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吴荪甫的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宁[1](2020)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子夜》称谓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子夜》中关于人的称谓语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本中的称谓语进行归类分析,以及从情景语境的角度探究称谓语在语言交际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最后探究出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环境特点。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对文章的选题缘起和意义、研究对象的确定过程、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等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从专着称谓语、专书称谓语、非专书称谓语、《子夜》中的称谓语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描写和分析,对学界的研究成果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为《子夜》中称谓语概述。这一部分对《子夜》中所包含的称谓语进行了归类分析。首先根据称谓语的使用范围与对象将其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大类别。在亲属称谓语中,以自己为参照,将亲属人物划分为长辈、同辈和晚辈,将亲属称谓语划分为晚辈对长辈的称谓语、长辈对晚辈的称谓语和同辈之间的称谓语。在社会称谓语中,根据人们在社会中是否将亲属之间使用的称谓语延伸到社会中,将社会称谓语分为拟亲属称谓语与非拟亲属称谓语。在拟亲属称谓语中仿照亲属称谓语的归类情况,将其分为晚辈对长辈的称谓语、长辈对晚辈的称谓语和同辈之间的称谓语。在非拟亲属称谓语中,将称谓语按照其来源与含义分为文化、经济和军政三种类别。第三部分为情景语境中的语域理论与称谓语的相关研究。这一部分以韩礼德情景语境研究中的语域理论为依据,探究不同事件的话语范围、多样性的话语基调、不同的话语方式对称谓语的制约与影响。此处对《子夜》中称谓语在交际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进行交际活动。第四部分为通过称谓语看当时的社会特点。这一部分是在前文所分析的《子夜》中所包含的称谓语类型与影响使用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语言学理论支撑下来窥探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上海地区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社会特点。第五部分为结语。首先,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子夜》中所包含的称谓语情况、在交际活动中影响称谓语使用的相关因素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特点。之后,简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日常交际活动以及特定社会时期相关研究的作用。最后,指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李巧智[2](2013)在《《子夜》的现代性追求及多重缺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子夜》自1933年出版以来,始终备受广大读者喜爱。瞿秋白甚至将《子夜》出版的1933年称为“子夜年”。《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和先锋性的集中代表,其现代质素有诸多表现,因此将《子夜》纳入到现代性分析的框架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写作思路是在细致梳理《子夜》的基础上,用“现代性”理论来阐释《子夜》中所体现的现代性追求及多重缺失。并将其纳入到一个反思性的视野当中去分析、考量,即回应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反思”这一话语,从而发现其新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现代性理论的阐释及对《子夜》写作背景和目的总述。现代性理论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体系,它包括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个分支。本文主要应用的是启蒙现代性理论。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这也使中国现代性的建设历程尤为艰辛。因此,用现代性观点来研究《子夜》是很有必要的。茅盾能够创作出《子夜》这样大规模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小说绝非偶然。这一方面源自茅盾长期以来复杂的社会经历及其擅于观察各阶层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另一方面则是与左联“创作优秀长篇”的号召有关。本文的第二章是对《子夜》中体现出的现代性特征作以论述。《子夜》作为3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现代都市小说之一,其现代性特质渗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无论是从作品的创作思想主题还是从《子夜》的人物塑造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子夜》中的主要人物吴荪甫、赵伯韬、冯云卿等人的命运历程都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目。主要阐述了《子夜》所体现的现代性追求。《子夜》的故事主线是围绕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发展中国民族工业来写的,茅盾意在通过吴荪甫事业的失败来说明中国无法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事实。本章共分四小节,第一节主要阐述吴荪甫的现代性追求。吴荪甫是留学欧美,拥有资产阶级骑士精神的民族资本家,他不同于其他只盯住金钱利益的资本家,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本小节分别从他实业救国的理想、对西方现代社会规范的认同及建设中国现代性工程几方面来论述吴荪甫的现代性追求,当然,《子夜》中所体现的对现代性的追求并不局限于吴荪甫一人,无论是工人阶级,还是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他们的生活选择都表现出了一种现代性特征,虽然这种现代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带有许多蒙昧和被奴役的成分,但这样的“现代性选择”本身仍然值得研究和讨论。第四章同样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子夜》中所体现的现代性缺失。《子夜》所体现的现代性缺失也正是现代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缺失。以吴荪甫为例,虽然他抱定实业救国的理想,并始终为之不懈努力,但他最后的公债惨败也恰恰说明了许多问题。吴荪甫的现代性追求面临多方阻碍,一方面农民革命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必定日益增多,而这种需求也必然会加深资产阶级对农村的剥削和掠夺,而当剥削日益加重直至一定强度时,就必然会引发农民的反抗和革命,《子夜》中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正是这种矛盾与对抗的集中表现。除此之外,《子夜》所体现的现代性缺失还包括国民政府对吴荪甫等民族资本家支持力度的薄弱。同时,现代管理人才的缺失以及吴荪甫家人之间的隔阂也是造成吴荪甫现代性追求失败的原因。在此种缺失之外,《子夜》的现代性缺失当然也包括茅盾自身创作上的缺失,本章主要从阶级立场限制、主题先行的弊病等几方面阐述茅盾创作上的缺失。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四章,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子夜》所体现的现代性追求及追求背后的多重缺失,并以此反思《子夜》这部作品的得失利弊。
王卫平[3](1993)在《新时期十年《子夜》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 《子夜》研究,可谓新时期十年中茅盾研究的焦点。这不仅因为《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标志着其成熟的艺术风格和崇高的历史地位,而且因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其思想和艺术的丰富内涵及所昭示的创作道路曾一再成为研究者的话题。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学观念、批评方法,研究视野的不断更新和拓展,《子夜》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前进。其成就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本文正是对这一过程的初步述评。
方维保[4](2019)在《茅盾的民族主义与《子夜》的叙述伦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子夜》从最初构思到文本定型经历了一个叙述伦理的嬗变。在由构想进入叙述的过程中,社会科学话语与文学话语、阶级本质论与民族主义情结相互妥协,形成了多条线索拱卫聚焦核心人物和故事的局面。《子夜》将核心人物塑造成为具有民族主义情怀的经济强人形象,同时又编织了一座"围猎英雄"的十面埋伏阵,并为核心人物配备了一个能够使其得到淬炼、旗鼓相当的反派对手。这种创作主体动荡的叙述立场,在创造了英雄悲剧的同时,也造成了悲剧叙述"虎头蛇尾"的结局。
段从学[5](2015)在《《子夜》的叙事伦理与吴荪甫的“悲剧”》文中研究指明茅盾在最初的构思中,《子夜》中的吴荪甫是一个负面人物。今天的"悲剧英雄"吴荪甫,实际上是茅盾两次对小说进行"改写"的结果。这种"改写"大获成功的前提是现代人对世界"去魅化",竭力想要把整个世界理解为有规律的、可以支配和控制的存在对象这一生存欲望。只有在这个生存论立场中,吴荪甫的"悲剧"才成为"悲剧"。我们对《子夜》的阅读和思考,也应该放在现代科学主义精神文学化的元叙事脉络中来展开。
徐仲佳[6](2019)在《典型、读者趣味与“五四”白话文——论《子夜》的先锋性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左联"时期,《子夜》的重要价值在于:以唯物辩证法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这一成功是左翼文学独特美学品格形成的标志,使左翼文学与五四新文学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子夜》也对"左联"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调整和提升,如在提倡"普洛大众文学"时脱离中国现实的偏颇。这表现在:吴荪甫的塑造达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弥补了"左联"对典型塑造的忽视;"普洛大众文学"将工农作为理想读者,《子夜》更重视市民(大众)读者的阅读趣味;"普洛大众文学"崇尚"无产阶级的普通话"的文学语言,《子夜》则改造了"五四"白话文。这是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继承,完成了两个时代文学的创造性转换。
肖迪[7](2020)在《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与不安之中,政治形势混乱,经济遭受危机,整体危机四伏。中国现代文学一直固守着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对小镇的存在有意无意的忽略,然而这些中国内陆地区的小镇不仅经历了中国转型期的阵痛,也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小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都市与乡村的中转站,茅盾塑造的小镇空间较之其他作家,更加具有开放性,小火轮和铁路连接起上海与小镇,工业化浪潮和商品经济也随之而入,我们能看到小镇涌现出很多新式物件,这些“风景”改变了古老小镇的面貌,一方面带来了文明的气息,另一方面,传统并未就此沉寂下去,传统与新潮在小镇空间里不断拉扯。风景有“常”也有“变”,工业文明与传统中国激烈的碰撞,给普通民众带去了灾难与欢欣。开放多元的小镇必然会带来极强的社会流动性,这也是茅盾小镇叙事的特点之一。作家主要塑造了几类人物,分别是小镇商人、知识分子、小市民阶层和乡绅,这些人物在都市、小镇与农村之间来回穿梭流动,以小镇为轴心,辐射影响着都市与农村。他们的流动不仅包括水平的空间流动,更包括垂直的阶层流动。茅盾非常关注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农村经济破产之时,除了对农民施以关切之外,茅盾更加关注小镇商人群体的出路,小镇商人既包括吴荪甫、唐子嘉这样的商业大亨,也包括林老板这样的普通小镇商人群体,面对经济危机、纷乱的战争局势和买办阶层,他们最终都不得不走向失败的结局。知识分子是茅盾作品中的重点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镇青年走入都市接受新式教育,他们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知识分子处在返乡与离乡夹缝中艰难生存,他们的社会流动也并不成功。小市民阶层要么固守原地,要么就是因为逃难和谋求职业发展进入都市,但因为个人力量太过于微薄,他们往往依附于从小镇走出来的企业家。对乡绅的态度茅盾是一分为二的,对像吴荪甫或者钱良材,他的态度是褒奖的;对土豪劣绅,茅盾则一律予以批判,这些人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利益,但他们的算盘最终仍会落空。茅盾的小镇叙事显示出极强的政治色彩,在作家看来,革命既是造成社会流动性不断提高的原因,更是作者探索的解决失败问题的途径。革命的小镇中弥散着各式各样的谣言,政治局势混乱不堪,保卫团、县政府、县党部、土匪以及共产党同时存在于基层社会,农民极易受到煽动发起革命或者暴动,革命青年有满腔斗志、新式的做派和坚韧的信仰,然而他们软弱、缺少机智、犹豫不决,终于让革命成为了部分投机者的幌子,带来了社会更深重的灾难,革命事业也因此大受打击。面对理想主义的破灭和革命的信仰,小镇在高潮与低徊之间来回穿梭,作家因此陷入了严重的矛盾和动摇之中,并最后确定了革命的信念。茅盾为中国现代小镇文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同时也别有新意,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构筑的小镇世界勾连起都市和乡村,不管是在革命发展还是经济联通上都扮演着先觉者的角色,反映出江浙小镇的特点和中国社会在近代的艰难转型,更融汇了作家对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现实的思考,承载了茅盾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识。
刘桂萍[8](2014)在《论《子夜》中吴荪甫形象的审美价值及当代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子夜》中的吴荪甫是现代文学史上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他以多维立体的形象呈现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当代意义,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吴荪甫具有法兰西资产阶级的性格,堪称中国机械工业时代的骑士,是一个悲剧英雄,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同时他具有当代开拓意识,筑实业救国之厦;他具有当代管理意识,取举贤用人之法;他具有当代竞争意识,走自主发展之道,为当今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孔庆东[9](2005)在《脚镣与舞姿——《子夜》模式及其他》文中提出
梁竞男,张堂会[10](2011)在《《子夜》“主题先行”问题与吴荪甫形象之矛盾》文中研究指明"主题先行"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学者贬低《子夜》的重要原由,所依据又大都是茅盾自己后来对于《子夜》主题的阐释。但茅盾在写作《子夜》时,是否真的清晰而明确地预设了这一主题?这一主题与《子夜》的文本实际又是怎样的关系?将两者作对照,会发现并不很吻合,尤其在吴荪甫形象塑造上。茅盾在写作《子夜》时,很可能并未清晰确立他后来所述之"主题",他的写作意图只是如《子夜》初版《后记》中所言"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解读文学作品,更应该从文本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作者自述出发。
二、试论吴荪甫的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吴荪甫的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子夜》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现状 |
(一)专着称谓语研究 |
(二)专书称谓语研究 |
(三)非专书称谓语研究 |
(四)《子夜》的称谓语研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七、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子夜》称谓语概述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分类 |
一、晚辈对长辈的称谓语 |
二、长辈对晚辈的称谓语 |
三、同辈之间的称谓语 |
第二节 社会称谓语分类 |
一、拟亲属称谓语 |
二、非拟亲属称谓语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情景与称谓语 |
第一节 不同事件性质的话语范围制约称谓语的使用 |
一、讨论性话语范围与称谓语 |
二、目的性话语范围与称谓语 |
第二节 多样性的话语基调制约称谓语的使用 |
一、权势地位与称谓语 |
二、接触频率与称谓语 |
三、情感态度与称谓语 |
第三节 不同的话语方式制约称谓语的使用 |
一、口语中的称谓语 |
二、书面语中的称谓语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过称谓语看当时的社会特点 |
第一节 从称谓语看当时的文化 |
一、等级礼仪文化 |
二、民主平等思想 |
第二节 从称谓语看当时的经济 |
一、社会群体矛盾激烈 |
二、有钱人士热衷投机 |
第三节 从称谓语看当时的政治 |
一、缺乏强有力统一政权 |
二、军政保障少数人利益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结论 |
(一)称谓语的分类情况 |
(二)交际活动 |
(三)20 世纪30 年代的社会特点 |
二、本文研究的作用 |
(一)对交际活动的作用 |
(二)对特定社会时期相关研究的作用 |
三、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子夜》的现代性追求及多重缺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现代性理论阐释及《子夜》写作背景概述 |
1.1 启蒙现代性:《子夜》研究的核心观念 |
1.2 近代和现代中国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引进与实践 |
1.3 “中国式现代性追求”的特殊性 |
1.4 《子夜》与“中国式现代性追求”的联系 |
1.5 《子夜》的创作背景及作家准备 |
1.5.1 《子夜》的历史文化语境 |
1.5.2 现代商业文化背景的影响 |
1.5.3 茅盾大规模观察中国社会的创作准备 |
1.5.4 讨论中国社会性质及创作优秀长篇的需要 |
2 现代都市浮世绘——《子夜》的现代性特征 |
2.1 创作思想主题的现代性特征 |
2.1.1 对现代都市化进程中“力”与“美”的赞扬 |
2.1.2 对“现代经济理性”内在逻辑的认同 |
2.1.3 “民粹化思想”倾向的挣脱 |
2.2 现代都市空间的描摹 |
2.2.1 证券交易所——都市投机者的天堂 |
2.2.2 吴公馆——现代经济多幕剧 |
2.2.3 冯云卿公馆——夹缝中生存的“上海寓公” |
2.3 挣扎者、转变者、苟且者——对抗现代社会危机的三种方式 |
2.3.1 吴荪甫——“立国与立身”的两难挣扎者 |
2.3.2 赵伯韬、杜竹斋——“弃暗投明”的转变者 |
2.3.3 冯云卿——出卖一切的苟且者 |
3 艰难中的转变——《子夜》的现代性追求 |
3.1 吴荪甫的现代性觉悟 |
3.1.1 “实业救国”的现代理想 |
3.1.2 对西式规范的认同和实践 |
3.1.3 建造中国“现代性工程” |
3.2 对金钱利益的疯狂攫取——现代性进程中的悖反式表达 |
3.3 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工厂的建立与发展 |
3.4 不断转换的城乡视野 |
4 内忧外困下的完败—30 年代历史文化语境缺失下的《子夜》 |
4.1 社会环境限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 |
4.1.1 帝国主义的封锁 |
4.1.2 农民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 |
4.1.3 国民政府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 |
4.1.4 现代管理人才的缺失 |
4.1.5 家人的冷漠和不理解 |
4.2 茅盾《子夜》创作中的现代性缺失 |
4.2.1 政治立场和主题先行的限制 |
4.2.2 女性人物塑造上的失策 |
4.2.3 工人运动描写的失真 |
4.3 创作方法上的缺陷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茅盾的民族主义与《子夜》的叙述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理念与文学伦理的协商 |
二、价值“询唤”与英雄出场 |
三、“十面埋伏”的围剿叙述 |
四、虎头蛇尾的悲剧叙事 |
(5)《子夜》的叙事伦理与吴荪甫的“悲剧”(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6)典型、读者趣味与“五四”白话文——论《子夜》的先锋性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中国现代小城镇文学研究 |
二、茅盾“小镇叙事”作品研究史 |
第二节 “小镇”与茅盾“小镇叙事”的历史语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开放的小镇:风景中的“常”与“变” |
第一节 城乡间的中转站:小镇风景的多样性 |
第二节 难以破除的过去:固守的乡土风俗传统 |
第三节 家宅与茶馆: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
第二章 流动中的“动”与“思”:茅盾笔下的小镇人物群像 |
第一节 小镇商人:往来于城乡的中间者 |
第二节 走进都市与被迫返乡:小镇知识分子的“出走”与“回归” |
第三节 出路的无处追寻:小市民群体与乡绅阶级的抉择 |
第三章 茅盾小镇叙事中的革命书写 |
第一节 挣扎与无序:“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暴力中的城乡流动:小镇权力的更迭 |
第三节 动摇中的革命小镇:群氓之乱与知识分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茅盾小镇叙事小说作品出版简表 |
附录2:茅盾小镇叙事作品中人物流动情况简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论《子夜》中吴荪甫形象的审美价值及当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子夜》“主题先行”问题与吴荪甫形象之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一、《子夜》“主题先行”问题辨析 |
二、吴荪甫形象与所谓“主题”的矛盾与背离 |
三、文本与所谓“主题”出现矛盾原因探析 |
四、试论吴荪甫的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子夜》称谓语研究[D]. 刘亚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子夜》的现代性追求及多重缺失[D]. 李巧智. 辽宁大学, 2013(01)
- [3]新时期十年《子夜》研究述评[J]. 王卫平.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1)
- [4]茅盾的民族主义与《子夜》的叙述伦理[J]. 方维保. 中国文学批评, 2019(03)
- [5]《子夜》的叙事伦理与吴荪甫的“悲剧”[J]. 段从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5(02)
- [6]典型、读者趣味与“五四”白话文——论《子夜》的先锋性价值[J]. 徐仲佳. 中国文学批评, 2019(03)
- [7]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D]. 肖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论《子夜》中吴荪甫形象的审美价值及当代意义[J]. 刘桂萍.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 [9]脚镣与舞姿——《子夜》模式及其他[J]. 孔庆东.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5(01)
- [10]《子夜》“主题先行”问题与吴荪甫形象之矛盾[J]. 梁竞男,张堂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