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面临的三个问题

家庭德育面临的三个问题

一、家庭德育面临的三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钟晓霞[1](2020)在《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与法治》课对增强学生道德法治意识,规范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习得,这种教学对帮助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增进对道德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力无疑是好处的。然而,这种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道德知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却并无多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斯腾伯格的界定,所谓“成功智力”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一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平衡使用分析、创造与实践能力,来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然而,现实中的教学却倾向于不断强化和鼓励学生的分析能力,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弊端,斯腾伯格号召教师“为成功智力而教”。笔者以为,斯腾伯格提出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道德本质上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生活与社会现实,并学会将课本中的道德知识与技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加以应用,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建构新的道德知识,而这正是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倡导的。论文采用从普遍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试图回答两个核心问题: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的必要性何在?如何有效地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第二章简要陈述和介绍了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第三章从生活德育理论与初中道法课的关联、初中道法课课标分析、初中道法课新教师教学视频分析、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访谈四个角度,集中探讨了将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既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同时也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前者意指,作为初中道法课理论基础的生活德育理论,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与一致性。后者意指,不论是针对初中道法课课标和新教师教学视频的分析,还是针对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的采访,均表明目前初中道法课教材或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存在明显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分析性学习机会较多,实践性学习机会次之,创造性学习机会最为稀缺。这意味着,现有的初中道法课教学对偏重分析思维的学生最为有利,对偏重实践思维或创造思维的学生较为不利。如何克服和纠正上述倾向,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论文第四章明确提出了“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重点阐述了“长善救失”的教学思路,即道法课教学既要为学生提供与其优势智力或思维风格相匹配的学习机会,也要通过人际交往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基于上述理念与思路,论文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过程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具体分析探讨了如何将成功智力理论融入初中道法课教学设计的路径与方略。接下来,论文第五章选取本市某初级中学六年级学生作为教学改革试验的对象,在现有《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选取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以成功智力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四课时的教学改革试验,以期检验第四章有关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是否可行。实证研究表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了大量“为成功智力而教”的学习机会,但这种机会的把握并不容易,它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成功智力理论的要旨与精义,在尊重《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性质与特点的前提下,去寻求二者有机的结合点。其次,根据成功智力理论的理念与基本原理,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单元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产生了两方面的实践效果:一是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道德的生活本质,从而增强道德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二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包括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上述两点均可以从每次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提交的随堂反馈表得到印证。

任小琴[2](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陆露[3](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赵鑫[4](2015)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衔接是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的研究不仅能促进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发展,同时对于完善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理论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诚实信用、孝亲敬长、遵守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四个三级类目为范例,对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现状进行深层次的探析,从而揭示道德教育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选题目的与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同时梳理了国内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现状,对当前的研究状态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为本文分析框架和衔接标准的提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首先,梳理分析了国家相关文件和学者们研究中有关道德教育内容的划分,并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实际编排情况,把道德教育内容的二级类目确立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其次,对三个学段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形成本文的15个三级类目,从而构成本文分析框架。最后,通过对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布鲁纳“螺旋课程”编写理论进行探讨,提出本文的四个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的标准。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分布情况。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对道德教育内容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分布情况,从而把握道德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进行具体的内容分析做铺垫。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中小学德育教材中具体的道德教育内容纵向衔接状况进行探讨。文章选取了诚实信用、孝亲敬长、遵守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四个三级类目为范例探讨其衔接情况。在具体分析时,首先对三个学段《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衔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呈现出中小学德育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并对每一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判断该内容属于布卢姆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中的某个层次。最后从整体上分析该部分内容在中小学的衔接情况。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文章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整体化意识缺乏、内容断裂脱节;层次性意识不足、内容简单重复;递进性特征不足、内容跨度大;序列化意识欠缺、内容编排混乱。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确定中小学各学段道德教育内容的有序层次;统一规划中小学德育教材;着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以及构建衔接的保障机制等策略。

万峰[5](2009)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推动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孕育了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生存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动向,使网络德育成为高校德育的热点和难点。进一步弄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是有效开展网络德育的关键,对高校德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理论推理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归纳、推理等方法,梳理了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炼了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归纳了网络伦理道德和现实伦理道德的关系以及网络伦理道德的主要特征。在对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案例分析、辅导员调研和网上互动主题网站等方法,验证了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系列表现,揭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途径。本文首次提出了网络文化三维度12种特征的模型:从技术性维度看,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和时效性特征;从文化精神性维度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自由性特征;从主体性的维度看,网络文化具有个性化、大众化、平民化和集群化特征。本文从网络文化特征的维度,分析验证了CEB理论模型,揭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机制。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机制主要是:网络文化呈现的即时性、共享性、多元性、平等性和民主自由性为特征的道德认知源,一方面不断刺激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需求,一方面又在刺激激发中不断满足他们的道德需求,这种“双管齐下”、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就是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心理机制,这是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的根本所在;网络文化维护、强化或改变大学生的道德非认知系统,决定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和行为的影响意义和走向;也就是说,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已经建立的道德观念是否正确,积累的道德经验是否积极,形成的价值取向是否合乎真、善、美的标准,它们决定了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其道德及行为的性质和基本走向;网络文化具有一整套引导人们释放情感进而将其放大的机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表达真实情感,但是也放大了少数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网络多重的道德标准和自律特点,增强了大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和道德意志,但同时也会麻痹少数大学生的道德警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道德自控能力。大学生面临网络社会的道德冲突时,以现实社会的道德为标准,现实世界的道德观是决定大学生网络道德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途径:当代德育应凸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源价值;满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德育有效性的关键;网络德育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素养。大学生网络德育应遵循平等协商、自主构建、自律适应和链接主导的新机制。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新途径是积极扩展网络信息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突出网络与生俱来的技术进步特性,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唱响网络传播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力;主动构建网络平台,锻炼学生道德自主构建能力;促进现实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现实化,打造德育立体化新生态。

王红[6](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郝雨洁[7](2020)在《小学少先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 ——以三年级少先队活动课为例》文中认为少先队活动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全体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团结友爱、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少先队活动课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实施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少年儿童的政治素养和组织意识,也可以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完成道德教育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观念,对少年儿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少先队活动课是培育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心里生根发芽的重要课程形式,对少年儿童接受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阐述了少先队活动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然后依据《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先后开展四次少先队活动课来探究小学少先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情况,采用访谈词(句)频分析法对重庆市R小学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进行研究,探讨少先队活动课是否可以让三年级少先队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有认识和理解,认识和理解的效果如何。本研究以少先队活动为途径,以队员活动成果为评价内容,使用访谈词(句)频分析探究少先队活动对三年级少先队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以专家评价队员活动成果的方式分析少先队活动课的效果好坏,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并提出教育建议。本研究主要进行的是少先队活动课堂实践操作,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四个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开展四次少先队活动课,通过课前与课后访谈词(句)频分析方法探究少先队活动课是否对三年级少先队员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帮助,最后得出结论。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少先队活动课对三年级少先队员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为三年级少先队员在少先队活动前后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价值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爱国”这一价值目标上,认知层面从简单的帮助别人,做好人好事到热爱祖国、保护祖国;情感层面上从“开心”上升到“激动”;行为层面上也从帮助父母做家务、打扫卫生转变为为祖国做贡献、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在“敬业”这一价值目标上,认知层面从爱护工作、尊重工作上升为坚守岗位、认真工作、热爱工作;情感层面感到“感动”、“伟大”的人数也有了上升,行为层面也从完成作业,好好学习上升到以后也要做一个敬业的人。在“诚信”这一价值目标上,认知层面并没有较大变化,活动课前课后对“诚信”的理解基本都是守信用、不骗人,情感层面从“开心”、“觉得很讲信用”升华为“值得学习和发扬”、“很受鼓励”、“值得相信”;行为层面也升华为“做到言出必行”。在“友善”这一价值目标上,认知层面从“善良”、“友好相处”增加到“尊老爱幼”、“友好、善良”、“团结、和睦”;情感层面从“温暖”、“舒服”、“开心”、“感动”上升为“尊敬”、“值得学习”;行为层面从帮助同学和帮助父母做家务转变为团结同学、学习雷锋帮助别人、和睦相处。第二,少先队活动课是三年级少先队员认识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重要载体。三年级少先队员在少先队活动课前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四个价值目标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少先队活动课是帮助少先队员从认知层面到情感层面再到行为层面全方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有效手段。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少先队员树立崇高信仰、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少先队活动课作为培养、教育少先队员的重要课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入少先队员的心灵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认为:少先队活动课对三年级少先队员认识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少先队活动课对三年级少先队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符合少先队员的道德成长规律与审美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少先队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从而激发少先队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价值目标的情感,进而外化为少先队员的行为,帮助少先队员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付荣文[8](2019)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是新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下语言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各国及地区“国际行走”的重要语言战略规划,其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不少国家外语战略研究的核心命题。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传播文化和宣传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外语教育的“外向型”价值取向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外语教育政策在区域性、地域性方面的相关规划还比较欠缺,“一刀切”式的政策模式难免会引起外语教育发展不均衡,甚至有可能造成因为外语问题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政策规划的主体方面,目前大多从政府决策或专家论证的视角进行,而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对教育政策进行规划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究。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属于语言政策与规划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关涉三语教育问题,需要观照民族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认知和文化发展方面的现实困境,以及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政策规划中的能动作用(educator acting as policy maker)。本论文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以及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现实困境,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政策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公众参与(即教师、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考察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在政策内容规划、政策过程规划及政策价值规划方面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国家基础阶段的教育政策对应衔接情况如何?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如何规划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论文参考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过程及价值模型,把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视为一个“动静结合”的系统,既有静态的政策文本及背景分析,也有关于政策制定、执行及评价的动态发展过程考察,从发展的角度规划基础外语教育政策。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包括:政策内容方面,绝大多数外语教师都认为有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会更有利于自己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前民族地区的外语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内容比较缺乏,民族外语教师大多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参加高级别的外语教育培训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应该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政策过程方面,工作年限在11-20年之间的外语教师表现出了在政策制定中积极参与的意愿。当前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在民族地区基础阶段的教育实践中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如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与考试导向的矛盾和冲突。超过半数的外语教师会在自己的外语教学活动中融入本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但限于外语课时安排及教师考核等条件,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从政策价值的维度来看,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公共价值属性得到了普遍认同,多数教师认为需要关注民族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体差异,外语教育是传承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应该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通过自下而上的实地调研来收集研究数据。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与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师和学生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批判性的听取了相关行政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相对客观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措施。在研究视角上,立足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及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现实困境,从公众参与的视角,结合教育学、公共政策学等学科理论来研究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从政策内容规划、政策过程规划及政策价值规划三个维度,考察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中的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政策制定、公共价值追求等,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基础阶段学生的外语教育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在研究选题上,关注民族地区基础阶段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与现有研究形成互补。本研究建议,在政策过程规划中主张多元政策规划主体共同参与。将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的政策规划模式对应衔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政策主体在政策规划中的能动作用。在政策内容规划中凸显地方性与校本层面的特色,在政策价值规划方面观照教育公平与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样本来源涵盖了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所有学段,但初、高中部的样本较多,小学部分较少,样本不够均衡是本研究的局限之一。此外,本研究的文本分析均是通过人工归并分析的方式来完成的,在资料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技术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今后的研究可尝试借助一些质性分析软件如Nvivo来帮助质性数据的分析,确保研究材料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吴传刚[9](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华昉[10](2020)在《从“有用工具”到“解放灵魂” ——努斯鲍姆《功利教育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审视》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强调文化多元主义教育模式,并特别强调教育的民主性。努斯鲍姆的《功利教育批判》一书,是基于一些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美国教育以及世界部分国家教育现状进行的剖析。由此,努斯鲍姆逐渐意识到缺乏理性判断、同情心以及想象力的功利主义教育的危害。批判了“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美国教育发展模式,同时对世界提出教育改革的倡议,意图培养具有批判力、有想象力、有同情心的民主公民。拒绝专注培养“只接受技术训练,对权威毫无质疑,完全服从的人”和“有能力的但是呆滞,丝毫没有思考和思想的赚钱工具”,她所倡导的摒弃“以盈利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世界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努斯鲍姆借鉴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超功利教育”理论。但是,她所批判的全球教育的现实,并非是对现有教育的彻底摧毁,而是提倡对教育进行创造性地改革。她希望通过对不同制度下国家教育的分析,找出教育弊端,从而恢复人文社科的地位,建构一种从“有用工具”到“解放灵魂”的“超功利”现代教育理念,真正解放人性的“灵魂”,实现非功利教育目的。虽然努斯鲍姆的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她毕竟是基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的教育理念,并为本国意识形态教育服务的。这始终不能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甚至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与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的目的有着质的差异。本文在分析了努斯鲍姆的超功利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后,着重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立场对其进行价值审视,并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批判。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旨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具有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还是“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结合;并且对努斯鲍姆“解放灵魂”的“培养人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的本质差异进行深刻剖析、定性,并得出结论。本文分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在绪论这一章中,主要对文章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做了详尽论述。为文章的整体写作进行材料准备以及理论支撑。第二章,西方“有用工具”式的功利主义教育的现实状态。基于此,笔者首先对功利及功利主义教育进行概念解析;其次,交代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前提;最后,在对历史以及理论线索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进入了一定的实践偏离,从而引发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章,努斯鲍姆“解放灵魂”超功利主义教育的生成。这一章中,首先交代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背景;其次,对努斯鲍姆提出的培养个体批判性思维、同情心以及想象力思想进行理论溯源;最后,找出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对现实生成逻辑。第四章,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本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重点论述了努斯鲍姆对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理性批判;诉清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提出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原则。第五章,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评价与马克思主义批判。在本章中,我们将围绕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理论的合理性以及局限性进行例证和分析,并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理论价值批判,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进行理论准备。第六章,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审视。努斯鲍姆超功利教育思想虽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教育先进性,但仍然存在着资产阶级思想的局限性那么,在本章中,我们必须理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原因。解释思想政治教育是“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是“成才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努斯鲍姆“解放灵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的“魂”有何种区别?

二、家庭德育面临的三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德育面临的三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假设、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假设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方法
    三、相关研究述评
        (一)成功智力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二)成功智力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三)成功智力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成功智力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一、成功智力的提出
    二、成功智力的内涵及构成
    三、成功智力相对于传统智力的特征
        (一)综合性
        (二)相对独立性
        (三)可塑性
        (四)情境性
    四、成功智力理论的教育意蕴
        (一)传统教学的不足与缺陷
        (二)改革的方向:为成功智力而教
第三章 从成功智力理论看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来看
        (一)作为道法课理论基础的生活德育论
        (二)生活德育论与成功智力的契合
    二、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分析来看
        (一)课标中的“课程目标”
        (二)课标中的“课程内容”
        (三)课标中的“活动建议”
        (四)课标的总体倾向
    三、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视频的分析来看
        (一)教学视频来源及内容
        (二)教学过程及评析
        (三)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
    四、从对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的调查访谈来看
        (一)受访者对成功智力理论的了解与认可程度
        (二)受访者对道法课运用成功智力机会的判断
        (三)受访者对道法课运用成功智力困难的判断
第四章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二)设计思路
    二、设计的前期准备
        (一)课标解读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三、成功智力融入课堂教学的主要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融入
        (二)教学内容的融入
        (三)教学过程的融入
        (四)教学评价的融入
第五章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实践探索
    一、前期调研及相关准备
        (一)试验教学单元研读与分析
        (二)试验班学情分析与诊断
    二、教案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一)第一课时的情况
        (二)第二课时的情况
        (三)第三课时的情况
        (四)第四课时的情况
研究总结:主要结论与发现
参考文献
附件1 《父母和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教学实录
附件2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现状调研访谈提纲
附件3 成功智力偏向调查问卷
附件4 学生课后简易反馈调查表
附件5 初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验单元
致谢

(2)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二、研究问题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三、文献综述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四、研究方法
        (一)微观历史法
        (二)个人访谈法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手稿资料
    附录四:实物照片
后记

(4)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
        1.3.2 德育教材衔接问题的研究
        1.3.3 德育内容衔接问题的研究
        1.3.4 道德教育内容的衔接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二章 本文分析框架和衔接标准的提出
    2.1 本文分析框架的提出
        2.1.1 二级类目的提出
        2.1.2 三级类目的提出
        2.1.3 本文的分析框架
    2.3 本文衔接标准的提出
        2.3.1 衔接
        2.3.2 理论依据
        2.3.3 本文的衔接标准
第三章 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横向分布分析
    3.1 宏观分析:道德教育内容分布
    3.2 中观分析:二级类目总体分布
        3.2.1 二级类目的总体分布
        3.2.2 二级类目的总体衔接
    3.3 微观分析:二级类目具体分布
        3.3.1 个人品德
        3.3.2 家庭美德
        3.3.3 社会公德
        3.3.4 环境道德
第四章 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分析
    4.1 诚实信用的纵向衔接分析
        4.1.1 课标分析
        4.1.2 教材内容分析
        4.1.3 整体评价
    4.2 孝亲敬长纵向衔接分析
        4.2.1 课标分析
        4.2.2 教材内容分析
        4.2.3 整体评价
    4.3 遵守秩序纵向衔接分析
        4.3.1 课标分析
        4.3.2 教材内容分析
        4.3.3 整体评价
    4.4 保护生态环境纵向衔接分析
        4.4.1 课标分析
        4.4.2 教材内容分析
        4.4.3 整体评价
第五章 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问题及解决策略
    5.1 道德教育内容衔接问题
        5.1.1 整体化意识欠缺
        5.1.2 层次性意识不足
        5.1.3 递进性特征不足
        5.1.4 序列化意识欠缺
    5.2 解决道德教育内容衔接问题的具体策略
        5.2.1 科学确定中小学各学段道德教育内容的有序层次
        5.2.2 统一规划中小学德育教材
        5.2.3 着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
        5.2.4 构建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网络文化
        二、关于网络伦理道德
        三、网络文化的影响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样本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三、未来研究展望
第二章 网络文化与网络伦理道德
    第一节 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关于网络文化概念的研究
        二、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三、网络文化的形成
        四、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技术特征
        二、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
        三、网络文化的主体特征
    第三节 网络文化的主要功能
    第四节 网络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表现形态和内容
        一、网络伦理道德的内涵
        二、网络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
        三、网络伦理道德的表现形态
        四、网络伦理道德的具体内容
    第五节 网络伦理道德与现实伦理道德的关系
        一、网络伦理道德与现实伦理道德的区别
        二、现实伦理道德是网络伦理道德的基础
        三、网络伦理道德在融合、冲突中促进现实伦理道德的发展
第三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积极影响
        一、主体意识的增强
        二、平等意识的提高
        三、开放精神的扩展
        四、包容意识的培育
        五、伦理素质的提升
        六、个性化的自由发展
    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消极影响
        一、价值取向紊乱
        二、社会责任淡化
        三、道德人格分裂
        四、道德情感冷漠
        五、心理健康失衡
        六、人文素养缺失
    第三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积极影响
        一、遨游网络,探索真知
        二、适应时代,展现自我
        三、激发灵感,拓展创新
        四、虚拟空间,扩大交流
        五、丰富课余,娱乐生活
        六、跨越时空,参与社会
    第四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上瘾
        二、网络人格异化
        三、网络行为失范
    第五节 网络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二、网络文化促进社会两个文明进步
        三、网络文化促进了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四、网络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第四章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CEB理论模型的构建和研究假设的设立
        一、CEB理论模型的构建
        二、研究假设的设立
    第二节 调研方法
        一、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
        二、统计分析和方法
        三、研究工具设计及变数衡量
    第三节 数据分析及相关结果
        一、问卷的有效性验证
        二、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
    第四节 CEB理论模型的验证分析
        一、验证假设1: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验证假设2: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行为
        三、验证假设3:网络道德观影响大学生的行为
    第五节 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和行为的比较分析
        一、网络文化成为大学生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的比较分析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变化的影响比较分析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比较分析
    第六节 实证分析总结
第五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人类道德意识及行为的心理机制
        一、道德认知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开始
        二、道德情感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推动力
        三、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强大调节器
    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机制的分析
        一、独特的道德认知源,深刻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二、维护或改变大学生道德非认知系统,决定其道德影响的意义
        三、释放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也扩大了道德非理性情绪
        四、多重道德标准和自律性,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五、现实社会道德观是决定大学生网络道德和行为的主要因素
        六、网络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大学生离不开网络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世界、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互动关系
        一、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
        二、人格理论的现实意义
        三、大学生自我世界、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道德表现
        四、大学生自我世界、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互动关系
第六章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的创新
    第一节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的新认识
        一、当代德育应凸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源价值
        二、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是德育具有实效性的关键
        三、网络德育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素养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新机制
        一、平等协商机制
        二、自主构建机制
        三、自律适应机制
        四、链接主导机制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新途径
        一、积极扩展网络信息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突出网络与生俱来的技术进步特性,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奏响网络文化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力
        四、主动构建网络平台,锻炼学生道德自主构建能力
        五、促进现实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现实化,打造德育立体化新生态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学生网络道德与行为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二 大学生网络道德与行为调查问卷(辅导员)
附录三 网瘾学生访谈
附录四 大学生网络道德与行为网上专题讨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四、核心概念辨析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范家小学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长坑小学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成佳学校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小学少先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 ——以三年级少先队活动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理论基础
一、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的总体计划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选取
        2、研究过程
    (二)活动内容的选取
        1、少先队活动课内容选取的依据
        2、少先队活动课的内容选定
    (三)活动目标的制定
        1、少先队活动课目标制定的理论依据
        2、少先队活动课的目标
    (四)活动作业的设计
        1、活动作业设计的依据
        2、少先队活动课的作业设计
    (五)活动评价
        1、活动评价的对象及方式
        2、少先队活动课评价表的设计
二、少先队活动课的实践过程
    (一)第一次少先队活动课:爱国——长征中的故事《巧渡金沙江》
        1、少先队活动课方案的设计
        2、少先队活动课对“爱国”价值目标的影响
        3、活动课效果评价
        4、少先队活动课后反思
    (二)第二次少先队活动课:敬业——敬业创造幸福
        1、少先队活动课的方案设计
        2、少先队活动课对“敬业”价值目标的影响
        3、活动课效果评价
        4、少先队活动课后反思
    (三)第三次少先队活动课:诚信——诚信相伴,快乐成长
        1、少先队活动课的方案设计
        2、少先队活动课对“诚信”价值目标的影响
        3、活动效果评价
        4、少先队活动课后反思
    (四)第四次少先队活动课:友善——学榜样,树友善
        1、少先队活动课方案的设计
        2、少先队活动课对“友善”价值目标的影响
        3、活动课效果评价
        4、少先队活动课后总结与反思
三、少先队活动课教育建议
    (一)少先队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二)少先队员的培养原则
        1、主动性与合作意识
        2、创造性与审美能力
    (三)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1、辅导员对所选材料内容要有深入的理解
        2、辅导员对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有科学的策略
        3、辅导员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少先队员
四、结论与反思
    (一)本研究的结论
        1、少先队活动课是三年级少先队员认识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
        2、少先队活动课是少先队员理解知识与传递情感的过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经由认知到情感再到行为的一个过程
    (二)本研究的展望
        1、研究方法的补充
        2、内容选择的多样
        3、研究对象的扩展
        4、研究时间的延长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
        1.1.2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现实困境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本论文体系架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政策规划主体的视角
        2.1.1 政府决策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2.1.2 专家论证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2.1.3 公众参与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2.2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政策规划的理论视角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2 多元文化理论
        2.2.3 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
        2.2.4 公共政策学理论
    2.3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路径
        2.3.1 政策内容规划
        2.3.2 政策过程规划
        2.3.3 政策价值规划
    2.4 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2.4.1 公众参与
        2.4.2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2.4.3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
    2.5 本论文的研究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地区基础教育的基本概况
    3.1 贵州地区的基本概况
        3.1.1 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基本情况
        3.1.2 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概况
        3.1.3 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3.2 贵州民族地区的基本概况
        3.2.1 民族地区的基本分布
        3.2.2 民族地区学校发展概况
        3.2.3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
        3.2.4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3.2.5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4.1 先导研究
        4.1.1 先导研究设计
        4.1.2 先导研究开放式访谈结果
        4.1.3 先导研究问卷的编制及修改
        4.1.4 先导问卷结果及问卷修正
    4.2 正式研究
        4.2.1 研究问题
        4.2.2 研究变量
        4.2.3 研究对象
    4.3 数据收集与整理
        4.3.1 量化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3.2 开放式问题的收集与整理
    4.4 研究方法
        4.4.1 内容分析法
        4.4.2 问卷调查法
        4.4.3 访谈法
    4.5 研究伦理考量
        4.5.1 事先告知
        4.5.2 公开身份
        4.5.3 保护隐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量化数据分析与讨论
    5.1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5.1.1 信度检验
        5.1.2 效度检验
    5.2 问卷背景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研究样本背景信息统计
        5.2.2 研究样本背景信息小结
    5.3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内容研究
        5.3.1 英语课程实施方案
        5.3.2 教师教育培训
        5.3.3 外语考试测评
        5.3.4 外语教研工作计划
    5.4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过程研究
        5.4.1 外语教育政策制定
        5.4.2 外语教育政策实施
        5.4.3 外语教育政策评价
    5.5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价值研究
        5.5.1 教育政策公共价值追求
        5.5.2 政策主体的价值倡导
        5.5.3 利益群体的价值协调
    5.6 开放式问题统计分析
        5.6.1 开放式问题1统计分析
        5.6.2 开放式问题2统计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质性数据分析与讨论
    6.1 国家宏观层面教育政策
        6.1.1 课程育人
        6.1.2 外语语种规划
        6.1.3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6.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考察
        6.2.1《英语课标2011版》修订依据、理念及原则
        6.2.2《英语课标2011版》价值考察
        6.2.3《英语课标2011版》修订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6.2.4《英语课标2017版》修订依据
        6.2.5《英语课标2017版》修订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6.3 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
        6.3.1 半结构式访谈设计
        6.3.2 访谈数据的整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7.1 民族地区外语教育政策过程规划的多元参与模式
        7.1.1 政府决策主体与公众参与的对应衔接
        7.1.2 民族外语教师作为政策主体在政策规划中的能动性
        7.1.3 专家论证与公众参与在政策规划中的协调
    7.2 政策内容规划中凸显地方性与校本层面的特色
        7.2.1 资源观视角下弥合外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缺位
        7.2.2 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7.2.3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7.3 政策价值规划观照教育公平与学生全面发展
        7.3.1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与国内同步
        7.3.2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与国际接轨
        7.3.3 民族地区学生的外语学习与个人成长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研究创新点
    8.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版
    附录 2: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3: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 4: A校的外语教研组集体备课方案
    附录 5: B校的英语组教研活动方案
    附录 6: B校7年级英语组计划
    附录 7: 本人田野调查的微信记录

(9)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丰富标准内容
        (二)形成标准体系
        (三)尊重本土文化
        (四)发展信息技术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理论研究层面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从“有用工具”到“解放灵魂” ——努斯鲍姆《功利教育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西方“有用工具”式的功利主义教育的现实状态
    2.1 功利及功利主义教育的概念解析
        2.1.1 功利主义内涵与解析
        2.1.2 功利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2.2 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2.2.1 自然科学的重新崛起是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基础
        2.2.2 工业革命的频繁爆发是功利主义教育发展的前提
        2.2.3 政治改革的迅猛开展是功利主义教育成熟的标志
    2.3 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理论基础
        2.3.1 人性论是功利主义教育的逻辑起点
        2.3.2 经验论是功利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2.3.3 功利观是功利主义教育的思想源流
    2.4 西方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2.4.1 阶级失衡的利益冲突
        2.4.2 伦理道德的逐步式微
第3章 努斯鲍姆“解放灵魂”超功利主义教育的生成
    3.1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产生的背景
        3.1.1 源于“功利性”教育的日益泛化
        3.1.2 美国“矛盾性”教育的逐步发展
    3.2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养成
        3.2.1 个体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2.2 个体同情心情感的培养
        3.2.3 个体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3.3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
        3.3.1 以揭示文科教育位阶低下为起点
        3.3.2 以提出人文学科被不平等对待为主旨
        3.3.3 以摒弃人文科学差异教育为指向
第4章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
    4.1 努斯鲍姆对功利主义教育的理性批判
        4.1.1 功利主义教育偏离了国家教育的初衷
        4.1.2 功利主义教育加剧了社会普遍道德感的缺失
        4.1.3 功利主义教育弱化了学生“世界公民”的意识
    4.2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
        4.2.1 解放作为经济增长工具的“灵魂”
        4.2.2 培养兼具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民主公民
        4.2.3 实现功利主义教育向民主教育转型
    4.3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原则
        4.3.1 坚持世界各国进行民主教育改革的正义性原则
        4.3.2 坚持教育推进“人类意识”发展的先进性原则
第5章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评价与马克思主义批判
    5.1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合理性
        5.1.1 使整体教育的发展更具科学性
        5.1.2 使人文学科的地位更具平等性
        5.1.3 使“世界主义”的提出更具进步性
    5.2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5.2.1 对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认知不足
        5.2.2 对功利主义教育的理解自相矛盾
        5.2.3 对民主教育的效能预判不清
    5.3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视角批判
        5.3.1 对努斯鲍姆资产阶级思想局限性的理性批判
        5.3.2 对努斯鲍姆“解放的人性与社会价值悖论”的批判
        5.3.3 对努斯鲍姆“教育劳动异化”论片面性的批判
第6章 努斯鲍姆超功利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审视
    6.1 思想政治教育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6.1.1 工具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功效
        6.1.2 价值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导向
        6.1.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价值实现
    6.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成才”与“成人”教育的结合
        6.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才”教育功能
        6.2.2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人”教育责任
        6.2.3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6.3 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价值承诺
        6.3.1 超越努斯鲍姆“培养人性”的灵魂解放本质
        6.3.2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铸魂育人”的使命
        6.3.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规定”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家庭德育面临的三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D]. 钟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D]. 赵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5]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 万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6]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小学少先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 ——以三年级少先队活动课为例[D]. 郝雨洁. 西南大学, 2020(01)
  • [8]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D]. 付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10]从“有用工具”到“解放灵魂” ——努斯鲍姆《功利教育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审视[D]. 华昉.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家庭德育面临的三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