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能银行所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郑雪[1](2020)在《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经营是世界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是综合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对于促进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稳健经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经验和中国国情,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演进、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开展风险分析与实证研究,并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特征,构建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本文试图为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建立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作为一项金融实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历史、法律和市场三重视角,深刻剖析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内涵与联系。利用不同理论假说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理论解释,进而围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这一焦点问题,探究适用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内部风险管理理论与外部监管理论。从理论角度完成了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产生、发展与风险防范的理论重构。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国家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背景、特征、利弊与立法路径,简要回顾中国商业银行40年来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演进与发展历程,总结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可以借鉴之处。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及组织形式,以及代表性商业银行的发展实践,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在内部经营与外部竞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在行业发展、业务深度、组织形式、收入结构、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症结亟待解决。风险及其有效防范是银行业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议题,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前提是对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与组织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分析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所具备的一般性风险来源入手,着力研究三大类投资银行业务的典型合规风险表现,探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利益冲突、风险传递与风险集中等特殊风险的成因与传导路径,据此得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重点与难点。从国内外相关实证文献来看,理论界对于投资银行业务是否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如何影响银行个体风险与金融系统稳定性等问题尚无定论,从实证角度研究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9-2018年19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波动性风险分析理论、资产组合原理相关性分析框架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银行收入无明显周期性趋势,波动性明显高于利息净收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会加剧银行业收入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收入占比较小,投资银行业务并非造成我国银行业收入波动的主要因素。多数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收入与利息净收入表现为正相关性,商业银行难以通过参与投资银行业务实现分散收入波动风险的目的。投资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结果较为显着,随着投资银行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多元化收入程度随之加深,银行利润损失风险随之下降。基于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与实证研究结论,论文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相结合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战略管理的统一和结合,明确指出各类型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路径选择,并设计了由公司治理框架、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管理流程共同构成的风险防范体系与风险管理实施平台。在银行组织内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与之相适应、相补充,这一框架的设计包含监管目标与原则、市场结构监管与市场行为监管等基本要素。在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特定组织形式的风险隐患,以及给外部监管带来的全新挑战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从强化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认识、增强银行组织对特殊风险的防范能力、提高应对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以及提升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有效性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崔毅[2](2019)在《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内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已不同程度的在金融产业中展开混业经营业务,混业经营模式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此国际大环境下,我国金融产业从严格的分业走向混业已经成为金融体制改革实践中的必然选择。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因其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使得金融机构获得更大的市场,降低创新业务开发和推广的成本;可以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整个金融行业效率低下和产生多样性风险的问题。但是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被广泛的应用,金融业系统性风险随之增大。2007年由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形成重创,混业经营模式对金融产业系统安全性的正面影响开始被质疑。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其核心内容旨在加强保护消费者利益,防范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并没有提及将金融业回归到分业经营时代的意思。因此无论是投资者、消费者还是监管层都开始清楚的认识到,简单的将金融业划分为混业模式还是分业模式都不是可以避免危机发生和传播的好方法,选择合理的混业经营模式,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和恰当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才是能够发挥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效用、提高金融安全的保证。本文首先选择边际期望损失法对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并对金融控股集团和独立商业银行各自的风控能力与盈利能力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发现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时和危机后时期,金融集团的风控能力与盈利能力均优于独立的商业银行;接着,本文就以上以上结果分析对金融安全程度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因素,采用系统混沌动力学和可靠性动力学方法对它们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关联作用进行金融安全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分析推演,发现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产生正面影响;最后,本文建立了金融安全评价体系,重点关注对混业经营模式敏感的关键因子,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关键因子得分和评价指数,选取金融危机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在测算数据选取期间,中国金融安全指数波动状况与经济发展走势相一致。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推动混业经营良性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在加强法制建设和遵守行业监管规范的基础上,我国宜先建立银行控股公司来发展金融混业经营业务,待我国金融体系和国际环境更为成熟的时候,再适时的全面推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确保我国金融产业向完全混业经营模式的安全过渡。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提出在我国现行金融体系下,金融机构应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混业经营模式一—银行控股公司模式。在我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当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原传统银行业务的意愿和能力增加,迫使银行业也加速主动出击选择适当的创新业务来拓展市场,增加绩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基于此法律要求,对当前金融产业选择以银行业为主导机构,建立符合现行法律框架的银行控股公司的混业经营模式,是金融业向完全的金融控股集团转变的恰当模式。(2)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策略。通过对影响整个金融产业系统安全的变量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立金融系统安全模型及优化的基本框架,推导其对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影响机理,认为提高产业布局可靠性、产业结构可靠性、产业组织可靠性等指标性能,是优化金融安全系统可靠性的有效策略。系统动力学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和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究其实质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综合推理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对金融产业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建立反馈机制,筛选出的金融产业系统安全可靠性影响变量更为精准,从而使得该优化策略的性能达到最佳得到了保证。(3)在导入产业安全理论基础上,建立金融安全指数评价体系,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金融安全的关键因子进行计算。基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因此对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因子选取上,侧重于选择对混业经营模式敏感的因子,并从对这些指标“同等无知”的统计学观点出发,采用算术平均法依次对关键因子和产业指数进行计算。经实证,该方法计算得出的产业安全指数波动情况与数据采集期的金融发展状况一致。该体系的建立为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对当今的决策者而言更加具有参考性。
曲海斌[3](2018)在《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化动因及影响因素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商业银行是金融领域的主导力量,在国家经济发展转型要求金融体系功能转型升级发展的阶段,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面临严峻考验。按照十九大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深化金融改革的指示,要求金融体系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实现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和加速深化改革转型,同时加快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步伐。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改革转型的重要方向和主要内容。随着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发展变化,各个金融子行业之间不断相互跨界和渗透合作,监管机构和监管政策也出现了新的整合动向,在稳健审慎的前提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即将进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自身改革转型和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尽管已经有些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总体而言,已有的研究成果尚未整体性构建基于功能金融观和最优金融结构等相关理论支撑下的新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仍然缺少定量化分析技术针对性解析此方面发展的动态评价与指导。为此,深化对该问题的研究,探讨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七个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第一,在论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阐明研究的方案与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述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分析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相关的理论,并且在对相关文献综述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逻辑分析框架。第二,运用相应的分析框架,从理论机理上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并且从微观层面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动因进行模型分析。第三,总结了国外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日本、新加坡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主要的国际经验,分析归纳提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启示。第四,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现状、内外部问题及发展面临挑战,总结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特征,系统分析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重点业务框架并进行效应分析。第五,选取了国内外15家代表性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级决策层次模型、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仿真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总体而言,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因子分析法与超级决策层次模型得出的结论也基本一致。第六,从宏观角度讲,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有: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东道国的经济开放程度、东道国金融环境等。从中微观角度讲,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有:银行自身实力、银行影响力以及投行业务需求等。但是,太过于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难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形成直接影响,也难以量化分析。本文选取银行自身实力、银行影响力以及投行业务需求这三个影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7年15家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且对研究结论进行进一步解释。第七,分析研究了国外商业银行的投行国际化发展路径演进三阶段,在总结分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全球化布局,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国际化水平,统筹协调、推动境内外投行业务经营的转型发展,改善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开发及培养,更新理念、全面完善商业银行风控机制,加强业务创新、助力于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深化外部监管改革、完善外部监管政策和制度环境等。第八,总结归纳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总结出了研究结论、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等。研究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开放条件下的国际化发展存在比较利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国际发达国家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应结合自身客观情况顺势选择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许多结果给我们的发展带来重要启示。总之,本文对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与定量分析。经过分析研究,本文取得可能的创新之处是:首先,从宏观、行业、微观层面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国际化发展动因进行理论机理分析,从理论分析与模型推导两个角度全面解释了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动因问题;其次,运用超级决策层次模型、仿真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进行评价,也是对理论模型分析结果的进一步完善与验证;再次,系统性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分析构建了重点业务领域框架及效应等,研究了基于发展绩效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从而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全面化、综合化的分析研究,并由此提出了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的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苏洁澈[4](2016)在《后危机时代英美银行监管体系变革》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英美银行体系与监管体系的缺陷,两国当前正在重塑其银行体系与监管体系。英美通过建立银行业间的"隔离规则"与"沃尔克规则"来限制金融机构与客户间的利益冲突,增加金融机构的透明度,避免金融风险的跨行业传递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与此同时,统合当前的监管体系成为两国监管改革的重心。美国建立"金融稳定委员会"来改进多头监管下的监管碎片化的趋势,而英国则通过改进型的"双峰模式"来应对当前的金融发展趋势。新的监管体系下,两国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愈发突出,而建立有效的机制缓解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能间的冲突,确保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成为必要。我国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英美的监管改革经验,统合当前碎片化的监管体系,构建符合中国实践道路的监管体系。
陈静思[5](2015)在《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研究 ——以上市银行为例》文中认为对于中国商业银行而言,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加之其自身逐利性和扩张性使然,分业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而当前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兴起、市场准入放开和资本市场发展等因素让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给分业经营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营模式转型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的相关文献,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混业经营”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相互交叉、渗透,呈现出金融业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同时,归纳总结了混业经营转型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围绕着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这一主题,首先,对现行分业经营模式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选取14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四个核心指标具体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在现行分业经营模式下的盈利性、安全性、成长性和创新能力四方面的基本现状,发现商业银行已暴露出收入渠道较为单一、资产压力持续增大、流动性趋紧状态难以从根本改观、银行间同质化竞争激烈、金融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进而指出这系列存在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自于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已局限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现存问题必须转分业经营模式为混业经营模式。另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兴起和金融脱媒现象凸显,让商业银行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也迫使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混业经营转型。这说明了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着混业经营转型的内在需求。其次,为从实践上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的真实性,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对14家上市银行2007~2014年的数据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衡量了这些银行的综合效率。再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PCA)以避免样本数据反映信息重叠的现象,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实证分析达到了预期目的。实证结果显示:具有金融控股公司性质的上市银行在技术效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上市银行,在规模效率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创新动力。但总体来说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无论在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方面均有明显改进的空间。这为中国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型提供了实证支持。然后,又具体分析了三种全球具有典型意义的混业经营模式,即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和英国的银行控股公司模式,对这些模式的形成背景、组织结构,及其相应的优缺点作了详细分析,也明确了三种混业经营模式对中国混业经营具有明显的启示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商业银行实现混业经营转型的现实和必然选择,并提出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路径可按“进阶”方式的思路来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具体模式的选择、实现途径和设立方式三方面作了分析论述。最后对于基于目标监管模式提出了在进行混业经营转型过程中要构建树状式监管体系的理论构想,进而完成对混业经营转型的路径设计与研究。
黄国妍[6](2014)在《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银行业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导致的金融脱媒以及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迫使商业银行从依赖贷款规模扩张,赚取利差收入的粗放扩张型逐步向业务多元化一服务功能多元化一收入多元化的模式转变。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探索,在产品服务上不断超越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界限,不同业务的收入流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组合,银行收入结构逐步向多元化转变。而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危机前国际银行业银行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和收入流,非利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但国际银行业大量从事投行和交易业务,银行功能异化,系统性风险增加,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反思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的关系,并进行了重大监管改革。因此,在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背景下,研究中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变迁,探讨收入结构变化与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关系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收入,分散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也就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绩效和风险的相关理论及文献作系统梳理,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最新的文献的梳理和借鉴,以把握理论前沿和研究趋势。深化和丰富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绩效和风险的相关理论体系。其次,考察欧美等主要国家和国际主要大银行的收入结构变迁,以及非利息收入发展对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影响。为中国银行业提供经验和借鉴。在对美、德、英、日、瑞士等五个典型国家的考察中,发现各国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及影响存在显着的国别差异,对于非利息业务是否改善银行绩效和分散风险也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但研究中发现共性的特点,如样本国的利息收入都不断下降,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是重要而稳定的非利息收入来源,交易收入波动较大,非利息业务发展体现了规模特征。在对国际典型的10家大银行的考察中,发现大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波动较大;但资本充足率较低,因此银行风险相对较大;大银行的净息差较低;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并不一定改善银行绩效;大银行非利息收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交易收入是亏损和收入波动的主因;大银行收入结构与其业务模式、经营导向和风险偏好密切相关。第三,全面了解和考察中国经济金融变革的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收入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考察银行绩效和风险管理情况和趋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型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银行控股集团和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二是在在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下,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银保合作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收入依然主要依赖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不高,但非利息收入发展较快。并表现出银行类型和特征的差异。从商业银行的绩效和风险监管指标来看,水平在不断提升。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要注意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第四,本文构建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进而建立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的实证模型,并运用EVIEWS、R软件等分析软件进行实证分析。(1)对商业银行的收入进行波动性分析。发现相比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波动相对更大。(2)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对收入波动性进行分解。发现2003-2013年间商业银行整体收入波动性下降,主要来源于净利息收入波动率的下降,其次来源于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两者的协方差基本为零(全部样本银行)或为负(大型商业银行),因此银行的收入组合可以分散风险。(3)基于资产组合理论,考察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相关性。计算结果表明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相关系数大多为负,具有分散风险效应。(4)对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样本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份额对相关系数并没有显着的影响。(5)以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13年银行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收入多元化、非利息收入份额与银行绩效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程度与银行绩效和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多元化程度提高有助于银行改善绩效,提高风险调整回报,降低银行破产风险。但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和风险呈负相关关系。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会降低银行绩效水平,降低风险调整资产回报率,增加银行破产风险。这体现了非利息收入的双刃属性。最后,基于对国内外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的全面考察和反思,结合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对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做出了归纳总结。对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顺利转型和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主要有:(1)应理性看待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差异与各国金融制度、经济背景、经营模式密切相关,不能单纯以收入多元化程度和非利息收入占比来衡量银行业的发展程度和竞争力;(2)收入多元化的同时应谨慎发展交易类业务;(3)非利息业务创新应以满足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为目的;(4)收入多元化应注重在银行核心功能基础上的延伸和创新;(5)商业银行多元化定位应与其规模相适应;(6)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要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
杜欣欣[7](2014)在《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如何在内生的金融创新需求和严苛的风险监管的博弈中谋求进е步的发展?如何在金融市场化改革和经济进入中速发展期的外部压力下调整自身的布局?如何在应对同业与网络金融的激烈竞争时保障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商业银行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时,从经营风险角度所形成的内生的变革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为经济服务的金融业,也经历了从小到大,逐渐健全强大的成长过程左传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国商业银行在“看上去很美”的靓丽报表下,实质上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利率管制行业的不充分竞争和市场化程度较弱,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并非取决于内生性的创新和技术溢价,从而也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固守着“信用中介”的基本功能,以传统银行业务,如存贷款和结算等业务为主,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相对较弱虽然е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凭借现代的管理战略和灵活的经营方针迅速崛起,大型商业银行在稳健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乃至城市商业银行在功能定位,业务结构上趋同显着,事实上形成了继信贷业务之后在零售银行和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展开同业竞争的格局本文所研究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是指以金融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对商业银行功能的系统性的再塑造功能再造源于结构变迁,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过程中,从е个均衡态到另外е个均衡态的变化过程就是功能再造的过程,这种“均衡状态”就是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最优多元化程度”功能再造从抽象的角度而言,是保留并发展商业银行功能体系中的正功能,改善具有负外部性的负功能;从具体的角度而言,是将风险管理,风险经营的理念贯穿到每е个功能每е项业务每е层级的管理层面中与所有的改革е样,商业银行的功能再造在形式上不会表现为某е个时点上对商业银行原有功能的全部推翻和颠覆,而是对产生功能的内部结构的逐步的渐进式优化和创新,因此,商业银行的功能再造具有累进的特征对银行而言,功能再造的核心在于将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环节,根据所定位的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而国外先进银行在功能再造的层级内涵上更为彻底,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将业务重心向将风险作为资源运作成本低收益高的非信用金融服务转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主动进行经营策略收益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调整,开拓新的市场创新非信用金融产品和业务,逐步实现银行的功能再造,提高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功能再造在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利润空间的同时,也会给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功能再造和风险管理是即相互促进又相互削弱的е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有效的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科学平衡,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е个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从银行再造的内涵理论渊源核心内容及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对还不成熟的银行功能再造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功能再造两条线出发对理论机理进行了梳理,为后文的论述提供有力的支撑;继而对风险与功能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三万余家国际商业银行的基础数据,以多元化分析为工具,构建了商业银行功能多元化指数,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了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程度对风险调整绩效存在显着影响;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多元化与风险经营上与国际活跃银行的区别,选取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国外商业银行功能演进对我国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启示;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我国商业银行功能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总体思路和路径:首先是银行基础功能的再造,体现在信用中介功能和信用创造功能上,从业务层面来看,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应该向市场性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转化;其次是优化银行的服务功能,应当以新的信息技术为轴心,从过去以资产负债业务为重向信用业务与创新非信用性金融服务并重转变;再次是银行核心功能的再造,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角,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金融的资源分配功能,这样的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最重要的是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这е出发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商业银行通过功能再造能对提升银行风险调整绩效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对控制银行的整体风险也有积极的效果,因此,对于中国商业银行而言,从基础功能,服务功能和核心功能方面进行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功能再造和业务结构优化是必要而且紧迫的本文纵观国际金融业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状况,提出实行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功能再造是当今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全面风险管理背景下对我国金融业进行分析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具有е定的前瞻性;同时应用风险调整绩效,整体风险和多元化指数对银行进行综合分析,使研究更加具有全面性,避免了以往单纯从某е风险对银行的绩效评价的局限性;并且提出了多元化对银行风险与绩效的非线性作用,突破了现有文献仅限于线性角度的考量思路
李源祥[8](2011)在《基于中国国情视野的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浅析》文中研究说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银行业成了推动国民经济的一个最大的投资来源,这为银行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发展全能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改善、金融风险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罗志华[9](2011)在《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研究》文中指出1、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在法律上,“信托”与“金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托是基于财产受益权与控制权、管理权等权利分离制度下的财产管理制度,是现代财产管理制度的一种主要类型;金融是资金融通的行为。制度和行为显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交叉关系。由此推论,信托业和金融业在概念的外延上是一种交叉关系:信托业是指信托制度的运用领域;金融业是指资金融通的业务领域。我国当前存在名义信托与实质信托的概念区别。但凡一谈及信托,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我国过去和现在的信托公司,因其具有信托之名,但不一定具有信托业务之实,可称之为名义信托。对于商业银行、证券业机构、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业机构运用信托原理开展的代客理财业务、基金业务以及企业年金业务、信托业务等,因其具有信托之实,可称之为实质信托。信托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和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外延和内涵,由小到大的延展关系如下:(1)我国分业体制下的信托业: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2)我国实质的金融信托业: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业机构以代客理财、信托、基金、企业年金等形式开展的信托业务;(3)我国《信托法》定义的营业信托业:含金融信托业务与非金融信托业务;(4)我国《信托法》定义的信托业:民事信托、营业信托、公益信托。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将信托业局限于上述(1)的范围是错误的,应修正为上述(2)的范围。2、本文的研究框架本文围绕“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这一研究主题,构建了一个包括信托的定位表现、定位分析、定位影响、定位修正等研究层次在内的研究框架。本文的整个研究框架包含四个问题,依次形成具有递进关系的研究逻辑。本文的四个问题如下:问题一、我国在金融分业体制选择与改革中,是如何对信托进行定位的?这样的定位反映和表现出哪些问题?这是本文的论点,即提出信托定位存在问题。这一问题由本文第三章予以论述;问题二、在美国、英国、日本等信托业发达的金融分业体制国家,信托是如何被定位的?我国的信托为何会定位错误?这是本文的论证部分,依据相关论据对信托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证,得出信托定位错误的结论,并对信托定位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一问题由本文第四章予以论述;问题三、信托定位错误对我国信托公司、对我国金融业与代客理财市场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仍然是本文的论证部分,通过对信托定位错位的影响分析,以提出修正信托定位错误的重要意义。这一问题由本文第五章予以论述;问题四、如何修正我国信托定位的错误?如何解决信托定位错误导致的遗留问题?这是本文的结论性意见和建议。这一问题由本文第六章予以论述。3、本文的篇章结构“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研究”这一选题,使本文的研究必须构建于金融分业体制下。若是在金融混业体制下,或者在即将走向金融混业体制的背景下,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均是没有意义的。既然须在金融分业体制下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本文就须对金融分业体制作出解释,对全球金融体制的发展方向和选择逻辑作出判断,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选择逻辑做出判断,并评价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般理论和特殊问题,从而对“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选题构建研究基础,回答由此提出的相关研究问题。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导论”,是对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创新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相关研究”,是对与本文论据有关的文献综述和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寻找支持本文观点的相关研究论据;第三章“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选择与信托的定位”,是通过对西方国家金融体制发展方向与选择逻辑进行辩证和归纳,回答我国金融体制的选择理论与改革方向,提出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定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第四章“对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定位错误的分析”,是对信托在西方金融业中的定位进行考证,对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错误以及导致定位错误的原因进行反思;第五章“信托定位错误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是就信托定位错误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第六章“对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定位错误的修正建议”,则提出了修正我国信托定位错误的意义与主要改革措施。4、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1)关于金融体制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主要西方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分析,抽象出金融分业体制改革的“辩证发展观”和全球“金融二元体制观”,并在这一金融体制改革框架下对各国金融体制选择的逻辑进行分析和给出一般性结论:德国全能银行的混业模式是基于安全而追求效率,美国分业模式则是基于效率而追求安全。在这样的选择逻辑下,我国选择金融分业体制的逻辑则可解释为“安全优先,兼顾效率”。从本文对于西方金融体制的考证来看,全球金融业发展并不符合许多学者和业界人士所认为的“正在由金融分业体制转型为混业体制”的观点。本文通过确定金融分业体制与混业体制的界定标准和选择逻辑,由此解释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分业体制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在“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发展中得以日益完善的发展趋势。这一分析方法符合美国金融业发展与监管现状,能够很好地解释美国的“混业控股、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现状,能够很好地解释日本、英国等国家的金融体制现状,能够对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全能银行模式的混业体制作出合理解释,并得到全球国家均在“金融二元体制”中确定其发展方向的结论。同时,这一分析方法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的“混业控股、分业经营”金融体制现状,将我国金融体制融入全球金融二元体制之中,并在必要的选择逻辑上选择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2)关于信托定位的研究无疑,本文认为我国在金融分业体制改革的方向选择上是正确和科学的,但对信托的分业改革是错误的。究其根本原因,本文认为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信托公司的改革中,其“信托公司是信托业,信托业是金融业之一”的假设前提不成立,也就是“信托业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并列为四大金融业支柱”的假设前提是错误的。本文通过从当年信托公司抽取实质性信托业务的研究方法,考证信托公司的成立目的、成立背景和主营业务内容,从而对名为信托公司的这类金融业机构进行定性。本文考证和分析认为,我国20世纪80、90年代的信托公司是以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实业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全能银行,具有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因此具有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融资管道。作为全能银行的信托公司与当时同样具有全能银行功能的专业银行一起推动了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并由此导致了当时经济与金融业的混乱。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的信托公司有信托之名而无信托之实,基本不具有信托业务功能,社会经济与法律层面也不具备支持信托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可进行财产权分离并具有独立性的信托财产,以及保护和规范信托行为的法律。从这个概念上来看,造成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业混乱的罪魁祸首是当年信托公司和专业银行的全能银行模式,与21世纪始现的信托业务并无关系。既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并无实质性的信托业务,如何能对信托分业呢?也就是说,当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即便要对具有全能银行功能的信托公司分业,也只能称之为“信托公司业”,而不能称之为“信托业”,因为这时候并不存在真正的“信托”。本文之所以提出我国当年金融分业体制改革中对信托分业存在错误,并希望改革与决策者修正这一错误,主要是因为21世纪初基于我国私人财富大量积累而推动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三大金融业机构开展的代客理财业务,由于运用信托原理而形成了实质性的信托业务,并因此与《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金融业法律的相关分业条款存在法律上的冲突。由于信托被《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所禁止,导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机构从理论上缺乏适合于财产管理的通用性工具。另一方面,信托业务的核心是信托财产,只有基于大量可供信托的财产,信托业务才能够得到发展。因此,尽管信托公司被我国法律授权专营信托业务,但由于金融分业体制下信托公司不能开展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业务,缺乏金融业资产的支持,其信托功能难以有用武之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对于信托的错误分业不但阻碍了信托原理在国家经济与金融业中的运用,而且阻碍了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机构的转型和发展,阻碍了上述金融业机构从传统单一业务向发展代客资产管理等中间业务的综合性机构转型。另一方面,我国拥有信托业务专营权的信托公司由于得不到足够金融资源的支持,其作为持有信托牌照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边缘化趋势十分明显,通道出租和逆向选择问题较为严重。在监管部门参照美国对冲基金的监管标准对我国信托公司进行监管,以及市场逆向选择等问题的约束下,我国的部分信托公司长期发展前景堪忧。基于以上原因,我国金融业在信托原理运用与理财市场发展方面己形成内在的不兼容矛盾,这一矛盾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业基于信托制度的代客理财市场的发展,阻碍了我国信托业与金融业的发展。(3)关于修正信托定位的建议结合对美国、英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信托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考证,本文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信托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将信托独立定位为一个金融行业,没有任何一段信托独立定位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之外的成功历史。信托关系是以财产为核心的法律关系,一旦脱离了财产这一主体,信托关系就不再存在。在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同样或类似的金融分业体制下,我国不可能标新立异。我国的信托不可能脱离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这三大金融行业以及非金融业的财产管理而独立存在,我国的信托必须同样植入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这三大金融行业以及非金融业。因此,我国金融改革者与决策者须正视历史,重新反思,让信托特别是营业信托在我国金融业得到科学的、正确的定位,以信托原理、信托制度推动我国代客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本文还对包括信托制、合伙制的主要财产管理制度进行了辨析,对当前业内关于财产管理制度存在的概念混乱进行了辩驳。本文认为,现代金融业财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公司制、契约制、合伙制三种类型。其中:公司制是指公司型信托,如美国的共同基金、英国的投资信托、日本的投资法人;契约制是指契约型信托,包括英国的单位信托、日本的资金信托、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等:合伙制主要指有限合伙人企业,而普通合伙人企业较少运用于财产管理。本文认为,我国对于公司制存在着广泛的误解与分歧,一些政府部门和学者认为公司制是类似依据我国《公司法》设立的有限公司,这严重扭曲了财产管理制度中“公司制”的涵义。本文认为,在当前的法律背景与风险控制要求下,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机构唯一能够运用的财产管理制度只能是契约型信托,但不排除今后如日本一样引进公司型信托的可能。无论如何,我国金融业机构不可能运用有限合伙制,不可能通过担任有限合伙人企业中具有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的方式为客户管理财富。因此,信托在我国金融业中的重新定位对于我国金融业机构的业务转型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信托在我国金融业定位的具体修正建议,包括从法律上拆除信托分业的规定,从制度上建立受托人准入标准与准入机制,在传统金融业务与代客理财业务间构筑严格的防火墙,让信托公司转型为银行业或者证券业机构,等。5、本文的主要观点本文在论证中提出了包括“金融分业体制的辩证发展观”、“信托投资公司非信托观”、“信托分业错误观”、“信托公司应回归银行业和证券业观”等较具争议的观点。本文毫不避讳地提出上述观点以及针对上述观点的见解和论据,正是希望在争议中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信托业与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或许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价值所在。
刘志刚[10](2011)在《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通过“三步走”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成为全球银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在漂亮的财务数据背后,中国商业银行“大而不强”的现实依然存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面对市场发育不完善的现实,在政府对商业银行仍然进行较为严格的管制的前提下,中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要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入占比较小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面对股改上市后的股东约束、资本约束及监管约束,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速度加快导致净利差日趋缩小的现实,对现有盈利模式进行调整、优化,大力推进盈利模式转型是中国商业银行适应股改上市后的资本约束、股东约束及后危机时代日趋严格的监管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推进。首先,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充分的梳理,同时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高资本消耗的传统盈利模式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其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比较了中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特征,指出市场需求与制度环境决定了银行盈利模式的创新。再次,分析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演进的影响,对危机中所暴露的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未来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方向;并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解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展望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演进趋势,从市场环境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经过研究认为,金融制度变迁是金融市场上利益相关者间博弈的结果,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主要因素,其中市场因素是原动力和归宿,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已较多地论证了这一点;制度因素则是制约和条件。但是,在中国这种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由于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管制,市场力量仍显得薄弱,因而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推动力不够,制度约束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则明显要强于市场因素。本文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盈利模式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形成目前盈利模式的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后,借鉴西方国家制度变迁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的影响,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潮流及各国为防止危机悲剧重演纷纷推出的监管新政,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方向是逐步从目前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向中间业务收入主导型盈利模式转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必然在外部宏观金融制度约束与内部银行经营变革的均衡中实现。随着银行内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外部宏观金融制度所产生的边际效用将逐步递减,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将逐步取代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最终将提高整个金融体系制度的绩效。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这轮绩效提升之中收益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提高银行的内生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完成盈利模式的转型。
二、全能银行所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能银行所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成本与效率的影响 |
1.2.2 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1.2.3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 |
1.2.4 论文创新之处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及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相关概念剖析 |
2.1.1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的理论内涵 |
2.1.2 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理论内涵 |
2.1.3 三种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2.1.4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组织形式辨析 |
2.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经济学解释 |
2.2.1 金融中介功能观对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融合的启示 |
2.2.2 金融创新理论对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创新上的阐释 |
2.2.3 资产专用性假说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要素配置的解释 |
2.2.4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所隐含的制度变迁供求关系探析 |
2.3 综合经营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2.3.1 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化 |
2.3.2 从风险控制向风险管理转变 |
2.3.3 从单一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化 |
2.4 后危机时代综合经营监管理论探究 |
2.4.1 更为严格的综合经营市场准入监管 |
2.4.2 综合经营监管的宏观审慎原则 |
2.4.3 综合经营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3.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现状分析 |
3.1.1 德国全能银行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特征 |
3.1.2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演进与立法设计 |
3.1.3 英国银行母公司发展的背景与利弊 |
3.1.4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3.2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分析 |
3.2.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 |
3.2.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组织形式 |
3.2.3 主要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实践 |
3.2.4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演进 |
3.3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承担的内部经营压力 |
3.3.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 |
3.3.3 牌照资质差异导致经营局限性与业务深度不够 |
3.3.4 组织形式不一致,行业发展不平衡 |
3.3.5 收入结构不均衡,利润贡献度低 |
3.3.6 现有人员素质难以满足投资银行业务深入发展的需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来源、成因与传导路径 |
4.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一般来源与特征 |
4.1.1 信用风险的来源 |
4.1.2 市场风险的成因 |
4.1.3 操作风险的来源与表现 |
4.1.4 流动性风险的来源与差异 |
4.1.5 声誉风险的传导路径 |
4.2 投资银行业务合规风险的表现形式 |
4.2.1 代理类业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
4.2.2 委托类业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
4.2.3 自营类业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
4.3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特殊风险成因与传导路径 |
4.3.1 利益冲突风险的生成途径 |
4.3.2 风险传递的主要途径与运行机制 |
4.3.3 资本重复计算的动因与实现路径 |
4.3.4 透明度风险的表现与特征 |
4.3.5 内部交易造成风险集中的基础与传导路径 |
4.4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
4.4.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风险的分解分析 |
4.4.2 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差异 |
4.4.3 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关联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投资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目的与样本选取 |
5.1.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基于波动性风险理论的银行业收入构成波动性分析 |
5.2.1 银行业收入构成与波动状况 |
5.2.2 银行业收入波动性分析设计 |
5.2.3 样本总体收入波动性分析结果 |
5.3 资产组合理论框架下的银行收入构成相关性分析 |
5.3.1 银行收入构成相关性分析设计 |
5.3.2 样本个体收入相关性分析结果 |
5.4 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
5.4.1 研究设计 |
5.4.2 变量选取 |
5.4.3 模型设定 |
5.4.4 实证结果与影响机制分析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体系构建 |
6.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6.1.1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6.1.2 导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性 |
6.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 |
6.2.1 大型国有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规模效应的发展路径 |
6.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挥投资银行业务协同效应的主要路径 |
6.2.3 中小商业银行适度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路径选择 |
6.2.4 区域性、农村商业银行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
6.3 公司治理框架与组织结构的优化 |
6.3.1 强化董事会职能与利益制衡机制 |
6.3.2 确立风险管理层级和运行流程 |
6.3.3 导入金融综合经营风险管理文化 |
6.4 内部控制机制与合规管理流程的设计与构建 |
6.4.1 以风险防范为目的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
6.4.2 建立会计并表与风险并表双重管理机制 |
6.4.3 设置差异化的“防火墙”制度 |
6.5 风险管理流程再造与实施步骤 |
6.5.1 确立组织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 |
6.5.2 开发风险识别与监测工具 |
6.5.3 设计风险度量与评估程序 |
6.5.4 规范风险控制与报告路径 |
6.6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6.6.1 确立监管架构与监管主体 |
6.6.2 设定监管目标与原则 |
6.6.3 明确市场准入与股东标准 |
6.6.4 设置业务资格与范围限制 |
6.6.5 确立市场化退出要求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
7.1 补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 |
7.1.1 风险防范理念与风险管理文化方面的欠缺 |
7.1.2 风险管理体系与组织发展战略相脱节 |
7.1.3 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不匹配 |
7.1.4 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存在局限性 |
7.1.5 风险防范自律机制发挥不足 |
7.2 应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带来的监管挑战 |
7.2.1 强化金融监管的迫切性 |
7.2.2 多头监管与监管规则不一致 |
7.2.3 信息协调与并表监管机制不完备 |
7.2.4 对金融集团控股股东存在监管缺位 |
7.3 强化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全面认识 |
7.3.1 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影响的重新认识 |
7.3.2 对不同组织形式风险差异的辨识 |
7.3.3 提高对银行集团风险隐患的重视程度 |
7.4 增强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特殊风险的防范能力 |
7.4.1 建立防范利益冲突风险的“中国墙”制度 |
7.4.2 控制内部交易造成的风险集中 |
7.4.3 强化自律性质的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建设 |
7.5 提高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 |
7.5.1 保持资本充足水平与补充能力 |
7.5.2 以并表管理为基础防范资本重复计算风险 |
7.5.3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
7.6 提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有效性 |
7.6.1 夯实立法基础与监管标准 |
7.6.2 持续革新监管工具 |
7.6.3 利用市场力量约束利益冲突的发生 |
7.6.4 建立法人防火墙与业务防火墙“双墙制度”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金融安全理论 |
2.1.2 经济安全观和产业安全观 |
2.1.3 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金融混业与经营绩效 |
2.2.2 金融混业与金融风险 |
2.2.3 金融混业与制度变迁 |
2.2.4 金融监管、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
2.2.5 文献评述 |
3 金融混业经营现状分析 |
3.1 金融混业的范畴及功能 |
3.1.1 金融混业的基本范畴 |
3.1.2 金融混业经营的功能 |
3.2 主要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现状、比较与启示 |
3.2.1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3.2.2 英国银行母公司控股模式 |
3.2.3 日本渐进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3.2.4 德国和欧洲国家的全能银行模式 |
3.2.5 比较与启示 |
3.3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现状 |
3.3.1 中国金融业构成 |
3.3.2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演进 |
3.3.3 中国金融混业发展现状与普惠金融 |
3.3.4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特征 |
3.3.5 金融混业经营发展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4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安全的关键要素:风险与绩效 |
4.1 金融系统性风险测度 |
4.1.1 金融系统性风险指标体系 |
4.1.2 计量模型 |
4.1.3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1.4 结果与分析 |
4.2 金融系统经营绩效分析 |
4.2.1 计量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混业经营优选模式——银行控股公司 |
4.3.1 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安全分析 |
5.1 金融系统安全概念模型 |
5.2 金融系统安全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 |
5.3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稳定性理论 |
5.3.1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5.3.2 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混沌动力学分析 |
5.3.3 数值模拟与仿真 |
5.4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策略 |
5.4.1 金融系统安全优化对象 |
5.4.2 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动力学流图及仿真 |
5.4.3 金融安全系统可靠性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安全指数 |
6.1 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指数评价 |
6.2 关键因子及评分标准 |
6.2.1 经济实力与经济运行 |
6.2.2 治理能力与政策有效性 |
6.2.3 国际收支与外部影响 |
6.2.4 金融运行与金融发展 |
6.2.5 金融稳健性与控制力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法制环境建设方面 |
7.2.2 行业综合性监管体制建立方面 |
7.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化动因及影响因素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
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背景 |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分析 |
一、国内文献梳理分析 |
二、国外文献梳理分析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 |
二、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的分析 |
三、基于最优金融开放理论的分析 |
四、基于垄断优势理论的分析 |
五、基于内部化理论的分析 |
六、基于范围经济理论的分析 |
七、基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理论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动因的理论分析 |
一、宏观层面: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
二、行业层面:商业银行改革转型发展的需要 |
三、微观层面: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驱使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动因的模型分析 |
一、封闭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内发展的模型分析 |
二、开放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模型分析 |
三、开放条件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均衡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国际经验借鉴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 |
一、客户分层经营 |
二、行业专业化 |
三、重视研究能力建设 |
四、业务条线内外协同 |
五、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欧洲国家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 |
一、英国商业银行经验 |
二、德国商业银行经验 |
三、瑞士商业银行经验 |
第三节 亚洲国家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 |
一、日本商业银行经验 |
二、新加坡商业银行经验 |
第四节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总体现状分析 |
一、中国商业银行对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认识 |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基本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特征分析 |
一、债券发行代理和承销业务额方面分析 |
二、企业兼并收购数额方面分析 |
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数量方面分析 |
四、商业银行境外营业收入及占比方面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内部问题分析 |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外部问题分析 |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重点业务构建及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重点业务领域基本框架构建 |
一、境外债券发行代理和承销业务构架分析 |
二、跨境并购重组业务构架分析 |
三、境外上市保荐及投融资业务构架分析 |
四、国际财务顾问业务构架分析 |
五、境外资产管理及理财业务构架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重点业务领域及效应分析 |
一、债券市场业务及境外债业务分析 |
二、跨境并购重组业务分析 |
三、资本市场及境外上市等投融资业务效应分析 |
四、其它重要业务领域及效应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超级决策层次模型及因子分析法的发展绩效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二、假设条件 |
三、研究样本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超级决策层次模型评价 |
一、超级决策层次模型及计算步骤说明 |
二、超级决策层次模型的具体计算过程 |
三、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仿真分析 |
四、基于超级决策层次模型评价与仿真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因子分析 |
一、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 |
二、旋转后因子提取结果及因子载荷矩阵 |
三、因子综合得分 |
四、基于因子分析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与数据说明 |
一、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选取 |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评价步骤 |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适用性分析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计算关联系数 |
四、计算关联度 |
五、关联度大小排序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评价结果与分析 |
一、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评价结果 |
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发展绩效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国外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路径演进分析 |
一、国内投资银行业务的海外化阶段 |
二、海外业务的本土化阶段 |
三、业务服务的全球化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 |
一、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
二、业务多元化发展 |
三、风险管理与国际接轨 |
四、信息技术化及+互联网科技金融化发展 |
五、注重环境因素与社会责任 |
六、与产业金融发展导向相协调 |
第三节 基于发展绩效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
一、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全球化布局 |
二、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国际化水平 |
三、统筹协调,推动境内外投行业务经营的转型发展 |
四、改善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开发及培养 |
五、更新理念,全面完善商业银行风控体制机制 |
六、加强业务创新,助力于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 |
七、深化外部监管改革,完善外部监管政策和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
二、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实行国际化发展存在比较利益 |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及挑战 |
四、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经验 |
五、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 |
六、银行影响力等因素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影响显着 |
七、应结合自身客观情况顺势选择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后危机时代英美银行监管体系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8年危机前英美银行与监管体系 |
(一)美国“双轨制”银行体系与“碎片化”的监管体系 |
(二)英国银行体系与监管框架 |
二后危机时代英美银行监管体系改革 |
(一)危机后美国银行与监管体系变革 |
1.美国银行体系的变革:“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 |
2.监管体系的重构 |
(1)《多德-弗兰克法案》下的监管框架 |
(2)成立“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 |
(二)后危机时代英国银行与监管体系变革 |
1.银行体系重构:从全能银行到“隔离银行” |
2.银行监管体系变革 |
三比较英美银行与监管体系及启示 |
(一)英美银行体系变革理论思考及评析 |
1.“全能银行”模式的理论思考 |
2.比较英美银行体系及启示:“沃尔克规则”与“围栏规则” |
(二)英美银行监管体系之比较及启示 |
1.银行监管模式理论及比较 |
2.比较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角色 |
结语 |
(5)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研究 ——以上市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混业经营的概念界定 |
一、混业经营的基本内涵 |
二、混业经营模式的关键特征 |
第二节 混业经营的理论探讨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范围经济理论 |
三、协同效应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节 混业经营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关于银行混业经营转型的研究 |
二、关于银行混业经营与经营效率的研究 |
三、关于银行混业经营与潜在风险的研究 |
四、关于银行混业经营与金融监管的研究 |
五、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创新与制度安排研究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现行经营模式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演进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1977年:中国银行业“大一统”时代 |
二、1978~1992年:银行体系专业化建设和强制混业的阶段 |
三、1993~2000年:国家强制作用下回归的严格分业时代 |
四、2001年以来:银行业混业经营探索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基本现状 |
一、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现状 |
二、中国商业银行安全性现状 |
三、中国商业银行成长性现状 |
四、中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现状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主要问题 |
一、利息收入是仍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将持续增大 |
三、流动性趋紧状态难以从根本上改观 |
四、商业银行间非同质化竞争意识淡薄 |
五、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转型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挑战 |
二、互联网金融加速了混业经营改革的推进 |
三、金融脱媒化日新月异 |
第五节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的内在需求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行经营模式下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指标选择 |
一、样本选择 |
二、指标选择 |
第二节 以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
一、主成分分析方法原理及模型介绍 |
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
第三节 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商业银行效率测算 |
一、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原理和模型介绍 |
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商业银行综合效率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分析 |
一、美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背景 |
二、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模式和主要特征 |
三、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应的分析 |
第二节 英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分析 |
一、英国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背景 |
二、英国银行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 |
三、英国银行控股公司经营效应的分析 |
第三节 德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分析 |
一、德国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背景 |
二、德国全能银行的组织构架 |
三、德国全能银行经营效应的分析 |
第四节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国际经验的启示 |
一、美、英、德三种混业经营模式差异性比较 |
二、不同混业经营模式的共性因素 |
三、对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启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转型路径设计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转型路径的选择 |
一、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与中国当前经济金融水平相匹配 |
二、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能够有效防范跨领域金融风险 |
三、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可借鉴 |
四、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机契合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进阶式转型路径 |
一、逐步涉足非银行金融业务 |
二、建立与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协议合作 |
三、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展综合业务经营 |
四、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转型的支撑平台 |
第三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 |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原则 |
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选择 |
三、金融控股公司的实现途径 |
四、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方式 |
第四节 金融控股公司树状式监管体系的构建 |
一、主要发达国家对金融控股公司主流监管模式 |
二、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树状式监管体系的理论构想 |
三、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树状式监管亟需解决的问题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化趋势 |
二、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化对银行业的深远影响 |
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新形势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 |
四、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现状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观点 |
三、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与收入结构 |
一、商业银行业务 |
二、商业银行收入 |
三、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分析 |
一、银行风险 |
二、系统性银行风险 |
三、个体银行风险 |
四、银行风险度量 |
第三节 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理论分析 |
一、多元化的界定与度量 |
二、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收入多元化 |
三、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度量 |
四、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文献综述 |
一、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
二、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绩效 |
三、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第一节 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一、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背景分析 |
二、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及特征 |
三、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 |
四、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总结与启示 |
第二节 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一、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背景分析 |
二、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及特征 |
三、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 |
四、德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总结与启示 |
第三节 其他国家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一、瑞士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二、日本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三、英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第四节 国际主要大银行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一、国际大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截面维度分析 |
二、国际大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时间维度分析 |
三、国际大银行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总结与启示 |
第五节 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评析 |
一、各国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分析小结 |
二、国际大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分析小结 |
三、国际银行业稳步推进非利息业务原因 |
四、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监管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银行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迁背景分析 |
一、宏观经济环境 |
二、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脱媒” |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 |
四、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改革 |
五、银行业改革开放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 |
六、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现状分析 |
一、国际银行业多元化经营趋势 |
二、中国银行业多元化经营发展进程 |
三、中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实践及模式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
一、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
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变化分析 |
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绩效与风险情况分析 |
一、商业银行绩效情况分析 |
二、商业银行风险情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相关性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数据说明 |
一、引言 |
二、数据与方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收入的波动性分析 |
一、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分析 |
二、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分析 |
第三节 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的银行收入波动性分解 |
一、分析方法及建模 |
二、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方差分解 |
第四节 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相关性分析 |
一、问题提出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
二、截面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三、时间维度相关性分析 |
四、时间维度相关性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变量与模型构建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模型估计与检验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 |
第三节 模型估算结果和分析 |
一、模型估算结果和分析 |
二、基于银行类型的模型估算与分析 |
三、实证分析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国际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存在国别和银行间差异 |
二、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迁与非利息收入发展体现中国特色 |
三、国际银行业理论和实践表明收入多元化并不必然分散银行风险 |
四、中国银行业实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理性看待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发展 |
二、收入多元化的同时应谨慎发展交易类业务 |
三、非利息业务创新应以满足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为目的 |
四、收入多元化应注重在银行核心功能基础上的延伸和创新 |
五.银行多元化定位应与其规模相适应 |
六、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要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金融功能观的提出和发展 |
1.2.2 银行再造研究综述 |
1.2.3 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 |
1.2.4 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风险关系 |
1.2.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界定 |
1.3.2 全面风险管理的界定 |
1.3.3 功能再造全面风险管理和多元化经营三者之间的关系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框架及论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透析 |
2.1 商业银行风险理论 |
2.1.1 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分析 |
2.1.2 商业银行风险 |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2.2.1 传统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3 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的度量研究 |
2.3.1 新资本协议视角的资本的风险补偿功能 |
2.3.2 风险集总与风险分散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理论分析 |
3.1 商业银行的功能多元化分析 |
3.1.1 商业银行功能的界定 |
3.1.2 商业银行功能多元化的必要性 |
3.1.3 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辨析 |
3.2 商业银行功能多元化指数构建 |
3.2.1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在多元化度量中的应用 |
3.2.2 Entropy Measure Index 在多元化度量中的运用 |
3.2.3 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指数构建 |
3.3 商业银行的功能体系分析 |
3.3.1 商业银行的功能框架 |
3.3.2 复杂系统与金融风险 |
3.4 小结 |
第4章 全面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关系分析 |
4.1 全面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相关性分析 |
4.1.1 风险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分析 |
4.1.2 商业银行功能再造要面临的特殊风险分析 |
4.2 商业银行功能再造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4.2.1 功能再造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的理论透析 |
4.2.2 功能再造的路径选择分析 |
4.2.3 归核化思潮对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影响 |
4.3 功能再造对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的实证分析 |
4.3.1 银行的风险、规模和多元化 |
4.3.2 计量模型及估算问题 |
4.3.3 数据来源和描述统计 |
4.3.4 模型估算结果和分析 |
4.4 功能再造的边界分析 |
4.4.1 商业银行多元化的合理边界 |
4.4.2 最优多元化界定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国外商业银行功能演进 |
5.1 美国银行业的功能演进 |
5.1.1 美国银行业的功能演进分析 |
5.1.2 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变化和风险管理——以花旗银行为例 |
5.2 英国银行业的功能演进 |
5.2.1 英国银行业的功能演进分析 |
5.2.2 英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变化和风险管理——以汇丰银行为例 |
5.3 德国银行业的功能演进 |
5.3.1 德国银行业的功能演进分析 |
5.3.2 德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变化和风险管理——以德意志银行为例 |
5.4 日本银行业的功能演进 |
5.4.1 日本银行业的功能演进分析 |
5.4.2 日本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变化和风险管理——以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为例 |
5.5 国际银行业的功能演进脉络分析及启示 |
5.5.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特点 |
5.5.2 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践 |
5.5.3 国外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启示 |
5.6 小结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再造现状分析 |
6.1 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演进历程综述 |
6.1.1 1978-1984 年商业银行基础功能初步形成 |
6.1.2 1985-1994 年商业银行服务功能快速发展 |
6.1.3 1995-2002 年商业银行功能持续优化 |
6.1.4 2004 年至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渐成熟 |
6.2 我国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动因分析 |
6.2.1 功能再造的外因分析 |
6.2.2 功能再造的内因分析 |
6.3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功能转变的实践 |
6.3.1 我国银行体系现状分析 |
6.3.2 大型商业银行的功能再造实践 |
6.3.3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功能转变实践 |
6.3.4 城商行的功能转变探索 |
6.3.5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间的比较研究 |
6.4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有功能与全面风险管理所要求的功能的差距 |
6.4.1 基础功能的差距 |
6.4.2 服务功能的差距 |
6.4.3 核心功能的差距 |
6.4.4 我国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整体布局 |
6.5 小结 |
第7章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路径取向 |
7.1 商业银行基础功能再造 |
7.1.1 信用中介功能和信用创造功能的新局面 |
7.1.2 商业银行基础功能再造的路径选择 |
7.1.3 全面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基础功能再造的要求 |
7.2 商业银行服务功能再造 |
7.2.1 信息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服务功能新论 |
7.2.2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功能再造的路径选择 |
7.2.3 全面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服务功能再造的要求 |
7.3 商业银行核心功能再造 |
7.3.1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是功能再造的前提和保障 |
7.3.2 从绩效角度衡量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效果 |
7.3.3 风险关联度和风险变动关联度 |
7.3.4 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的商业模式选择 |
7.4 小结 |
第8章 中国商业银行功能再造中的制度环境保障 |
8.1 微观层面:商业银行的制度转化 |
8.1.1 公司治理 |
8.1.2 人力资源 |
8.1.3 完善健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8.1.4 企业文化建设 |
8.2 宏观层面:功能再造与全面审慎监管 |
8.2.1 降低行业集中度和银行竞争度 |
8.2.2 建立去行政化的软约束机制 |
8.2.3 完善金融立法 |
8.2.4 存款保险制度 |
8.2.5 金融业综合化经营 |
8.2.6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
8.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金融业分类表 |
附录2 中国商业银行原始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量 |
附录3 美国商业银行原始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量 |
附录4 日本商业银行原始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量 |
附录5 中国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 |
附录6 美国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 |
附录7 日本商业银行数据来源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中国国情视野的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1.全能化 |
第一, 全能银行能降低我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
第二, 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全能银行。 |
2.信息化、网络化 |
??三、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9)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我国的信托定位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 |
1.1.2 《信托法》的法律定位在我国金融分业环境下被扭曲 |
1.1.3 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营业性信托业务的特别法 |
1.1.4 应重新审视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 |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2.1 关于金融分业体制的含义 |
1.2.2 关于信托的定义 |
1.2.3 关于代客理财的定义 |
1.3 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容、思路与框架 |
1.3.1 本文的研究范围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4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主要的创新 |
1.4.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研究 |
2.1 关于金融体制选择与发展的研究 |
2.1.1 金融分业体制形成与发展的辩证观 |
2.1.2 金融体制的界定标准与选择逻辑 |
2.1.3 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选择标准与依据 |
2.2 信托在典型分业体制下的法律定位研究 |
2.2.1 美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金融行业划分 |
2.2.2 信托在美国金融业中的法律定位 |
2.2.3 日本金融分业体制下的金融行业划分 |
2.2.4 信托在日本金融业中的法律定位 |
2.3 关于金融中介与金融功能的研究 |
2.3.1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脉络研究 |
2.3.2 现代金融中介的理论解释 |
2.3.3 金融功能的源起与发展研究 |
2.3.4 金融中介代客理财行为的理论解释 |
2.4 关于信托原理、功能与制度的研究 |
2.4.1 信托原理的研究与解释 |
2.4.2 信托制度的分歧与考证 |
2.4.3 信托功能的研究与解释 |
2.4.4 信托原理在代客理财业务中的运用 |
2.4.5 信托功能、信托公司与信托业:基于金融功能的解释 |
3. 我国金融分业体制改革与信托的定位 |
3.1 金融分业体制的选择与发展理论 |
3.1.1 西方金融体制的形成与选择逻辑 |
3.1.2 金融分业体制发展与完善的辩证解释 |
3.1.3 西方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
3.2 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选择理论 |
3.2.1 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选择依据与理论解释 |
3.2.2 信托公司的全能银行模式引发了我国分业体制改革 |
3.2.3 我国对信托公司作为金融行业的分业改革 |
3.3 信托在我国金融业中的定位问题 |
3.3.1 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中的定位显示出政府意志 |
3.3.2 我国的分业立法对“信托业”缺乏清晰界定 |
3.3.3 我国金融分业体制改革的发展与信托业务的异化 |
3.3.4 对信托分业的定位局限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 |
3.3.5 对信托分业的定位导致我国代客理财市场面临制度缺失 |
4. 对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定位错误的分析 |
4.1 信托不具有单独作为金融行业的历史案例 |
4.1.1 对信托在金融业的定位的研究意义 |
4.1.2 信托在英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 |
4.1.3 信托在美国早期金融混业体制下的定位 |
4.1.4 信托在美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 |
4.1.5 信托在日本早期金融混业体制下的定位 |
4.1.6 信托在日本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 |
4.1.7 信托在旧中国时期与台湾金融业的定位 |
4.2 信托在我国金融业中的定位缘何错误 |
4.2.1 我国恢复信托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引入信托 |
4.2.2 我国早期信托公司的本质是全能银行 |
4.2.3 信托公司全能银行模式的错误与信托没有关系 |
4.2.4 金融分业体制改革混淆了信托、信托公司与信托业的关系 |
4.2.5 我国对信托分业定位改革的参照标准存在问题 |
4.2.6 信托的本质是制度而不是金融业务 |
4.2.7 我国对信托分业定位的假设前提不成立 |
5. 信托定位错误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5.1 信托定位错误下我国信托公司面临的发展困境 |
5.1.1 对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适用的监管标准存在问题 |
5.1.2 信托公司面临信托财产与业务资源的局限 |
5.1.3 部分信托公司缺乏担任合格受托人的能力 |
5.1.4 信托定位错误下部分信托公司发展前景堪忧 |
5.2 信托定位错误下代客理财市场的法律问题突出 |
5.2.1 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业务面临的法律问题 |
5.2.2 商业银行在代客理财业务中缺乏信托责任 |
5.2.3 证券业代客理财业务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
5.2.4 保险公司年金管理等业务面临的法律问题 |
6. 对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定位错误的修正建议 |
6.1 对我国信托定位错误予以修正的意义 |
6.1.1 从制度层面看修正信托定位错误的必要性 |
6.1.2 从业务层面看修正信托定位错误的紧迫性 |
6.2 对我国信托定位错误予以修正的措施 |
6.2.1 对信托分业立法的修正与对相关法律的完善 |
6.2.2 建立以合格受托人为准入标准的受托人授予机制 |
6.2.3 构筑传统金融业务与代客理财信托业务的防火墙 |
6.2.4 建议信托公司转型为银行业或证券业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选题的价值 |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一) 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
(二) 企业竞争理论 |
(三) 战略与战略转型理论 |
二、银行盈利模式的相关文献回顾 |
(一) 银行盈利模式与市场结构 |
(二) 银行盈利模式创新与制度安排 |
(三) 银行盈利模式与经营效率 |
(四) 银行盈利模式选择与战略转型 |
(五) 银行混业经营与盈利模式转变 |
(六) 银行混业风险与金融监管改进 |
三、关于文献回顾的分析与总结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特征 |
(一) 杜邦分析体系 |
(二) 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特征 |
二、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盈利模式的主要问题 |
(一) 对净利差过分依赖 |
(二) 盈利来源单一 |
(三) 贷存比较低 |
(四) 贷款结构严重失衡和雷同 |
(五) 创新不够 |
(六) 长期的规模和速度冲动 |
三、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 |
(一) 市场影响因素 |
(二) 制度影响因素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一、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
(一) 美国商业银行的体制特征 |
(二)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特征及变化 |
(三) 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
二、日本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
(一) 日本商业银行的体制特征 |
(二) 日本商业银行监管的特征及变化 |
(三) 日本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
三、德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
(一) 德国商业银行的体制特征 |
(二) 德国商业银行监管特征 |
(三) 德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
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 |
(一) 危机的背景 |
(二) 危机的特点 |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影响 |
(一) 后危机时代的银行监管变革 |
(二) 后危机时代的银行盈利模式变革 |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
(一) 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受危机影响轻微 |
(二) 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 |
(三) 推动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 |
一、塑造有利于盈利模式转型的市场环境 |
(一) 增强市场的功能主体作用 |
(二)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培育 |
(三) 维护银行市场结构的平衡 |
(四) 提升银行公司治理的效率 |
二、构建有利于盈利模式转型的制度体系 |
(一) 优化监管制度的思路 |
(二) 强化监管制度的标准 |
(三) 构建适应盈利模式创新的监管体制 |
(四) 革新银行家选聘激励制度 |
三、选择正确的盈利模式转型方向 |
(一) 建立资本节约型的业务发展模式 |
(二) 审慎推进综合化经营 |
(三) 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 |
(四) 择机并购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章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一、文章的不足之处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全能银行所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研究[D]. 郑雪. 辽宁大学, 2020(01)
- [2]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 崔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3]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化动因及影响因素的视角[D]. 曲海斌. 云南大学, 2018(04)
- [4]后危机时代英美银行监管体系变革[J]. 苏洁澈. 环球法律评论, 2016(01)
- [5]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转型研究 ——以上市银行为例[D]. 陈静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6]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风险研究[D]. 黄国妍.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7]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D]. 杜欣欣.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8]基于中国国情视野的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浅析[J]. 李源祥. 中国外资, 2011(20)
- [9]信托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的定位研究[D]. 罗志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10]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 刘志刚. 武汉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