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德离子交换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朱玉[1](2021)在《改性壳聚糖凝胶对Cr(Ⅵ)的吸附及其在DGT技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Cr(Ⅵ)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研究高效的Cr(Ⅵ)检测和脱除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L-半胱氨酸和衣康酸酐制得聚硫醚酰胺(PICTA),应用PICTA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再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使改性壳聚糖与PVA交联,得到复合凝胶(PACP)。实验考察了PACP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将其应用于废水及酶解液中Cr(Ⅵ)的脱除,并研究了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温度310K下,PACP的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可达142.9 mg/g;正交实验确定脱除Cr(Ⅵ)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 H=6,时间36 h,PACP投加量为1.5 g/L,温度35℃。在此最优条件下,PACP在废水和酶解液中对Cr(Ⅵ)的脱除率分别为97.58%和98.63%。PACP去除Cr(Ⅵ)的过程数据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符合;PACP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PACP对Cr(Ⅵ)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且PACP吸附Cr(Ⅵ)的过程伴随着Cr(Ⅵ)还原成Cr(Ⅲ)。将PACP重复使用4次后,脱除率仍达到90%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能力。第二部分将PACP作为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的结合相,构建PACP-DGT装置,用于天然水中Cr(Ⅵ)的原位富集和检测。实验考察了DGT方法学,研究了溶液p H、离子强度等对PACP-DGT测定Cr(Ⅵ)的影响,并考察了PACP-DGT的有效吸附容量等性能。结果表明,在25°C时,Cr(Ⅵ)的扩散系数为Dcell=(5.58±0.26)×10-6 cm2·s-1。使用0.5mol/L的HCl对结合相洗脱24 h,洗脱效率为80.03%;在p H为3-10、离子强度低于0.05mol/L Na NO3的条件下,PACP-DGT均可实现对Cr(Ⅵ)的选择性测定;PACP-DGT对Cr(Ⅵ)的有效吸附容量为257g/cm2,可原位选择富集较高浓度的Cr(Ⅵ);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结合,PACP-DGT可用于水中Cr(Ⅵ)的富集测量。
朱光锦[2](2020)在《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钒、铬溶液深度除铁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铁是化工、冶金等工业过程常见杂质组份之一。化学沉淀、溶剂萃取及离子交换等常规除铁方法通常用于脱除溶液体系中较高浓度的铁杂质,对于微量或痕量铁杂质的脱除,常规除铁方法无法适用。离子印迹法凭借功能基团的选择性和模板离子的印迹效应,对目标离子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已成为低浓度杂质离子分离脱除的新方法之一。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调控,是影响离子印迹法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以铁离子为模板离子,选择不同的功能单体和制备方法合成多种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对其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表征和评价,并将其应用于钒、铬水溶液体系深度除铁工艺过程,对微量铁杂质获得了较好的脱除效果。本论文取得了如下进展:(1)以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含羧酸基团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探究了其制备条件和吸附行为,并将其应用于Cr(Ⅲ)溶液中微量铁杂质的深度脱除。结果表明,丙烯酸功能单体与Fe(Ⅲ)离子的最佳摩尔比为9:1,印迹聚合物对Fe(Ⅲ)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14.25 mg g-1,在Cr(Ⅲ)溶液中对Fe(Ⅲ)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和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92.18和50.87。印迹聚合物内羧酸基团与Fe(Ⅲ)离子以静电作用相结合,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选择性源于羧酸基团和印迹效应的双重作用。在优化条的件下,该印迹聚合物对1.5 g L-1的Cr(Ⅲ)溶液中铁杂质的去除率可达94.43%,除铁后铁杂质浓度仅为0.053 mg L-1。(2)以硅胶为基底,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了含氨基或羧酸基团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了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硅胶表面氨基化制备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含量为4.46%,在Cr(Ⅲ)溶液中对Fe(Ⅲ)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和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81.88和8.06,选择性源于氨基和印迹效应的双重作用,但其对Fe(Ⅲ)离子的吸附容量仅为0.94mg g-1。与本体聚合法相比,通过表面接枝法制备的含羧酸基团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速率明显加快。(3)制备并表征了含单膦酸功能基团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探究了其在高浓度Cr(Ⅲ)溶液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单膦酸基团与Fe(Ⅲ)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以3:1的计量比结合,该印迹聚合物在Cr(Ⅲ)溶液中对Fe(Ⅲ)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和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701.10和2.44,选择性源于单膦酸基团和印迹效应的双重作用。在优化条件下,其在10 g L-1的Cr(Ⅲ)溶液中对Fe(Ⅲ)离子的吸附容量为15.71 mg g-1,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4)研究了含单膦酸功能基团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对工业碱式硫酸铬样品中铁杂质的深度脱除工艺。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可实现180 g L-1碱式硫酸铬溶液中铁杂质的深度去除,在优化的除铁条件下,碱式硫酸铬固体样品中铁杂质含量可由处理前的111.31 mgkg-1降至4.33 mgkg-1,其它质量指标基本保持不变。与Tulsion CH93商业离子交换树脂相比,离子印迹聚合物除铁效果更好,铬的损失量更小,且铁的解吸更容易。(5)依次采用Tulsion CH93离子交换树脂和含单膦酸基团的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对含钒溶液中铁杂质进行串联脱除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法可将3 g L-1 V(V)溶液中的铁杂质由1 g L-1降至30 mg L-1,去除率达96.39%。采用离子印迹法可将铁杂质由30 mg L-1进一步降至2 mg L-1,去除率达92.70%。经两步串联脱除处理后,铁杂质的总体去除率达99.74%。
唐文清[3](2020)在《新型硬硅钙石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和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快速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增多,生产企业的数量和生产总量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伴随含重金属、有机物、氟化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各种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导致水质进一步恶化,引起国内外从事环保有关领域学者高度关切。学者们在去除技术、方法、材料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特别是对于难降解且持久性、浓度高、毒性强、迁移速率快、存在形态和形式复杂含重金属离子、氟离子污染物的废水更为重视。对比当前用于含重金属离子、氟离子等废水的各类处理技术,普遍认为吸附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技术。制约吸附法实际应用关键问题在于吸附材料选择,因此,寻求原材料丰富且可再生、去除污染物快速且高效、应用成本低廉且环保等优点的吸附材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普通硬硅钙石主要由钙、硅、氧元素组成的水合硅酸钙化合物[Ca6(Si6O17)(OH)2,简称CSH],在建筑行业、保温材料等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吸附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略见应用。由于CSH自然储量十分有限,实际应用主要依靠人工合成得到。普通的硬硅钙石具有吸附材料的特点,对水溶液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性能,但存在吸附能力低和吸附速率慢等缺陷,抑制其作为吸附材料领域的推广应用。因此,为了解决硬硅钙石作为吸附材料存在原材料紧缺和吸附能力弱的不足,本研究将选择废弃蛋壳为原料,通过调控原料的钙硅比和反应温度,结合掺杂和嫁接改性技术,水热法合成具有比表面积更大、表面更粗糙、孔隙更发育、吸附位点更多的新型CSH。合成所有样品均采用了多种表征技术(BET、FTIR、SEM-EDS、XRD、TG等)进行组成成分和形貌分析,新型CSH被应用于吸附剂含重金属离子(Pb2+、Cd2+、Cu2+)和F-废水,详细地考察了影响吸附效果的各种因素(pH、吸附质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依照宏观实验结果,开展微观理论拟合(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吸附材料自身及其吸附污染物的模型设计和计算(第一性原理)等研究,深度剖析其吸附作用机理,为实际推广应用奠定可靠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内容及结果具体如下:(1)掺钠硬硅钙石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Pb2+、Cd2+、Cu2+)和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依照CSH制备方法,原料钙硅比控制为1:1,同步掺入3个不同摩尔浓度(n(Na)/n(Ca+Na)=1:6、2:6、3:6)的氯化钠溶液,制得掺钠硬硅钙石[简称NaCSH(NaCSH1、NaCSH2和NaCSH3)]并应用于对水溶液中含重金属离子(Pb2+、Cd2+、Cu2+)和F-的吸附研究。根据吸附实验结果,确定了去除Pb2+、Cd2+、Cu2+最佳的n(Na)/n(Ca+Na)为1:6制得NaCSH1;而去除氟离子较佳则为n(Na)/n(Ca+Na)为2:6的制得NaCSH2。将最佳吸附效果的NaCSH(NaCSH1和NaCSH2)与CSH分别用于对Pb2+、Cd2+、Cu2+和F-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aCSH对上述离子的吸附效果明显均比CSH的好,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最佳掺钠比的NaCSH对Pb2+、Cd2+、Cu2+和F-吸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高达425.22、158.41、189.27和24.32 mg/g,比当前报道同类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优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2基本在0.99以上,能很好的描述NaCSH对Pb2+、Cd2+、Cu2+和F-的吸附行为,理论计算所得Qe,cal与Qe,exp十分接近;热力学参数表明,对4种离子的吸附属于自发的吸热反应,其吸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溶解-沉淀和静电吸引。(2)NaCSH对重金属离子(如Pb2+、Cu2+)和F-离子吸附理论计算研究。利用CASTEP设置NaCSH对重金属离子和氟离子的计算模型,采用第一性原理对吸附可能存在的形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优化所得的NaCSH设置模型,与EXAFS(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对Nd(III)或Eu(III)掺杂在托勃莫来石和硬硅钙石上的Ca-O、Ca-Si、Ca-Ca键长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计算方法是合理的,说明钠离子可以取代CSH中部分钙离子形成NaCSH。为深入剖析NaCSH对重金属离子和氟离子的作用机理,同时设计了铅、铜和氟取代NaCSH几何结构以及NaCSH吸附Pb2+、Cu2+和F-的几何结构,计算得到的取代能来说明NaCSH对Pb2+、Cu2+和F-存在离子交换反应;吸附能表明NaCSH在溶液中吸附铅离子、铜离子或氟离子是可行性;态密度轨道贡献分析找出了NaCSH的较强活性吸附位点,Bader电荷分析发现NaCSH中的部分原子与Pb2+、Cu2+和F-之间存在电荷转移,进一步认证了NaCSH对Pb2+、Cu2+和F-吸附存在的作用机理。(3)掺铝硬硅钙石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Pb2+、Cd2+、Cu2+)和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在制备CSH过程,控制原料的钙硅比为1:1,同步掺入4个不同摩尔浓度n(Al)/n(Si+Al)=2%、5%、10%、15%的Na Al O2溶液,制得4种掺铝硬硅钙石(简称Al-CSH),分别在同样条件下应用于对水溶液中含重金属离子(Pb2+、Cd2+、Cu2+)和F-的吸附实验。比较四种不同掺铝量制备的掺铝硬硅钙石对上述离子的吸附效果,发现具有最佳吸附效果的是原料中掺铝量为n(Al)/n(Si+Al)=5%,将用此量制备的Al-CSH应用于对含Pb2+、Cu2+、Cd2+和F-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从SEM、EDS和XPS表征可看出外来金属离子钠和铝分别替代部分钙和硅进入硬硅钙石晶体结构内,改变了硬硅钙石组成成分及形貌。对比Al-CSH与NaCSH对Pb2+、Cd2+、Cu2+和F-的吸附效果,前者略微优于后者,说明通过Na Al O2改性制得的Al-CSH吸附能力比NaCSH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Al-CSH对Pb2+、Cd2+、Cu2+和F-吸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高达449.74、190.21、224.28、30.90 mg/g,比当前报道同类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优越。作用机理与NaCSH对Pb2+、Cd2+、Cu2+和F-的基本一致,均存在离子交换、溶解-沉淀和静电吸引。(4)硬硅钙石负载香豆素衍生物荧光小分子对水溶液中Hg2+的吸附性能研究。香豆素衍生物荧光小分子(COUSH)与Hg2+相互作用可形成荧光增强型物质,且干扰离子Na+、Ca2+、Pb2+、Cu2+、Cd2+对其影响不大,说明COUSH对汞离子检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将COUSH负载于CSH上合成香豆素@硬硅钙石(CSH-COUSH)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水溶液中Hg2+,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SH-COUSH去除Hg2+受pH影响较小,在pH为3.0~8.0较大范围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8%左右;Langmuir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高于0.99,能较好地描述该吸附形式,在293,298和303K时最大吸附容量(Qm)分别为112.37,109.66和110.56 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2基本在0.99以上,能很好的描述CSH-COUSH对Hg2+的吸附行为,理论计算所得最大吸附容量(Qe,cal)与实验的(Qe,exp)十分接近;热力学参数表明,对Hg2+的吸附属于自发的吸热反应,其吸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溶解-沉淀和静电吸引。
赵中伟,孙丰龙,杨金洪,方奇,姜文伟,刘旭恒,陈星宇,李江涛[4](2019)在《我国钨资源、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钨冶金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钨提取冶金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在低品位复杂资源处理、生产过程节能环保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早期的钨冶炼主要采用的是苏打烧结法,主体为火法工艺。改革开放后,钨冶金工作者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继研发了适用于我国资源状况和产业需求的一系列湿法工艺:在矿物分解方面主要有热球磨法和碱压煮法;净化转型方面提出了碱性离子交换和酸性溶剂萃取技术;在相似元素钨钼分离方面,发明了树脂吸附法和选择性沉淀法。这些技术方法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艺路线。进入21世纪后,又发明了"硫磷混酸工艺",更加适用于资源、环保的新形势。事实表明,经过钨冶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在钨提取冶金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将朝矿物高效利用、清洁生产、杂质深度分离等方向发展。
关智杰[5](2019)在《臭氧催化氧化-重金属捕集深度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学镀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镀层均匀,简便、节能、环保,使用范围广。但同时在化学镀工艺中加入各种新颖的络合剂、光亮剂、缓冲溶液等,与金属离子形成难处理的络合态金属(尤其是镍络合物),导致所产生的废水处理难度大大增加。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对电镀废水污染物排放要求愈加严格。其中,废水排放标准里的表3规定总Ni的排放限值为0.1 mg·L-1。因此,本文主要以常规物化处理后的化学镀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低浓度高稳态的络合Ni污染物开展深入研究,以期寻找一种新的稳定高效的深度处理方法。本论文选用东莞某电镀工业园废水处理厂经常规物化处理后的实际化学镀镍废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质污染指标及污染特性,提出预氧化破络联合重金属沉淀剂去除废水中总Ni的处理思路,并通过试验筛选出一种新型高效的臭氧预氧化破络—重金属捕集螯合深度处理技术体系,既O3—SN9耦合体系。通过单因素静态实验,重点考察了不同处理条件对出水总镍(Ni)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反应初始pH值范围7.011.0,反应时间为40 min,臭氧载气流速3 L·min-1,SN9投加量40 mg·L-1,处理后出水总Ni浓度低于0.1 mg·L-1,可达到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表3)中总Ni的排放浓度要求。LC-MS和TBA捕获·OH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以间接氧化为主,直接氧化为辅。为提升O3气液传质效率和有效利用率,在臭氧预氧化过程中加入固体催化剂,形成臭氧催化氧化—重金属捕集(SAO3-II/O3—SN9)耦合体系。试验结果表明,SAO3-II/O3—SN9体系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初始pH值范围7.010.0,反应时间30 min,固液比1:1.5,O3载气流量3 L·min-1,SAO3-II催化剂层填放位置贴近曝气头。经SAO3-II/O3—SN9体系处理后出水总Ni浓度为0.09 mg·L-1,且相比于O3—SN9体系可减少25%的反应时间。对SAO3-II进行表征分析可知,SAO3-II可催化臭氧转变成强氧化性的·OH,增加臭氧的间接氧化能力。根据最佳试验结果,设计成套可连续作业的扩大试验装置,并在电镀处理厂进行中试研究。试验最佳结果为最大处理流量60 L·h-1,处理后出水总Ni浓度可稳定低于0.1 mg·L-1。通过中试试验得出处理成本,为下一阶段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陈姆妹[6](2018)在《基于石墨烯气凝胶溶剂浸渍材料的放化分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法分离技术在核燃料循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放射性及有毒有害核素对环境的威胁,促进核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发更高效的新分离方法和新材料意义深远。溶剂浸渍吸附材料结合了传统萃取技术的高选择性和吸附技术的操作简便性,在放射化学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气凝胶(GA)是一种三维石墨烯结构材料,具有超疏水性、低密度、高孔隙率、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强韧的机械性能,在作为溶剂浸渍吸附材料基体材料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工作采用GA作为基体材料,用其浸渍有机萃取剂,制备了石墨烯气凝胶-溶剂浸渍吸附材料(Graphene Aerogel-Solvent Impregnated Adsorbent,GA-SIA),考察了GA作为基体材料负载有机萃取剂的性能,研究了GA-SIA对水体中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性能,探索了基于GA-SIA的放化分离方法。在GA-SIA的制备过程中,首先是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以鳞片石墨为源材料制得氧化石墨烯(GO),再以GO为前驱体,利用乙二胺作为还原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GA。随后以GA浸渍有机溶剂制得GA-SIA。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接触角分析等分析技术对GO和GA进行表征。并考察了GA浸渍有机溶剂的速率、GA对有机溶剂的负载量、GA-SIA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GA-SIA中有机溶剂的脱除方法。结果表明制得的GO剥离程度好(为单层及部分三层堆叠的GO纳米片)、质量较高。用其制得的GA具有多孔三维网状结构,属于超轻(孔径在20-50μm左右,孔隙率>99.8%,密度为4.5 mg·cm-3)超疏水(接触角>150°)材料。GA对有机溶剂的浸渍速率快(最快可达40.7 g·g-1·s-1)、吸附容量高(比同类型吸附材料大2-3个数量级)。由于GA具有较好的压缩回弹性、热与化学稳定性,可通过机械挤压、燃烧等方法脱除GA-SIA上所负载的有机溶剂,实现GA的重复利用。GA-SIA的特异选择性取决于其所浸渍的有机萃取剂,可方便地根据目标物质选择不同的萃取剂实现GA-SIA的模块化设计,使其体现出不同的选择性。在本工作中,首先选用磷酸三丁酯(TBP)和四辛-3-氧戊二醇-1,5-二酰胺(TODGA)为功能萃取剂,制备了对应的GA-SIA(GA-TPB和GA-TODGA),分别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和Th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GA-TPB和GA-TODGA对U和Th的吸附效率均依赖于萃取剂浓度及水相料液酸度,遵从分配比规律。GA-TPB和GA-TODGA对U和Th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316.3和66.8 mg·g-1,均大于同类型吸附材料。另外,还对GA-SIA上吸附的金属离子的洗脱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吸脱附循环测试证明了GA-SIA的可重复利用性。考虑到GA-SIA可以模块化设计,并具有优异的金属离子吸附性能,针对高放废液中典型金属离子的分离,本工作还提出了基于GA-SIA的两种分离策略。在“分组”分离策略中,制备了GA-DMHMP、GA-DCH18C6、及GA-TODGA三种GA-SIA材料,利用不同GA-SIA的选择性实现了Th/U、Sr及RE金属离子的“分组”分离;在“一把抓”策略中,利用TODGA对Th、U、Sr及RE金属离子的较强萃取性能,以GA-TODGA作为吸附材料,可以去除高放废液中大部分的金属离子,较大程度地降低高放废液的放射性水平。与传统高放废液处理方式相比,基于GA-SIA的处理工艺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由于GA优良的有机溶剂负载性能,以其为基体材料制备的溶剂浸渍吸附材料具有制备及操作过程简单、可模块化设计、金属离子吸附性能强、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可以根据需求场景的不同,快速、批量、模块化地制备获得具有高选择性及效率的GA-SIA吸附材料,用于放射性金属离子的处理。与传统水法分离技术相比,GA-SIA工艺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并能有效减少二次废物产生,在放化分离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马晓辰[7](2017)在《辽河减压渣油含氮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辽河稠油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进行渣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初步分离与分析。利用不同条件下处理的离子交换树脂将辽河稠油减压渣油分成碱性分、非碱性分或酸性分、非酸性分;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分离后组分的碱氮,研究氮化物的分布规律,确定出适宜的处理条件。研究表明,用0.75 mol?L-1KOH溶液浸泡制备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最佳;用体积比为7:3的HClO4-HAc溶液浸泡制备的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性能最佳。利用含水1%的碱性氧化铝将辽河稠油减压渣油进一步分离为烃类、中性分、酸性分,并测定各组分中的酸碱分布,发现碱性分中的碱氮量最高,酸性分次之,中性分中的碱氮量较低,烃类中几乎不含碱氮。最后,论文采用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了辽河稠油减压渣油各组分中的含氮化合物的类型,结果显示烃类中几乎无氮化物;中性分中含有吡咯类和酰胺类的氮化物;酸性分钟含有吡咯类和酰胺类的氮化物;碱性分中则含有吡啶类、吡咯类和酰胺类的氮化物。
齐晶[8](2016)在《乙二醇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文中指出乙二醇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可用来合成聚酯、防冻剂等多种产品。随着对聚酯需求强劲增长及各种下游产品应用的不断开发,世界各地市场对乙二醇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但我国的乙二醇产能和产量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进口依存度一直在70%左右,中国已成为全球乙二醇保持稳定增长的源动力,有充足的市场发展空间。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为石油路线和煤化工路线,目前工业合成乙二醇仍然是以石油乙烯工艺路线为主,但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紧张,发展煤制乙二醇项目符合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情,近年来,煤制乙二醇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草酸酯法煤制乙二醇技术,因其原料广泛、原子经济性高、操作安全,目前已实现工业化。本文介绍了乙二醇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对草酸酯法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生产工艺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评述,对乙二醇市场供需现状进行分析,展望了乙二醇未来发展趋势。
张慧卿[9](2014)在《电解锰废水中Cr6+和Mn2+的去除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摘要:电解锰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铬锰,采用传统工艺处理这种废水时,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很难达标,且污泥稳定性差,易造成二次污染。本课题分别选用还原沉淀-MnO2自催化氧化、MnO2自催化氧化-常温铁氧体、常温铁氧体法三种工艺处理电解锰废水,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及所生成污泥的稳定性,实验结果如下:(1)还原沉淀-MnO2自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电解锰废水的研究:反应分三个阶段,在Cr6+的Na2SO3还原反应阶段,投加0.5g/L的Na2SO3做还原剂,调节还原反应pH值为4,反应6min,将废水中的Cr6+还原为Cr3+;在Cr3+的沉淀反应阶段,调节沉淀反应pH值为8,反应10min,使Cr3+生成Cr(OH)3沉淀而除去;在MnO2自催化氧化阶段,投加25g/L的MnO2做自催化剂,调节曝气pH值为9,曝气10min,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沉淀而除去。(2)MnO2自催化氧化-常温铁氧体工艺处理电解锰废水的研究:反应分两个阶段,在MnO2自催化氧化阶段,投加20g/L的MnO2做自催化剂,调节曝气pH值为9,曝气10min,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沉淀而除去;常温铁氧体反应阶段,投加300mg/L的Fe2+,调节铁氧体反应pH值为8,反应10min。(3)常温铁氧体法直接处理电解锰废水的研究:反应分两个阶段,在常温铁氧体反应阶段,投加300mg/L的Fe2+,调节反应pH值为9,反应40min,在污泥陈化阶段,调节污泥陈化pH值为12,搅拌30min,回流至反应器诱导形成更多铁氧体,如此循环四次。本课题开发的三种适合处理电解锰废水的工艺,最终出水总铬浓度从100mg/L降至低于0.187mg/L,出水Mn2+浓度从1000mg/L降至低于1.253mg/L,总铬去除率高于99.81%,Mn2+去除率高于99.875%。曝气阶段产生的MnO2,可继续回用到反应体系做催化剂和吸附剂使用,而铁氧体反应阶段产生的铁氧体污泥,安全无毒,可外销作磁性材料,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
沈凤梅[10](2014)在《菜籽粕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文中研究表明菜籽粕加工废水(rapeseed meal processing wastewater,RMPW)中含有蛋白质、多酚、植酸等多种天然产物,为了实现菜籽粕加工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菜籽粕加工过程的总体经济性,获得高附加值制品,本课题主要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为提升菜籽粕加工过程的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建立了一种从RMPW中回收蛋白质的工艺。根据粒度分布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推断:利用碱性热处理可释放附着于乳化油滴的菜籽蛋白;而酸诱导热变性则可降低菜籽蛋白的溶解度,从而实现蛋白质的沉淀回收。基于该机制提出了碱性热处理结合酸沉操作的蛋白质回收工艺。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热处理pH10,热处理温度70℃,热处理时间10min,酸沉pH2.5,所得蛋白质回收率和干基蛋白含量分别达到62.11%和65.48%。2.为实现RMPW中剩余蛋白质及酚的回收,发展了三段逆流吸附-洗脱循环工艺。每段吸附以106mg mL-1的AB-8吸附1h,一次洗脱以废水体积1/3的95%乙醇洗脱20min,二次洗脱以废水体积1/3的50%乙醇(含0.15mol/L的HCl)洗脱20min,洗脱后的AB-8循环用于吸附操作。采用该工艺可使总酚得率达40.14%,总蛋白质得率达79.83%(包括预酸沉蛋白和吸附蛋白)。3.为实现RMPW中资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菜籽粕加工过程的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改良了基于沉淀-酸溶-离子交换的植酸提取和纯化的工艺。以脱蛋白和脱酚的RMPW为原料,使植酸沉淀的优化条件为:以NaOH将废水预调节至pH7,再加入0.1mol/L的CaO,此时植酸的沉淀率为93.50%。采用废水体积2倍的4%醋酸溶液将所得沉淀溶解后,加入0.36g/mL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实施离子交换。所得植酸溶液经冷冻干燥后得植酸制品,其纯度和得率分别为63.55%(换算成干基)和59.53%。采用该工艺可避免传统工艺中的阴离子交换操作。
二、西德离子交换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德离子交换树脂(论文提纲范文)
(1)改性壳聚糖凝胶对Cr(Ⅵ)的吸附及其在DGT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铬污染概述 |
1.2.1 铬的性质和形态 |
1.2.2 铬污染危害 |
1.2.3 水体中铬污染的来源 |
1.3 铬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1 膜分离法 |
1.3.2 沉淀法 |
1.3.3 离子交换法 |
1.3.4 生物法 |
1.3.5 电化学法 |
1.3.6 吸附法 |
1.4 Cr(Ⅵ)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无机材料 |
1.4.2 高分子材料 |
1.4.3 生物质材料 |
1.5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 |
1.5.1 DGT技术的原理 |
1.5.2 DGT装置的组成结构 |
1.5.3 DGT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创新点 |
2.PACP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凝胶PACP的制备及表征 |
2.3.1 凝胶PACP的制备 |
2.3.2 凝胶PACP的表征 |
2.4 PACP吸附水中Cr(Ⅵ) |
2.4.1 Cr的测定方法 |
2.4.2 单因素实验 |
2.4.3 正交实验 |
2.4.4 吸附选择性 |
2.4.5 吸附动力学 |
2.4.6 吸附热力学 |
2.4.7 吸附脱附循环再生实验 |
2.4.8 PACP对废水及酶解液中Cr(Ⅵ)的脱除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PICTA与 CS用量的影响 |
2.5.2 PACP的表征 |
2.5.3 单因素实验 |
2.5.4 正交实验 |
2.5.5 吸附选择性 |
2.5.6 吸附动力学 |
2.5.7 吸附等温线 |
2.5.8 PACP吸附Cr(Ⅵ)的吸附热力学参数 |
2.5.9 吸附脱附循环再生实验 |
2.6 PACP对废水及酶解液中Cr(Ⅵ)的脱除 |
2.6.1 PACP对废水中Cr(Ⅵ)的脱除 |
2.6.2 PACP对酶解液中Cr(Ⅵ)的脱除 |
2.7 PACP吸附机理探讨 |
2.8 本章小结 |
3.PACP在 DGT技术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部分 |
3.3.1 DGT凝胶的制作 |
3.3.2 Cr(Ⅵ)在扩散相中扩散系数的测定 |
3.3.3 PACP结合相的洗脱 |
3.3.4 DGT测量Cr(Ⅵ)的选择性研究 |
3.3.5 p H和离子强度对DGT测量Cr(Ⅵ)的影响 |
3.3.6 PACP-DGT有效吸附容量 |
3.3.7 PACP-DGT富集测量天然水中Cr(Ⅵ)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r(Ⅵ)在扩散相中扩散系数的测定 |
3.4.2 PACP结合相的洗脱 |
3.4.3 DGT测量Cr(Ⅵ)的选择性研究 |
3.4.4 pH和离子强度对DGT测量Cr(Ⅵ)的影响 |
3.4.5 PACP-DGT的有效吸附容量 |
3.4.6 PACP-DGT最低检出浓度 |
3.4.7 PACP-DGT富集测量天然水中Cr(Ⅵ) |
3.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钒、铬溶液深度除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工业过程铁杂质的来源与危害 |
1.2 常规工业除铁方法综述 |
1.2.1 沉淀法 |
1.2.2 溶剂萃取法 |
1.2.3 离子交换法 |
1.3 含钒、铬溶液中铁杂质的去除方法 |
1.3.1 含铬溶液中铁杂质的去除 |
1.3.2 含钒溶液中铁杂质的去除 |
1.4 离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
1.4.1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主要成分 |
1.4.2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4.3 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含羧酸基团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
2.3.2 聚合物的表征 |
2.3.3 含羧酸基团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 |
2.3.4 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
2.3.5 铁离子印迹聚合物在Cr(Ⅲ)溶液中的应用 |
2.3.6 吸附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硅胶表面接枝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硅胶表面氨基化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吸附性能 |
3.3.2 硅胶表面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吸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单膦酸基团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功能单体添加量的确定 |
4.3.2 聚合物的表征 |
4.3.3 含单膦酸基团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 |
4.3.4 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
4.3.5 聚合物对Fe(Ⅲ)离子的选择性 |
4.3.6 聚合物的再生和循环使用性能 |
4.3.7 聚合物在碱式硫酸铬溶液中对铁杂质的去除性能 |
4.3.8 吸附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碱式硫酸铬产品中铁杂质的深度去除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离子印迹聚合物去除碱式硫酸铬中的铁杂质 |
5.3.2 离子交换法去除碱式硫酸铬中的铁杂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钒溶液中铁杂质的深度去除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分析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离子交换法初步去除含钒溶液中的铁杂质 |
6.3.2 离子印迹聚合物深度去除含钒溶液中的铁杂质 |
6.3.3 含钒溶液中去除铁杂质的工艺流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新型硬硅钙石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和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重金属和氟化物的污染现状 |
1.2.1 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2 氟化物的污染现状 |
1.3 水中重金属和氟化物的处理技术 |
1.3.1 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技术 |
1.3.2 含氟废水的处理技术 |
1.4 常用矿物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羟基磷灰石(HAP) |
1.4.2 粘土矿 |
1.4.3 沸石 |
1.4.4 水合硅酸钙(C-S-H) |
1.5 硬硅钙石吸附材料的合成方法 |
1.5.1 水热法 |
1.5.2 模板法 |
1.5.3 微波辅助法 |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掺钠硬硅钙石的制备及其对含重金属离子和氟离子废水的吸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硬硅钙石和掺钠硬硅钙的制备 |
2.1.4 制备硬硅钙石材料掺钠量的优化 |
2.1.5 样品的表征 |
2.1.6 实验内容 |
2.2 CSH和 NaCSH结果讨论 |
2.2.1 CSH和 NaCSH的表征 |
2.2.2 CSH和 NaCSH的溶解性 |
2.2.3 pH值对CSH和 NaC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2.2.4 CSH和 NaCSH材料用量对吸附效果影响 |
2.2.5 作用时间对CSH和 NaC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2.2.6 污染物初始浓度对CSH和 NaC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2.2.7 CSH和 NaCSH对 Pb~(2+)、Cd~(2+)、Cu~(2+)和 F~-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
2.2.8 CSH和 NaCSH对 Pb~(2+)、Cd~(2+)、Cu~(2+)和 F~-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2.2.9 CSH和 NaCSH对 Pb~(2+)、Cd~(2+)、Cu~(2+)和 F~-离子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
2.2.10 NaCSH对 Pb~(2+)、Cd~(2+)、Cu~(2+)和F~-离子的吸附机理 |
2.3 小结 |
第3章 掺钠硬硅钙石对重金属离子和氟离子吸附理论计算研究 |
3.1 第一性原理 |
3.2 密度泛函理论 |
3.2.1 Hohenberg-Kohn理论 |
3.2.2 Kohn-Sham理论 |
3.2.3 交换相关能量泛函 |
3.3 建模过程 |
3.4 结果讨论 |
3.4.1 几何结构 |
3.4.2 NaCSH取代能 |
3.4.3 NaCSH的吸附能 |
3.4.4 电子结构 |
3.5 小结 |
第4章 掺铝硬硅钙石的制备及其对含重金属离子和氟离子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仪器 |
4.1.2 主要试剂 |
4.1.3 掺铝硬硅钙石的制备 |
4.1.4 制备硬硅钙石掺铝量的优化 |
4.1.5 样品的表征方法 |
4.1.6 实验内容 |
4.2 AlCSH结果讨论 |
4.2.1 AlCSH样品表征 |
4.2.2 AlCSH的溶解性 |
4.2.3 pH值对AlC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4.2.4 AlCSH材料用量对吸附效果影响 |
4.2.5 作用时间对AlC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4.2.6 污染物初始浓度对AlC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4.2.7 AlCSH对 Pb~(2+)、Cd~(2+)、Cu~(2+)和F~-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
4.2.8 AlCSH对 Pb~(2+)、Cd~(2+)、Cu~(2+)和F~-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4.2.9 AlCSH对 Pb~(2+)、Cd~(2+)、Cu~(2+)和F~-离子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
4.2.10 AlCSH对 Pb~(2+)、Cd~(2+)、Cu~(2+)和F~-离子的吸附机理 |
4.3 小结 |
第5章 有机应荧光小分子修饰硬硅钙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仪器 |
5.1.2 主要试剂 |
5.1.3 材料的制备 |
5.1.4 样品的表征 |
5.1.5 实验内容 |
5.2 结果讨论 |
5.2.1 CSH-COUSH的结构表征 |
5.2.2 pH值对CSH-COU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5.2.3 作用时间对CSH-COU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5.2.4 不同温度下Hg~(2+)初始浓度对CSH-COUSH材料的吸附效果影响 |
5.2.5 CSH-COUSH对 Hg~(2+)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
5.2.6 CSH-COUSH对 Hg~(2+)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5.2.7 CSH-COUSH对 Hg~(2+)离子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
5.2.8 CSH-COUSH对 Hg~(2+)离子的吸附机理 |
5.3 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一、科研论文 |
二、国家发明专利 |
致谢 |
(5)臭氧催化氧化-重金属捕集深度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化学镀镍废水的来源 |
1.2 化学镀镍废水的性质和危害 |
1.3 国内外对化学镀镍废水的研究现状 |
1.3.1 化学镀镍废水的常规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 |
1.3.2 化学镀镍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
1.4 重金属捕集剂螯合吸附研究进展 |
1.5 臭氧处理电镀废水的进展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3 研究目的 |
1.6.4 研究内容 |
1.6.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及分析方法 |
2.2.1 Fenton预氧化—SN9 螯合吸附体系(Fenton—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 |
2.2.2 活化Na_2S_2O_8 预氧化—SN9 螯合吸附体系(Na_2S_2O_8—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 |
2.2.3 Na ClO预氧化—SN9 螯合吸附体系(Na ClO—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 |
2.2.4 O_3 预氧化—SN9 螯合吸附体系(O_3—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 |
2.2.5 离子交换法 |
2.2.6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nton—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探究 |
2.3.2 Na_2S_2O_8—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探究 |
2.3.3 Na ClO—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探究 |
2.3.4 O_3—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探究 |
2.3.5 重金属去除工艺的确定 |
2.3.6 预氧化破络-重金属去除整体工艺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预破络—重金属捕集耦合体系深度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备 |
3.2 试验及分析方法 |
3.2.1 臭氧静态反应试验 |
3.2.2 TBA捕获·OH试验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_3—SN9 体系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研究 |
3.3.2 低浓度高稳态络合Ni的去除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重金属捕集耦合体系深度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及分析方法 |
4.2.1 紫外(UV)协同非均相催化臭氧化—重金属耦合体系(UV/O_3—SN9)试验 |
4.2.2 过氧化氢(H2O2)均相协同催化臭氧化—重金属耦合体系(H_2O_2/O_3—SN9)试验 |
4.2.3 紫外/过氧化氢协同催化臭氧化—重金属耦合体系(UV/H_2O_2/O_3—SN9)试验 |
4.2.4 SAO3-II非均相催化臭氧化—重金属耦合体系(SAO3-II/O_3—SN9)试验 |
4.2.5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非均相/均相催化臭氧化—重金属捕集耦合体系催化剂的筛选 |
4.3.2 SAO3-II/O_3—SN9 体系去除化学镀镍废水络合态Ni的试验研究 |
4.3.3 非均相催化剂SAO3-II的表征 |
4.3.4 催化臭氧化机理的分析 |
4.3.5 化学镀镍废水深度处理现场扩大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石墨烯气凝胶溶剂浸渍材料的放化分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燃料循环 |
1.3 水法分离技术在核燃料循环中的应用 |
1.3.1 溶剂萃取 |
1.3.2 吸附 |
1.3.3 离子交换 |
1.3.4 萃取色层 |
1.3.5 膜分离 |
1.3.6 主要水法分离技术总结 |
1.4 溶剂浸渍吸附材料 |
1.5 石墨烯气凝胶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墨烯气凝胶溶剂浸渍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及表征方法 |
2.2.3 氧化石墨烯(GO)制备 |
2.2.4 石墨烯气凝胶(GA)的制备 |
2.2.5 石墨烯气凝胶溶剂浸渍材料(GA-SIA)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O与GA的表征 |
2.3.2 GA-SIA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墨烯气凝胶浸渍磷酸三丁酯对铀的回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GA对TBP的饱和负载量 |
3.2.3 石墨烯气凝胶溶剂浸渍磷酸三丁酯(GA-TBP)的制备 |
3.2.4 GA-TBP吸附U实验 |
3.2.5 GA-TBP中U的脱附 |
3.2.6 传统萃取方法比较 |
3.2.7 GA-TBP对U的“吸-脱附”循环测试 |
3.2.8 GA-TBP与水相接触方式对平衡时间的影响 |
3.2.9 GA-TBP与传统萃取的三相形成 |
3.2.10 设备仪器与分析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A-TBP的制备 |
3.3.2 不同浓度GA-TBP对U的吸附效率 |
3.3.3 GA-TBP中U的脱附效率 |
3.3.4 吸脱附循环测试及稳定性 |
3.3.5 GA-TBP与水相接触方式对平衡时间的影响 |
3.3.6 GA-TBP与传统萃取的三相形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墨烯气凝胶浸渍四辛-3-氧戊二醇-1,5-二酰胺对钍的吸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石墨烯气凝胶浸渍四辛-3-氧戊二醇-1,5-二酰胺(GA-TODGA)的制备 |
4.2.3 GA-TODGA对Th的吸脱附实验 |
4.2.4 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 |
4.2.5 吸脱附循环测试 |
4.2.6 设备仪器与分析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A-TODGA中TODGA浓度对Th吸附的影响 |
4.3.2 水相酸度对Th吸附的影响 |
4.3.3 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
4.3.4 GA-TODGA中Th的脱附 |
4.3.5 吸脱附循环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石墨烯气凝胶溶剂浸渍材料的放射性废液放化分离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GA-SIA制备 |
5.2.3 GA-SIA对金属离子的吸脱附 |
5.2.4 GA-SIA对模拟放射性废液的模块化处理 |
5.2.5 设备仪器与分析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A-SIA吸附提取金属离子 |
5.3.2 GA-SIA模块化处理模拟放射性废液 |
5.3.3 GA-SIA中金属离子的脱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辽河减压渣油含氮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减压渣油的性质及组成 |
1.1.1 减压渣油的性质 |
1.1.2 减压渣油的化学组成 |
1.2 石油中的氮化物 |
1.2.1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 |
1.2.2 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 |
1.3 国内外对石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油品含氮化合物的研究状况 |
1.4 石油中氮化物的分离与富集 |
1.4.1 酸精制 |
1.4.2 溶剂精制 |
1.4.3 加氢精制 |
1.4.4 微生物脱氮 |
1.4.5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5 石油产品含氮量的测定 |
1.5.1 凯氏定氮法 |
1.5.2 气相色谱法 |
1.5.3 化学发光法 |
1.5.4 微库仑法 |
1.5.5 元素测定仪定氮法 |
1.5.6 非水滴定法 |
1.6 油品中氮化物的定性分析 |
1.7 润滑油加氢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
1.7.1 加氢处理工艺 |
1.7.2 催化脱蜡工艺 |
1.7.3 异构脱蜡工艺 |
1.8 我国润滑油加氢工艺技术 |
1.8.1 RIPP工艺 |
1.8.2 FRIPP工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 |
2.3.1 通过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得到减压渣油 |
2.3.2 pH计的校正 |
2.3.3 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渣油碱氮值 |
2.3.4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渣油中的氮化物 |
2.3.5 柱分离 |
2.3.6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辽河减压渣油碱氮值的测定 |
3.1.1 高氯酸-冰乙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
3.1.2 辽河渣油碱氮值的测定 |
3.2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渣油酸碱氮组分 |
3.2.1 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渣油 |
3.2.2 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渣油 |
3.3 离子交换树脂最优化改性条件的确定 |
3.3.1 实验结果影响因素考察 |
3.3.2 最优化改性条件的确定 |
3.4 柱分离 |
3.4.1 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组分的柱分离 |
3.4.2 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组分的柱分离 |
3.5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各组分中的氮化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乙二醇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乙二醇的应用 |
1.1.1 生产聚酯 |
1.1.2 作防冻剂、冷却剂 |
1.1.3 作液压油、润滑剂 |
1.1.4 其他应用 |
1.2 乙二醇的生产方法 |
1.2.1 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 |
1.2.2 碳一路线生产乙二醇 |
1.3 乙二醇产业发展方向与前景 |
第二章 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技术研究进展 |
2.1 环氧乙烷水合法制乙二醇 |
2.1.1 直接水合法 |
2.1.2 催化水合法 |
2.2 碳酸乙烯酯法制乙二醇 |
2.2.1 均相催化剂 |
2.2.2 非均相催化剂 |
2.3 酯交换法(EG与DMC联产法) |
2.4 石油路线合成乙二醇技术比较 |
2.5 我国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工业应用情况 |
第三章 煤制乙二醇技术及生成工艺分析 |
3.1 煤制乙二醇技术 |
3.1.1 直接合成路线 |
3.1.2 间接合成路线 |
3.2 草酸酯法煤制乙二醇工艺技术分析 |
3.2.1 煤气化工艺分析 |
3.2.2 变换工艺分析 |
3.2.3 气体净化工艺分析 |
3.2.4 制冷工艺分析 |
3.2.5 硫回收工艺分析 |
3.2.6 H_2/CO分离技术分析 |
3.2.7 乙二醇生产技术分析 |
3.2.8 空分装置分析 |
3.3 草酸酯法煤制乙二醇工艺流程 |
3.3.1 草酸酯合成工艺 |
3.3.2 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工艺 |
3.3.3 合成乙二醇工艺指标 |
3.4 合成乙二醇装置运行情况 |
第四章 乙二醇的市场分析与展望 |
4.1 国外乙二醇市场分析与展望 |
4.1.1 产能情况 |
4.1.2 消费现状 |
4.1.3 消费结构 |
4.2 国内乙二醇市场分析与展望 |
4.2.1 产能情况 |
4.2.2 消费现状 |
4.2.3 消费结构 |
4.3 乙二醇未来发展趋势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解锰废水中Cr6+和Mn2+的去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电解锰废水来源、性质及危害 |
1.1.1 电解锰生产工艺简介 |
1.1.2 电解锰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3 电解锰废水的危害 |
1.2 电解锰废水主要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2.1 还原沉淀法 |
1.2.2 铁氧体法 |
1.2.3 铁屑微电解法 |
1.2.4 絮凝沉淀法 |
1.2.5 吸附法 |
1.2.6 液膜分离法 |
1.2.7 离子交换法 |
1.3 本课题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废水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装置 |
2.4 分析方法 |
2.4.1 总铬浓度测定 |
2.4.2 Cr~(6+)浓度的测定 |
2.4.3 Mn~(2+)浓度的测定 |
第三章 还原沉淀-MnO_2自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电解锰废水 |
3.1 引言 |
3.2 实验流程 |
3.3 反应方式对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和污泥沉降性的影响 |
3.4 还原条件对Cr~(6+)转化率的影响 |
3.4.1 Na_2SO_3用量的影响 |
3.4.2 还原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3 还原反应pH值的影响 |
3.5 Cr(Ⅲ)沉淀过程对出水总铬浓度的影响 |
3.5.1 沉淀反应时间的影响 |
3.5.2 沉淀反应pH值的影响 |
3.6 Mn~(2+)生成MnO_2的自催化氧化对出水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
3.6.1 MnO_2用量的影响 |
3.6.2 曝气pH值的影响 |
3.6.3 曝气时间的影响 |
3.7 最佳工艺条件和污泥稳定性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nO_2自催化氧化-常温铁氧体工艺处理电解锰废水 |
4.1 引言 |
4.2 实验流程 |
4.3 反应方式对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和污泥沉降性的影响 |
4.4 Mn~(2+)生成MnO_2的自催化氧化条件对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
4.4.1 MnO_2用量的影响 |
4.4.2 MnO_2自催化氧化pH值的影响 |
4.4.3 曝气时间的影响 |
4.5 常温铁氧体法反应条件对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
4.5.1 Fe~(2+)投加量的影响 |
4.5.2 反应pH值的影响 |
4.5.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6 最佳工艺条件和污泥稳定性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常温铁氧体法直接处理电解锰废水 |
5.1 引言 |
5.2 实验流程 |
5.3 Fe~(2+)用量对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
5.4 反应pH值对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
5.5 反应时间对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
5.6 最佳工艺条件和污泥稳定性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菜籽粕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菜籽粕加工废水的利用潜力 |
1.2.1 菜籽粕加工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
1.2.2 菜籽蛋白的利用价值 |
1.2.3 多酚的利用价值 |
1.2.4 植酸的利用价值 |
1.3 农产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3.1 蛋白质的回收 |
1.3.2 多酚的回收 |
1.3.3 植酸的回收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菜籽粕加工废水中蛋白质的回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RMPW 的制备 |
2.2.2 RMPW 中蛋白质的回收 |
2.2.3 粒度及差热分析 |
2.2.4 化学组成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处理 pH 对蛋白回收的影响 |
2.3.2 热处理温度对蛋白质的影响 |
2.3.3 热处理时间对蛋白回收的影响 |
2.3.4 酸沉 pH 对蛋白回收的影响 |
2.3.5 工艺条件的优化 |
2.3.6 RMPW 处理前后化学成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同步回收酚及蛋白质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和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静态吸附中吸附剂的筛选 |
3.2.2 蛋白质和多酚的吸附 |
3.2.3 酚及蛋白的洗脱 |
3.2.4 二次洗脱-蛋白质的回收 |
3.2.5 吸附-洗脱循环工艺效果 |
3.2.6 最优工艺下洗脱液的成分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MPW 中植酸的回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植酸的沉淀 |
4.2.2 植酸的溶解 |
4.2.3 植酸的纯化 |
4.2.4 植酸产品的成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西德离子交换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 [1]改性壳聚糖凝胶对Cr(Ⅵ)的吸附及其在DGT技术中的应用[D]. 朱玉. 渤海大学, 2021(09)
- [2]铁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钒、铬溶液深度除铁中的应用[D]. 朱光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
- [3]新型硬硅钙石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和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 唐文清. 湘潭大学, 2020(12)
- [4]我国钨资源、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 赵中伟,孙丰龙,杨金洪,方奇,姜文伟,刘旭恒,陈星宇,李江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9(09)
- [5]臭氧催化氧化-重金属捕集深度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的研究[D]. 关智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 [6]基于石墨烯气凝胶溶剂浸渍材料的放化分离方法研究[D]. 陈姆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8(07)
- [7]辽河减压渣油含氮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D]. 马晓辰.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8]乙二醇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D]. 齐晶.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9]电解锰废水中Cr6+和Mn2+的去除方法研究[D]. 张慧卿. 中南大学, 2014(03)
- [10]菜籽粕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利用[D]. 沈凤梅. 武汉轻工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