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vestigations on th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Between Luminol and Reductant(论文文献综述)
许申晖[1](2021)在《冬眠达乌尔黄鼠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形态与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维持良好的运动功能对人体至关重要,而肌萎缩会导致运动功能的限制或剥夺,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是废用性肌萎缩。冬眠动物选择冬眠来度过冬季寒冷与的食物短缺环境。典型的小型冬眠哺乳动物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在冬眠期间处于长期的不活动状态,但不同于非冬眠动物在活动降低时发生废用性肌萎缩的情况,黄鼠的骨骼肌在长达数月的冬眠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的肌萎缩,被认为是天然的抗废用性肌萎缩动物模型。骨骼系统、肌肉系统以及神经系统这三大系统共同协作实现哺乳动物的运动功能,其中运动神经与骨骼肌通过神经肌肉接头相联。在大鼠的废用性肌萎缩模型中,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影响其正常的功能。目前尚未有关于冬眠哺乳动物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的研究,本研究选择达乌尔黄鼠后肢比目鱼肌与趾长伸肌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冬眠黄鼠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与相关调控机制。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冬眠前组、冬眠组、阵间觉醒组与出眠组的达乌尔黄鼠的典型慢缩肌比目鱼肌与典型快缩肌趾长伸肌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使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技术测量了神经肌肉接头相关指标。对于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的可能原因,检测了形成与维护神经肌肉接头的关键通路Agrin-Lrp4-Mu SK中Agrin、Lrp4、Mu SK、Rapsyn以及HSP90beta等目的蛋白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为了确认氧化应激与冬眠期间达乌尔黄鼠不同收缩类型骨骼肌中神经肌肉接头形态变化的关系,检测了REDD1、FOXO4、FOXO1、PGC-1α以及Atrogin-1等目的蛋白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传统的蛋白印迹技术中的相关实验方法已经不适合本研究的需求,例如黄鼠在冬眠期间代谢变化剧烈,使得管家蛋白不适合作为内参使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第五章中报告了相关实验技术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1.冬眠黄鼠不同类型骨骼肌中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测量冬眠期间比目鱼肌神经肌肉接头各项形态学指标如突触前的总分支长度、分支复杂度以及突触后的终板区域周长与面积、乙酰胆碱受体染色区域周长与面积等相比冬眠前有着显着的减少,并且在出眠组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在趾长伸肌中,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在冬眠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2.冬眠黄鼠不同类型骨骼肌中神经肌肉接头相关调控通路蛋白表达检测阵间觉醒组趾长伸肌中Agrin表达相比冬眠前增加到1.67倍;比目鱼肌中Lrp4相比冬眠组表达降低46.2%。冬眠期间两种骨骼肌中其它蛋白的表达无显着变化。3.冬眠黄鼠不同收缩类型肌纤维抗氧化应激策略相关指标的检测阵间觉醒组比目鱼肌中REDD1的表达的相比于冬眠前组增加到1.58倍,但不同时期趾长伸肌中其表达未发生显着变化。阵间觉醒组比目鱼肌中FOXO4磷酸化水平在降低63.2%;趾长伸肌中其磷酸化水平的未发生显着变化。冬眠组比目鱼肌中PGC-1α相比冬眠前组增加到1.57倍,趾长伸肌中其表达水平未发生显着变化。冬眠组比目鱼肌中FOXO1的总蛋白表达水平与磷酸化水平在相比于冬眠前组分别增加到1.72倍和1.91倍,出眠组趾长伸肌中FOXO1的磷酸化水平相比于冬眠组降低77.4%。冬眠组趾长伸肌中Atrogin-1的表达相比于冬眠前组降低42.3%,比目鱼肌中无显着变化。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冬眠期间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中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发生类似于非冬眠动物废用状态下的退行性变化,并且在出眠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冬眠黄鼠趾长伸肌中的神经肌肉接头在冬眠期间无形态学变化。发现Agrin、Lrp4与PGC-1α以及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影响冬眠黄鼠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发现冬眠期间达乌尔黄鼠不同收缩类型的骨骼肌根据各自的能量代谢方式发展出相适应的差异化的抗氧化应激策略;冬眠期间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中的神经肌肉接头形态的退行性变化并不是由氧化应激引起的。
胡东岳[2](2021)在《释放抗坏血酸的核苷酸探针的合成及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后,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快速灵敏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RT-PCR被认为是病原体检测的黄金方法,但该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专业的仪器和操作人员以及大量的时间。面对全球性爆发的COVID-19病毒,迫切需要一种依赖简单仪器即可实现快速检测的方法。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合成的核苷酸探针结合化学发光体系实现对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嵌合核苷酸探针dAP4AA。该探针通过焦磷酸键偶联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和2-磷酸-L-抗坏血酸(AAP)。通过N,N-二甲基甲酰胺(CDI)活化磷酸基团的方法合成了dAP4AA核苷酸探针,产率为45%。预期dAP4AA在DNA聚合酶(Kf exo-)和碱性磷酸酶(r SAP)作用下可以产生易于检测的抗坏血酸分子(AA),结合Luminol-H2O2-CoOOH化学发光体系中发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病原体核酸的高灵敏检测。实验证明dAP4AA探针是DNA聚合酶的底物,可以用于DNA链的扩增,同时碱性磷酸酶不能催化dAP4AA的水解,而只能水解DNA聚合酶反应后的产物AAP3,生成AA,进而通过对AA的检测实现对目标核酸分子的检测。通过结合磁性纳米粒子,可以实现对目的短片段DNA的检测。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到体系中60 fM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片段。该方法与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联合使用,可以实现对体系中COVID-19核酸片段DNA 10个拷贝数的检测,与使用传统的荧光染料比较,灵敏度可以提高1-2个数量级;反应时间3min即可得到比较明显的检测信号,达到快速检测病原体的目的。以该实验为基础,将继续优化反应条件,开发一种小型手持式测试仪器,实现更便捷的病原体检测。
王大伟[3](2021)在《功能化铜纳米簇在荧光和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金属纳米簇(MNCs)材料因其具备光学性能可调、生物相容性高、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铜纳米簇(CuNCs)作为金属纳米簇中的一员得到迅速发展,相比贵金属团簇而言,CuNCs具有原料低廉、生物相容性好、合成种类多样等优点受到了众多关注,在传感器件、细胞成像、检测分析等领域研究广泛。然而,对于CuNCs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难题(如稳定性差、量子产率较低等)需要改善和克服,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从合成功能化CuNCs出发,探究了CuNCs的荧光和电化学发光(ECL)性能,研究内容如下:本文共包括四部分,首先对MNCs进行了概述,并对其性能、合成方法和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1、硫化物阴离子(S2-)是一种常见的有毒离子,过量积累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本研究中,通过一步合成法,以巯基丙酸作为保护剂和还原剂,制备了由Cu2+引发聚集诱导发光的CuNCs(Cu2+@MPA-CuNCs)。该团簇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呈现粉红色荧光,荧光发射波长为610 nm。在MPA-CuNCs中加入Cu2+后,量子产率由0.56%提升至4.8%。S2-的存在会分别与Cu2+@MPA-CuNCs中的Cu+和Cu2+发生键合,造成荧光团结构被破坏,导致荧光猝灭。基于此,构建了用于S2-检测的荧光探针,在0~600μM浓度范围内对S2-的响应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26.3 nM。该探针成功实现了对不同食品添加剂中S2-的选择性灵敏检测,为食品的安全分析提供了新思路。2、恩诺沙星(ENR)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本研究中,构建了一种简单新颖的基于巯基丙酸功能化CuNCs(MPA-CuNCs)的分子印迹ECL(MIP-ECL)传感器,并用于ENR的选择性检测。在优化条件下,该MIP-ECL传感器在0.1 nM~1μM浓度范围内实现了对ENR的灵敏检测,LOD为27 pM。在实际生物和湖水样品分析中,ENR的加标回收率为89.6%~105%。该MIP-ECL传感平台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为解决CuNCs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了思路,也为开发用于生物分析和环境水监测的新型ECL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3、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作为中间产物,在生物过程中介导了多种生理功能,此外它也常被用于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本研究中,硫辛酸(LA)和硼氢化钠分别作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用一步法合成了CuNCs。用壳聚糖(CS)包裹LA-CuNCs制备了LA-CuNCs@CS纳米复合材料。加入CS后,LA-CuNCs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明显提升,这可能归因于CS引发LA-CuNCs发生聚集诱导发射效应。当体系中存在H2O2时,LA-CuNCs@CS中的铜元素会被氧化造成荧光的猝灭。基于此,构建了一种基于LA-CuNCs@CS的荧光探针用于H2O2的检测方法,LOD为47 nM。该荧光探针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成功实现了对环境水样中H2O2的检测,为H2O2检测探针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李霞,王仕宝[4](2021)在《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化学发光分析法是利用被测样品与体系所产生的发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的线性定量关系,对所测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通过反应物、反应中所加的催化剂、增敏剂和抑制剂等,采用标记方式应用于物质含量测定,从而扩大化学发光分析使用范围。化学发光分析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临床检验及食品分析等多个领域。本文对化学发光原理、特点进行了概括,同时结合文献,汇总了多种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何家欢[5](2021)在《纳米金及其复合物催化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污染物》文中研究说明有机污染物双酚A和农药啶虫脒简便、快速且高灵敏的检测,对于保护环境及防范其带来的人体健康风险至关重要。有机药物肝素作为术后抗凝血药物,实时监测其数量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论文利用正电纳米金及氧化石墨烯/纳米金纳米复合物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发应催化性能,建立用于有机药物肝素、有机污染物双酚A及农药啶虫脒检测的分析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有机药物肝素是现已知带有最高负电性的生物分子。合成表面带正电性的纳米金,利用具有高负电性的肝素和正电纳米金之间相互作用,屏蔽正电纳米金表面正电性,导致其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催化性能减弱,构建一种简便而灵敏的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肝素的分析方法。当体系不存在肝素时,正电纳米金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强的化学发光信号;而肝素存在时,肝素与纳米金之间作用屏蔽了纳米金表面的正电性,导致其催化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弱的发光信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肝素浓度在0.30~16.00 ng/mL范围内,其浓度对数值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呈线性相关性,检测限为0.06 ng/mL。且该分析对于肝素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4.6%~105.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1%,表明该方法对肝素检测具有一定准确性。另外,鱼精蛋白作为肝素的解毒剂,通过带正电性的鱼精蛋白和高负电肝素之间作用,从而实现化学发光分析间接检测鱼精蛋白。研究得出鱼精蛋白浓度在25.00~115.00 n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呈线性相关性,检出限为12.00 ng/mL。实际样品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在95.0%~106.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鱼精蛋白检测。(2)核酸适配体对目标物识别具有高特异性。利用不同构象适配体与正电纳米金完全不同的相互作用,双酚A与双酚A适配体作用诱导适配体构象改变,从而导致正电纳米金对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性能改变,实现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有机污染物双酚A。当体系不存在双酚A时,适配体是一维线性单链DNA结构,很容易吸附包裹在正电纳米金表面,屏蔽了纳米金的正电性,导致其催化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弱的化学发光信号;当体系存在双酚A时,双酚A和双酚A适配体作用导致适配体形成稳定的空间立体结构,该构象的适配体不能与纳米金作用,纳米金依然保持其高正电性,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信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双酚A浓度在0.10~40.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出限为6.20×10-2 ng/mL。研究结果表明该基于适配体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双酚A具有高选择性。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在95.0%~105.3%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1%,结果表明该分析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3)以氧化石墨烯/纳米金纳米复合材料为化学发光信号探针,利用纳米复合材料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协同高催化性能,结合不同构象适配体与纳米复合材料截然不同的相互作用,实现高灵敏且高选择性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农药啶虫脒。当体系不存在啶虫脒时,啶虫脒适配体吸附作用在氧化石墨烯/纳米金纳米复合材料表面,此时纳米复合材料不易与化学发光试剂接触作用,导致分析体系局部浓度降低,产生弱的化学发光信号;当体系存在啶虫脒时,啶虫脒和其适配体作用诱导适配体形成稳定的空间刚性立体结构,该构象适配体难以吸附在纳米复合材料上,纳米复合材料保持原始状态,协同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强化学发光信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啶虫脒浓度在2.10×10-11~9.00×10-9 M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呈线性相关性,检出限为8.90 pM。该基于适配体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农药啶虫脒具有高选择性。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4.0%~103.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4%,结果表明该分析用于实际样品农残检测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陆欣[6](2021)在《基于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发光多元免疫分析是根据发光体系产生的光信号与免疫体系中多种抗原或抗体浓度的定量关系,对待测物进行有效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通量高等特点。然而,当前化学发光多元免疫分析一般采用标记型方法,通常选择天然酶对抗体或抗原进行预先标记,不可避免地存在标记步骤复杂、抗体或抗原分子的活性易降低、天然酶稳定性差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检测的结果。因此,急需寻找能够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并具有稳定性强且成本较低的人工模拟酶。在已开发的众多模拟酶中,有着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MOF材料因合成简单、比表面积大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比色法免疫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化学发光成像免疫分析领域,有关MOF模拟酶的应用还没有被报道。为此,本文合成了正八面体单金属Cu-MOF、正四面体双金属CoCu-MOF和球形三金属CoCuFe-MOF三种纳米材料,经研究发现三种材料都具有良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作为模拟酶应用于构建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传感器,从而实现低成本、低能耗、高灵敏、快速准确的多种疾病标志物的同时检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在室温下进行简单的磁力搅拌,成功合成了具有良好类酶活性的单金属Cu-MOF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以看出该材料呈正八面体结构,尺寸大约在500-600 nm。另外,紫外表征和比色实验都证实了 Cu-MOF材料具有良好的模拟酶性能。将Cu-MOF材料分散到生物相容性好的壳聚糖溶液中,然后滴入环氧硅烷化玻璃芯片的阵列微孔。接下来,在Cu-MOF-壳聚糖薄膜表面滴加链霉亲和素,通过亲和素对生物素的特异性识别,将多种生物素化抗体有效固定在阵列芯片上。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位点后,即成功制备多组分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的阵列传感器。温育相对应的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抑制化学发光底物与Cu-MOF模拟酶的结合,从而导致化学发光成像信号的减弱。抗原浓度不同,化学发光的信号值也各不相同。用CCD收集并用配套的软件分析阵列中的每个微孔的发光信号值,即可实现多组分肺癌标志物(CEA、CA 125)的定量检测。已经证明,基于CEA和CA125传感器在0.010-15 ng/mL和0.010-40 U/mL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当信噪比为3时,CEA和CA 125的检测限分别为1.0pg/mL和1.0×10-3 U/mL。同时,免疫传感器阵列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特异性和可接受的重现性。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也表明该传感阵列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平台。(2)通过一锅合成法成功制备了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Cu-MOF)。利用TEM和SEM表征观察到CoCu-MOF是正四面体结构,大小均一且尺寸约为550 nm。紫外表征和比色实验证实CoCu-MOF材料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可用于构建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免疫传感器,实现对新冠肺炎(COVID-19)抗体标志物(IgG、IgM)的同时检测。首先,借助壳聚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传感阵列的微孔中对CoCu-MOF材料进行功能化。接着,依次滴加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化抗体(IgG、IgM)。在线温育相应的抗原后,经过成像设备CCD和配套的分析软件,最终得到两种抗原的标准曲线。两种标志物的检测范围分别是 0.0010 ng/mL-10 μg/mL(IgG)和 0.0010 ng/mL-15 μg/mL(IgM),检测限低至 0.31 pg/mL和0.36 pg/mL。上述结果表明,基于CoCu-MOF的无标记型传感阵列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可成功应用于检测COVID-19。除此之外,传感器在PBS溶液中储存六周后,仍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分别对不同的干扰物和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际血清进行特异性研究和加标回收实验,证实该传感器具有好的特异性和实际样品的检测能力,在相关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以双金属CoCu-MOF的合成步骤为模板,通过掺杂另一种金属(Fe)制备了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CuFe-MOF。该材料具有球形结构,尺寸在500 nm左右。利用CoCuFe-MOF材料优良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长时间的催化活性,提出了一种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免疫传感阵列,用于同时检测COVID-19抗体标记物(IgG、IgM)。首先,将CoCuFe-MOF滴入环氧硅烷化微孔中,形成模拟酶传感阵列。然后,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相互作用成功地将多种生物素化抗体固定在传感阵列上。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阵列中未反应的活性位点后,得到无标记型免疫传感阵列。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阻碍CoCuFe-MOF对化学发光底物的催化反应,进而导致信号值的降低。采用CCD检测器收集各反应微孔的信号值,通过配套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COVID-19抗体标志物(IgG、IgM)的高灵敏度、高通量、快速检测。免疫传感阵列在0.0010 ng/mL-80μg/mL(IgG)和0.00100 ng/mL-100μg/mL(IgM)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17pg/mL和0.21 pg/mL。当传感器存放六周后,其信号值仅下降了 2.4%和5.7%,证实了其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所提出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免疫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IgG和IgM的检测。
杨杰[7](2021)在《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火力发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扩大,锅炉参数的不断提高,炉水的硅酸盐处理工艺也相应提高,因此对硅酸根离子的监督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火力发电厂检测硅酸根的技术手段依旧停留在手工加药检测,检测误差大、自动化程度低、极大地耗费人工与时间成本。本课题研究了实验室内检测硅酸根离子浓度的技术,结合国内外对硅酸根离子的检测技术现阶段的水平,研发了一个实验室、多通道、自动化的智能分析仪,采用的检测原理是出自国家标准GB12149—89的硅钼蓝光度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1、对显色反应条件的控制,创新性采用新颖的测量流程设计、新型加药控制系统的研制、恒温控制系统的应用等,双滑轨定位设计不但使得自动化程度极大地提高,节省了测量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而且保证了每次测量的条件一致性,减小了外部条件变化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2、在硬件设计中,使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提高仪器检测的精度,添加了抗干扰和隔离技术的应用,从而增强了仪器的抗干扰能力,稳定了仪器测量精度。3、在软件编程中(软件抗干扰技术、测量、标定、运算、显示等)根据预设的上位机命令,精准定位预设待测水样桶的位置,精确完成加药量的控制。为实现仪表的工业化,本人对仪表的外观、功能的设置及操作性、维护的自动化也进行了相关设计。而且为此仪表的生产和检测开发了一些其他的仪器和设备。本课题的研究成功不仅对实验室硅酸根离子浓度检测技术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采用类似测量系统的磷、氰等实验室监测仪表具有同样的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
姚瑶[8](2021)在《生物系统胁迫产物活性氧的贵金属纳米复合界面原位感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中的胁迫因素会对生物系统平衡造成威胁,获取胁迫信息并研究应答机制对于维护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体内的活性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胁迫信号分子是获取胁迫信息的有效桥梁。但目前生物体系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检测手段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灵敏度不高、感知器件制备步骤繁杂、与生物体系相容性差以及对待测样本造成较大创伤等。本课题以实现生物体系中活性氧的原位感知为主要目标,分别从感知界面建立、感知性能测试、生物体系相容性评估以及原位感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设计与构建了贵金属纳米复合界面,用于活性氧的高灵敏以及高选择性检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柔性感知器件,探究其用于生物体活性氧原位感知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针对活性氧检测对于高催化活性感知界面的需求,本课题设计与构建了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纳米材料类纸薄膜的复合感知界面。对过渡族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以及过渡族金属碳氮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nitrides、carbonitrides,MXene)中的典型二维纳米材料(二硫化钼:Mo S2,二硫化钨:WS2,碳化钛:Ti3C2Tx)进行自组装以制备类纸薄膜作为基础界面。通过探究类纸薄膜材料的能级分布,提出了类纸薄膜界面处贵金属纳米颗粒自发生长策略。相比于传统构建方法,该方法无需使用有毒试剂、还原剂,常温常压下仅3秒即可实现贵金属纳米颗粒(金、钯)的均匀成核,拥有简单高效、绿色环保的巨大优势。探明了该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自发氧化还原构建机理,并进一步提出混合贵金属前驱体策略,实现了界面处贵金属纳米颗粒(铂、银)组成与生长形貌的有效调控。基于自发生长策略的感知界面构建与调控方法为后期制备高性能感知器件提供了新的路径。(2)针对目前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活性氧感知器件制备过程较为繁琐等问题,将自发生长策略构建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方法应用到柔性TMDs(Mo S2、WS2)以及MXene类纸电极上,制备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活性氧感知器件。分别研制了修饰金铂纳米颗粒的Mo S2类纸电极以及MXene类纸电极,并探究了活性氧检测性能。其中,金铂纳米颗粒修饰的Mo S2类纸电极检测活性氧-H2O2时,在0.05~1.05 m M的范围内检测灵敏度可达111μA cm-2 m M-1(R2=0.9910),检测限(信噪比:S/N=3)为0.01 m M。而金铂纳米颗粒修饰的MXene类纸电极用于检测活性氧-O2·-时,在0.4~9.5μM(R2=0.9962)的线性检测范围内,灵敏度为172μA cm-2 m M-1,检测限为0.2μM。此外,感知器件均展现出较好的选择性、稳定性、重复性以及柔韧性。结果表明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在构建柔性活性氧感知器件上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3)针对传统活性氧感知器件与待测生物体系相容性较差等问题,将上述柔性类纸感知器件分别应用到植物以及动物细胞体系中,探究了感知器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应用于生物体系活性氧检测的可行性。通过研制金铂纳米颗粒修饰的Mo S2类纸电极并用于植物体系的活性氧检测,建立了活性氧检测模型,标样回收法中高于82%的回收效率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自发生长策略构建了新型三元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即金钯铂纳米颗粒修饰的Mo S2类纸电极用于细胞体系的活性氧监测。结果显示细胞(人体肝癌细胞Hep-G2)与感知界面共同孵育4小时后依旧保持~100%的活性,证明该感知界面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较好。随后建立了细胞体系的活性氧检测模型,并实现了对细胞在药物刺激下释放活性氧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基于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柔性类纸器件在不同生物体系的活性氧检测上都有着较高的可行性。(4)针对传统活性氧检测手段难以实现原位感知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微创植入式的检测手段实现植物体内活性氧的原位感知。由于传统感知器件受到结构与原理的限制,在小型化后会大大影响检测性能,无法在实现微创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检测精度。基于此,将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与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相结合以制备高性能的柔性感知器件。利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小尺寸、可放大信号以及生物相容等优势,将器件制备于柔性聚酰亚胺薄膜(25μm)上,并设计了针尖状检测端(长度:4 mm),有效减小了植入式监测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此外,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构建进一步增强了器件对活性氧的电流响应信号,保证了植物体内微创式检测的感知精度。通过建立活性氧检测模型以及模拟原位感知实验,证明了该器件在植物体系活性氧的原位感知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王芳[9](2021)在《基于硫量子点的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硫元素是一种生物活性元素,其不仅是维持生命正常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且还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环境友好型元素。鉴于硫量子点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且目前硫量子点的化学发光特性研究的报道还很少见。本论文以硫化钠为原料,利用空气氧化法直接制备硫量子点,并对合成的硫量子点进行了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建立了的硫量子点简单合成方法,并初步讨论了合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以合成硫量子点为化学发光体试剂,探索其化学发光特性,本研究发现,过氧化氢氧化硫量子点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阿莫西林能显着增敏此发光,基于此建立了检测阿莫西林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阿莫西林浓度在1.0×10-8~9.0×10-7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成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I=43.91C+51.26(n=5,r=0.996),检测限为 3×10-9g/mL,对 5×10-7g/mL的阿莫西林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5%,并应用于胶囊中阿莫西林样品的检测。所构建的基于硫量子点化学发光法检测阿莫西林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回收率结果满意。本论文还研究了基于硫量子点检测甲巯咪唑的化学发光现象,结果发现,在碱性介质中铁氰化钾氧化硫量子点产生化学发光,甲巯咪唑对该体系化学发光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甲巯咪唑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了体系中硫量子点、铁氰化钾、碱性介质氢氧化钠浓度及实验仪器参数条件。在选定的优化条件下,体系化学发光强度与甲巯咪唑浓度在5.0×10-8g/mL~1.0×10-6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2×10-8g/mL。对5.0×10-7g/mL的甲巯咪唑溶液进行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方法应用于尿液中甲巯咪唑溶液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本论文利用空气直接氧化硫化钠制备硫量子点,制备方法简单,并且首次将硫量子点作为发光体应用在化学发光分析体系中,建立了基于硫量子点的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药物阿莫西林、甲巯咪唑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为药物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对后续构建发展阿莫西林、甲巯咪唑的化学发光检测试纸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王春琼,张燕,李苓,陈丹,彭丽娟,曾彦波[10](2021)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发展迅速,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成本底、检测时间短、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农残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为基础,介绍了吖啶酯类、鲁米诺类、咪唑类、苯酚类及芳基草酸酯类5种化学发光剂,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4种常见的分析方法,重点综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农药残留检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Investigations on th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Between Luminol and Reducta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vestigations on th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Between Luminol and Reductant(论文提纲范文)
(1)冬眠达乌尔黄鼠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形态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肌萎缩与神经肌肉接头 |
1.1.1 肌萎缩与其分类 |
1.1.2 肌萎缩与神经肌肉接头的关系 |
1.1.3 形成与维持神经肌肉接头形态的信号通路 |
1.2 冬眠哺乳动物是天然的抗废用性肌萎缩模型 |
1.2.1 冬眠的概述 |
1.2.2 冬眠与抗废用性肌萎缩 |
1.2.3 冬眠动物对冬季环境的适应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冬眠达乌尔黄鼠不同类型骨骼肌中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样本收集与储存 |
2.2.3 冰冻切片 |
2.2.4 免疫组织荧光染色 |
2.2.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数据采集 |
2.2.6 图像分析与参数说明 |
2.2.7 数据统计方法 |
2.3 结果 |
2.3.1 冬眠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与趾长伸肌肌肉质量的变化 |
2.3.2 冬眠达乌尔黄鼠不同类型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学变化 |
2.4 讨论 |
第三章 冬眠达乌尔黄鼠不同类型骨骼肌中神经肌肉接头相关调控通路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 |
3.2.2 样本收集与储存 |
3.2.3 免疫印迹 |
3.2.4 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Agrin的蛋白表达 |
3.3.2 Lrp4 的蛋白表达 |
3.3.3 Mu SK的蛋白表达 |
3.3.4 Rapsyn的蛋白表达 |
3.3.5 HSP90beta的蛋白表达 |
3.4 讨论 |
第四章 冬眠达乌尔黄鼠不同收缩类型肌纤维的抗氧化应激策略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动物 |
4.2.2 样本收集与储存 |
4.2.3 免疫印迹 |
4.2.4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REDD1 的蛋白表达 |
4.3.2 FOXO的总蛋白与磷酸化蛋白表达 |
4.3.3 PGC-1α的蛋白表达 |
4.3.4 Atrogin-1 的蛋白表达 |
4.4 讨论 |
第五章 蛋白印迹技术的改进 |
5.1 前言 |
5.2 管家蛋白不适合作为冬眠动物蛋白印迹实验中的内参 |
5.3 样本制备与数据统计方法 |
5.3.1 样本制备 |
5.3.2 统计与分析 |
5.4 免染胶技术 |
5.5 加热湿式转印 |
5.6 固相载体的选择 |
5.7 化学发光底物增强剂 |
5.8 还原剂TCEP |
5.9 封闭剂聚乙烯醇 |
5.10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释放抗坏血酸的核苷酸探针的合成及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型冠状病毒 |
1.1.1 新型冠状病毒的定义 |
1.1.2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 |
1.2 抗坏血酸 |
1.2.1 抗坏血酸简介 |
1.2.2 抗坏血酸的检测方法 |
1.3 化学发光 |
1.3.1 化学发光的定义 |
1.3.2 常见化学发光试剂及简介 |
1.3.3 以鲁米诺为代表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
1.4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dAP4AA核苷酸探针和CoOOH纳米片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计思路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 |
2.3.2 主要仪器 |
2.3.3 原料转型 |
2.3.4 核苷酸探针的合成 |
2.3.5 CoOOH纳米片的制备 |
2.4 结果讨论 |
2.4.1 核苷酸探针合成及其表征 |
2.4.2 CoOOH纳米片的表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AP4AA核苷酸探针的HBV核酸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碱性磷酸酶对底物的识别 |
3.2.4 dAP4AA探针反应原理的验证 |
3.2.5 HBV核酸检测 |
3.2.6 COVID-19 核酸检测 |
3.3 结果讨论 |
3.3.1 碱性磷酸酶对底物的识别 |
3.3.2 dAP4AA探针反应原理的验证 |
3.3.3 HBV核酸检测分析 |
3.3.4 COVID-19 核酸检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VID-19 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COVID-19 单链DNA的制备 |
4.2.4 COVID-19 LAMP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 |
4.2.5 COVID-19 LAMP反应检测限 |
4.2.6 COVID-19 LAMP反应时间 |
4.3 结果讨论 |
4.3.1 COVID-19 单链DNA的制备 |
4.3.2 COVID-19 LAMP反应琼脂糖凝胶验证分析 |
4.3.3 COVID-19 LAMP反应检测限验证分析 |
4.3.4 COVID-19 LAMP反应不同反应时间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功能化铜纳米簇在荧光和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金属纳米簇简介 |
1.2 MNCs的性能 |
1.3 MNCs的合成 |
1.4 MNCs的应用 |
1.4.1 传感器 |
1.4.1.1 离子荧光探针 |
1.4.1.2 ECL传感器 |
1.4.1.3 电化学传感器 |
1.4.2 生物成像 |
1.4.2.1 生物体外成像 |
1.4.2.2 生物体内成像 |
1.5 本论文拟开展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基于聚集诱导发射特性的功能化CuNCs的荧光探针用于食品添加剂中的S~(2-)的选择性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Cu~(2+)@MPA-CuNCs的合成 |
2.2.3 Cu~(2+)@MPA-CuNCs用于检测S~(2-) |
2.2.4 QY测试 |
2.2.5 荧光检测S~(2-)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PA-CuNCs和Cu~(2+)@MPA-CuNCs的表征 |
2.3.2 不同条件优化 |
2.3.3 Cu~(2+)诱导AIE和S~(2-)引发猝灭的机制 |
2.3.4 Cu~(2+)@MPA-CuNCs对S~(2-)响应的线性关系 |
2.3.5 稳定性和选择性 |
2.3.6 实际样品中S~(2-)的检测 |
2.4 小结 |
3 基于功能化CuNCs的分子印迹ECL传感器对生物和水体样品中ENR的选择性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MPA-CuNCs的合成 |
3.2.3 MPA-CuNCs/GCE的制备 |
3.2.4 MIP/OEMC/GCE的制备 |
3.2.5 不同修饰电极的ECL测试 |
3.2.6 实际样品中的ENR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 |
3.3.2 不同修饰电极的表征 |
3.3.3 电聚合 |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5 ECL机制及ENR对MIP-ECL传感器的猝灭效应 |
3.3.6 MIP-ECL对ENR浓度响应的线性关系 |
3.3.7 选择性和稳定性 |
3.3.8 实际样品分析 |
3.4 小结 |
4 CuNCs@C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H_2O_2荧光探针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LA-CuNCs的合成 |
4.2.3 LA-CuNCs@CS的合成 |
4.2.4 LA-CuNCs@CS荧光探针的构建 |
4.2.5 H_2O_2的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表征 |
4.3.2 性能表征 |
4.3.3 条件优化 |
4.3.4 H_2O_2的荧光响应 |
4.3.5 稳定性和选择性 |
4.3.6 H_2O_2的实际检测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发光原理 |
2 化学发光分析体系 |
2.1 鲁米诺(luminol)化学发光体系 |
2.2 KMnO4化学发光体系 |
2.3 光泽精化学发光体系 |
2.4 四价铈[Ce(Ⅳ)]化学发光体系 |
2.5 过氧化草酸酯化学发光体系 |
2.6 其它化学发光体系 |
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
4 结 语 |
(5)纳米金及其复合物催化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污染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化学发光分析 |
1.1.2 纳米金和氧化石墨烯/纳米金的性能及分析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纳米金催化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
1.2.2 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金催化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3.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及制备分析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步骤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3 纳米金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有机药物肝素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肝素 |
3.2.2 纳米金的表征 |
3.2.3 实验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4 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肝素的性能 |
3.2.5 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 |
3.2.6 化学发光分析检测鱼精蛋白 |
3.3 本章小结 |
4 纳米金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有机污染物双酚A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双酚A |
4.2.2 纳米金的表征 |
4.2.3 实验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4 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双酚A的性能 |
4.2.5 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5 氧化石墨烯/纳米金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农药啶虫脒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氧化石墨烯/纳米金的表征 |
5.2.2 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啶虫脒 |
5.2.3 实验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4 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啶虫脒的性能 |
5.2.5 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免疫分析概述 |
1.1.1 抗原 |
1.1.2 抗体 |
1.1.3 免疫分析法 |
1.1.4 免疫传感器 |
1.2 多组分免疫分析 |
1.2.1 多探针标记模式 |
1.2.2 空间分辨模式 |
1.3 化学发光反应 |
1.3.1 常见化学发光体系 |
1.3.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1.3.3 化学发光成像免疫分析 |
1.3.4 无标记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1.4 人工模拟酶 |
1.4.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1.5 疾病标志物 |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Cu-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法检测肿瘤标志物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单金属Cu-MOF的制备 |
2.2.3 多组分免疫传感阵列的制备 |
2.2.4 免疫分析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形貌与结构表征 |
2.3.2 Cu-MOF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2.3.3 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特征 |
2.3.4 Cu-MOF的浓度优化 |
2.3.5 Cu-MOF温育时间的优化 |
2.3.6 多组分免疫传感阵列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2.3.7 多组分免疫传感阵列的特异性研究 |
2.3.8 无标记CLI-MIA的分析性能和临床样品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CoCu-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法检测新冠肺炎抗体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双金属CoCu-MOF材料的制备 |
3.2.3 多组分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3.2.4 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Cu-MOF材料的表征 |
3.3.2 CoCu-MOF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3.3.3 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特征 |
3.3.4 CoCu-MOF材料的浓度优化 |
3.3.5 CoCu-MOF温育时间的优化 |
3.3.6 无标记CLI-MIA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7 无标记CLI-MIA的特异性 |
3.3.8 无标记型CLI-MIA的分析性能及实际样本检测 |
3.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CoCuFe-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法检测新冠肺炎抗体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三金属CoCuFe-MOF材料的制备 |
4.2.3 多组分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4.2.4 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流程 |
4.2.5 CoCuFe-MOF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
4.2.6 CoCuFe-MOF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性质 |
4.2.7 化学反应动力学 |
4.2.8 无标记CLI-MIA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4.2.9 无标记CLI-MIA的特异性研究 |
4.2.10 无标记CLI-MIA的分析性能及实际样本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7)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炉水硅酸盐处理 |
1.2 硅酸根分析仪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硅酸根检测方法现状 |
1.2.2 国内外硅酸根分析仪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测量方法 |
2.1 检测的基本理论 |
2.1.1 互补色理论 |
2.1.2 朗伯比尔定律 |
2.1.3 光电比色理论 |
2.2 基本测量原理 |
2.2.1 化学发光分析法 |
2.2.2 硅钼蓝光度法 |
2.3 硅酸根分析仪测量方式 |
2.3.1 基于蠕动泵的分析仪器 |
2.3.2 气动泵和毛细管 |
2.3.3 液位式可控计时注入装置 |
2.3.4 微型计量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硬件设计 |
3.1 测量系统的总体结构 |
3.1.1 测量系统的结构组成 |
3.1.2 系统的测量流程 |
3.2 机械执行系统的设计 |
3.2.1 检测装置模块 |
3.2.2 化学流路模块 |
3.2.3 双滑轨定位模块 |
3.3 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3.1 电路的整体设计 |
3.3.2 光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3.3 双滑轨定位系统硬件设计 |
3.3.4 抗干扰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的总体设计 |
4.1.1 双滑轨定位系统软件设计 |
4.1.2 恒温PID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4.1.3 光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2 多分段两点标定法 |
4.3 软件的抗干扰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性能测定 |
5.1 对比性能测试 |
5.1.1 线性度测试 |
5.1.2 精密度测试 |
5.1.3 检测限测试 |
5.1.4 温度稳定性测试 |
5.1.5 磷干扰测试 |
5.1.6 检测时间测试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生物系统胁迫产物活性氧的贵金属纳米复合界面原位感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常见的生物系统胁迫 |
1.1.2 生物系统胁迫下的应答机制 |
1.1.3 获取生物系统胁迫信息的重要性 |
1.2 生物系统胁迫中的活性氧 |
1.2.1 生物体内活性氧的运作和消除机制 |
1.2.2 胁迫作用下活性氧的应答机制 |
1.2.3 活性氧检测的重要性 |
1.3 生物样品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常见的检测方法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原位感知技术的生物系统应用现状 |
1.4.1 原位感知技术用于生物系统感知的研究背景 |
1.4.2 生物系统原位感知的应用前景 |
1.5 原位感知生物系统胁迫产物活性氧的要求及存在的难点 |
1.5.1 生物系统活性氧的原位感知要求 |
1.5.2 生物系统活性氧原位感知所存在的难点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6.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2 技术路线图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构建及机理探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及方法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材料特性研究 |
2.3.2 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构建及机理研究 |
2.3.3 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调控及机理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类纸贵金属纳米器件的感知机理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及方法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柔性类纸贵金属纳米器件对活性氧-H_2O_2的感知性能测试 |
3.3.2 柔性类纸贵金属纳米器件对活性氧-O_2~(·-)的感知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类纸贵金属纳米感知器件在不同生物体系的检测性能探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感知器件用于植物体系的活性氧检测 |
4.3.2 感知器件用于动物细胞体系的活性氧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位感知生物体活性氧的微创植入式柔性贵金属纳米感知器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柔性贵金属纳米器件的感知机理研究 |
5.3.2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电学性能分析 |
5.3.3 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建立与优化 |
5.3.4 柔性贵金属纳米感知器件的性能表征 |
5.3.5 建立活性氧检测模型 |
5.3.6 植物原位感知的可行性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基于硫量子点的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阿莫西林与甲巯咪唑的简介 |
1.2 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1.4 纳米材料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
1.4.1 纳米粒子作为化学发光反应的介质平台 |
1.4.2 高效还原剂纳米粒子液相化学发光 |
1.4.3 纳米粒子作为接收能量的物质产生液相化学发光 |
1.4.4 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和标记物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
1.5 硫纳米的研究现状 |
1.5.1 硫的概述 |
1.5.2 纳米硫的优点及其用途 |
1.5.3 纳米硫的合成方法 |
1.6 化学发光分析 |
1.6.1 发光分析的发展概述 |
1.6.2 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概念 |
1.6.3 发光的基本原理 |
1.6.4 化学发光分析仪 |
1.6.5 常见的发光反应体系的应用 |
1.6.6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
1.7 硫纳米材料的现状 |
1.7.1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硫纳米粒子的合成 |
1.7.2 硫纳米线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1.8 论文构思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硫量子点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阿莫西林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方法一制备硫量子点的表征 |
2.3.2 方法二制备硫量子点的表征 |
2.3.3 硫量子点的化学发光特性 |
2.3.4 H_2O_2浓度、NaOH浓度的选择 |
2.3.5 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检出限 |
2.3.6 干扰分析 |
2.3.7 样品分析 |
2.4 总结 |
3 铁氰化钾-硫量子点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甲巯咪唑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及制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操作过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甲巯咪唑-铁氰化钾-硫量子点体系发光行为 |
3.3.2 泵速的影响 |
3.3.3 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
3.3.4 铁氰化钾对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 |
3.3.5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3.3.6 干扰分析 |
3.3.7 样品分析 |
3.4 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发光剂 |
(1)吖啶酯类发光物质。 |
(2)鲁米诺类发光物质。 |
(3)咪唑类发光物质。 |
(4)苯酚类发光物质。 |
(5)芳基草酸酯类发光物质。 |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
2.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2.2 荧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2.3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 |
2.4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国外研究进展。 |
(2)国内研究进展。 |
4 结语与展望 |
四、Investigations on th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Between Luminol and Reductant(论文参考文献)
- [1]冬眠达乌尔黄鼠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形态与调控机制的研究[D]. 许申晖. 西北大学, 2021(10)
- [2]释放抗坏血酸的核苷酸探针的合成及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 胡东岳. 青岛大学, 2021
- [3]功能化铜纳米簇在荧光和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分析中的应用[D]. 王大伟. 烟台大学, 2021(09)
- [4]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综述[J]. 李霞,王仕宝. 广州化工, 2021(11)
- [5]纳米金及其复合物催化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污染物[D]. 何家欢.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6]基于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D]. 陆欣. 扬州大学, 2021(08)
- [7]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研制[D]. 杨杰.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8]生物系统胁迫产物活性氧的贵金属纳米复合界面原位感知方法研究[D]. 姚瑶. 浙江大学, 2021(01)
- [9]基于硫量子点的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分析方法研究[D]. 王芳.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1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王春琼,张燕,李苓,陈丹,彭丽娟,曾彦波. 化学分析计量,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