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NTT公司最新实用化的用户光缆系统(π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姜寿林[1](2019)在《面向大容量光纤通信的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及关键器件》文中认为自高锟先生提出以玻璃作为光通信媒介以来,得益于光纤设计制备、波分复用、宽带放大、高阶调制和相干接收等技术的发展,光纤传输容量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而今,光纤已成为全球通信网络的基石。随着5G、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高清视频等的迅速发展,全球因特网数据流量预计仍将以年均约26%的速度高速增长,“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对于光纤传输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非线性效应以及光致连续损伤效应,传统技术手段难以维持光纤传输容量的高速增长。而空分复用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光纤的空间维度,通过正交模式复用或多纤芯复用的技术手段,有望实现单根光纤传输容量的成倍增长。研究空分复用技术对于实现下一代大容量光纤通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弱耦合空分复用特种光纤及关键器件相关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低模间串扰少模光纤设计与性能表征、宽带弱耦合多芯光纤设计、模分复用关键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阶跃少模光纤中LP21模与LP02模之间存在较强模式耦合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环辅助型少模光纤结构。通过优化环辅助结构的参数,设计制备了最小模间有效折射率差为1.8×10-3的环辅助型四模光纤,是阶跃折射率四模光纤中最小有效折射率差的2.2倍。1550 nm波长处各模式平均损耗与模式相关损耗分别为0.23 dB/km和0.02dB/km,与阶跃折射率少模光纤相比,由于环辅助结构引入的额外损耗小于0.01 dB/km。首次基于相位噪声补偿扫描波长干涉仪技术实现了23 km少模光纤分布式模式耦合的连续测量,结果表明,环辅助型少模光纤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在强扰动情况下LP21与LP02的模间串扰得到有效抑制。进一步的,设计了环辅助型七模光纤,支持12个独立空间信道,最小模间有效折射率差约1.7×10-3。2)针对高密度多芯光纤截止波长长、可用带宽小的问题,通过优化异质纤芯的沟槽参数,能够很好地平衡串扰、有效模场面积以及截止波长之间的折衷关系,在保证低串扰的同时,大幅提高多芯光纤的可用波长范围。详述了不同纤芯的参数优化与选择方案,设计了125-μm包层六芯和八芯光纤,其中六芯光纤串扰小于-30 dB/100km,截止波长约1300 nm,相较于已报道同等串扰水平的其它多芯光纤,单模工作波长范围提高为原来的3倍左右;八芯光纤串扰小于-30 dB/km,截止波长为1260 nm,能够满足接入网和数据中心等短距离应用场景的需求。3)制备了高性能的宽带低插损LP11模式耦合器,最低插入损耗仅0.3 dB,在1480-1640 nm波长范围内模斑清晰可见,插入损耗小于0.6 dB。基于制备的器件搭建了两模复用/解复用器件,并在15 km少模光纤中分别实现了25 Gbit/s NRZ信号和20 Gbit/s PAM4信号的传输。基于三模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手性耦合光纤型方向角非对称模式(LPmn模,m≠0)旋转器,并利用光束传播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在传统的基于保偏少模光纤的模式旋转器中,需要使得入射模式瓣方向与光纤快轴成指定夹角。而在本文所设计的模式旋转器中,能够将任意入射的LPmn模(m≠0)旋转为与其正交的简并模式。以LP11模为例,对于任意入射模式瓣方向的LP11模,C波段内旋转效率高于97%,模式消光比优于29 dB。这一设计方案可拓展至任意高阶方向角非对称模式,有望用于简并LP模式的复用。综上所述,本论文旨在通过新型光纤与器件的设计制备,探索改进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本文从耦合模理论、光纤设计与表征、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所发展的新型光纤及器件有望进一步推动低成本弱耦合空分复用技术的实用化。
黄尚永[2](2018)在《光通信实用化过程中的关键突破》文中研究表明首先回顾了光通信发展过程中,几种利用光实现通信的原始形式和所受限制.进而讨论了现代光通信实用化过程中的几项主要突破,包括激光器的发明提供了可靠的光源,高锟的经典论文中提出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以及低损耗光纤的研制成功.正是这几项关键理论或技术的突破为光通信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光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
张阔[3](2018)在《高速直调直检光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4K/8K电视、线上游戏、云计算等应用的不断涌现,固网用户带宽需求迅猛增长。光纤以其大容量、低损耗以及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取代基于铜缆的xDSL系统,成为接入网的主流传输媒介。与此同时,5G移动前传、工业物联等多种新兴高速数据业务也都需要光纤传输系统来承载。因此,未来光接入网将向大容量、支持多元业务以及万物互联的方向发展。随着光接入网容量的快速增长和覆盖业务的扩张,建设部署成本也会迅速增长。因此,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提升接入网的带宽是研究未来光接入网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直接调制直接检测传输方案是接入网系统中的优选方案,因为它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在新一代光接入网需求下该方案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为满足接入容量的需求,传输速率大幅增长,这无疑造成传输性能的下降,迫使系统增加额外成本开销来进行损伤抑制,而过度的额外开销将有悖于直调直检系统的低成本初衷,因此,有必要研究低成本高性能的方案来解决直调直检传输的性能下降问题。其次,用户网络单元(ONU)数量多,对成本尤为敏感,而传输速率增长迫使用户侧采取数字信号处理或高带宽直调直检器件,从而带来成本上升,因此,简化ONU前端设计非常重要。第三,接入网的树形结构以及多业务接入趋势使得中心局端需要更多端口的光线路终端(OLT)设备,如果光接入系统能够支持中心局端光模块等硬件资源的灵活调度,就能极大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减低部署成本开销。基于以上,本论文围绕高速直调直检光接入网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完成的工作如下:1.直调直检光接入网中的无辅助光域啁啾管理技术直接调制激光器(DML)的啁啾和光纤色散会产生相互作用,造成信号损伤。因此光接入网系统需要采用必要的啁啾色散管理。本论文提出了两种不需要额外器件辅助的啁啾色散管理方案:(1)提出了基于优化偏置电流的多种距离传输方案。本文对直调传输产生的信号频率衰落和偏置电流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首次理论分析了绝热啁啾对频率衰落会产生过补偿或欠补偿的现象,据此,提出通过调节偏置电流使得两种频率衰落相对平衡,提升光接入网传输性能。通过优化偏置电流,实现了0100km下10Gb/s NRZ信号的无误码传输和小于2.2dB的功率预算损失;相对固定偏置电流情况,该方案获得了大于10dB的功率预算提升。本文还对MAC协议设计给出了范例,使得优化偏置电流的操作可以在用户注册测距过程中配置完成。(2)提出了重用波分系统中固有的解复用器来对啁啾信号滤波实现啁啾管理。通过演示实验验证了其合理性,并且本文研究了该方案的鲁棒性和对不同系统的兼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容忍光信号-7.5GHz到7GHz的频率偏差。滤波对邻带信号产生的串话远低于系统设计要求,此方案可以兼容常见信道间隔的解复用器,包括50GHz、100GHz和200GHz。这些结果都为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2.直调直检光接入网中的低复杂度电域信号均衡技术高速数模模数转换芯片(ADC/DAC)的成熟使得高速数字信号处理(DSP)可以在传输系统中应用。在过去十年间,DSP已经在长距离相干系统中取得巨大成功。近些年来,DSP技术也逐渐成为光接入系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着重探讨针对DML传输损伤的DSP技术,然后提出低复杂度的均衡算法来抑制信号损伤。主要包括:(1)针对直调信号的损伤特点提出了新的滤波器结构。直调传输由于绝热啁啾效应,高阶PAM信号不同电平有不同的光频率,经过光纤传输后到达接收机时间不同,因此对相邻符号有不同的码间串扰。据此,本文提出对不同电平信号用不同系数的均衡滤波器补偿,本文称之为基于强度分类的均衡技术。(2)实现了56Gb/s PAM4信号的传输记录。结果显示,在HD-FEC的误码要求下可以实现43km距离的传输,这比当前的最高纪录提升了115%。同时远超MZM和EML等发射机的传输距离(<30km,且采用了复杂、多状态的MLSE算法)。(3)利用所提均衡器进行了长距离光接入的探索实验。实验演示了40Gb/s直调PAM4信号63km的传输,该距离符合长距离PON规定的传输距离标准。此结果甚至优于外调制、多载波OFDM调制的接入方案。3.用户端ONU无DSP的高速光接入DSP技术虽然能对信号进行有效补偿,但需要有高速数模模数转换芯片和相应的处理芯片,这会增加相应设备的成本和功耗。例如50Gb/s的PAM4信号需要25-50G采样率的高速模数数模转换芯片以及乘法电路。因此,本文针对基于低速10G器件的高速接入系统,提出在ONU侧回避使用DSP技术的方案。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O波段接入网的ONU用户侧无DSP处理的方案,所有DSP均在中心局端完成。对于下行传输,中心局端对信号进行了奈奎斯特脉冲整形和基于有限冲击响应(FIR)的预处理。对于上行传输,中心局端对信号进行传统的均衡处理。(2)基于端到端只有8.5GHz带宽的直调直检系统,进行了50Gb/s PAM4 PON系统演示实验,获得了高达29dB的功率预算,该功率预算满足光接入网标准定义的PR-30预算要求。(3)本文还对系统参数进行了研究,包括DAC采样率(脉冲整形滚降系数)、ADC采样率、FIR抽头数量以及ONU接收机差异性的研究,实验表明,上下行FIR滤波器抽头长度为31和55、下行DAC的采样率33.75GS/s、上行ADC采样率为32GS/s既可以满足系统要求,在保证小于1dB的灵敏度损伤情况下,滤波器可以容忍高达-2.2dB/GHz1.8dB/GHz的滚降。这些都为该技术的实用化提供了参考。(4)针对另外两种低复杂度码型,二进制非归零码和双二进制码,本文就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上述直调直检系统,双二进制码型更适用于单波长40Gb/s的传输配置,而二进制码更适合于单波长25Gb/s的传输配置。4.局端基于光交换的光电硬件资源共享复用光接入系统固有的点到多点的树形结构使得局端硬件资源天然集中化放置,为统一灵活调度提供了便利。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收发光模块、信号处理、MAC层处理等的硬件资源进行共享复用,以期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中心局端对硬件资源灵活调度的光交换方案。所设计的光交换方案基于一种新型分割式非对称AWGR结构和快速可调谐DBR直调激光器。主要工作包括:(1)设计了×(>)的分割式非对称AWGR,其特点是完全由低成本无源器件组成,包括AWGR和光合波器。所设计的结构具有分割式循环路由特性,能带来以下好处:(i)所设计的结构支持严格无冲突收发机分配;(ii)降低了收发信机对调谐范围的要求;(iii)减少了收发信机调谐范围的种类(从到/),相应地降低部署的复杂度和运维开销。(2)研制了全封装的快速可调谐直接调制发射机。激光器采用了基于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的直调激光器。设计出的发射机具有小于50ns的调谐速度、大于10nm的波长调谐范围和大于10GHz的直接调制带宽。利用本文自主研制的发射机,本文进行了演示实验,配合AWGR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交换功能,适合中心局端对硬件资源灵活调度。
白玥[4](2017)在《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电网规模也在快速壮大。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是电力工作的核心。因为电力系统具有不间断性,并且在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因此对电力调度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系统通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电力安全生产的需求,电网需充分借助高速发展的现代多媒体通信技术手段,逐渐实现了电力通信的网络化、宽带化与数字化。以IP网络为基础,创建数据、语音和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调度系统,是当前电力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软交换属于一种集合,包括了诸多逻辑功能实体,是下一代网络中语音/数据/视频业务呼叫、控制的核心设备。同样在现阶段的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该项技术设计的主要思想为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通过规范标准的协议实现不同实体间的通信与连接。此种框架结构促使业务处理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软交换技术在当前已经是应用相当广泛与成熟的阶段本文首先对软交换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从它的特点及优势入手分析了用它进行电力通信组网所能带来的优势及经济效益。着重从电力调度与电力行政通信入手,分析公司传统电路交换已不能满足现行电网发展趋势的原因,阐明电力行政、调度电路交换网向软交换系统演进是必然趋势。本文将介绍供电公司对软交换运用于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探索研究,包括公司通信需求分析、组网整体规划、设备安装、模拟用户环境的测试等,以其论证VOIP组网的加入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可行性,涵盖了软交换组网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方案设计、业务实现等。阐明了引入软交换技术为电力通信带来的改变,以及如何与现有的传统交换电路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式电力通信的平滑过渡。同时从企业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引入软交换后可能带来的典型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赵剑[5](2014)在《楼宇光纤接入关键技术及工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的业务量增加,互联网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以及业务种类的更加丰富。人们不仅仅只需要语音业务,并且高保真音乐、高速数据、互动视频等多媒体类型的业务也开始得到用户的青睐。这些业务不仅仅需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而楼宇光纤接入是唯一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长远技术手段。本文的课题主要来源于中国电信集团长春电信分公司的新小区“金色8里城”楼宇光纤接入工程项目。首先研究了楼宇光纤接入技术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相比其他接入技术的优势。结合当前长春电信本地网客户类型、业务种类、运维方式、网络结构等特点,制定出楼宇光纤接入技术的工程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工程设计及业务实现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针对长春电信业务的网络架构以及发展需求,提出关于光纤接入技术新楼宇以及改造旧楼宇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的业务应用模型,对基于光纤接入技术的各种的无源设备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与测试方案。最后以项目中的金色8里城为实际工程实施案例,根据组网原则和用户需求设计了具体的工程实施和业务实现方案。结合项目的实际运行与维护情况,及对中国电信的回访得出测试数据的分析,证明了本文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其他楼宇光纤接入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工程设计参考方案。
阮邦耀[6](2014)在《有线电视网络扩容与双向改造》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线电视网络是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酒店、公共场所、汽车、飞机、轮船和火车等诸多场所中,人们都可以发现电视的踪影。有线电视网络担负着传播信息,提供人们娱乐节目的重要功能,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广播电视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广电运营商也相应的推出了数字电视、视频点播、宽带上网等新的业务来满足要求。本课题主要基于通过增加以及更换器件,同时通过比较CMTS+CM、EPON+LAN、EPON+EOC、 RFoG、Fiber Deep HFC五种不同的接入网技术,来选择一种对原有线电视单向网络做出一定的改变,以实现网络的双向化改造。论文选取某小区双向化改造实例,从其改造需求、改造方案的选定、以及施工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同时详细的分析EPON+EOC技术方案特点、适用范围、技术实现方式等。双向改造以PON技术为主干,通过增加新的光设备OLT和ONU,在前端机房通过波分复用技术将广播和窄播信号混合后传输至OLT,经由OLT再传输至光节点,广播信号直接进入光站,窄播数据信号经由ONU转换成射频信号后,在光站中与广播信号相互混合,再传输至用户家中。到达用户家中后,电视信号直接传输至机顶盒用于收看电视,数据信号送至用户家中的EOC终端以供上网。对于网络的扩容问题,将整个网络分成三个部分,前端机房、传输网络、分配网络分别进行探讨。前端机房的扩容采用了增加机房使用面积、设立分机房、提高信道调制效率的方法,对于传输段部分使用增加光缆的使用数量、运用波分复用技术,对于分配网络的扩容采用减少每个光节点所覆盖用户数量,以及将网络升级为1GHz传输带宽的方法,以此来实现网络的扩容。论文选取福州市广电网络万隆机房扩容实例,从其改造需求、改造方案的选定、以及施工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本课题所选取的小区双向改造和网络扩容实例,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双向改造成功实现了单向网络转变为双向传输网络,机房扩容实现了新增36个下行光输出口,新增40个上行接入口的目标。两个实例均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为运营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运营商增加户均收入奠定了基础。
姜姣娇[7](2014)在《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电信业已经进入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的发展时期,这是电信产业在一个新的领域里告别产品竞争时代进入满足竞争的商业模式时代的转型标志。在此发展阶段和外部竞争环境下,如何集中有限资源,挖掘市场中最有价值客户,同时对其进行差异化营销,将是电信产业市场营销策略的中心任务和重要课题,也是确保具有明显网络外部性的电信产业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电信运营商最有价值的客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团客户,对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进行市场细分、营销策略组合,有助于推动整体电信产业的战略转型,因此,本文主要作了以下创新性研究:(1)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决定了市场细分以及营销策略制定的适用性,本文在研究了集团客户特点、客户价值基础上构建了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将指标归类,利用SPSS13.0中的因子分析模块进行权重计算,使用了某电信运营商2011年CRM系统中最新集团客户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所得评估结果有利于电信运营商对集团客户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细分,制定行之有效的集团客户组合营销策略。(2)设计了包含集团客户期望、感知质量、集团客户感知价值、竞争、投诉、忠诚度模块的电信产业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将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方法引入满意度测评模型,使用最小二乘迭代算法(PLS)计算模型路径系数,利用LISREL模型方法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及权重,然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2011年调研数据得出实证结果。(3)将特征联合熵理论引入KNN分类算法,提出了改进算法FUE-KNN。创新性的将特征联合熵中的两个变量设为客户价值、满意度,从而得出基于客户价值、满意度特征联合熵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细分模型。为了验证此算法在客户细分中的应用效果,以某地区的移动集团用户在2011年的客户价值、满意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最终将集团客户细分为四类:A“最佳集团客户”、 B“奇异集团客户”、C“诱惑集团客户”、D“幽灵集团客户”。结合大市场6PS营销理论与SWOT-MS分析,制定SO-A、WO-A、ST-A、WT-A等十六类营销策略,此营销组合策略的灵活运用为我国电信运营商适应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伟雄[8](2012)在《基于DWDM的广东移动干线传输网络的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以来,快速多媒体的需求爆发性增长。如何满足业务流量暴增的需求,建立并完善大容量、高效率的骨干传输网络,是广东移动公司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技术能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大幅度提高系统传输容量,降低传输成本,所以DWDM技术在长途和骨干网的超大容量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综述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包括DWDM技术的产生背景与优势、波分技术的原理,DWDM的传输媒介、光源技术、复用/解复用技术、光放大技术、光监控信道、前向纠错技术、光传送网技术等。其中,DWDM传输网络的设计主要介绍了光功率问题、色散受限距离、光信噪比、非线性效应,为后面部分的传输系统指标核算给出了考虑和计算的依据。然后,本文将详细研究DWDM技术在广东移动干线传输网中的应用,从实际生产背景与现状出发,设定工程设计的原则,开展设备的选型及相关指标的核算,到完成工程的最终验收。接着,将结合广东移动一级干线传输网的现状,分析并提出现有网络的优化方案,并最终完成整个优化工作,使广东移动一级干线传输网络更健壮更安全。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DWDM技术很好地应用于电信运营商的干线传输网络,DWDM技术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大幅度提高系统传输容量,降低传输成本,它很好地适应我国通信服务需求爆炸性增长的发展趋势。
马艳洁[9](2011)在《光纤着色机系统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光纤着色机的设备组成和工艺,针对着色机传统工艺的不足,采用PID算法与西门子PLC自带的PID整定功能,解决了着色机光纤预涂覆系统的实际生产中温度过冲高,稳定慢的问题,另外对于张力控制系统的张力波动大情况,提出了模糊控制理论与传统PID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稳定张力,提升了生产效率。着色机系统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伺服驱动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噪音低,效率高、工作可靠等优点。它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西门子PLC集中控制,使整套电控系统控制更稳定、更可靠。控制面板采用HITECHE的操作面板,使设备操作更直观、更简便。光纤着色机的部件构造有光纤放排线装置、牵引装置、UV光固化炉、光纤收排线装置等部件组成。其技术关键在于PLC用户程序,高速排线自动换向以及着色温度控制。本文根据温度特性的大滞后惯量的特点,用S7200中自带的PID控制系统,对预涂覆装置的温度系统进行PID控制,使得生产过程中的预热能够迅速达到稳定温度,提高生产速度。文章根据张力系统的时变性强,建模困难等特点,在完成张力偏差的PID参数进行自整定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控制对其进行建模处理,最后解模糊输出,稳定了张力值,大大提高着色机性能。
杨仲雄[10](2010)在《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设计的研究》文中提出无源光网络一直被认为是光接入网中颇具应用前景的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向着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个人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应用于交通行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实时、便捷的交通信息传输管理系统。这就需要高带宽,稳定、安全的信息传送网来支撑。本文在介绍了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的构成及功能结构的基础之上,针对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的特点,提出了将无源光网络应用于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的研究方向。通过讨论传统的高速公路通信应用的需求、组成结构及信息传递方式,给出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的框架设计,并提出了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的实现方案,以及框架设计。本文根据在现阶段已有设备制造商实现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以及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可以在一个系统内混合组网的情况,提出以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为主要接入技术,构建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并指出,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在更换远端的设备及局端的板卡后,可以平滑过渡到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在此基础上,以实例的方式,讨论了以无源光网络构建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的网络结构及连接模式,并总结了采用无源光网络构建的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的优势所在。
二、日本NTT公司最新实用化的用户光缆系统(π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NTT公司最新实用化的用户光缆系统(π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大容量光纤通信的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及关键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
1.1.1 通信光纤的演变 |
1.1.2 提升光纤传输容量的关键技术 |
1.2 单模光纤传输容量的限制因素 |
1.2.1 非线性效应 |
1.2.2 光致连续损伤 |
1.3 空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 |
1.3.1 多纤光缆 |
1.3.2 少模/多模光纤 |
1.3.3 多芯光纤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纤模式理论 |
2.1 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模式 |
2.1.1 矢量模 |
2.1.2 线偏振模 |
2.2 耦合模理论 |
2.2.1 基于微扰理论的耦合模方程 |
2.2.2 定向耦合器基础特性 |
2.2.3 少模光纤中的模式耦合 |
2.2.4 多芯光纤串扰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辅助型弱耦合少模光纤设计与表征 |
3.1 环辅助型四模光纤设计 |
3.1.1 设计原理 |
3.1.2 光纤参数优化 |
3.2 四模光纤性能表征 |
3.2.1 光纤衰减表征 |
3.2.2 基于S2测试的模式重建与群延时测量 |
3.2.3 基于扫描波长干涉仪的分布式模式耦合测量 |
3.2.4 光致连续损伤阈值功率测量 |
3.3 环辅助型七模光纤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串扰宽带多芯光纤设计 |
4.1 修正的多芯光纤串扰计算方法 |
4.2 125微米包层宽带单模多芯光纤设计 |
4.2.1 纤芯排布方式比较 |
4.2.2 宽带长距传输六芯光纤设计优化 |
4.2.3 宽带短距传输八芯光纤设计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弱耦合模分复用关键器件设计与制备 |
5.1 熔融拉锥选模耦合器设计与制备 |
5.1.1 相位匹配与绝热条件 |
5.1.2 宽带低插损LP01与LP11模模式耦合器制备与表征 |
5.1.3 LP21模式耦合器制备与损耗分析 |
5.2 基于拉锥模式耦合器的MIMO-LESS模分复用传输 |
5.3 方向角不敏感模式旋转器设计 |
5.3.1 模式旋转器介绍 |
5.3.2 设计原理 |
5.3.3 器件设计与性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光致连续损伤效应传播速度研究 |
S.1 超高时间分辨率速度测试方案 |
S.2 光致连续损伤瞬态速度响应 |
S.2.1 单模光纤中的速度周期性振荡 |
S.2.2 少模光纤中的速度周期性振荡 |
S.2.3 单模光纤中不同阶段的瞬态速度响应 |
S.3 基于光频域反射仪的实时监测与定位 |
S.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光通信实用化过程中的关键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早期光通信的形式与限制 |
1.1“光通信”的几种原始形式 |
1.2 贝尔与光电话 |
2 激光的发明及在通信上的早期应用 |
2.1 激光的发明历程 |
2.2 激光应用于通信的初步实验 |
3 高锟对光纤的突破研究和经典之作 |
3.1 高锟生平简介 |
3.2 高锟的早期研究 |
3.3 论文的研究与创新 |
4 低损耗光纤的研制与应用 |
4.1 高锟对低损耗光纤研制的推动 |
4.2 低损耗光纤的研制和发展 |
4.3 光通信系统的实用化 |
5 结语 |
(3)高速直调直检光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接入网概况 |
1.1.1 光接入网基本机构与复用技术 |
1.1.2 大容量与全业务接入发展趋势 |
1.1.3 标准化进程 |
1.2 光接入网的关键传输技术与研究现状 |
1.2.1 光接入网中的发射机选择 |
1.2.2 光接入网中的接收机选择 |
1.2.3 光接入网中调制码型选择 |
1.2.4 研究现状 |
1.3 直调直检光接入的成本代价 |
1.3.1 啁啾损伤与成本代价 |
1.3.2 大容量趋势与用户端成本代价 |
1.3.3 全业务接入趋势与局端成本代价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直调直检光接入网的无辅助光域啁啾管理技术 |
2.1 直调直检系统中啁啾损伤理论分析 |
2.1.1 直接调制激光器的啁啾特性 |
2.1.2 啁啾与电域频响衰落 |
2.1.3 啁啾与光域频谱展宽 |
2.2 基于优化增益区电流的电域频响补偿技术 |
2.2.1 增益区电流对频响衰落的过补偿与欠补偿理论分析 |
2.2.2 不同传输距离下最优增益区电流 |
2.2.3 0~100km长距离光接入上行实验验证 |
2.2.4 优化增益电流方案的相关接入网MAC协议设计 |
2.3 利用解复用器滤波的光域频谱整形技术 |
2.3.1 利用光复用器啁啾管理的可行性实验验证 |
2.3.2 鲁棒性与兼容性评估——光频偏影响 |
2.3.3 鲁棒性与兼容性评估——邻带光功率泄露影响 |
2.3.4 鲁棒性与兼容性评估——解复用器通道间隔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直调直检光接入网的低复杂度电域信号均衡技术 |
3.1 直调高阶信号的非线性损伤特点分析 |
3.2 几种非线性均衡器介绍 |
3.2.1 Volterra均衡器 |
3.2.2 插值移位算法 |
3.3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技术 |
3.3.1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器的原理 |
3.3.2 56Gb/s PAM4信号传输实验装置 |
3.3.3 0~35.9km距离下ID-FFE/ID-DFE的传输性能与啁啾抑制现象 |
3.3.4 不同啁啾大小下的啁啾抑制现象 |
3.3.5 35.9~43km距离下Pre-FFE+ID-FFE/ID-DFE的传输性能 |
3.3.6 与其他 56Gb/s PAM4传输记录比较 |
3.4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复杂度分析 |
3.4.1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抽头数量分析 |
3.4.2 与Volterra均衡器复杂度比较 |
3.4.3 与插值移位算法比较 |
3.5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技术在单波 40Gb/s长距光接入系统的传输性能 |
3.5.1 实验装置 |
3.5.2 传输性能与光功率预算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用户端无数字信号处理的高速光接入 |
4.1 基于低速器件的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架构 |
4.1.1 常见基于DSP的光接入系统架构 |
4.1.2 本研究用户端无DSP的光接入系统架构 |
4.2 局端DSP算法原理 |
4.2.1 发射端DSP之一:奈奎斯特脉冲整形 |
4.2.2 发射端DSP之二: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的获取 |
4.2.3 接收端DSP:前馈线性均衡器 |
4.3 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单波长 50Gb/s PAM4实验验证 |
4.3.1 实验装置 |
4.3.2 实验系统中心局端滤波器分析 |
4.3.3 误码性能与功率预算 |
4.3.4 滤波器复杂度研究与DAC采样率选择 |
4.3.5 ONU接收机的差异性对误码性能的影响 |
4.4 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单波 25Gb/s OOK与 40Gb/s Duobinary |
4.4.1 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单波 25Gb/s OOK实验 |
4.4.2 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单波 40Gb/s Duobinary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局端基于光交换的光电硬件资源共享复用 |
5.1 基于光交换的光接入网系统架构 |
5.1.1 接入网中的潮汐效应、光电资源池化以及收发机少配 |
5.1.2 几种光交换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
5.1.3 局端共享对基于AWGR光交换的需求 |
5.2 非对称AWGR光交换的设计、分析以及在光接入网中的应用 |
5.2.1 分割式非对称AWGR光交换结构 |
5.2.2 分割式非对称AWGR满足无冲突分配特性的理论证明 |
5.2.3 基于分割式非对称AWGR的收发机灵活分配 |
5.3 基于非对称AWGR和可调谐DBR激光器的光交换系统演示 |
5.3.1 可调谐DBR激光器原型机设计 |
5.3.2 动态演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4)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1 软交换概念 |
2.2 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
2.3 软交换的特点 |
2.3.1 软交换与现有电话网络的比较 |
2.3.2 软交换与智能网的比较 |
2.3.3 软交换与H.323 网络的比较 |
2.4 软交换设备需要支持的主要协议 |
2.4.1 H.323 协议 |
2.4.2 SIP协议 |
2.4.3 SIGTRAN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交换组网设计 |
3.1 软交换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
3.1.1 公司电力通信网现状 |
3.2 VOIP组网方案 |
3.2.1 网络结构 |
3.2.2 软交换组网总体技术方案 |
3.2.3 具体技术方案 |
3.2.4 具体实施步骤 |
3.2.5 编号方案和拨号方式 |
3.2.6 技术关键与解决方法 |
3.3 软交换组网改造后的功能实现 |
3.4 技术创新点 |
3.5 效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安全防范 |
4.1 软交换系统的安全问题 |
4.1.1 网络的安全分析 |
4.1.2 信息的安全分析 |
4.1.3 终端设备的安全分析 |
4.2 解决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研究成果 |
致谢 |
(5)楼宇光纤接入关键技术及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楼宇光纤接入关键技术概述 |
2.1 楼宇光纤接入的概念 |
2.2 楼宇光纤接入的技术优势与工作原理 |
2.2.1 楼宇光纤接入的技术优势 |
2.2.2 楼宇光纤接入的工作原理 |
2.3 楼宇光纤接入的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楼宇光纤接入的工程设计及方案 |
3.1 楼宇光纤接入的工程设计 |
3.1.1 楼宇光纤接入的网络结构 |
3.1.2 工程设计中电源的安置以及设备安装 |
3.1.3 光缆的综合布线 |
3.2 楼宇光纤接入技术实现方案 |
3.2.1 楼宇光纤接入技术实现方案 |
3.2.2 楼宇内语音业务的实现方法 |
3.3 方案实施测试内容及难点 |
3.3.1 楼宇光纤接入设备的主要测试内容 |
3.3.2 楼宇光纤接入设备测试难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楼宇光纤接入的具体应用 |
4.1 楼宇光纤接入组网原则 |
4.2 楼宇光纤接入项目的需求分析 |
4.3 长春金色 8 里城的楼宇光纤接入工程设计 |
4.3.1 总体设计方案 |
4.3.2 光缆的设计方案 |
4.4 金色 8 里城小区的用户业务提供方案 |
4.4.1 宽带数据业务 |
4.4.2 语音业务 |
4.4.3 IPTV 业务 |
4.5 工程后期测试结果分析及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有线电视网络扩容与双向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1.5 本文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有线电视技术背景介绍 |
2.1 国内外有线网络技术介绍 |
2.2 网络扩容与双向改造主要技术简介 |
2.2.1 PON技术原理 |
2.2.2 EOC技术原理 |
2.2.3 波分复用技术原理和分类 |
2.3 光网络主要设备介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线电视扩容 |
3.1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扩容的方案 |
3.2 有线电视传输段扩容的方案 |
3.3 有线电视分配网络扩容的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方案 |
4.1 双向网改造方案选择原则 |
4.2 各种双向改造方案的介绍 |
4.3 双向网质量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房扩容应用实例 |
5.1 工程概况和设计说明 |
5.1.1 工程概况和改造目标 |
5.1.2 技术说明和设计规范 |
5.2 设计方案 |
5.3 施工和系统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5.4 测试指标结果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区双向改造应用实例 |
6.1 工程概况和设计说明 |
6.1.1 工程概况和改造目标 |
6.1.2 技术说明和设计规范 |
6.2 工程设计方案 |
6.2.1 光缆部分设计方案 |
6.2.2 同轴电缆部分设计方案 |
6.3 施工和系统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6.4 测试指标结果和分析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研究 |
2.1 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相关理论基础 |
2.2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设计 |
2.3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研究 |
3.1 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相关理论基础 |
3.2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 |
3.3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营销策略研究 |
4.1 市场细分方法及模型研究 |
4.2 基于特征联合熵的改进 K 近邻分类模型 |
4.3 SWOT-MS 分析与策略制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策略应用案例 |
5.1 案例背景 |
5.2 策略分析与制定 |
5.3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DWDM的广东移动干线传输网络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作者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内容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DWDM 技术的产生背景和技术优势 |
2.1.1 DWDM 技术的产生背景 |
2.1.2 DWDM 技术的优势 |
2.2 密集波分复用的关键技术 |
2.2.1 波分复用的概念与原理 |
2.2.2 DWDM 的传输媒介 |
2.2.3 光源技术 |
2.2.4 DWDM 复用和解复用技术 |
2.2.5 DWDM 光放大技术 |
2.2.6 DWDM 的光监控信道 |
2.2.7 前向纠错技术(FEC) |
2.2.8 光传送网(OTN) |
2.3 DWDM 传输网络的设计 |
2.3.1 光功率问题 |
2.3.2 色散受限距离 |
2.3.3 光信噪比 |
2.3.4 非线性效应 |
第三章 广东移动干线 DWDM 传输系统方案 |
3.1 方案概况 |
3.1.1 项目建设背景 |
3.1.2 网络现状 |
3.1.3 本期工程概况 |
3.1.4 项目范围及界面 |
3.2 传输设计 |
3.2.1 通路组织 |
3.2.2 业务局址 |
3.2.3 同步、网管及保护方案 |
3.3 局站通信系统的选型和介绍 |
3.4 光传输系统指标核算 |
3.5 电源 |
3.6 系统性能测试 |
3.7 工程验收测试 |
第四章 广东移动干线 DWDM 系统优化项目 |
4.1 DWDM 网络优化流程 |
4.2 广东移动一干 DWDM 系统优化方案 |
4.2.1 项目背景 |
4.2.2 网络拓扑 |
4.2.3 优化目标及方案 |
4.2.4 网络优化效果总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光纤着色机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引言 |
1 概述 |
1.1 国内外着色机现状 |
1.2 着色机电控系统现状 |
1.2.1 主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伺服控制系统 |
1.3 张力控制系统 |
1.4 论文的组成和结构 |
2 着色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工艺 |
2.1 设备组成及技术性能指标 |
2.1.1 设备组成 |
2.1.2 主要性能指标 |
2.2 工艺简介 |
2.2.1 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工艺 |
2.2.2 预涂覆温度工艺 |
2.2.3 着色参数工艺 |
3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3.1 控制系统的配置与任务 |
3.1.1 上位机 |
3.1.2 下位机 |
4 温控PID系统 |
4.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4.2 PID控制的实现 |
4.2.1 软件算法 |
4.2.2 控制实现 |
4.3 PID参数整定 |
5 张力控制与张力算法 |
5.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5.1.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5.2 常用控制方法 |
5.3 张力系统的控制方法 |
5.4 建立模糊规则库 |
5.5 仿真实验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的结构与概述 |
1.1.1 各系统的基本主要功能及组成 |
1.2 无源光网络在国外的研究及应用 |
1.3 本文的目的、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2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络常技术的现状 |
2.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采用的通信技术 |
2.2 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中的SDH 技术 |
2.2.1 SDH 的技术特点 |
2.2.2 高速公路使用SDH 技术与IP 技术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源光网络技术的研究 |
3.1 无源光网络的技术特点 |
3.1.1 无源光网络的概念及特点 |
3.1.2 PON 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
3.1.3 PON 技术发展历程 |
3.2 PON 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市场应用 |
3.2.1 PON 的技术进展 |
3.2.2 PON 技术应用市场 |
3.3 PON 发展趋势 |
3.4 无源光网络用于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 |
3.5 高速公路PON 网络的技术选择 |
3.6 无源光网络用于高速公路时的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
3.6.1 传输距离 |
3.6.2 保护方式 |
第四章 基于新台高速公路的无源光网络信息传送网的设计 |
4.1 新台高速公路概况 |
4.2 原SDH 传输系统不足分析 |
4.3 传输网的设计原则 |
4.4 传输网的系统设计概述 |
4.5 新台高速各站点的设备配置及连接方式 |
4.5.1 台城通信中心的设计 |
4.5.2 台城收费站部分的设计 |
4.5.3 司前收费站部分的设计 |
4.5.4 牛湾收费站部分的设计 |
4.5.5 大江收费站部分的设计 |
4.5.6 冲娄收费站部分的设计 |
4.5.7 斗山收费站部分的设计 |
4.5.8 沿线监控设备的设计 |
4.6 设备网络管理 |
4.7 语音的另外一种解决方案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日本NTT公司最新实用化的用户光缆系统(π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大容量光纤通信的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及关键器件[D]. 姜寿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光通信实用化过程中的关键突破[J]. 黄尚永.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3]高速直调直检光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D]. 张阔.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D]. 白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5]楼宇光纤接入关键技术及工程设计[D]. 赵剑. 吉林大学, 2014(03)
- [6]有线电视网络扩容与双向改造[D]. 阮邦耀. 福州大学, 2014(12)
- [7]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姜姣娇. 天津大学, 2014(05)
- [8]基于DWDM的广东移动干线传输网络的实现[D]. 张伟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9]光纤着色机系统的开发研究[D]. 马艳洁.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5)
- [10]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高速公路信息传送网设计的研究[D]. 杨仲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