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有关我国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续)(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张晨,钟赣生,修琳琳,柳海艳,陈绍红,陈丰,李慕云,廖文勇,任彧娜[1](2021)在《不同品种甘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文中提出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载甘草为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 glabra、胀果甘草G. inflata 3个品种。不同品种甘草在某些化学成分上不仅存在含量上的差异,也存在种属特异性,药理活性也不尽相同。对不同品种甘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建议将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和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作为3种甘草的Q-Marker。另外考虑到不同品种之间成分的特有性和各自的优势生物活性,建议可以将光甘草定作为光果甘草的Q-Marker,将查耳酮A作为胀果甘草的Q-Marker,以期为明确不同品种甘草Q-Marker及不同品种甘草药材质量标准建立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罗伟,汤良杰,袁建丹,康钦钊,李丽梅,陈胡兰[2](2021)在《烟管蓟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烟管蓟Cirsium pendulum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烟管蓟中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树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络石苷(2)、高车前素-7-O-β-D-葡萄糖醛酸(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4)、stachanninA(5)、顺丁烯二酸二甲酯(6)、绿原酸甲酯(7)、4-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8)、高车前苷(9)、假荆芥属苷(10)、刺五加苷B(11)、3,5-二羟基苯乙醇-3-O-β-D-葡萄糖(12)、芹菜素二甲醚(13)、丁香脂醇(14)、鹅掌楸树脂醇A(15)、4-O-乙酰基咖啡酸(16)、络石苷元(17)、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18)、高车前素(19)、蓟黄素(20)、(7R,7′R,7′′R,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21)、(7R,7′R,7′′R,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 (22)、linaroside(23)、大蓟苷(24)、金合欢素(25)、滨蓟黄苷(26)、β-胡萝卜苷(27)、白桦酯醇(28)、柳穿鱼黄素(29)和田蓟苷(30)。结论除化合物7、26和27之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2、9、18、20、24、25和30之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刘露,冯伟红,刘晓谦,梁曜华,李春,王智民[3](2021)在《中药远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药远志药用历史悠久,传统功效为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健忘、失眠、心神不安等。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远志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口山酮、寡糖酯类成分,具有改善记忆、抗痴呆、脑保护、镇静催眠、镇咳祛痰等活性。该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远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代谢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远志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王文越,吕琴,李珩玉,李万深,滕佳林[4](2021)在《山楂与野山楂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山楂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其营养价值丰富,可供食药两用。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山楂果实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其叶能化浊降脂。现我国规定山楂正品来源有两种,分别为山楂和山里红,但仍有部分研究及临床应用将野山楂混入其中。通过对医药文献的查阅、整理,对山楂与野山楂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二者化学成分有所差异,且野山楂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更多。本文通过对二者化学成分的整理,以期在合理区分使用、发现潜在价值、扩大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王晓琴,熊子增,屈爱桃[5](2021)在《多叶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Pall) DC.的化学成分。方法多叶棘豆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MCI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吡喃葡萄糖苷(1)、brainoside B(2)、蒙花苷(3)、香叶木苷(4)、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5)、檞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7)、槲皮素(8)、blumenol C glucoside(9)、D-3-O-甲基肌醇(10)、水杨酸(11)、原儿茶酸(12)、没食子酸(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1~2、4~6、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汤慧丽,王宪昌,李佳,张教洪,单成钢[6](2022)在《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西洋参作为常见的贵细药材,具纷繁复杂的化学成分及独特的药理活性,能够对机体产生医疗保健作用。随着逐渐深入的研究,人们对西洋参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该文主要归纳了目前已经从西洋参不同部位中分离鉴别出的皂苷类成分及其结构分类、药理活性以及西洋参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剖析了目前西洋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能为西洋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对西洋参未来的研究侧重点提供参考。
罗霞,岳利浩,潘才敏,王晓琳[7](2021)在《中药品种权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何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之路,是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了中药品种权保护制度在我国的优势及缺陷,提出加强中药品种权保护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并以《关于〈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修改建议》《中药品种保护的司法实践》《中药专利授权确权情况研究报告》三个法律文件为落脚点展开研究,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对完善我国中药品种权保护制度和中药专利授权确权制度建言献策。
周海燕,哈瑞雯,王继永,肖苏萍,詹志来,王辉,梁寒峭[8](2021)在《没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没药为我国传统常用进口中药,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其功效独特、应用范围广,为国际上重要的药用植物品种。随着没药产业的发展及中药分析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质量研究的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近年来没药的混伪品研究现状、质量分析方法及国内外药典中没药的质量标准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没药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李伟,王莹,刘伟[9](2021)在《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人参、西洋参是五加科的2种重要药用植物,其传统的药用部位——根,已经被广泛应用多年。大量研究表明,人参和西洋参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与传统入药部位相似,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功能。实现人参和西洋参全植株的高效利用,对于二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树立良好典范。文章通过对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结合课题组工作实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实现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整体思路和展望,为人参、西洋参全植株高效利用和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借鉴与参考。
左青青[10](2021)在《千里光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抗菌性组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ex D.Don)是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的传统中草药。本研究分析了千里光杂交育种及其近缘药用植物分类的细胞遗传学基础、并以千里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种类等与其抗菌性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为解析千里光属近缘物种的演化与其产业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方法:1.以扦插的千里光的幼嫩根为实验材料,通过苯酚红染色法制作根尖染色体标本片,对具有良好分离相的标本片,利用Photoshop CS软件测量每个细胞的染色体长臂、短臂和总长度,进行染色体核型参数分析;2.以芦丁(C27H30O16)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标准品,建立其标准曲线,得出回归方程,并分别计算F2子代千里光的总黄酮含量;以醇提法和黄酮抽提纯化法提取不同千里光F2子代材料的次生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8种菌株按照平皿打孔法进行抑菌处理,最后以测量抑菌圈直径作为千里光抗菌作用的强弱标准,研究千里光黄酮总含量与抗菌水平间的相关性;3.液质联用法鉴定千里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对其中重要的化合物进行HPLC检测并计算含量,进一步利用皮尔相关性系数筛查与千里光抗菌作用密切相关的黄酮化合物成分。结果:1.千里光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分析千里光染色体核型发现千里光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0条,核型公式为2n=2x=20=8m+2sm(2SAT),属于2A核型;染色体全长在2.168~2.984μm之间,相对长度为8.607~11.847%,臂比值介于1.023~2.267之间,平均臂比值1.408,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78%,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1.376。2.千里光F2群体及亲本中黄酮总含量与抗菌作用的关系17份千里光F2代群体材料的总黄酮含量在0.849~0.186 mg/L范围内,其中14份材料总黄酮含量高于2份亲本,2份低于亲本;抑菌试验表明,总黄酮对受试8株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且平均抑菌圈直径范围在为7.08~9.88 mm,但不同植株总黄酮抑菌水平在受试菌株间不一致,对表皮葡萄球菌抗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可高达9.88 mm。千里光总黄酮含量与抗菌水平并无一致对应关系,具有最高总黄酮含量的植株为F2-SC-53,抗菌水平最高的为F2-SC-55.3.千里光F2代群体中黄酮类化合物与抗菌特性关联分析千里光黄酮液进行HPLC-MS发现,共鉴定出黄酮化合物5个,包括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奈酚,少量酚酸类化合物(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丹皮酚、香豆素、原儿茶醛等)。以上述所得化合物与山奈酚等前人报道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标品,对不同F2子代植株进行HPLC检测,共检测到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等7种化合物。计算这些黄酮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并与抗菌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化合物中仅紫云英苷、槲皮素、阿魏酸与千里光抗菌水平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1.千里光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0=8m+2sm(2SAT),属2A型。2.千里光F2子代植物与亲本的黄酮液对8种受试菌株具有良好抗菌作用,但抗菌水平与总黄酮含量无一致对应关系。3.千里光中共鉴定出黄酮类化合物5个,少量酚酸类化合物6个,其中紫云英苷、槲皮素、阿魏酸含量与千里光的抗菌水平具有显着相关性。
二、国外有关我国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有关我国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续)(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品种甘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分布 |
2 化学成分 |
2.1 三萜类 |
2.2 黄酮类 |
2.3 多糖类 |
2.4 香豆素类 |
2.5 生物碱类 |
2.6 其他 |
3 药理作用 |
3.1 抗菌、抗炎 |
3.2 抗病毒 |
3.3 抗氧化 |
3.4 抗肿瘤 |
3.5 降血糖、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
3.6 其他 |
4 Q-Marker的预测分析 |
4.1 基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的Q-Marker预测 |
4.2 基于传统功效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3 基于传统药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4 基于化学成分可测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5 基于新药效用途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6 基于可入血化学成分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7 基于不同加工炮制方式的Q-Marker预测分析 |
5 结语 |
(2)烟管蓟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材料 |
2提取与分离 |
3结构鉴定 |
(3)中药远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三萜皂苷类 |
1.2 口山酮类 |
1.3 糖酯类 |
1.4 其他 |
2 药理作用 |
3 质量控制 |
4 代谢 |
4.1 远志单体成分及提取物的代谢研究 |
4.2 远志在复方中代谢的研究 |
5 结语 |
(4)山楂与野山楂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类黄酮及其衍生物 |
2 有机酸类 |
3 萜类和甾醇类 |
4 糖类、氨基酸与微量元素 |
5 其他 |
6 讨论 |
(5)多叶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2 提取与分离 |
3 结构鉴定 |
4 讨论 |
(6)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皂苷类成分 |
1.1 达玛烷型皂苷 |
1.1.1 原人参二醇型(PPD) |
1.1.2 原人参三醇型(PPT) |
1.1.3 C-17侧链异构型 |
1.1.4 其他结构类型 |
1.2 奥克梯隆型皂苷 |
1.3 齐墩果烷型皂苷 |
1.4 不同部分皂苷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 |
2 生物活性 |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2.1.1 抗心律失常 |
2.1.2 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2.1.3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2.1.4 降低血脂的作用 |
2.2 抗肿瘤 |
2.3 调节代谢系统 |
2.4 免疫调节 |
2.5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2.6 其他 |
3 西洋参药材质量控制 |
3.1 不同产地及生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
3.2 不同采收期及初加工方法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
3.3 农药残留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
4 总结与展望 |
(7)中药品种权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药品种权保护制度概述 |
(一)中药品种权保护制度的优势及缺憾 |
1. 条例顺应国际保护传统医药的大趋势,是保障和促进我国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 |
2. 条例因受制于历史局限性存在的立法缺憾 |
(二)加强中药保护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
1. 处理好中药和西药的关系 |
2. 处理好传统中药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 |
3. 处理好中药国内法保护与国际公约保护的关系 |
二、中药品种权保护分述 |
(一)关于《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修改建议 |
1. 落实《中医药法》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确定的原则 |
2. 明确中药品种权利主体 |
3. 处理好条例与专利法的关系 |
4. 加强中药数据保护 |
5. 完善中药品种评审制度 |
6. 关于经典名方的保护 |
7. 关于中药秘方的保护 |
8. 增加民事责任的规定 |
(二)中药品种保护的司法实践 |
1. 中药品种权诉讼溯源 |
2. 科技成果权的实践 |
3. 科技成果权的保护优势 |
4. 民法典颁布后的体系衔接 |
(三)中药专利授权确权情况研究报告 |
1. 中药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 |
2. 中药专利申请涉及的类型 |
3. 司法审判中发现中药专利申请存在的问题 |
4. 中药专利司法保护应当关注的重点 |
5. 梳理中药专利的审查思路 |
6. 对于中药专利审查的建议 |
(8)没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混伪品研究现状 |
2 质量分析方法 |
2.1 薄层色谱法 |
2.2 液相色谱法 |
2.3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
3 国内外药典中没药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 |
4 讨论 |
(9)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 |
1.1 花蕾 |
1.2 果实 |
1.3 茎叶 |
2 化学成分 |
2.1 人参皂苷类 |
2.2 黄酮类 |
2.3 挥发油类 |
2.4 多糖类 |
2.5 氨基酸及衍生物类 |
2.6 无机元素 |
2.7 甾类 |
2.8 其他成分 |
3 药理作用 |
3.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3.3 抗肿瘤 |
3.4 降血糖 |
3.5 抗衰老 |
3.6 保护肝脏 |
3.7 保护肾脏 |
3.8 其他药理作用 |
4 开发利用 |
4.1 茶饮 |
4.2 化妆品 |
4.3 临床应用及产业化 |
5 展 望 |
(10)千里光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抗菌性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千里光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
前言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千里光F_2杂交群体及亲本总黄酮含量与抗菌 相关性比较 |
前言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千里光黄酮化合物鉴定与差异抗菌性组成的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仪器 |
2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千里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研究、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国外有关我国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续)(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品种甘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J]. 李娜,张晨,钟赣生,修琳琳,柳海艳,陈绍红,陈丰,李慕云,廖文勇,任彧娜. 中草药, 2021(24)
- [2]烟管蓟化学成分研究[J]. 罗伟,汤良杰,袁建丹,康钦钊,李丽梅,陈胡兰. 中草药, 2021(22)
- [3]中药远志的研究进展[J]. 刘露,冯伟红,刘晓谦,梁曜华,李春,王智民. 中国中药杂志, 2021(22)
- [4]山楂与野山楂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J]. 王文越,吕琴,李珩玉,李万深,滕佳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5)
- [5]多叶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J]. 王晓琴,熊子增,屈爱桃. 中成药, 2021(08)
- [6]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 汤慧丽,王宪昌,李佳,张教洪,单成钢. 中国中药杂志, 2022
- [7]中药品种权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 罗霞,岳利浩,潘才敏,王晓琳. 中国应用法学, 2021(04)
- [8]没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 周海燕,哈瑞雯,王继永,肖苏萍,詹志来,王辉,梁寒峭. 中国现代中药, 2021(06)
- [9]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J]. 李伟,王莹,刘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4)
- [10]千里光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抗菌性组成研究[D]. 左青青.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