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纪念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十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陈利君,王国平,孙喜勤,于向东,潘金娥,赵姝岚[1](2021)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文中提出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对外交往历史进行了全面总结。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交流与合作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刊邀请国内南亚东南亚学界的部分学者,以笔谈的形式畅谈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对外交往的巨大成就与历史经验。
云新雷,马忠法[2](2021)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外交法治文明的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世界秩序观的远大构想,既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向何处去的中国方案,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目标,更是中国大国外交70余年的理念、政策和经验的深刻总结和伟大启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在法治成为文明程度的至高标识之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实现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外交使命担当,也是中国赢得世界各国人民支持、共存、合作与共进的法治文明价值所在。
黄惠康[3](2021)在《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全球治理变革和国际法治贡献中国智慧——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作为多边外交的重要参与方,从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从全面依法治国到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50年迈出了三大步,从融入、参与到引领,实现了历史性的跨域。中国始终坚守公平正义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治理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国际体制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积极倡导并以责任担当践行多边主义,坚定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法治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国际治理变革的引领者。
何志鹏,孙璐[4](2020)在《中国与国际法的相互建构》文中指出中国与国际法全面接触的170多年,并不是某一方单向影响对方的进程,而是一个相互建构的过程。二者的接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格局与心态,也改变了国际法的体系与结构。中国最初与国际法的相遇深化和印证了国际法的西方主导状态和实质不公正的品性,而中国对于国际法的应用也为国际法的平等实施注入了新元素。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政府和人民始终高度注意将自身的发展与全世界的发展进程相融合;与此同时,也将世界发展的道路与方向同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建设相融合。在这种共生共融的体系和进程中,中国始终将法律规范作为一个关键的方面。无论是对于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关注、将规则主导作为国际秩序的重要指针,还是在面对意识形态的态度,以及对于良好社会秩序的认知和维护方面,中国都获取了崇尚规则、注重理性、保持平和、克制谨慎的教益。在新中国治国理政及参与全球治理的共生共融过程中,国际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中国对于国际法制定与实施过程的参与,是中国走向国际社会的重要步伐;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使国际法不断面临并应对新的挑战,为国际法自身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很多新力量。中国从经济自足、文化封闭的状态起步,在国际法的压力和促动之下,发展工业,变革思想,践行法制,开启了步入现代性的历程。与此同时,中国对国际法日渐熟悉,并参与一系列国际立法活动,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行为体。认真对待和有效利用国际法的规范与价值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治理,不仅是总结历史得到的基本经验,也是未来建设的良好指针。
张爱宁[5](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中人权主张的演进评析》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中的人权主张是在国内和国际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和演变的。要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中的人权主张置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的大框架下予以解读。伴随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思想从"革命与战争"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变迁,中国共产党外交人权主张的价值核心也从以要求、实现和扞卫民族自决权为表征的集体人权观,逐步演变为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并重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洞察国际大势,接受国际人权规范,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和提炼自身人权实践经验,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权外交之路。
徐坚[6](2021)在《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成就,对于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式创新,既要推陈出新,也要守正创新,注意从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驾驭国际事务过程中形成的经典理论范式中汲取营养。推动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科学分析历史发展规律,深刻洞察历史大势,集中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彰显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责任担当,为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指明了正确方向,树立了崇高境界,提供了宏阔视野,昭示了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范式。
魏冉[7](2021)在《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文中研究指明联合国是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投票成为考察会员国在国际事务立场相似性的重要途径。对联大投票的分析建立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规避了经验主义的主观因素及不可控因素。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系统考察1991-2019年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情况,探究影响中国-东盟投票立场一致或相异的因素,分析二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国际议题合作,以便精进中国-东盟合作、增益中国-东盟关系,并对中国如何借助联合国大会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启示。在理论层面,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是否会遵守国际规范,而对规范的遵守又会影响国家利益的偏好。笼统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一概而论只能被视为一种简单的补充性解释,因此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作为自变量解释国家投票行为之时,必须将其放置在特定的时段与国际议题下展开,同时说明选择依据。投票立场出现差异是国家基于利益与规范对相对收益进行衡量的结果。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国家对某一决议或其映射的国际问题的利益认知出现根本性分歧;二是当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相斥时,国家在联大决议中坚持选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的投票立场。简而言之,投票立场相异源于国家将维护利益置于遵守规范更优先的位置,投票立场代表了一国在特定情境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在经验层面,通过考察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三个主要议题领域的1104个决议发现,中国与东盟在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议题领域投票一致性最高;其次是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领域;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议题领域一致性最低,且波动幅度较大。将中国与东盟近30年的联合国大会投票趋势置于同时段内思考中国-东盟关系,可以发现:中国-东盟联大投票结果并未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中国-东盟联大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体现出了双方包容互利的发展格局。研究还发现,美国因素拉低了中国与东盟的投票一致性。因此,中国应借助制度建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讲究道义等优势,采取相关措施弱化美国影响,加强东盟与中国在国际事务立场上的协调与配合,提高中国-东盟联大投票一致性,从而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这对于化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战略压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宇航[8](2021)在《中国共产党国际秩序观的百年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马克思主义国际秩序观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一边倒""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等对外政策理论,指导外交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积极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谐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张,党的国际秩序观不断深化拓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世纪。因此,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角度观察,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呈现出怎样的历史变迁规律,具有何种世界意义,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发展阶段、对外开放与国家治理密切互动的时代背景下,这应该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议题。
马倩[9](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李效洲[10](2021)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如何协调与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如何实现世界各国和平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和棘手难题。回顾列宁所面临的艰难困局、回首列宁为破解困局所采取的措施、重温列宁为此所阐释的和平共处思想,可以为我们解答当下这一难题寻求思想启迪和思路灵感,这既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源泉,也有利于我们继往开来、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继续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纵观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酝酿与生成、理论论证与实践措施,虽然从未对“和平共处”予以明确定义和概念阐述,却清晰呈现出科学合理、详实完整的和平共处思想理论体系,并在列宁时期完美地应用于处理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且取得不错效果和伟大成绩。本文将沿着“思想的来源与形成—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思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展开理论探索和现代解读。第一部分阐释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并对其思想进行了阶段划分。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两制并存局面、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进展并不顺利及国内迫切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及列宁自身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前期理论准备等构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本文又把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及1919年底和平共处思想的正式形成作为其思想划分的阶段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能不能、以及怎样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和详实解读列宁和平共处思想。首先,从社会主义的性质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理论层面、与巩固新生政权现实需要的实践层面,回答了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其次,从世界革命遭遇挫折的政治层面、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均势局面形成的军事层面、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需要的经济层面等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分析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再次,从善于利用各种矛盾、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及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等理论层面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最后,从和平竞赛、平等互利发展对外贸易、不干涉他国内政及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具体实践措施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第三部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和平共处思想的灵活应用,列宁不仅使苏俄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外部环境以促进苏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也为当今国际秩序的建构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从列宁自身思想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丰富及和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从其思想在列宁时期应用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展开论述,谈到了有助于苏维埃政权的发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进程等方面的实践价值。第四部分论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阶段出发,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和主张将指导两制国家关系相处的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拓展到指导处理相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全球秩序重塑问题及其全人类的长远发展问题等。这些理念和主张的提出并应用于国际交往的外交实践,无疑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也是我们继续探索和不断研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纪念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十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纪念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外交法治文明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共存国际法的新中国大国外交 |
二、以《联合国宪章》为合作国际法的新时期中国大国外交 |
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共进国际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四、结语 |
(3)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全球治理变革和国际法治贡献中国智慧——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首创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二、从融入走向引领,坚定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 |
(一)逐步融入时期(1971-1981) |
(二)全面参与时期(1982-2012) |
(三)登高引领时期(2013-) |
三、坚守公平正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
四、坚持《宪章》宗旨原则,坚定扞卫多边主义 |
五、坚持理论创新,为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中国智慧 |
结语 |
(4)中国与国际法的相互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中国与近代国际法相遇前的境况 |
(一)中国与国际法的不同传统 |
(二)晚清前中国与国际法的零星接触 |
三、新中国建立前与国际法相互建构的艰辛过程 |
(一)输在起跑线的中国与殖民风格的国际法 |
(二)引进西学以图强的中国与拓展主体的国际法 |
(三)废除旧条约的中国与渐趋平衡的国际法 |
四、新中国外交实践中与国际法互构的领域 |
(一)外交一边倒的中国与政治多元的国际法 |
(二)中国对于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底线关注 |
1.确立政府继承而非国家继承的定位 |
2.以“一国两制”的思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
(三)中国对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总体认同 |
(四)高斗争状态的中国与冷战中的国际法 |
(五)融入全球治理的中国与理想主义的国际法 |
(六)面向新时代的中国与矛盾摇摆的国际法 |
五、中国与国际法相互建构的机理分析 |
(一)国际法对于中国的建构意义 |
1.国际法对于国家整体认知的影响 |
2.国际法对于中国精神信念的影响 |
3.国际法对于中国制度发展的影响 |
4.国际法对于中国学术教育界的影响 |
(二)中国对于国际法的建构意义 |
1.国际法精神与主旨的转换 |
2.国际法认知与功能的澄清 |
3.国际法制度的完善 |
4.国际法文化的丰富 |
六、中国与国际法相互建构的经验探索 |
(一)国内治理的秩序对于国际秩序的影响 |
(二)和平协商的国际治理方式 |
(三)务实对待国际秩序的建构和发展 |
(四)突破国际法的西方传统,建构中国特色 |
1.发展是治理的根本 |
2.人本化是治理的中心 |
3.以规则为基础,完善治理机制和治理体系 |
七、结论 |
(5)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中人权主张的演进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交主张中的人权思想萌芽 |
(一)建党初期到土地革命时期 |
(二)全面抗战时期 |
(三)解放战争时期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外交政策中的人权主张与实践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人权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人权 |
(三)万隆会议与人权 |
(四)非殖民化运动与民族自决权 |
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人权外交的主张和实践 |
(一)主张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的人权 |
(二)坚持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应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
(三)主张人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有机统一 |
(四)反对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 |
(五)倡导人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六)外交为民:以人为本人权理念的实践范例 |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人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贡献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 |
(二)坚持以发展促人权 |
(三)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权事业新格局 |
五、结语 |
(6)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呼唤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式创新 |
二、 国际关系学说的经典中国范式 |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二)关于“中间地带”的论断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
(三)关于和平与发展是两大时代主题的论断 |
三、中国特色国际关系学说的深层逻辑与共性特征 |
(一) 鲜明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 强烈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伦理特色 |
(三)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展现包容与开放的品格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洞察世界发展大势的典范 |
(二)在宽广的领域汇聚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 |
(三)体现包容精神,在多方面具有引导世界向着积极方向发展的实践意义 |
五、结 论 |
(7)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利益、规范与联大投票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国家利益 |
二、国际规范 |
第二节 联大投票实践中利益与规范的考量 |
一、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的逻辑联结 |
二、联大投票实践中的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及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利益互补:东盟与联合国 |
一、东盟-联合国伙伴关系历程 |
二、东盟在联合国的身份与作用 |
第二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政治合作 |
二、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安全合作 |
第三节 联大投票表决原则与投票情况 |
一、联合国大会的表决原则 |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说明 |
三、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利益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联大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中的涉核决议 |
二、中国与东盟在涉核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多领域合作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一、政治互信的持续增进 |
二、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 |
三、其他领域合作的现实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强化主权的规范 |
一、主权平等规范及相关决议 |
二、民族自决与非殖民化原则及相关决议 |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相关决议 |
第二节 限制主权的规范 |
一、维护人的尊严与促进人权及相关决议 |
二、反对通过制裁解决争端及相关决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益与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相异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分歧 |
一、涉及核问题决议中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歧 |
二、涉及中东问题决议中的国家政治利益分歧 |
三、涉及旅行自由权决议中的国家经济利益分歧 |
第二节 利益与规范的冲突 |
一、涉及批评他国人权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二、涉及禁止使用地雷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三、涉及暂停使用死刑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政策启示 |
第一节 基于中国与东盟联大投票实践的思考 |
一、“中国威胁论”与投票差异的非直接相关性 |
二、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
三、美国因素对中国-东盟投票一致性的影响 |
第二节 深化中国-东盟国际议题合作的路径探索与启示 |
一、优化中国-东盟制度建设与合作 |
二、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
三、更加注重道义原则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8)中国共产党国际秩序观的百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党与国际秩序 |
(一)政党与国家对外政策关系的理论阐释 |
(二)中国共产党确定国际秩序观的法理原则 |
第一,“性质宗旨”确立的合法性原则。 |
第二,“时代主题”确立的进步性原则。 |
第三,“历史任务”确立的务实性原则。 |
二、放眼世界的觉醒者:从理想世界主义成长为理性国际主义 |
三、屹立东方的执政者:在“三个世界”战略空间中争取和平反对战争 |
四、对外开放的变革者:在国际主义迭代中维护和平与发展 |
五、应对变局的引领者: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时代之问” |
第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判断。 |
第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方位。 |
第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
第四,平等多样包容开放的全球文明观。 |
结 语 |
(9)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重要概念定义 |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
2.1.2 话语空间 |
2.1.3 中国“和合”话语 |
2.2 政治话语研究 |
2.2.1 话语与政治 |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
2.3 话语空间研究 |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
2.3.2 相关研究 |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
2.4.2 语言学领域 |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
3.1.1 源流与内涵 |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
3.3 认知识解 |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构成 |
4.3 分析步骤 |
4.4 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
5.1 空间指示 |
5.1.1 空间范畴表达 |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
5.2 人称指示 |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
5.2.2 指示中心——“我们 |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
5.3 空间性隐喻 |
5.3.1 容器隐喻 |
5.3.2 空间隐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
6.1 时间指示 |
6.1.1 时间范畴表达 |
6.1.2 时间“满格 |
6.2 时间性隐喻 |
6.2.1 旅程隐喻 |
6.2.2 潮流隐喻 |
6.2.3 建筑隐喻 |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
6.3.1 “要”的时间植入 |
6.3.2 “将”的时间植入 |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
7.1 价值性隐喻 |
7.1.1 色彩/画卷隐喻 |
7.1.2 游戏隐喻 |
7.1.3 关系隐喻 |
7.2 图式化 |
7.2.1 行动链图式 |
7.2.2 平衡图式 |
7.3 凸显 |
7.3.1 句型凸显 |
7.3.2 语义凸显 |
7.4 转喻 |
7.4.1 部分代整体 |
7.4.2 整体代部分 |
7.4.3 行为代行为体 |
7.5 级阶调整 |
7.5.1 详略度 |
7.5.2 变焦 |
7.6 观察点 |
7.6.1 引用 |
7.6.2 客观化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
8.2.1 时间-空间 |
8.2.2 价值-空间 |
8.2.3 价值-时间 |
8.3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
9.1.1 空间维度对比 |
9.1.2 时间维度对比 |
9.1.3 价值维度对比 |
9.1.4 总体差异 |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
9.3 本章小节 |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启示 |
10.3 局限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10)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十月革命后出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 |
2.1.2 欧洲革命形势不容乐观致使苏维埃政权处于孤立境地 |
2.1.3 俄国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
2.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 |
2.2.3 列宁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准备 |
2.3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演变历程 |
2.3.1 从十月革命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和平共处思想探索时期 |
2.3.2 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到1919年底的和平共处思想形成时期 |
2.3.3 从1920年至列宁逝世和平共处思想在巩固和建设苏维埃政权中的应用时期 |
第3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 |
3.1.1 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决定只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
3.1.2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性过程 |
3.1.3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现实的需要 |
3.2 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
3.2.1 一战后趋于缓和的国际局势 |
3.2.2 苏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均势局面的形成 |
3.2.3“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的形成 |
3.3 实现和平共处的指导原则 |
3.3.1 善于利用各种矛盾 |
3.3.2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 |
3.3.3 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 |
3.3.4 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向与对外经济政策的开放相统一 |
3.4 实现和平共处的实践措施 |
3.4.1 以和平竞赛方式来推进和平共处 |
3.4.2 以平等互利原则来增进和平共处 |
3.4.3 以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来促进和平共处 |
3.4.4 以警惕资本主义的演变活动来保障和平共处 |
第4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4.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 |
4.1.1 构成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2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制“两制关系”理论 |
4.1.3 为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4.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有利于维护苏维埃俄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 |
4.2.2 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4.2.3 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
4.2.4 有利于世界和平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
第5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5.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与主要内容 |
5.1.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
5.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5.2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提出 |
5.2.1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的背景 |
5.2.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 |
5.2.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深化 |
5.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
5.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过程 |
5.3.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 |
5.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
5.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纪念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十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J]. 陈利君,王国平,孙喜勤,于向东,潘金娥,赵姝岚.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06)
-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外交法治文明的逻辑[J]. 云新雷,马忠法. 时代法学, 2021(05)
- [3]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全球治理变革和国际法治贡献中国智慧——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J]. 黄惠康. 国际法学刊, 2021(03)
- [4]中国与国际法的相互建构[J]. 何志鹏,孙璐.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20(00)
- [5]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中人权主张的演进评析[J]. 张爱宁. 人权, 2021(04)
- [6]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J]. 徐坚.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1(04)
- [7]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D]. 魏冉. 外交学院, 2021(11)
- [8]中国共产党国际秩序观的百年变迁[J]. 王宇航. 社会科学, 2021(06)
- [9]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10]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D]. 李效洲. 辽宁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