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企业银行财税一体化目标管理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林[1](1991)在《实行企业银行财税一体化目标管理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 当前,我市工业生产的速度、效益和后劲之间很不协调,制约着全市经济迟迟不能走出低谷。我认为解决的措施之一,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以工业生产企业为主体,实行企业、银行和财政税务部门一体化目标管理(以下简称目际管理),推动速度、效益和后劲三轮齐转。一、为什么要实行目标管理天津市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老工业基地,近几年来,其速度、效益和后劲比全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例如工业速度增长一直低于全国4~5个百分点.作为我市财
胡国强[2](2005)在《中国财政安全与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经过20几年改革的中国,随着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财政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和困难也很多,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几轮改革,但财政困难问题并没有根本好转,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国家财政能力与它所承担的使命很不相称,财政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连续发生大的金融危机,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随后发生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风暴等等。近几年来,我国财政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社会财力逐渐由政府向民间转移,两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总的趋势在下降,国家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也有所降低;二是自从东南亚危机以后,为了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债负担的增加和财政赤字的增大。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隐患会越来越大,危及我国的财政安全。传统的财政,主要是消费性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比较弱。自秦代至清代,中国集权官僚制国家的财政除了维系庞大官僚机器的开支需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担负水利工程、道路修建等公共建设,小农经济承担不了的事业都由财政承担。但这种财政职能决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欧洲重商主义时期,为了谋求霸权和应对战争需要,国家财政的主要任务是筹集财政收入,并不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正如亚当·斯密所讲,国家只是充当了一个守夜人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依赖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而财政这只“看得见的手”未受到重视。以罗斯福新政和苏联计划经济为实践基础而引发的凯恩斯学说,开始重视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证明,财政既是一种经济手段,同时也应是目的,如果财政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其手段和作用也就无法发挥。 本文总结财政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历史经验,力图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概念体系,对财政安全、财政隐患、财政风险、财政危机、财政安全预警、财政风险化解、债务安全等概念做进一步的改造或规定,并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论述体系要求,形成本文的基本论述结构。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通过对国家财政安全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探讨,在全面考察我国财政制度和财政运行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国家财政安全战略的初步设想及国家财政安全的预警系统。其中一些观点尚未成熟,对财政安全、财政风险的量化分析等也显得不够。 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导论。重点讨论对国家财政安全的认识,研究了中国财政安全的问题,分析我国国家财政安全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财政风险与财政安全。本章探讨了财政风险的概念、特征及与财政安全的关系,从财政赤字、国债、财政制度以及财政体制等几个方面对财政安全的影响入手,分析了财政风险所带来的财政安全问题。 第三章,金融风险与财政安全。主要论述金融风险对财政安全的影响,分析了金融风险的财政化,提出了金融风险的控制措施。 第四章,国企改革与财政安全。重点从国企改革与国家财政安全的一般关系、国企改革对国家财政安全的直接影响、国企改革对国家财政安全的间接作用,以及国企改革中财政安全的控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国有企业对财政安全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财政安全。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财政主权、国家财政政策能力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的财政危机问题。 第六章,预防财政风险构建预警系统。本章是论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介绍了国外财政风险的管理经验,提出关于我国财政安全战略措施和构建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思路,分析了财政安全态势的指标体系与监测预警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预警系统,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关键词中国,财政安全,预警,研究一》
钟洪亮[3](2015)在《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我国工业领域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短缺不断演变为产能过剩,并从消费品生产领域蔓延到投资品生产领域,产品市场结束了短缺供给态势,开始不断遭遇有效需求不足约束。一般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规律的优胜劣汰作用机制下,社会平均利润率开始发挥作用,循环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产能过度过剩、绝对过剩、行政性过剩等矛盾层出不穷,经济规制式微与行政干预渐强并驾齐驱,周期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和绝对产能过剩交织并存,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顽疾。进入新世纪以来,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一直是国务院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但至今仍未能有效缓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后改革时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转型阶段,产能过剩矛盾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展,从传统制造业、重化工业到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全面性、长期性、顽固性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产能过剩治理的长效机制,系统深化产能过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一致共识。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派生物。在国内外学术研究中不断丰富了产能过剩内涵,也深化了对产能过剩的认识,较好地辨识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过度投资、过度竞争等相关概念关联演化。在对不同过剩经济理论解读、评介中,汲取诊断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的理论资源,以形成更科学地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政策绩效,厘清产能过剩矛盾的波动特性与演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剖析当前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分别从国家治理转型、地方政府竞争、厂商能力特征与世界市场结构中,深入解析了不同产能过剩形成的一般机理。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与教训分析基础上,从宏观经济问题的微观视角和微观经济问题的宏观视角出发,提出新时期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的五大方略。
秦学[4](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认为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袁雨田[5](2015)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目标。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的空间载体、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城乡结合的社会综合体,更是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就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小城镇的有序协调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成为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基础。当下如何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以更好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重要议题。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小城镇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为轴线,以理论支撑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现状是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小城镇为总体框架,从四个大的部分详细阐述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的发展问题。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理论依据,该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这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二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城镇化道路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是当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直接理论指导。文章第二部分阐述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该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互促作用。其中小城镇建设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又会促进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我国经济增速总体放缓的转型发展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小城镇建设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消费结构的转型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该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分析了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效与发展。目前小城镇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区域布局、公用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与进步。其次,分析了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城镇规划不科学、主导产业缺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忽视、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和统筹城乡功能的发挥。最后,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如经营理念的缺乏、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等。文章的第四部分阐述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该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日本的小城镇建设实践与经验,从而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其次,在小城镇发展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般指导原则。最后,从小城镇发展的正确观念、产业支撑、环境改善、制度支持等四个大的方面详细论述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般路径,以期对未来我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李建华[6](2002)在《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转型期的二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发展时期。但日益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最大挑战之一,从而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忧虑。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研究转型期的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着重探讨了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和区域金融政策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转型期区域差距的区域政策建议。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就地区差距扩大问题作总的介绍,同时还包括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任务和结构。第二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目标、主体和手段。文中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中,都产生了以解决区域经济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区域经济政策定义为:区域经济政策是由政府或其它权威部门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区域制定的经济政策的总和。区域经济政策可分为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需要确定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的主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包括: 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布局政策,区域开放政策等,但最重要的是前三者。第三章从总体上对我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做了一个描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较小。而改革开放以后,无论从增长速度、总量份额和人均相对量方面,中西部与沿海地区 (包括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迅速扩大。中国的地区差距及其扩大,既有与世界各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如资源、技术、产业等结构因素的影响),又具有本国改革与发展中独特的制度和政策背景。文章从自然与基础条件、渐进式市场化转变、开放政策的区域推进以及产业结构效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对我国自建国以来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的状况作了一个实证描述。改革开放以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实行的是以地区间平衡(公平)为目标的内陆地区重<WP=3>点发展战略。它脱离了发展和效率的主题,片面强调了公平目标下地区之间的平衡,并且促成了重复建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促进东部地区经济重点发展的地区发展战略。此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东部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国家积累,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种成功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但这一战略迅速扩大了地区差距。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但是在对这一战略目标以及政策手段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第五章从投资、财政和金融三个方面对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是两者的人均投资额差距过分悬殊,且这一相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把中央投资项目重点转向沿海地区,形成沿海发达地区中央项目人均投资额大大高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投资额水平。沿海发达地区投资来源多样化,国有经济占投资总额比重迅速下降,非国有经济占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大规模引入外资也是提高这些省区人均投资额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反,欠发达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占投资总额比重过高,投资渠道单一,外资投资比重十分低下,人均投资额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区域财政政策对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央对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体制,二是区域税收政策,三是中央对地方的特殊性转移支付。财政包干分配机制使收入分配在总体上有利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加大了地区差距。体制补助和税收返还两种形式的转移支付达不到均衡各地提供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并使相对落后地区得不到应有的转移支付资金;在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中,东部地区占的份额较大,没有体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原则。在已有的众多融资渠道中,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外资利用三个方面。从三大地带来看,我国银行贷款与存款均呈东、中、西梯度递减。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银行信贷资金比重略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银行信贷资金增长较快,而中部则明显下降。中西部始终处于“贷大于存”的状态,而东部则基本上处于“存大于贷”的状态。我国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水平还很低。第六章对世界各国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各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包括:合理规划开发区域;以影响要素和企业区际流动为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适当采取直接干预措施;建立区域经济政策执行机构;<WP=4>为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立法保障等。 第七章对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目标、手段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区域政策的总目标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在保持发达地区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提高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政策子目标的
邹毅实[7](2006)在《我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林纸一体化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虽己取得很大成效,但进展依然缓慢。许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此做了大量操作层面上的具体研究,而对林纸一体化理论问题的研究甚少。虽然理论研究的滞后并不是制约我国林纸一体化进程的唯一原因,但笔者坚信,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对于林纸一体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不例外。为此,本文对林纸一体化的有关基础理论,重点对我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网络经济、循环经济等新经济环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林纸一体化创新模式——多层次半虚拟循环经济模式。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全面梳理,并结合我国林纸一体化的实践,从林纸一体化的内部优势理论、外部优势理论和组合方式理论三个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林纸一体化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从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双重加价、最优产量决策四方面研究了林纸一体化组织的组织协调和市场交易两种手段的形成机理,并由此阐明了企业组织内部林纸一体化动机的形成机理;通过研究林、纸企业单体组织外部风险的化解和林、纸企业实行联合后的竞争力,从企业组织外部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组织外部的林纸一体化动机的形成机理:从林纸产业的融合与集群、林纸企业的资产重组与组织网络化角度阐明了林纸一体化的组合机理。 其次,在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对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形成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林纸一体化动力机制模型。通过对其动因机制的研究,发现了利润最大化、潜在的市场竞争、原料保障及其成本优势、企业家的能动力、政府推动力是林纸一体化的真正原动力。通过对其产业组织机制研究,阐明了林纸一体化的基本构成要素由资源生产定向化、要素配置最优化,产业文化统一化、市场交易内部化、经营定位理性化、利润分配合理化、信息资源共享化、运作开放化等八个方面构成。通过对目标机制的研究,阐明了林纸一体化的目标定位是为了提高组织的联合利润和联合竞争力。 第三,通过对国内外各种林纸一体化模式的系统总结和归纳研究以及对各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的研究,构建了林纸一体化模式的分类系统。分别从垂直一体化角度、森林资源利用角度、合作形式角度、产业链构成角度、投资主体角度、一体化紧密程度对林纸一体化模式进行了6类19项的系统分类。 第四,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林纸一体化模式的指标体系,本研究采用简化的ISM建模方法构建了林纸一体化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一个由三级递阶系统(目标层、准则层、统计指标层)、三大类(和谐性、竞争力、一体化程度)的18项指标构成。通过对林纸一体化典型模式实证评价的应用,证明了这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李丽雅[8](2006)在《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指出都市农业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产生的,是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业用地,为城市带来建筑过密、空间和绿地减少、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后果,为此都市居民要求赏心悦目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随着都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食品的新鲜安全以及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文明等的要求不断增加。都市农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表明现代农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内在需求,反映了都市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在我国;都市农业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把大城市地区的农业和农村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强调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重视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业的综合功能的认识和开发,充分发挥农业对城市具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将会愈益显示出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因此,对大城市地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系统地研究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城市郊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包括理论总结、经验借鉴与实证分析三大部分,共分为有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探讨了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并对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都市发展与现代都市农业的产生。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都市的产生、发展与都市农业形成进行了考察,表明都市农业的形成是在城乡结合地带不断发生着的地域空间整合、城乡经济整合和行政体制整合过程这三维整合的结果;然后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从都市农业地域范围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的功能,都市农业的形式(包括都市农业的模式与类型),并对都市农业与一些相关农业类型(包括都市型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进行了辨析。综合国内外的研究,都市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张迎春[9](2004)在《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共分七章,可以看成两个部分:前四章探讨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后三章探讨统筹城乡发展中如何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从第一部分,即前四章看:第一章是统筹城乡发展概述,主要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内涵和意义。第一节,从必然性和可能性方面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提出,基于我国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背景,必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的发展观和世界多数国家发展的实践规律,必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我国物质条件的可能性,说明当前有条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我国环境条件的有利性,再说明当前具备了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第二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在了解城、乡概念及城乡关系产生的基础上,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第三节,从三方面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第二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两方面来尝试,试图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着中,找到了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论述,它表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是遵循历史规律的,是追求人类最高境界的必然要求,这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在经典理论中找到了依据。第二节,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分别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想进行分析,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找理论支撑。第三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第一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在经济发展方面,应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在社会发展方面,应着力给农民以国民待遇。第二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即统筹什么,概括地说,统筹城乡发展应在城乡经济发展、<WP=4>城乡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制度和城乡发展思路及相应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到城乡统筹,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第四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从经济发展角度,进一步探讨城乡怎样统筹发展,主要分析了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协调化和城镇适度化,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其中,第一节,阐明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业发展路径。第二节,阐明工业协调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业发展路径。第三节,阐明城镇适度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空间发展路径。从第二部分,即后三章,全文的第五、第六和第七章看:第五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金融支持,以此导出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从经济增长的有关理论和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说明金融于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恰恰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实依据,在介绍城乡金融资源流动的国际状况基础上,对照分析我国城乡金融资源流动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资源过度流向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现实依据。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从我国深圳特区开发中的金融支持、台湾农业金融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贷款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三方面的例证,进一步说明金融对经济的作用是明显的,也是有实践可证明的,所以,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是可行的,并且也将起到很好的效果。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总体构想,由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所以,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应是涉农行业,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是市场金融和政策金融,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要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方面着手。第六章是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间接融资角度)。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借鉴,以美国、日本为例,分析、总结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的<WP=5>国际经验。第二节,交代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背景,从农村金融的总体上、供给方和需求方,分别分析了我国农村间接融资现状。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从改革和完善原有农村金融机构、新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两方面着力,来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目的。第七章再探讨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直接融资角度)。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分析了现代经济中直接融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借鉴和背景交代,在借鉴国外农村直接融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直接融资状况进行分析,为后面分析作铺垫。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拓展农村直接融资渠道,应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着重推进农业经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以此
郑君豪[10](2005)在《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 ——兼析台湾金融混业与监管的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在二十世纪结束前的十年里,主要发达国家均放弃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严格规定,实行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再度掀起。混业经营浪潮带来的不仅是金融机构业务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金融监管体制的革新,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多种监管模式。在此大趋势下,台湾于2001年也正式通过和实施了《金融控股公司法》,步入混业经营时代。 本文通过理论演绎与实践归纳的方法探索世界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的相互关系及其相关问题,并通过实证方法总结台湾地区金融混业与监管的变迁,以期印证某些观点和给中国大陆的金融混业提供一些启示。 首先,以金融效率概念为桥梁,以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金融监管函数为分析工具,分析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内在联系,为实践中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间的密切关联找到理论上的依据。然后,通过各国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的实践归纳,得出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的若干模式,并结合各国混业与监管变迁的过程,总结可供参考的混业变迁与混业监管的经验;最后,对台湾地区混业经营与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台湾地区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和非金融控股公司两类公司,在混业前后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以观察其金融混业绩效及混业经营过程中金融监管之得失。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①金融混业经营浪潮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微观金融企业自身追求规模与竞争力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也是一国保证本国金融机构或是金融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的策略选择。②混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混业经营可以提高金融运作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金融监管成本,最终是金融监管效率的高低决定混业经营的成效。③没有一个适用于全球的最优金融监管模式,一国实行什么样的金融
二、实行企业银行财税一体化目标管理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行企业银行财税一体化目标管理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财政安全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什么是国家财政安全 |
一、财政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必要环节 |
二、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 |
三、财政安全是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 |
第二节中国财政安全研究的意义 |
一、国家财政问题已不容忽视 |
二、影响国家财政安全的因素 |
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财政 |
四、财政风险的隐蔽性与预警的必要性 |
第三节国家财政安全的研究现状 |
一、财政风险研究状况 |
二、财政安全研究状况 |
第四节财政的危机理论 |
第二章财政风险与财政安全 |
第一节财政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
一、财政风险及其特征 |
二、负债风险 |
三、“准财政活动”带来政府隐性赤字 |
第二节财政赤字与财政安全 |
一、财政赤字与财政安全的一般关系 |
二、中国财政赤字与财政安全实证分析 |
三、财政赤字的风险表现及其评价 |
第三节国债与财政安全 |
一、国债风险的一般分析 |
二、国债运行机制的风险分析 |
三、国债规模风险分析 |
第四节财政制度与财政安全 |
一、“风险大锅饭”的制度性存在 |
二、“风险大锅饭”的制度性后果 |
三、公共风险的积聚与集中 |
第五节财政体制与财政安全 |
一、财政体制风险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二、财政体制风险的成因 |
第三章金融风险与财政安全 |
第一节金融风险与财政安全的一般分析 |
一、金融风险对财政安全的作用 |
二、金融风险对财政安全的传导机制 |
第二节金融风险的财政化分析 |
一、我国当前的金融风险 |
二、金融风险影响财政安全的原因 |
三、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的转化 |
第三节金融风险的控制 |
一、金融风险的约束机制与分担机制 |
二、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健全金融风险的内控机制 |
三、不良资产处置中减少对财政风险的影响 |
第四章国企改革与财政安全 |
第一节国企改革与国家财政安全的一般关系 |
一、国企是国家财政安全的基础 |
二、国企改革与国家财政风险 |
第二节国企改革对国家财政安全的直接影响 |
一、对财政收支的直接影响 |
二、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
第三节国企改革对国家财政安全的间接作用 |
一、通过国有银行对财政安全造成的影响 |
二、通过社会保障对财政安全形成的影响 |
第四节国企改革中财政安全的控制 |
一、塑造多元化的风险分担机制 |
二、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
三、做好企业改制工作 |
四、深化金融体系改革 |
五、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对企业的财税监管122 |
第五章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财政安全 |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财政主权 |
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
二、全球化过程中的祸与福 |
三、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对立统一 |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财政主权 |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财政政策能力 |
一、新自由主义浪潮与政府财政政策的矛盾 |
二、发展中国家的教训:货币主义不是万能的 |
三、经济一体化不是不要国家财政政策:欧盟的实例 |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财政危机 |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对外开放政策 |
二、对外开放中影响我国财政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三、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负效应 |
四、外债运行的潜在风险 |
五、加入WTO给中国财政带来新的挑战 |
第六章预防财政风险构建预警系统 |
第一节国外财政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一、发达国家的财政风险管理 |
二、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风险管理 |
三、转轨国家的财政风险管理 |
四、国外财政风险管理具体分析 |
第二节制定国家财政安全战略 |
一、国家财政安全战略 |
二、国家财政安全中的政府行为 |
第三节构建财政风险预警系统 |
一、财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理由 |
二、财政风险预警指标的具体选取 |
三、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构架 |
第四节财政安全态势的指标体系与监测预警系统 |
一、总体财政安全指标 |
二、外债管理指标 |
三、财政与其他市场或经济政策的关系 |
四、建立财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 |
第五节构建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 |
一、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与基本技术原则 |
二、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内容 |
三、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流程 |
第六节完善我国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预警系统 |
一、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预警系统的理解、定义和研究思路 |
二、财政赤字与债务危机 |
三、目前我国的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 |
四、赤字与债务预警系统 |
第七节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
一、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
二、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的有效性 |
三、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 |
第八节营造财政安全外部环境 |
一、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不受侵犯 |
二、充分合理地利用外资 |
三、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国际财政合作 |
四、积极采取财政税收政策措施应对WTO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论文及承担课题目录 |
作者声明 |
(3)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 |
一、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产能过剩 |
二、产能过剩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三、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其调整化解 |
第二节 国内外产能过剩研究述评 |
一、产能过剩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
二、国外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三、国内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与测度方法 |
第一节 马克思过剩经济思想探索 |
一、竞争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二、资本循环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
三、过剩经济基本特征与周期性循环演化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探赜 |
一、竞争演化、垄断竞争与长期产能过剩 |
二、寡头垄断、厂商博弈与长期产能过剩 |
三、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突围与实践挑战 |
第三节 产能过剩理论在现当代的新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过剩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二、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的演化与新发展 |
三、不同过剩理论的比较与科学性研判 |
第四节 产能过剩测度趋势及其应用 |
一、国外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
二、国内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
三、本研究的测度方法与应用说明 |
第二章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绩效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产能过剩问题辨识:1978-1991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产能过:1992-2001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三节 加入WTO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演化:2002—2008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四节 当前产能过剩基本特征与风险测度:2009-至今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三、当前我国产能过剩次生风险辨识 |
第三章 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
第一节 国家治理转型、宏观经济波动与产能过剩 |
一、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政策诱致与产业组织演变 |
二、宏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传导与利润率平均化 |
三、国家治理变迁、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能力约束 |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规制效应与产能过剩 |
一、辖区资源争夺、税费优惠补贴与地方政府竞争 |
二、产业政策诱导、中央-地方博弈与资源配置效应 |
三、地方官员激励、产业规制偏好与区域产业布局 |
第三节 厂商能力特征、投资风险偏好与产能过剩 |
一、厂商偏好、生产能力趋同与同质陷阱 |
二、厂商合谋、投资行为选择与沉淀成本 |
三、厂商激励、产业组织结构与进出壁垒 |
第四节 世界市场结构、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
一、资本全球化、世界市场结构与经济协调 |
二、市场一体化、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
三、经营国际化、贸易保护主义与产能过剩 |
第四章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长期产能过剩 |
一、美国金融危机、资本虚拟化与产能过剩 |
二、欧洲债务危机、产业空心化与产能过剩 |
三、全球性长期产能过剩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一、美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二、德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三、日本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第三节 产能过剩治理的国际经验 |
一、产能过剩治理与调控体系 |
二、产能过剩治理与监测预警 |
三、产能过剩治理与法制保障 |
第五章 我国产能过剩治理路径研究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能过剩治理的关键战略 |
二、经济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与消费能力再造 |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
第二节 经济自主创新驱动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自主创新驱动: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路径 |
二、生产方式鼎新: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竞争优势再造 |
三、产业科技革新:生产能力跨越与产业竞争力培育 |
四、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经济战略与产业生态变革 |
第三节 政府—市场关系优化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优化制度引导市场模式,跨越产能过剩体制陷阱 |
二、协同创新地方产业组织,化解产能过剩同构约束 |
三、完善企业退出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防范机制 |
第四节 企业组织产能过剩治理能力建设 |
一、创新驱动:企业动态能力获得与产能过剩治理 |
二、治理驱动:企业竞争策略优化与市场瞄准机制重建 |
三、双轮驱动:国内市场质量延展与国际市场容量开拓 |
第五节 法治经济: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道路 |
一、法治精神与治理现代化 |
二、市场深化与法治化保障 |
三、产能过剩治理中的法律手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附录1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
附录2 当前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政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历 |
(4)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5)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四、相关概念的说明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产生的背景 |
(二)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思想 |
(一) 邓小平的城镇化思想 |
(二) 江泽民的城镇化思想 |
(三) 胡锦涛的城镇化思想 |
(四) 习近平总书记的城镇化思想 |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 |
一、小城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互作用 |
(一) 小城镇建设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 |
(二)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小城镇进一步发展 |
二、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
(一) 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难题的重要途径 |
(二) 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的有效方法 |
(三)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 |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发展 |
(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
(二) 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
(三) 区域布局日趋合理 |
(四) 公用基础设施状况有所改善 |
二、我国小城镇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一) 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
(二) 建设规划不科学,资源浪费严重 |
(三) 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待提升 |
(四)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问题突出 |
(五)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 |
三、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缺乏城镇经营的理念,对城镇特色产业的培育重视不够 |
(二) 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
(三) 城乡结构差异的影响 |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国外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一) 英国小城镇建设及实践经验 |
(二) 美国小城镇建设及实践经验 |
(三) 日本小城镇建设及实践经验 |
二、发展小城镇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 |
(一) 以人为本,统筹城乡 |
(二) 因地制宜,注重特色 |
(三)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
三、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 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克服小城镇发展的错误观念 |
(二) 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促进小城镇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三) 以提高吸引力和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 |
(四) 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保障,健全小城镇发展的制度支持体系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缘由 |
三、 理论依托 |
四、 研究对象 |
五、 本文的任务和结构 |
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分析 |
一、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 |
二、 区域经济政策主体 |
三、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
四、 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
第三章 转型期的区域经济发展 |
一、 转型期的经济含义 |
二、 转型期的起点、目标和过程 |
三、 转型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个描述 |
四、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
第四章 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实施 |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区域经济政策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 |
三、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 |
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评析 |
第五章 区域增长与区域政策效应分析 |
一、 区域经济增长的投资因素分析 |
二、 区域经济增长的财政因素分析 |
三、 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
一、 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 |
二、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 |
三、 关于区域经济政策的思考 |
第七章 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选择 |
一、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
二、 调整和改革区域财政政策 |
三、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区域金融政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历程 |
一、国外林纸大国的林纸一体化发展历程 |
二、我国林纸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林纸一体化的问题分析 |
一、林纸一体化的理论缺陷 |
二、林纸一体化的体制缺陷 |
三、林纸一体化的机制缺陷 |
四、林纸一体化的政策缺陷 |
五、林纸一体化的资源条件缺陷 |
第三节 林纸一体化模式相关文献综述与小结 |
一、林纸一体化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
二、林纸一体化模式研究文献小结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林纸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林纸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
一、林纸一体化的概念 |
二、林纸一体化的特点 |
三、林纸一体化的作用 |
第二节 林纸一体化的理论支撑体系 |
一、林纸一体化的内部优势理论 |
二、林纸一体化的外部优势理论 |
三、林纸一体化的组合方式理论 |
第三节 林纸一体化的形成原理 |
一、林纸一体化形成的基本原则 |
二、林纸一体化动力机制模型的构建 |
三、林纸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
四、林纸一体化的产业组织机制分析 |
五、林纸一体化的目标机制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模式的总结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造纸工业发达国家林纸一体化模式总结 |
一、造纸企业营造人工速生林基地 |
二、私有林主形成联盟发展造纸业 |
三、林、纸同步建设 |
四、林、纸及相关产业形成产业群体 |
五、跨国林纸一体化 |
第二节 国内林纸一体化模式的总结 |
一、行政干预下的林纸结合 |
二、林业和纸业兼并重组与股份制改造 |
三、营造自有人工纸材林基地 |
四、与林农合作发展“定单林业” |
五、引进外资发展林纸产业 |
第三节 林纸一体化模式的分类 |
一、从垂直一体化的角度分 |
二、从使用森林资源的类型角度分 |
三、从造纸公司与林业基地的合作形式角度分 |
四、从产业链构成的角度分 |
五、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分 |
六、从一体化紧密程度分 |
第四章 林纸一体化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第一节 林纸一体化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设置林纸一体化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二、林纸一体化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林纸一体化模式综合评价方法 |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得 |
二、林纸一体化模式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
第三节 林纸一体化典型模式的实证评价 |
一、确定拟评价的典型模式 |
二、评价调查结果统计与处理 |
三、实证评价 |
四、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林纸一体化多层次半虚拟循环经济模式设计与评价 |
第一节 新经济环境下林纸一体化模式创新的动因分析 |
一、来自新经济环境的压力分析 |
二、来自企业自身的组织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林纸一体化模式创新的基本方法与定位 |
一、基本内容与原则 |
二、基本步骤 |
三、基本定位 |
第三节 我国林纸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多层次半虚拟循环经济模式的总体设计 |
一、基本思路 |
二、林纸一体化创新模式的多层次半虚拟结构模型 |
三、林纸一体化创新模式的循环经济结构模型 |
四、林纸一体化创新模式的管理控制结构模型 |
五、林纸一体化创新模式的职能定位 |
第四节 林纸一体化创新模式的综合评价 |
一、调查结果统计 |
三、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我国林纸一体化创新模式实际应用的基础条件分析与对策建议 |
一、实际应用的基础条件分析 |
二、对策建议 |
第六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
一、本文所做的工作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8)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
1. 对“都市农业”名词的界定 |
2. 都市农业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3. 都市农业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述评 |
1. 国外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
2. 我国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选题的意义 |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都市发展与现代都市农业的产生 |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产生与发展 |
1. 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农业经济时代 |
2.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工业经济时代 |
3. 后工业经济时代现代都市的形成 |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形成 |
1. 都市农业形成的历史考察 |
2.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
第三章 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 |
1. 都市农业地域范围的界定 |
2. 都市农业的特征 |
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4. 都市农业的形式 |
4.1 都市农业的模式 |
4.2 都市农业的类型 |
5. 都市农业与相关农业类型的辨析 |
5.1 都市农业与都市型农业 |
5.2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 |
5.3 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 |
5.4 都市农业与生态农业 |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
1. 农业布局与城乡发展理论 |
1.1 农业区位论 |
1.2 田园城市理论 |
1.3 区域整体性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 |
1.4 国外其他有关都市农业理论 |
2. 相关经济理论 |
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3. 我国的城郊经济理论 |
第四章 国内外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 |
第一节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 |
1.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 |
2. 海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2.1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
2.2 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模式—以中西欧国家为代表 |
2.3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模式—以亚洲东部的日本、新加坡及我国台湾为代表 |
3.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 |
1. 我国都市农业的两人类型 |
2.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五章 都市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解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模式 |
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
2.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
3. 世界主要农业现代化模式 |
4. 对都市农业现代化的新认识 |
第二节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解析 |
1.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2.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现状特征 |
3.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空间布局 |
3.1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区域空间布局 |
3.2 上海郊区农业产业布局 |
4.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
4.1 上海农业现代化在全国的位置评价 |
4.2 上海都市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评价 |
第六章 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未来—迈向城乡一体化 |
第一节 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
1. 关于都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
2. 关于城乡一体化 |
第二节 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与农业发展的作用 |
1. 美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农业的作用 |
2. 法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与主要措施 |
3. 日本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
4. 国外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回顾 |
1. 上海“城乡一体化”指导思想的提出 |
2. 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初步实践与进一步发展 |
第四节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综合效益 |
1. 实现农业规模化与专业化经营 |
1.1 国外都市农业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 上海郊区农业规模经营与专业化发展 |
1.3 进一步推进上海郊区农业规模经营与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
2. 积极发展景观农业与观光农业,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生态屏障功能 |
2.1 发展景观农业,全面提升传统农业的综合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
2.2 发展观光农业,拓展农业的综合服务功能 |
2.3 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 |
第五节 上海郊区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城镇化 |
1. 国外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模式借鉴 |
2. 上海郊区城镇建设与发展回顾 |
3. 上海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
第六节 上海郊区农民的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
1. 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 |
2. 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化新型农民的转变,实现农民市民化 |
第七章 建立与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行政区划体制 |
第一节 大城市郊区城乡一体化与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探索—对大城市郊区“撤县(市)改区”模式的解析 |
1. 大城市圈层结构的确定 |
2. 大城市地区城市化趋势—郊区城市化 |
3. 大城市郊区化与行政区划调整 |
3.1 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模式—撤县(市)改区 |
3.2 “撤县(市)改区”模式的弊端 |
4. 大城市郊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构想 |
第二节 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模式构建与未来行政区划调整设想—以上海为例 |
1. 上海市郊区农场的现状特征 |
2. 上海市郊农场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行政隶属与管理变动情况 |
3. 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必要性 |
4. 我国农场属地化的经验模式与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实践 |
4.1 我国农场属地化的经验模式 |
4.2 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实践 |
5.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与行政区划调整设想 |
5.1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与行政区划调整模式构建 |
5.2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及行政区划调整的设想 |
6. 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 言 |
第一章 统筹城乡发展概述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 |
一、 基于我国现实必然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
二、 基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
三、 基于我国物质条件的可能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
四、 基于我国环境条件的有利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一、 城、乡的概念及城乡关系的产生 |
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一、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 |
二、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 |
三、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 |
一、 发达国家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想 |
二、 发展中国家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想 |
第三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
一、 经济发展上,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
二、 社会发展上,着力给农民以国民待遇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
二、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
三、 统筹城乡发展制度 |
四、 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和相应行政管理体制 |
附录: 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典型模式 |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农业现代化、工业协调化、城镇适度化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业发展路径 |
一、 农业现代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我国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现代化 |
第二节 工业协调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业发展路径 |
一、 工业协调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我国工业发展之路:工业协调化 |
第三节 城镇适度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空间发展路径 |
一、 城镇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我国城镇发展之路:城镇适度化 |
第五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金融支持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 |
一、 从经济增长的有关理论看金融于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二、 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看金融于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实依据 |
一、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资源流动的国际状况 |
二、 我国城乡金融资源流动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
一、 我国深圳特区开发中的金融支持 |
二、 台湾农业金融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
三、 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贷款对农业活动的影响 |
第四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总体构想 |
一、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涉农行业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市场金融和政策金融 |
三、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构想 |
第六章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一)——重构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借鉴(一)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的国际经验 |
一、 美国农村间接融资体系 |
二、 日本农村金融体系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背景交代(一)我国农村间接融资现状分析 |
一、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概况 |
二、 农村各金融机构状况从农村金融的供给方考察 |
三、 农村各经济主体行为从农村金融的需求方考察 |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重构 |
一、 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
二、 新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
附录:剖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以张家港、常熟和江阴三家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
第七章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二)——拓展农村直接融资渠道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 现代经济中直接融资的发展态势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经验借鉴和背景交代(二):国内外农村直接融资的状况 |
一、 国外农村直接融资的状况 |
二、 我国农村直接融资状况 |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二):农村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 |
一、 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 |
二、 着重推进农业经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 记 |
致 谢 |
(10)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 ——兼析台湾金融混业与监管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文框架 |
第一章 理论综述 |
1.1 金融混业的理论阐释 |
1.1.1 金融混业的理论基础研究 |
1.1.2 金融混业的经营模式研究 |
1.1.3 金融混业潜在风险的研究 |
1.2 金融监管研究综述 |
1.2.1 金融监管的基础理论研究 |
1.2.2 金融监管目标的研究 |
1.3 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
1.3.1 混业经营下对于金融集团内部活动监管的研究 |
1.3.2 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变革的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视角 |
第二章 金融混业——一个金融监管效率视角的分析 |
2.1 金融效率与金融监管 |
2.1.1 金融效率 |
2.1.2 金融监管——金融效率实现的制度保障 |
2.2 金融监管效率评判——成本收益分析法 |
2.2.1 金融监管的成本分析 |
2.2.2 金融监管的收益分析 |
2.2.3 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函数 |
2.2.4 影响金融监管效率的因素 |
2.3 混业经营——金融监管效率角度的分析 |
2.3.1 混业经营——对金融效率“双向”影响 |
2.3.2 混业经营下的金融监管函数 |
2.3.3 结论:金融监管效率决定混业经营的成效 |
第三章 混业经营与对金融机构监管的新挑战 |
3.1 金融混业及其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3.1.1 金融混业:21世纪金融业的主流 |
3.1.2 金融混业模式的选择: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 |
3.2 混业经营下金融活动的新风险 |
3.2.1 金融集团内的复杂关联关系 |
3.2.2 利益冲突与利益输送风险 |
3.2.3 其它金融控股公司风险 |
3.3 混业金融机构的特殊监管政策 |
3.3.1 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
3.3.2 内部交易的监管 |
3.3.3 内部控制的监管 |
3.3.4 金融控股集团结构透明度的监管 |
3.3.5 股东的适当性及任职者资格的审查 |
第四章 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 |
4.1 混业经营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 |
4.1.1 金融监管理念的变化促动金融混业的发展 |
4.1.2 混业经营的深入推动金融监管的变革 |
4.2 混业趋势下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变革概貌 |
4.3 混业变迁中各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化 |
4.3.1 美国 |
4.3.2 英国 |
4.3.3 德国 |
4.3.4 日本和韩国 |
4.3.5 印度和巴西 |
4.4 金融监管模式的三种划分方式 |
4.4.1 按监管的性质划分 |
4.4.2 按监管的标的划分 |
4.4.3 按监管的组织形式划分 |
4.5 影响一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台湾金融业的混业变迁及其监管 |
5.1 1980年代以后台湾金融业发展背景 |
5.2 台湾金融分业与混业的抉择 |
5.2.1 “分业”前景不容乐观 |
5.2.2 “混业”抉择势在必行 |
5.2.3 台湾地区金融混业的模式选择 |
5.3 混业过程中台湾金融监管的改革 |
5.3.1 台湾地区金融监管改革的历程、现状及未来走向 |
5.3.3 台湾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关监管措施 |
5.4 台湾金融混业监管的问题及未来改进 |
5.4.1 台湾金融监管所面临之问题 |
5.4.2 台湾未来金融监管改进的方向 |
第六章 混业变迁中台湾金融业效率变化的实证分析 |
6.1 混业经营下金融控股公司效率的定量分析 |
6.1.1 分析方法及样本选择 |
6.1.2 分析过程及结果 |
6.1.3 有关结论 |
6.2 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成本的定性分析 |
6.3 案例分析——国票金融控股公司 |
6.4 台湾金融混业及其监管分析的主要结论 |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实行企业银行财税一体化目标管理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实行企业银行财税一体化目标管理之我见[J]. 李玉林. 天津金融月刊, 1991(01)
- [2]中国财政安全与预警研究[D]. 胡国强.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3]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D]. 钟洪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1)
- [4]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5]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D]. 袁雨田. 山东大学, 2015(02)
- [6]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D]. 李建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7]我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D]. 邹毅实.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4)
- [8]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李丽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9]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 张迎春.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3)
- [10]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 ——兼析台湾金融混业与监管的变迁[D]. 郑君豪. 苏州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