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品静止蒸发损耗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匡磊[1](2021)在《石油储运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当前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而石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给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压力。本文中主要分析了在基于环境污染物减排的目标下开展石油储存运输的具体措施,文中首先对石油储存运输系统中的主要污染源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减少石油储存运输系统污染的具体方法。最后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石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控制管理方案,为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做出些许贡献。
程玉龙[2](2020)在《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机理及防控策略》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石油存储容积以及使用规模都在朝大型化方向发展。我国石油库在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选择空旷或者沿海等地区,但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些区域的雷电风险很高,极易造成雷击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同时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储罐造成严重的多米诺效应。因此,油库雷击火灾问题不容忽视,研究油库雷击火灾耦合致灾机理以及多米诺效应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当前对于雷电火灾事故的研究主要从雷击火灾风险及其邻近目标储罐失效概率方向进行研究,涉及事故场景单一,雷击火灾耦合致灾机理不明确,并且缺乏从热效应作用角度深入研究邻近目标储罐失效机理。为此,本文建立了油罐在雷电、温度、风复杂条件下的泄漏扩散及致灾因果规律,创建了可提高雷击火灾热辐射预测准确度的权重Mudan模型,构建了雷击火灾环境下邻近目标储罐失效判定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规律研究。分析了雷电与储罐致灾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雷击火灾原因,得到雷电火灾耦合事故演化规律及致灾机理。(2)油气泄漏扩散影响因素分析。利用FLACS软件对外浮顶罐密封圈处油气泄漏规律进行模拟,考察分析温度、风对油气浓度分布的影响,得到温度、风、泄漏耦合作用下油气泄漏扩散规律模型。(3)油罐雷击火灾热辐射预测方法研究。基于Thomas模型计算出火焰高度及火焰热辐射通量随高度变化规律,利用FDS进行模拟验证,建立雷击火热源权重关系式,解决传统Mudan模型未考虑火源热辐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4)雷击火环境下目标储罐热失效机理研究。基于对雷击火环境下邻近目标储罐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分析,提出目标储罐热失效判定分析方法,从目标储油罐的罐壁承载总应力与管材力学性能下降的角度揭示目标储罐热失效作用机理。(5)油库雷击火灾防控策略。应用已建立的雷击火灾环境下目标储罐失效判定方法,系统量化防护间距、冷却喷淋系统对目标储罐热失效影响规律,并提出雷击火灾防控策略。
祖述冲[3](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文硕[4](2020)在《大型浮顶油罐温度场数值研究及模拟软件开发》文中提出油品在大型储罐内储存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对于易凝高黏原油,冬季大气环境温度低于油品温度时,罐内原油温度下降,当罐内油温降到含蜡原油析蜡点以下时,含蜡原油开始析蜡。油温持续降低,罐内原油流动性降低,析蜡量逐渐增加。当析蜡量超过某一临界值后,蜡晶黏连形成蜡晶多孔介质,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凝罐事故。因此,罐内原油流动性降低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但是实际生产中采用罐底盘管加热维温运行又会带来高昂的运行费用,大幅增加生产成本。此外,对于轻质原油,若夏季环境温度过高,罐内原油温度随之升高,增大油品呼吸损耗,导致储备资源浪费以及严重的罐区环境污染。因此,开发一款适用于常见大型浮顶油罐的温度场仿真软件,探究罐内油温的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制定油罐保温和运行方案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浮顶油罐内原油温降过程包含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三种传热方式,涉及到原油析蜡相变、流变性转变等多种复杂的物理过程。本文在充分考虑大气环境、空气层、钢板层、保温层、土壤层、罐结构以及罐内原油耦合传热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型浮顶储油罐温降物理数学模型。该模型中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描述原油的湍流流动过程,采用达西定律和焓-多孔介质模型描述原油的析蜡相变过程;采用幂律方程描述其非牛顿流体特性;将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影响划分为太阳直接辐射和太阳散射两部分进行考虑。采用有限容积方法离散控制方程,将储罐固体区域看作黏度无穷大的流体,实现油罐传热过程的整体求解。采用FORTRAN语言和VB6.0语言分别进行模拟内核代码和人机对话界面代码的编写,并进一步将两部分结合开发了大型储罐温度场仿真软件。应用所开发的大型储罐温度场仿真软件对大型浮顶油罐温度场变化规律展开研究,探究储罐直径,单盘、双盘式浮顶,罐内液位高度,储油温度,保温层导热系数,罐底堆积油泥因素对大型浮顶油罐温度场变化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以中原油、南阳油、胜利油、鲁宁油为研究对象,从储罐加热维温成本的角度对罐壁岩棉保温层进行经济性评价。最后根据这四种油品的油库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经济储存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罐区生产方案的制定、原油储存安全以及节能减排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张敬东[5](2020)在《原油储罐温度场变化规律及新型涂料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易凝高黏原油在储油罐静止储存的过程中,为防止罐内油品流动性降低带来的危害,往往需要对储罐进行保温。对于我国目前已广泛应用的外浮顶储罐,罐顶的散热不容忽略。然而,如果在罐顶采用常见的保温材料(如岩棉)进行保温,由于浮盘水平放置,雨水容易进入保温材料内部,使其失效。保温涂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良好的保温性及防水性可以很好地适应于罐顶环境条件。而目前为止,关于浮顶罐罐顶保温涂料保温效果的研究较少,现场大规模推广应用无资料可循。此外,目前我国建成的石油储备罐区储量已达5500万吨,夏季太阳辐射使得储罐的油气挥发损耗严重,给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并影响罐区安全运行。采用具有反射太阳辐射特性的涂料可以很好地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对油温的影响,减少油气挥发损耗。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1针对华北及华东地区罐区的浮顶储油罐开展大型储罐温度场现场试验研究工作,探究原油储罐温度场分布以及变化规律,分析了太阳辐射,罐底油泥以及混油对储罐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探究单双盘结构以及罐壁保温层对罐内油品温度变化的影响。2针对试验方法不能有效研究罐顶涂料对储罐温度场影响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了外部气温、太阳辐射、罐底土壤层等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构建了储罐温度场数理模型,并结合现场油温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正确性的验证,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基础。3基于构建的储罐温度场数理模型,开展了新型涂料对储罐温度场影响的研究工作。针对保温涂料,探究不同涂刷厚度以及导热系数的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针对隔热反射涂料,探究不同工况下隔热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规律。4基于保温涂料以及隔热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实际储罐工况,对储罐保温涂料及隔热反射涂料的经济性及减排性能进行探究。
郝一霖[6](2020)在《基于液压密封的呼吸阀性能研究与优化》文中提出储罐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必备设备,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是储罐安全呼吸系统的重要附件,安全呼吸系统为储罐提供安全通气路径,其作用是防止储罐因超压或真空度过大导致结构破坏,同时可减少储罐内介质的蒸发损失。呼吸阀是安全呼吸系统的核心,现有呼吸阀采用机械结构实现密封。该种密封形式在呼吸阀阀盘出现松动变形或密封面污染破坏等情况下会导致呼吸阀开启压力失准、开启失灵和密封不严等问题。污染环境并存在储罐超压运行引发失效破坏的事故发生。液压安全阀采用液体密封技术,密封效果好,但传统结构只适用于紧急开启,开启后密封液被排出阀外,单次使用后需要人工回注密封液恢复功能。本课题根据目前广泛采用的传统机械式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经验,总结目前机械式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的主要缺陷,基于液压安全阀的液体密封原理,改进和优化液压安全阀内部结构,通过设置气液分离结构强化阀内气液两相流分离作用,通过设置回流结构实现密封液的单独循环,实现了基于液体密封技术的新型呼吸阀。该新型呼吸阀具备在密封状态的完全密封性能,同时密封液在呼吸阀开启后不随气流夹带,实现了循环使用和自动复位。通过对气液分离结构、回流结构的有限元流场分析,得到了呼吸阀的开启压力、流速分布和水体积分布规律,验证了该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优化新增结构的设计参数。依据呼吸阀类产品的相关国家标准构建实验测试平台。对基于液压密封的呼吸阀进行了开启压力和通气量等实验测试,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仿真结果吻合性较好,通气量和开启压力等指标复合国家标准要求。在某石化储罐进行了现场运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基于液体密封原理的呼吸阀,密封性好,不存在微泄露、开启失灵问题。密封液无外溢,可实现长周期安全可靠运行。
姚春雪[7](2020)在《稠油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评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油价低迷的形势下,辽河油田从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简化工艺流程,推广节能降耗技术。该油田高升采油厂稠油集输系统存在着油品损耗量大、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等影响油田生产运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技术问题。因此,开展集输系统能耗损耗评价技术研究,找出在现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能耗高的生产运行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调整改造措施,对于提高油田生产运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升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集输系统工艺流程和生产运行现状,将集输系统分为集输站场(计量站、转油站、联合站)、集输管线(集油管线、掺稀油管线)两大集输环节。综合采用能量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建立了集输系统各环节能量平衡模型及评价指标。针对集输工艺流程,将原油损耗分为井口罐呼吸损耗、转油站储油罐呼吸损耗、联合站储油罐和卸油台呼吸损耗、联合站污水带油损耗,建立了集输系统油品损耗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利用Visual Studio Ultimate 2013软件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了“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评价软件”。该软件能够针对稠油集输系统工艺流程,进行集输系统的能耗评价和油品损耗评价,以此判断系统运行的合理性,对运行不合理环节进行节能改造,并对改造调整后的集输系统进行节能潜力预测。对高升采油厂作业一区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所开发的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归纳出该集输系统能耗规律和油品损耗规律。针对用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技改方案,包括提高系统各环节的热能利用率,包括改善集输管线保温状况、提高加热炉和机泵效率等措施。针对油品损耗,给出了减少原油损耗的技术措施。预测结果表明,改造后集输系统单位液量集输综合能耗下降10.80%、集输系统单位原油集输综合能耗下降10.93%;改造后系统年预计节气814088m3、年预计节电318547k W?h。
王建伟[8](2020)在《立式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及外干涉流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储罐已逐渐成为了石油化工行业和储运系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世界各国所建的储罐数量也在日益增多,但其关于油品的蒸发损耗问题却一直在困扰着人们。油品蒸发损耗不仅给经济、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同时还造成了油品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因此,通过探索油品蒸发损耗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以此来找到一种高效、经济的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通过对立式储罐油品蒸发损耗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几种计算油品损耗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相对较新颖的计算油品损耗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和模拟计算对其进行了合理性的验证。其次,从影响立式储罐内油品损耗的因素出发,利用C语言编写了油品蒸发过程时相变的程序,建立合理的模型,利用FLUENT软件重点针对储油罐在呼吸阀挡板和环境温度干涉的情况下分别展开了模拟计算,得出了储罐内流场的分布云图,对其进行后处理得出了储罐内油气浓度以及油气呼出量的变化情况。最后针对目前降低储罐油品损耗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该多采用吸附法和冷凝法联合油气回收技术以及罐内密闭节能回收装置,以此来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问题。
朱正祺[9](2020)在《风浪环境受油船加注过程油气排放预测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船舶海上燃油加注作业过程中,受油船油舱内的油品易出现蒸发现象。蒸发排放出的油气除了导致油品损耗外,还会发生毒害、爆炸、二次污染的危险和造成降低保税燃料油品质的风险,这些对海上交通运输造成重大危险事故和灾难性的风险。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船舶海上加注过程中油船燃油舱为研究对象,根据1/40缩尺比建立物理缩尺试验模型,简化风浪环境对船舶运动形式并依据傅汝德数和欧拉相似制定合适的试验方案。(2)不同速率下静止加注试验根据透气口排出气体油气浓度、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扰动能、透气总量的变化和不同加注速率下透气总量的拟合。结果表明:在静止状态下,加注速率越大,扰动能越大,透出油气浓度越高,加注作业时间越短,透出VOCs总量越少。(3)不同速率下运动加注试验根据透气口排出气体油气浓度、相对浓度、晃荡能、浓度增长率、透气总量的变化和不同加注速率下透气总量的拟合。结果表明:相比静止状态下,运动促进加注过程油品的蒸发;在运动状态下,加注速率越大,晃荡能越大,加注作业时间越短,透出VOCs总量越少。(4)在加油速率一定时,不同运动强度为参照组,根据透气口排出气体油气浓度、相对浓度、浓度增长率、透气总量的变化和透气总量的拟合。结果表明:在运动加注试验中,运动幅值越大(周期越小),晃荡能越大,油品蒸发越剧烈,透出油气浓度越大,透出VOCs总量越大。本文为油品加注作业过程中减少蒸发损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加注过程安全和污染提供指导。
张家阔[10](2020)在《油船货油蒸汽与微波复合加热的数值仿真研究》文中提出石油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大型货油船数量迅速增加,为使油船在靠泊时能安全快速卸载,航行中需要对油舱货油进行加热和保温。然而,传统蒸汽盘管加热方式存在热效率低,总耗油量大等问题,会造成能源浪费以及油船运输成本的增加。微波加热技术具有加热快、均匀且高效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稠油降黏领域。本文基于微波加热技术,提出一种以传统蒸汽盘管为主,微波辅助加热的复合加热思路,并对货油复合加热过程进行传热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以大型货油船舷侧舱为原型,以高凝点的货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货油加热过程的传热特性进行总结,选取合适的无量纲数,确定缩尺后的油品物性,并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微分方程描述加热过程中油品的传热过程,通过合理简化缩尺模型,进行数值方法准确性的验证,确定所建立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在选定数值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常温静止状态下油舱货油复合加热过程温度场和速度场的传热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有效能量利用率评价指标,分析了舱内油品传热过程的热损失和传热效率。三、数值研究了不同功率配比的复合加热方案,分析微波功率对传热效率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了复合加热过程不同加热顺序对热损耗和传热效率的影响规律,以获得较优化的复合加热节能方案。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与货油传统蒸汽盘管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复合加热过程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且加热过程中微波功率较小时,将有利于油品吸热升温,提高加热过程的平均传热效率;此外,加热过程中采用微波对舱顶上层货油整体加热,再传统盘管加热对整舱货油加热,能提高货油传热效率,降低过程中的热量损耗。
二、油品静止蒸发损耗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品静止蒸发损耗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油储运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石油在储存运输中存在的主要污染源 |
1.1 石油储运中存在废水污染 |
1.2 石油储运中存在废气污染 |
1.3 石油储运中存在废渣和噪声污染 |
2 石油在储运系统中降低污染的具体措施 |
2.1 减少石油在储运系统中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
2.2 减少石油在储运系统中废气污染的具体措施 |
2.3 减少石油在储运系统中废渣和噪声污染的具体措施 |
3 结束语 |
(2)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机理及防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雷击储罐Natech研究现状 |
1.2.2 雷击储罐多米诺效应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规律研究 |
2.1 雷击致灾因素分析 |
2.1.1 雷电先导与防雷装置 |
2.1.2 雷电类型及破坏机制 |
2.2 储罐泄漏因素分析 |
2.2.1 浮顶密封结构 |
2.2.2 浮顶密封圈泄漏原因 |
2.3 基于故障树的雷击储罐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
2.3.1 雷击储罐事故统计分析 |
2.3.2 雷击储罐故障树 |
2.4 雷击火灾场景及演化过程分析 |
2.4.1 雷击原油罐火灾场景 |
2.4.2 演化过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油气泄漏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3.1 模拟方法 |
3.2 充装系数的影响 |
3.3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4 环境风条件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油罐雷击火灾热辐射预测方法研究 |
4.1 权重Mudan半经验计算模型 |
4.1.1 火焰高度 |
4.1.2 火焰表面热辐射通量 |
4.1.3 火焰倾角与视角系数Fab |
4.1.4 目标点接收的热辐射通量 |
4.2 目标储罐受辐射强度模拟方法 |
4.2.1 模拟模型介绍 |
4.2.2 模拟空间设置 |
4.2.3 火源设置 |
4.2.4 探测器设置 |
4.3 典型场景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火焰热释放速率 |
4.3.2 火焰羽流形态及温度 |
4.3.3 受辐射储罐表面热辐射通量分析 |
4.4 对比验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雷击火环境下目标储罐热失效机理研究 |
5.1 热响应有限元分析 |
5.1.1 物理模型 |
5.1.2 热分析 |
5.1.3 结构分析 |
5.1.4 热-结构耦合分析 |
5.2 目标储罐动态热响应计算模型 |
5.2.1 罐壁瞬时温度分布计算模型 |
5.2.2 罐壁热应力计算模型 |
5.2.3 失效机理 |
5.2.4 失效判定准则 |
5.3 目标储罐动态热失效判定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油库雷击火灾防控策略 |
6.1 雷击防控策略 |
6.2 设计或运行参数对目标储罐热失效影响分析 |
6.2.1 源储罐与目标储罐的净间距影响 |
6.2.2 固定冷却水强度影响 |
6.3 油库雷击火灾多米诺效应防控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电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 |
(3)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
1.3.2 红松籽油概述 |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
1.5.1 喷雾干燥法 |
1.5.2 物理吸附法 |
1.5.3 复合凝聚法 |
1.5.4 乳液聚合法 |
1.5.5 分子包埋法 |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
1.6.1 低温结晶法 |
1.6.2 分子蒸馏法 |
1.6.3 精馏分离法 |
1.6.4 吸附分离法 |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1.6.6 脂肪酶浓缩法 |
1.6.7 尿素络合法 |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7.1 解决的问题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红松籽的采集 |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3.6 本章小结 |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
5.3.3 Fe~(2+)还原能力 |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5.4.3 Fe~(2+)还原力分析 |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6.6 本章小结 |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
7.3.3 PLA含量测定 |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PLA标准曲线 |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大型浮顶油罐温度场数值研究及模拟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公式研究进展 |
1.2.2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理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2.1 浮顶油罐结构 |
2.2 物理模型 |
2.3 数学模型 |
2.3.1 控制方程 |
2.3.2 数值离散方法 |
2.3.3 数值求解方法 |
2.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2.5 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储罐温度场仿真软件开发 |
3.1 软件简介 |
3.2 软件安装与登录 |
3.2.1 软件安装 |
3.2.2 软件登录 |
3.3 软件操作 |
3.3.1 土壤温度初始场计算 |
3.3.2 罐内原油温度场计算 |
3.3.3 软件后处理方法 |
3.4 辅助选项与卸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罐内原油温度场规律研究 |
4.1 温度变化影响因素 |
4.2 储罐直径影响探究 |
4.3 单、双盘浮顶影响探究 |
4.4 保温层导热系数影响探究 |
4.5 液位高度影响探究 |
4.6 储油温度影响探究 |
4.7 罐底油泥厚度影响探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温层经济性评价及储油方案研究 |
5.1 储罐维温方式及成本评价 |
5.2 维温成本正确性验证 |
5.3 罐壁保温层经济性评价 |
5.3.1 中原油储罐罐壁保温层评价 |
5.3.2 南阳油储罐罐壁保温层评价 |
5.3.3 鲁宁油储罐罐壁保温层评价 |
5.3.4 罐壁保温层成本评价 |
5.4 不同油品经济性储油方案研究 |
5.4.1 储罐维温要求 |
5.4.2 中原油储罐运行方案 |
5.4.3 南阳油储罐运行方案 |
5.4.4 胜利油储罐运行方案 |
5.4.5 鲁宁油储罐运行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5)原油储罐温度场变化规律及新型涂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型原油储罐温度场现场实验研究 |
1.2.2 大型原油储罐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
1.2.3 罐顶涂料在原油储罐应用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油储罐温度场试验研究 |
2.1 储罐温度场现场测试实验 |
2.1.1 研究内容 |
2.1.2 试验方案 |
2.1.3 主要设备 |
2.1.4 测试储罐类型及地点选取 |
2.2 罐内原油温度场分布及温降规律 |
2.2.1 储罐温度场分布规律 |
2.2.2 测试储罐温降规律 |
2.3 太阳辐射对原油温度场影响规律 |
2.4 罐底油泥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 |
2.5 混油储罐原油温度场规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原油储罐温度场数理模型 |
3.1 计算模型建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数学模型 |
3.2 数值求解算法 |
3.2.1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2.2 控制方程的求解 |
3.3 模型正确性验证 |
3.3.1 与实测油温对比验证 |
3.3.2 与罐体多点温度计对比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涂料对储罐温度场影响研究 |
4.1 储罐温度场变化规律 |
4.1.1 罐参数以及边界条件 |
4.1.2 储罐温度场变化规律 |
4.2 保温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
4.2.1 研究内容及算例设置 |
4.2.2 不同季节罐顶有无保温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 |
4.2.3 不同罐顶保温涂料导热系数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
4.2.4 不同罐顶保温涂料厚度对储罐温度场影响的对比 |
4.3 隔热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
4.3.1 研究内容及算例设置 |
4.3.2 不同液位高度条件下隔热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
4.3.3 不同初始油温条件下隔热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
4.3.4 不同反射率隔热涂料对储罐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涂料应用性能分析 |
5.1 保温涂料节能性分析 |
5.1.1 油库维温方式及涂料成本 |
5.1.2 保温涂料经济性评价 |
5.1.3 保温涂料与罐壁保温层经济性对比分析 |
5.2 隔热涂料减排性及经济性分析 |
5.2.1 油气损耗计算方法及隔热涂料成本 |
5.2.2 隔热涂料减排性评价 |
5.2.3 隔热涂料经济性评价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6)基于液压密封的呼吸阀性能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安全呼吸系统意义 |
1.2 呼吸阀及液压安全阀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课题主要内容 |
2 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 |
2.1 呼吸阀功能及分类 |
2.1.1 呼吸阀工作原理 |
2.1.2 呼吸阀启动原因 |
2.1.3 呼吸阀分类 |
2.1.4 呼吸阀选型标准及泄漏量 |
2.1.5 呼吸阀缺点总结 |
2.2 液压安全阀分类 |
2.2.1 液压安全阀工作原理 |
2.2.2 液压安全阀分类 |
2.2.3 液压安全阀失效原因 |
2.2.4 液压安全阀选型标准 |
2.2.5 液压安全阀缺点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3 液压安全阀结构和原理 |
3.1 传统液压安全阀 |
3.2 带积液槽液压安全阀 |
3.3 气液分离结构 |
3.4 气液分离结构数值仿真分析 |
3.4.1 密封液的选择 |
3.4.2 计算模型的确定及简化 |
3.4.3 建立模型 |
3.4.4 简化模型 |
3.4.5 密度设置 |
3.4.6 网格的划分 |
3.4.7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3.4.8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3.4.9 增加气液分离结构液压安全阀云图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液封呼吸阀 |
4.1 数值仿真建模及边界条件 |
4.1.1 建立模型 |
4.1.2 简化模型 |
4.1.3 网格划分 |
4.1.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2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4.3 液封呼吸阀气液分离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 |
5.1 呼吸阀测试简介 |
5.2 检验平台设计及测试方案制定 |
5.2.1 开启压力试验 |
5.2.2 通气量试验 |
5.3 测试方案制定 |
5.3.1 测试目的 |
5.3.2 测试步骤 |
5.3.3 试验所需设备 |
5.4 试验过程及数据 |
5.5 呼吸阀现场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硕士学位论文缴送登记表 |
(7)稠油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油气集输系统能耗评价研究现状 |
1.3 油气集输系统原油损耗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评价技术研究 |
2.1 油气集输工艺 |
2.2 集输系统能耗评价方法 |
2.2.1 能量系统平衡方法 |
2.2.2 集输站场能耗评价分析指标 |
2.2.3 集输管线能耗评价分析指标 |
2.2.4 地面集输系统能耗评价分析指标 |
2.2.5 集输耗能设备评价分析指标 |
2.3 集输系统油品损耗评价方法 |
2.3.1 原油损耗说明 |
2.3.2 原油集输过程中的油气损耗 |
2.3.3 原油损耗计算方法 |
第三章 高升采油厂集输系统能耗损耗评价平台开发 |
3.1 软件开发环境 |
3.2 软件基本情况介绍 |
3.3 数据结构介绍 |
3.4 软件功能模块 |
3.4.1 项目管理模块 |
3.4.2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
3.4.3 能耗评价分析模块 |
3.4.4 节能预测分析模块 |
3.4.5 油气损耗分析模块 |
3.4.6 全局参数维护模块 |
3.4.7 结果输出模块 |
第四章 高升采油厂集输系统能耗测算与节能分析 |
4.1 加热炉能耗测算与节能分析 |
4.1.1 加热炉能耗测试计算结果 |
4.1.2 加热炉能耗测试计算结果评价 |
4.1.3 加热炉能耗测试计算结果分析 |
4.1.4 加热炉改造建议 |
4.2 机泵能耗测算与节能分析 |
4.2.1 机泵能耗测试计算结果 |
4.2.2 机泵能耗测试计算结果评价 |
4.2.3 机泵能耗测试计算结果分析 |
4.2.4 机泵改造建议 |
4.3 集输站场能耗测算与节能改造预测 |
4.3.1 计量站能耗测算与节能改造预测 |
4.3.2 转油站能耗测算与节能改造预测 |
4.3.3 联合站能耗测算与节能改造预测 |
4.4 集输管线能耗测算与节能分析 |
4.4.1 集油管线能耗测试计算结果 |
4.4.2 掺稀油管线能耗测试计算结果 |
4.4.3 集输管线能耗测试计算结果分析 |
4.5 集输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改造预测 |
4.5.1 集输系统能损分布规律 |
4.5.2 集输系统节能改造预测 |
第五章 高升采油厂集输系统原油损耗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 |
5.1 原油损耗测试 |
5.2 原油损耗测试结果 |
5.3 原油损耗测试结果分析 |
5.3.1 井口损耗分析 |
5.3.2 转油站损耗分析 |
5.3.3 联合站损耗分析 |
5.3.4 集输系统损耗分析 |
5.4 减少原油损耗技术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立式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及外干涉流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油品蒸发损耗导致的危害 |
1.3 在油品蒸发损耗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方面 |
1.3.2 国内方面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关键技术 |
第二章 储罐油品蒸发损耗的理论分析 |
2.1 立式储油罐的分类 |
2.2 储罐中油品蒸发损耗的过程 |
2.2.1 油品蒸发损耗实质的理论分析 |
2.2.2 油品蒸发时的相变分析 |
2.2.3 蒸发损耗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
2.3 目前油品损耗的计算方法 |
2.4 新型油品损耗计算模型的建立 |
2.5 实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呼吸阀挡板和CFD技术的应用 |
3.1 呼吸阀挡板的工作原理 |
3.2 呼吸阀挡板的结构介绍 |
3.2.1 主要的结构参数 |
3.2.2 安装方法以及静电接线 |
3.3 CFD技术 |
3.3.1 CFD简介 |
3.3.2 计算过程 |
3.3.3 控制方程 |
3.3.4 处理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油罐内部流场在外干涉下的数值模拟 |
4.1 数学模型的确定 |
4.1.1 菲克定律 |
4.1.2 计算模型的确定 |
4.2 物理模型的确定 |
4.2.1 求解步骤 |
4.2.2 模型网格的选取 |
4.2.3 模拟条件的设置 |
4.3 呼吸阀挡板对储罐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
4.3.1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4.3.2 有无呼吸阀挡板对储罐内流场的影响 |
4.3.3 呼吸阀挡板不同的安装位置对罐内流场的影响 |
4.3.4 呼吸阀挡板的形状对罐内流场的影响 |
4.3.5 有无呼吸阀挡板对罐内油品的影响 |
4.4 环境温度对储油罐内流场的影响 |
4.4.1 油品的饱和蒸气压 |
4.4.2 温度模型的建立 |
4.4.3 储罐内温度场的分布 |
4.4.4 温度对储罐内油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低储罐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及油气节能回收技术 |
5.1 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 |
5.1.1 降低储油罐的温度 |
5.1.2 提高储罐的承压能力 |
5.1.3 减小储罐内的气体空间 |
5.1.4 其他措施 |
5.2 油气节能回收系统 |
5.2.1 油气回收技术 |
5.2.2 罐内密闭节能回收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风浪环境受油船加注过程油气排放预测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品气液传质 |
1.2.2 限制空间油气运移及透气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方案 |
2.1 舟山海域海况 |
2.2 保税燃料油加注作业 |
2.3 模型试验相似定理 |
2.4 对流扩散理论基础 |
2.5 试验设备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加注作业过程油气蒸发结果分析 |
3.1 不同速率下静止加注试验 |
3.1.1 透气特征结果分析 |
3.1.2 扰动能变化 |
3.2 不同速率下运动加注试验 |
3.2.1 透气特征结果分析 |
3.2.2 相对浓度的变化曲线 |
3.2.3 晃荡能变化 |
3.2.4 增长率变化 |
3.3 不同周期下运动加注试验 |
3.3.1 透气特征结果分析 |
3.3.2 相对浓度的变化曲线 |
3.3.3 晃荡能变化 |
3.3.4 增长率变化 |
3.4 加注幅值下运动加注试验 |
3.4.1 透气特征结果分析 |
3.4.2 相对浓度的变化曲线 |
3.4.3 晃荡能变化 |
3.4.4 增长率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注作业过程油气预测和控制研究 |
4.1 预测不同影响因子透出VOCS总量 |
4.1.1 预测不同速率下透出VOCs总量 |
4.1.2 预测不同横摇幅值透出VOCs总量 |
4.1.3 预测不同横摇周期透出VOCs总量 |
4.1.4 预测不同强度下透出 VOCs 总量 |
4.2 风浪环境加注过程控制研究 |
4.2.1 加注速率控制 |
4.2.2 船员和工作人员安全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油船货油蒸汽与微波复合加热的数值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微波加热技术 |
1.2.1 微波加热原理 |
1.2.2 微波加热特点 |
1.3 油船货油加热和保温过程研究现状 |
1.3.1 货油加热和保温过程的传热机理研究 |
1.3.2 货油加热和保温过程节能研究 |
1.4 微波加热技术在原油中的应用现状 |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立货油复合加热过程的数值模型 |
2.1 基本传热方式 |
2.2 货油复合加热过程描述 |
2.3 构建模型 |
2.3.1 数学模型 |
2.3.2 物理模型 |
2.4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2.4.1 边界条件 |
2.4.2 初始条件 |
2.5 数值求解方法 |
2.6 数值验证 |
2.6.1 货油微波加热的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2.6.2 货油盘管加热的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货油复合加热过程的数值研究 |
3.1 传热效率评价方法 |
3.1.1 介电损耗的热能 |
3.1.2 有效能量利用率 |
3.2 复合加热过程传热特性分析 |
3.3 传热效率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油复合加热过程节能方案研究 |
4.1 功率配比对传热过程的影响分析 |
4.1.1 货油温度场和速度场传热过程影响分析 |
4.1.2 微波功率对加热过程的影响 |
4.1.3 传热效率对比分析 |
4.2 加热顺序对传热的影响分析 |
4.2.1 方案一货油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特性分析 |
4.2.2 方案二货油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特性分析 |
4.2.3 传热效率对比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油品静止蒸发损耗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油储运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J]. 匡磊.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1(03)
- [2]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机理及防控策略[D]. 程玉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大型浮顶油罐温度场数值研究及模拟软件开发[D]. 文硕.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
- [5]原油储罐温度场变化规律及新型涂料应用研究[D]. 张敬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6]基于液压密封的呼吸阀性能研究与优化[D]. 郝一霖.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7]稠油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评价技术研究[D]. 姚春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立式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及外干涉流场研究[D]. 王建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9]风浪环境受油船加注过程油气排放预测及控制研究[D]. 朱正祺.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10]油船货油蒸汽与微波复合加热的数值仿真研究[D]. 张家阔.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