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1](2016)在《拉萨地体南北两侧碰撞后岩浆作用的岩浆起源和岩石成因》文中提出拉萨地体南北两侧的拉萨-羌塘弧-陆或弧-弧碰撞带和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带均发育大量同碰撞到碰撞后岩浆岩,是研究碰撞后岩浆作用成因和机制、碰撞带大陆地壳生长的理想地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性年代学框架和构造背景的探讨,对这些岩浆活动的岩浆源区和岩浆作用过程还缺乏精细的刻画。本论文选取了这两条碰撞带典型的碰撞后岩浆活动为对象,对其岩浆起源和岩石成因开展了详细研究。在拉萨-羌塘碰撞带发现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之上的约90 Ma富镁火山岩,除1件样品外,多数富镁火山岩样品均不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具有负的?Nd(t)值(?3.2?1.7)和低的初始(87Sr/86Sr)i值(0.70540.7065),显示正的锆石?Hf(t)值(+5.6+8.7)和全岩?Hf(t)值(+3.8+7.0),指示富镁安山岩可能来自于拆沉镁铁质下地壳(包括跨越中部和北部拉萨地块的地壳底部)的部分熔融,该熔体随后经历了熔体与软流圈地幔橄榄岩的相互作用和浅部岩浆房高分异岩浆组分的改造,角闪石的分离结晶导致了安山岩向英安岩的成分转变。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同期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指示卓嘎普富镁火山岩和北部拉萨地体的同期岩浆作用,很可能是拉萨-羌塘碰撞之后增厚岩石圈拆沉作用的结果。在印度-欧亚碰撞带冈底斯岩基首次发现同时侵位的约43 Ma中等程度分异和高分异的花岗岩,中等程度分异的花岗岩具有变化的分异指数(DI=8493),低的重稀土元素(HREEs)和Y含量;高分异花岗岩样品以高的Si O2含量(7578 wt.%)和分异指数(DI=9597)以及更加明显的Ba、Sr、P和Ti元素的负异常为特征。这两组样品的锆石?Hf(t)值和全岩Nd–Hf–Pb同位素组成相似,指示两组来源于一个共同的以石榴子石作为残留矿物相的源区。中等程度分异的样品可能来自南部拉萨地体新生下地壳中的含石榴子石角闪岩(而不是榴辉岩)的部分熔融,并且混入了来自古老印度大陆和(或者)中部拉萨地体古老基底的富集组分,高分异花岗岩则是进一步分离结晶(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磷灰石、榍石等)的产物。结合区域研究,提出两者很可能是印度-欧亚碰撞后新特提斯洋壳板片断离的后续岩浆响应。它们低的HREEs和Y含量以及高分异花岗岩的出现均指示了冈底斯地壳在约43 Ma已经增厚了。通过对青藏高原大量已知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I型花岗岩以低的Pb丰度、高的(Nb/Pb)N比值为特征,明显不同于S型花岗岩锆石,而A型花岗岩类的这些参数的变化范围介于I型和S型花岗岩类之间。这些差异对利用锆石微量元素鉴别碰撞后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提供了可能。
刘俊[2](2020)在《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斑岩钨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钨矿床类型。目前关于岩浆弧及板内环境下斑岩钨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岩浆作用、成矿流体特征,以及矿质沉淀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比之下,大陆碰撞体制下斑岩钨矿床的上述特征我们还知之甚少。拉荣矿床,作为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内发现的首例大陆碰撞型斑岩钨(钼)矿床,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对拉荣矿床开展了详细的解剖,并对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厘定了矿区各类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和钨钼矿的成矿年龄。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厘定了拉荣矿区各类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英安斑岩(214.0±0.7 Ma)、花岗闪长斑岩(213.8±1.3 Ma)、黑云母花岗斑岩(104.4±0.9Ma)、二长花岗斑岩(93.9±1.3 Ma)、黑云母花岗岩(91.7±0.5 Ma)和花岗细晶岩(36.2±0.6 Ma)。拉荣复式岩体由后五者构成,岩浆活动至少包含三期,跨越了~180 Ma。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为91.8±0.5 Ma,等时线年龄为90.6±2.1Ma,表明拉荣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二长花岗斑岩体。2、详细探讨了各类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晚三叠世中酸性斑岩属于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有较低的氧逸度与分异度,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14785~0.728418;εNd(t)=-10.01~-13.92;?Hf(t)=-8.5~-16.6),以及古老的Nd-Hf二阶段模式年龄(1.79~2.30 Ga),起源于古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后前寒武纪地壳基底的部分熔融。白垩纪及始新世侵入岩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与分异度,相对亏损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11917~0.71444;εNd(t)=-11.81~-9.11;?Hf(t)=-10.4~1.4),以及相对年轻的Nd-Hf二阶段模式年龄(1.03~1.86 Ga),其形成分别与中特提斯洋板块后撤、板片断离及新生代藏东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拆沉诱发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及随后的结晶分异作用有关。拉荣复式岩体白垩纪花岗岩类具有较高的分异度、氧逸度,更有利于钨钼矿的形成。3、初步揭示了拉荣大陆碰撞型斑岩钨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拉荣矿床成矿流体属于Na Cl-H2O-CO2不混溶体系。主成矿阶段流体具有CO2富集、中高温和中低盐度的特征。拉荣矿床硫化物δ34SVCDT值变化于0.25‰~6.37‰,具有明显岩浆硫源的特征。硫化物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指示成矿金属主要来自于壳源岩浆作用。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白钨矿Sr同位素组成及斜长石主量元素特征共同指示了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围岩绿片岩中斜长石的蚀变分解可能共同为白钨矿的沉淀提供了丰富的钙源。4、简要分析了拉荣矿床的成矿机理、构建了其成矿模型。在拉萨-羌塘地块碰撞造山阶段,中特提斯洋板块在~94 Ma发生板片断离,强烈的地幔岩浆上涌诱发了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与之混合形成母岩浆,再经历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较高分异、弱氧化、富成矿元素、富挥发分的岩浆。随着岩浆的冷却及斑岩体在地壳浅部的就位,成矿流体从二长花岗斑岩体中出溶、向上迁移,并与围岩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斜长石分解),从而释放了大量的Ca2+进入流体。强烈的水岩反应及CO2的逸失和/或消耗使得流体的温度和氧逸度不断降低、p H值与S2-逸度不断提高,从而造成了白钨矿、辉钼矿的相继沉淀。5、基于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要素提取,建立了区内典型钨矿床的找矿模型;通过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及流体包裹体成矿深度估算,指出拉荣矿区深部及东南方向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在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内划分了5个钨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高顺宝[3](2015)在《西藏冈底斯西段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文中认为冈底斯西段处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南北两大特提斯洋盆的俯冲造山、拉萨地体-羌塘地体-喜马拉雅地体的碰撞造山、碰撞后陆内造山等演化历程,在研究区内形成了数条规模巨大的岩浆弧带,同时伴生了强烈的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钼金)矿、矽卡岩型铜铁(铅锌银金)矿、火山(岩浆)热液型铜铅锌(银钼钨铋锡)矿等。本文通过成矿背景、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异常提取和筛选方法等的系统研究,在冈底斯西段铜铁多金属成矿理论与找矿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如下:1、补充和完善了冈底斯西段典型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并探讨和总结了各矿床类型的成矿特征、成矿环境和矿床成因。研究区铜铁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可以细分为斑岩型铜金矿、斑岩型铜钼矿、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矿、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矿、矽卡岩型铁矿、矽卡岩型铅锌银矿、矽卡岩型铜金矿、火山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火山热液型银铅锌锡矿、岩浆热液型铜铅锌矿、热液型铜银矿等等,各类型矿床均与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的火山岩浆活动相关,其中斑岩型矿床主要形成于岛弧、同碰撞、碰撞后伸展3种环境,集中分布于中侏罗世早期、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新世4个成矿时期;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形成于岛弧、同碰撞、后碰撞环境3种环境,集中分布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初3个成矿时期;火山热液型矿床主要形成于岛弧、同碰撞环境2种环境,集中分布于早白垩世、古新世2个成矿时期。2、系统总结了区域控岩控矿因素。(1)研究区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地层主要为白垩系郎山组、捷嘎组、比马组、塔克那组、麻木下组,中二叠统下拉组。成矽卡岩型铜金矿者地层岩性为灰岩夹大量中性火山岩,成铁铅锌矿者地层岩性为灰岩夹硅质岩和火山岩,成铜矿者地层岩性为结晶灰岩夹粉砂岩、砂岩等。(2)研究区区域性构造控制了斑岩型矿带(矿集区)的展布,大型岩浆岩带与白垩纪海相沉积盆地的耦合地段控制了矽卡岩型矿床(带)的展布,逆冲推覆构造和韧性剪切带分别控制了热液充填型铜铅锌矿、构造蚀变岩型金铜矿的产出。(3)火山岩具有两期成矿特征,南部林子宗群火山岩主要形成隐爆角砾岩型、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银矿床;北部则弄群火山岩主要形成受构造控制的(次)火山热液型银铜铅锌锡矿。矿床的产出受到火山断陷盆地的边缘断层、火山机构的控制,成矿作用均形成于火山活动中晚期。(4)侵入岩对研究区铜铁金等多金属成矿具有明显的多阶段、集中分布的控制特点,与成矿相关的岩体时代集中在115Ma、90Ma、80Ma、65Ma、50Ma、15Ma这几个峰值附近,其次为175Ma和140Ma峰值附近。斑岩型矿床、以铜铁为主的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岩体多为具眼球状石英斑晶的闪长斑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主要属于幔源-下地壳源的Ⅰ型花岗岩类;以铅锌为主的矿床的成矿岩体岩性常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主要属于壳源S型花岗岩类。3、系统划分了冈底斯西段Ⅳ、Ⅴ成矿带,总结了区域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区内存在有2条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带、4条矽卡岩型铜铁铅锌金矿带、2条热液型(火山热液、岩浆热液)铅锌多金属成矿带、1条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带、1条岩浆型铬镍铁矿带,从南到北,依次出现铜金矿、铜钼矿、铜铁铅锌矿、金铜矿、铬镍金锑铅锌矿、铜铁铅锌矿。在全国Ⅰ、Ⅱ、Ⅲ级成矿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在研究区共划分出13个Ⅳ级成矿带和31个V级成矿带。4、详细研究了冈底斯西段典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划分出5大成矿阶段,总结了时间演化规律。(1)侏罗纪与雅江洋盆北向俯冲相关的铜金成矿阶段:形成于侏罗纪早期雅江洋盆北向俯冲环境,成矿时代集中在180-170Ma之间,代表性矿床为雄村、洞嘎普等矿床(点)。这些矿床(点)均呈东西带状分布在冈底斯带南缘,且紧邻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北侧,矿床类型组合为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是由俯冲带的新特提斯洋壳释放出的流体交代楔形地幔区而形成的。(2)早白垩世与班-怒洋盆南向俯冲相关的铜铁金银铅锌成矿阶段:形成于早白垩世班怒洋盆南向俯冲环境,成矿时代集中在120-110Ma之间,主要有尼雄、舍索、隆格尔、住浪、拔隆、豆玛果、天公尼勒等,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铁铜金矿、火山热液型银铅锌锡金矿、岩浆热液型铜多金属矿,银铅锌锡矿是本阶段新近发现的重要成矿作用。成矿岩浆岩具有岛弧-陆缘弧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或壳幔混合区。(3)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与羌塘地体-拉萨地体碰撞-相关的铜铁铅锌成矿阶段: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中早期羌塘地体-拉萨地体同碰撞-后碰撞环境,形成的矿床(点)有拔拉扎、嘎拉勒、尕尔穷、措勤日阿、帮布勒、江拉昂宗等,其中拔拉扎、尕尔穷、嘎拉勒等矽卡岩型矿床均具有斑岩型矿化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以小斑岩体为中心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系统,成矿时间在90Ma左右;班戈日阿、帮布勒、江拉昂宗等属于单一的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时代略晚,在75Ma左右。从早到晚,成矿岩体锆石的εHf(t)值逐渐变小,由正值逐渐过渡为负值,显示岩浆源区由幔源逐渐变为中下地壳源、或壳源物质大量加入,岩石成因类型由Ⅰ型花岗岩类逐渐过渡为I-S混合型、S型花岗岩。(4)晚白垩世末-始新世与雅江洋盆北向俯冲及印-欧大陆碰撞相关的铜铁铅锌成矿演阶段:形成于白垩纪末-始新世雅江洋盆北向俯冲及印-欧大陆同碰撞环境,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在70-45Ma之间,是整个研究区最重要的成矿阶段,形成的矿床(点)有吉如、查个勒、恰功、德新、纳如松多、斯弄多、浦桑果、仁钦则等,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铁铅锌矿、斑岩型铜钼矿、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岩浆热液型铅锌矿、构造蚀变岩型铜金矿等,在同一矿床内往往出现的矿化类型组合为斑岩型+热液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等。斑岩型矿床的含矿斑岩主要形成于特提斯洋壳熔体交代的地幔楔形区,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过了一定程度拉萨地壳物质的混染;矽卡岩型矿床的含矿岩体多属于“S”型、“I-S”混合型花岗岩类,与陆缘弧后伸展和碰撞聚合引起的幔源岩浆底侵诱发的拉萨地体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5)中新世与印-亚大陆碰撞后作用相关的铜钼铅锌成矿阶段:形成于渐新世末-中新世印亚大陆碰撞后伸展环境,冈底斯造山带由汇聚造山转换为伸展走滑,该成矿演化系列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在25-15Ma,形成的矿床(点)有朱诺、冲江、白荣、岗江、甲岗、罗布真等,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其次为热液铜铅锌矿。成矿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加厚下地壳和富集地幔岩浆源区的部分熔融。5、探讨并发展了化探数据处理及异常筛选的方法和准则。(1)提出了提取和筛选地球化学异常遵循的“内涵性、区域性、全面性、高效比”原则,强调赋于异常地质内涵,突出矿致异常,尽量提高有矿异常在圈定异常中的比重,减少野外查证工作量。(2)建立了数据处理分区的原则:不同景观分区要区分开;地球化学背景场相似;子区块内地质背景、矿化特征与地球化学场具有内在的成因关系;对于地球化学背景场差异不明显、或反应特定成矿构造环境(例如Cr、Co、Ni等)的元素,不划分地质地球化学分区;子区边界的划定要充分考虑分散流异常与异常源的偏移问题。(3)具体实现了“成矿类型异常图”、“元素异常复杂度图”的编制方法。6、系统开展了找矿信息提取和靶区优选工作,圈定了一批具有找矿价值的靶区。在找矿信息详细提取的基础上,圈定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10个,多成因铜铁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找矿靶区48个,多成因金铜矿为主的找矿靶区9个。其中查加寺、供玛、洞错、仲弄、帮布勒、桑莫拉、拔隆、仁堆、巴列勒、诺仓、着波、杰萨错等靶区找矿潜力较大,有望发现新的矿床(点)。7、首次发现了新的矿床类型和矿种,拓宽了找矿视野。分别在研究区的念青唐古拉火山岩分布区首次发现了含锡的银铅锌锡矿,在班戈-尼玛-革吉一带首次拟定了具工业品位的矽卡岩型铋矿化带,在南冈底斯的火山岩分布区首次发现了锡金矿化线索,这些新发现极大地拓宽了冈底斯西段地区的找矿视野。8、靶区验证取得重大找矿发现。通过靶区验证,新发现具有大中型找矿前景的铜铅锌银矿床3处,具有大中型找矿前景的铜多金属矿(化)点及找矿线索5处,小型矿化点及找矿线索10余处,合计推断资源潜力Cu大于100万吨、Pb+Zn大于300万吨、富铁矿石大于5000万吨、Ag大于2000吨、Sn大于20万吨。
楼金伟[4](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研究表明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马虎超[5](2019)在《冈底斯中段过铝花岗岩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冈底斯构造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侵入岩出露面积约占20%。虽然前人对构造-岩浆总体演化及其与铜多金属的成矿关系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其中的过铝花岗岩及区域钨锡成矿潜力研究相对薄弱。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1∶25万和1∶5万区矿调报告、科研报告、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导师团队研究成果资料为基础,对冈底斯中段过铝花岗岩进行断代厘定,系统研究各时代过铝花岗岩的空间分布、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岩环境。通过与已知成钨锡花岗岩的对比,结合区域化探异常对研究区过铝花岗岩的钨锡成矿潜力进行分析,并圈定成矿远景区。主要取得如下成果:研究区共有过铝花岗岩体291个,涉及7种岩石类型、12个地质时代。岩石类型主要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成岩时代以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为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过铝花岗岩铝饱和指数A/CNK在1.011.78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11,主要为高钾钙碱系列;微量元素总体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Ba、Sr、Nb、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轻重稀土元素具明显的分馏作用,但均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曲线,绝大多数具明显的Eu负异常,少数Eu负异常不明显。过铝花岗岩形成环境多样。除前人所识别出的同碰撞和碰撞后环境,还有裂谷环境,俯冲环境和碰撞前等环境。钨锡成矿潜力大,共圈定了12个钨成矿远景区和8个锡成矿远景区。其中北冈底斯北部具有锡的成矿远景,南冈底斯具有钨的成矿远景,而中冈底斯和北冈底斯南部同时具有钨锡成矿远景。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6](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张长青,吴越,王登红,陈毓川,芮宗瑶,娄德波,陈郑辉[7](2014)在《中国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概要》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铅锌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国铅锌矿产地有3000多处,铅锌金属储量1亿多吨,铅、锌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鉴于铅锌矿床分类一直以来极具争议,本次在铅锌矿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将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相结合,提出了以成矿作用为一级要素,容矿围岩为二级要素的5类13亚类铅锌矿床类型划分方案。总结了全国铅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多期次、多旋回的造山带环境是铅锌矿床发育的最有利部位,元古宙是火山岩型矿床发育的主要时期,古生代是沉积型铅锌矿床发育的重要时期,中、新生代是岩浆型铅锌矿床发育的全盛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演化与铅锌成矿的关系,并认为对成矿时代的确定、对成矿关键地质要素的厘定、对构造环境的判定是影响成矿类型划分、时空分布规律总结的重要因素。
杜欣[8](2013)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铅锌多金属矿成因类型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念青唐古拉地区是雅鲁藏布江成矿区继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带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新发现的十大原材料接替基地之一。本文依托念青唐古拉地区实施的科研与生产项目,通过地层层序分析、构造解析和现代岩石学、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了念青唐古拉成矿区古生代以来的构造体制演化、铅锌多金属矿的控矿要素、成因类型、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系列,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在念青唐古拉地区晚古生代来姑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中,发现并评价了亚贵拉、拉屋、昂张等层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规模达大-超大型,掀起了研究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勘查热潮。2、通过地层层序分析与构造解析,研究了不同区域的沉积-构造学特征和差异,划分了念青唐古拉地区Ⅳ级成矿地质构造单元,自南向北依次为扎雪-金达断隆、龙马拉-亚贵拉断拗、都朗拉断隆、拉屋-昂张断拗。并提出念青唐古拉地区构造演化为由晚古生代的断隆、断拗相间分布的地质构造格架至中新生代转换为新特提斯构造背景下的岩浆弧的认识。3、系统开展了研究区典型矿床研究。通过对亚贵拉、拉屋、蒙亚啊、新嘎果及昂张等典型矿床研究,提出研究区存在三大成矿系列,即晚古生代海底喷流沉积铅-锌-重晶石-石膏矿床成矿系列、中生代燕山晚期与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铁-铜-铅-锌成矿系列及新生代喜马拉雅期与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钼-铜—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并建立了工作区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模式。4、建立了区域多金属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在全面收集研究区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资料基础上,从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入手,综合地质及物化遥异常信息,采用补充地质调查、成因矿物学、稳定同位素、矿物包裹体及原生晕测试研究等手段,对区内的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矿床类型的主要控矿条件和找矿标志,总结了区域铜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建立了多金属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5、探索出工作区行之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即“3S”技术+水系沉积物测量优选及缩小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土壤化探、激电剖面测量定位含矿地质体,工程验证圈定矿体。6、在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圈定成矿远景区16处,广泛应用于研究区部署的各类矿产勘查项目,部署的后续项目—西藏仁多岗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矿产地5处,新发现有较好找矿前景的矿点12个。
孙丽[9](2003)在《西藏尼木曲水一带花岗岩类成因矿物学及找矿潜力》文中认为西藏尼木-曲水地区地处世界三大主要斑岩成矿域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带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部,发育有多期次、大规模的中酸性侵入岩及火山岩。西藏尼木-曲水一带目前已发现众多铜、金矿化点,但大型原生矿床除厅宫和冲江2处铜矿床外,金矿床一直没有突破,目前总的矿产形势还呈现只见星星少见月亮的态势。已有的工作表明,本区矿床和矿化点(Au,Cu)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但迄今尚未对其成矿潜力进行过研究,特别是还未从成因矿物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这一空白领域入手进行研究,以图对本区与花岗岩类有关矿产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矿物学依据。 通过对本区花岗岩类样品进行显微观察研究,知其主要的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其中的岩石包体主要为二长闪长岩,其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磁铁矿、榍石、磷灰石和绿帘石等,长石中环带现象比较常见,黑云母、榍石等暗色矿物颜色较深,表明其氧化程度较高。 对本区花岗岩类样品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对角闪石和黑云母单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对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及石英、磁铁矿、磷灰石和榍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与综合研究,并同中国和世界一般花岗岩类以及中国主要金、铜成矿岩体的花岗岩类进行对比,得出本区花岗岩类岩石具有以下特征:属磁铁矿-Ⅰ型或同熔型花岗岩,其岩浆物质具壳幔混源特征:主要由熔融态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通过多期变速上侵而形成;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寄主岩基和包体具有同源性;岩石的形成温度范围约为500℃-700℃,压力大约为2.50GPa-4.35Gpa,氧逸度值1gfo2为-15.53—14.00;该岩带主要形成于板块碰撞前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期,为燕山至喜马拉雅早期的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的产物。 将本区花岗岩类与金、铜矿有关的花岗岩类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尼木-曲水地区的花岗岩类富Fe、Mg和Ca,Na2O/K2O>0.8,ANKC<1.10,DI<88,Fm为0.50-0.80,Eu亏损不强烈,δEu>0.3,La/Yb>10,上述特征为有利于金、铜矿形成的标志。 通过与胶东郭家岭地区的花岗岩类的矿物学进行对比,可知本区花岗岩类矿物结晶时处于氧化状态,具有富含挥发分的特征,碱质含量高,造岩矿物及副矿物表现出Ⅰ型花岗岩特征,具有壳幔混源物质,表现出有利于金、铜矿形成的花岗岩类的矿物特征。
朱玉娣[10](2014)在《浙西桐村斑岩钼铜矿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桐村中型斑岩钼铜矿床地处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侧的浙西拗陷,邻近江南台隆。桐村矿区隶属钦州—杭州成矿带,该带汇集了德兴、金山和银山等一大批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浙江金属矿规模小且贫乏,桐村矿床的发现为浙江多金属找矿提供了现实的研究靶区,深入研究桐村矿床有利于提高对浙西中生代斑岩型矿床的认识。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Rb-Sr、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SHRIMP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H、O、S、Pb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研究桐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评价花岗岩含矿性的制约因素,并将其与德兴斑岩铜矿进行全面对比,取得以下进展:(1)SHRIMP锆石U-Pb结果表明,桐村3个岩体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年龄分别为169±2Ma、166±2Ma、157~168Ma。含矿岩体为I型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富集Rb、Ba、K、U、Th等,亏损Nb、Ta、Zr、Hf、HREE等,具弱Eu负异常,显示岛弧特征;(2)桐村花岗岩具低εNd(t)(–5.8~–0.8)、低TDM(0.80~1.95)、高初始87Sr/86Sr比值(0.7038~0.7143)、宽泛的εHf(t)值(–16.1~15.2)和TDM值(0.60~1.79Ga),表明桐村花岗岩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岩石圈伸展体制下,热的软流圈地幔加热新元古代岛弧下地壳使其发生部分熔融;(3)流体包裹体与稳定同位素显示,桐村矿床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水盐流体和CO2三相流体,成矿物质以下地壳为主,部分来自地幔;(4)桐村岩石偏酸、强氧化、高分异、高分离结晶程度,钼铜矿化潜力大;(5)与德兴铜矿的对比表明,岩石偏酸、高分异与较多地壳混染导致桐村矿床以钼为主,低温、低盐度、缺乏沸腾的成矿流体、较低的岩浆温度与较大的成矿深度限制了桐村矿床的规模。本文的主要创新有发现了古元古代(2.3~1.8Ga)及新元古代(~0.8Ga)地壳增生的同位素证据;将中型钼铜矿与超大型铜钼矿进行全面对比,确定了限制矿床矿种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岩浆岩成矿偏爱性。总的来说,桐村矿床的3个杂岩体深部相连,实为同一岩浆源区幕式侵位的结果,形成于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下地壳增厚的陆内背景下。成矿深度较大,产出Mo的潜力大于Cu。矿床低温热年代学和熔融包裹体等方面尚待研究。
二、西藏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拉萨地体南北两侧碰撞后岩浆作用的岩浆起源和岩石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碰撞后岩浆作用 |
1.2.1.1 定义 |
1.2.1.2 特点 |
1.2.1.3 形成机制 |
1.2.2 拉萨地体南北两侧的碰撞后岩浆作用 |
1.2.2.1 拉萨-羌塘碰撞带 |
1.2.2.2 印度-欧亚碰撞带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新发现与研究意义 |
1.6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格架 |
2.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2.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4 拉萨地体 |
3 分析方法 |
3.1 锆石分选、制靶与阴极发光照相 |
3.2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测试及Hf同位素分析 |
3.3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
3.4 全岩Sr-Nd-Hf-Pb同位素分析 |
4 拉萨-羌塘碰撞带 90 Ma富镁火山岩的成因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样品岩石学特征 |
4.3 结果 |
4.3.1 锆石U-Pb定年 |
4.3.2 全岩地球化学 |
4.3.2.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4.3.2.2 全岩Sr–Nd–Hf同位素 |
4.3.3 锆石Hf同位素 |
4.4 讨论 |
4.4.1 约 90 Ma的岩浆作用格架 |
4.4.2 岩石成因 |
4.4.2.1 富镁安山岩 |
4.4.2.2 富镁英安岩 |
4.4.3 约 90 Ma岩浆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5 印度-欧亚碰撞带 43 Ma高分异花岗岩的成因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样品岩石学特征 |
5.3 结果 |
5.3.1 锆石U–Pb定年 |
5.3.2 全岩地球化学 |
5.3.2.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5.3.2.2 全岩Sr–Nd–Hf–Pb同位素 |
5.3.3 锆石Hf同位素 |
5.4 讨论 |
5.4.1 约 43 Ma的岩浆作用格架 |
5.4.2 岩石类型:中等程度分异和高分异花岗岩 |
5.4.3 岩石成因 |
5.4.3.1 中等程度分异I型花岗岩(Group 1) |
5.4.3.2 高分异I型花岗岩(Group 2) |
5.4.4 约 43 Ma岩浆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解释 |
5.5 本章小结 |
6 碰撞后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成分鉴别 |
6.1 样品来源 |
6.1.2 I型花岗岩类 |
6.1.3 S型花岗岩类 |
6.2 结果 |
6.2.1 I型花岗岩类 |
6.2.2 S型花岗岩类 |
6.2.3 A型花岗岩类 |
6.3 讨论 |
6.3.1 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的差异 |
6.3.2 I型和S型花岗岩类锆石微量元素差异的有效性 |
6.3.3 研究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个人简介 |
(2)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斑岩钨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2 区域钨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3 拉荣钨(钼)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路线与方案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期次 |
第四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1 成岩年代学 |
4.2 成矿年代学 |
4.3 成岩与成矿的时空关系 |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石成因 |
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 |
5.1.2 硅酸盐矿物主量元素特征 |
5.1.3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1.4 Sr-Nd-Hf同位素特征 |
5.2 岩石成因 |
5.2.1 成因类型 |
5.2.2 晚三叠世花岗岩类成因 |
5.2.3 白垩纪及始新世花岗岩类成因 |
5.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5.4 岩浆作用与W-Mo矿化的联系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1 成矿流体特征 |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2 白钨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1.3 成矿流体来源 |
6.1.4 大陆碰撞型斑岩钨矿床成矿流体特性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金属的来源 |
6.2.2 硫的来源 |
6.2.3 钙的来源 |
6.3 成矿机理 |
6.4 矿床成矿模型 |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7.1 成矿规律研究 |
7.1.1 类乌齐-左贡成矿带 |
7.1.2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7.2 区域钨矿找矿模型与找矿方向 |
7.2.1 典型钨矿床找矿模型 |
7.2.2 拉荣矿区找矿方向 |
7.2.3 区域钨多金属找矿方向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西藏冈底斯西段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研究进展 |
1.3.2 相关矿床类型研究进展 |
1.3.3 成矿预测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拟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系统 |
§2.2 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 |
2.2.1 构造单元 |
2.2.2 构造演化 |
§2.3 火山岩浆活动 |
2.3.1 拉张期火山岩浆活动 |
2.3.2 俯冲期火山岩浆活动 |
2.3.3 碰撞期火山岩浆活动 |
2.3.4 碰撞后火山岩浆活动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地质特征 |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1 重力场特征 |
3.1.2 磁场特征 |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各地质体地球化学背景 |
3.2.2 主要元素地球化学场特征 |
§3.3 遥感地质特征 |
3.3.1 遥感构造的解译标志 |
3.3.2 遥感线-环构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特征 |
§4.1 朱诺斑岩型铜钼矿床 |
4.1.1 地质概况 |
4.1.2 矿化特征 |
§4.2 吉如斑岩型铜钼矿床 |
4.2.1 地质概况 |
4.2.2 矿化特征 |
§4.3 尼雄矽卡岩型铁矿床 |
4.3.1 地质概况 |
4.3.2 矿化特征 |
§4.4 查个勒矽卡岩型铜铅锌矿床 |
4.4.1 地质概况 |
4.4.2 矿化特征 |
§4.5 舍索矽卡岩型铜矿床 |
4.5.1 地质概况 |
4.5.2 矿化特征 |
§4.6 德新热液型铅锌矿床 |
4.6.1 地质概况 |
4.6.2 矿化特征 |
§4.7 查藏错热液型铜铅锌矿床 |
4.7.1 地质概况 |
4.7.2 矿化特征 |
§4.8 住浪热液型铜矿床 |
第五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动力学环境 |
§5.1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5.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1.2 成矿流体来源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2.1 硫同位素特征 |
5.2.2 铅同位素特征 |
§5.3 成矿动力学环境 |
5.3.1 斑岩型矿床 |
5.3.2 矽卡岩型矿床 |
5.3.3 与(次)火山岩相关的热液型矿床 |
第六章 区域成矿规律 |
§6.1 区域控矿因素 |
6.1.1 地层控矿因素 |
6.1.2 构造控制因素 |
6.1.3 火山岩控制因素 |
6.1.4 侵入岩控制因素 |
§6.2 空间分布规律 |
6.2.1 达则错-麻克曲金成矿带(Ⅳ-1) |
6.2.2 多巴-班戈钨锡成矿带(Ⅳ-2) |
6.2.3 色林错-供玛铜铁铅锌成矿带(Ⅳ-3) |
6.2.4 阿索锑铅锌成矿带(Ⅳ-4) |
6.2.5 永珠-玖如错铬镍铁金成矿带(Ⅳ-5) |
6.2.6 革吉-尼玛铜金铁成矿带(Ⅳ-6) |
6.2.7 革吉南-申扎铜金成矿带(Ⅳ-7) |
6.2.8 昂拉仁错-达瓦错铜多金属成矿带(Ⅳ-8) |
6.2.9 扎日南木错-越恰错铅锌铜成矿带(Ⅳ-9) |
6.2.10 隆格尔-措勤铁铜成矿带(Ⅳ-10) |
6.2.11 杰萨错-许如错-南木林铅锌银铁铜成矿带(Ⅳ-11) |
6.2.12 旁堆钼铜铀成矿带(Ⅳ-12) |
6.2.13 昂仁-尼木铜钼金多金属成矿带(Ⅳ-13) |
6.2.14 谢通门-仁布铜金成矿带(Ⅳ-14) |
§6.3 时间演化规律 |
6.3.1 典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 |
6.3.2 时间演化规律 |
第七章 区域找矿靶区优选 |
§7.1 找矿标志 |
7.1.1 地质找矿标志 |
7.1.2 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
7.1.3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
7.1.4 遥感找矿标志 |
§7.2 找矿信息提取 |
7.2.1 地质找矿信息与找矿有利地段圈定 |
7.2.2 航磁找矿信息提取与异常筛选 |
7.2.3 化探找矿信息提取及异常筛选 |
7.2.4 遥感找矿信息提取及找矿有利地段圈定 |
§7.3 靶区优选 |
7.3.1 成矿远景区评价 |
7.3.2 找矿靶区优选 |
第八章 靶区验证示范 |
§8.1 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 |
8.1.1 发现过程 |
8.1.2 勘查评价 |
8.1.3 资源量估算及找矿潜力 |
§8.2 拔隆热液型银铅锌锡矿床 |
8.2.1 发现过程 |
8.2.2 勘查评价 |
8.2.3 资源量估算及找矿潜力 |
§8.3 卞嘎日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 |
8.3.1 发现过程 |
8.3.2 矿床特征及找矿潜力 |
第九章 结束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5)冈底斯中段过铝花岗岩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论题选定 |
1.3.1 存在问题 |
1.3.2 选题依据 |
1.4 研究思路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青藏高原构造格局 |
2.2 冈底斯地质概况 |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矿产 |
第3章 研究区过铝花岗岩的厘定 |
3.1 厘定基本思路 |
3.2 厘定的过铝花岗岩概况 |
3.2.1 总体概况 |
3.2.2 过铝花岗岩断代概况 |
第4章 过铝花岗岩特征 |
4.1 寒武纪 |
4.1.1 分布特征 |
4.1.2 岩石学特征 |
4.1.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 二叠纪 |
4.2.1 分布特征 |
4.2.2 岩石学特征 |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 三叠纪 |
4.3.1 分布特征 |
4.3.2 岩石学特征 |
4.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 侏罗纪 |
4.4.1 分布特征 |
4.4.2 岩石学特征 |
4.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5 白垩纪 |
4.5.1 分布特征 |
4.5.2 岩石学特征 |
4.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6 古近纪 |
4.6.1 分布特征 |
4.6.2 岩石学特征 |
4.6.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7 新近纪 |
4.7.1 分布特征 |
4.7.2 岩石学特征 |
4.7.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过铝花岗岩构造环境探讨 |
5.1 寒武纪-晚三叠世 |
5.1.1 寒武纪 |
5.1.2 早二叠世 |
5.1.3 晚三叠世 |
5.2 侏罗纪 |
5.2.1 早侏罗世 |
5.2.2 中侏罗世 |
5.2.3 晚侏罗世 |
5.2.4 成岩环境综合讨论 |
5.3 白垩纪 |
5.3.1 早白垩世 |
5.3.2 晚白垩世 |
5.3.3 成岩环境综合讨论 |
5.4 古近纪 |
5.4.1 古新世 |
5.4.2 始新世 |
5.4.3 渐新世 |
5.4.4 成岩环境综合讨论 |
5.5 新近纪 |
5.5.1 中新世 |
5.5.2 成岩环境综合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过铝花岗岩相关成矿潜力分析 |
6.1 与已知成钨锡花岗岩对比 |
6.1.1 主要副矿物对比 |
6.1.2 主量元素特征对比 |
6.1.3 微量元素特征对比 |
6.1.4 稀土元素特征对比 |
6.2 钨锡成矿潜力分析 |
6.2.1 潜在钨锡成矿岩体特征 |
6.2.2 钨、锡化探异常与成矿远景 |
6.2.3 钨锡综合成矿远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7)中国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铅锌矿床类型 |
1.1 前人分类方案 |
1.2 铅锌矿成因类型划分 |
1.3 影响类型正确划分的关键因素 |
2 中国铅锌矿时空分布规律 |
2.1 空间分布规律 |
2.2 时间分布规律 |
2.3 构造演化与铅锌成矿 |
3 铅锌找矿新进展及今后工作部署建议 |
3.1 找矿进展 |
3.2 找矿部署建议 |
4 结论 |
(8)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铅锌多金属矿成因类型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及沉积建造特征 |
2.2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建造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4.2 区域航磁场特征 |
2.4.3 区域重、磁场反映的壳幔结构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
2.6 构造体制演化与区域成矿作用 |
2.6.1 晚古生代裂谷构造演化及其成矿作用 |
2.6.2 中生代弧—盆演化及成矿作用 |
2.6.3 新生代弧-陆碰撞及成矿作用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亚贵拉铅锌多金属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成矿阶段划分 |
3.2 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3.2.1 矿区地质概况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成矿阶段划分 |
3.3 蒙亚啊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概况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成矿阶段划分 |
3.4 新嘎果铅锌多金属矿床 |
3.4.1 矿区地质概况 |
3.4.2 矿体特征 |
3.4.3 矿石特征 |
3.4.4 成矿阶段划分 |
3.5 昂张铅锌矿床 |
3.5.1 矿区地质概况 |
3.5.2 矿体特征 |
3.5.3 矿石特征 |
3.5.4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 |
4.1 矿石的元素地球化学 |
4.1.1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围岩的元素地球化学 |
4.2.1 热水沉积岩的常量元素特征 |
4.2.2 热水沉积岩的微量元素特征 |
4.2.3 热水沉积岩的稀土元素特征 |
4.3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亚贵拉岩浆岩地球化学 |
4.3.2 新嘎果岩浆岩地球化学 |
4.3.3 拉屋岩浆岩地球化学 |
4.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4.1 亚贵拉矿床流体包裹体 |
4.4.2 蒙亚啊矿床流体包裹体 |
4.4.3 新嘎果矿床流体包裹体 |
4.4.4 拉屋矿床流体包裹体 |
第5章 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模式 |
5.1 区域控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因素对成矿的控制 |
5.1.2 构造因素对成矿的控制 |
5.1.3 岩浆岩因素对成矿的控制 |
5.2 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模式 |
5.2.1 成矿时期划分 |
5.2.2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5.3 找矿准则确定及找矿模型建立 |
5.3.1 找矿预测准则 |
5.3.2 找矿模型的建立 |
第6章 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
6.1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6.2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
6.3 矿床成矿系列 |
6.4 成矿远景区划分 |
6.5 主要成矿远景区评价 |
6.6 找矿方向 |
第7章 结束语 |
7.1 取得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西藏尼木曲水一带花岗岩类成因矿物学及找矿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与尼木-曲水侵入岩体地质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二节 尼木-曲水侵入岩体地质 |
第二章 岩石化学 |
第一节 岩石系列归属与分类命名 |
第二节 主要氧化物成分与同类岩石的对比 |
第三节 岩石化学指数特征 |
第四节 岩浆形成的环境 |
第三章 地球化学 |
第一节 稀土元素 |
第二节 微量元素 |
第四章 造岩矿物成因矿物学 |
第一节 钾长石 |
第二节 斜长石 |
第三节 角闪石 |
第四节 黑云母 |
第五节 石英与副矿物 |
第五章 岩石成因和成矿潜力初步评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浙西桐村斑岩钼铜矿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国内外斑岩钼(铜)矿床研究现状 |
1.1.2 钦杭成矿带浙西段研究进展 |
1.1.3 桐村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工作量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1.1 基底构造演化 |
2.1.2 浙西地质发展简史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寒武系西阳山组( 3x) |
3.1.2 奥陶系 |
3.1.3 第四系(Q)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矿体产状、规模 |
3.4.2 矿石特征 |
3.4.3 围岩蚀变 |
3.4.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4章 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岩浆作用 |
4.1 岩相学特征 |
4.2 年代学特征 |
4.2.1 分析方法 |
4.2.2 测试结果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3.1 热液蚀变影响 |
4.3.2 主微量元素 |
4.3.3 Sr-Nd 同位素 |
4.3.4 锆石原位 Hf 同位素 |
4.4 岩石成因 |
4.4.1 花岗岩类型 |
4.4.2 构造背景 |
4.4.3 岩浆源区 |
4.4.4 壳幔混合方式及比例 |
4.4.5 成因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 |
5.1.1 斑岩钼铜矿床流体包裹体一般特征 |
5.1.2 桐村矿区成矿流体特征 |
5.2 H、O 同位素 |
5.2.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5.2.2 测试结果 |
5.3 S 同位素 |
5.3.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5.3.2 测试结果 |
5.4 Pb 同位素 |
5.4.1 测试方法 |
5.4.2 测试结果 |
5.5 成矿作用讨论 |
5.5.1 成矿时代 |
5.5.2 成矿物质来源 |
5.5.3 成矿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岩浆岩含矿性 |
6.1.1 氧化度 |
6.1.2 组成 |
6.1.3 演化度 |
6.1.4 分离结晶 |
6.1.5 岩浆温度 |
6.2 与德兴斑岩铜矿的对比 |
6.2.1 构造背景 |
6.2.2 成岩成矿时代 |
6.2.3 花岗岩成分、结构、性质 |
6.2.4 成矿流体 |
6.2.5 岩浆源区 |
6.2.6 成矿深度 |
6.2.7 围岩蚀变 |
6.2.8 裂隙密度 |
6.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与偏爱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表 4-3 桐村矿区岩浆岩 SHRIMP 锆石 U-Pb 测年数据及锆石原位 Hf 数据 |
表 4-4 桐村矿区花岗岩主、微量元素数据 |
表 4-5 桐村矿区花岗岩 Rb-Sr 及 Sm-Nd 同位素数据 |
简介 |
四、西藏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拉萨地体南北两侧碰撞后岩浆作用的岩浆起源和岩石成因[D]. 王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2]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D]. 刘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3]西藏冈底斯西段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D]. 高顺宝. 中国地质大学, 2015(01)
- [4]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5]冈底斯中段过铝花岗岩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D]. 马虎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7]中国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概要[J]. 张长青,吴越,王登红,陈毓川,芮宗瑶,娄德波,陈郑辉. 地质学报, 2014(12)
- [8]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铅锌多金属矿成因类型与成矿规律研究[D]. 杜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9]西藏尼木曲水一带花岗岩类成因矿物学及找矿潜力[D]. 孙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03)
- [10]浙西桐村斑岩钼铜矿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D]. 朱玉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