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方向

浅谈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方向

一、浅议统一企业所得税制之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耿正洁[1](1989)在《税收论文篇目辑览》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固有特性(徐佑立)财会审1985,6,47“税收”概论辩析(蒋大鸣)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2,58浅谈税收抵制问题: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流(廖世忠)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6,6,23社会主义税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王绍飞)税务研究1985,2,15社会主义税收征纳关系的探讨(李大明)

宋凤轩[2](2007)在《所得税国际化与中国所得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所得税改革是当今世界税制改革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国当前财税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从世界所得税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所得税国际化的潮流势不可挡:所得税减税改革波及全球,企业所得税税率明显下降并达到国际趋同;发达国家仍保持所得税主体地位,发展中国家所得税地位明显上升,税制结构出现了国际趋同;社会保障税得以普遍开征,各国所得税体系日趋完善;所得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所得税国际协调不断增强。从中国所得税发展的状况来看,虽然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改革,所得税国际化程度有所提高,所得税地位有所增强,但是,所得税收体系仍不完善,所得税主体税种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所得税的调控功能亟需加强;企业所得税刚刚统一,还未付诸实施,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需要改进,各项具体制度要素需要进一步调整;社会保障缴费虽已经有地税机关代征,但是社会保障税的开征仍处于众说纷纭之中。中国所得税发展的现状,既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也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推进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加强所得税国际化研究,顺应所得税国际化发展趋势,借鉴世界所得税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国所得税改革,便成为所得税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论文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以所得税国际化为研究视角和主线,以所得课税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所得税国际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并对中国所得税国际化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对所得税国际化进行了理论分析,明晰了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同时,对所得税一体化理论、税收原则理论、最适课税理论、供给学派理论观点、国际税收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这些成果不仅是研究所得税国际化的理论基础,也是研究中国所得税改革的理论依据。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对企业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制度和社会保障税制度的研究,从静态角度考察了国际上规范所得税制度的基本状态,为中国所得税改革和税制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共同特征的研究,从动态角度考察了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为将来中国所得税国际化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所得税国际竞争与协调趋势的研究,把握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基本态势和所得税国际协调的基本经验,为中国参与所得税国际竞争和加强所得税国际协调明确了基本立场和原则。再次,作为整篇论文的过渡,论文对所得税国际化进行了评价,并对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方向与原则进行了总体阐述。关于所得税国际化的评价既呼应了论文所提出的相关经济、财政理论的观点,体现了相关经济思想与财政理念的发展和税收原则的转变,也是对所得税国际化具体内容的总结;对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总体思路的研究,既是对所得税国际化经验的借鉴,也明确了中国税制结构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机制,确定了中国所得税国际竞争与协调的基本原则,还引导着中国企业所得税国际化改革、个人所得税国际化改革和社会保障税国际化改革内容的详细论证。最后,论文对国际化发展视野下的中国所得税制度改革做了进一步研究。论文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国际化改革,论文回顾了中国企业所得税国际化的历程,全面评价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宏观经济发展、微观经济运行、和谐社会构建及中国税制建设的影响,并指出了新企业所得税法运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关于中国个人所得税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论文回顾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分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并从税收模式、具体制度和征收管理方面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对策建议;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税问题研究,论文在对“费”与“税”的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在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社会保障税收制度进行了具体设计。

高仕洁[3](2019)在《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设计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在2007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所得税从33%降为25%——接近当时OECD国家企业所得税的平均税率。由于我国25%的税率比当时周边国家和大部分OECD国家的税率略低从而使我国在全球资本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10年后的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比,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在国际税收竞争中的低税率优势已不复存在。国内降低企业所得税率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各国减税措施相继出台,面对奔涌即来的世界性减税潮,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该怎么降低?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确定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设计优化的衡量标准;然后指出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存在的问题;再以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两组样本,总结两组样本国家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的改革历程及影响因素,得出企业所得税税率和税率形式未来的国际变化趋势,为优化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提供了改革方向;最后结合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设计理念、经济发展阶段和现状以及税制现状,再借鉴其他国家企业所得税税率形式的选择及结果,分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税率形式,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应采用单一比例税率,最后根据衡量企业所得税税率优化的标准,提出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应降低为22%。

李喜妍[4](2003)在《企业税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税制优化研究是我国税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立足于企业税收制度的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比较与借鉴、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税制优化理论及中外企业税制研究的已有成果,对现行企业税制进行研究并对企业税制提出优化方案。 本文从对企业税制优化的内涵和目标的界定入手,由税收与企业行为决策的效应分析、企业税制优化的博弈分析、企业税收负担优化、企业税制结构优化、企业税种优化、企业税收的征管体系优化组成企业税制优化的研究框架。分析税收对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是研究企业税制优化的客观需要,引入博弈分析是研究企业税制新的尝试,企业税收负担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探讨企业税制结构和税种是企业税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有效的企业税收征管体系是企业税收制度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 通过系统地研究企业税制的优化问题,本文明确指出由于税收博弈的存在,政府制定企业税收制度必须考虑企业为此而作出的策略选择。同时,本文也建立了衡量企业税负水平的标准体系,并提出企业税制结构、增值税转型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优化方案,从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关系、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税制结构、税种和征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国企业税制的研究内容。

彭莉[5](2006)在《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已经酝酿多年,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但关于改革的争议、分歧依然存在,导致改革的进展缓慢。在国内外新的经济形势下,笔者试图对加快推进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改革的总体构思进行全面的讨论,以期对改革进程有所裨益。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所得税制度(企业所得税制)的一般理论和国际税制的发展趋势,接着结合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现状及弊端,分析推进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改革的现实环境和主要阻力进行分析,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引进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外资的引进与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无相关关系,进而得出了加快推进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已基本具备现实可行性的结论。最后,文章在分析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模式选择之后,进一步对改革的总体构想从纳税人的界定,税率和税基的确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以及税权的划分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作为对确立既顺应国际税制发展趋势又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的企业所得税制的思路和建议。

孙雁冰[6](2019)在《我国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研究》文中指出治国理政思想在对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思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和改善民生。稳中求进是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创新是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改善民生是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税收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治国理政的经济思想赋予了税收调控在特定时期特定的调控职能。由于税收调控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税制体系等方面的制约,为防止税收调控无效或过度,为控制和规避税收调控可能带来的风险,本文研究税收调控的合理限度。税收调控的实施主要通过总量调整、结构调整和个别调整来进行,具体的说,税收调控通过宏观税负、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来实现。这三个方面是税收调控的三个维度,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形成政策合力,影响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这三个维度的合理限度。税收调控合理限度有一定的衡量标准,第一,经济标准。税收调控应立足于经济发展现状,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其核心在于税收调控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和谐统一。第二,财政标准。财政职能是税收的最基本职能,税收既要能满足国家必须的财政支出,又不能征收过多税收,妨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取之有度而民不伤”。第三,社会标准。税收调控能够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外部效应,如果税收调控不能够引起积极的社会效应,那么也不能认为税收调控是有效的。将总标准应用于宏观税负、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三个维度,形成具体的判定标准。在具体标准的指导下,本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研究税收调控三个维度的合理限度。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科学定位税收调控,税收调控不是万能的,不应赋予税收调控无法承受的任务;完善税收制度,税收调控合理限度为税制优化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确定减税空间,优化税制结构,约束税式支出,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派”;防范风险,把握好税收调控的“度”,可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和扭曲风险;反映经济运行情况,为下一步的政策提供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税收调控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宏观税负、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三个维度研究税收调控的合理限度,每个维度的研究思路是:一是进行现状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国际比较与借鉴,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较,发现我国税收调控与别国的差距。三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税收调控现状及问题,确定税收调控的合理限度。最后,基于合理限度下,提出税收调控的总体设计和政策建议。本文按照“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为七章三个部分,一至三章为理论分析,四至六章为实证分析,第七章为政策建议。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研究方法、技术路径、重点、难点、创新点及研究存在的不足,确定了本文研究的主题、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介绍税收调控理论,选取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税收调控思想进行综述,接着介绍我国关于税收调控理论的研究文献。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宏观税负调控区间、税制结构优化模式、税式支出合理约束三个方面的文献,最后梳理了税收政策方面的文献。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研究较少,现有文献多基于理论层面,定量研究较少,这为本文进一步研究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确定了方向。第三章税收调控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税收调控的理论依据:社会再生产理论、市场失灵理论、风险控制理论和治国理政思想。再从宏观和微观介绍税收调控的经济效应,然后指出税收调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对税收调控合理限度进行了界定。第四章我国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研究。首先介绍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和影响因素,再对我国宏观税负进行现状分析和国际比较,然后在巴罗模型的基础上,用拉姆赛—卡斯—库普曼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我国最优宏观税负水平,最后在赤字、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探讨经济和债务所能承受的最大赤字率,最大赤字率与实际赤字率之差,全部用于减税,得到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的下限,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为上限,从而确定宏观税负的合理区间。第五章我国税制结构合理模式研究。首先介绍税制结构的层次及量化标准,分析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再从组合方式和相对地位两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然后,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宏观税负、税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税种结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税系、税类和税种结构优化方向。最后,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税制结构的优化模式。第六章我国税式支出合理约束研究。首先介绍税式支出的作用机理,接着分析我国税式支出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国际经验,提出合理约束税式支出,先要界定好税式支出范围,再要控制好税式支出规模,还要确定好税式支出结构。第七章我国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政策建议。在前几章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税收调控的总体设计和政策建议。总体设计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总体框架。政策建议如下,第一,适度降低宏观税负:明确减税方向,选择减税策略,把握减税力度。第二,优化税制结构:继续降低增值税比重,提升消费税比重,完善企业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改税”,开征房地产税。第三,编制税式支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编制目的、编制范围、成本估计、绩效评价和管理模式。本文的创新点有:第一,贯彻治国理政思想,基于风险控制视角研究税收调控合理限度治国理政的经济思想为我国税收调控提供了方向,第一,我国正处于结构性改革时期,经济质量的提升会带来经济增速的下滑,同时,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过重,无法为市场注入活力,这种情况就决定了税收调控的主基调是减税,这就对税制结构和宏观税负提出了要求,第二,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如结构转型、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等,这些对税式支出提出了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自觉的防范各种风险,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的风险防范机制。本文从风险控制的视角研究税收调控三个维度的合理限度,可保证税收调控的有效性,可规避税收调控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估算宏观税负合理区间,服务减税政策本文基于改进的巴罗模型测算了最优宏观税负水平,该水平作为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的上限,又综合考虑赤字率、负债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测算出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的下限。结合我国宏观税负现状,发现宏观税负水平偏高,应采取减税措施,该结论与我国当前的政策方向一致。用实际宏观税负率与合理区间下限的差乘以国内生产总值,得到最大减税规模。这从事前角度为我国当前减税政策提供参考,利于我国掌控减税空间,合理利用税收调控。第三,用实证分析法论证了税制结构的调整方向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税系结构、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实证结论是,提升直接税占比,宏观税负下降,经济增长。用工具变量法分析税种变动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结论是降低增值税比重、营业税比重和个人所得比重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税比重和企业所得税比重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着。这些结论为我国税制结构调整提出了方向。第四,形成三位一体的税收调控体系宏观税负、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构成税收调控体系。从政府视角出发,政府调整税种以及税种要素,税制结构变动体现普遍性和确定性。政府通过税式支出对特殊纳税人进行税收减免,体现特殊性和灵活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作用结果显示为宏观税负水平。宏观税负又反作用于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宏观税负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影响税制结构,影响税式支出的规模、方向及侧重点。本文基于风险把控视角研究这三个维度的合理限度,旨在发挥政策合力,形成三位一体的税收调控体系。

张颉[7](2011)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所得税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并购是适应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高难度的资本运作形式。企业并购形式可以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实现规模效益;同时还可以推动调整产业结构的进度,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企业并购逐步成为中国企业的主要成长方式。而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税收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并购与税收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的所得税法规制方面的诸多缺陷表露出来,企业并购中所得税制度的理论研究也无法满足和适应实践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企业并购的所得税法规制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原因探索解决之道。本文经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我国企业并购税收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本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所得税法规制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先介绍了企业并购的相关概念,把企业收购与企业兼并合为一起研究,同时对企业并购的类型以及在此过程中税收诱因一进行了介绍。此外,分别从企业并购与所得税法的关系及所得税法规制企业并购时应遵循的原则两个方面,对企业并购中所得税法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基础性的把握。第二部分,对我国现行企业并购的所得税法规制的现状做了检讨。分析了新《所得税法》实施后我国当前规范企业并购的所得税法制度的总体情况;重点对我国有关企业并购的所得税法制度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分析,从缺乏系统的企业并购的所得税法律规范、现行税制的运行不利于并购、缺乏完善的反企业并购避税制度、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不协调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三部分,基于上述分析,阐述了企业并购的所得税法规制的完善问题。从完善企业免税并购规制、完善反避税制度、建立防止资本弱化规制、协调企业并购所得税制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四大方面给出完善之策略。

汪谦[8](2005)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必须更多的考虑与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接轨。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税收制度,虽然对发展我国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很大促进作用,但面临日新月异的国际经济形势,仍然显得不能完全适应,尤其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上的差别,有悖于WTO平等待遇的原则,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本文从阐述企业所得税理论入手,分析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经验,提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构想,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弊端。 全文分四部分: 一、企业所得税制理论与实证分析。从课征依据、经济作用、课征制度三个方面对企业所得税制作理论阐述,从中国企业所得税的创建、发展与现状加以实证分析。 二、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内外资企业分设两套所得税制,不符合统一性原则;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出现的问题;企业所得税立法层次低,刚性不强。 三、国际公司所得税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主要阐述:现代国际公司所得税制改革背景分析;世界各国公司所得税制改革经验;国际公司所得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四、优化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思路与对策。针对第二章的问题提出如下思路与对策: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完善共享企业所得税;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立法层次;加强与其他税种的协同配合;制定配套措施。

张迎华[9](2007)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浅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并存的局面持续了二十多年,这种局面在2007年被打破,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企业所得税法。新税法为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而规范的法律环境,也为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开、透明、操作性更强的税收法律环境。本论文主要目的是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等。对现行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差异、运行状况及2007年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意义作了详细的介绍。文章采用分析和对比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宏观方面包括企业的整体税负、再投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资本流动等,微观方面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税会计、税收筹划等。笔者最后分析了外资企业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通过论文的影响分析及文中的案例分析,文章揭示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外资企业应该重视新税法带来的影响,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本文对相关外资企业在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时有着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黄丽颖[10](2008)在《“两税合一”的财政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外资企业投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也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2008年1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结束了我国企业所得税“一税两法”的历史,实现了“两税合一”,必将对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堵塞税收漏洞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全面介绍我国企业所得税体制状况,系统分析“两税合一”的理论依据和宏观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税合一”即将产生的财政经济效应,提出实施“两税合一”应考虑采取的配套措施及过渡期安排,进行完善所得税制的构想。第一部分以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论述了企业所得税课征的理论依据及其所具有的组织收入、调节经济与监督的税收职能,介绍了“两税合一”所遵从的基本准则——公平原则,阐述了“两税合一”的宏观基础,对国内外当代主要税制改革的基本理论进行评析;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介绍我国两税分立的状况,全面剖析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WTO框架下两税分立所带来的问题,系统分析其消极影响;论证了在现有的条件下,如果继续分设内外两套所得税制,不符合税收统一性原则,有损于税收的公平与效率,不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不利于控制税收流失和税收征管,且造成企业所得税立法层次低,刚性不强。并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与国际接轨、优化外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各个层面分析论证了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介绍“两税合一”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用“五个统一”和“两个过渡”来概括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新税法在适用范围、税率、税前扣除项目、税收优惠和征管要求方面的具体规定,介绍了两类过渡优惠政策,并从五个方面着重分析对比了两税合并前后企业所得税的重大变化;第四部分重点剖析“两税合一”后即将产生的财政经济效应,并分别从财政与经济的角度,分析“两税合一”对财政收入、财政管理体制、财政宏观调控与税收制度改革的影响,探讨其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和质量、减轻内外经济失衡压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税收效率、推动新税制改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第五部分借鉴国际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分析“两税合一”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实施“两税合一”应考虑的配套措施及实现平稳过渡的具体对策,强调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对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如何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

二、浅议统一企业所得税制之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统一企业所得税制之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2)所得税国际化与中国所得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逻辑关系
        1.4.1 框架结构
        1.4.2 逻辑关系
    1.5 主要创新之处
        1.5.1 论文选题角度独特
        1.5.2 论文研究体系完整
        1.5.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
第2章 所得税国际化概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所得税国际化概述
        2.1.1 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2.1.2 所得税国际化的界定
        2.1.3 所得税国际化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2.1.4 所得税国际化的实质
    2.2 所得税国际化相关理论基础
        2.2.1 所得税一体化理论
        2.2.2 税收原则理论
        2.2.3 供给学派的减税观点
        2.2.4 最适课税理论
        2.2.5 国际税收相关理论
第3章 所得税国际化:所得税制度设计的国际惯例
    3.1 企业所得税制度设计的国际惯例
        3.1.1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确定
        3.1.2 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确定
        3.1.3 对不同类型所得征税的处理
        3.1.4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形式
        3.1.5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3.1.6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3.2 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国际惯例
        3.2.1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
        3.2.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3.2.3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
        3.2.4 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3.2.5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制度
        3.2.6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3.3 社会保障税制度设计的国际惯例
        3.3.1 社会保障税的课税模式
        3.3.2 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
        3.3.3 社会保障税的课税对象
        3.3.4 社会保障税的税率制度
        3.3.5 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管理
第4章 所得税国际化: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共同特征
    4.1 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的经济背景
        4.1.1 发达国家国内经济的滞胀
        4.1.2 原有所得税制的弊端
        4.1.3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4.2 20世纪80、90年代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共同特征
        4.2.1 降低税率并简化税率档次
        4.2.2 拓宽所得税税基
        4.2.3 减少优惠并加强征管
        4.2.4 实行税收指数化措施
        4.2.5 推行所得税一体化措施
        4.2.6 社会保障税制度地位普遍提高
    4.3 21世纪初期世界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共同特征
        4.3.1 直接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
        4.3.2 降低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
        4.3.3 加快所得税一体化步伐
        4.3.4 突出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第5章 所得税国际化:所得税国际竞争与协调趋势
    5.1 所得税国际竞争趋势
        5.1.1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内涵
        5.1.2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产生与发展
        5.1.3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表现形式
        5.1.4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影响
        5.1.5 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
    5.2 所得税国际协调趋势
        5.2.1 所得税国际协调的积极意义
        5.2.2 所得税国际协调的内容
        5.2.3 所得税国际协调的方式
        5.2.4 所得税国际协调的发展趋势
    5.3 区域所得税一体化趋势
        5.3.1 欧盟所得税一体化的背景
        5.3.2 欧盟所得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5.3.3 欧盟所得税一体化的借鉴
第6章 所得税国际化视野下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思路
    6.1 所得税国际化的评价
        6.1.1 所得税国际化顺应了经济财政思想的发展
        6.1.2 所得税国际化贯彻了所得税收原则
        6.1.3 所得税国际化促使了世界税制结构的趋同
        6.1.4 所得税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6.2 中国所得税改革的基本原则
        6.2.1 适度减税的原则
        6.2.2 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则
        6.2.3 强化收入公平分配的原则
    6.3 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思路
        6.3.1 中国税制结构优化的目标与实现机制
        6.3.2 中国所得税具体税种改革的指导思想
        6.3.3 中国所得税国际竞争与协调的理性选择
第7章 中国企业所得税国际化改革进程与评价
    7.1 中国企业所得税国际化改革历程
        7.1.1 自发国际化改革阶段
        7.1.2 自为国际化改革阶段
        7.1.3 自觉国际化改革阶段
    7.2 中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社会效应
        7.2.1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影响:宏观层面
        7.2.2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影响:微观层面
        7.2.3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
        7.2.4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所得税制的影响
    7.3 中国新企业所得税法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7.3.1 总机构汇总纳税情况下税收收入的分配问题
        7.3.2 国家和地方两套征税机关所得税征管权限的划分问题
        7.3.3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后的税收优惠管理问题
        7.3.4 所得来源国际化条件下境外所得的税收抵免问题
        7.3.5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反避税管理问题
第8章 中国个人所得税国际化改革回顾与展望
    8.1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回顾
        8.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
        8.1.2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8.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统一
        8.1.4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整
    8.2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8.2.1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存在的问题
        8.2.2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体系存在的问题
        8.2.3 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存在的问题
        8.2.4 个人所得税存在对股息的经济性双重征税
        8.2.5 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8.3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国际化改革的制度设计
        8.3.1 居民纳税义务人标准的确定
        8.3.2 分类与综合项目的划分
        8.3.3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体系
        8.3.4 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的设计
        8.3.5 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确定
        8.3.6 个人所得税指数化调整措施的选择
        8.3.7 所得税一体化的目标与实施步骤
        8.3.8 对存款利息征税的改革方向
        8.3.9 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政策选择
第9章 中国社会保障税国际化改革的制度设计
    9.1 中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现状与问题
        9.1.1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概述
        9.1.2 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9.2 中国社会保障税开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9.2.1 中国社会保障税开征的必要性
        9.2.2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分析
    9.3 中国社会保障税国际化改革的原则与制度设计
        9.3.1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应遵循的原则
        9.3.2 中国社会保障税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设计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4.3 不足之处
    1.5 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基本概念界定
        1.5.1 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的内涵界定
        1.5.2 企业所得税综合税率
        1.5.3 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第2章 衡量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设计优化的标准
    2.1 税率形式适合我国国情
    2.2 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相近且合理
    2.3 对FDI的吸引力
    2.4 促进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
    2.5 较低的征管成本和纳税成本
第3章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形式存在的问题
    3.2 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存在的问题
        3.2.1 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与国际对比偏高
        3.2.2 我国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与国际对比偏高
        3.2.3 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与实际税率相差过大
    3.3 我国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偏高
第4章 国际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的设计与借鉴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4.2 国际国家企业所得税税率改革趋势研究
        4.2.1 OECD国家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4.2.2 发展中国家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4.3 国际企业所得税税率形式改革的趋势研究
        4.3.1 OECD国家企业所得税税率形式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4.3.2 发展中国家企业所得税税率形式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第5章 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设计的优化
    5.1 借鉴国外企业所得税税率形式,选择适用我国国情的税率形式
    5.2 企业所得税收入最大化与税率的最佳平衡点
        5.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5.2.2 模型设定与变量
        5.2.3 回归结果分析
    5.3 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的优化
        5.3.1 税率优化后实际税率与国际水平相近
        5.3.2 税率优化后能增强对FDI的吸引
        5.3.3 税率优化后可以促进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企业税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企业税制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 本文的特点和创新
第2章 企业税制优化的内涵与目标
    2.1 企业税收制度的理论界定
    2.2 企业税制优化的内涵
    2.3 企业税制优化的目标
    2.4 我国企业税制优化的目标
    本章小结
第3章 税收与企业行为决策的效应分析
    3.1 国民收入运转体系中的税收
    3.2 税收与企业生产决策分析
    3.3 税收与企业劳动力需求分析
    3.4 税收与企业投资决策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税制优化博弈分析
    4.1 税收博弈分析
    4.2 企业税制优化的博弈分析
    4.3 企业税收制度的纳什均衡
    4.4 我国企业税制优化的博弈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税负优化研究
    5.1 企业税收负担理论
    5.2 适度企业税负水平的界定
    5.3 我国企业税负水平分析
    5.4 我国企业税负优化方案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税制结构优化研究
    6.1 税种优化分析
    6.2 税种结构优化
    6.3 我国企业税制结构优化的环境分析
    6.4 我国企业税制结构优化方案
    本章小结
第7章 税种优化研究之一--增值税优化研究
    7.1 增值税类型研究
    7.2 世界各国对增值税类型选择的实践
    7.3 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现状研究
    7.4 我国增值税优化方案
    本章小结
第8章 税种优化研究之二--企业所得税优化研究
    8.1 企业所得税目的及经营组织利润征税方式
    8.2 各国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分析
    8.3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现状研究
    8.4 我国企业所得税优化方案
    本章小结
第9章 企业税收征管优化研究
    9.1 企业税收征管优化:企业税制运行的必要条件
    9.2 企业税收征管优化的原则及策略
    9.3 我国企业税收征管现状研究
    9.4 我国企业税收征管优化方案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5)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特色与框架结构
        1.5.1 主要特点
        1.5.2 框架结构
第2章 企业所得税制度及其比较研究
    2.1 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理论界定
        2.1.1 企业所得课税的理论基础
        2.1.2 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理论内涵
    2.2 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影响分析
        2.2.1 企业所得税的宏观经济效应
        2.2.2 企业所得税的微观经济效应
    2.3 国外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比较研究
        2.3.1 企业所得税制度环境特征比较
        2.3.2 企业所得税的国际税制类型比较
    2.4 国外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
        2.4.1 国外的企业所得税改革模式综述
        2.4.2 国外制度改革比较分析
        2.4.3 发展趋势及启示
第3章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现状分析
    3.1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历史沿革
    3.2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现状
    3.3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缺陷分析
        3.3.1 “双轨制”所得税制的弊端
        3.3.2 纳税人界定不清
        3.3.3 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明
        3.3.4 税基界定不规范
        3.3.5 税权配置不合理
第4章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4.1 改革的现实环境分析
        4.1.1 经济环境
        4.1.2 法律环境
        4.1.3 财政环境
        4.1.4 政治环境
    4.2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主要阻力
        4.2.1 改革面临的各种利益阶层阻力
        4.2.2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
    4.3 对主要阻力的实证分析
        4.3.1 研究假设及模型
        4.3.2 样本选取
        4.3.3 回归分析
        4.3.4 研究结论
    4.4 分析结果
第5章 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模式的选择
    5.1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5.1.1 改革的指导思想
        5.1.2 改革的目标
    5.2 改革的基本原则
    5.3 改革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5.4 改革模式的总体构想
        5.4.1 纳税人的界定
        5.4.2 税率的确定
        5.4.3 税基的确定
        5.4.4 税收优惠政策的设计
        5.4.5 税权划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我国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1.2.1 税收中性
        1.2.2 税收调控
        1.2.3 宏观税负
        1.2.4 税制结构
        1.2.5 税式支出及相关概念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的创新点
        1.5.4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税收调控理论研究
        2.1.1 西方税收调控理论研究
        2.1.2 我国税收调控理论研究
    2.2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研究
        2.2.1 宏观税负调控区间研究
        2.2.2 税制结构合理模式研究
        2.2.3 税式支出研究
    2.3 我国税收政策研究
        2.3.1 减税政策研究
        2.3.2 优化税制结构研究
        2.3.3 税式支出报告制度研究
    2.4 文献述评
        2.4.1 现有文献的主要贡献
        2.4.2 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
第3章 税收调控的理论基础
    3.1 税收调控的理论依据
        3.1.1 社会再生产理论
        3.1.2 市场失灵理论
        3.1.3 风险控制理论
        3.1.4 治国理政思想
    3.2 税收调控的经济效应
        3.2.1 税收调控的宏观经济效应
        3.2.2 税收调控的微观经济效应
    3.3 税收调控的局限性
        3.3.1 外在局限性
        3.3.2 内在局限性
    3.4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界定
        3.4.1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总标准
        3.4.2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具体标准
        3.4.3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质和量界定
第4章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研究
    4.1 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及影响因素
        4.1.1 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
        4.1.2 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
    4.2 我国宏观税负现状
        4.2.1 总量分析
        4.2.2 相对量分析
        4.2.3 税收弹性系数分析
    4.3 我国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
        4.3.1 与OECD国家比较
        4.3.2 与金砖国家比较
        4.3.3 国际比较结论及启示
    4.4 基于改进Barro模型的我国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研究
        4.4.1 模型构建
        4.4.2 数据描述
        4.4.3 计量结果及分析
    4.5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区间
        4.5.1 赤字、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5.2 确定宏观税负合理区间
第5章 我国税制结构合理模式研究
    5.1 税制结构的层次及量化标准
        5.1.1 税制结构的层次
        5.1.2 税制结构的量化标准
    5.2 我国税制结构现状及问题
        5.2.1 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
        5.2.2 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5.3 我国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5.3.1 组合方式比较
        5.3.2 相对地位比较
        5.3.3 国际比较结论及启示
    5.4 基于PVAR模型的税系结构、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4.1 PVAR模型
        5.4.2 数据描述
        5.4.3 实证分析
        5.4.4 主要结论
    5.5 基于工具变量法的税种结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5.5.1 模型设定
        5.5.2 数据描述
        5.5.3 结果分析1: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5.4 结果分析2: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5.6 我国税制结构合理模式
        5.6.1 优化税种组合方式
        5.6.2 优化税类税种结构
第6章 我国税式支出合理约束研究
    6.1 税式支出的作用机理
        6.1.1 税式支出的激励效应
        6.1.2 税式支出的抑制效应
        6.1.3 基于静态面板模型的研发税收优惠对产业结构影响分析
        6.1.4 合理约束税式支出的必要性
    6.2 我国税式支出现状及问题
        6.2.1 我国税式支出的现状
        6.2.3 我国税式支出存在的问题
    6.3 税式支出制度的国际经验
        6.3.1 清晰界定税式支出范围
        6.3.2 注重控制税式支出规模
        6.3.3 优化税式支出结构
        6.3.4 建立税式支出报告制度
    6.4 我国税式支出的合理约束
        6.4.1 合理界定税式支出范围
        6.4.2 合理控制税式支出规模
        6.4.3 合理确定税式支出结构
第7章 基于合理限度下税收调控的政策建议
    7.1 基于合理限度下税收调控的总体设计
        7.1.1 指导思想
        7.1.2 基本原则
        7.1.3 主要目标
        7.1.4 总体框架
    7.2 降低宏观税负:总量把控
        7.2.1 明确减税方向
        7.2.2 选择减税策略
        7.2.3 把握减税力度
    7.3 优化税制结构:结构优化
        7.3.1 逐步降低流转税比重
        7.3.2 稳步提升所得税比重
        7.3.3 完善财产税体系
    7.4 编制税式支出报告:突出重点
        7.4.1 编制目的
        7.4.2 编制范围
        7.4.3 成本估计
        7.4.4 绩效评价
        7.4.5 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所得税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0.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对企业并购进行所得税法规制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
    1.1 企业并购及其税收诱因
        1.1.1 企业并购概念
        1.1.2 企业并购的类型
        1.1.3 企业并购的税收诱因
    1.2 所得税法规制企业并购的必要性
        1.2.1 反企业并购避税
        1.2.2 为合理的企业并购提供适宜的税法环境
    1.3 所得税法规制企业并购应遵循原则
        1.3.1 税收法定原则
        1.3.2 实质课税原则
        1.3.3 税收中性原则
第二章 我国有关企业并购的现行所得税法制度检讨
    2.1 我国现行调整企业并购行为的所得税法制度基本内容
    2.2 我国有关企业并购的所得税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2.2.1 缺乏统一的企业并购所得税法律制度
        2.2.2 现行税制不利于企业的并购
        2.2.3 企业并购所得税法律规定不健全,可操作性欠缺
        2.2.4 缺乏完善的反避税制度
        2.2.5 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不协调
        2.2.6 企业并购的免税规则缺乏明确性
        2.2.7 企业并购中其他税收问题
第三章 我国有关企业并购的所得税法制度之完善
    3.1 完善我国企业免税并购规则
        3.1.1 细化免税并购的规则
        3.1.2 完善整体资产转让免税规则
        3.1.3 完善整体资产置换免税规则
        3.1.4 增设对免税并购的认定要求
    3.2 完善我国反企业并购避税的制度
    3.3 建立防止资本弱化规则
    3.4 协调企业并购中的所得税法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3.5 促进我并购的国企业所得税法制度完善的其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企业所得税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 企业所得税的理论分析
    (二)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实证分析
二、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内外资企业分设两套所得税制,不符合统一性原则
    (二)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出现的问题
    (三) 企业所得税立法层次低,刚性不强
三、国际公司所得税制(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一) 现代国际公司所得税制改革背景分析
    (二) 近期世界各国公司所得税制改革经验
    (三) 国际公司所得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四、优化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思路与对策
    (一)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是优化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基础
    (二) 完善共享企业所得税的思路与对策
    (三) 提高企业所得税立法层次,从依法治税的角度优化企业所得税
    (四) 企业所得税与其他税种之间协同配合,以达到优化税制结构的目标
    (五) 制定配套措施,促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2 新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2.1 现行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差异
    2.2 现行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运行状况
    2.3 2007 年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意义
    2.4 新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影响的宏观分析
    3.1 对外资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
    3.2 对外资企业再投资的影响
    3.3 对外资企业投资方向及产业结构影响
    3.4 对外资企业资本流动的影响
4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影响的微观分析
    4.1 对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4.2 对外资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影响
    4.3 对外资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影响
5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外资企业的对策分析
    5.1 掌握新税法及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
    5.2 利用新税法进行税收筹划
    5.3 改变企业投资方向或产业结构
    5.4 加强管理开源节流加大研发力度降低成本
    5.5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税务专业人才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两税合一”的财政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0.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0.4.1 创新之处
        0.4.2 研究不足
1 “两税合一”的理论依据和宏观基础
    1.1 企业所得税的一般理论分析
        1.1.1 企业所得税的课征依据
        1.1.2 企业所得税的职能
    1.2 “两税合一”的理论依据
    1.3 “两税合一”的宏观基础
2 两税分立的状况及其消极影响
    2.1 两税分立的状况
    2.2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依据
    2.3 两税分立所带来的问题
        2.3.1 两税分立对公平原则的违背
        2.3.2 两税分立对效率原则的违背
        2.3.3 两税分立对税收征管原则的违背
3 “两税合一”的立法原则和主要内容
    3.1 “两税合一”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
    3.2 “两税合一”的主要内容
        3.2.1 “两税合一”的五个统一
        3.2.2 “两税合一”的两个过渡
        3.2.3 其他规定
    3.3 “两税合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的重大变化
4 “两税合一”的财政经济效应
    4.1 “两税合一”的财政效应
        4.1.1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4.1.2 对财政体制及宏观调控的影响
        4.1.3 对税收制度改革的影响
    4.2 “两税合一”的经济效应
        4.2.1 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4.2.2 对企业的影响
        4.2.3 对我国利用 FDI 的影响
        4.2.4 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调整的影响
5 实施“两税合一”应考虑的逻辑关系及配套措施
    5.1 处理好实施新税法与对外经济合作的关系
    5.2 处理好实施新税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5.3 处理好实施新税法与经济金融失衡的关系
    5.4 处理好实施新税法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浅议统一企业所得税制之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论文篇目辑览[J]. 耿正洁. 税收纵横, 1989(Z1)
  • [2]所得税国际化与中国所得税改革研究[D]. 宋凤轩. 河北大学, 2007(04)
  • [3]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设计的优化[D]. 高仕洁. 湖南大学, 2019(07)
  • [4]企业税制优化研究[D]. 李喜妍. 暨南大学, 2003(03)
  • [5]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D]. 彭莉. 中南大学, 2006(06)
  • [6]我国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研究[D]. 孙雁冰.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7]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所得税法问题研究[D]. 张颉. 中南大学, 2011(02)
  • [8]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问题研究[D]. 汪谦. 山东大学, 2005(01)
  • [9]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浅析[D]. 张迎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两税合一”的财政经济效应研究[D]. 黄丽颖.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浅谈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