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可靠性理论确定矿井主排水水泵台数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10)在《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运行可靠性研究与控制系统研制》文中指出近年来,为了抑制煤矿灾难事故,我国许多煤矿企业都在不断提高其安全生产能力,以适应煤炭工业的发展要求。而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作为煤矿生产的四大系统之一,担负着排除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积水的重任,对维护煤矿系统正常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对于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根据某矿井的原始资料,对排水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其中,引入了可靠性数学模型,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设计方法,即根据经济可靠的原则选择排水设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应用于排水系统的选型设计和排水设备可靠性改造中。在离心式水泵排水系统中,调节阀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之一。它一方面担负着水泵站可靠运行,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水泵流量,影响系统的工作特性。本课题对煤矿排水系统中使用的调节阀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将其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概括叙述,然后提出了一种以多功能水泵控制阀代替传统的调节阀门应用于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改造方法。文中首先分析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然后从工程流体力学方面对该阀门的水锤防护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理论上证明该阀门相比于普通的逆止阀,在排水系统中有着更好的水锤防护能力。最后结合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在阀门研究中常用到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6.2,对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稳态、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其中在对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动态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中使用到了动网格技术。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将工业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应用于煤炭工业领域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根据文中所选用的排水设备,研制出其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公司推出的S7-300系列PLC作为现场中心控制单元和安装有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组态软件(Force Control 6.0)的PC上位机作为远程监控中心。设计了基于PROFIBUS-DP协议和TCP/IP协议的总线监控网络,实现了对排水系统实时、准确的现场控制与远程监控。最后为了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本文还对抑制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了研究。
王永建[2](1990)在《用可靠性理论确定矿井主排水水泵台数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煤矿主排水泵台数的确定是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设计规 范》的规定来确定的。即“工作水泵的总能 力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 量;备用水泵的台数应不少于工作水泵台数 的70%,并且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
王金凤[3](2005)在《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劳动效率远远低于其它产煤国家。有资料显示,美国一个煤矿工人年产量12000吨,而我国国有重点煤矿平均仅234吨!差距就是潜力。本文运用包括系统理论、可靠性理论、工业工程理论、复杂大系统理论、采矿工程理论、机电工程理论、人因工程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构建煤矿物流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支持。立意于井工煤矿的生产物流系统,本文开展了以下创新性研究:1.提出了煤矿生产物流系统概念,有利于建立煤矿物流学科体系。2.在煤矿生产供应物流系统优化问题中,为达到优化煤矿供应物流之目的,系统地探讨了推进配送式管理系统,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推进配送模式组织机构、物料计划、配送方式和管理方式。3.提出了煤矿矿井设施概念。为达到比较客观、全面、真实地对煤矿矿井设施进行优化评价之目的,结合多目标评价方法,在本文中建立了一种煤矿矿井设施多准则变权综合评价模型,更好地体现了变权的思想,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方案的设计水平。4.为提高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可靠性,煤炭生产企业通常在井下设置缓冲仓即井下煤仓。井下煤仓直接影响提升运输系统的顺畅程度和产量的稳定程度,是矿井稳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此,本文中分析了煤仓的可靠性,提出了煤仓储运系统的随机Petri网模型,讨论了这种可修复系统的状态及其转换关系,为分析煤仓储运系统可靠性提供了新的途径。5.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将煤矿生产系统分解为若干个递阶子系统,分级设置协调控制,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从而保证得到总体最有效的煤炭生产系统定性方案和定量参数。6.为保证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探讨了煤矿生产物流系统有效实施信息化问题,提出应按信息流要求对煤炭生产企业传统的生产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建立高效、规范的生产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激烈竞争市场的需要。
李辉,王永建[4](2010)在《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矿井排水系统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可靠性理论,建立了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模型,并运用可靠性理论分析法确定出矿井排水泵的台数;较全面地考虑影响水泵台数确定因素,解决水泵台数确定不准的问题,提高了矿井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分析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工程实践。
李建军[5](2013)在《矿山井下主配设备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摘要:矿山井下设备是矿山生产作业的重要支柱,其井下配套的矿井通风机设备系统、矿井提升机设备系统、矿井排水设备系统及井下空压机设备系统是矿山井下生产必备的主要配套设备,简称为矿山井下主配设备系统。其井下主配设备系统工作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山人员安全及生产安全和效益,因此如何实现和保障其井下主要关键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一直是矿山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在井下矿山单设备系统监测监控领域及井下瓦斯监控方面国内外已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基于包含井下多设备安全监控系统及兼容井下瓦斯监控等井下其它安全监控系统的集成化统一监控平台系统的研究稀有涉及,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现实问题,提出矿山井下安全预警统一监控平台研究课题,并对形成安全预警统一监控平台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理论研究与技术实现。研究设计了包含矿山井下四大主配设备系统的统一的从井下到井上的三层监控组网技术方案,其组网技术方案首次包含老旧监控设备系统的兼容、包含瓦斯传感器检测及井下人员定位检测系统等扩展接口功能,此组网方案及技术实现在国内首创,为后继矿山安全监控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理念。针对矿山井下四大主要配套设备系统各自的功能分析及选用的安全监控参数及工艺控制方式,本论文统一的对其进行了详细归纳与研究,提出了统一安全监控平台经济适用、性价比高的参数组选型原则方案。通过对统一监控平台所需要的各类电量与非电量传感器性能的分析,研究了传感器的组成、发展、现状,性能特性及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趋势所带来的组网用传感器选型的困惑,提出了矿山井下安全监控用系统传感器在工程实例中的主要选用原则。通过SVM数值分析技术手段对矿山回采工作面的瓦斯传感器的放置位置与放置数量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瓦斯传感器放置位置距离及传感器数量问题。通过对以往各类控制技术等的全面分析研究,给出了以PLC开发环境作为分布式子站控制器方案的最优结论,研究开发出预警监控平台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系统最佳组网技术方案结构框图。研究总结出PLC硬件配型原则,并进行了配型实现,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了PLC开发环境下的井下风机等系统的自动监测控制。针对井下特殊环境下数据安全采集的高要求,研究分布式子站传感器与工业控制器之间数据安全采集的实现方法,提出了适合井下数据安全采集与传输的统一的安全电量变送器联接概念,用于解决大监控平台多类型传感器多源信息融合难的问题,开发设计出数据安全采集系统框图。利用现有的井上监控平台、分布于井下的组网综合布线系统及井下控制器系统,研究与探讨了预警监控平台兼容瓦斯监控、人员定位及井下老旧设备系统的一种扩展兼容接口技术实现解决方案,给出了分布式子站扩展兼容接口相应技术实现设计方案。将井上光纤以太网通信技术与井下CAN总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应用到多设备系统的监控平台上,通过设计两种通用的通信智能节点,很好的解决了多设备监控系统信道不共享、协议不兼容等问题。选择组态王为本矿山主配设备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完成井下各设备系统中控制器与上位机软件监控系统的数据对接设计,完成矿山井下主配设备预警监控平台软件监控系统主界面及各分系统界面的软件编程实现。采用数据库技术应用于矿山井下多设备系统的统一监控平台当中,通过将数据库与监控平台各层监控软件进行数据对接,并利用其数据库技术对海量数据的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优势,解决了目前统一矿山监控平台软件难以满足多设备系统庞大数据实时监控处理的难题。建立了上位机监控平台界面,其显示功能首次包含了平台主监控界面、各主配设备分系统监控界面,并建立了井下各子站现场监控界面,系统包含了全方位监控功能,建立了从井下到井上的全方位、实时、立体、安全的监控防护体系。本文在矿山井下安全监控系统中综合了目前几大前沿技术,将其各自的优势发挥于矿山井下多设备系统统一监控的平台之中,这些技术包括最新的控制技术、最新的组网技术、最新的通信技术以及最新的软件监控技术,为后继矿山井下设备、人员及瓦斯安全监控设计者提供全新的可实施的操作方案。本文所做研究工作,立足于学科前沿,对矿山井下主要配套设备安全预警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图96幅,表1个,参考文献219篇
邵必林,吴琼[6](2013)在《矿山井下排水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认为参考井下排水系统的设计规范,利用可靠性理论中的状态转移矩阵分析法,论证了传统参考规范中关于备用水泵台数限定的不合理性;指出在排水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设备台数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以往排水系统分析中的缺陷,将不同排水系统进行分类研究,以提高可靠性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司明,李占利[7](2017)在《矿井排水智能控制及评价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煤矿智能化的要求,提出一个矿井排水智能控制及评价系统。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器构建智能控制模型,实现水泵的智能控制,对排水系统进行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系统评价,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基于Web技术设计开发了B/S结构的矿井排水智能控制及评价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应急能力强,节约用电,降低设备损耗。
李辉,王永建,侯燕杰[8](2006)在《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可靠性工程理论,建立了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模型,并用其分析法确定排水泵的台数,提高了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方法也可应用到其它工程实践。
吴国珉[9](2008)在《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防尘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矿井通风系统对地下开采犹如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一样重要,矿井通风是地下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矿井向深部延伸和开采强度的增加,矿井必将出现岩温增高、风路延长、阻力增大、风流压缩放热、风量调节困难、漏风突出、有毒有害物质和热湿排除受阻等问题。因此,矿井通风的作用将更加重要。目前我国许多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已经进入了500~1000m的开采深度(本文将该深度定义为亚深部),上述矿井通风问题非常突出;与此同时,深部开采粉尘污染问题的解决也非常困难。由于铜绿山铜铁矿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主力矿山和老矿山,目前即将进入的开采深度为500~800m,其矿井通风与防尘问题在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中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将铜绿山铜铁矿确定为研究对象,结合该矿井通风与防尘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实际工程要求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系统地查阅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矿井通风与防尘的主要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理论研究,并将有关优化理论结合到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和通风网络分析研究中。(2)开展了现场情况调查、资料收集和测定工作,获得了需要的矿井通风与防尘基础信息和测定数据,对现有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正确的评价。(3)对现场获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处理,建立铜绿山铜铁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数据模型,对不同的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网络解算、分析,为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方案和合理矿井通风模式的确定奠定了基础。(4)根据上述各项工作提出了铜绿山铜铁矿深部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包括适宜-425m~-245m、-725m~-425m中段矿体开采的新通风系统、矿井阶段通风网络方案以及改造方案实施主要工程。对中段回风石门主扇和辅扇硐室的方案、通风构筑物的方案、南主扇叶片安装角参数调整、局部通风大直径风筒应用、中段通风系统改造工程费用概算等进行了合理设计。(5)结合铜绿山铜铁矿矿井通风风流控制的需要,分析了应用空气幕隔断风流的可行性。对空气幕隔断风流的实际有效压力、空气幕对风流增阻的计算、单机空气幕的阻风率、多机并联空气幕的阻风率等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井下不带风墙辅扇的动压通风分析及其应用、无风墙辅扇通风、无风墙辅扇在巷道中单独工作等进行了研究。(6)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了铜绿山铜铁矿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不稳定性事故树,对有关影响因素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相应对策。(7)以化学抑尘方法为防尘关键手段,开展了矿尘湿润剂实验研究。对铜绿山矿矿尘试样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湿润剂的类型及其溶液配制方法,试验了表面活性剂添加卤化物的湿润性能,开发了适合铜绿山铜铁矿防尘的化学抑尘剂优化配方。(8)根据开发的化学抑尘剂配方,对铜绿山铜铁矿卸矿站的添加湿润剂喷雾防尘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喷雾系统设计、喷嘴选型与布置、自动喷雾供水系统设计、供水水源与水质要求、影响喷雾除尘效果的因素分析、通风与喷雾除尘结合除尘、卸矿站喷雾防尘系统经济可行性等。(9)对铜绿山铜铁矿井下溜井放矿时冲击气流扬尘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放矿时粉尘污染的有效综合措施。(10)提出了铜绿山铜铁矿矿井通风管理、粉尘防治管理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对策等通风与防尘综合措施。上述矿井通风与防尘关键技术的许多内容已经结合到铜绿山铜铁矿矿井深部开采的工程中,并证明这些成果是行之有效的和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李辉,王永建,侯燕杰[10](2010)在《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利用可靠性工程理论,建立了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模型,并用其分析法确定排水泵的台数,提高了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方法也可应用到其它工程实践。
二、用可靠性理论确定矿井主排水水泵台数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可靠性理论确定矿井主排水水泵台数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运行可靠性研究与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概述 |
1.1.1 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
1.1.2 矿井排水系统的分类 |
1.1.3 矿井排水设备的组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排水设备的选型设计 |
2.1 选型计算的一般原则 |
2.2 已知矿井的原始资料 |
2.3 选择排水装置 |
2.3.1 预选水泵 |
2.3.2 配置管路 |
2.3.3 建立管路特性 |
2.3.4 解算工况 |
2.3.5 确定允许吸水高度 |
2.3.6 验算排水时间 |
2.3.7 校验泵的稳定性 |
2.3.8 验算电机容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水系统中阀门的研究与选用 |
3.1 阀门的选用原则 |
3.2 闸阀在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
3.2.1 闸阀的主要特点 |
3.2.2 闸阀的分类 |
3.3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
3.3.1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3.3.2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水锤防护作用 |
3.4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研究方法的确定 |
3.4.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3.4.2 计算流体动力学法概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概述 |
4.2 流体与流动基本特性的确定 |
4.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质量守恒方程 |
4.3.2 动量守恒方程 |
4.3.3 三维湍流模型的建立 |
4.4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稳态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
4.4.1 实体模型的建立 |
4.4.2 网格划分 |
4.4.3 FLUENT 仿真分析 |
4.4.4 仿真结果分析 |
4.5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动态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
4.5.1 动网格模型建立 |
4.5.2 FLUENT 仿真分析 |
4.5.3 阀板运动状态的设置 |
4.5.4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开启状态分析 |
4.5.5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矿井下排水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 |
5.1 概述 |
5.2 控制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
5.3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5.4 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 |
5.4.1 现场总线技术 |
5.4.2 PROFIBUS(过程现场总线) |
5.4.3 工业以太网 |
5.4.4 煤矿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的通信网络配置 |
5.5 PLC 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5.5.1 系统检测元件的选用 |
5.5.2 PLC 系统硬件组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6.1 PLC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1 工作方式的选择 |
6.1.2 需开启水泵台数的确定 |
6.1.3 水泵与管路轮换工作的实现 |
6.1.4 水泵自动运行的控制 |
6.2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选择 |
6.2.1 软件简介 |
6.2.2 软件的基本结构 |
6.2.3 利用力控组态软件建立人机界面的步骤 |
6.3 矿井排水自动控制中的软件组态 |
6.3.1 排水系统主监控界面 |
6.3.2 报警界面 |
6.3.3 历史趋势画面 |
6.3.4 数据库的组态 |
6.4 上位机组态软件与PLC 之间的通信 |
6.4.1 57-300 网络组态 |
6.4.2 组态软件通信设置 |
6.5 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研究 |
6.5.1 PLC 控制系统的主要干扰源 |
6.5.2 PLC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技术路径和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 |
2.1 煤矿生产过程与煤矿生产物流系统 |
2.2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及其分类 |
2.2.1 生产供应物流 |
2.2.2 煤炭生产物流 |
2.3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及其分类 |
2.4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中的问题剖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矿生产供应物流 |
3.1 煤矿生产供应物流系统现状分析 |
3.1.1 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分配分析 |
3.1.2 物料计划分析 |
3.1.3 物料的配送及管理方式分析 |
3.2 煤矿生产供应物流系统 |
3.2.1 优化组织机构 |
3.2.2 优化物料计划 |
3.2.3 优化物料配送方式 |
3.2.4 优化物料管理方式 |
3.3 经济效益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矿矿井生产设施规划与设计 |
4.1 煤矿矿井设施规划的多目标变权评价 |
4.1.1 煤矿矿井设施规划的多目标多准则结构 |
4.1.2 煤矿矿井设施规划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3 模型应用 |
4.2 井型开拓方式 |
4.2.1 竖井及其井底车场 |
4.2.2 斜井及其与竖井的比较 |
4.2.3 平硐及其与井筒的比较 |
4.2.4 副井与风井的布置 |
4.3 井下巷道布置 |
4.3.1 巷道布置系统概述 |
4.3.2 巷道布置子系统分析 |
4.4 运输方式的选择 |
4.4.1 矿山提升设备 |
4.4.2 矿山运输设备 |
4.5 煤仓储运系统的可靠度分析 |
4.5.1 随机Petri 网理论 |
4.5.2 煤仓储运系统的随机Petri 网模型 |
4.5.3 随机Petri 网的可靠性分析 |
4.6 煤矿场区的总平面布置 |
4.6.1 场前区的布置 |
4.6.2 生产区的布置 |
4.6.3 辅助生产区的布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炭生产物流系统优化分析 |
5.1 煤炭生产物流系统的协调和可靠性分析 |
5.1.1 煤炭生产物流系统的分解和协调模型 |
5.1.2 煤炭生产物流系统协调分析 |
5.1.3 煤炭生产物流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
5.2 排水系统的优化 |
5.2.1 排水系统运行效率分析 |
5.2.2 排水系统优化分析 |
5.2.3 排水系统优化途径 |
5.2.4 水泵节能优化潜力 |
5.3 通风系统的优化 |
5.3.1 通风系统运行分析 |
5.3.2 通风系统特性分析 |
5.3.3 通风系统优化途径 |
5.4 辅助系统的优化 |
5.4.1 动力系统优化对策 |
5.4.2 灾难救治系统优化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矿生产物流信息化 |
6.1 煤矿生产物流实施信息化的作用 |
6.2 煤矿生产物流实施信息化的障碍 |
6.3 煤矿生产物流信息化体系构建 |
6.3.1 煤矿物流信息化的实施目标 |
6.3.2 煤矿物流信息化的功能体系 |
6.3.3 煤矿生产物流信息化的数据体系结构 |
6.3.4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实施信息化的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矿井排水系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
2 模型的求解 |
3 结语 |
(5)矿山井下主配设备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论文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山井下主配设备预警监控平台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 |
2.1 预警监控平台整体方案研究与设计 |
2.1.1 现状简述 |
2.1.2 监测预警平台体系结构框图的设计 |
2.1.3 系统整体设计原理与结构组成 |
2.2 预警监控平台具备的功能 |
2.3 预警监控平台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山四大主配设备系统检测参数综述 |
3.1 井下通风机子系统预警检测参数综述 |
3.1.1 通风机概述 |
3.1.2 通风机控制系统检测参数 |
3.1.3 控制过程 |
3.2 井下提升机子系统预警检测参数综述 |
3.2.1 设备概述 |
3.2.2 检测参数 |
3.2.3 控制过程 |
3.3 矿井排水子系统预警检测参数综述 |
3.3.1 设备概述 |
3.3.2 参数综述 |
3.3.3 控制过程 |
3.4 空压机子站预警检测参数综述 |
3.4.1 设备概述 |
3.4.2 设备参数综述 |
3.4.3 控制过程综述 |
3.5 预警平台用瓦斯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安全监测部署参数研究 |
3.5.1 回归估计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
3.5.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3 结论 |
3.6 井下主配设备监测预警平台检测参数选用原则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警监控平台系统传感器研究 |
4.1 传感器概述 |
4.1.1 传感器概念 |
4.1.2 传感器的组成 |
4.1.3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回顾 |
4.1.4 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
4.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
4.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
4.2.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
4.3 传感器的分类 |
4.3.1 传感器的分类 |
4.4 本预警监控系统传感器的主要选用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警监控平台井下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策略研究与实现 |
5.1 分布式子站控制方案的选择研究 |
5.1.1 几种控制器的比较与选型 |
5.1.2 PLC技术综述 |
5.2 井下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2.1 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设计 |
5.2.2 分布式子站控制器的选型实现 |
5.2.3 分布式子站数据安全采集的策略研究 |
5.2.4 分布式子站PLC的模块选型原则研究 |
5.2.5 以通风机设备系统为例的分布式子站PLC的模块选型配置实现 |
5.3 井下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的编程实现 |
5.3.1 分布式子站编程环境介绍 |
5.3.2 分布式子站PID的算法控制研究 |
5.3.3 基于通风机监控系统的软件编程实现 |
5.4 预警监控平台扩展兼容功能的研究 |
5.4.1 预警监控平台扩展兼容接口的研究 |
5.4.2 预警监控平台瓦斯监测接入的研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警监控平台基于光纤以太网和CAN总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6.1 预警监控平台基于以太网光纤技术的远程通信设计研究 |
6.1.1 预警监控平台远程通信的技术选择 |
6.1.2 以太网技术简介 |
6.1.3 光纤数据传输技术简介 |
6.1.4 预警监控平台光纤以太网通信的设计研究 |
6.2 预警监控平台现场总线技术的选型研究 |
6.2.1 现场总线的概述 |
6.2.2 目前几种主流的现场总线 |
6.2.3 预警监控平台井下通信的总线选型 |
6.3 预警监控平台井下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技术实现 |
6.3.1 井下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设计实现 |
6.3.2 井下CAN总线通信系统智能节点的研究设计与技术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监控软件研究与实现 |
7.1 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监控软件选型研究 |
7.1.1 上位机监控技术的选择 |
7.1.2 国内外监控组态软件的发展状况 |
7.1.3 上位机组态软件的选择 |
7.2 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组态软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7.2.1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原则研究 |
7.2.2 监控软件开发环境的组成和开发步骤 |
7.2.3 预警监控平台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 |
7.2.4 本研究开发完成后的预警监控平台操作界面功能展示 |
7.3 上位机基于Oracle与监控软件的预警及故障诊断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
7.3.1 上位机数据库技术研究 |
7.3.2 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故障诊断功能的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本论文创新点 |
8.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 发表的论文 |
2. 参加的科研项目 |
3. 发明的专利 |
(6)矿山井下排水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泵数量的配比 |
2 井下各水平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3 不同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3.1 直接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3.2 分段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3.3 集中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4 结 论 |
(7)矿井排水智能控制及评价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控制模型 |
2 系统评价模型 |
2.1 安全性评价 |
2.1.1 建立模糊评判矩阵 |
2.1.2 构造隶属函数 |
2.1.3 模糊权重 |
2.1.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2.2 经济性评价 |
2.3 可靠性评价 |
3 系统设计实现 |
3.1 系统功能设计 |
3.2 数据库设计 |
3.3 系统运行界面 |
3.4 系统应用 |
4 结论 |
(9)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防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矿井通风降温研究综述 |
1.2 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节研究综述 |
1.3 矿井风流控制技术研究简述 |
1.4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综述 |
1.5 矿井防尘技术综述 |
1.6 喷雾防尘技术研究现状 |
1.7 粉尘湿润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8 课题的确定及意义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法研究 |
2.1 基于最小能量原理的矿井通风网络优化 |
2.2 矿井通风系统测量平差优化 |
2.3 矿井通风系统监测点的优化布局 |
2.4 矿井通风系统的模糊优化 |
2.5 矿井通风网络的状态分析及估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铜绿山矿采矿与通风现状概述 |
3.1 矿床地质及气象资料 |
3.2 矿井开拓与通风 |
3.3 深部开采方案 |
3.4 矿井深部通风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目前矿井通风系统的测定与评价 |
4.1 测定方法及计算公式 |
4.2 测定结果 |
4.3 矿井通风系统测定结论与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425m~-245m中段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
5.1 适宜-425m~245m中段矿体开采的新通风系统 |
5.2 矿井阶段通风网络方案的提出 |
5.3 矿井阶段通风网络方案的比较和确定 |
5.4 改造方案实施主要工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425m~-245m通风改造设计及-425m以下通风方案 |
6.1 -365m回凤石门主扇和辅扇硐室的方案设计 |
6.2 通风构筑物的方案设计 |
6.3 南主扇叶片安装角参数调整的设计 |
6.4 局部通风大直径风筒应用的设计 |
6.5 -425m~-245m中段通风系统改造工程费用概算 |
6.6 -425m~-245m中段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网络分析 |
6.7 -425m~-725m深部通风设计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矿井风流调节方法与稳定性分析 |
7.1 空气幕控制风流的分析 |
7.2 空气幕对风流增阻的计算分析 |
7.3 井下不带风墙辅扇的动压通风分析 |
7.4 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矿尘湿润剂实验研究 |
8.1 湿润剂湿润机理 |
8.2 铜绿山矿矿尘试样分析 |
8.3 湿润剂的选择及其溶液配制 |
8.4 实验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卸矿站喷雾防尘系统的设计 |
9.1 喷雾降尘机理探讨 |
9.2 铜绿山矿卸矿站喷雾防尘系统的设计 |
9.3 影响喷雾除尘效果的因素分析 |
9.4 通风与喷雾除尘结合除尘 |
9.5 卸矿站喷雾防尘系统设计的特点 |
9.6 卸矿站喷雾防尘系统经济可行性 |
9.7 井下溜井放矿时冲击气流的分析与污染控制措施 |
9.8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矿井通风与防尘综合措施 |
10.1 井下大气安全标准 |
10.2 井下粉尘防治措施 |
10.3 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
10.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对策 |
10.5 本章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矿井通风网络分析输入模型例子 |
附录2 矿井通风网络分析计算结果例子 |
附录3 矿井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两例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四、用可靠性理论确定矿井主排水水泵台数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运行可靠性研究与控制系统研制[D]. 李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
- [2]用可靠性理论确定矿井主排水水泵台数的探讨[J]. 王永建. 煤矿设计, 1990(01)
- [3]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研究[D]. 王金凤. 天津大学, 2005(07)
- [4]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矿井排水系统模型研究[J]. 李辉,王永建.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01)
- [5]矿山井下主配设备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 李建军. 中南大学, 2013(12)
- [6]矿山井下排水系统可靠性分析[J]. 邵必林,吴琼. 金属矿山, 2013(07)
- [7]矿井排水智能控制及评价系统[J]. 司明,李占利.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7(05)
- [8]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模型研究及应用[J]. 李辉,王永建,侯燕杰. 矿业工程, 2006(03)
- [9]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防尘技术研究[D]. 吴国珉. 中南大学, 2008(03)
- [10]矿井排水系统可靠性模型研究及应用[A]. 李辉,王永建,侯燕杰. 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