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钢二厂节约用油达到先进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金大陆[1](2020)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因工业毒害气体外逸和烟尘飘浮降落,己遭受较严重的大气污染。主管和职能部门并未置之不理,大致有代表"国家管理’在位’"的政治"响应型"和自下而上的现场"倒逼型"两种类型和动力。1972年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便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海方面搞普查,抓落实,努力推进治理工作。但工矿企业强调"三废"难治、难免,甚至敷衍搪塞,加上市区工厂将毒害产品移向郊区的社队企业,造成泛滥性的污染,上海城市的大气污染始终严重超标。起根发由,此十年,上海的工业生产伴随着能源耗费成增长态势,强势的工业排放呑噬了弱势的治理;由产权界定的单位所有制,决定了工矿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指向,"单位为重"的管理"重生产-轻治理"成为痼疾;土法上马的"作坊式"治理违逆了现代环境治理的科学技术和规律。正是这三重因素的叠加,最终造成"有治理,难作为"的局面。
苗庆科[2](2020)在《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0)》文中研究表明被称为“生产上的革命”的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生产竞赛运动,是新的劳动态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造性运动。运动中,成千上万的工人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忘我地劳动热情,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旧有生产标准,创造出一件又一件的崭新纪录,体现出在那个火红年代中无产阶级炙热的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开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条件。东北全境率先在全国得以解放,为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开展奠定了稳定的国内环境;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积累了经验;东北解放后党对国营企业的接管和民主改革,则为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奠定了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两大阵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由此掀起大规模学习苏联的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便为创造新纪录运动提供了直接的国际学习样板。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开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9年6月至9月的先进生产者推动的带动阶段,1949年10月至12月的党政工积极推广的展开阶段,1950年1月至6月的参与广泛形式丰富的深化阶段。当然,由于创造新纪录运动的时间不长,三个阶段之间的划分并非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叉与融合。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特色,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在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中各有侧重。具体来说,辽宁地区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经历了一个由个人活动到集体创造的转变,吉林地区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以反浪费和促节约为重点贯彻始终,黑龙江地区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则在典型推广与民主管理的举措中渐次展开。三个地域国营企业的新纪录运动,共同演奏出东北地区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劳动之音”和“工人之曲”。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在东北党组织领导下展开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宣传动员;二是东北国营企业的工人们在党的号召下以饱满的生产热情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新纪录,包括创造提高劳动效率的新纪录、创造节省原材料的新纪录、创造提高产品质量的新纪录以及创造完成生产计划的新纪录;三是探索定额管理,打破旧有生产标准,创造新的定额,并应用于国营企业的生产管理之中,促进创造新纪录运动的持续发展;四是实行超额奖励制,以解决创造新纪录运动中不合理的工资制度,进一步调动工人创造新纪录的热情;五是签订联系合同和集体合同,克服生产过程中的不衔接现象和增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工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使创造新纪录运动走向更加广大的、群众的、政治的、经济的运动。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呈现出鲜明政治性、形式多样性、执行高效性、参与广泛性等特点。运动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政治上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提高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在经济上推动了经济建设高潮,为东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文化上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奠定了东北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存在为创纪录而创纪录的盲目性,二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现象。这些弊端一定程度上使创纪录的质量打了折扣,不利于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杨坤[3](2020)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文中认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的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在1954-1966年期间,文学运动与文艺思潮的发生发展与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以作家协会为载体的统一的文学体制的建立,对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上海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前沿阵地,对于新中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在成立后直到1966年,在培养文学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积极组织作家学习领会党的文艺政策和文艺路线,开展文艺批评,并不断加强对作家文艺创作的指导,推动加强上海文学队伍深入工农兵生活一线,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断培养青年作家,增强文学队伍的后备力量。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领导下,上海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文学和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困难和挫折。通过对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研究,进而讨论其工作成效和不足之处,分析其对上海文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吸取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文艺方针的学习和贯彻、对作家群体的管理和领导、对文艺创作的指导和把握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研究分析,以期为今后新时代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定、文艺创作指导提供借鉴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秦浩[4](2019)在《基于绿色理念的寒冷地区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量工业企业外迁带来了大量工业建筑的废弃与闲置,而这些废弃的工业建筑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因此人们开始了工业遗产建筑的认定以及废弃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的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绿色化改造理论与体系,我国目前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仍处在传统的功能及空间改造阶段,对于建筑的绿色化改造仍关注不足。因此,在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此次研究从降低建筑能耗充分实现改造再利用绿色化的角度出发,探索寒冷地区工业遗产建筑与办公建筑结合的绿色化改造策略,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中,对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入手,充分了解工业遗产建筑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内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现状,进而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实际改造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当下工业遗产建筑的空间改造较为成熟但对建筑的节能效果关注不足的结论,并就此提出应当将绿色化改造的理念植入到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全过程中的观点。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气候环境、工业遗产建筑自身因素、以及与改造模式的契合程度方面得出我国寒冷地区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出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空间改造策略,通过空间重构、空间优化、氛围营造三个方面阐述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空间改造策略。并在空间改造的全过程中,植入绿色理念,使传统改造也具有了“绿色”。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多个优秀的工业遗产建筑绿色化改造案例的分析,分别从建筑环境、围护结构、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工业遗产建筑的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分析了以上几个角度与办公建筑结合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天津1946创意园区的改造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验证上述改造策略的适应性与可行性,肯定了以上绿色化改造策略在我国寒冷地区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积极作用。本文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针对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现存的问题,提出工业遗产建筑应当采用绿色化策略进行改造的观点,并对该观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对工业遗产建筑改造项目中的绿色化改造策略进行总结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得出适合于寒冷地区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绿色化改造策略,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验证。
周晓瑾[5](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张程[6](2017)在《“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文中研究表明"超声波化"运动是"大跃进"期间发生的以推广应用土超声发生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运动。论文把这场运动做为反映"大跃进"期间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技术史、政策史、技术与社会等角度开展了专题研究。论文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简要梳理了 1950年代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介绍了"大跃进"给推广工作带来的变化。第二,系统梳理了"超声波化"运动从发端到兴起的过程,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大致估算了运动的规模,介绍了运动期间保密范围过宽的情况并分析了原因。第三,以典型案例方式分领域、分部门的考察了运动开展情况,并分析了这些领域和部门中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最后,介绍了运动期间推广应用土超声发生器的主要种类,分析了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总体上评价了土超声发生器的性能和作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论文多角度地系统总结了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了运动期间非理性行为存在的思想根源,考察了运动在生产、技术推广、科学研究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科技界知识分子在运动期间的表现。
刘晓燕[7](2017)在《闵行城区工业“三废”污染问题研究(1949-1966)》文中认为1956年,随着中央政府对沿海工业发展的重视,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建设方针,改变了此前上海"控制发展,就地维持"的做法,为新上海工业建设带来了转机。然而,此时期上海市内土地面积仅为636.18平方公里,人口却达563.48万,这也意味着工业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非常大,难以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上海市与江苏省、中央相关部委的反复协商,1958年国务院同意将江苏省所辖上海市周边十县划归上海市管辖,闵行、吴泾地区所在的上海县由此成为上海市的一部分。结合上海市第二次工业改组、"大跃进"以及旧城改造,大量重化工业新建或迁建于闵行、吴泾工业区所组成的闵行城区。工厂的兴建改变了地区的面貌,不足数年村、镇迅速变为了城区,但随之而来的是诸多问题的出现,工业"三废"污染便是其中之一。面对工业污染,社员、工厂、政府有着不同的反应,他们从各自利益着眼进行解决,致使真正的环境污染治理却被淡化。在城区,农民对"三废"污染问题最先作出反应。他们将粮食减产、社员生病、鱼虾死亡等一系列具体现象与附近的工厂生产相联系,但由于知识有限,并没有认识到这些现象即为污染。因此,社员们往往将解决措施具体化,要求工厂赔款、打井、拆迁,在争取具体利益的过程中,采取了"闹事"、夸大受损程度、写人民来信等方式,且通过公社与工厂进行协商。工厂一方面处理着与社员就"三废"问题产生的分歧,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各项生产计划的完成。20世纪50年代末,中央政府要求工厂将废气废水处理作为生产工艺的一部分。各企业在具体实行中,或限于经费,或限于技术,使得治污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社员和工厂在解决受损问题时,有时意见并不一致。为此,县委、区委、市属机关等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多方调解,基本以倾向社员利益的方式作结。然而,"三废"污染问题并非闵行城区独有,在全国众多新兴的重化工业区均不同程度出现。为此,中央政府采取了对"三废"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的措施,争取"变废为宝";地方各级政府在执行此一政策的过程中,又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农民、工厂、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治污过程充满了复杂性,这也造成真正需要解决的污染问题在各方"眼中"不够重视。
吴文俊[8](2017)在《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建国初期,是一个社会全面转轨的历史时期,城市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其中失业问题尤为突出。上海则是失业人口最为庞大,失业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1949-1957年,上海失业人员累计登记人数达67万之多,失业人员主要由失业职工、失业知识分子、旧政权遗留之公教人员、城市贫民、求职的失学青年和家庭妇女等群体构成。上海失业问题呈现出失业类型复杂化、失业人员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以及成份构成多元性等特征。新生上海的失业问题,是由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交织所致。解放前,战争频仍的侵扰和长期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国内反动统治的残酷盘剥,使旧上海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交通梗阻、生产萎缩、财经短绌、百业凋敝,大批职工和公教人员流离失业。1949年5月解放时,旧上海遗留的失业人口竟有42万之多。解放后,因“封锁和轰炸”以及原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剧烈改组,上海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失业人员。新旧失业叠加在一起,形成了1950年、1952年上海两次迅猛的失业洪峰。上海危急的失业问题,对失业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给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了诸多弊害;同时也因其固有的“中心地位”,对新中国的政权稳固业已产生了剧烈冲击。因此,全面解决上海失业问题,既是保证接管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期间城市社会稳定之内在需求,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能力的一场考验,更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的强力回应。面对严峻的失业压力和处境维艰的失业民众,上海党政不畏艰难,毅然承担起解决失业问题的历史使命,带领上海人民展开了一场失业治理“攻坚战”。首先,失业治理的模式与保障方面。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其解决设想,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苏联“消灭失业”的具体模式和其他城市(沈阳和北京)治理失业的可鉴经验,为上海失业治理指引了实践路径;各方力量联动,通过设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和上海市劳动就业委会,计划并指导一切失业救济和就业安置事宜,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据中央政策方针,上海制定并颁行了正确的失业登记、失业救济、就业安置等政策法令,为失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各界捐助、劳资征缴和政府拨给三种途径筹集失业救济基金,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物质保障;采用失业登记统计和入户访问、当面询问、侧面证实等调查形式掌握和研究失业人员的具体状况,为失业治理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失业治理的历程与措施方面。上海党政通过“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严控私营企业任意解雇职工、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等“堵源”举措,防止新失业人员的产生;通过发放救济粮款、举办工赈工程、组织生产自救、动员回乡生产、实施转业训练、开展职业介绍等“疏导”举措,既救济了失业人员的生活亦为他们创造了获得就业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治本”举措,创造了就业岗位,畅通了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出路。此外,针对烈军工属、少数民族等特殊失业群体,上海党政在施行一般失业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结合其自身特点运用了特殊治理举措。总之,在党政主导和社会力量协作下,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至1957年上海基本消除了严重的失业压力,取得了显着的治理成效。具体言之,保障了失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稳定了上海社会秩序;密切了上海党群关系;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开创了“劳动最光荣”的文化新风尚。然而,在肯定其成效和有效经验的同时,失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及教训仍值得深思。
刘婷[9](2016)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大革命”是在错误思想指导下,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动乱岁月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粮食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对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进行调整,保证粮食工作的稳定,避免因粮食问题而引发更大的混乱。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调整及巩固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粮食工作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当下的粮食工作提供一些借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深刻地改变了上海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农村局势的混乱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粮食局势从缓和变得紧张起来。这一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中也存在粮食定量管理混乱、粮食浪费、粮食外流、投机倒把盛行等问题。为了正常的开展粮食计划供应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上海市对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提高粮食销售价格,扭转粮食购销价格倒挂的现象,减轻财政压力,并配合粮价的提高对职工实行生活补贴;加强粮食定量管理,严格补助粮的发放,学习旅大经验,减少粮食浪费;通过控制非农业人口增长、节约用粮和缩减粮食复制品消费等措施控制粮食销量,保证粮食供需平衡;加强粮食流通管理,控制粮食外流,严格粮票制度,保证上海粮食的军需民食和市场需求;加强粮食的外部供应管理,通过外省支援和进口粮食获得更多的粮源,满足居民日常所需。“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有其鲜明的特点,虽然在制度调整过程中也出现了政策保密工作没有做好、粮食质量较差、市场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但从总体来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制度调整,上海的粮食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不仅保证了居民粮食供需的平衡,还保证了工业的正常运行,稳定了粮食工作的大局,维持了社会稳定。在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过程中,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并且针对群众的疑虑进行解答,加上群众的配合,使得制度的调整极富成效,充分展示了党在混乱时期处理粮食问题的能力。
闫觅[10](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二、上钢二厂节约用油达到先进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钢二厂节约用油达到先进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报告 |
二、两种类型和动力 |
三、“国家管理”的三个重要会议 |
四、20世纪70年代的困境后续的数年已为“文革”后期。 |
五、三重叠加的难题 |
(2)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背景和动因 |
2.1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背景 |
2.1.1 东北解放后工作重心的转移 |
2.1.2 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
2.1.3 中共领导的大生产运动的发展 |
2.1.4 东北国营企业接管与民主改革 |
2.2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动因 |
2.2.1 推动东北地区工业恢复发展的需要 |
2.2.2 探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驱动 |
2.2.3 改善东北国营企业管理混乱的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时空探析 |
3.1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历史阶段 |
3.1.1 先进生产者推动的带动阶段:1949年6月—9月 |
3.1.2 党政工积极推广的展开阶段:1949年10月—12月 |
3.1.3 参与广泛形式丰富的深化阶段:1950年1月—6月 |
3.2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地域探究 |
3.2.1 由个人活动到集体创造的辽宁新纪录运动 |
3.2.2 反浪费和促节约为重点的吉林新纪录运动 |
3.2.3 典型推广与民主管理的黑龙江新纪录运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主要内容 |
4.1 展开创纪录的宣传动员 |
4.1.1 进行思想教育 |
4.1.2 开展劳模宣传 |
4.2 创造形式各异的新纪录 |
4.2.1 创造提高劳动效率的新纪录 |
4.2.2 创造节省原材料的新纪录 |
4.2.3 创造提高产品质量的新纪录 |
4.2.4 创造完成生产任务的新纪录 |
4.3 探索定额管理 |
4.3.1 进行技术标定 |
4.3.2 实施定员管理 |
4.3.3 推行定质定量 |
4.4 实行超额奖励制 |
4.4.1 推行集体超额奖励制 |
4.4.2 推广个人超额奖励制 |
4.5 签订联系合同和集体合同 |
4.5.1 签订联系合同 |
4.5.2 签订集体合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基本评价 |
5.1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主要特点 |
5.1.1 党的领导一以贯之 |
5.1.2 形式上的多样性 |
5.1.3 执行上的高效性 |
5.1.4 参与上的广泛性 |
5.2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历史意义 |
5.2.1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
5.2.2 推动了经济恢复发展 |
5.2.3 改善了科学管理技术 |
5.2.4 奠定了计划经济基础 |
5.3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局限性 |
5.3.1 存在盲目创纪录现象 |
5.3.2 出现发展不平衡弊端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历史过程 |
第一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背景 |
一、文艺政策环境 |
二、组织机构变化 |
三、文学队伍整合 |
第二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及变迁 |
一、机构成立及历史沿革 |
二、作家队伍的地域组成 |
第二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主要工作 |
第一节 文艺政策与理论的贯彻落实 |
一、文艺政策的贯彻 |
二、文艺批评的开展 |
三、文学作品的研讨 |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规划与落实 |
一、制定文学创作计划 |
二、题材与主题的考虑 |
三、文学期刊的指导性 |
第三节 文学队伍的培养与发展 |
一、推动作家深入生活 |
二、鼓励业余作家创作 |
三、扩大青年作家队伍 |
第三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成效与不足 |
第一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成效 |
一、文学事业的迅速发展 |
二、作家群体的有力保障 |
三、文学创作的不断繁荣 |
第二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不足 |
一、文艺政策执行的片面 |
二、具体创作指导的薄弱 |
三、专业作家队伍的弱化 |
结语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的经验与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绿色理念的寒冷地区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工业遗产建筑的产生 |
1.1.2 工业遗产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统计与分析 |
1.1.3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项目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方法 |
1.1.4 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和问题 |
1.1.5 办公建筑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现状调研 |
2.1 工业遗产建筑绿色改造的必要性 |
2.1.1 多种因素下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兴起 |
2.1.2 时代背景下绿色改造的必然性 |
2.2 国内外工业遗产建筑绿色改造历史沿革 |
2.2.1 国外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发展 |
2.2.2 国内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发展 |
2.3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可行性分析 |
2.3.1 时效性分析 |
2.3.2 经济性分析 |
2.3.3 人文性分析 |
2.3.4 低碳性分析 |
2.4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影响因素 |
2.4.1 环境因素 |
2.4.2 工业遗产建筑自身因素 |
2.4.3 工业遗产建筑与办公建筑的相适性 |
2.4.4 工业遗产建筑与办公建筑的相异性 |
2.5 国内优秀案例分析 |
2.5.1 天津天友绿色建筑设计中心 |
2.5.2 北京798 艺术区 |
2.5.3 北京朝阳规划艺术馆 |
2.5.4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 |
2.6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后受访者行为习惯的调研与分析 |
2.6.1 针对工业遗产建筑改造后受访者的调查问卷设置与取样 |
2.6.2 针对工业遗产建筑改造后受访者的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策略 |
3.1 基于绿色理念的工业遗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原则 |
3.1.1 工业遗产建筑绿色再生设计概念 |
3.1.2 工业遗产建筑绿色改造设计原则 |
3.2 内部空间形态的重构 |
3.2.1 线性划分 |
3.2.2 空间植入 |
3.2.3 活动分隔 |
3.3 内部空间功能的优化 |
3.3.1 内部流线重组 |
3.3.2 功能空间高效整合 |
3.3.3 多元性空间复合 |
3.4 内部空间氛围营造 |
3.4.1 利用自然景观 |
3.4.2 增设公共设施 |
3.4.3 转变材质与色彩搭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绿色技术改造策略 |
4.1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4.1.1 室外环境优化设计 |
4.1.2 室内环境优化设计 |
4.1.3 绿化优化技术应用 |
4.2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外墙绿色改造策略 |
4.2.1 工业遗产建筑外墙保温改造 |
4.2.2 工业遗产建筑外墙遮阳改造 |
4.2.3 绿色化外墙改造策略与办公建筑相适性 |
4.3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屋面绿色改造策略 |
4.3.1 工业遗产建筑屋面特点 |
4.3.2 增设屋面保温层 |
4.3.3 双层屋面 |
4.3.4 绿色化屋面改造策略与办公建筑相适性 |
4.4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外窗绿色改造策略 |
4.4.1 减小建筑窗墙比 |
4.4.2 保留原窗的的改造方式 |
4.4.3 更换原窗的改造方式 |
4.4.4 绿色化外窗改造策略与办公建筑的相适性 |
4.5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中能源利用技术的应用 |
4.5.1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
4.5.2 风能技术的应用 |
4.6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中资源循环技术的应用 |
4.6.1 废旧材料应用 |
4.6.2 水资源再利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遗产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分析—天津1946创意产业园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综述 |
5.1.2 周边环境分析 |
5.2 项目改造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建筑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建筑主体改造影响因素分析 |
5.2.3 项目改造预期效果 |
5.3 项目基于绿色理念的改造方式 |
5.3.1 室外环境优化 |
5.3.2 内部空间重构 |
5.3.3 外围护结构改造方式 |
5.3.4 资源循环应用方式 |
5.3.5 改造后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附录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境况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50年代超声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一节 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有利条件 |
一、国家科学规划中的超声技术推广 |
二、中苏科技合作协定中的超声技术引进 |
三、超声技术的科普宣传 |
第二节 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果 |
一、国产超声设备的制造 |
二、超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三节 "大跃进"前期超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变化 |
一、跃进式的超声研究和应用规划 |
二、"技术革新"运动与群众自制超声设备 |
小结 |
第二章 "超声波化"运动的兴起 |
第一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发明与北京市的推广活动 |
一、北京市化工局的超声应用规划 |
二、兴华染料厂发明土超声波发生器 |
三、对机织印染厂和兴华染料厂制造的超声发生器的分析 |
四、北京市化工局的推广活动和"新发现"的出现 |
五、北京市委举办超声应用成果展览会 |
六、从落后到先进的机织印染厂 |
第二节 上海市推广土超声波发生器的活动 |
一、土超声波发生器传入上海 |
二、上海市化工局的推广活动 |
第三节 中央和各部委对推广活动的推动 |
一、北京、上海的两份报告与中央的批示 |
二、国家各部委对"超声波化"运动的推动 |
第四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规模和运动期间的保密措施 |
一、"超声波化"运动的规模 |
二、"超声波化"运动期间的保密措施 |
小结 |
第三章 工业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第一节 化工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化工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化工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二节 冶金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冶金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冶金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三节 机械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陕西、江苏、吉林、上海等地机械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机械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四节 纺织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陕西等地纺织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纺织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五节 轻工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上海、陕西、四川等地轻工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轻工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医疗卫生、科研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第一节 农业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农业领域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二节 医疗卫生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陕西、江苏等地医疗卫生领域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医疗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三、卫生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三节 科研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吉林分院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科研机构在运动期间的重大"发现"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期间的土超声器与"超声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和典型分析 |
一、土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 |
二、对若干典型土超声波发生器的分析 |
第二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性能和作用 |
一、对土超声波发生器性能的综合分析 |
二、对土超声波发生器所起作用的评价 |
第三节 运动期间的"超声理论"研究 |
一、华东师范大学《超声波对物质作用的机理探讨报告》 |
二、中国科学院《关于超声波应用问题的报告》 |
三、中国化学化工学会1960年年会会议纪要 |
小结 |
第六章 "超声波化"运动的结束、失败原因与影响 |
第一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结束 |
第二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失败原因 |
一、技术推广政策失误 |
二、群众运动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
三、过分依靠"以土为主"方法 |
四、所追求的"超声波化"目标过高 |
五、如何理解运动期间的非理性行为 |
第三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影响 |
一、"超声波化"运动对生产的影响 |
二、"超声波化"运动对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 |
三、"超声波化"运动对科教领域的影响 |
四、科技界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表现及其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闵行城区工业“三废”污染问题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相关史料与研究思路 |
一、闵行城区的由来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闵行、吴泾地区 |
1、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闵行地区 |
2、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吴泾地区 |
(二) 1949—1966年的闵行城区 |
1、闵行城区归属变迁 |
2、市区改造与闵行城区规划 |
3、工厂新建、迁建 |
二、城区建设与"三废"污染问题的产生 |
(一) 闵行城区建设概况 |
(二) "三废"污染的产生与影响 |
1、"发现"污染 |
2、三废污染对当地的影响 |
三、对污染问题的认识与处理 |
(一) 农民"眼中"的污染及其应对 |
1、农民"眼中"的污染 |
2、农民的诉求 |
(二) 工厂对污染的认识与处理 |
1、工厂"眼中"的污染 |
2、工厂的处理办法 |
(三) 政府"眼中"的污染及其应对 |
1、政府"眼中"的污染 |
2、政府的应对办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失业问题概况 |
第一节 失业的规模与程度 |
一、失业人数总量 |
二、失业率 |
三、在全国失业人口中的占比 |
第二节 失业人员的分布与结构 |
一、区域分布 |
二、行业分布 |
三、成份构成 |
第二章 上海失业问题成因 |
第一节 历史遗患之因 |
一、解放前“上海工人多失业” |
二、旧上海失业救济的应付与残局 |
第二节 经济衰落之因 |
一、接管上海:百业凋敝的烂摊子 |
二、“封锁轰炸”加重了失业危机 |
第三节 社会转轨之因 |
一、新旧经济改组阵痛 |
二、社风巨变的冲击波 |
三、“五反”运动副作用 |
第四节 人口膨胀之因 |
一、存量巨大:旧上海的人口遗产 |
二、1950 年代劳动力人口的增量压力 |
第三章 上海失业问题影响 |
第一节 失业与经济贫穷 |
一、“失业为贫穷之母” |
二、失业群体的“吃” |
三、失业群体的“住” |
第二节 失业与新生政权 |
一、失业对巩固新生政权的弊害 |
二、新上海中的失业性破坏力量——以失工闹事为例 |
第四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上):模式与保障 |
第一节 治理参照:可行的路径指引 |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解决设想 |
二、苏联“消灭失业”的实践模式 |
三、其他城市可鉴经验:沈阳和北京 |
第二节 治理机构:联动的多方力量 |
一、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
二、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 |
三、上海市劳动就业委员会 |
第三节 治理制度:正确的政策法令 |
一、失业登记制度 |
二、失业救济制度 |
三、就业安置制度 |
第四节 治理预备:必要的基础保障 |
一、失业救济基金筹集 |
二、失业登记统计与调查研究 |
第五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下):历程与措施 |
第一节 堵源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 |
二、防止私营企业产生新失业职工 |
三、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 |
第二节 疏导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发放救济粮款 |
二、举办工赈工程 |
三、组织生产自救 |
四、动员回乡生产 |
五、实施转业训练 |
六、开展职业介绍 |
第三节 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1949-1952 年恢复经济的主要措施 |
二、1953-1957 年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
三、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有效实施基础 |
第六章 上海特殊群体失业问题治理 |
第一节 烈军工属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烈军工属的概念及特征 |
二、上海失业烈军工属人数、分布和结构 |
三、上海治理失业烈军工属的特殊举措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的少数民族群体及其就业状况 |
二、1954 年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统计与调查 |
三、“民族政策”与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第七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评析 |
第一节 失业治理取得显着成效 |
一、保障了失业人员生存和发展 |
二、安定了上海的社会秩序 |
三、密切了上海的党群关系 |
四、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
五、开创了上海文化新风尚 |
第二节 失业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
一、“包下来”政策日趋僵化 |
二、安置就业出现了盲目性 |
三、非公就业途径严重受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9)“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的背景 |
(一)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沿革 |
1、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确立 |
2、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完善 |
3、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终结 |
(二) “文化大革命”对粮食工作的严重影响 |
1、农村局势混乱,粮食生产受到影响 |
2、粮食局势由缓和走向紧张 |
(三)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1、粮食定量混乱 |
2、粮食浪费严重 |
3、粮食外流严重 |
4、粮票管理混乱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调整与巩固 |
(一) 提高粮食统销价格 |
1、粮食提价方案的出台 |
2、粮食提价方案在上海的实施 |
3、配合粮价提高实行职工生活补贴 |
(二) 加强粮食定量管理 |
1、核实工种定量 |
2、严格补助粮发放 |
3、学习推广旅大经验 |
(三) 严格控制粮食销量 |
1、控制非农业人口的增长 |
2、倡导节约用粮 |
3、缩减粮食复制品议价品种 |
(四) 加强粮食流通管理 |
1、打击投机倒把,限制粮食外流 |
2、严格规范粮票制度管理 |
(五) 加强粮食外部供应管理 |
1、加强外省对上海的支援 |
2、实行“以出养进”政策 |
3、调整居民粮食供应品种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的成效及特点 |
(一)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的成效 |
1、保证了上海居民粮食的供需平衡 |
2、保证了上海工业的正常运行 |
(二)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的特点 |
1、粮食问题的迫切性 |
2、粮食调拨的强制性 |
3、粮食政策的稳定性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的问题及经验 |
(一)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的问题 |
1、政策保密工作不到位,导致居民抢购粮食 |
2、粮食管理松懈,未能及时巩固节粮成果 |
3、粮源质量参差不齐,货源调度不平衡 |
4、粮食工作存在问题,导致粮食市场混乱 |
5、宣传工作不够深入,导致政策落实缓慢 |
6、粮食部门遭到破坏,粮食工作受到影响 |
(二)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调整的经验分析 |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
2、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作用 |
3、深入群众,打消群众顾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近代史的需要 |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6.1 创新之处 |
1.6.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
2.3.1 发展脉络 |
2.3.2 调查方法 |
2.3.3 构成分析 |
2.3.4 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
3.3.4 铁路附属设施 |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
4.1.1 工艺流程 |
4.1.2 案例——恒源纱厂 |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
4.2.1 工艺流程 |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
4.3.1 工艺流程 |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
4.4.1 工艺流程 |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
4.5.1 工艺流程 |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
4.6 其他纺织工业 |
4.7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
5.3.1 历史发展脉络 |
5.3.2 厂区空间布局 |
5.3.3 制碱技术探索 |
5.3.4 工业厂房分类 |
5.4 其他化学工业 |
5.4.1 制革业 |
5.4.2 制皂业 |
5.4.3 火柴业 |
5.4.4 玻璃业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
7.1.1 历史重要性 |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
7.1.8 其他评价因子 |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
附录八 其他工业 |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上钢二厂节约用油达到先进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研究[J]. 金大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0)[D]. 苗庆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D]. 杨坤.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绿色理念的寒冷地区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办公建筑的策略研究[D]. 秦浩.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6]“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D]. 张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7]闵行城区工业“三废”污染问题研究(1949-1966)[D]. 刘晓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8]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D]. 吴文俊. 苏州大学, 2017(04)
- [9]“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研究[D]. 刘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10]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