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亚湾地壳上地幔结构初探

广东大亚湾地壳上地幔结构初探

一、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邵学钟,张家茹,李振江,孙维国,章思亚[1](1983)在《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采用地震转换波法取得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结果。在大亚湾地区的地壳中只能分出一个中间界面(界面C)和莫霍界面(M)。本区为两层地壳,地壳厚度为28—30公里。地壳和上地幔界面埋深变化不大,深断裂不发育,本区深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较高的华北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别。

姚伯初[2](1998)在《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发现,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从陆架、陆坡至深海平原呈阶梯状减薄。上地壳薄,下地壳厚,上地壳厚度占整个地壳厚度的百分比在16.0%~44.9%之间,约为15~13。下地壳下部存在高速地壳层,陆缘东部普遍存在,中部和西部则零星出现;推测这种地壳层在新生代前的地壳中已存在,但厚度较薄,在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陆缘地壳结构存在横向变化,反映了改造陆缘地壳结构的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强度之横向变化。还发现陆缘地壳结构和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它们可能是由不同陆块经碰撞、缝合而形成的,所以,香港—南澳断裂是一条古缝合线。

王椿镛[3](1997)在《中国岩石层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近50年来中国岩石层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全面回顾我国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用天然地震资料进行岩石层结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论述在大陆岩石层结构和地球动力学、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以及与国民经济有关的深部构造问题等方面的新进展最后,提出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展望前景

王椿镛[4](1997)在《中国岩石层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总结近50年来中国岩石层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全面回顾我国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用天然地震资料进行岩石层结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论述在大陆岩石层结构和地球动力学、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以及与国民经济有关的深部构造问题等方面的新进展。最后,提出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展望前景。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5](1994)在《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地壳结构》文中提出本文利用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海洋地质项目所采集的双船地震扩展排列剖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其特征为:从陆架到深海平原,地壳呈阶梯状减薄,地壳厚度分别为26—28km,23—24km,13—15km,以及南海洋盆中5—7km厚的洋壳,反映了地壳在新生代早期是幕式拉张的.地壳底部存在高速地壳层,地震波速度为7.1—7.4km/s.它是在地壳被拉张后,上地幔熔融物质上涌到地壳底部冷却而形成的.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6](1995)在《南海北部陆缘东部中生代沉积的地震反射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中美合作在南海北部陆缘进行的双船地震(合成排列剖面)工作,讨论了新生代沉积之下的中生代沉积之地震反射特征。在今日陆架新生代沉积之下的中生代沉积之地震反射表现杂乱、低振幅和不连续特性,而在今日上陆坡新生代沉积之下的中生代沉积之地震反射呈现连续、较强振幅和可长距离对比的特征。根据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区域地质资料,我们指出燕山运动时间广东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今日东沙群岛—彭湖列岛—带为火山弧,今日陆架区及广东大陆为弧后区,而今日陆坡区则为弧前区。故今日陆架下的中生代沉积为弧背盆地之沉积,表现为陆相沉积;今日陆坡下的中生代沉积为前弧盆地之沉积,表现为海相沉积。

何锦成[7](2018)在《基于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中微子是反电子中微子,它是在地球内部的U、Th、K衰变过程的产物。中微子与物质发生反应的概率极小,因此它可以携带地球内部的信息直接穿过地球到达地面,为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成分提供了新的方法。此前,KamLAND实验组和Borexino实验组发表了地球中微子的探测结果,这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探测地球中微子的可行性。但是受限于他们的探测器的液闪体积,不仅无法区分地幔和地壳的中微子,更无法区分不同的地幔模型。JUNO的液闪达到了两万吨,正式运行后有望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估算到达JUNO附近的地球中微子通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方面,本文预测地球中微子通量基于三维地球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化学模型。本研究运用CRUST2.0、CRUST1.0、LITHO1.0三个地球物理模型,分别计算了 JUNO附近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并且比较了三种结果。同时,我们还运用了中国的地球物理模型的数据,精确计算了 JUNO局部区域的地球中微子通量,与CRUST丨.0模型的结果做对比。地壳厚度和岩石密度有所不同,导致了不同地球物理模型预测的江门观测站的地壳中微子信号有差异。上地壳和沉积层产生的中微子贡献超过68%。JUNO周围5°×5°范围内贡献了超过66%的地球中微子信号。另一方面,在CRUST1.0模型下,本研究确定了放射性元素丰度、地壳密度、地壳厚度对JUNO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影响是依次减小的。同时,还采集和测量了探测器附近lOOkm范围内岩石样品的丰度。利用丰度测量结果建立了三个丰度模型,预测的地球中微子信号结果分别增大为全球平均丰度模型的1.73、1.84、1.56倍。本文为建立精确的局部三维地球模型提供指导,有助于提高地壳中微子的计算精度。

邵学钟,范会吉[8](1993)在《地震转换波测深中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文中研究表明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对于进一步发展地震转换波测深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方法,分析研究了短周期远震三分量初始30秒记录中主要震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文中集中分析了PPP和PPS型二次波震相的振幅、波形和到时差等特征,及其与震中距、界面两侧波速差、界面结构和介质吸收等因素的关系。讨论了综合利用PS波和二次波震相的到时差资料测定介质速度参数的方法,并介绍了应用实例。

张达[9](2000)在《闽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锡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闽西南地区地处中国东南大陆濒临太平洋的构造-岩浆-成矿带上,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与中国东部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多金属成矿带的复合部位。该区地质历史以来经历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作用域的相互转换。中新生代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的强烈作用,使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而成为环太平洋多金属成矿带中的一个特色的成矿单元。由于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地壳块体在横向上和纵向上的结构存在不均一性,锡多金属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该区的地壳构造演化关系密切,因此在不同部位形成的锡矿床的产出位置、成因类型、成矿物质来源及热液来源、成矿时代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以闽西南地区构造系统演化和锡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为主线,以构造系统论的思想及控矿构造的理论为指导,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辅以大量的分析和测试及模拟手段和方法,其中包括透射电镜法、磁组构测量、X光岩组、构造数值模拟、Re-Os(铼-锇)同位素测年、稳定同位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及测温、岩石化学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其中Re-Os同位素测年法在该区属首次使用,对该区构造演化特征及锡成矿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以上手段和方法取得了实用和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用来揭示该区不同阶段构造单元的划分及成因演化、构造变形特征及古构造系统演化、构造体系复合特征、构造岩浆带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该区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模式,分析了该区构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模式;探讨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与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在该区的复合及转换特征;研究闽西南拗陷的形成和演化史;弄清政和—大埔及上杭-云霄断裂的演化特征;指出不同阶段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产生的裂陷构造、拗陷构造、块断构造作用及深部地壳结构环境是该区构造演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揭示出该区地壳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型式到多种样式、不成熟到成熟的演化趋势。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厘定了该区的锡成矿的地质条件;通过对环太平洋几个主要锡矿带进行对比得出闽西南地区的锡成矿特征和俄罗斯远东锡矿带特征更为近似,具有良好的锡成矿远景;利用Re-Os同位素测年确定该区锡矿化主要集中在印支晚期晚阶段-燕山早期早阶段;通过对该区典型锡矿床的解剖,可以得出该区存在多种类型、不同期次的矿床;矿田构造分析表明不同类型、不同复合方式的断裂裂隙构造是控制矿体的主要构造,锡矿化一般发生在成矿前构造变形强烈部位而成矿期变形较弱;探讨了锡矿床成因模式;分析了构造演化与锡多金属矿化的时间演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的关系,重点研究了不同级别成矿带、矿田、矿床存在的明显分带性根据矿化分带性原理在中甲外围发现Pb、Zn、Cu、Ag富矿体,指出包括构造应力场、深部构造在内的因素对锡矿时空分布的控制作用;厘定了闽西南地区锡矿找矿准则及找矿标志,根据地、物、化、遥找矿标志,确定了成矿远景区并在佳山-香山带发现了一定规模的含锡云英岩脉等矿化现象。

闻久成[10](2000)在《辽宁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7)基于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
第1章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地球的驱动力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小结
第2章 地球中微子及其探测方法
    2.1 地球中微子简介
    2.2 地球中微子的探测方法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3章 地球中微子的预测方法
    3.1 理论预测地球中微子
    3.2 地化数据介绍
第4章 地球结构与成分
    4.1 地球物理模型和地球化学模型的发展历程
    4.2 三种全球地壳速度模型介绍
    4.3 全球丰度模型认识
第5章 近场模型建立
    5.1 中国局部地壳速度模型
        5.1.1 HuangZH的中国模型模型
        5.1.2 SunYS的中国模型模型
    5.2 江门的区域地质概况
        5.2.1 地壳动力学背景
        5.2.2 地质构造概况
    5.3 地质采样和岩石学介绍
    5.4 丰度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结果
        5.4.1 实施方法
        5.4.2 测量原理
第6章 江门实验站的地球中微子通量预测与结果讨论
    6.1 三种全球模型预测的地壳中微子信号比较
    6.2 使用中国局部地壳速度模型预测地球中微子通量
    6.3 利用CRSUT1.0全球模型研究通量的误差
    6.4 江门附近地质采样结果评估
    6.5 结论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地震转换波测深中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二次反射波特征的合成地震图研究
    1. 计算模型的选择
    2.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1)各类二次波能量的比较
        (2)二次反射波的振幅特征
        (3)二次反射波的波形特征
        (4)二次反射波的到时差特征
三、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
    1. 区别二次反射波与PS波的主要判据
    2. 二次反射震相的利用
    3. 二次反射震相的应用实例

(9)闽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锡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
    第二节 区域地层系统
        1.2.1 概述
        1.2.2 主要地层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区域构造—岩浆岩展布特征
        1.3.1 概述
        1.3.2 侵入花岗岩体的主要成因类型
        1.3.3 岩浆侵入活动的构造环境
        1.3.4 侵入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四节 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
第二章 闽西南岩石圈三维结构与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
    第一节 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第二节 闽西南地区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2.2.1 重力场特征
        2.2.2 航磁特征
        2.2.3 闽西南及邻区的热状态
    第三节 闽西南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基本特征
        2.3.1 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及地壳厚度的变化
        2.3.2 大地电磁测深特征
        2.3.3 地壳—土地幔的特质组成
        2.3.4 莫霍面特征
        2.3.5 地壳和土地幔三维速度图象特征
        2.2.6 闽西南及邻区岩石圈构造特征
    第四节 区域构造格架
        2.4.1 区域不同层次构造格架
        2.4.2 区域不同时期古构造系统
        2.4.3 区域构造体系的划分及复合特征
    第五节 遥感影像特征
        2.5.1 遥感解译资料、方法
        2.5.2 遥感解译的标志
        2.5.3 主要影像类型及特征
    第六节 不同时代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2.6.1 区域不同时代的古应力状态
        2.6.2 不同时代构造数值模型的建立
        2.6.3 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2.6.4 构造格架形成的动力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第三章 闽西南地区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第一节 主要断裂带的构造演化
        3.1.1 政和—大埔断裂带
        3.1.2 上杭—云霄断裂带
    第二节 闽西南晚古生代盆地的演化特征
    第三节 关于华夏古陆的讨论
    第四节 区域构造发展阶段及构造演化模式
        3.4.1 基底形成阶段
        3.4.2 沉积盖层发育阶段
        3.4.3 大陆边缘活动阶段
第四章 闽西南地区锡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第一节 区域成矿的地层条件
        4.1.1 主要成矿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
        4.1.2 典型锡矿源层及其含矿性
        4.1.3 成矿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第二节 区域成矿的岩浆岩条件
        4.2.1 闽西南地区在南岭成矿岩桨岩带中的位置
        4.2.2 成矿岩浆岩的主要特征
        4.2.3 典型花岗岩体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第三节 区域成矿的构造条件
    第四节 典型锡多金属矿带的对比
        4.4.1 俄罗斯远东地区锡多金属成矿带特征
        4.4.2 南美西部玻利维亚锡矿带特征
        4.4.3 东南亚锡成矿带特征
        4.4.4 南岭锡多金属成矿带特征
        4.4.5 锡矿成矿规律
        4.4.6 不同锡矿带的相互对比
第五章 闽西南典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机理
    第一节 典型矿床的解剖
        5.1.1 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床
        5.1.2 福建漳平佳山锡矿床
        5.1.3 中甲-佳山一带控矿构造的磁组构特征
        5.1.4 福建永定鹤子东锡矿床
    第二节 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探讨
        5.2.1 概述
        5.2.2 铼-锇同位素法测定辉钼矿床的矿化年龄
        5.2.3 同位素矿化年龄的地质意义
    第三节 锡多金属矿床成因机理
        5.3.1 稀土元素特征
        5.3.2 微量元素特征
        5.3.3 流体包裹体特征
        5.3.4 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及化学参数特征
        5.3.5 稳定同位素特征
        5.3.6 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第六章 闽西南地区锡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第一节 锡多金属矿床的时间分布规律
        6.1.1 锡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演化阶段
        6.1.2 矿床的演化历史
    第二节 锡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6.2.1 矿带、矿田、矿床的分布规律
        6.2.2 锡多金属矿床的分带性研究
    第三节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第四节 锡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控制机理
    第五节 闽西南地区典型锡矿床的成矿模式分析
        6.5.1 成矿模式概述
        6.5.2 锡成矿的时空演化
        6.5.3 成矿的主要机制
第七章 闽西南地区锡矿成矿预测研究
    第一节 锡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概述
        7.1.1 不同类型锡矿床找矿标志
        7.1.2 锡矿找矿准则
    第二节 闽西南地区锡矿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选取
结语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图版及其说明
致谢

(10)辽宁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1章 厂址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
    1.1 核电厂厂址选择及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
        1.1.1 核电厂选址
        1.1.1.1 目的
        1.1.1.2 选址过程
    1.2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1.2.1 区域范围
        1.2.1.1 地质调查
        1.2.1.2 地震调查
        1.2.2 近区域范围
        1.2.2.1 地质调查
        1.2.2.2 地震调查
        1.2.3 厂址附近范围
        1.2.3.1 地质调查
        1.2.3.2 地震调查
        1.2.3.3 与地震活动有关的潜在地质灾害调查
    1.3 可行性研究阶段
        1.3.1 一般规定
        1.3.2 地质调查
        1.3.3 地震调查
        1.3.4 区域地震构造模型的建立
        1.3.5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1.3.6 基岩极限安全地震动SL—2 确定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
        1.3.7 基岩反应谱和时程曲线
        1.3.8 地表断裂调查和能动断层鉴定
        1.3.9 与地震有关的潜在地质灾害评价
第2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中的有关问题
    2.1 断层能动性鉴定
        2.1.1 间接研究方法
        2.1.1.1 地貌学研究方法
        2.1.1.2 遥感影象解析
        2.1.1.3 地球物理方法
        2.1.1.4 地球化学方法
        2.1.2 直接方法
        2.1.2.1 覆盖层观察方法
        2.1.2.2 断层测年法
    2.2 潜在震源区及震级上限的确定
        2.2.1 断层分段
        2.2.1.1 断层的分段原则
        2.2.1.2 段落障碍体(边界)的确定
        2.2.1.3 断层的破裂长度、位移与震级
        2.2.1.4 断层破裂分段合理性验证
        2.2.2 潜在震源区和震级上限的确定
        2.2.2.1 地震区和地震带的确定
        2.2.2.2 潜在震源区的确定
第3章 辽宁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
    3.1 概述
        3.1.1 区域概述
        3.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3.1.2.1 构造层
        3.1.2.2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3.2 区域内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
        3.2.1 区域内断裂构造
        3.2.1.1 东西向断裂
        3.2.1.2 北东向断裂
        3.2.1.3 北北东向断裂
        3.2.1.4 北西向断裂
        3.2.2 区域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
        3.2.2.1 区域重磁场
        3.2.2.2 深部构造
    3.3 区域内新构造运动
        3.3.1 新构造运动分区
        3.3.1.1 分区原则
        3.3.1.2 新构造运动分区
        3.3.2 岩浆及火山活动
        3.3.3 温泉分布
        3.3.4 现代构造运动
        3.3.4.1 历史海岸线变迁
        3.3.4.2 全新世海平面变化
        3.3.4.3 水系变迁
        3.3.4.4 渤海周围地区地壳垂直形变测量
    3.4 区域内地震活动
        3.4.1 地震活动概况
        3.4.2 地震带划分
        3.4.2.1 营—潍地震带
        3.4.2.2 金州地震带
        3.4.2.3 津—渤地震带
        3.4.3 地震活动规律性探讨
        3.4.3.1 大地震活动的重复性
        3.4.3.2 震源深度
        3.4.3.3 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3.4.4 区域内历史地震对温坨子厂址的影响
    3.5 核电厂厂址近区域内的地震活动
        3.5.1 地震活动概况
        3.5.2 近区域内的断裂构造
    3.6 东岗断裂能动性研究
        3.6.1 东岗断裂概述
        3.6.2 东岗断裂进行的研究工作
        3.6.3 东岗断裂能动性研究
第4章 区域构造应力场模拟计算及地震危险性分析预测
    4.1 区域构造应力场模拟计算
        4.1.1 建立计算模型
        4.1.2 模拟计算
        4.1.3 计算结果及结论
    4.2 发震构造研究
        4.2.1 发震断裂的分段原则和分段标志
        4.2.1.1 分段原则
        4.2.1.2 分段标志
        4.2.2 发震断裂及最大潜在地震
        4.2.2.1 渤中拗陷南支断裂
        4.2.2.2 渤中拗陷北支断裂
        4.2.2.3 营潍断裂分段研究及地震危险性预测
        4.2.2.4 金州断裂分段研究及地震危险性预测
    4.3 本底地震的确定
第5章 结论
参考资料

四、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J]. 邵学钟,张家茹,李振江,孙维国,章思亚. 地震地质, 1983(04)
  • [2]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J]. 姚伯初.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8(02)
  • [3]中国岩石层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1997(S1)
  • [4]中国岩石层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 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 1997
  • [5]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地壳结构[J].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 地球物理学报, 1994(01)
  • [6]南海北部陆缘东部中生代沉积的地震反射特征[J].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01)
  • [7]基于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分析[D]. 何锦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8]地震转换波测深中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J]. 邵学钟,范会吉. 中国地震, 1993(03)
  • [9]闽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锡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D]. 张达.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0(04)
  • [10]辽宁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D]. 闻久成. 吉林大学, 2000(06)

标签:;  ;  ;  ;  ;  

广东大亚湾地壳上地幔结构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