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床土调施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邵星宇[1](2021)在《壮秧剂与播量对机插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于2019~2020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进行,土壤为沙壤土,地力中等偏上,前茬小麦,土壤pH为6.0,全氮1.2g kg-1,碱解氮95mg·kg-1,速效钾88.3mg·kg-1,速效磷35.2mg·kg-1。围绕稻麦两熟条件下机插水稻培育壮秧,开展了壮秧剂与播量对长秧龄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试验一设同一播期播量(5月14日)和壮秧剂培育长秧龄秧壮秧试验,其中播量90g/盘、120g/盘(58cm×28cm,干种子)2个水平;壮秧剂为多·多唑、咪鲜·甲霜灵、苗壮丰和无壮秧剂对照(CK)4个水平。试验二为不同播期同天移栽的播量、壮秧剂、秧龄对大田高产优质的三因素试验,其中不同秧龄为主区,播量与壮秧剂为副区。秧龄设20d、25d和30d的3个水平;播量设90g/盘和120/g盘2个水平;壮秧剂设A:多·多唑、B:咪鲜·甲霜灵、C:苗壮丰和不施用壮秧剂(对照)4个水平,在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进行拌种处理后播种,统一在6月14日进行大田移栽,采用人工模拟机械移栽。株行距为30cm×12cm,每穴栽插4苗。获得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本研究条件下,壮秧剂和播种量能增强秧苗素质,延长适栽期。多·多唑、咪鲜·甲霜灵、苗壮丰处理下秧苗素质均高于CK处理,在25d,30d长秧龄条件下,表现为壮秧剂能够矮化苗高0.3cm~3cm、0.3cm~3.4cm,增加单株叶面积、茎基宽和展开叶SPAD值,分别增加了 23.7%~20.1%~33.3%,5.3%~10.5%,7.5%~16.3%。其中苗壮丰壮秧剂25d和30d秧龄的秧苗素质最好,叶色浓绿,茎基粗壮,相比对照增粗0.3mm,在延长适栽期,增加秧龄弹性上效果最佳。90g/盘播量显着改善长秧龄阶段秧苗素质,较120g/盘播量能够矮化苗高1.5cm,增粗茎基宽0.2mm。在长秧龄阶段,苗壮丰在90g/盘播量表现良好,秧苗素质均处于高水平状态,充实度高。但在120g/盘播量时,虽然秧苗素质表现较好,但充实度不如咪鲜·甲霜灵处理。在培育长秧龄秧苗上,苗壮丰处理有明显优势。在稻麦两熟制地区,使用壮秧剂与降低播量能培育长秧龄壮秧,以缓解稻麦茬口紧张等问题,并推荐施用苗壮丰+90g/盘播量,该处理在长秧龄阶段秧苗素质处于最佳水平。2.本研究表明,各壮秧剂处理水稻产量高于CK处理,20d秧龄时,90g/盘+A(多·多唑)处理产量最高,在25d和30d秧龄时,B(咪鲜·甲霜灵)和C(苗壮丰)处理产量高于A(多·多唑)和CK处理。高产原因在于B和C壮秧剂有效提高了秧苗素质,秧苗素质提升后拉动群体颖花量的上升,上升了 2.7%~4.6%,同时保持千粒重相当或略有提升,其中C处理能显着提高结实率,提高了 1.43%。壮秧剂与播量能获得高产主要原因是前期能够有效提高秧苗素质,移栽时返青活棵快,物质积累量大,并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成穗率。水稻产量也随着秧龄的延长而下降,秧苗素质提升后,B、C处理产量能达到20d+120g/盘CK处理水平。本试验中随着秧龄的延长,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降低,分别降低了 1.31~3.77(×104hm-2),0.18%~0.56%,0.13~0.24g。可能的原因是长秧龄秧苗缩短了大田生长期,籽粒灌浆时期缩短,干物质积累量也相应下降,最终导致减产。就播量而言,播种量为90g/盘的处理产量平均高于120g/盘播量处理0.56t·hm-2。由此,建议采取90g/盘+B处理或90g/盘+C能够削弱秧苗素质低下引起的产量下降,增加秧龄弹性,延长适栽期,缓解茬口矛盾。3.本实验表明,增强秧苗素质能够提高稻米品质。与CK相比,各壮秧剂处理能够提高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提高了 0.47%~0.98%,0.43%~0.70%,1.45%~3.44%,提高了稻米品质;垩白面积、垩白率和垩白度显着降低,平均降低了 3.57%~17.85%、1.05%~2.27%、1.13%~6.86%,增加了外观品质;与CK相比,壮秧剂处理蛋白质平均上升0.42%~1.17%,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平均上升0.44%~1.17%,0.62%~1.51%。秧龄与播量处理与壮秧剂处理类似,随着秧龄和播量的上升,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下降。壮秧剂处理中苗壮丰各项稻米品质较好。
安之冬[2](2021)在《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机插秧苗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养土及有机物料复混的育秧基质尚存在人工成本高、肥效差别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选用粮食产区易得的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复混制得育秧基质,对育秧基质进行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缺点,保障基质中有效养分的持续稳定供给。本研究水稻育秧基质以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按体积3:2:2:3配成。通过田间秧盘育秧试验,以徽两优882为供试材料,研究育秧基质配施化肥和生长调节剂对机插秧苗素质、养分吸收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育秧基质配施不同量的氮肥(纯N 0 g/盘、0.5 g/盘、1.0 g/盘、2.0 g/盘、3.0 g/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结果显示:秧苗地上部植株及根系各参数指标在0~2.0 g/盘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不断增加,在2.0 g/盘达到最大值。育秧基质配施2 g/盘氮肥时,所育秧苗株高、茎粗和生物量等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对照,总根长和根系活力也表现出显着优势,壮苗指数达到12.94。配施3.0 g/盘时秧苗根系干物质量低、根系活力差,根冠比显着降低,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育秧成苗数低(P<0.05)。从养分吸收角度看,百株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随着基质氮肥配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2.0 g/盘处理达到最高值。高氮(3.0 g/盘)配施水平下,抑制了秧苗根系生长及其对氮磷钾素的吸收累积。2.基质复混0.05~0.1 mg/L浓度萘乙酸,所育秧苗株高、茎基宽及干物质量等地上部植株生长显着高于不施调节剂对照(P<0.05),特别是根系形态表现出良好长势。但施用萘乙酸达到1 mg/L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对照,这表明高浓度萘乙酸处理对水稻秧苗产生了毒害作用。基质配施100 mg/L~300 mg/L浓度的腐植酸,秧苗各指标随腐植酸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300 mg/L时达到最大值,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但与200 mg/L浓度所育秧苗差异不显着。腐植酸添加浓度超过300 mg/L时,秧苗素质呈下降趋势,但植株生长正常。这说明,腐植酸添加浓度在200~300 mg/L范围较为适宜。3.以试验所制基质配方育秧并进行田间移栽试验,施肥基质(SF)和腐植酸优化配方基质(HSF)所育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根系形态指标和植株养分吸收量在育秧10 d后显着优于无施肥(F)处理(P<0.05)。相同施肥量下,HSF所育水稻秧苗在秧龄20 d时秧苗壮苗指数相比SF提高8.54%;氮磷钾养分净吸收量在各采样点增幅分别为氮素3.65%~8.09%、磷素5.35%~9.75%、钾素6.32%~9.55%,在秧龄15 d达到5%的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HSF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比SF高2.63%和1.19%,水稻产量增加4.30%,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与商品基质(M)相比,HSF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高1.65%和0.62%,水稻产量增加2.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比例为3:2:2:3复混育秧基质,基质培肥量为每盘2 g N、1 g P2O5、1 g K2O,同时添加200 mg/L~300 mg/L的腐植酸,此基质配方能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徐杰姣[3](2021)在《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机插水稻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我省推广使用,目前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机插秧绝大多数为毯状育苗,具有高效省时的优点。但由于播种密度大、生长时间短、秧龄弹性小,在季节紧张的情况下,秧苗素质弱、成苗率低、返青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被更加地放大,反过来又导致部分生产者来年进一步加大播种量,形成了苗越多、苗越弱的恶性循环,导致本田期施氮量增大,特别是分蘖肥用量过多,严重制约了机插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针对苗弱、秧龄弹性小的问题,生产上展了水稻生长调理剂(简称壮秧剂)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些生产者又过分地依赖壮秧剂的调节作用,过度地延长秧龄,对秧苗栽后恢复生长产生了一定的隐患。针对机插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我省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姚庄村欣农稻麦合作社及泗洪市稻米文化馆,以迟熟中粳水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开展了壮秧剂比较、播种量、秧田期施肥、秧龄、每穴栽插苗数、施氮量、分蘖肥施用方法等试验。研究了南粳9108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稻米品质等性状,明确了机插水稻南粳9108壮秧培育和氮肥运筹等生产技术,以期为机插水稻绿色、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指标。结果如下:1.壮秧剂比较试验:壮秧剂处理的水稻:1)苗高、茎基宽、根数等秧苗素质均显着优于CK处理。各种壮秧剂处理间秧苗素质差异不大;2)产量均高于CK处理,平均增加13.16%。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伴侣>育秧绿>杰伟>龙旗;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与CK处理相比及壮秧剂间均无显着差异;4)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较CK处理显着增加10.01%和12.14%,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均低于CK处理,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CK处理。吸氮量以龙旗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2.播种量试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以75g处理最优,200g处理最差;2)产量显着下降,产量、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在75g处理下最高;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下降,以75g处理最大;4)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重显着下降,均以75g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显着提高,但植株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显着降低,植株含氮率以200g处理最高,其它三项指标氮肥利用效率均以75g处理最大。结合秧苗素质及栽插效率等因素,干种子直接播种条件下,每盘播种量以120~125g为宜。3.秧田期施肥试验:秧田期施肥处理:1)显着提高了秧苗素质,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优,无壮+无肥处理最弱;2)显着提高了产量及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3)对叶面积系数无显着影响;4)显着增加了植株干物重,以壮+2次肥处理最大;5)显着增加了植株含氮率、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4.秧龄试验:随着秧龄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23d处理的株高、茎基宽、根数等指标均最优,38d处理秧苗素质最差;2)产量及构成因素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重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4)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增加,以38d处理最大;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着降低,以23d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5.每穴栽插苗数试验: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1)产量、植株干物重、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以M5处理最大;2)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增加,以M7处理最大;3)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下降,以M3处理最大。6.施氮量试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产量先增加后下降,以N20处理最大,每亩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以N25处理、N15处理、不施氮处理最大,处理间产量、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显着;2)叶面积系数、植株干物重均先上升后下降,前者以N25处理最大,后者以N20处理最大;3)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显着增加,均以N30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降低,以N15处理最大,氮肥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以N20处理最大。7.分蘖肥试验: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产量呈缓慢下降趋势,N1>N2>N3>N4;弱苗处理的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N4>N2>N1,壮苗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弱苗对应处理,壮苗的产量较弱苗平均增加13.66%,弱苗产量最高的处理小于壮苗一次施肥处理的产量。壮苗处理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下,产量的提高均依赖于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增加;2)壮苗处理的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弱苗处理;3)壮苗的成熟期植株干物重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植株干物重均高于弱苗处理,较弱苗平均增加4.67%;4)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含氮率较弱苗平均增加3.47%;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吸氮量较弱苗平均增加9.26%;壮、弱苗处理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N1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以N3处理最大,弱苗处理以N2处理最大。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较弱苗平均增加0.78%;2)壮、弱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均以N2处理最低,壮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弱苗处理分别降低3.92%和10.58%;3)壮苗处理的食味值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为最大,弱苗处理的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食味品质显着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1处理为最大,壮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0.39%;壮、弱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2.53%;4)壮苗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崩解值较弱苗增加6.07%;壮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呈显着增加趋势,以N1处理最低,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低,弱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较壮苗降低2.99%,10.23%。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壮苗水稻一次施用分蘖肥处理产量最高,主要稻米品质指标优于其它处理。弱苗水稻多次施用分蘖肥,虽能适度提高产量,但也使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有变劣的趋势。
李如意[4](2020)在《水稻化控剂配方筛选与壮秧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后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然而,水稻旱育秧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弱秧和药害等常有发生,严重影响水稻栽插质量、分蘖及抗倒性,成为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而化控剂能在旱育秧田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通过调节植株体内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平衡,有效提高秧苗素质,促进秧苗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因此,研制水稻化控剂对实现水稻壮秧、提高秧苗抗逆性、降低水稻倒伏指数、促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烯效唑、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三种化控剂进行复配,与育秧土混拌处理用于田间育苗,研究水稻化控剂对水稻幼苗秧苗素质、抗逆酶活性、秧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水稻移栽分蘖后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分蘖数、倒伏指数及产量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化控剂能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及抗逆酶活性施用化控剂后,水稻秧苗茎基部宽度及根系干重均显着提高,烯效唑能有效降低秧苗株高,复硝酚钠及α-萘乙酸钠可促进秧苗生长,三种药剂复配后能有效降低水稻苗期株高,防止秧苗徒长。以烯效唑3.125 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效果最佳,4叶期水稻株高显着降低7.04%,水稻茎基部宽度显着增加94.89%。水稻化控剂能显着提高水稻秧苗的SOD、POD活性及Pro含量,降低MDA含量。各处理以烯效唑3.125 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效果最佳。(2)水稻化控剂能调节苗床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秧苗养分含量水稻化控剂能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改善苗床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养分释放,对水稻秧苗健壮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酶活性随化控剂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烯效唑3.125 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处理效果最佳。施用水稻化控剂后,水稻苗期叶片氮、磷、钾含量显着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显着降低,有效提高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秧苗健壮生长。以烯效唑3.125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三元复配作用效果显着高于各单剂处理。(3)水稻化控剂能改善水稻分蘖后植株生长,降低倒伏指数、增加产量水稻化控剂施用后,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均显着提高,表现为:烯效唑+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单剂处理>1(CK)。水稻化控剂能有效降低水稻成熟期的倒伏指数,有效解决水稻生产中的倒伏问题。倒伏指数表现为:1(CK)>α-萘乙酸钠单剂>复硝酚钠单剂>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烯效唑+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施用化控剂能有效提高水稻有效分蘖数,增加水稻每株平均穗数、每穗平均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其中以烯效唑3.125 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处理效果最佳,产量增长36.06%。
马波[5](2020)在《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水稻抗立枯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水稻立枯病是一种主要由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等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也是水稻旱育秧苗的主要病害,发病后会造成秧苗根部腐烂,导致营养吸收受阻,心叶枯黄,致使秧苗成片干枯死亡,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杀菌剂防治水稻立枯病,但杀菌剂防治存在药效持续期短、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等众多问题。植物病害防治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利用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植物自身产生抗病性,因其具有持效期长、作用广谱、不产生抗药性,以及使用浓度低、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等众多优点,近年来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研究的热点。然而有关利用诱导剂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其诱导水稻抗立枯病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开展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水稻抗立枯病的全面系统研究,可以为植物免疫诱导剂防治水稻立枯病的大面积应用和丰富水稻抗立枯病生理及分子基础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对建立水稻病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364份水稻品种资源进行立枯病抗性评价,从中选择6个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对黑龙江省采集分离得到的129个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明确364个品种的抗病类型以及F.oxysporum菌株间的致病力差异;以高感立枯病品种齐粳2和强致病力菌株QA09为供试材料,采用三因素的正交设计L8(4×22)优化诱导方案,评价12种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分析了F.oxysporum胁迫下氟唑活化酯(FBT)和壳寡糖(COS)分别对水稻秧苗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细胞膜透性、抗氧化系统及防御系统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从形态和生理角度阐述了其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作用;并进行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分别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揭示其可能的诱导抗病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品种立枯病抗性存在显着差异(P<0.05),2年的病情指数分别在4.2~78.8之间和5.6~81.3之间。364份供试品种中,2年抗病类型一致的品种共有220份,其中高抗立枯病品种仅有7份;中抗立枯病品种有26份;中感立枯病品种有59份;感病级品种有101份;高感立枯病品种有27份。高抗和中抗品种共占9.06%,而感病和高感品种共占35.17%,说明感病品种明显多于抗病品种。(2)从黑龙江省13个水稻产区采集的病样中共分离得到312个立枯病菌株,根据F.oxysporum的形态学特征及EF-1α基因序列分析,共鉴定得到F.oxysporum菌株129个。以鉴选的高抗、中感、高感6个品种作为鉴别品种测定F.oxysporum菌株致病力,结果表明,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差异幅度在13.4~43.1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将129个菌株划分为4个致病类型群,其中Ⅰ型菌群为强致病类型群,平均病情指数41.5,占总菌株的9.3%。Ⅱ型菌群为较强致病类型群,平均病情指数33.5,占总菌株的28.7%。Ⅲ型菌群为较弱致病类型群,平均病情指数17.8,占总菌株的27.9%。Ⅳ型菌群为中等致病类型群,平均病情指数25.3,占总菌株的34.1%,是菌株数量最多的类群。(3)12种诱导剂在不同浓度下对F.oxysporum均无明显的杀菌作用。通过不同诱导浓度、诱导次数、诱导方式三因素的正交试验,优化了诱导方案。在此方案下,12种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存在显着差异(P<0.05),FBT和COS防效最高,分别达到82.2%和80.3%,2种诱导剂之间差异不显着,但都显着高于其它10种诱导剂(P<0.05)。(4)未进行诱导处理的水稻植株接种F.oxysporum后,秧苗根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地上部和根部干物质增长缓慢,根冠比下降;而FBT处理和COS处理的水稻秧苗接种F.oxysporum后均能够缓解根系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加了秧苗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促进了地上部和根部干物质积累;同时提高了根冠比,平衡了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物质积累与分配,促进秧苗健康生长。(5)FBT处理和COS处理均降低了F.oxysporum胁迫下秧苗根系中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减轻了细胞膜受到的损伤。FBT处理和COS处理均可以提高F.oxysporum胁迫下秧苗根系POD、SOD、CAT、PPO和PAL的活性,增强水稻根系抗氧化能力和防御能力,提高水稻对立枯病的抗性。(6)转录组学分析表明,在F.oxysporum胁迫下,FBT诱导水稻差异表达基因6988个,COS诱导水稻差异表达基因6599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FBT处理的差异基因参与了125条pathways,COS处理的差异基因参与了122条pathways。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数据真实可靠。本研究发现,在FBT和COS分别处理的pathways中,有多条共有的通路参与了水稻对立枯病的诱导抗性。FBT和COS都可以提高水杨酸(SA)通路的多个PR-1基因表达,激活SA信号转导途径,诱导水稻产生系统获得抗性(SAR),抵御F.oxysporum的侵染。FBT处理和COS处理中AUX1、SAUR、GH3和BRI1基因均上调表达,从而激活生长素(auxins)和油菜素内酯(BR)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病性。此外,FBT和COS均可以提高角质ω-羟化酶、脂肪酸-羟基脱氢酶和脂肪醇形成酰基辅酶A还原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角质、栓质和蜡质的生物合成来增强水稻对立枯病的抗性。(7)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在F.oxysporum胁迫下,FBT处理鉴定到922个差异蛋白,其中150个差异蛋白富集到9个KEGG通路中;COS处理鉴定到1323个差异蛋白,其中187个差异蛋白富集到14个KEGG通路中。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蛋白质组测序数据真实可靠。本研究发现,有多个FBT处理和COS处理共有的差异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立枯病的诱导抗性。FBT处理和COS处理中2个反向-柯巴基焦磷酸(CPSent)合成酶(Os CPS1ent和Os CPS2ent)均上调表达,都能够促进水稻合成柯巴基焦磷酸进而合成植物抗菌素抵抗F.oxysporum侵染。同时,FBT和COS均可以提高稻内酯合成酶的表达水平,促进稻内酯的生物合成,通过大量积累稻内酯来提高水稻对立枯病的抗性。
葛哲源[6](2020)在《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机插技术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生产变革,机插水稻不仅劳动强度低、工效高、省工、节本,也促进了水稻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的发展。21世纪以来,机插水稻在我省乃至全国均呈螺旋式的增长态势,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也取得了显着的进展。最近几年来,全场6.5万亩水稻由过去的机插和直播混合生产改为单一的机插生产。近年来,机插水稻育秧过程及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如以基质代替或部分代替传统的营养土;以微喷灌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湿种子育秧改为干种子直播后适宜播量的确定。此外,大田中各种肥料组合运筹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病虫草药效比较;主推品种产量品质的退化等变化和问题,限制了我场水稻生产水平和效益的持续提高。为此,本研究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以期为岗埠农场水稻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与普通土(秧田土)秧苗相比,基质秧苗出叶快,叶片长,假茎粗大,白根多,根系生长快,盘根力强,综合素质较好;插栽时根系伤害轻,缓苗快;基质秧苗苗期无立枯、青枯等病害的发生,抗逆性较强;基质容重小,秧盘轻,机插速度快于常规育秧,缺穴率低;但基质秧苗极易缺水,阴雨天秧盘易碎,不利于机插。2、与低密度(30cm行距)处理相比,高密度(25cm行距)处理的水稻,基本苗大,够苗时间早,高峰苗大,成穗率高;高密度处理的产量比低密度处理高8.2%,主要原因是其穗数明显多于低密度处理,而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要低于低密度处理。大规模生产采购成本上相近,且产量增加,亩效益增加明显。3、微喷灌处理水稻叶宽、绿叶数、茎基宽、白根数均要高于常规水分(大水漫灌)处理,叶龄、叶长均要小于常规水分处理,说明微喷灌处理水稻生长速度慢,衰老慢,叶挺,根多、根壮,秧苗老健,素质好;此外,微喷灌处理中秧苗素质表现出低密度高于高密度的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微喷灌处理水稻由于秧苗素质高,栽后活棵快,穗数多,结实率也高,产量略高于常规水分处理。4、肥料运筹试验处理1、处理2水稻秧苗成活率均高于对照处理,华粳5号平均高2.66%,大粮202平均高1.95%;各处理水稻的出叶速度与尿素的施用量关系密切;处理1、处理2水稻秧苗平均分蘖数均高于对照处理,华粳5号平均高18.22%,大粮202平均高8.68%;处理1、处理2水稻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华粳5号平均高3.85%,大粮202平均高1.75%;处理1、处理2水稻成穗数均高于对照处理,华粳5号平均高3.61%,大粮202平均高3.07%;处理1、处理2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稻穗一、二次枝梗数与CK处理差异不大。5、施用磷酸二氢钾和细胞酶粒肥对抽穗期水稻叶色改变的时间和变化的节奏相近,且有水处理水稻叶色均深于无水处理;从千粒重来看,细胞酶处理高于磷酸二氢钾处理,前者有水处理略高于无水处理,后者则相反。6、通过对11个水稻品种(系)生育特性、茎蘖动态、株型、抗倒性、抗病性、产量构成因素、穗发芽等性状的比较,筛选出长势繁茂、灌浆速度快、产量高的两个新品种,即华粳1801和徐41183,拟作为岗埠农场今后几年的主推品种,建议增加其研究内容,扩大种植规模,加快明确其生长特点及配套的栽培技术。7、杂草药效比较试验中,两个处理对稻田的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水稻生长正常。一次用药处理与两次喷药处理对施药后30天稻田防效降低不明显,药效期仍较长,控草效果较好。可见,从用药量、人工成本及药效综合来看,本试验中一次用药处理可在岗埠农场稻田杂草防治中推广。8、稻纵卷叶螟药效比较试验表明,1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和26%甲氧·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杀虫和保叶效果,均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防效均较好。虫害正常年份用1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30g/亩或26%甲氧·茚虫威悬浮剂25g/亩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虫害严重年份可适当增加用药用量,亦可交替使用两种药剂,减轻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9、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表明,(1)三种新用药剂药后7天病株率低用量高于常规药剂,高用量的低于常规药剂,防效除13%井冈·低聚糖SC 70g/亩高于常规药剂外其它均低于常规药剂;15天病株率除13%井冈·低聚糖SC45g/亩处理高外其它均低于常规药剂,防效除45%三环·嘧菌酯SC 40g处理低外其它均高于常规药剂;(2)三种新用药剂药后7天病指低用量高于常规药剂,高用量低于常规药剂,防效高用量的高于常规药剂,低用量低于常规药剂;15天病指低用量与常规药剂相仿,高用量远低于常规药剂,防效除45%三环.嘧菌酯SC40g处理外,其它均高于常规药剂。三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大。
章海坡[7](2019)在《机插水稻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及秧龄对秧苗素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泰州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试验基地,以大面积广泛应用的“瑞华”水稻育秧基质为材料,通过对育秧基质拌和育苗伴侣(24g/盘)、“杰伟”壮秧剂(25g/盘)及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100g/50kg/mu)处理,并设置18 d、23d、28 d三个移栽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以及产量与产量结构的影响,以期为机插水稻壮秧培育及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基质拌和壮秧剂、育苗伴侣及其一叶一心期均匀喷施多效唑组合处理,可提高水稻出苗率1.01-3.83个百分点,基质拌和壮秧剂与基质拌和壮秧剂并于一叶一心喷施多效唑处理的出苗率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处理,比对照处理高4.36%、4.08%,秧龄对同一基质处理的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显着了水稻成秧率,但处理间差异不大,随着秧龄的延长,水稻成秧率明显下降,最大下降率为7.82%。2.拌和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显着加速了叶龄进程,并随着秧龄延长,叶龄进程差异趋大。不同壮秧剂处理中,以育苗伴侣对叶龄的促进作用快于壮秧剂处理。基质拌和壮秧剂处理的苗高最高,而基质拌和育苗伴侣及一叶一心喷施多效唑则降低了幼苗高度,最终以基质拌和育苗伴侣及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处理的苗苗高最小。在秧龄23天及之前,基质拌和壮秧剂处理的秧苗百苗鲜重与干重均小于纯基质对照处理,至秧龄28天时则高于纯基质对照处理,其中百苗鲜重高14.77%以上,百苗干重高26.67%以上。基质拌和育苗伴侣处理的百苗鲜重与干重均大于纯基质对照处理,并随着生育时间的延长,差异越大。不同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及移栽秧龄对秧苗根系生长均表现为随移栽期的延长,幼苗主根长增长,总根数逐渐增多,百株根鲜重与干重提高。壮秧剂促根生长效应优于育苗伴侣,多效唑则抑制了主根长的生长,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处理间差异减小。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单株根数与百株鲜重、百株干重均显着高于纯基质处理,并表现为拌和育苗伴侣处理高于拌和壮秧剂处理,两次生长调节剂处理高于一次处且,并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大,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与纯基质处理间的差异更大。基质拌和壮秧剂或育苗伴侣,以及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均显着增加了秧苗根系盘结力,并表现为壮秧剂处理大于育苗伴侣处理,长秧龄处理大于短秧龄处理。3.不同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均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其中以基质拌和育苗伴侣并于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处理(A4B2)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处理(CKB2)增产0.6t/hm2,增6.54%。基质拌和育苗伴侣处理的产量高于壮秧剂处理。不同秧龄处理间表现为随秧龄的延长,水稻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以秧龄23天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9.58 t/hm2,其比18天秧龄处理的平均产量高2.0%,比28天秧龄处理的平均产量高5.74%。产量结构上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与每穗粒数多,结实率与千粒重差异较小。
段立华[8](2019)在《固体型水稻壮秧剂研究及作用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在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水稻的优质与高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水稻农业生产中,培育壮秧是最为重要的基础环节,现已成为制约水稻产量提高与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单剂筛选进行组配,形成固体型水稻壮秧剂,然后以“垦粳7号”水稻品种为材料,对固体型水稻壮秧剂的作用效果通过温室试验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培育水稻壮秧提供支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壮秧剂可有效调节秧苗高度,增加茎粗、侧根数及秧苗干重,其中Z4处理效果最好,在播种后25 d与35 d时,株高分别低于对照CKZ 15.52%和2.63%。在播种后35 d时,茎粗高出对照CKZ 33.85%,侧根数及秧苗干重分别高出CKZ26.86%和38.28%。2.水稻壮秧剂可明显提高水稻秧苗叶绿素含量,其中Z4和Z5在播种后35d时表现较佳,分别高出对照CKZ 16.73%和21.43%。施用壮秧剂可有效增加秧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其中Z4处理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高出CKZ 36.82%和8.77%。Z4与Z5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高出CKZ 31.27%和35.14%。壮秧剂可增强保护性酶活性,提高秧苗抗逆性,播后35 d,CAT酶活性最高处理为Z4,高出CKZ 22.18%,Z4的SOD酶活性最高,高出CKZ 6.75%,且与CKZ存在极显着差异。POD酶活性表现较高水平的处理为CKH与Z3,分别极显着高出对照CKZ 12.61%和11.12%。3.水稻壮秧剂可有效促进秧苗对有机物质的积累,使水稻经移栽缓苗后,整体素质明显高于对照CKZ,其中Z4处理表现极佳,在茎粗、侧根数与秧苗干重方面,分别高出CKZ 27.83%、41.08%和61.88%,且与CKZ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
叶代朝[9](2018)在《不同用量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陕西省西乡县机插育秧床土的最佳培肥浓度,并进一步探索机插秧秧苗素质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100kg常规床土分别配制(1)壮秧剂0kg(CK)、(2)壮秧剂0.8kg、(3)壮秧剂1.0kg、(4)壮秧剂1.2kg、(5)壮秧剂1.4kg、(6)壮秧剂1.6 kg试验。对6个不同用量壮秧剂下的水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每100kg常规床土拌1.2kg壮秧剂和每100kg常规床土拌1.4kg壮秧剂处理秧苗素质最好,产量也较高。每100kg常规床土拌0kg壮秧剂、每100kg常规床土拌0.8kg壮秧剂和每100kg常规床土拌1.0kg壮秧剂处理秧苗素质较差,产量也较低。每100kg常规床土拌1.6kg壮秧剂成苗率较低,秧苗不整齐。因此建议西乡县水稻机插育秧床土与壮秧剂的最佳配比为每100kg常规床土拌1.21.4kg壮秧剂。
张结刚,王晓萍,张美良,邱在辉,熊春晖,潘晓华,何虎,黄嘉佳[10](2017)在《育秧方式及多效唑对机插双季晚稻的影响》文中提出为培育适宜双季晚稻机插的健壮秧苗,提高机插双季晚稻产量,以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喷施多效唑对机插秧苗素质、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苗根量、发根力、假茎宽、成秧率均高于湿润育秧秧苗,机插大田后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湿润育秧处理;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可提高秧苗发根力、假茎宽以及成秧率,且机插大田后秧苗返青快,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有效穗数和实际产量均明显增加;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处理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机插后大田生长优势明显,有效穗数、实际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双季晚稻机插育秧选择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较为合理。
二、水稻床土调施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床土调施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壮秧剂与播量对机插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壮秧剂和播量对机插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 壮秧剂和播量培育的秧苗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壮秧剂和播量培育的秧苗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2.4 壮秧剂和播量培育的秧苗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壮秧剂与播量对机插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的调控效应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壮秧剂和播量对不同秧龄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下秧苗的干物质积累 |
2.3 不同处理下根冠比及充实度 |
2.4 不同处理下黄叶动态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试供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水稻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
2.3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水稻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2.4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水稻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5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供材料与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2.2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2.3 壮秧剂、播量、秧龄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壮秧剂与播量对不同秧龄水稻秧苗素质的调控效应 |
1.2 壮秧剂和播量对不同秧龄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 壮秧剂和播量对不同秧龄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机插秧研究进展 |
1.1.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1.2 机插秧秧苗特点 |
1.1.3 机插秧秧苗素质 |
1.2 水稻育秧基质 |
1.2.1 育秧基质发展现状 |
1.2.2 育秧基质的物料配比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育秧基质的养分调控及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4 腐植酸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5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大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点 |
3.2 试验材料概况 |
3.3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3.1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化肥育秧试验 |
3.3.2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育秧试验 |
3.3.3 基质优化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1 基质养分含量测定 |
3.4.2 秧苗植株生长指标 |
3.4.3 秧苗根系指标 |
3.4.4 苗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量 |
3.4.5 水稻生育期产量及构成要素 |
3.4.6 经济效益分析 |
3.5 数据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质配施化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1.1 配施不同浓度氮肥育秧基质养分含量分析 |
4.1.2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1.3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1.4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素质的综合影响 |
4.1.5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地上部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4.2 育秧基质配施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1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2.2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2.3 育秧基质配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的综合评价 |
4.3 腐植酸优化基质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4.3.1 不同育秧基质养分含量比较 |
4.3.2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评价 |
4.3.3 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对秧苗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4.3.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5 基质成本核算及综合效益评价 |
5 讨论 |
5.1 平衡施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 配施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3 配施不同浓度腐植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4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2 江苏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1 床土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2 壮秧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分蘖成穗的影响 |
1.3.1 基质、壮秧剂的影响 |
1.3.2 播种量、秧龄的影响 |
1.3.3 密度的影响 |
1.3.4 施氮量的影响 |
1.4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库形成的影响 |
1.4.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的影响 |
1.4.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库的影响 |
1.5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的影响 |
1.6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性状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6.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的影响 |
1.6.2 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7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1 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2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3 施肥时期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4 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8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8.1 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1.8.2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1.8.3 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1.8.4 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1.9 江苏省机插水稻生产和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1.9.1 生产现状分析 |
1.9.2 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材料培育 |
2.2.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2.2.2 播种量试验 |
2.2.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2.2.4 秧龄试验 |
2.2.5 每穴栽插苗数试验 |
2.2.6 施氮量试验 |
2.2.7 分蘖肥试验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3.2 茎蘖数的调查 |
2.3.3 各器官干物重及叶面积的测定 |
2.3.4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5 各器官含氮率的测定 |
2.3.6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测定 |
2.3.7 稻米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测定 |
2.3.8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壮秧剂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1.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1.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1.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2.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2.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秧田期施肥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3.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3.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3.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 秧龄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4.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4.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4.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4.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5.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5.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5.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 施氮量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6.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6.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 分蘖肥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3.7.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7.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7.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7.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6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8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秧田期处理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等性状的影响 |
4.1.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4.1.2 播种量试验 |
4.1.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4.1.4 秧龄试验 |
4.2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 施氮量试验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 不同秧苗素质、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稻米品质、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水稻化控剂配方筛选与壮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黑龙江水稻生产概述及旱育秧苗现状 |
1.1.1 黑龙江水稻生产概述 |
1.1.2 黑龙江水稻旱育秧苗现状及潜在问题 |
1.1.3 水稻旱育秧苗的重要环节 |
1.2 化控剂概述 |
1.2.1 化控剂的概念与作用机理 |
1.2.2 化控剂的研究进展 |
1.3 水稻化控剂概述 |
1.4 本研究中应用的调节剂 |
1.4.1 烯效唑 |
1.4.2 复硝酚钠 |
1.4.3 α-萘乙酸钠 |
1.4.4 壮秧剂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品种 |
2.1.2 供试药剂 |
2.2 仪器设备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3 抗逆酶活性的测定 |
2.3.4 植株养分测定 |
2.3.5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3.6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
2.3.7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8 倒伏指数的测定 |
2.3.9 分蘖及产量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1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2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3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 化控剂的壮秧机理 |
3.2.1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
3.2.2 化控剂对水稻苗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化控剂对水稻苗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 化控剂对移栽后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3.1 化控剂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3.2 化控剂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
3.3.3 化控剂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4 化控剂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5 化控剂对水稻成熟期倒伏指数的影响 |
3.3.6 化控剂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化控剂的壮苗机理 |
4.2 化控剂对水稻分蘖后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3 化控剂应用现存问题及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水稻抗立枯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稻立枯病的研究概况 |
1.2.2 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
1.2.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1.2.4 植物免疫诱导剂在植物抗病中的应用 |
1.2.5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诱导抗病性中的应用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品种 |
2.1.2 供试菌株 |
2.1.3 供试诱导剂 |
2.1.4 培养基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稻品种资源立枯病抗性鉴定 |
2.2.2 F.oxysporum的分离与鉴定 |
2.2.3 F.oxysporum致病力测定 |
2.2.4 诱导剂对F.oxysporum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5 诱导方案的正交试验设计 |
2.2.6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2.7 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及抗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
2.2.8 转录组测序 |
2.2.9 蛋白质组测序 |
2.2.1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品种资源立枯病抗性鉴定 |
3.1.1 水稻品种资源立枯病抗性类型总体情况 |
3.1.2 2年抗病鉴定类型相同品种分析 |
3.2 F.oxysporum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化 |
3.2.1 F.oxysporum的分离与鉴定 |
3.2.2 菌株间致病力差异分析 |
3.2.3 F.oxysporum菌株致病类群划分 |
3.3 不同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性评价 |
3.3.1 诱导剂对F.oxysporum生长的影响 |
3.2.2 诱导方案的优化 |
3.3.3 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分析 |
3.4 F.oxysporum胁迫下FBT和 COS分别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
3.4.1 FBT和COS对水稻立枯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
3.4.2 FBT和COS对秧苗株高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3 FBT和COS对秧苗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的影响 |
3.4.4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的影响 |
3.5 F.oxysporum胁迫下FBT和COS分别对秧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及抗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3.5.1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5.2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SOD、POD及CAT活性的影响 |
3.5.3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PAL及PPO活性的影响 |
3.6 FBT和COS分别诱导水稻抗立枯病的转录组分析 |
3.6.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3.6.2 样品间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
3.6.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6.4 差异基因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 |
3.6.5 差异基因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
3.6.6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角质、栓质和蜡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
3.6.7 差异表达基因RT-qPCR验证 |
3.7 FBT和COS分别诱导水稻抗立枯病的蛋白质组分析 |
3.7.1 样品间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
3.7.2 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
3.7.3 差异蛋白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 |
3.7.4 差异蛋白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
3.7.5 二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
3.7.6 差异蛋白RT-qPCR验证 |
4 讨论 |
4.1 水稻品种资源立枯病抗性分析 |
4.2 引起水稻立枯病的F.oxysporum分离与致病力分化 |
4.3 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 |
4.4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5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及抗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4.6 FBT和COS对水稻抗立枯病转录途径的影响 |
4.6.1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
4.6.2 角质、栓质和蜡质的生物合成途径 |
4.7 FBT和COS对水稻抗立枯病蛋白质调控途径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机插水稻的产生与发展 |
1.2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秧盘 |
1.2.2 秧土 |
1.2.3 苗床 |
1.2.4 壮苗培育技术 |
1.3 机插水稻的整地技术与栽插密度 |
1.3.1 整地技术 |
1.3.2 栽插密度 |
1.4 机插水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 |
1.5 机插水稻水分高效管理技术 |
1.6 机插水稻病虫草高效防控技术 |
1.7 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现状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栽培试验 |
2.1.2 品种比较试验 |
2.1.3 病虫草药效比较试验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1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2.2 茎蘖动态的测定 |
2.2.3 各器官干物重的测定 |
2.2.4 叶面积的测定 |
2.2.5 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2.6 杂草防治效果测定 |
2.2.7 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测定 |
2.2.8 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测定 |
2.3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栽培措施对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1 不同床土比较试验 |
3.1.2 不同栽插规格(密度)试验 |
3.1.3 播种量及灌水方式对比试验 |
3.1.4 肥料运筹试验 |
3.1.5 粒肥试验 |
3.2 品种比较试验 |
3.2.1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2.2 品种特性表现 |
3.2.3 品种抗倒性及田间病害调查 |
3.2.4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 |
3.3 病虫草药效比较试验 |
3.3.1 杂草药效比较试验 |
3.3.2 稻纵卷叶螟药效比较试验 |
3.3.3 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
4 小结与讨论 |
4.1 栽培措施对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
4.3 病虫草药效比较试验综合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机插水稻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及秧龄对秧苗素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2.1 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历程 |
2.2 水稻育苗基质育秧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水稻育苗基质的发展趋势 |
2.2.4 水稻育秧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进展 |
2.3 不同移栽期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
2.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5 内容和方法 |
2.5.1 研究内容 |
2.5.2 研究技术路线 |
2.5.3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5.4 试验设计 |
2.5.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秧苗成苗率、成秧率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秧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秧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秧苗根系盘结力的影响 |
3.5 不同处理对秧苗移栽后各关键时期茎蘖动态的影响 |
3.6 不同处理对秧苗移栽后各关键时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7 不同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4.1.1 不同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及秧龄对秧苗成苗率与成秧率的影响 |
4.1.2 不同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及秧龄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
4.1.3 不同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及秧龄对水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影响显着 |
4.2.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影响显着 |
4.2.3 本研究创新点 |
4.2.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固体型水稻壮秧剂研究及作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水稻壮秧剂的发展与现状 |
1.3 水稻壮秧剂中各组分的作用机理 |
1.3.1 化控剂的作用机理 |
1.3.2 调酸剂的作用机理 |
1.3.3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
1.3.4 营养元素的作用机理 |
1.4 常规水稻壮秧剂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分析 |
1.5 水稻壮秧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拟研究问题的引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品种 |
2.1.2 供试药剂 |
2.1.3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2 试验设计 |
2.2.1 核心成分的组配筛选研究 |
2.2.2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筛选的组配研究 |
2.3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3.1 出苗数测定 |
2.3.2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2.3.7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2.3.8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2.3.9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2.3.10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3.11 移栽缓苗成活株数调查及缓苗后秧苗素质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烯效唑与胺鲜酯对水稻秧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 生根剂与噻苯隆组配对水稻秧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3 壳聚糖对水稻秧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 杀菌剂组配对水稻秧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5 营养元素组配对水稻秧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6 固体酸对水稻秧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7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出苗指数与出苗率的影响 |
3.8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8.1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株高的影响 |
3.8.2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茎粗的影响 |
3.8.3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侧根数的影响 |
3.8.4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干重的影响 |
3.9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3.9.1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9.2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9.3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9.4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SOD酶活性的影响 |
3.9.5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POD酶活性的影响 |
3.9.6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CAT酶活性的影响 |
3.9.7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9.8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
3.10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移栽缓苗效果的影响 |
3.10.1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移栽缓苗率的影响 |
3.10.2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缓苗后秧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中主要组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形态素质的影响 |
4.3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4.4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对出苗数与缓苗后秧苗素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不同用量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2.1 水稻品种 |
2.2.2 壮秧剂 |
2.3 试验设计 |
2.4 栽培管理 |
2.5 水稻生育期间气候特点及对水稻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秧苗素质 |
3.2 秧苗分蘖动态 |
3.3 产量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10)育秧方式及多效唑对机插双季晚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地点和大田土壤理化性质 |
1.2试验设计 |
1.2.1处理设置 |
1.2.2床土制备 |
1.2.3试验时间安排 |
1.2.4秧田准备 |
1.2.5机插规格 |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秧苗素质 |
1.3.2秧苗发根力 |
1.3.3秧苗地上部分干物质质量 |
1.3.4叶面积指数 (LAI) |
1.3.5大田植株干物质质量、全氮含量 |
1.3.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4数据分析与制图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处理对双季晚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不同处理对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不同处理对双季晚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不同处理对双季晚稻大田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5不同处理对双季晚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
3结论与讨论 |
3.1机插双季晚稻育秧方式的选择 |
3.2多效唑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 |
3.3双季晚稻适宜机插健壮秧苗的培育 |
四、水稻床土调施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壮秧剂与播量对机插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邵星宇. 扬州大学, 2021
- [2]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D]. 安之冬.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3]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徐杰姣. 扬州大学, 2021
- [4]水稻化控剂配方筛选与壮秧机理研究[D]. 李如意.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水稻抗立枯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马波.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岗埠农场机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D]. 葛哲源. 扬州大学, 2020(06)
- [7]机插水稻基质育苗生长调节剂及秧龄对秧苗素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章海坡. 扬州大学, 2019(06)
- [8]固体型水稻壮秧剂研究及作用效果分析[D]. 段立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9)
- [9]不同用量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研究[J]. 叶代朝. 基层农技推广, 2018(04)
- [10]育秧方式及多效唑对机插双季晚稻的影响[J]. 张结刚,王晓萍,张美良,邱在辉,熊春晖,潘晓华,何虎,黄嘉佳. 杂交水稻,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