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铝和亚硒酸钡防治鸡、鸭硒缺乏病的研究

氢氧化铝和亚硒酸钡防治鸡、鸭硒缺乏病的研究

一、氢氧化铝亚硒酸钡防治鸡鸭缺硒病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彬,邹殿民,陈彩玲[1](2011)在《禽霍乱的诊断及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是鸡、鸭、鹅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对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等都有易感性,各种野禽也很容易感染,而且1种家禽感染后,其他种

赵峰[2](2008)在《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对固始鸡免疫机能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固始鸡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剂量的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配合志贺氏菌灭活苗对固始鸡进行分组免疫接种,在免疫前和免疫后不同时期对固始鸡血清内抗体效价和免疫器官指数进行了测定;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Qwin图像处理系统,对固始鸡肠道黏膜内SIgA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从而探讨了IL-2对固始鸡的免疫机能和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志贺氏菌疫苗配合IL-2进行免疫的试验组,免疫后固始鸡血清内抗体水平高于志贺氏菌疫苗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免疫后第2周差异显着(p﹤0.05)。(2)注射IL-2的各试验组的固始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的指数均大于志贺氏菌疫苗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有时差异显着(p﹤0.05)。(3)SIgA主要表达于固始鸡肠黏膜固有层分泌细胞膜上,分泌细胞有的位于肠绒毛内,有的位于肠腺腺腔周围。SIgA也有以片层状或线状分布于肠腺腺腔内。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SIgA表达量明显增多。(4)在十二指肠中,SIgA主要表达于肠腺周围和黏膜与肠绒毛内的固有层内。免疫后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注射白介素的试验组中十二指肠中SIgA的表达量多于空白对照组和志贺氏菌疫苗免疫组。在注射白介素的试验组中当添加量为50μg时SIgA表达量最多。空肠中SIgA主要分布于肠腺之间和黏膜固有层内。志贺氏菌疫苗+IL-2(50μg)组中空肠内SIgA表达量增多的快,而且多于其他各组。回肠中SIgA主要分布在绒毛内的固有层中,多以颗粒状存在。在注射白介素的试验组SIgA在回肠的表达量显着多于空白对照组和志贺氏菌疫苗组,而且注射量为50μg时表达量最多。盲肠扁桃体内,在免疫后随时间延长SIgA主要以团簇状、三角锥形、短杆状分布于肠绒毛固有层及肠腺腺腔的周围。志贺氏菌疫苗+IL-2使SIg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志贺氏菌疫苗免疫组。志贺氏菌疫苗+IL-2(50μg)组中盲肠扁桃体内SIgA表达量最多。在卵黄囊憩室中,SIgA主要分布于肠绒毛基底部附近的固有层内。志贺氏菌疫苗+IL(50μg)组SIgA的表达量最多。在直肠内,以肠腺腺腔内分布的SIgA的较多。各试验组中志贺氏菌疫苗+IL(50μg)组SIgA的表达量最多。(5)肠道内SIgA一般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量逐渐增多,到免疫后第4周时,表达量达到高峰值,随后缓慢下降。(6)免疫后1周,注射IL-2的试验组盲肠扁桃体内SIgA的表达量最多。而在空白对照组和志贺氏菌疫苗免疫组中,卵黄囊憩室中的SIgA的表达量最大。免疫后第2周,各试验组SIgA的最大表达量出现在不同的器官:在空白对照组是在卵黄囊憩室;在志贺氏菌疫苗免疫组和志贺氏菌疫苗+IL-2(250μg)组是在盲肠扁桃体;在志贺氏菌疫苗+IL-2(10μg)组和志贺氏菌疫苗+IL-2(50μg)组则出现在回肠中。免疫后3-7周,盲肠扁桃体中的SIgA表达量最大。(7)志贺氏菌疫苗配合注射IL-2(50μg)使器官的SIgA表达量最大。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鸡IL-2可明显促进固始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提高体液免疫水平,同时也有利于SIgA在固始鸡肠道内的表达。研究结果提示IL-2与疫苗配合使用,可作为佐剂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增强机体免疫力。

李元新[3](2008)在《肉仔鸡硒、锰、碘缺乏症综合防治制剂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综合防治肉仔鸡微量元素硒、锰、碘缺乏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定量控释剂、散粉剂二种综合防治制剂。经预备试验筛选出二种剂型各2个配方进行增重试验、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检测、血液内元素含量测定、肌肉中元素含量测定、制剂安全性等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定量控释Ⅰ组和Ⅱ组提高增重率最高可分别达23.8%和20.5%,散粉剂Ⅰ组和Ⅱ组提高增重率最高分别可达10.2%和18.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 <0.05);二种剂型对肉仔鸡血液GSH- Px和血清SO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血清肌酸、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液微量元素含量在试验后15d、30d、45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并能维持肉鸡经济生命终生(50-60日龄),二种剂型的制剂、添料辅料等进行安全性试验表明,肉仔鸡血常规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等与对照组和正常生理指标相比,都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 >0.05),出栏时对两种制剂试验组肌肉微量元素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食用对人体是安全的。试验结果及生化生理指标检测研究表明,二种剂型防治制剂均能提高肉仔鸡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某些器官的微观损伤,增强免疫力,降低死亡率,促进肉仔鸡的生长,对肉仔鸡微量元素缺乏病的防治是安全有效的;同时还可以防治由此而继发的其他疾病,是在养禽业生产中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新型防治制剂。

陈伯祥[4](2005)在《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决牦牛主产区牛副伤寒病的流行和缺硒病,开展了该题目的研究工作,从而达到”一针防两病”的目的。主要进行了以下应用研究工作:采用都柏林沙门氏菌弱毒株(STM8002-550)作为制造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菌株。该菌株对硒制剂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STM8002-550菌株在37℃下对6mg硒制剂有较好的耐受性,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这就为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硒制剂对实验动物豚鼠和本动物牦犊牛进行安全剂量的测定,其结果确定了硒制剂(亚硒酸钡)对豚鼠的LD50为77.48mgSe/kg·bw;60mgSe/头对平均体重为20kg牦犊牛是安全的,进一步为硒制剂的安全应用剂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了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经一系列的试验证明,本疫苗以一个免疫剂量经颈部或臀部浅层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牦犊牛,第七天可产生免疫应答,第15天经颈静脉用都柏林沙门氏菌强毒株(S8002)的2个MLD攻毒,可产生5/5保护,而对照组2/2死亡;免疫后6个月、13个月强毒攻击均产生100%的保护:同应用实验动物豚鼠取得的试验结果一致。本制品以3倍剂量肌肉注射牦犊牛,安全性良好。该疫苗对2~6月龄牦犊牛免疫,24小时血硒浓度明显上升,且免疫后3个月血硒浓度仍维持在0.05μg/mL以上,从而证明此苗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缺硒病的作用。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冻干后在-20℃保存24个月、4℃~8℃保存12个月、室温下保存2个月,疫苗的外观物理性状和活菌率均符合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对豚鼠免疫效力试验的结果均符合要求。本制品免疫牦犊牛后,与牛副伤寒活疫苗组相比能显着地提高牦牛红细胞C3bR花环率,从而证实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具有提高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和牛副伤寒活疫苗对牦牛免疫应答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疫苗的抗体的产生时间和免疫期一致,从而证明了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与牛副伤寒活疫苗在预防牛副伤寒病的性能上一致。经在甘肃省的两个市(州)推广应用5万头份,证明该疫苗安全可靠,免疫期长,血硒浓度维持在临界水平线以上的时间长,能有效地预防牛副伤寒病和缺硒病,且对缺硒病也有良好地治疗作用。

李文盛,王超英,郭慧琳,刘来利,李杰,张良友,黄馥珍[5](1993)在《硒弹丸与氢氧化铝亚硒酸钡的牛体实验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一年的实验观察,服硒丸及注射氢氧化铝亚硒酸钡,从血硒水平及临床上未见中毒的血硒峰值与中毒症状;硒丸服后30天,血硒开始升高,注射氢氧化铝亚硒酸钡24小时后,血硒升高;使用不同类型的硒制剂,牛体血硒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呈直线强正相关(r=0.73,p<0.O1),但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其相关性有一定差异;牛体对不同形式不同剂量的补硒,血硒升高快慢不一,但血硒处于维持期时,血硒含量则比较接近,但GSH-Px活力单位一般相差1~4个单位;不同类型的硒丸制剂,在牛体内其磨损量不相同,据估测硒丸+硒丸有效硒在牛体可以维持10年以上,硒丸+软钢螺丝,有效硒在牛体内可维持5年以上。

卢淮江[6](1993)在《牦牛犊腹泻症与缺硒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耗牛犊腹泻症,是玛曲县各乡耗牛群中的多见常发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危害当年新生犊牛,发病率为68.60%,致死率为8.89%,由于导致腹泻的病因复杂,难以确诊,使以往的防治效果不佳。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初步诊断牦牛犊腹泻症的发生与硒缺乏有关,进行了亚硒酸钠诊断性预防和治疗试验;预防试验结果表明:用0.2%亚硒酸钠给试验组犊牛肌肉注射1—3次其发病率分别是:9.52%、10.53%、8.70%、7.29%,对照组发病率是59.16%,经统计学处理,试验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试验结果表明:0.2%亚硒酸钠治愈率是96.68%,对照药品治疗组是:氯霉素片治愈率是90.91%,复方保畜片治愈率是91.67%,痢特灵片治愈率是93.75%,治疗试验组与治疗对照药品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且防治效果十分显着,1—3次即可治愈,疗效略高于对照药品3个治疗组;证明该地区所发生的牦牛犊腹泻症硒缺乏是主要的病因。

李文盛,王超英,郭慧琳,刘来利,李杰,张良友,黄馥珍,年登丰,肖西海[7](1992)在《牦犊牛缺硒病防治的研究》文中指出采用皮下注射氢氢化铝亚硒酸钡,研究了牦犊牛缺硒病的防治。结果表明,给牦犊牛皮下注射5~10mgSe/ml/只氢氧化铝亚硒酸钡48小时,血硒(Se)开始升高,体血Se维持50天以上;皮下注射15~20mgSe/ml/只,10小时血Se开始升高,血Se在体内维持140天以上。同时证明了氢氧化铝亚硒酸钡能有效地防治牦犊牛缺硒病,预防率92.9%~96.3%,治愈率100%。

常武奇[8](1990)在《家禽(鸡鸭)缺硒病防治研究通过鉴定》文中研究表明 由甘肃省畜牧厅下达,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承担的“家禽(鸡、鸭)缺硒病的研究”经过科研人员2年多的实验研究,完成了原设计的各项任务,近日通过技术鉴定。畜禽缺硒是现代兽医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甘肃省有7个地区48个县属严重缺硒及缺硒区,这些地区的禽类每年有38%因缺硒发病,死亡率高,生产力下降,严重影

李文盛,郭惠琳,董碧兰,刘来利,李杰,王超英[9](1990)在《鸡缺硒病的诊断》文中研究表明 硒长期被认为对动物有害,直至1970年才肯定硒是畜禽的一种必要营养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部分,一旦缺乏硒元素即会造成畜禽生长缓慢,羽毛生长不良、发生渗出性素质和肌营养不良,严重的导致死亡。我国约有2/8以上地区牧草饲料含硒量偏低,我省也不例外,有6个地、州、市属严重缺硒及缺硒地区,处于缺硒地区的畜禽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答性反应,但就鸡缺硒病而言,省内尚未见报道,我们为了澄清这一疾病在省内的流行,在省内缺硒地区进行了这

常武奇[10](1990)在《“家禽(鸡、鸭)缺硒病防治的研究”通过鉴定》文中研究指明 由甘肃省畜牧厅下达,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承担的“家禽(鸡、鸭)缺硒病的研究”经过科研人员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完成了原设计的各项任务,近日通过技术鉴定。畜禽缺硒是现代兽医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甘肃省有7个地区的48个县属严重缺硒及缺硒区,这些地区的禽类每年有38%因缺硒发病,死

二、氢氧化铝亚硒酸钡防治鸡鸭缺硒病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氢氧化铝亚硒酸钡防治鸡鸭缺硒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禽霍乱的诊断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2 临床症状
3 诊断要点
4 预防对策
5 药物治疗

(2)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对固始鸡免疫机能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鸡的免疫系统
        1.1.1 鸡的免疫系统组成
        1.1.2 鸡的黏膜免疫系统
        1.1.3 鸡的黏膜免疫细胞
        1.1.3.1 微皱褶细胞
        1.1.3.2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1.1.3.3 肠上皮细胞
        1.1.3.4 上皮内淋巴细胞
        1.1.3.5 固有层淋巴细胞
        1.1.4 鸡黏膜免疫系统的特点
        1.1.5 鸡的黏膜免疫系统功能
        1.1.5.1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1.5.2 特异性免疫功能
        1.1.6 鸡黏膜免疫基本过程
    1.2 分泌型免疫球蛋(SIgA)
        1.2.1 鸡 SIgA 的结构及存在形式
        1.2.2 SIgA 的合成、运输和分泌
        1.2.3 SIgA 的合成和分泌调节
        1.2.3.1 T 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
        1.2.3.2 抗原
        1.2.3.3 激素
        1.2.4 SIgA 与感染
        1.2.5 SIgA 的抗感染机制
        1.2.6 SIgA 的检测方法
        1.2.7 鸡SIgA 的纯化
    1.3 影响黏膜免疫的因素
        1.3.1 乳酸杆菌、CpGDNA、重组 IL-2、氟化钠和大豆黄酮的影响
        1.3.2 益生菌的影响
        1.3.3 锌硒互作的影响
        1.3.4 半胱胺的影响
        1.3.5 谷胺酰胺的影响
        1.3.6 睡眠剥夺的影响
        1.3.7 胃肠神经肽对黏膜免疫的调节
    1.4 黏膜免疫佐剂
        1.4.1 细菌性物质
        1.4.2 细胞因子
        1.4.3 抗原递送系统
    1.5 白细胞介素-2
        1.5.1 白细胞介素-2 的产生
        1.5.2 白细胞介素-2 的理化性质与分子结构
        1.5.3 白细胞介素-2 的生物学活性
        1.5.4 IL-2 的种属特异性
        1.5.5 IL-2 的受体结构与功能
        1.5.6 IL-2 的cDNA 克隆
        1.5.7 鸡 IL-2 的纯化与生化活性
        1.5.8 IL-2 的应用
        1.5.8.1 作为免疫治疗剂
        1.5.8.2 构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1.5.8.3 作为免疫佐剂
        1.5.9 临床应用
        1.5.10 鸡 IL-2 对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1.6 免疫组织化学
        1.6.1 免疫组织化学的概念
        1.6.2 标记与标记物
        1.6.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1.7 志贺氏菌与鸡志贺氏菌病
        1.7.1 志贺氏菌生物学性状
        1.7.1.1 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反应
        1.7.1.2 抗原结构及分类
        1.7.1.3 抵抗力
        1.7.2 致病性
        1.7.2.1 致病因子
        1.7.2.2 所致疾病
        1.7.2.3 免疫性
        1.7.3 鸡志贺氏菌病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剂与材料
        3.1.1 试剂
        3.1.2 材料
        3.1.3 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试验动物分组与免疫
        3.2.2 血清中抗体效价的测定
        3.2.3 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测定
        3.2.4 样本采集与组织切片制备
        3.2.5 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
        3.2.6 组织学观察与统计
4 试验结果
    4.1 血清中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
    4.2 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测定结果
    4.3 固始鸡免疫后不同时期 SIgA 在肠道内表达情况
        4.3.1 固始鸡免疫后 SIgA 在肠道表达的定性描述
        4.3.2 免疫后 SIgA 在肠道内的定量表达
        4.3.2.1 免疫后十二指肠 SIgA 表达面积
        4.3.2.2 免疫后空肠 SIgA 表达面积
        4.3.2.3 免疫后回肠 SIgA 表达面积
        4.3.2.4 免疫后盲肠扁桃体 SIgA 表达面积
        4.3.2.5 免疫后卵黄囊憩室 SIgA 表达面积
        4.3.2.6 免疫后直肠 SIgA 表达面积
    4.4 免疫后同一时期 SIgA 在肠道不同部位的表达量比较
        4.4.1 免疫后1 周 SIgA 在不同部位的表达量比较
        4.4.2 免疫后2 周 SIgA 在不同部位的表达量比较
        4.4.3 免疫后3 周 SIgA 在不同部位的表达量比较
        4.4.4 免疫后4 周 SIgA 在不同各部位的表达量比较
        4.4.5 免疫后5 周 SIgA 在不同部位的表达量比较
        4.4.6 免疫后7 周 SIgA 在不同部位的表达量比较
5 讨论
    5.1 鸡志贺氏菌病及其免疫预防
    5.2 IL-2 对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
    5.3 SIgA 在肠道内的分布
    5.4 IL-2 对 SIgA 分泌量的影响
    5.5 免疫后同一时期不同部位 SIgA 表达量比较
6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图版

(3)肉仔鸡硒、锰、碘缺乏症综合防治制剂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
        1.1.1 硒的存在形式
        1.1.2 硒的吸收代谢
        1.1.3 硒和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1.1.4 硒的缺乏及其中毒
        1.1.5 有关硒的生物利用率
    1.2 微量元素锰的研究进展
        1.2.1 锰的分布与代谢
        1.2.2 锰的生物学功能
        1.2.3 鸡锰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1.2.4 影响锰需要量的因素
        1.2.5 氨基酸螯合锰的营养研究现状
    1.3 微量元素碘的研究进展
        1.3.1 动物碘的需要量及缺乏症
        1.3.2 饲料碘添加物的种类
        1.3.3 微量元素碘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第二章 肉仔鸡硒、锰、碘缺乏症综合防治制剂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方法
    结果
        1.硒制剂(亚硒酸钡)对豚鼠及牦犊牛的安全性试验
        2.都柏林沙门氏菌弱毒菌株对硒制剂的耐受性试验结果
        3.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物理性状的检查
        4.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安全性及效力检验
        5.免疫牦牛后血硒西含量的测定结果
        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免疫牦牛后在不同的时间内采血,进行血硒含量的测定,结果
        6.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免疫效力的测定试验
        7.免疫持续期测定
        8.保存期的试验
        9.免疫后对牦牛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0.对比试验
        11.田间试验
        12.应用效果试验
讨论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氢氧化铝亚硒酸钡防治鸡鸭缺硒病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禽霍乱的诊断及防治[J]. 陈文彬,邹殿民,陈彩玲.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 [2]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对固始鸡免疫机能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表达影响的研究[D]. 赵峰.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4)
  • [3]肉仔鸡硒、锰、碘缺乏症综合防治制剂应用研究[D]. 李元新.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4]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应用研究[D]. 陈伯祥.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9)
  • [5]硒弹丸与氢氧化铝亚硒酸钡的牛体实验与研究[J]. 李文盛,王超英,郭慧琳,刘来利,李杰,张良友,黄馥珍. 中国兽医科技, 1993(10)
  • [6]牦牛犊腹泻症与缺硒关系的临床研究[J]. 卢淮江. 中国牦牛, 1993(01)
  • [7]牦犊牛缺硒病防治的研究[J]. 李文盛,王超英,郭慧琳,刘来利,李杰,张良友,黄馥珍,年登丰,肖西海. 中国兽医科技, 1992(03)
  • [8]家禽(鸡鸭)缺硒病防治研究通过鉴定[J]. 常武奇. 山东家禽, 1990(03)
  • [9]鸡缺硒病的诊断[J]. 李文盛,郭惠琳,董碧兰,刘来利,李杰,王超英. 甘肃畜牧兽医, 1990(02)
  • [10]“家禽(鸡、鸭)缺硒病防治的研究”通过鉴定[J]. 常武奇. 甘肃畜牧兽医, 1990(01)

标签:;  ;  ;  ;  ;  

氢氧化铝和亚硒酸钡防治鸡、鸭硒缺乏病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