伦理学 |
第一节 人本主义伦理学的核心 |
一、价值的承载 |
二、价值的确认 |
三、价值的前提 |
第二节 人本主义伦理学的前提 |
一、自由的实在性 |
二、决定论的限度 |
三、自由与决定论的实践的统一性 |
第三节 人本主义伦理学的保证 |
一、不朽作为假设 |
二、假设与检验 |
三、信念与行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席勒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定位、局限与意义 |
第一节 席勒在实用主义家族中的定位 |
一、席勒与皮尔士 |
二、席勒与詹姆斯 |
三、席勒与杜威 |
第二节 席勒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局限 |
一、意义理论的社会维度的缺失 |
二、没有公正地对待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第三节 席勒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的意义 |
一、洞见了早期分析哲学的困境 |
二、增加了实用主义哲学的视角 |
三、开拓了逻辑学的人本主义维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现状分析 |
(一)网络谣言的类型 |
(二)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特点 |
二、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的实然路径 |
(一)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刑事立法规制现状 |
1. 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体系 |
2.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事立法之“力有不逮” |
(二)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刑事司法规制现状 |
1. 刑事司法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救火式”应对 |
2. 刑事司法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规制的“越俎代庖” |
三、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的应然路径 |
(一)网络造谣、传谣与言论自由界限的认定 |
1. 网络造谣、传谣者是否具有恶意(严重过错) |
2.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是否足以引起明显而即刻的危险 |
3.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所针对的对象是否为公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二)网络犯罪的制裁思路与规制理念 |
(三)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刑事立法完善 |
1. 完善诽谤罪的规定 |
2. 完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规定 |
3. 完善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规定 |
4. 完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规定 |
结语 |
(6)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炜创作流变 |
二、张炜研究概要 |
三、研究问题聚焦 |
四、研究意义及价值 |
第一章 融合与坚守——张炜小说的写作资源 |
第一节 齐鲁大地的文化滋养 |
一、齐鲁文化的差异影响 |
二、出世入世的思想导向 |
三、夷齐历史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经典阅读的文学浸润 |
一、雅与俗的情感交融 |
二、古与今的文脉传承 |
三、中与外的文化碰撞 |
第三节 个人经历的文学启示 |
一、童年与丛林天堂 |
二、少年与野地流浪 |
三、中年与跋涉高原 |
第二章 横站与后撤——张炜小说的创作姿态 |
第一节 疏离现实的叙事精神 |
一、横站文坛的精神选择 |
二、隔视当下的精神质疑 |
三、重构历史的精神探究 |
第二节 重返传统的叙事形式 |
一、叙事模式的回返 |
二、传统文体的渗透 |
三、叙事技法的复古 |
第三节 后撤民间的叙事路径 |
一、丰富的民间想象力 |
二、多维的民间叙事立场 |
三、多变的民间叙事语言 |
第三章 智性与诗性——张炜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怪诞叙事 |
一、怪诞叙事类型的确立 |
二、怪诞叙事视角的激活 |
三、怪诞叙事功能的解析 |
第二节 智性叙事 |
一、反讽叙事 |
二、互文叙事 |
三、隐喻叙事 |
第三节 空间叙事 |
一、小说叙事的空间构成 |
二、多重交叉的叙事空间 |
三、多样态的空间叙事类型 |
第四章 游荡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内涵 |
第一节 行走与游荡——张炜小说的精神结构 |
一、行走与游荡方式的解读 |
二、行走与游荡的意义建构 |
第二节 探究与疑思——张炜小说的精神内驱力 |
一、历史与现实的警视去蔽 |
二、探究与疑思的精神指向 |
第三节 野地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谱系 |
一、野地与高原的意象透视 |
二、野地与高原的意蕴生成 |
结语 |
一、行走与游荡 |
二、野地与高原 |
三、横站与后撤 |
四、传统与现代 |
结论:趣味与意味的共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7)1944年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风波(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庆的紧急应对 |
二、从西安到延安 |
三、“在国际宣传上我们也搞不过共产党” |
(8)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动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参访背景 |
2.1 外国记者迫切要求访问延安 |
2.2 中共的热情邀请与周恩来的努力促成 |
第三章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人员构成 |
3.1 国民党对记者团人员构成的阻挠和限制 |
3.2 记者团的中方人员构成 |
3.3 记者团的外方人员构成 |
3.4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名称分析 |
第四章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西安和山西之行 |
4.1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西安之行 |
4.2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山西之行 |
第五章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延安之行 |
5.1 记者团对南泥湾的参观访问 |
5.2 中共领导人会见和招待记者团 |
5.3 记者团对延安的参观访问 |
5.4 记者团的分裂和告别延安 |
第六章 国共两党对中外记者团的应对策略 |
6.1 国民党在记者团启程前的布置 |
6.2 共产党在记者团启程前的准备 |
6.3 国共两党在记者团访问期间的较量 |
第七章 中外记者团对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 |
7.1 记者团对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不同印象 |
7.2 记者团对国统区和边区城市的观察 |
7.3 记者团对国统区和边区精神面貌的观察 |
第八章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历史影响 |
8.1 个别记者仍坚持对中共和边区的攻击报道 |
8.2 多数记者对中共和边区真情谱写赞歌 |
8.3 中共赢得了舆论宣传战的最后胜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列宁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列宁文化理论形成的条件 |
一、列宁文化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列宁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 |
(二) 列宁时代的思想文化现状 |
二、列宁文化理论形成的实践需求 |
(一) 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迫切需要 |
(二) 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需要 |
(三)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
三、列宁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理论 |
(二) 俄国民粹主义文化传统 |
四、列宁文化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丰富的人文知识 |
(三) 勇于批判的精神 |
(四) 广泛的兴趣爱好 |
(五) 特殊的经历 |
(六) 文化自觉意识 |
第二章 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轨迹 |
一、列宁文化理论的初步探索(1893年-1903年10月) |
(一) 1893年到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之前的文化理论 |
(二) 1901年到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文化理论 |
二、列宁文化理论的形成(1903年10月-1917年10月) |
(一) 1903年10月到1907年第二次出国之前的文化理论 |
(二) 1907年12月到十月革命之前的文化理论 |
三、列宁文化理论的深化(1917年11月——1922年11月) |
(一) 十月革命初期文化理论的发展 |
(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文化理论发展 |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文化理论发展 |
四、列宁文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22年11月——1924年3月) |
(一) 文化理论在内容上的进一步发展 |
(二) 文化理论在逻辑上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章 列宁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关于文化本体的理论 |
(一) 文化发生发展论 |
(二) 文化内涵特征论 |
(三) 文化结构功能论 |
二、关于文化实践的理论 |
(一) 文化建设任务论 |
(二) 文化建设原则论 |
(三) 文化建设主体论 |
三、关于具体文化的理论 |
(一) 俄国文化阻力论 |
(二) 资本主义文化论 |
(三) 文化领导权论 |
(四) 文化遗产论 |
(五) 文化革命论 |
第四章 列宁文化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 |
一、列宁文化理论的历史地位 |
(一) 列宁文化理论的突出贡献 |
(二) 列宁文化理论的局限性 |
二、列宁文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
(一) 必须充分地认识和把握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
(二) 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
(三) 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
(四) 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三、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列宁文化理论 |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完整准确理解和把握列宁文化理论 |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列宁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索尔仁尼琴:历史语境与文明冲突中的反抗性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历史结构与个人选择 |
1、文明冲突中的“俄罗斯事业” |
2、未得解释的索尔仁尼琴问题 |
3、历史语境与跨文化视角中的反抗性写作 |
第一章 被背叛与被铭刻的:古拉格归来 |
1、青年革命者的精神驱魔 |
2、作家的神圣使命 |
3、“解冻先锋”笔下的“罪”与“罚” |
第二章 “思想体系”与开放历史:牛犊顶橡树 |
1、斗争的公开化 |
2、恶的正义化 |
3、历史的多声部 |
第三章 俄罗斯与西方:两扇磨石之间 |
1、不乏善意的前理解 |
2、跨界时的激烈冲突 |
3、双方的主要论争 |
(1) 西方的“苏联问题” |
(2) 西方文明的危机 |
(3) 西方视野中的“俄罗斯道路” |
第四章 进步与保守:滚动“红轮” |
1、在个人思想史中长成的《红轮》 |
2、革命,或其它可能 |
3、政治崩溃背后的精神失序 |
第五章 矫枉与守正:如何安置俄罗斯 |
1、巨变下的谨慎回归 |
2、故土上的再次“流亡” |
3、移动中的“中间道路” |
结语:“向后退”的智慧 |
参考文献 |
四、捏造的谎言被事实撞得粉碎(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2]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国亮. 湘潭大学, 2020(12)
- [3]哈里森·福尔曼在华新闻活动研究[D]. 李转萍. 兰州大学, 2020(01)
- [4]席勒实用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 苗春荣.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5]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刘宪权. 法学家, 2016(06)
- [6]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D]. 田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7]1944年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风波[J]. 卢毅.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1)
- [8]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研究[D]. 刘璇. 天津大学, 2014(05)
- [9]列宁文化理论研究[D]. 杨海波. 山东大学, 2014(10)
- [10]索尔仁尼琴:历史语境与文明冲突中的反抗性写作[D]. 龙瑜宬. 北京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