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血清中IgG、IgM、IgA含量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林长光[1](2013)在《硒对猪生产与保健的影响及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硒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缺乏会严重影响健康。我国约72%国土面积的土壤缺硒,靠天然食品来补充硒无法满足人和动物对硒的需求。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比例63%以上,富硒猪肉的研发对人体补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不同阶段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抗氧化等保健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研究了硒在猪不同组织中的沉积效果,筛选出硒源和硒水平的最佳组合,建立了富硒猪肉生产的关键技术体系,为开发优质富硒猪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结果如下:一、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影响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哺乳仔猪:酵母硒0.3,0.5mg·kg-1硒水平组和纳米硒0.5,0.7mg·kg-1硒水平组,仔猪初生窝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6.13%,23.88%,25.98%,29.70%(P<0.05)。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酵母硒组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8.44%、42.96%和17.07%(P<0.05)。断奶仔猪:硒水平为0.3,0.5mg·kg-1的纳米硒组和硒水平为0.5mg·kg-1酵母硒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26%,9.46%和13.07%(P<0.05)。酵母硒0.3,0.5mg·kg-1硒水平组和纳米硒各硒水平组的平均料重比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和0.7mg·kg-1亚硒酸钠组(P<0.05)。育肥猪:纳米硒组的日增重显着高于酵母硒组(P<0.05),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1);添加硒各组育肥猪料重比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酵母硒组极显着低于纳米硒组和亚硒酸钠组。以上结果表明:酵母硒和纳米硒提升猪生产性能的效果均显着优于亚硒酸钠。0.5mg·kg-1硒水平的酵母硒和纳米硒均显着提高了初生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并显着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硒源、硒水平、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T3、T4含量的影响极显着(P<0.01)。纳米硒组母猪血清T3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提高了29.52%、17.24%和23.63%(P<0.01);纳米硒组母猪血清T4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降低了24.71%、30.88%和33.86%(P<0.01)。亚硒酸钠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哺乳仔猪血清的T3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82%、26.50%和20.51%(P<0.01);不同硒源分析,亚硒酸钠组和纳米硒组哺乳仔猪血清T4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8.39%和26.51%(P<0.01)。断奶仔猪: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仔猪血清的T3含量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各组(P<0.01);T4含量随着硒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但纳米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育肥猪: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育肥猪血清T3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0.5mg·kg-1硒水平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以上结果表明:纳米硒有效提高了哺乳母猪、断奶仔猪、育肥猪的血清T3含量,特别是0.5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效果最佳。3、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纳米硒组母猪血清IgA含量分别比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提高了142.64%,35.29%(P<0.01),IgM含量分别比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提高了63.83%、8.51%(P<0.01)。与对照组相比,亚硒酸钠、纳米硒和酵母硒组哺乳仔猪血清IgG含量分别提高了19.11%,43.39%,34.63%(P<0.01);IgA含量分别提高了93.67%,160.75%,132.91%(P<0.01);IgM含量分别提高了90.91%,140.91%,102.27%(P<0.01)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纳米硒和酵母硒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血清中IgA、IgG、IgM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其中纳米硒组与对照组相比,育肥猪的血清中IgG、IgA、IgM含量分别提高了9.24%、13.36%和9.24%(P<0.01)以上结果表明:酵母硒和纳米硒能有效提高哺乳母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其中纳米硒的效果显着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纳米硒0.3-0.7mg·kgq添加量均可显着提高猪的免疫功能。4、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硒源分析,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哺乳母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P<0.05):纳米硒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T-AO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3.40%和10.51%(P<0.05);纳米硒组育肥猪MDA含量分别低于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8.20%、6.67%和6.25%(P<0.05)。结果表明:纳米硒组对试验猪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显着。5、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血浆、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添加硒可显着提高母乳中的硒含量(P<0.05),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的母猪血浆、母乳中硒含量高于亚硒酸钠组;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及育肥猪血浆中硒含量差异显着(P<0.05)。结果表明: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对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提高效果显着。6、提升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硒源和硒水平最佳组合提升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硒源和硒水平最佳组合:哺乳母猪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的酵母硒:断奶仔猪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的纳米硒或酵母硒:育肥猪饲粮硒水平为0.5-0.7mg·kg-1的纳米硒或酵母硒。二、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胴体性状与肉质的影响饲粮中添加硒对于育肥猪的胴体性状的改善无明显作用;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中猪肉的大理石纹和肉色比值显着优于亚硒酸钠组(P<0.05);0.5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猪肉的大理石纹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2.5%和15.63%(P<0.05);0.7mg·kg-1硒水平纳米硒组肉色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1.11%(P<0.05)。酵母硒和纳米硒可明显提高试验猪宰后45min和24h的pH值。硒水平为0.7mg·kg-1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宰后45min内肉的pH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硒组中,0.3,0.5mg·kg-1硒水平组宰后24h肉的pH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亚硒酸钠各硒水平组(P<0.05)。不同硒源组的滴水损失率大小为纳米硒组<酵母硒组<亚硒酸钠组<对照组,纳米硒组、酵母硒组和亚硒酸钠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3.18%、23.02%和4.48%(P<0.01)。以上结果表明:纳米硒和酵母硒在改善肉色、pH值、滴水损失等猪肉品质方面表现出比亚硒酸钠更好的营养生物学作用。2、硒在猪不同组织中沉积效果的研究硒在不同组织中的沉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纳米硒组中0.5mg·kg-1硒水平组的肾脏、肝脏、背最长肌、后腿肌肉组织中硒含量分别为2.61mg·kg-1、0.58mg·kg-1、0.29mg·kg-1、0.27mg·kg-1、0.7mg·kg-1硒水平组分别为2.90mg·kg-1、0.67mg·kg-1、0.34mg·kg-1、0.33mg·kg-1酵母硒组中0.5mg·kg-1硒水平组的肾脏、肝脏、背最长肌、后腿肌肉组织中硒含量分别为2.77mg·kg-1、0.59mg·kg-1、0.28mg·kg-1、0.28mg·kg-1;0.7mg·kg-1硒水平组分别为2.97mg·kg-1、0.65mg·kg-1、0.29mg·kg-1、0.27mg·kg-1。3、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以生产富硒猪肉为目的,以猪肉无公害为标准,确定了育肥猪饲粮中硒源和硒水平的最佳组合:在120日龄生长育肥猪至出栏阶段,饲粮中添加纳米硒至0.7mg·kg-1硒水平。围绕富硒猪肉的整个生产系统,开展了生猪饲养、屠宰、分割、检疫检验和鲜肉贮存销售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富硒猪肉生产的关键技术体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硒水平为0.7mg·kg-1的纳米硒在背最长肌和后腿肉中的硒沉积量分别达到0.34mg·kg-1和0.33mg·kg-1显着高于其他硒源和硒水平,比普通猪肉高2.4倍和2.3倍,实现了富硒猪肉生产的目标。
王金宝,孙立辉,吕永艳,任慧英,孙月平,于桂江,田春燕[2](1996)在《猪血清中IgG、IgM、IgA含量测定》文中认为猪血清中IgG、IgM、IgA含量测定王金宝,孙立辉,吕永艳,任慧英,孙月平,于桂江,田春燕(莱阳农学院动科系)(文登市宋村兽医站)目前,国内尚无商品性猪IgG、IgM、IgA的标准抗血清,影响了对猪免疫功能的研究。国内曾报道猪血清IgG、IgM的含...
雷喜梅[3](2018)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学与抑制病毒入侵细胞的研究》文中认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急性、高度传染性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的致病原,可感染所有日龄的猪,并在哺乳仔猪中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本研究主要对PEDV编码的结构或非结构蛋白进行表达纯化,并以此为检测抗原建立敏感有效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感染或免疫PEDV后不同日龄猪体内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监测;同时以制备的抗PEDV的单抗为基础,对PEDV入侵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根据PEDV G2毒株(GenBank accession no.KU55870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其cDNA为模板分别扩增PEDVS1、E、ORF3C、非结构蛋白nsp1、nsp2 以及nsp3 中 Ac(Acidic domain)、ADRP(ADP-ribose-1-monophosphatase domain)功能域,克隆到真核或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利用真核或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相应蛋白,并进行层析纯化,经SDS-PAGE检测、Westernblot鉴定正确后,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相应的兔抗PEDV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和IFA鉴定获得的抗体有较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ELISA检测其效价均达到1:100000以上,可满足后期试验需要。用PEDV G2毒株感染Vero细胞,扩增病毒。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PEDV细胞毒,制备纯化的PEDV全病毒颗粒;同时分别以前期制备的PEDVS1蛋白、ORF3C蛋白和E蛋白作为检测抗原,方阵滴定法确定PEDV纯化全病毒颗粒、S1蛋白、ORF3C蛋白和E蛋白的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分别是5 μg/mL、4.4 ng/mL、15.6 ng/mL、7.8 ng/mL;最佳一抗稀释度均为1:100,最佳二抗稀释度为1:10000;并对抗原包被条件、抗体作用时间、孵育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分别建立以PEDV全病毒和S1蛋白为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临床样本中抗PEDV IgG和IgA抗体,以PEDV ORF3C和E蛋白为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样本中抗PEDVIgG抗体。用上述方法检测国内不同猪场中有腹泻症状的不同年龄段的猪初乳、奶、血清、粪便等不同样本中抗PEDV抗体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所检样本中普遍存在抗PEDV抗体;相比之下,母猪中抗PEDV抗体水平较高,0-1W龄中也存在较高水平的抗PEDV抗体,但在3W龄猪中抗体水平开始下降,7W龄时抗体水平有所上升,13W和20W龄时抗体水平基本不变;这与当前不同年龄段猪感染PEDV的情况基本相符。同时,本研究对部分猪血清中抗PEDV中和抗体进行随机抽检,结果表明,抗PEDV抗体水平高的样本中的中和抗体水平也较高,即本研究所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与中和试验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有较高的可信度。用上述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IFA(Immunofluorescence)检测PEDV全病毒颗粒、PEDVS1、ORF3、E及nsp1、nsp2、nsp3-Ac 和 nsp3-ADRP蛋白与临床PEDV感染猪血清样品中抗PEDV抗体的反应性.结果显示,虽然S1和Ac蛋白在IFA检测中均出现特异性荧光,但在Western blot检测中,S1蛋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对951份感染状态未知的猪血清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上述PEDV蛋白均有一定反应性。而PEDV S1、ORF3C、E蛋白和PEDV全病毒纯化抗原检测均显示出相似的抗体消长趋势,且抗PEDVIgG抗体均在1周龄仔猪中最早出现。同时,对30份未感染PEDV的仔猪阴性血清检测显示,上述所有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均未出现反应;即本研究制备的检测抗原均有高度特异性。综上所述,PEDVS1蛋白可作为PEDV感染检测的最佳血清学诊断抗原。用PEDV S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BABL/C小鼠,按照传统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PEDVS1单克隆抗体;最终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PEDV S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C2G11、2G4C5、3B10G8和7D7G1;ELISA检测4个单抗的亚型均为IgG1;杂交瘤上清效价均可以达到1:10以上;腹水效价则均可达到1:1000以上;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其中和活性,按照Reed-Muench两氏法计算测定4个单抗均有一定中和效价,其中单抗2C2G11和3B10G8中和效价可以达到1:200以上;Western blot检测其均出现特异性条带,表明本试验制备的单抗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IFA检测4个单抗均出现特异性荧光,表明这些单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识别PEDV天然构象;综合上述表明,本试验制备得到的抗PEDVS1单抗可以作为后续PEDV入侵机制研究的重要工具。利用真核系统表达PEDVS1各个截短蛋白:SlO(aa1~219)、OA(aa1~504)、B(aa 510-640)和CD(aa 639~729)蛋白,用 Protein A柱子亲和纯化,Western blot检测反应性;随后,利用本研究制备得到的抗PEDV S1蛋白中和性单抗,以上述蛋白为抗原,对PEDV S1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进行ELISA检测;同时选择S1蛋白OA和CD进行抑制病毒入侵试验;结果表明,S1的各个截短蛋白均正确表达,且有较好的反应性;PEDVS1蛋白的中和表位可能位于OA区和CD区;OA与CD蛋白均能抑制病毒入侵;受体结合域可能位于CD区,即PEDV S1蛋白的中和表位也可能是其受体结合域。
罗磊[4](2006)在《猪血G型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提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对抗原刺激应答中,B淋巴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的结合,产生各种免疫效应(生理效应)的一类球蛋白。大量研究报道了口服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婴幼儿由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引发的肠道疾病。猪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很高,其中以G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G,简称IgG)为主。我国猪血资源十分丰富,但并未得到很好地利用,为了实现猪血的“变废为宝”,大力开发免疫球蛋白资源,对猪血中IgG的开发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其在保健食品和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工艺路线和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它血液功能性蛋白资源的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改进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样品中IgG和其它血清蛋白的含量,从而掌握分离提取工艺对IgG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利用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品中活性IgG的含量,从而了解不同工艺参数对免疫球蛋白活性的影响。根据所得IgG纯度、回收率和活性保留率数据,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参数。建立了实验室分离纯化猪血清IgG的方法。利用硫酸铵进行初分:室温下,样品pH为7.4,硫酸铵饱和度为37%,此时IgG回收率为80.5%(w/w),纯度为72.9%(w/w);用DEAE-纤维素52作进一步纯化,可以得到纯度大于97%(w/w)、活性保留率为94%(w/w)的猪血清IgG。分别研究了多聚磷酸盐和三氯化铁分离提取猪血清IgG的工艺。多聚磷酸盐沉淀法分离猪血清IgG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多聚磷酸盐浓度0.1%(w/v),pH值3.9,反应温度45℃,此条件下IgG的回收率与纯度分别为60.9%(w/w)和64.5%(w/w),活性保留率为87.3%(w/w)。FeCl3分离猪血清IgG最佳工艺参数为:FeCl3浓度4.5mmol/L,温度40℃,pH值4.5,此条件下IgG的纯度为71.7%(w/w),回收率为75.5%(w/w),活性保留率约为90.5%(w/w)。所得到的产品中蛋白质主要为IgG,其余部分大多为γ球蛋白。通过比较发现,FeCl3分离猪血清IgG的工艺操作简便,过程温和,分离效果好,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适宜食品用IgG的工业化生产。选择螺旋卷式超滤设备,以截留液全循环错流方式对FeCl3分离所得IgG样液进行超滤浓缩,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10,000DA的PES膜。超滤浓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样品pH值为7,温度50℃,超滤压力0.1Mpa,浓度提高10倍。浓缩后得到的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2.08%(w/v),IgG含量为1.42%(w/v),具有活性的IgG所占比例比超滤前略有下降,从91.3%(w/w)降低到87.6%(w/w)。根据所采用的猪血清IgG分离制备工艺,研究了低pH环境和加热对IgG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H低于4以后IgG稳定性下降,部分IgG变性,其结构和构象发生改变。IgG热变性的温度范围为70.265~72.162℃吸热量为338.4J/g。pH为7时,IgG在55℃时开始有轻微变性,其变性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快。酸性条件下较低温度就会造成IgG变性。因此,从猪血清中分离提取IgG时,样品的pH值不应小于3.5,反
吴先华[5](2014)在《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及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及形态的发酵豆粕、发酵豆粕与发酵菜粕及其互作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对不同水平的蛋白、发酵豆粕及其互作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合理配制猪饲料,提高蛋白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养猪效益提供合理建议。试验一: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试验选用30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17kg左右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5%、10%、15%的发酵豆粕以及10%风干发酵豆粕。其中,预饲期5天,正饲期28天。试验结果表明:①生长性能:10%发酵豆粕组日增重最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最低,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率最低,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10%风干发酵豆粕组在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不及10%发酵豆粕组效果好(p>0.05)。②饲料消化率:10%、15%发酵豆粕组在CP的消化率上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并显着高于10%风干的发酵豆粕组(p<0.05)。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10%、15%发酵豆粕组在TP、IgA、GH高于对照组,并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GLO方面高于对照组,并到达极显着的水平(p<0.01),在COR、CHOL方面低于对照组,并达到显着水平(p<0.05)。另外,10%风干发酵豆粕组体现出来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却不如10%发酵豆粕组效果好,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④粪中有害菌群及pH:在大肠杆菌上,10%、15%发酵豆粕组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在沙门氏菌上,10%、15%发酵豆粕组显着低于对照组、10%风干发酵豆粕组(p<0.05);在pH值上,15%发酵豆粕组显着低于第1组(p<0.05)。⑤经济效益:10%发酵豆粕组最好,比对照组每头效益提高37.69元。结论:日粮中添加10%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生产应用效果是最佳的;在养猪生产中,湿的发酵豆粕的应用效果要优于风干发酵豆粕。试验二: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及其互作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其中发酵豆粕设0%和10%两个水平,发酵菜粕设三个处理水平,分别是0、2.5%、5%。试验选用36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18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其中,预饲期5天,正饲期26天。试验结果表明:①生长性能:10%发酵豆粕组在末重、日增重、采食量方面显着高于0%发酵豆粕组(p<0.05),在料重比方面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5);2.5%、5%发酵菜粕组的采食量显着高于0%发酵菜粕组(p<0.05);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在日增重上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p<0.05),其中,10%发酵豆粕与2.5%发酵菜粕组合表现最优。②饲料消化率:10%发酵豆粕组在CP消化率上显着高于0%发酵豆粕组(p<0.05);不同水平的发酵菜粕组在能量、CP、EE的消化率上,随发酵菜粕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均未达到显着的水平(p>0.05)。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10%发酵豆粕组在TP和GLO方面显着高于0%发酵豆粕组(p<0.05),在CHOL方面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5),COR水平极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1);5%发酵菜粕组在TP和GLO上显着高于0%、2.5%发酵菜粕组(p<0.05),在CHOL方面显着低于0%发酵菜粕组(p<0.05);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在COR上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④粪中有害菌群及pH:10%发酵豆粕组在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及粪的pH值方面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5);日粮添加发酵菜粕对粪中有害菌群及pH值影响均不显着(p>0.05)⑤经济效益:10%发酵豆粕组*2.5%发酵菜粕组合最好,比对照组每头效益提高26.9.4元。结论:日粮中添加10%发酵豆粕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5%发酵菜粕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生理功能,提高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10%发酵豆粕与2.5%发酵菜粕的组合是最佳的。试验三: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蛋白、发酵豆粕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其中蛋白设17.81%和15.81%两个水平,发酵豆粕设三个处理水平,分别是0%、10%、15%。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33kg左右杜长大生长育肥猪360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其中,预饲期5天,正饲期27天。试验结果表明:①生长性能:高蛋白组的料重比显着低于低蛋白组(p<0.05),在末重、日增重方面,均优于低蛋白组(p>0.05);10%和15%发酵豆粕组的日增重显着高于0%发酵豆粕组(p<0.05),在料重比和腹泻率上,10%发酵豆粕组的数据表现最好;蛋白水平与发酵豆粕在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方面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此外,降低日粮2%蛋白水平添加10%、15%发酵豆粕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方面与基础日粮组差异不显着(p>0.05)。②饲料消化率:高蛋白组在饲料消化率方面的总体表现效果优于低蛋白组(p>0.05);10%、15%发酵豆粕组在CP消化率上极显着高于0%发酵豆粕组(p<0.01),在DM方面显着高于0%发酵豆粕组(p<0.05);蛋白水平与发酵豆粕在生长育肥猪饲料表观消化率中的CP的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降低日粮2%蛋白水平添加10%、15%发酵豆粕在CP消化率方面显着高于高蛋白的基础日粮组(p<0.05),在饲料表观消化率其他各项指标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高蛋白组在TP、GLO、CHOL、IgG、IgM显着高于低蛋白组(p<0.05);10%、15%发酵豆粕组TP、GLO、IgG、IgM水平显着高于0%发酵豆粕组(p<0.05),在BUN、CHOL、INS、COR方面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5),15%发酵豆粕组在T3上显着高于0%发酵豆粕组(p<0.05);降低日粮2%蛋白水平的10%、15%发酵豆粕组在CHOL上极显着低于基础日粮组(p<0.01),15%发酵豆粕组在BUN方面显着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在IgM显着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④粪中有害菌群及pH:10%、15%发酵豆粕组在大肠杆菌上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15%发酵豆粕组在pH上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5);降低日粮2%蛋白水平的15%发酵豆粕组在粪中大肠杆菌数量上显着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⑤猪舍内氨气浓度:高蛋白组在第22d、27d的猪舍氨气浓度显着低于低蛋白组(p<0.05);10%、15%发酵豆粕组第8d时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5),在第15d、22d、27d极显着低于0%发酵豆粕组(p<0.01);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添加10%、15%发酵豆粕在第8d猪舍的氨气浓度显着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在15d、22d、27d时的氨气浓度极显着低于基础日粮组(p<0.01)。⑥粪中重金属含量:与0%发酵豆粕组相比,15%发酵豆粕组在粪中铜含量上显着降低(p<0.05),其他发酵豆粕组粪中铜含量方面有随发酵豆粕添加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但未达到显着的水平(p>0.05);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添加10%、15%发酵豆粕组在粪中铜、锌含量上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⑦经济效益:17.81%蛋白*10%发酵豆粕组合最好,比对照组每头效益提高15.07元。结论:17.81%蛋白水平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15.81%蛋白;日粮添加发酵豆粕可有效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添加量达到10%即可,10%与15%发酵豆粕组在各方面差异均不显着,但结合经济效益考虑,10%发酵豆粕在生长育肥猪的应用效果最佳;此外,降低日粮2%蛋白水平,添加15%发酵豆粕在生长育肥猪生产中是可行的。
高云航[6](2007)在《猪瘟超前免疫效果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于183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俄亥俄州。该病呈世界性流行,以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是猪瘟流行较严重的国家,每年因猪瘟死亡的猪约占病死猪的39.65%,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左右。1956年我国成功的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株疫苗,此疫苗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疫苗而被全世界广泛的采用,许多国家应用此疫苗消灭了猪瘟。虽然我国在猪瘟的防控上一直采用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猪瘟仍在我国不间断地流行。在大面积注射疫苗的情况下却没有彻底控制住猪瘟疫情,这就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提出了质疑。目前我国防治猪瘟主要采取注射猪瘟疫苗的人工主动免疫方法,由于国内对猪瘟超前免疫和普通常规免疫两种方法在免疫效果上的差别没有定论,且养殖场采取超前免疫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且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不容易广泛开展,因此各个养猪场所采取的猪瘟免疫程序各不相同。当前国际上在猪瘟的免疫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对于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监测通常只是对IgG水平的监测。由于机体的免疫能力不能够单纯凭借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进行衡量,尚有IgA、IgM、T淋巴细胞、NK细胞及其它细胞因子等的综合作用。为了增强猪瘟超前免疫效果综合评价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本试验建立了检测猪瘟疫苗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的手段和方法。主要采用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常规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结合先进的流式细胞技术从细胞免疫的几个重要方面入手检测猪瘟超前免疫后细胞免疫的水平,并进行跟踪试验,观察其白细胞、淋巴细胞数目变化情况,淋巴细胞增殖情况,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及γ-IFN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体液和黏膜中各IgG、IgM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与普通免疫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在体液免疫方面,免疫仔猪在0~10日龄随着日龄的增加抗体水平不断上升;10日龄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但在10~35日龄,由于超免组主动抗体的产生和普免组的母源抗体被中和导致超免组的抗体水平高于普免组,但普免组的抗体水平仍在保护线上;在35~60日龄,由于普免组主动抗体的产生,导致超免组的抗体水平低于普免组,但仍在保护线上;60日龄以后,由于再次免疫,两组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着。在抗体的检测中,IgG的水平均高于IgM。(2)在细胞免疫方面,20日龄内超免组的应答水平高于普免组;30~60日龄时,超免组的应答水平低于普免组;60日龄以后两组差异不显着。(3)在黏膜免疫方面,5日龄内超免组的黏膜抗体水平高于普免组;35~60日龄,超免组的抗体水平低于普免组;60日龄以后,两组差异不显着。从泪液、鼻液、口腔液、尿液和粪便的黏膜抗体检测中,以泪液样品最为稳定和最具代表性。(4)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检测中,超免组和普免组的免疫应答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均为猪瘟疫苗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三种检测方法的动态规律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在母猪对猪瘟疫苗免疫抗体保护的情况下,超前免疫与普通免疫的总应答效果差异不显着。这将为进一步阐明猪瘟疫苗免疫所诱导的体液、黏膜和细胞免疫反应机制,进而为猪瘟的试验室研究及目前猪瘟的免疫预防及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万勇[7](2006)在《抗猪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猪传染性疾病给我国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危害。传统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了解猪群的早期发病情况,同时也无法区分抗体性质,影响了诊断传染病的准确性。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深入研究这些疾病免疫特点,提高免疫监测和诊断能力,对预防该类传染性疾病已迫在眉睫。研制猪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于进一步研究猪传染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抗猪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首先,采用饱和硫酸铵盐析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从猪血清中获得IgM和IgG,经SDS-PAGE电泳鉴定,纯化后的IgM和IgG达到了电泳纯。Folin-酚法测定IgM和IgG浓度,分别为0.7mg/mL和2mg/mL。其次,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两组方法分别建立并优化后得出以下最佳反应条件。猪IgM包被的间接ELISA筛选方法:抗原包被量为0.25μg/mL,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稀释度为1:2000,酶标抗体羊抗鼠IgG-HRP的稀释度为1:20000;猪IgG包被的间接ELISA筛选方法:抗原包被量为0.1μg/mL,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稀释度为1:2000,酶标抗体羊抗鼠IgG-HRP的稀释度为1:20000。最后,用纯化后的猪IgG,采用常规免疫法免疫6-8周龄雌性BABL/c小鼠。取三次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按10:1混合,用1mL 50% PEG3000进行细胞融合,10-15天后初次检测。试验中共融合两次,两次融合率分别为84.4%和75%,初检阳性率分别为13%和4.5%。经两次亚克隆后,共获得两株可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C11和G3。两株杂交瘤细胞经过体外多次传代培养后,仍能分泌高效价的抗体,且细胞上清效价均稳定在1:64~128之间。用12周龄以上的BABL/c小鼠大量制备单抗腹水,G3株小鼠腹水单抗ELISA效价为1:12800以上。经HBT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 Isotyping Kit鉴定,C11细胞株为IgM类,κ型。分别用IgM和IgG抗原包被的间接ELISA法检测G3株细胞上清和小鼠腹水效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近。Weston-Blotting试验证实二株细胞均为分泌针对猪Ig轻链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与间接ELISA法的检测结果相符。
杨鹏[8](2009)在《痤疮丙酸杆菌分离鉴定及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预防》文中指出从人的面部痤疮分离得到革兰氏阳性短杆菌,通过培养性状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初步鉴定7株菌为痤疮丙酸杆菌(PA)。经ELISA检测发现PA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存在免疫交叉反应。用PA免疫小鼠15天后用10倍LD50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攻毒,观察1周,最高保护率为60%;免疫原性最强的为PA3号,将制备的抗PA高免血清注射小鼠,分别用10倍LD50的APP血清1型、APP血清5型,感染小鼠,保护率均为100%。结果表明,PA对APP血清1型,APP血清5型感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选用对小鼠免疫保护率最高的PA3号菌株免疫猪,免疫两次后每头猪用4mL(2.5×107 CFU/mL)的APP血清1型菌CCVC259菌株滴鼻攻毒。攻毒后观察7天剖杀未死亡猪,无菌采集肺脏进行病原检测。经ELISA检测两次免疫后猪血清中抗PA与抗APP血清1型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为1:3200、1:6400;1:1600、1:3200。经统计学分析免疫前免疫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体温差异不显着,攻毒后对照组与试验组体温差异极显着。试验组猪血清中IgG、IgM、IgA、白介素-2,白介素-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显着。试验组与对照组溶菌酶含量差异不显着。经PCR检测试验组与对照组肺部APP血清1型菌检出率分别为50%,100%。对照组肺部病变平均面积大于实验组,差异极显着。对照组各主要脏器病变较实验组严重。结果表明,PA对APP血清1型感染猪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血清中IgG、IgM、IgA、白介素-2,白介素-4含量与免疫保护效果呈正相关。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在PA对APP感染的保护过程中共同起作用。为筛选PA与APP的共同抗原,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并比较了APP血清1型CVCC259-1和PA菌株的全菌蛋白,并采用抗APP血清1型CVCC259-1特异性抗体对PA菌体蛋白进行Western-bloting分析,筛选得到两条呈现强免疫反应的条带。
张俐华[9](2013)在《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对1~35日龄羔羊、犊牛增重和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对1~35日龄羔羊、犊牛增重和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健康成年绵羊瘤胃液制备物改善新生羔羊、犊牛胃肠道健康,提高体增重的可能性。试验Ⅰ: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对1~35日龄羔羊增重和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出生后24h内初生重接近羔羊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只,以口服方式在新生羔羊1日龄补喂健康成年绵羊瘤胃液制备物(瘤胃上清液、灭活瘤胃液上清液、超声波破碎瘤胃上清液和灭活的超声波破碎瘤胃上清液)。试验结果显示,35d时,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分别提高了12.16%(P>0.05)、12.61%(P>0.05)、9.17%(P>0.05)、11.34%(P>0.05);135日龄时,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与对照组比增重分别提高了21.47%(P>0.05)、22.28%(P>0.05)、12.34%(P>0.05)、12.98%(P>0.05)。所有试验羔羊28日龄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14日龄,其中IgG含量增加明显,分别为190.81%、157.35%、193.06%、175.06%和160.76%。给新生羔羊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能提高羔羊体增重,而灭活的超声波破碎瘤胃上清液能明显提高羔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试验Ⅱ: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1~35日龄犊牛增重和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新生犊牛为模型动物,以口服方式在新生犊牛1日龄(出生后24h内初生重接近犊牛33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1头)补喂健康成年绵羊瘤胃液制备物(瘤胃上清液和灭活瘤胃液上清液)。试验结果显示,在犊牛体重和犊牛增重方面,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在免疫球蛋白方面,1d时,血浆中IgG含量高于其它日龄,随后IgG含量趋于稳定,血浆中IgA含量变化与血浆中IgG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样。给新生犊牛补喂绵羊瘤胃上清液和灭活瘤胃上清液,对犊牛体重、体增重及血浆中免疫蛋白含量均没有显着影响。135日龄内犊牛的血浆生化指标随周龄的增长变化不一,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随周龄的增长而增加,血尿素氮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胡晓艳[10](2008)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及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新鲜猪血浆为原料,采用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法制备免疫球蛋白产品,并研究其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一:以IgG的含量为考查指标,比较辛酸法和饱和硫酸铵盐析法的沉淀效果。结果表明,饱和硫酸铵盐析法的沉淀效果优于辛酸法。试验二:以IgG的含量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免疫球蛋白的提取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提取温度为30℃时,IgG的含量最高,达81.75%。②静置时间为45min时,IgG的含量最高,达87.43%。③pH值为7.0时,IgG的含量最高,达81.4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20℃,静置时间45min,pH值7.0,此条件下IgG的含量为88.08%。试验三: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建立免疫抑制模型,研究自制IgG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自制的IgG能否增强小白鼠的免疫力。选用健康的SPF级昆明种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g,分为10个处理组,每组10只:①正常空白组;②齐墩果酸组;③低剂量IgG组;④中剂量IgG组;⑤高剂量IgG组;⑥空白组+Cy;⑦齐墩果酸组+Cy;⑧低剂量IgG组+Cy;⑨中剂量IgG组+Cy;⑩高剂量IgG组+Cy。③⑧、④⑨、⑤⑩组灌胃剂量分别为45、90、180mg/kgBW,②⑦组灌胃剂量为36mg/kgBW,①⑥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在试验第3天和第6天分别给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Cy 75mg/kgBW。于末次给药后次日,称重,眼眶采血并分离血清,颈动脉放血处死小鼠,取脾脏、胸腺称重,分别计算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测定小鼠血清中IgG,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1)试验动物经Cy处理后,脾脏和胸腺均明显萎缩,均小于正常空白组,三种剂量的IgG对此有显着的保护作用(P<0.05),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以低剂量为宜。(2)与正常空白组相比,灌胃IgG后对Cy所致动物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of hypersensitivity,DTH)低下有显着的对抗作用(P<0.05),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3)与正常空白组相比,灌胃提取的IgG能对抗由Cy所致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与模型空白组相比,中剂量IgG组能显着对抗由Cy所致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的降低(P<0.05),但对吞噬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均未呈现剂量-效应关系。(4)灌胃IgG后能显着增加小鼠血清中IgG的含量,与正常空白组相比达显着水平(P<0.05),尤其以高剂量效果最明显;与模型空白组相比,灌胃IgG后小鼠血清中的IgG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着(P>0.05),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说明提取的IgG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强小白鼠体液免疫能力,并可显着对抗由Cy引起的小鼠血清中IgG含量的降低(P<0.05)。(5)与正常空白组相比,灌胃IgG能显着提高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P<0.05),但未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模型空白组相比,灌胃IgG后小鼠血清中的IgG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着(P>0.05),也未呈现剂量-效应关系。(6)与正常空白组相比,灌胃IgG后小鼠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但未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模型空白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四:选用健康的SPF级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g,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40只:①空白对照组;②自制IgG试验组。于试验第1天给②组小白鼠一次性灌胃10g/kgBW自制IgG后,连续观察15天,每周空腹称重一次,并记录小白鼠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小白鼠的体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试验期间小鼠无一死亡,证明提取的IgG是无毒的。
二、猪血清中IgG、IgM、IgA含量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血清中IgG、IgM、IgA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硒对猪生产与保健的影响及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引言 |
1 硒的存在形式与分布 |
2 硒的代谢机制 |
2.1 硒的吸收 |
2.2 硒的贮存和排泄 |
3 硒的生物学作用 |
3.1 硒蛋白 |
3.2 硒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3.3 硒与维生素E的互作 |
3.4 硒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
3.5 硒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
3.6 硒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
3.7 硒的抗癌作用 |
3.8 硒的拮抗金属毒性作用 |
4 缺硒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
5 硒中毒 |
6 硒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6.1 硒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6.2 硒在其他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7 富硒产品的开发研究现状 |
7.1 富硒产品的研究 |
7.2 富硒食品的安全性 |
8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8.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8.2.1 研究内容 |
8.2.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粮 |
1.2.1 哺乳母猪的试验设计与试验饲粮 |
1.2.2 断奶仔猪的试验设计与试验饲粮 |
1.2.3 育肥猪的试验设计与试验饲粮 |
1.3 饲养管理 |
1.3.1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
1.3.2 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1.4.1 生长性能指标 |
1.4.2 血浆和血清样品采集 |
1.4.3 初乳和常乳样品采集 |
1.4.4 血浆、组织和母乳中硒含量测定 |
1.4.5 清抗氧化指标测定 |
1.4.6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
1.4.7 清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
1.4.8 屠宰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长性能影响 |
2.1.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仔猪和肥育猪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
2.2.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哺乳仔猪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的影响 |
2.2.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的影响 |
2.2.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育肥猪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的影响 |
2.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仔猪和肥育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
2.3.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哺乳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仔猪和肥育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哺乳仔猪血清GSH-Px活性的影响 |
2.4.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中T-AOC、MDA、GSH-Px的影响 |
2.4.3 不同硒源对育肥猪血清中T-AOC、MDA、GSH-Px的影响 |
2.5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 |
2.5.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 |
2.5.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哺乳仔猪血浆中硒含量的影响 |
2.5.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浆中硒含量的影响 |
2.5.4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血浆中硒含量的影响 |
2.6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胴体性状、肉质的影响 |
2.6.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
2.6.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肉色的影响 |
2.6.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背最长肌的pH值的影响 |
2.6.4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背最长肌滴水损失的影响 |
2.6.5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熟肉率的影响 |
2.7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组织硒沉积的影响 |
2.7.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肾脏硒沉积的影响 |
2.7.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肝脏中硒沉积的影响 |
2.7.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背最长肌硒沉积的影响 |
2.7.4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肥育猪后腿肌肉硒沉积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长性能影响 |
3.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仔猪和肥育猪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
3.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仔猪和肥育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
3.4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母猪、仔猪和肥育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5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 |
3.6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胴体性状、肉质的影响 |
3.7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组织硒沉积的影响 |
4 小结 |
4.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影响 |
4.1.1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试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2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试验猪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
4.1.3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试验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
4.1.4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试验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1.5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试验猪血浆、母乳硒含量的影响 |
4.1.6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试验猪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
4.1.7 硒在不同组织中的沉积效果 |
4.2 明确不同阶段饲粮中硒源和硒水平的组合 |
4.2.1 母猪妊娠85d开始至泌乳期间28d结束 |
4.2.2 断奶仔猪阶段 |
4.2.3 育肥猪阶段 |
第三章 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 |
1 引言 |
1.1 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的相关概念 |
1.2 富硒猪肉的描述 |
1.3 富硒猪肉生产系统流程图 |
2 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 |
2.1 生猪饲养的关键技术 |
2.1.1 猪场环境管理的关键技术 |
2.1.2 猪场卫生的关键技术 |
2.1.3 饲料的关键技术 |
2.1.4 公共卫生与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 |
2.1.5 药物使用管理的关键技术 |
2.1.6 饮用水管理的关键技术 |
2.2 生猪屠宰的关键技术 |
2.2.1 生猪运输接收的关键技术 |
2.2.2 到厂检疫检验的关键技术 |
2.2.3 屠宰过程的关键技术 |
2.2.4 宰后屠体检疫检验的关键技术 |
2.2.5 贮存运输的关键技术 |
2.3 鲜肉贮存销售的关键技术 |
3 小结 |
第四章 富硒猪肉的效益分析 |
1 经济效益分析 |
1.1 生产富硒猪肉饲料中添加硒源增加的饲料成本 |
1.2 富硒猪肉增加值 |
1.3 经济效益 |
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
1 创新点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富硒猪肉销售增效测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 |
致谢 |
(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学与抑制病毒入侵细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流行情况概述 |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入侵机制及受体概述 |
3.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入侵机制研究概述 |
3.2 PEDV受体研究概述 |
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学与临床诊断方法研究 |
4.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学研究 |
4.2 PEDV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研究 |
5 PEDV入侵过程中相关蛋白的研究 |
5.1 APN作为PEDV受体的研究 |
5.2 DC-SIGN和L-SIGN分子 |
5.3 唾液酸类糖蛋白分子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蛋白的表达、纯化和检测 |
2.2 兔抗PEDV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
3 讨论 |
第二章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PEDV感染的最佳血清学诊断抗原的确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PEDV全病毒粒子的制备 |
2.2 PEDV不同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2.3 间接ELISA方法和IFA试验测定结果对比 |
2.4 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试验结果对比 |
2.5 中和试验结果与间接ELISA方法的比较 |
2.6 间接ELISA方法的初步应用 |
3 讨论 |
第三章 抗PED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单抗的制备 |
2.2 单抗的亚型和效价 |
2.3 单抗的稳定性 |
2.4 单抗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 |
2.5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2.6 IFA检测结果 |
2.7 中和试验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PEDV S1蛋白中和表位与受体结合域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2.2 S1截短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
2.3 抗PEDV S1蛋白单抗的表位鉴定 |
2.4 蛋白抑制病毒入侵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和创新点 |
第三部分 附录----缩略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4)猪血G型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免疫球蛋白 |
1.2 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
1.3 猪血的构成和研究现状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猪血清制备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4 血清的制备和基本成分分析 |
2.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方法的研究 |
2.6 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猪血清IgG 的方法研究 |
2.7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猪血清 IgG 的分离纯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盐提纯猪血清 IgG 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FeCL3 提纯猪血清 IgG 料液的超滤浓缩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猪血清 IgG 稳定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主要结论及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 谢 |
(5)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及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用术语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豆粕抗营养因子及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
1.1 豆粕抗营养因子 |
1.2 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
2 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2.1 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 |
2.2 发酵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 |
3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 |
1.3 试验日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试验指标测定与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饲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血清酶活性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
2.5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血清部分激素指标的影响 |
2.6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粪中有害菌群及pH的影响 |
2.7 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血清酶活指标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
3.5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血清激素的影响 |
3.6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粪中有害菌群及pH的影响 |
3.7 不同水平、形态的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 |
1.3 试验日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试验指标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对断奶仔猪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 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发酵豆粕、发酵菜粕水平对断奶仔猪酶活性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
2.5 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对断奶仔猪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
2.6 发酵豆粕、发酵菜粕对断奶仔猪粪中有害菌群及pH值的影响 |
2.7 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发酵豆粕、发酵菜粕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发酵豆粕、发酵菜粕水平对断奶仔猪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 不同发酵豆粕、发酵菜粕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不同发酵豆粕、发酵菜粕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酶活性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3.5 不同发酵豆粕、发酵菜粕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激素的影响 |
3.6 不同发酵豆粕、发酵菜粕水平对断奶仔猪粪中有害菌群及pH值的影响 |
3.7 不同发酵豆粕、发酵菜粕水平对断奶仔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水平的蛋白、发酵豆粕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 |
1.3 试验日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试验指标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酶活性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
2.5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
2.6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粪中有害菌群及pH值的影响 |
2.7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 |
2.8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粪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2.9 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清酶活性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3.5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清激素的影响 |
3.6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粪中有害菌群及pH值的影响 |
3.7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 |
3.8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粪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3.9 不同蛋白、发酵豆粕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之处 |
3 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猪瘟超前免疫效果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猪瘟病毒研究进展 |
1 猪瘟概述 |
2 猪瘟病毒理化特性与基因组结构 |
3 CSFV致宿主细胞病变的遗传机制 |
4 CSFV的免疫反应机制 |
5 猪瘟病毒的进化和遗传分型 |
综述二 猪瘟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
1 猪瘟诊断研究进展 |
2 CSFV疫苗的研究 |
3 猪瘟超前免疫研究进展 |
4 猪瘟防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猪瘟超前免疫的体液免疫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猪瘟超前免疫的细胞免疫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猪瘟超前免疫的黏膜免疫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英文缩写词表 |
(7)抗猪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IG 的命名与分类 |
2 IG 的基本结构 |
3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
4 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 |
5 IG 的发生部位与机制 |
6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
7 猪IG G、IG M 在其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8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在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 |
引言 |
抗猪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血清及细胞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器材 |
1.5 猪血清IG 的纯化与鉴定 |
1.6 抗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7 单抗细胞株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猪免疫球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
2.2 猪IGG 包被的间接ELISA 法的建立 |
2.3 以IGM 抗原包被的间接ELISA 的建立 |
2.4 单抗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
2.5 单抗特异性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猪 IgM 和 IgG 的制备与鉴定 |
3.2 细胞融合的影响因素 |
3.3 阳性杂交瘤细胞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建立 |
3.4 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 |
3.5 单抗小鼠腹水的制备 |
3.6 杂交瘤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 |
3.7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读硕期间所做的学术报告 |
(8)痤疮丙酸杆菌分离鉴定及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研究进展 |
1.1 病原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症状 |
1.4 病理变化 |
1.5 诊断 |
1.6 预防 |
1.7 展望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鉴定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痤疮丙酸杆菌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小鼠免疫保护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PA 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保护实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痤疮丙酸杆菌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共同抗原的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9)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对1~35日龄羔羊、犊牛增重和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反刍幼畜对乳免疫球蛋白转运与免疫 |
1.1 初乳的概念及成分 |
1.2 反刍家畜乳免疫球蛋白变化规律 |
1.3 反刍幼畜对乳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
1.4 反刍幼畜免疫特点及调控 |
1.5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 本研究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绵羊瘤胃细菌制备物 |
2.2 试验动物 |
2.3 试验设计 |
2.4 饲养管理 |
2.5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2.6 血清、血浆中免疫球蛋白 A(IgA)、IgG 含量的测定 |
2.7 血浆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
2.8 血浆中白蛋白含量的测定 |
2.9 血浆中血尿素氮含量的测定 |
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对 1~35 日龄羔羊增重的影响 |
3.2 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 1~35 日龄羔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3.3 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 1~35 日龄犊牛增重的影响 |
3.4 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 1~35 日龄犊牛血浆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3.5 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 1~35 日龄犊牛血浆 TP、ALB 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 1~35 日龄羔羊、犊牛增重的影响 |
4.2 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 1~35 日龄羔羊、犊牛血浆 Ig 含量的影响 |
4.3 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 1~35 日龄犊牛血浆 TP、ALB、BUN 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及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
1.2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和生理功能 |
1.2.1 IgG |
1.2.2 IgM |
1.2.3 IgA |
1.2.4 IgE 和IgD |
1.3 免疫球蛋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3.1 免疫球蛋白在仔猪等仔畜代乳料中的应用 |
1.3.2 免疫球蛋白在防治疾病和腹泻方面的应用 |
1.3.3 免疫球蛋白在人的医药和保健食品当中的应用 |
1.4 猪血资源的应用现状 |
1.5 免疫球蛋白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盐析法 |
1.5.2 超滤法 |
1.5.3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5.4 层析法 |
1.6 本课题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2章 免疫球蛋白提取方法的确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检测指标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猪血浆的相关成分 |
2.2.2 两种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饱和硫酸铵盐析法提取 IgG 最佳参数的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检测指标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试验 |
3.2.2 猪血浆IgG 提取参数的正交试验设计 |
3.2.3 最佳工艺的验证试验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IgG 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样品 |
4.1.2 试验动物 |
4.1.3 主要试剂 |
4.1.4 其它试剂的配制 |
4.1.5 主要仪器 |
4.1.6 试验设计 |
4.1.7 试验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小白鼠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的影响 |
4.3.2 对小白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
4.3.3 对小白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Cy 对免疫抑制模型的影响 |
4.4.2 IgG 对小白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4.4.3 IgG 对小白鼠DTH 的影响 |
4.4.4 IgG 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4.4.5 IgG 对小白鼠血清指标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IgG 对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样品 |
5.1.2 试验动物 |
5.1.3 试验设计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研究的总体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猪血清中IgG、IgM、IgA含量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硒对猪生产与保健的影响及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林长光.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2]猪血清中IgG、IgM、IgA含量测定[J]. 王金宝,孙立辉,吕永艳,任慧英,孙月平,于桂江,田春燕.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6(01)
- [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学与抑制病毒入侵细胞的研究[D]. 雷喜梅. 浙江大学, 2018(01)
- [4]猪血G型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提取研究[D]. 罗磊. 江南大学, 2006(01)
- [5]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及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D]. 吴先华. 广西大学, 2014(01)
- [6]猪瘟超前免疫效果综合评价[D]. 高云航.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2)
- [7]抗猪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D]. 万勇. 安徽农业大学, 2006(04)
- [8]痤疮丙酸杆菌分离鉴定及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预防[D]. 杨鹏. 吉林大学, 2009(09)
- [9]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对1~35日龄羔羊、犊牛增重和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D]. 张俐华.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10]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及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 胡晓艳. 武汉工业学院,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