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方案及复方乙脑注射液工艺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1](2014)在《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遵照循证医学原则,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梳理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证型的中医症候要素及结局转归,总结其病机、传变及预后规律,验证中医预案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对2011年乙脑中医预案进行完善。运用不同中医方案治疗乙脑患者,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乙脑中医治法,筛选有效中成药。从而系统深化乙脑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认识,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规范化体系的建立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间,现场考察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284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参照2009年中医药行业专项“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规律与诊疗方案的研究”(简称乙脑项目)课题组制定的中医预案,在急性期将所有病例分为轻型(毒蕴肺胃证)、普通型(毒损脑络证)、重型(毒陷心包证)、极重型(阴阳衰竭证),填写《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调查表》(CRF表),记录人口学资料,各症状、体征发生的程度、频次、出现时间、消失(或明显减轻)时间,中医证候及舌脉信息,中医辨证分型,住院时间,用药记录,结局判断,随访记录等。将CRF表记录的中医症候要素按照不同证型进行整理和排序。根据“乙脑项目”临床实施方案的分组方法,轻型、普通型病人纳入随机组,重型、极重型纳入队列组。通过计算机软件(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中央随机系统)生成随机数字,具体采用区组与动态随机结合方法,应用SAS9.1.3统计软件PROC PLAN程序进行随机化分配,将受试者所接受处理随机安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①中医辨证处方②柴石退热颗粒③抗病毒口服药④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高热、神昏、抽搐(乙脑三大主症)的治疗效果、对预后的影响。尤其以发热为切入点,观察中医治疗方案中有效药物的临床疗效。定量资料的描述将计算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定性资料描述各类的例数及百分数。统计学处理由SPSS16.0软件完成,两组可比性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进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组间比较用LSD法。P<0.05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指差别显著。结果1.病例资料:2012年本研究共观察乙脑病例284例,在急性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毒蕴肺胃型61例,占总例数的21.48%;毒损脑络型114例,占总例数的40.14%;毒陷心包型98例,占总例数的34.51%;阴阳衰竭型11例,占总例数的3.87%。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15岁,平均年龄5岁7月;男女比例为1.63:1。2.传变及预后规律:毒蘊肺胃证病在卫表,易于治愈;毒损脑络证为气分热甚,邪在中焦,或气营同病、有生风之兆,大部分临床可治愈。毒陷心包证为热毒内陷营分,耗气伤津,兼或营血同病,动风耗血,或兼湿热并重、痰湿内生,约30%病患预后欠佳;阴阳衰竭见热伤气阴,易成内闭外脱、亡阴亡阳之象,病情危重,须积极抢救生命。并且,乙脑病情变化较一般温病更迅速更危重。3.恢复期,近40%病情较轻者中医症候要素:纳差、便秘、乏力少言、低热、多汗、口渴、胸闷、恶心,或伴肢体痉挛、颈强;舌象:舌暗红、少苔、质干,舌淡暗、苔白厚、舌体胖大;脉象:脉细无力。另有23.8%例病情较重者中医症候要素:发热易反复、伴抽搐、神志不清、头痛,肢体强直、神志呆滞、记忆力下降、肢体瘫痪、失语、面肌瘫痪、性格改变;舌象:舌淡或暗红、苔白厚,舌暗或紫、有瘀斑瘀点;脉象:细涩、弦细。4.将两期五种中医辨证分型症候要素与2011年中医预案分型要素对比,发现两点不同之处:①部分发热者伴胸闷、纳差、便溏、苔薄白或白厚,提示暑热挟湿致病。②部分邪犯气营或营血同病者,病程较长、病情偏重,在恢复期有18%的病例出现肢体强直、神志呆滞、肢体瘫痪、失语、面肌瘫痪、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观察结束时仍有11.6%的病例出现残障,表现出痰瘀阻滞,经脉失养之证。5.临床疗效:观察结束时,分析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西医组的疗效,结果显示,随机组疗效:治疗组治愈率90.6%,好转率7.69%,无效率1.71%;对照组治愈率74.14%,好转率18.97%,无效率6.7%。队列组疗效:治疗组治愈率67.53%,好转率23.37%,无效率9.09%;对照组治愈率46.88%,好转率40.62%,无效率12.5%。随机组和队列组分别组内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大主症疗效分析:随机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72小时,对照组为96小时;队列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96小时,对照组为144小时;通过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研究组加用中医治疗组退热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组,治疗组神志完全复苏时间中位数为72小时,对照组为120小时;队列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85小时,对照组为132小时;通过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研究组加用中医的治疗组神志恢复正常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CRF表抽搐各类型的止痉情况,逐天进行记录,并与基线对比(观察第一天),结果显示:随机组治疗第三天,两组较基线均有缓解,且治疗组缓解优于对照组;队列组治疗第五天,两组较基线均有缓解,且治疗组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7.284例乙脑患者,治疗组194例均按照中医治疗方案执行,中药使用率达100%,治愈率为83.6%,其中服用柴石退热颗粒有44例,治愈率为93.18%;中医辨证处方33例,治愈率为81.82%;抗病毒口服液30例,治愈率73.33%、喜炎平注射液120例,治愈率84.16。8.其他中成药使用程度依次是:炎琥宁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四磨汤、保和丸等。中医辨证处方主方使用程度依次是:白虎汤、银翘散、三仁汤、清营汤、泻白散、竹叶石膏汤、沙参麦冬汤、羚角钩藤汤等。9.柴石退热颗粒治疗乙脑44例,平均退热起效时间为10.23±6.24h,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为68.92±18.54h;对照组治疗乙脑31例,平均退热起效时间为12.53±7.31h,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为106.55±24.83h;两者分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柴石退热颗粒治疗乙脑,对队列组病人治愈率优势大于随机组,在退热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神昏、抽搐、缩短疗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安全性检测: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不良事件发生与药物无关,极少数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本研究表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于夏季,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男性略多于女性。乙脑中医病机及传变规律基本符合卫气营血传变特点,乙脑传变更迅速,病情较一般温病更危重。通过对2012年临床中医症候要素的梳理,并与乙脑中医预案内容进行对比,证明乙脑项目中医预案对乙脑的分期分型辨证治疗符合临床实际,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发现2012年乙脑致病的特点为暑热挟湿,治疗原则在“清热解毒”基础上,注意湿热并除,加用淡渗利湿中药。并对2011年中医预案恢复期加以优化,增加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证。我们用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现代科研技术方法证实中医药在防治乙脑这种病毒感染类传染病中作用突出,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筛选出有效中成药如喜炎平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安宫牛黄丸等等。其中,柴石退热颗粒临床治疗乙脑效果主要表现在退热起效时间快、退热效力强、有效控制抽搐及减轻意识障碍,缩短疗程,同时,可以降低重症乙脑后遗症的发生。对重症病例的治疗优势尤为明显。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再发的经典传染病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深入发掘先辈治疗经验,对防治此类传染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以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为支撑,在细胞水平上对柴石退热颗粒抗乙脑病毒(JEV)的作用功效及作用靶点进行初步探索,为中药抗乙脑病毒提供客观实验依据,从而扩大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谱,同时,为下一步进行分子基因水平的研究以及整体动物试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BHK-21传代细胞株建立乙脑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实验用病毒的活性,以BHK细胞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再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干预细胞,通过不同给药方式,使用同步感染法和空斑减少计数测定病毒滴度,分别考察药物对JEV感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对病毒的直接杀伤作用,以及药物对JEV吸附、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和细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另设立利巴韦林药物对照组和病毒感染对照组。所得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组间比较用LSD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所有统计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著意义。结果1.乙脑感染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本实验所用JEV为强毒株,经活化后接种于BHK-21细胞,使细胞在48-72小时间发生细胞膜变圆、细胞染色质加深、细胞脱落、凋亡等病理变化,并且病毒在细胞传代3次后病变时间趋向稳定。2.药物细胞毒性实验:利巴韦林随着药物浓度的递增,显示出抑制细胞扩增的效应,在1600ug/ml浓度下可将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三倍,但不引起细胞凋亡;而柴石退热颗粒对细胞的毒性表现在对细胞的杀伤,当药液浓度达到320ug/ml时,大部分BHK-21细胞表现出坏死。柴石退热颗粒药液的最大无毒浓度(TD0)为160ug/ml,利巴韦林10ug/ml即可达到对乙脑病毒的抑制作用。3.药物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柴石退热颗粒40,80,160ug/ml组、利巴韦林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与柴石退热颗粒40ug/ml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160ug/ml组与利巴韦林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柴石退热颗粒对JEV的直接杀伤作用: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较病毒对照组,病毒滴度下降了约53333.3PFU/ml,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意义。5.柴石退热颗粒抑制JEV复制的作用靶点研究: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预处理细胞后感染病毒能降低其复制率,与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柴石退热颗粒80、160ug/ml组在病毒侵染细胞时给药,能一定程度阻断JEV的入侵,较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两浓度之间对病毒入侵的影响无差别;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作用于病毒在细胞内复制环节,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较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利用BHK-21传代细胞建立了乙脑病毒感染细胞的体外模型,观察柴石退热颗粒对乙脑病毒感染的抵制作用。结果显示,柴石退热颗粒在体外细胞模型上能较好的抑制乙脑病毒感染,且抑制作用与中药浓度呈正相关,高浓度组作用效果与利巴韦林相当。该药物抗JEV的作用机制表现在药物对JEV吸附、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和细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说明柴石退热颗粒对宿主细胞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杜松[2](2007)在《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体系,对急性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认知和临床诊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医学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其显著疗效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但出现了新型温病,一些原有温病由于气候、环境及医疗的一些因素在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与原来流行的疾病已有所不同,从而带来了医疗模式和治疗理念的变革。临床的治疗在传统的温病诊疗基础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以及对前人理论的研究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在原有温病理论基础上的新治则治法及新观点不断的产生。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整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运用温病理论应对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并研究这些诊疗经验对于原有的温病理论有何继承和发展,以期对温病理论的创新奠定基础。研究主要对危害重大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SARS五种急性传染病进行了现代文献研究。从疾病流行特点、中医温病诊疗理论基础、证候特点、治法方药四个方面对现代文献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整理,总结疾病发病特点、中医病因病机转化规律以及临床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疾病的经验和规律。同时根据文献研究内容对瘟疫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讨论这些经验对温病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从继承方面来说,认为当代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瘟疫类疾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在明清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当代诊疗瘟疫经验是对以温病大家吴又可、杨栗山、余师愚为代表的治疫学术思想的继承。从创新方面来说,当代对传染病发病、病因病机、疾病自身发展规律、疾病辨证论治模式,以及治则治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反映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温病辨证论治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对原有温病治疗禁忌在瘟疫中的应用,包括忌汗、忌妄自攻下、忌利小便、忌温补等,体现了当代中医独特的治疗经验。通过分析现代医学传染病诊疗理论对中医温病理论发展的影响及中医应用温病理论成功防治传染病的史实,可以为今后温病理论的创新发展带来启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代瘟疫的辨证论治禀承了明清温病大家对温病病因病机以及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基本遵循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辨证方法,借鉴了温病理论的学术特色和温病大家诊疗疾病的学术经验。2.随着突发流行性疾病与病毒变异的加速,中医学从病邪侵犯人体而反映的征象进行辨证论治的干预优势越来越明显。3.五种传染病共同特点是发病及传变迅速,卫气营血界限殊难分清,其病理传变不完全符合卫气营血、三焦传变规律。因此,根据病邪侵犯人体的外在表现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是防治疫病的有效途径。4.当代瘟疫辨证论治模式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转变,强调在辨病基础上掌握中医辨证特点,并且在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李耘[3](2014)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型与人基因多态性、相关细胞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收集2011年和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乙脑病例,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空白组、乙脑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血中IL-10、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观察其有无统计学差异,探讨(1)乙脑不同中医证型与IL-10、TNF-α和IFN-γ水平的关系;(2)IL-10、TNF-α和IFN-γ在乙脑的脑组织损伤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3)探究乙脑不同阶段症状与细胞因子的关联性,揭示其本质与物质基础。为今后流行性乙型脑炎分型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为中医标准化进程提供新思路。采集2011和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乙脑)的标本,收集乙脑毒损脑络、毒陷心包证临床资料,采集与检测理化指标、筛选中医证候易感基因相关的试验标本。采用Taqman法测定基因分型,统计不同组别间的多态性,旨在找到IL-10启动子区域中的位置-592和IFN-γ启动子区域中的位置-1616与乙脑患者疾病易感性、分型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方法:全部84例患者均来源于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传染科住院部和门诊患儿。研究组包括毒损脑络组患者30例(男17,女13),平均年龄6.62±4.01岁;毒陷心包组患者30例(男18,女12),平均年龄5.16±2.79岁。对照组为同期于门诊体检的患者24例(男14,女10),平均年龄5.58±3.20岁。全部受检者于入院后或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ml(用EDTA抗凝),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后,分离出上层血清分装后置于-800C冰箱冷冻保存。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人外周血IL-10、TNF-α和IFN-γ的含量,人白介素10ELISA试剂盒、人肿瘤坏死因子αELISA试剂盒、人γ干扰素ELISA试剂盒由博士德提供。检测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生物实验室内按试剂说明完成。全部数据以±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t检验及方差分析。研究中的所有受试者(n:297)为2011年6月到2012年9月乙脑流行季节的知情同意的患者。其中,有66例为毒损脑络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及IgM抗体阳性诊断),39例为毒陷心包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及IgM抗体阳性诊断),乙脑患者均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传染科住院部患儿,另外192例为空白组患者,均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体检儿童。全部受检者于入院后或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ml(用EDTA抗凝)置于-80℃冰箱冷冻保存。使用康为世纪通用型柱式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在武汉市一医院生物实验室提取基因组DNA,用TaqMan探针荧光PCR方法测定基因分型,引物和荧光探针由金唯智公司设计合成。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该数据用卡方检验(χ2)使用标准的统计软件,p<0.05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频率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试验法统计。使用PLINK软件来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χ2值,比值比和95%置信区间的值。研究结果①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各与空白组血清中IL-10水平对比,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血清中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毒陷心包组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高于毒损脑络组,二者有显著差异。②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与空白组血清中IFN-γ水平对比,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血清中IFN-γ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毒陷心包组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毒损脑络组,二者有显著差异。③毒陷心包组的意识障碍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毒损脑络组,二者有显著差异。④毒陷心包组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毒损脑络组,二者有显著差异。⑤将60例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与其周围血中IL-10水平进行Pearson等级相关检验,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76,P=0.032<0.05具有显著相关。⑥将60例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与其周围血中IFN-γ水平进行Pearson等级相关检验,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24,P=0.001<0.01具有显著相关。⑦IFN-γ启动子区域-1616位点TT纯合子频率与TC加CC的频率的比较在乙脑组(即所有乙脑患者,包括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和空白对照组间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TT vs TC+CC:Χ2=4.79,P=0.0287**<0.05)。⑧IL-10启动子区域-592位点CC纯合子频率与CA加AA的频率在乙脑组(即所有乙脑患者,包括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时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CC vs CA+AA:Χ2=3.93,P=0.0475**),另外,等位基因频率C比A的频率在乙脑组(即所有乙脑患者,包括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和空白对照组间比较,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C vs A:Χ2=5.344,P=0.021**<0.05,OR=0.638,95%CI=0.44-0.94)。⑨等位基因频率C比A的频率在毒损脑络组和空白对照组间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C vs A:Χ2=4.045,P=0.044**<0.05,OR=0.634,95%CI=0.41-0.99)。研究结论1. IL-10、IFN-γ水平在毒损脑络型和毒陷心包证型比较时,含量有统计学意义,提示IL-10、IFN-γ可作为临床分型的依据,为中医卫气营血传变提供依据,并可作为感染程度、脑损伤指标之一运用于临床。2.IL-10具有抑制炎症因子,防治细胞过度损伤的功能,因此IL-10水平可间接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本实验反映了IL-10水平与意识障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提示IL-10能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和炎症的严重程度,故可作为临床辨证分型的依据。3.本实验反映了IFN-γ水平与意识障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提示IFN-γ能反映出脑组织损伤程度,亦能提示邪入营血,内扰心神,因此可以作为临床辨证分型、判断疾病轻重的依据。4. IFN-γ的-1616位点纯合子TT基因型更不容易患流行性乙型脑炎;5.IL-10的-592A等位基因的受试者更容易患流行性乙型脑炎,纯合子CC基因型更不容易患乙脑。在个性化医疗的时代,了解基因突变和传染病的易感性之间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病人疾病可能的预后,可提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刘志勇[4](2013)在《流行性乙型脑炎PCR检测病毒和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对201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集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乙脑)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2011年和2012年收集的乙脑病例,从证候分型和中医证候方面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明确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证侯特点和中医命名、病因、病机、演变规律及中医药疗效优势,探索解决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三大主证问题,形成中医药防治乙脑的理论体系,为救治乙脑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促进中医药防治乙脑的技术方法和方案的制定。研究方法:(1)采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标本共145份,通过巢式PCR,实时荧光PCR,BHK‐21细胞培养以及接种2‐3日龄乳鼠等方法,检测并分离乙脑病毒。(2)研究现场:研究现场主要是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重庆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因为上述的几家医院分别是各省的传染病医院,一旦上述省份有乙脑流行,都会把患者转入这几家医院治疗,所以保证了患者的集中性和全面性。另外这几家医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研究周期内,具备相对固定的数据管理人员。(3)研究对象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重庆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在2011年‐2012年收治的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卫生部《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2008年版)临床诊断。②血清或脑脊液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的病例。排除标准:①血清或脑脊液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阴性的病例。②未进行血清或脑脊液检测的病例。(4)实验室检测主要是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用免疫荧光法或E LISA法检测患者发病初期的血液或脑脊液中的病毒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用免疫荧光法或E LISA检测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乙脑特异性抗体,具有早期诊断意义。取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由各医院检验科分别检测。(5)研究方法现场考查2011年和2012年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重庆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乙脑患者。根据患者的病例和CRF表,填写“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调查表”,内容有: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入院和出院时间、典型症状、体征、中医辨证、出院时恢复情况等。根据调查表对乙脑发病临床症状和中医辨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本实验仅从儿童乙脑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到1株乙脑病毒,命名为CQ11-66,该病毒能致2-3日龄乳鼠死亡,也能使BHK-21细胞发生细胞病变效应。(2)2011年和2012年共收集病例472例,发病大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其中男性患者271例,女性患者201例,男女之间的比例为1.05:1。5岁以下的儿童225例,6-10岁的儿童173例,大于10岁的患者74例。有450例患者来自农村,居住环境简陋,附近有养猪场或自家养猪,没有防蚊措施。(3)临床症候:2011年和2012年乙脑患者主要观察的症候分别是发热445例(94.30%)、头痛108例(22.90%)、呕吐43例(9.10%)、抽搐157例(33.30%)、意识障碍360例(76.30%)、呼吸异常20例(4.20%)、纳差375例(79.40%)、乏力418例(88.60%)。(4)病因证候特点: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证候特点是:毒邪195例,占100%;暑热之邪148例,占75.9%,夹湿邪152例,占77.9%;内陷者146例,占74.9%;轻型、普通型表示卫表轻证,出现发热,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较少。重型毒陷心包出现抽搐、嗜睡及烦躁不安等症状。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证候特点是:毒邪277例,占100%;暑邪256例,占92.4%;热邪258例,占93.1%;夹湿邪213例,占76.9%;内陷者216例,占78.0%;轻型、普通型表示卫表轻证,出现发热,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较少。重型毒陷心包出现抽搐、嗜睡及烦躁不安等症状。亡阴1例,占0.4%;亡阳6例,占1.4%,转到危重病房治疗。(5)辨证分型:2011年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195例,证型分布:毒蕴肺胃35例,占17.9%;毒损脑络98例,占50.3%;毒陷心包62例,占31.8%,未见阴阳衰竭、气阴两伤证型。2012年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277例,证型分布:毒蕴肺胃61例,占22.0%;毒损脑络115例,占41.5%;毒陷心包90例,占32.5%,阴阳衰竭11例,占4.0%,未见气阴两伤证型。(6)临床疗效:2011年随机对照组疗效:治疗组共54例,其中痊愈51例,好转3例,治愈率,94.40%,好转率5.60%;对照组共43例,痊愈38例,好转5例,治愈率88.40%,好转率11.60%。队列研究组疗效:治疗组共51例,其中痊愈45例,好转6例,治愈率88.20%,好转率11.80%;对照组共47例,痊愈35例,好转11例,死亡1例,治愈率74.50%,好转率23.40%,死亡率2.10%。2012年随机对照组疗效:治疗组共119例,其中痊愈99例,好转20例,治愈率83.20%,好转率16.80%;对照组共57例,痊愈42例,好转13例,治愈率73.70%,好转率26.30%。队列研究组疗效:治疗组共69例,其中痊愈50例,好转18例,死亡1例,治愈率72.50%,好转率26.10%,死亡率1.40%;对照组共32例,痊愈22例,好转6例,死亡4例,治愈率68.80%,好转率18.80%,死亡率12.50%。(7)三大主症:2011年随机对照组: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意识清醒、平均缓解抽搐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5.12±2.20)天、(3.35±1.42)天、(3.8±2.20)天、(20±2.50)天。对照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意识清醒、平均缓解抽搐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8.26±1.56)天、(7.58±1.39)天、(7.4±1.30)天、(26±1.86)天。2011年队列研究组: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意识清醒、平均缓解抽搐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5.50±1.30)天、(5.84±1.03)天、(2.23±1.19)天、(23±2.19)天。对照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意识清醒、平均缓解抽搐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8.74±1.42)天、(9.72±1.61)天、(5.47±1.39)天、(29±1.87)天。2012年随机对照组: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意识清醒、平均缓解抽搐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5.68±1.98)天、(4.76±1.39)天、(4.19±2.18)天、(19±3.10)天。对照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意识清醒、平均缓解抽搐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9.26±2.29)天、(8.43±1.26)天、(8.26±1.27)天、(24±1.29)天。2012年队列研究组: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意识清醒、平均缓解抽搐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5.50±1.30)天、(6.72±1.17)天、(2.69±1.23)天、(28±2.76)天。对照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意识清醒、平均缓解抽搐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7.98±1.69)天、(10.12±1.79)天、(6.47±1.29)天、(30±1.29)天。结论1.本研究是重庆市首次从儿童乙脑患者脑脊液标本中检测并分离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命名为CQ11-66。2.从近3年的临床观察,根据叶天士“夏暑发自阳明”,暑温病,以暑邪为患,暑性炎热,暑邪致病,多见火热之证;暑季潮湿,常有暑中夹湿之候;暑热耗气伤阴,故后期又有气阴两亏之状。乙脑病机是暑热毒邪侵入人体,迅速里传,气营两燔为主,既有温病传变的共性,又有自身演变的特殊性。初步提炼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核心病机。3.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候规律,毒蕴肺胃型主要表现为微恶寒,发热,头痛,神志清楚,伴有恶心,口渴,喜饮,少抽搐等证候;毒损脑络型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嗜睡昏蒙,偶有抽搐发作等证候;毒陷心包型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剧烈头痛,躁动或狂躁,昏迷,反复抽搐等症状;阴阳衰竭型病势险恶,主要表现高热,体若燔炭,迅速陷入深昏迷,顽固、持续的抽搐,呼吸气粗或急促无力,呼吸不规则,出现急性亡阴亡阳症状,如颜面苍白晦暗、口唇紫绀,汗多如油,手足厥冷等证候。4.临床分型中,根据2009年中医药行业专项《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规律与诊疗方案的研究》课题组制定中医预案,基本确立乙脑的有毒蕴肺胃、毒损脑络、毒陷心包和阴阳衰竭。从近2年临床观察和分析,毒陷心包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毒损脑络、毒蕴肺胃。高热、抽搐和意识障碍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三大主证,以毒损脑络、毒陷心包型多见;发热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常见症状,抽搐在毒蕴肺胃和毒损脑络发作较少,在毒陷心包证型中比较常见。患者体温越高,抽搐发作次数就越多,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就越长。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机和传变特点,主要体现在暑热毒、常夹湿、喜内陷、易动风、伤气阴、亡阴阳。毒邪贯穿整个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过程,这为确立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原则奠定基础。进一步认识乙脑病的传变符合卫气营血及三焦演变规律,但不拘泥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的规律。6.在治疗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中医辨证治疗,轻型(毒壅肺胃)治疗“宜清不宜下,重用石膏”,故宜辛寒清气,应用白虎汤和银翘散加减;普通型(毒损脑络)清热解毒,凉营醒脑,应用清营汤加减。重型(毒陷心包)清热解毒、凉血熄风,应用清瘟败毒饮和止痉散加减。极重型(阴阳衰竭)要分亡阴应用救逆汤加生脉注射液;亡阳应用通脉四逆汤加参附注射液;同时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在高热、神昏、抽搐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子芸[5](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王玉贤[6](2015)在《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因素。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作为当代传染病常见五大症候群之一,属于中医“疫痉”的范畴。以发热伴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往往起病急、传变快、病情凶险,普遍存在神经细胞的破坏和出血、脑损伤,预后往往较差,治疗不及时常常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全球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目前西医对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传染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和保护神经细胞、对症支持治疗等手段,没有特效的的治疗药物。而中医在脑炎脑膜炎的防治方面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较西医更为积极和主动的治疗优势越来越凸显。中医可以对一些未知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早期进行辨证论治,比西医应对更为积极。同时中医治疗副作用少,还能弥补疫苗研发的滞后。中医古籍蕴含了丰富的传染病诊治知识,对当代传染病的诊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挖掘、整理古今文献中痉病、疫痉的证候特征和诊治规律,理清痉病、疫痉的病因病机,阐明其证素特征,探讨疫痉的发病机制和证治规律,能为当代发热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可丰富当代痉病的辨证论治。本研究从脑炎脑膜炎症候群入手,以生物学功能为基础,根据中医“以症为据”的辨证思想,对痉病与疫痉相关的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探讨痉病、疫痉的理论源流和古今诊治经验,为疫痉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治提供借鉴,服务于中医临床和研究,提高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能力。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痉病文献的系统回顾和学术源流探讨。将文献整理与学术史结合,对痉病的定义、分类以及其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结合时代特征和医学发展,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辨治特点及演变规律,探讨痉病辨治的学术源流,同时也为下一步痉病的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第二部分建立痉病古籍医案数据库。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医论,提取其中医案部分的内容,建立痉病古籍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运用数挖掘和复杂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痉病症状、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等。第三建立疫痉现代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整理近30年来中医治疗疫痉类疾病乙脑、流脑的临床文献,应用数据挖掘和复杂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疫痉的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此外,还对历代痉病医案中具有疫痉临床表现的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的医案进行症状、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的对比分析,探讨古今治疗疫痉类疾病的异同。研究方法:1、历代痉病医案的收集。根据《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参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将文献整理与学术史研究结合,进行痉病、疫痉学术源流的探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医论,提取其中痉病医案部分的内容,建立历代痉病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2、现代疫痉医案的收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整理的传染病期刊文献数据库光盘为基础,选择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数据库为研究对象(1984年-2010年),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补充检索2011-2013年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or流行性脑脊髓膜炎or乙型脑炎or乙脑or流脑”and“中医or中药or中医药or中西医结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医案建立数据库。3、数据的采集及规范化和统计方案的制定。制定研究手册,对病名、症状、证型、治法、中药进行规范处理,医案由专人采集、专人复核,保证数据来源标准的统一性。数据规范化处理过程中,按照各种规范化处理的相关标准进行,避免数据丢失和重复。4、证素的提取。根据《证素辨证学》中的症状辨证素量表,参考《中医诊断学》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对数据挖掘出的相关症状群进行证素提取。同时采用由证名直接提取证素的方法,并对两种方式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5、进行痉病、疫痉医案数据挖掘。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数据挖掘方法和复杂网络分析软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症状与和症状、药物与药物、症状与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痉病、疫痉的症状规律、证素特征和用药规律等,寻找数据潜在关系。6、进行历代医案中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证素特点和临床用药特点的对比分析,总结疫痉发痉期的主要证素特征并提出用药建议。研究结果:1、痉病、疫痉的学术源流。①先秦时期是痉病外感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初步形成。《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初步提出痉病外邪致痉的病因,对外伤痉病和内科痉病有初步的认识,初步奠定了痉病辨证论治的基础。②两汉时期提出痉病病名和丰富了痉病病因。张仲景明确提出痉病的病名,并见痉病分为刚痉和柔痉论治,提出外感风寒湿邪、阴血内亏、误治伤津是痉病形成的主要原因。③魏晋隋唐时期针灸治疗痉病大发展。痉病的针灸治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④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气虚、血虚致痉的病机。陈无择提出血虚外感致痉的病因,朱震亨提出气虚致痉的观点。⑤明代内伤致痉病机学说大发展。张景岳明确提出了“内伤致痉”的理论,其病机“总属阴虚之证”。⑥清代温病学家丰富和发展了痉病的辨治理论。王清任提出气虚血瘀致痉的观点,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提出“热盛伤津,肝风内动”致痉,薛生白提出“湿热入络”、“隧中”致痉的理论,丰富了外感致痉理论的内容。吴鞠通对痉病概括为寒、热、虚、实四大纲。“滋营液以治本,疏风湿以治标”成为后世治疗痉病的基本治则,疫痉学说也渐渐萌芽成熟。⑦近现代提出疫痉的病名并从疫病论治。近现代医家将具有传染性的痉病命名为疫痉,并积极开展疫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2、痉病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①痉病的症状以发热、神昏、抽搐、脉数、谵语、口干、烦躁、头痛为核心症状,其病机与热、闭、阴伤有关,其病位与脑(心神)、经络有关。②痉病的病位证素为脑(心神)、经络、肝,病性证素为闭、动风、热、血热、阴虚。③痉病治疗用药多为补益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健脾化痰药、缓急止痛药等,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和石膏、板蓝根、甘草以及石膏、知母、甘草为常用药对。④发热、抽搐、神昏、拘挛是痉病治疗中主要针对的症状,发热常用犀牛角、黄芩、栀子、知母、羚羊角、钩藤、连翘、石膏、石菖蒲、黄连、牡丹皮等,抽搐常用犀牛角、羚羊角、玄参、麦冬、黄芩、当归、甘草、石膏、白术、茯苓等,神昏常用犀牛角、玄参、石菖蒲、黄连、知母、羚羊角等,拘挛常用阿胶、桂枝、白芍、生地黄、犀牛角等。3、疫痉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①发热、神昏、抽搐、痰鸣为疫痉的四大主症,其病机与热、痰、风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脑。②疫痉的病位证素是脑(心神)、经络、肝、大肠4种,主要病性证素是闭、动风、热、痰、血热、暑、湿7种。③疫痉治疗常运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的药物,大黄与芒硝、石膏与知母、生地黄与牡丹皮、石膏与大青叶、石菖蒲与郁金、连翘与金银花、石膏与板蓝根、石膏与水牛角、石膏与玄参、石膏与栀子、石膏与连翘是当代疫痉治疗常用的药对。④发热、神昏、抽搐、项强是疫痉治疗中最为关注的四大症状,常使用金银花、板蓝根、白芍、黄芩、知母、大青叶、全蝎、蜈蚣、赤芍、黄连、芒硝等药物治疗。其中发热常用金银花、知母、石膏、大青叶、连翘、钩藤、全蝎等,抽搐常用犀牛角、石膏、羚羊角治疗。4、痉病与疫痉的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对比。①二者除了具有阴虚、热、热盛津伤、风热外袭、阳明热盛、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外,痉病还有脾虚的病机,而疫痉还突出了暑、湿、痰、气虚血瘀的病机。②痉病与疫痉证素基本相同而小有差别,其差别在于疫痉具有病位证素大肠和湿、阳亢、暑的病性证素,而痉病具有阴虚的病性证素方面。③在治疗上二者均选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药,而痉病还常常使用补虚药。古代医家在抽搐的治疗上除了使用平肝熄风、清热止痉药物外,还注意使用养血柔筋药物,值得现代医家借鉴。④痉病古今辨证思路基本一致性,但在用药上历代医家对于通络药、除湿药的运用不多;目前的乙脑、流脑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虽可以归为疫痉的范畴,但疫痉的治疗不能完全参照乙脑、流脑的现行标准,乙脑、流脑具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性,而疫痉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疫痉的范围和症状,制定相关的诊疗指南。5、历代类疫痉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医案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认为类疫痉病位与脑(心神)、肝、经络、肺有关,治疗上常采用清热解毒、清火利湿、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治法,常用药物有木通、栀子、淡豆豉、玄参、桑叶、菊花、葛根、甘草、生地黄、知母、桂枝、甘草、白芍、石菖蒲、郁金、苦杏仁、桑叶、菊花、玄参、生地黄、麦冬、连翘、甘草等。现代医家对于疫痉发痉期的认识是病在脑(心神)、肝、经络、大肠、小肠,病性为闭、动风、热、血热、湿、痰,认识到了热结阳明、阳明腑实和痰热胶阻、内闭心神的病机,对于疫痉的热、血热性质有了新的体会,丰富了疫痉的临床治疗。结论:1、本论文以年代为纲,通过对历代主要医家痉病论治观点的分析,总结其学术思想,梳理了从先秦时期到现代文献中痉病、疫痉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痉病和疫痉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辨治特点。归纳而言,痉病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奠定了痉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痉病正式定义、分类和提出治法方药。随后陈无择提出血虚外感致痉的观点,朱震亨提出气虚致痉的观点,张仲景明确提出“阴虚致痉”的理论。清代温病学大发展,痉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和详细的总结,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进一步丰富了痉病的辨证,提出“热极生风”、“湿热入络”和“隧中”的概念,吴鞠通对痉病以寒、热、虚、实四大纲统之。此外,王清任还提出“气虚血瘀”致痉的理论。近代医家严苍山、秦伯未等正式提出疫痉的病名,当代王永炎院士等学者提出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以称为疫痉,从疫痉的角度进行论治。2、痉病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痉病临床以发热、神昏、抽搐、脉数、谵语、口干、烦躁、头痛为主要症状,具有发热伴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其病性证素为闭、动风、热、血热、阴虚,其病位为脑(心神)、经络、肝。痉病治疗用药多为补益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健脾化痰药、缓急止痛药等,而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和石膏、板蓝根、甘草以及石膏、知母、甘草为常用药对。对于神昏、发热、拘挛、抽搐的症状,历代医家常用犀牛角、连翘、石膏、症状、石菖蒲、黄连、阿胶、知母、钩藤等药物治疗。3、疫痉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发热、神昏、抽搐、痰鸣为疫痉的四大主症,其病机与热、痰、风密切相关。疫痉的病位证素是脑(心神)、经络、肝、大肠,病性证素是闭、动风、热、痰、血热、暑、湿。疫痉治疗常运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的药物,大黄与芒硝、石膏与知母、生地黄与牡丹皮、石膏与大青叶、石菖蒲与郁金、连翘与金银花、石膏与板蓝根、石膏与水牛角、石膏与玄参、石膏与栀子、石膏与连翘是当代疫痉治疗常用的药对。针对疫痉发热、神昏、抽搐、项强等症状,现代医家常用金银花、板蓝根、白芍、黄芩、知母、大青叶、全蝎、蜈蚣、赤芍、黄连、芒硝等药物治疗。4、痉病与疫痉的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对比。痉病与疫痉均具有阴虚、热、热盛津伤、风热外袭、阳明热盛、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此外痉病存在脾虚、阴虚的病机,而疫痉则突出了暑、湿、痰、阳亢、气虚血瘀的病机。在病位证素方面,疫痉除了病在脑(心神)、经络、肝外,还病在大肠。在治疗上二者均使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药,痉病还常常使用补虚药。5、数据挖掘结果显示痉病的辨证与现行教材及权威中医著作基本相符,体现了古今辨证思路的一致性,但在用药上历代医家对于通络药、除湿药的运用并不多;目前的乙脑、流脑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虽可以归为疫痉的范畴,但疫痉的治疗不能完全参照乙脑、流脑的现行标准,乙脑、流脑具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性,而疫痉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疫痉的范围和症状,制定相关的诊疗指南。6、通过历代类疫痉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医案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认为类疫痉病位在脑(心神)、肝、经络、肺,常采用清热解毒、清火利湿、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治法,常用药物有木通、栀子、淡豆豉、玄参、桑叶、菊花、葛根、甘草、生地黄、知母、桂枝、白芍、石菖蒲、郁金、苦杏仁、麦冬、连翘等。现代医家认为疫痉发痉期病在脑(心神)、肝、经络、大肠、小肠,病性为闭、动风、热、血热、湿、痰,认识到阳明腑实和痰热闭窍的病机,对于疫痉热、血热的病理特征有了新的体会,常采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和息风止痉的治法,常用药物为板蓝根、金银花、石膏、全蝎、钩藤、大青叶等。
余泱川[7](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著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著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著、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著作;著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著、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著、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著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著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著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重庆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组[8](197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报导》文中指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常见传染病。解放前本病病死率很高。解放后,广大医务人员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病死率下降到10%左右,一些先进地区已控制在5%以下。现将国内某些地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的情况,综合报导如下: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9](197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方案及复方乙脑注射液工艺过程》文中研究指明 乙型脑炎是流行于夏秋之间的传染病,病死率高,又有较严重的后遗症,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广大劳动人民健康威胁很大。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一九六八年夏天。我们在广泛吸取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一个用中医药治疗乙脑的方案,采用辩证分型和将中药制成注射液肌
崔庆科[10](2020)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机理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收集过敏性紫癜作用靶点,随后整合数据获得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病靶点。通过Cytoscape3.2.1构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构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病靶点PPI网络,研究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2.运用UPLC-Q-Orbitrap-MS法分析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化学成分:选用安捷伦SB 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3.0 mm×50 mm,1.8μm),采用梯度洗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3.采用基于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HSP患儿和健康儿童的尿液进行分析,通过UPLC-Q-TOF/MS分析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对儿童尿液代谢物变化的影响,寻求过敏性紫癜的生物标志物。4.(1)对171例HSP患儿的相关检验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调查HSP患儿一般情况、发病月份、发病情况、伴随病症、一般炎症指标、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情况、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等相关指标。(2)收集HSP患儿晨起空腹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IL-6、IL-8、TNF-α、IgA1、IgA/FcαRI(CD89)数值。(3)用含有HSP患儿血清的F12k培养基培养HUVECs细胞并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进行干预,用ELISA法检测IL-6、IL-8、TNF-α、IgA/FcαRI(CD89)数值,Western blot检测Syk、p-Syk、PI3K、p-PI3K蛋白表达。结果:1.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包含9个单味药,206个活性化合物,以及40个治病靶点。PPI网络包含39个靶点蛋白,关键蛋白涉及IL6、INS、VEGFA等。基因本体(GO)条目14个,涉及脂多糖的反应、缺氧的反应、药物的反应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4条,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2.结合文献报道和质谱数据,通过串联质谱对小儿紫癜疹消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共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10个黄酮类成分,4个蒽醌类成分,2个萜类成分,2个紫草呋喃类成分,1个甾醇苷类成分,1个多酚类成分,1个木脂素类成分。3.筛选出92个尿液中的代谢物作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共鉴定出其中15个代谢物,可能是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尿液代谢标记物的区别。4.(1)急性期HSP患儿一般炎症指标均有所上升,提示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诱因;HSP患儿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水平存在紊乱,其血清IgA、补体C3水平HS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SP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以腺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为主。(2)急性期HSP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IgA1、IgA/FcαRI(CD89)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P患儿血清刺激后HUVECs上清液IL-6、IL-8、TNF-α、IgA/FcαRI(CD89)水平表达升高(P<0.05),运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干预后其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手段初步预测了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UPLC-Q-Orbitrap-MS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地鉴别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化学成分,有助于揭示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3.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尿液存在代谢标记物的区别,可为疾病鉴别、证型诊断、疾病治疗中提供方法。4.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发挥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有关。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方案及复方乙脑注射液工艺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方案及复方乙脑注射液工艺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图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症候要素与辨证分型及治疗的分析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疗效评价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研究方法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急性期、恢复期中医症候特点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
2.1.1 一般资料 |
2.1.2 乙脑急性期中医症候特点 |
2.1.3 乙脑患者恢复期中医症候特点 |
2.2 临床疗效及中药使用情况 |
2.2.1 一般资料 |
2.2.2 临床疗效 |
2.2.2.1 疗效比较 |
2.2.2.2 三大主症治疗情况 |
2.2.3 中药使用情况 |
2.3 对乙脑预案中医辨证分型的中医辨证要素梳理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乙脑致病的认识 |
3.2 中医温病辨证体系 |
3.3 中医对乙脑辨证及治疗的认识 |
3.4 本研究对乙脑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
3.5 本研究对乙脑中医治疗方法的探讨 |
第二节 柴石退热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疗效评价标准 |
1.6 研究方法 |
1.7 治疗方法 |
1.8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体温 |
2.3 疗效 |
2.4 抽搐、神昏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
2.5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
3.讨论 |
3.1 乙脑的治疗现状 |
3.2 中西医对发热的认识及治疗 |
3.3 柴石退热颗粒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3.4 本次临床观察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
第二章 柴石退热颗粒对乙脑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柴石退热颗粒对 BHK-21 细胞的毒性测定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1 JEV 流行病学特点、生物学特点及致病性特性 |
3.2 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及 BHK-21 细胞系 |
3.3 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二节 柴石退热颗粒对 JFV 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1 JEV 的侵染和复制 |
3.2 药物抗病毒的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方法 |
3.3 西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认识 |
3.4 中药抗病毒作用的认识 |
3.5 柴石退热颗粒抗 JEV 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分析 |
3.6 不足与展望 |
第三章 小结 |
讨论 |
1. 中医辨证分型的症候要素及转归分析 |
2. 乙脑中医恢复期辨证分型的完善 |
3. 乙脑中医治法及有效中药的研究 |
4. 柴石退热颗粒抗乙脑病毒的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
参考文献 |
附录 2: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预案(中医部分)2011 年版 |
附录 3:CRF 表 |
附录 4:图表 |
附录 5: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2)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中医温病理论溯源 |
1.1 温病及瘟疫理论发展概况 |
1.2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医学及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
2 相关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
2.1 温病的概念 |
2.2 研究病种的筛选及时间范围 |
2.3 文献研究方法与标准 |
2.3.1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
2.3.2 研究方法 |
研究内容 |
1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文献研究 |
1.1 文献概况 |
1.2 文献分析结果 |
1.2.1 流行特点 |
1.2.2 诊疗理论基础 |
1.2.3 证候特点 |
1.2.3.1 乙脑中医症状学研究 |
1.2.3.2 乙脑中医证候特点 |
1.2.3.2.1 乙脑分型 |
1.2.3.2.2 乙脑中医辨证 |
1.2.4 治法方药 |
1.2.4.1 乙脑治疗原则 |
1.2.4.2 乙脑辨证论治 |
1.2.4.2.1 乙脑分型论治 |
1.2.4.2.2 乙脑分证论治 |
1.2.4.3 乙脑临床诊疗特点 |
2 麻疹临床文献研究 |
2.1 文献概况 |
2.2 文献分析结果 |
2.2.1 流行特点 |
2.2.2 诊疗理论基础 |
2.2.3 证候特点 |
2.2.3.1 麻疹中医症状学研究 |
2.2.3.2 麻疹中医证候特点 |
2.2.3.2.1 麻疹分期 |
2.2.3.2.2 麻疹中医辨证 |
2.2.4 治法方药 |
2.2.4.1 麻疹中医分期分证结合论治 |
2.2.4.2 麻疹合并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治疗 |
2.2.4.3 麻疹临床诊疗特点 |
3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文献研究 |
3.1 文献概况 |
3.2 文献分析结果 |
3.2.1 流行特点 |
3.2.2 诊疗理论基础 |
3.2.3 证候特点 |
3.2.3.1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症状学研究 |
3.2.3.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证候特点 |
3.2.3.2.1 流行性出血热分期 |
3.2.3.2.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辨证 |
3.2.4 治法方药 |
3.2.4.1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 |
3.2.4.2 流行性出血热辨证论治 |
3.2.4.2.1 流行性出血热分期论治 |
3.2.4.2.2 流行性出血热分证论治 |
3.2.4.3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疗特点 |
4 流行性感冒临床文献研究 |
4.1 文献概况 |
4.2 文献分析结果 |
4.2.1 流行特点 |
4.2.2 诊疗理论基础 |
4.2.3 证候特点 |
4.2.3.1 流感中医症状学研究 |
4.2.3.2 流感中医证候特点 |
4.2.3.2.1 流感分型 |
4.2.3.2.2 流感中医辨证 |
4.2.4 治法方药 |
4.2.4.1 基本治法 |
4.2.4.2 流感辨证论治 |
4.2.4.2.1 按患者体质辨证论治 |
4.2.4.2.2 辨病性寒热论治 |
4.2.4.2.3 按卫气营血传变辨证 |
4.2.4.3 流感临床诊疗特点 |
5 SARS临床文献研究 |
5.1 文献概况 |
5.2 文献分析结果 |
5.2.1 流行特点 |
5.2.2 诊疗理论基础 |
5.2.3 证候特点 |
5.2.3.1 SARS中医症状学特征 |
5.2.3.2 SARS中医证候特点 |
5.2.3.2.1 SARS中医分期 |
5.2.3.2.2 SARS中医辨证 |
5.2.4 治法方药 |
5.2.4.1 SARS辨证论治 |
5.2.4.1.1 SARS分期论治 |
5.2.4.1.2 SARS分证论治 |
5.2.4.2 SARS临床诊疗特点 |
5.2.4.2.1 SARS治疗经验 |
5.2.4.2.2 SARS新型瘟疫特殊之处 |
讨论 |
1 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 |
1.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
1.2 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
1.3 当代温病临床实践对瘟疫大家学术经验的继承 |
1.3.1 对吴又可学术思想的继承——开达膜原,攻下逐邪 |
1.3.2 对杨栗山学术思想的继承——升清降浊,透表通里 |
1.3.3 对余师愚学术思想的继承——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
2 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创新 |
2.1 50年间温病辨证论治变化的趋势 |
2.1.1 病因认识的变化 |
2.1.2 发病特点以及病理传变的变化 |
2.1.3 辨证治疗方面的变化 |
2.1.3.1 从辨证论治到病证结合论治模式的转变 |
2.1.3.2 瘟疫诊疗经验对治则治法的影响 |
2.1.3.2.1 "截断扭转"疗法的提出 |
2.1.3.2.2 治则治法的进一步完善 |
2.2 现代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
2.3 瘟疫诊疗成功经验所带来的启示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型与人基因多态性、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名的认识 |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病机 |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辩证论治 |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细胞因子水平与乙脑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 |
1 病例选择 |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西医诊断标准 |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及中医辩证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一般情况 |
3 试验方法 |
3.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2 血样采集及处理 |
3.3 检测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研究组与空白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
4.2 |
4.2.1 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中 IL-10 含量的变化 |
4.2.2 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中 IFN-γ含量的变化 |
4.2.3 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中 TNF-α的变化 |
4.3 毒损脑络组和毒陷心包组患者 IL-10、IFN-γ含量的差异与症状的关系 |
5 讨论 |
5.1 中医学对乙脑的认识 |
5.2 流行性乙型脑炎证型及细胞因子 |
5.3 IL-10、IFN-γ含量与意识障碍程度的关联 |
6 结论 |
7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 IL-10、INF-Γ基因多态性与证型之间的关系 |
1 背景 |
2 试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提取 DNA 操作步骤: |
2.3 基因分型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受试者的人口学特征 |
4.2 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综述 |
第一章 日本乙型脑炎的研究背景 |
第二章 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医药防治乙脑新进展 |
第四章 西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新进展 |
第五章 小胶质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流行性乙型脑炎PCR检测病毒和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流行性乙型脑炎 PCR 监测病毒特征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讨论 |
1. 流行乙型脑炎病毒特征 |
2 中医证候特征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综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及中医药治疗乙脑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參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痉病辨治的文献研究 |
1 痉病源流考 |
1.1 “痉”字释义 |
1.2 痉病的病名与源流 |
2 各时期对痉病的认识 |
2.1 先秦时期对痉病的认识 |
2.1.1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病因的认识 |
2.1.2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类症鉴别的认识 |
2.1.3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治疗的记载 |
2.2 《黄帝内经》奠定痉病辨证论治基础 |
2.2.1 《黄帝内经》对痉病病名的认识 |
2.2.2 《黄帝内经》对痉病症状的记载 |
2.2.3 《黄帝内经》对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4 《黄帝内经》对痉病治疗的论述 |
2.3 《金匮要略》发展了痉病的辨证论治 |
2.3.1 《金匮要略》对痉病病名、脉症的认识 |
2.3.2 《金匮要略》对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3 《金匮要略》对痉病治疗的认识 |
2.3.4 《金匮要略》对痉病预后的认识 |
2.3.5 《金匮要略》痉病论述对后世的影响 |
2.4 三国-南北朝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4.1 《脉经》对痉病脉象的认识 |
2.4.2 《针灸甲乙经》对痉病针灸治疗的认识 |
2.4.3 《小品方》对痉病妇科痉病的认识 |
2.5 隋唐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论述 |
2.5.1 《诸病源候论》对痉病的认识 |
2.5.2 《备急千金要方》对痉病的认识 |
2.6 宋金元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6.1 《产育宝庆集》对痉病的认识 |
2.6.2 《三因极—病证方论》对痉病的认识 |
2.6.3 《素问玄机原病式》对痉病的认识 |
2.6.4 《丹溪心法》、《医学明理》对痉病的认识 |
2.6.5 《圣济总录》对痉病的认识 |
2.6.6 其他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7 明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7.1 《医学正传》对痉病的认识 |
2.7.2 《女科撮要》对痉病的认识 |
2.7.3 《医学入门》对痉病的认识 |
2.7.4 《痉书》对痉病的认识 |
2.7.5 《证治准绳》对痉病的认识 |
2.7.6 《景岳全书》对痉病的认识 |
2.8 清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8.1 《医门法律》对痉病的认识 |
2.8.2 《女科精要》对痉病的认识 |
2.8.3 《古今名医汇粹》对痉病的认识 |
2.8.4 《辨证录》对痉病的认识 |
2.8.5 《张氏医通》对痉病的认识 |
2.8.6 《医宗金鉴》对痉病的认识 |
2.8.7 《医林改错》对痉病病因的新认识 |
2.8.8 《类证治裁》对痉病的认识 |
2.8.9 《临证指南医案》对痉病理论的丰富 |
2.8.10 《温热经纬》对痉病理论和临床的丰富 |
2.8.11 《温病条辨》对痉病的丰富 |
2.8.12 其他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8.13 传染性痉病-疫痉的记载 |
2.9 近现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9.1 疫痉与痉病之辨 |
2.9.2 著名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10 痉病的现代研究 |
2.10.1 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痉病理论的研究 |
2.10.2 痉病、疫痉的临床研究 |
3 各时期痉病辨治的特点及演变规律总结 |
3.1 先秦时期提出痉病外感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 |
3.2 两汉时期痉病辨证论治体系初步形成 |
3.3 魏晋隋唐时期痉病针灸治疗大发展 |
3.4 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气虚、血虚致痉的病机 |
3.5 明代内伤致痉病机学说大发展 |
3.6 清代温病学家丰富和发展了痉病的辨治理论 |
3.7 近现代提出疫痉的病名并从疫病论治 |
第二部分 历代痉病医案的数据挖掘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医案选择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医案检索标准 |
2.2.3 医案纳入标准 |
2.2.4 医案排除标准 |
2.2.5 医案选择方法 |
3 研究方法 |
3.1 痉病医案数据库的建立及录入 |
3.1.1 数据的采集 |
3.1.2 数据标准化 |
3.1.3 证素提取 |
3.1.4 数据库建立及其数据数字化 |
3.1.5 质量控制 |
3.2 统计方法 |
3.2.1 频数分析 |
3.2.2 关联规则 |
3.2.3 因子分析 |
3.2.4 复杂网络分析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痉病症状分析 |
4.2.1 痉病症状频数分析 |
4.2.2 痉病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
4.2.3 痉病症状的因子分析 |
4.2.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痉病症状复杂网络分析 |
4.3 痉病证素提取和分布规律 |
4.3.1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
4.3.2 根据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
4.4 药物分析 |
4.4.1 痉病药物频数分析 |
4.4.2 痉病药物应用种类的分析 |
4.4.3 痉病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4.4.4 痉病药物的因子分析 |
4.5 历代痉病医案症状—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5.1 症状—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5.2 症状—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 |
第三部分 现代疫痉文献的数据挖掘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文献来源 |
2.1.2 文献选择 |
2.1.3 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库 |
2.2 证素提取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疫痉症状分析 |
3.2.1 疫痉症状频数分析 |
3.2.2 疫痉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
3.2.3 疫痉症状的因子分析 |
3.2.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疫痉症状的复杂网络分析 |
3.3 疫痉证素提取与分布规律 |
3.3.1 根据证候提取证素 |
3.3.2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证素结果 |
3.3.3 根据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
3.3.4 疫痉证素组合规律 |
3.4 药物分析 |
3.4.1 疫痉药物频数分析 |
3.4.2 疫痉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3.4.3 疫痉药物的因子分析 |
3.5 疫痉症状—药物组合分析 |
3.5.1 疫痉症状—药物关联规则 |
3.5.2 疫痉症状—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 |
第四部分 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证素与用药规律分析 |
1 历代类疫痉、疫痉发痉期医案的提取 |
1.1 医案筛选方法 |
1.2 医案纳入数量 |
2 历代类疫痉、现代疫痉发作期症状、证素特征 |
2.1 症状频数及频率分析 |
2.2 证素提取及分析 |
3 类疫痉与疫痉用药规律分析 |
3.1 类疫痉与疫痉药物频数分析 |
3.2 历代类疫痉与当代疫痉发痉期用药规律分析 |
3.3 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第五部分 讨论 |
讨论一 痉病、疫痉症状 |
1 痉病的症状分析 |
1.1 痉病症状的频数、频率分析 |
1.2 痉病高频症状的关联规则结果 |
1.3 痉病症状因子分析结果讨论 |
1.4 症状复杂网络分析结果讨论 |
2 疫痉症状的分析 |
2.1 疫痉症状的频数、频率分析 |
2.2 疫痉高频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
2.3 疫痉高频症状的因子分析 |
2.4 疫痉症状的复杂网络分析 |
3 痉病与疫痉症状对比分析 |
讨论二 痉病、疫痉证素分布特点 |
1 痉病证素分析 |
2 疫痉证素分析 |
3 痉病与疫痉证素特点对比 |
讨论三 痉病、疫痉用药规律 |
1 痉病的药物分析 |
1.1 痉病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
1.2 痉病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1.3 痉病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
1.4 痉病症状—药物分析 |
1.4.1 痉病症状—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1.4.2 痉病症状—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分析 |
2 疫痉的药物分析 |
2.1 疫痉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
2.2 疫痉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2.3 疫痉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
2.4 疫痉症状—药物分析 |
2.4.1 疫痉症状—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2.4.2 疫痉症状—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 |
3 痉病、疫痉的用药规律分析 |
3.1 痉病与疫痉用药规律分析 |
3.2 痉病、疫痉证治规律与现行知识的比较 |
讨论四 历代类疫痉与现代疫痉发痉期证素和用药规律分析 |
第六部分 结论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
一、医史文献研究 |
二、中医理论研究 |
三、脉学研究 |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
三、妇科疾病防治 |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
二、临床研究方面 |
三、实验研究方面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
三、针刺麻醉研究 |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
一、侨港中医群体 |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
三、“二战”后著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图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西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UPLC-Q-Orbitrap-MS法分析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化学成分 |
1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研究 |
第一节 171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回顾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第二节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HSP患儿IgA/FcαRI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第三节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HUVECs细胞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方案及复方乙脑注射液工艺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D]. 陈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2]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 杜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06)
- [3]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型与人基因多态性、相关细胞因子研究[D]. 李耘.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4]流行性乙型脑炎PCR检测病毒和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 刘志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8)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6]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D]. 王玉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11)
- [7]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报导[J]. 重庆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组. 重庆医药, 1973(04)
- [9]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方案及复方乙脑注射液工艺过程[J].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草药通讯, 1971(01)
- [10]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D]. 崔庆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