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81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81例疗效观察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81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德好,王文儒,谌海燕,郭明,郎海燕,李玲,丁晓庆,刘军霞[1](2021)在《再障膏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免疫细胞及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再障膏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免疫细胞、脾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18只、中西医结合组10只、再障膏方组10只、环孢素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连续灌胃5 d白消安片悬液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自实验第11天开始,模型组与空白组灌胃无菌注射用水0.1 mL,早晚各1次;再障膏方组早上灌胃820 mg/mL再障膏方溶液0.1 mL,晚上灌胃无菌注射用水0.1 mL;环孢素组早上灌胃无菌注射用水0.1 mL,晚上灌胃5 mg/mL环孢素溶液0.1 mL;中西医结合组早上灌胃820 mg/mL再障膏方溶液0.1 mL,晚上灌胃5 mg/mL环孢素溶液0.1 mL。各组均连续干预10 d后摘眼球取血,检测外周血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Th17细胞占比;摘取脾脏,计算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脾脏形态。结果模型组外周血中WBC、RBC、Hb、Plt及Treg细胞占比、Treg/Th17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Th17细胞占比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WBC、RBC、Hb、Plt、Treg细胞占比、Treg/Th17和再障膏方组Plt及环孢素组RBC、Plt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Plt明显高于环孢素组(P<0.05),WBC、Plt均明显高于再障膏方组(P均<0.05)。实验第11天和实验第21天,中西医结合组、再障膏方组、环孢素组小鼠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环孢素组脾脏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再障膏方组(P均<0.05),再障膏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红白髓界限消失,中西医结合组红白髓界基本可见,再障膏方组红白髓界限模糊,环孢素组红白髓界限隐约可见。结论环孢素联合再障膏方较单用环孢素能更好地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血象恢复,改善Treg/Th17细胞比值异常及脾脏功能。

李芮,孙岸弢,唐旭东[2](2021)在《孙岸弢教授以“扶正祛邪、祛瘀生新”思路诊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贫血、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是血液病中常见的造血衰竭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对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治疗周期较长,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会常会明显出现血象下降,血象难以恢复正常,患者不得已忍受副作用继续服用。孙岸弢教授认为,在以扶正为主的补肾健脾中药加雄激素的基础治疗中,加以利用活血化瘀法更能促进骨髓重建造血微环境,恢复造血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免疫抑制剂为患者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孙岸弢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突破传统中医补肾健脾治疗,对病程超过半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着重以祛瘀生新之法角度入手,并提供临床治疗有效的典型病例,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值得借鉴运用。

彭丽燕,钟晓燕,陈凤[3](2021)在《浅析络病理论指导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总属脾肾亏虚,以肾虚为甚,治疗上多从补益脾肾、填精益髓入手。本文从络病角度阐释其病因病机,认为髓络瘀阻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提出通络法起着重要作用,为其治疗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

仇如意,叶宝东,侯佳慧,姚轶敏,李强,俞颖[4](2021)在《“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相关性铁负荷过载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输血相关性铁负荷过载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血液科2015年2月~2016年12月的CAA合并铁过载115例,根据事前设计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补肾活血"法干预组(n=69,简称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前提下采用中药"补肾活血"祛铁法,即黄芪40 g、熟地12 g、萸肉12 g、鹿角胶烊化12 g、白术20 g、白芍20 g、仙茅10 g、仙灵脾10 g、肉苁蓉12 g、桂枝10 g、陈皮8 g、茯苓10 g、生姜6 g、当归20 g、丹参20 g、片姜黄9 g、益母草30 g、紫草15 g、炙甘草6 g,每日1剂;阳性对照组(n=16):采用西药去铁胺(20~40)mg·kg-1·d-1,持续给药时间>8 h/d,(5~7)d/周;阴性对照组(n=30):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3组患者均采用中医血瘀证候评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铁蛋白(SF)、细胞因子等水平,并对治疗后铁蛋白下降水平与血瘀证评分改善情况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阳性及阴性对照组3组患者SF(μg/L):治疗前分别为1 881.63±1 386.81、6 581.36±5 180.96以及1 974.25±1 753.06,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2 040.14±1 484.27 vs 4 169.18±3 631.64(P<0.05)vs 2 699.80±2 352.34(P<0.05),观察组治疗应答率达23.19%(16/69);血瘀证候积分(分):治疗前分别为4.26±1.45、6.88±1.31、4.17±1.18,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分别为4.42±1.43 vs 5.00±0.89 vs 4.67±1.51(P<0.01),观察组血瘀证积分改善有效率达26.09%;SF水平与血瘀证评分改善情况呈负相关(P<0.01);在观察组中细胞因子、IL-6、IL-10(pg/mL):治疗前分别为20.79±14.14、56.27±25.54,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13.00±6.48、41.02±9.93(P<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CAA合并输血相关性铁负荷过载,可有效稳定患者SF,改善其"血瘀证"症状。

娄琳[5](2021)在《免疫抑制剂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激素治疗,研究组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治疗。对比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1)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较对照组80.00%更高(P <0.05)。(2)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106.52±3.48)×109/L、血红蛋白(115.65±3.98)g/L、白细胞(4.52±0.20)g/L较对照组(90.46±2.85)×109/L、(90.34±4.52)g/L、(3.85±0.15)g/L水平更高(P <0.01)。(3)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比中,研究组12.50%较对照组32.50%更低(P <0.05)。(4)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复发率对比中,研究组5.00%较对照组25.00%更低(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抑制不良反应,改善预后。

黄珊[6](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文中指出

吕建芳[7](2021)在《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SD雄性大鼠肾精亏虚模型,以骨髓造血干细胞为切入点,观察其凋亡情况,研究肾精亏虚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龟鹿二仙胶对肾精亏虚骨髓抑制性贫血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其对大鼠的血象、骨髓象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从肾论治”治疗肾精亏虚引起的骨髓抑制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1、理论研究:系统回顾古今文献,阐述肾精、髓、血的中医理论研究及现代医学研究,立足肾精、髓以及血之间的关系,为肾精亏虚导致贫血提供中医理论依据。剖析龟鹿二仙胶的组方以及总结补肾填精法的现代医学临床应用。2、动物实验:SD雄性大鼠30只,SPF级,8周龄,体重27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组,每组10只。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光电刺激复合应激恐吓以及长期小剂量苯皮下注射和短期大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肾精亏虚大鼠模型。整个造模过程用时49天。前4周模型组和补肾组大鼠按体质量皮下隔天注射苯(lm L/kg),第25d开始用环磷酰胺(25mg/kg)腹腔注射,连续注射3d,同时每天用仿地震平台模拟地震振动(2次/日,共15-20分钟)以及光电刺激箱足底电击刺激(每日不定时1-3次)。空白组正常喂养。在第4周最后一天随机抽取模型组和补肾组各1只大鼠查外周血象及血清睾酮,检测模型是否成功。第29天开始,补肾组用龟鹿二仙胶灌胃,根据大鼠与人体表面积折算剂量比值,灌胃剂量为11g/Kg,分两次灌胃。给药期间每隔一天称重,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连续21天。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连续21天。造模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皮毛、进食量、活动状态等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每组大鼠通过眼内眦静脉取血法测外周静脉血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观察其贫血程度;采用ELISA检测血清睾酮T以及用精子分析仪检测附睾精子质量,评价其生殖功能;取睾丸组织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的改变;分离胫骨,取新鲜骨髓,用PBS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血红细胞计数板计数单核细胞数;取新鲜骨髓,制成骨髓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股骨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骨髓增生情况;取新鲜骨髓包埋超薄切片,观察其超微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EPO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以及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组织CD34+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B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m RNA的表达水平。3、统计学处理:各组组间进行比较,所得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毛发干枯、耸立不齐、进食量下降,活动度减少等现象。补肾组大鼠毛发恢复光泽、进食量增加、活动度增加,肾虚症状得到改善。(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从14d开始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血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从42d开始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PO含量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血清EPO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4)睾丸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睾丸曲细精管被膜完整,支持细胞形态正常,曲细精管管腔内可见大量精子;模型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明显变薄,细胞层次杂乱,支持细胞形态断裂,曲细精管管腔内精子细胞、精子数量明显减少;补肾组曲细精管被膜完整,细胞排布紧密,生精细胞数略有减少,部分区域可见脱落的少量生精细胞,但结构清楚,层次较分明,管腔内有较多精子。(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附睾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下降(P<0.05);模型组血清T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附睾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明显升高(P<0.01),补肾组血清T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6)骨髓象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5)。骨髓涂片可见空白组骨髓造血结构完整,组织丰富;模型组骨髓增生降低,巨核细胞减少;补肾组造血网织红细胞虽增加,但仍没有恢复正常水平。骨髓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造血细胞多且分布均匀,骨髓造血组织支架结构紧密,脂肪细胞数量少;模型组造血组织面积减少,巨核细胞少见,造血细胞数目减少,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数目增多;补肾组造血结构组织基本修复,巨核细胞增多,造血细胞增加,仍可见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7)骨髓超微病理形态学检测示:空白组大鼠可见造血干细胞为圆形,单核,核大,细胞质少,可见线粒体,线粒体内膜折叠成较深的嵴。模型组大鼠造血干细胞可见线粒体数量减少,嵴变浅或消失,线粒体肿胀,可见凋亡小体。补肾组大鼠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增多,凋亡小体少见,线粒体的数量增多,线粒体嵴有所恢复。(8)与空白组比较,骨髓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发现模型组可见较多凋亡CD34+细胞的绿色荧光点,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石蜡包埋切片TUNE L法检测骨髓组织绿色荧光点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凋亡的数量降低(P<0.05)。(9)WB检测大鼠胫骨骨髓新鲜组织中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含量表达降低(P<0.05),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含量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cl-2蛋白含量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3、Fa s和Fasl蛋白含量表达均减少(P<0.05)。(10)RT-PCR检测大鼠胫骨骨髓新鲜组织Bcl-2、Bax、caspase-3、Fa s和Faslm RNA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m RNA含量降低(P<0.05),Baxm RNA、caspase-3m RNA、Fasm RNA和Faslm RNA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cl-2m RNA蛋白含量升高(P<0.05),Baxm RNA、caspa se-3m RNA、Fasm RNA和Faslm RNA含量均减少(P<0.05)。结论“肾藏精,生髓,化血”,肾藏先天之精,肾气促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藏之,而“精血同源”,肾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基础。肾精亏虚则血液化生无源而导致血虚。肾主人体发育,也主骨髓生长发育,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反之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髓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髓化生血液主要取决于肾的功能,肾精亏虚则会导致骨髓功能低下,化生血液出现障碍而致血虚。本课题基于中医“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精化血”理论,以肾精亏虚则会导致血虚为实验的病理依据,以造血干细胞作为切入点。研究肾精亏虚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恐伤肾”传统病因造模结合药物干预病理造模,采用模拟地震平台复合光电刺激法结合长期小剂量的苯和短期大剂量的环磷酰胺药物干预,建立肾精亏虚大鼠模型。大鼠出现肾虚症状,血液检查可以看到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清EPO含量下降,血清睾酮含量降低。骨髓象可以见到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骨髓造血组织结构疏松、造血面积减少、造血细胞减少。超微病理形态学可以观察到骨髓造血干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变浅,出现凋亡小体的超微病理改变。龟鹿二仙胶灌胃治疗后,能够改善肾精亏虚的症状,促进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血清EPO含量升高,血清睾酮含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增加,骨髓造血组织得到修复。骨髓造血干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加,凋亡小体减少,减少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本实验结论归纳如下:(1)利用“仿地震平台及光电刺激+苯+环磷酰胺”成功建立肾精亏虚雄性大鼠模型。(2)肾精亏虚大鼠血清EPO含量下降,骨髓组织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Bcl-2m RNA含量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蛋白及Baxm RNA表达增加,激活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通路,发生级联效应,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骨髓Fas和Fasl蛋白及Fas和Faslm RNA含量升高,激活了死亡受体途径,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CD34+细胞细胞的凋亡。CD34+细胞过度凋亡,骨髓造血干细胞活性降低,可能是肾精亏虚导致骨髓抑制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机制之一。(3)首次采用龟鹿二仙胶治疗肾精亏虚,改善骨髓造血功能。龟鹿二仙胶能有效缓解肾精亏虚大鼠的症状,治疗骨髓抑制性贫血有效。提高血清EPO含量,促进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蛋白、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减少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CD34+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造血干细胞。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避免其发生过度凋亡,可能是龟鹿二仙胶发挥其疗效机制之一。(4)从生成来源和生物学功能来看,EPO可能是肾精的物质基础之一。(5)造血干细胞是肾精在细胞层次的表现形式,是“肾精化血”功能的执行者。

董薇[8](2021)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司坦唑醇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指标水平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血液指标水平。

Expert Group for Aplastic Anemia Project of Specialized Projec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ational TCM Industry in 2015;[9](2021)在《成人重型和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组织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部分专家讨论,就成人重型和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诊治规范体系。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对于成人重型再障(急髓劳病),有相合供者且条件适合者优先选择异基因骨髓移植,无相合供者首选强烈免疫抑制治疗与中医药的联合应用以截断细胞因子风暴;对于成人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障(慢髓劳病)首选中医药与雄激素的联合应用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文章就再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基础治疗等给予具体的诊治建议,以期为中西医结合诊疗再障提供指导和帮助。

李燕[10](2021)在《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初步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新方法,以期在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的同时缓解关节及全身症状,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及对照组中,两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味+来氟米特片,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片+右旋糖酐铁片+叶酸片治疗。两组分别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有效性观测指标,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作为安全性观测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结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共计4例患者脱落,最终完成本临床研究的患者共80例,每组各40例。经数据分析得出:(1)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28/4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MCV、MCH、MCHC等贫血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F、CRP、ESR都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RP、ESR下降幅度更显着(P<0.05),RF下降幅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贫血症状积分、关节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都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单个症状改善程度的比较示:除心慌气短、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外,余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欲饮食症状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予以相关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安全性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与单用西药的治疗方案相比,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控制类风湿活动度、改善贫血指标方面更有优势。(2)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与单用西药的治疗方案相比,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采用及推广。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81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81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再障膏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免疫细胞及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一般情况
        1.4.2 外周血象
        1.4.3 外周血Treg、Th17细胞检测
        1.4.4 体重、脾脏指数与脾脏组织形态学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及存活情况
    2.2 各组小鼠外周血象比较
    2.3 各组小鼠外周血中Th17与Treg细胞占比及Treg/Th17比较
    2.4 各组小鼠体重及脾脏指数比较
    2.5 各组小鼠HE染色脾脏形态比较
3 讨 论

(2)孙岸弢教授以“扶正祛邪、祛瘀生新”思路诊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研究概况
2 诊疗思路
    2.1 扶正以补肾健脾
    2.2 驱邪以祛瘀生新
    2.3 疾病始终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平衡
3 验案举隅
4 结语

(3)浅析络病理论指导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络病理论
2 络病理论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3 基于络病理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
    3.1 脾肾亏虚与络病
    3.2 痰瘀互结与络病
    3.3 毒邪与络病
        3.3.1外毒
        3.3.2内毒
4 基于络病理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论治
    4.1 补肾健脾通络
    4.2 活血化痰通络
    4.3 解毒通络

(4)“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相关性铁负荷过载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分组
    1.2 铁过载分级标准
    1.3 血瘀证评分与诊断
    1.4 主要仪器与试剂
    1.5 祛铁治疗
    1.6 观察评价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补肾活血”法治疗CAA合并输血相关性铁过载患者一般资料
    2.2 “补肾活血”法治疗CAA合并输血相关性铁过载患者前后SF变化
    2.3 “补肾活血”法治疗CAA合并输血相关性铁过载患者前后血瘀证评分变化
    2.5 CAA合并输血相关性铁过载患者SF与血瘀证评分的相关性
    2.6 “补肾活血”法治疗CAA合并输血相关性铁过载患者前后相关细胞因子变化
3 讨论

(5)免疫抑制剂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对比
    2.3 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比
    2.4 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复发率对比
3 讨论

(7)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肾藏精理论研究
        1.1 肾精的生成来源
        1.2 肾精的功能
        1.3 肾精的现代医学研究
    2 “髓”的理论研究
        2.1 “髓”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2.2 “髓”的生成与肾精
        2.3 “骨髓”的现代医学研究
    3 “血”的研究理论
        3.1 血的涵义及生理功能
        3.2 血的生成与肾精
        3.3 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4 补肾方龟鹿二仙胶
    5 结语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1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1.5 造模方法及分组、给药
        1.6 检测指标及方法
        1.7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HGB)含量比较
        2.3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睾酮(T)含量比较
        2.4 附睾精子质量比较
        2.5 睾丸组织病理学比较
        2.6 骨髓象比较
        3 讨论
        3.1 肾精亏虚大鼠模型的建立
        3.2 肾精亏虚大鼠造血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3.3 肾精亏虚对血清EPO含量的影响
    实验2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细胞及CD34+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造模方法
        1.3 药物及灌胃
        1.4 仪器设备及试剂
        1.5 检测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超微病理形态学观察
        2.2 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结果
        2.3 骨髓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CD34+细胞凋亡结果
        3 讨论
    实验3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导致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造模方法
        1.3 药物及灌胃
        1.4 仪器、试剂及耗材
        1.5 检测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 Fasl蛋白表达结果
        2.2 骨髓 Bcl-2、Bax、caspase-3、Fas 和 FaslmRNA RT-PCR 结果
        3 讨论
        3.1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Bcl-2、Bax蛋白及Bcl-2m RNA、Baxm RNA表达的影响
        3.3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讨论
    1.肾精亏虚与贫血的关系
    2.肾精亏虚大鼠模型建立评估
    3.肾精亏虚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
    4.龟鹿二仙胶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综述 肾虚与贫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发表论文
致谢

(8)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9)成人重型和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定义与发病机制
诊断建议
    1.诊断AA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2.AA诊断标准参照文献[8,10]进行。
    3.髓劳病的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参照文献[15-18]制定。
        3.1急髓劳
        3.2慢髓劳
中医治疗建议
西医治疗建议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建议
疗效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10)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 研究设计
    1 病例选择
    2 病例选择诊断标准
        2.1 西医RA诊断标准
        2.2 西医贫血诊断标准
        2.3 中医诊断标准
        2.4 疾病活动度评价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终止试验标准
    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7 伦理学要求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病例分组
    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征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性指标
        3.3 安全性指标
        3.4 观察时间
        3.5 药物不良反应记录
    4 疗效判定标准
        4.1 有效性评价标准
        4.2 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
    5 安全性评价
    6 统计学处理
    7 质量控制
    8 技术路线图
三 结果与分析
    1 两组一般资料分析
        1.1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分析
        1.2 治疗前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1.3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HAQ比较
    2 治疗后结果比较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2.3 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比较
        2.4 治疗后症状积分及HAQ比较
    3 安全性分析
四 讨论
    1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2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3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及现代药理研究
        3.1 方药组成及出处
        3.2 方义分析
        3.3 现代药理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的影响
        4.2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HAQ的影响
        4.3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4.4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患者安全性评价的影响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中西医研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信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81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再障膏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免疫细胞及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J]. 王德好,王文儒,谌海燕,郭明,郎海燕,李玲,丁晓庆,刘军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33)
  • [2]孙岸弢教授以“扶正祛邪、祛瘀生新”思路诊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总结[J]. 李芮,孙岸弢,唐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2021(27)
  • [3]浅析络病理论指导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J]. 彭丽燕,钟晓燕,陈凤. 内蒙古中医药, 2021(07)
  • [4]“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相关性铁负荷过载的效果分析[J]. 仇如意,叶宝东,侯佳慧,姚轶敏,李强,俞颖. 中国输血杂志, 2021
  • [5]免疫抑制剂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J]. 娄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14)
  • [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D]. 黄珊.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7]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吕建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董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10)
  • [9]成人重型和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 Expert Group for Aplastic Anemia Project of Specialized Projec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ational TCM Industry in 2015;.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03)
  • [10]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临床观察[D]. 李燕.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81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