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科学家创造了基因工程的新方法

意大利科学家创造了基因工程的新方法

一、意科学家创立遗传工程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首珠[1](2015)在《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历史视野上考量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对于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是有益的。人类的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历史演变历经了古代的“以道驭术”、近代的“道术分离”、现代的“道术冲突”的过程,时至今日,技术与伦理的矛盾不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协调,而且表现出愈加尖锐的趋势。现代学者针对不同技术领域涉及到的不同技术伦理问题进行单一视角、单一变量的分析和论证,而这种仅依靠技术行为本身或伦理精神要求的单一纬度,难以实现找寻技术进步与伦理规范两者之间的协同与平衡。当代技术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技术与伦理关系的矛盾,若要能走出传统技术伦理的困境,必须进行新的实践即“技术-伦理实践”。这种新的实践形态要求某项技术在开发伊始就始终考虑、研究相关技术伦理问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也曾最早谈及该实践形态,他指出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是该实践形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付诸实践。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当代技术伦理问题的协调解决必须诉诸于新的技术-伦理实践。本文包含了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导论,涵盖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通过对“与技术相分离的伦理道德实践形态”、“与伦理道德相分离的技术实践”的分析,引出并论证了“技术-伦理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的到来。第三部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古代中西方技术与伦理之间关系问题,详实介绍了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历史生成过程,即三个阶段: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第四个部分,对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分别从当代工程技术-生态伦理、医疗技术-生命伦理、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等方面分析并论证了不同技术与伦理之间关系的技术-伦理实践模式。第五个部分,对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包含了原因分析、过程分析、结果分析等。第六个部分,围绕着旨在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而展开,进行了协调矛盾的可能性分析,提出了实现当代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理论构想-—当代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并探讨了该理论付诸实践的具体措施。最后,本文以纳米技术为例,探究了当代纳米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的实践路径。为了实现当代技术与伦理的协同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指导基础之上,不断开展新的实践探索。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将成为人类成功协调解决当代技术与伦理之间矛盾关系的新的实践形态。

赵刚,吴江霞[2](1990)在《意科学家创立遗传工程新方法》文中提出 意大利罗马大学和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宣称他们已创造出一种可以将外源的遗传物质移植到某些动物体内的新方法,他们这项以雄性小鼠生殖细胞为材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着名生物科学期刊《细胞》上。研究者们发现小鼠的精子细胞能够吸收来源于细菌的遗传物质,于是就利用这种细胞培育出了带有细菌遗传物质的新型小鼠,如果这项发现得到证实,那么生物学家们就有了一种既容易操作,花费又少的新方法来培育带有特殊性状的动物新品种。这种发现还可以帮助解释精子细胞为什么能影响不同种类生物的发育。目前大多数生物学家为了改造某种生物所用的方法是在实验室中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入卵细胞中。但

马春艳[3](2008)在《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连串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一系列突破,不仅使农业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最具商业前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还把农业生物技术推到了解决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浪尖”。为此,世界各国都纷纷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以抢占农业生物技术的制高点与产业主导权。我国也非常重视农业生物产业的技术创新,然而,采取何种路径实现技术创新,又如何实现这种创新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的研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相应支撑,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和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在对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中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全面分析与考察,并通过构建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现阶段我国的创新能力做出了客观评价;然后,论文考察了国外典型国家在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选择的道路与具体模式,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现实国情,从技术创新途径及途径的实现模式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并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这种路径的运作进行了实证考察;最后,以理论为指导、以现实为依据,论文从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的角度分别探索了推进中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体系保障和政策保障。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1章是论文导论部分,也是全文的一个鸟瞰。本章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做出了说明;其次,是文献综述部分,不仅对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及演变进行了阐述,还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述评;此外,本章还详细交代了论文的组织布局,包括研究思路、结构框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最后,是对论文的总结性述评,除了总结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可能取得的创新以外,还包括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章提供了一个关于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总体印象,即对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成就、现状和能力进行了分析总结。这是全文进行研究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本章首先对农业生物产业的概念及创新特点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然后对20多年来我国在该领域技术方面、产业方面和人力资本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着眼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分别从创新资源配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最后,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文中构建了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总体创新能力较强,与美国处于能力最强的第一梯队中,但与美国还存在着18%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由研发投入低、研究成果不足、劳动生产率低及产业化水平低等原因造成的。第3章考察了世界典型国家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旨在为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章分别对美国、欧盟及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创新历程、创新途径及实现模式进行了考察与比较。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它们都纷纷通过自主创新分享世界生物经济的盛宴。美国拥有雄厚的技术经济实力,通过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跨国公司等多种模式共同实现自主创新;欧盟鉴于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选择了企业自主创新+跨国公司模式进行自主创新;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企业实力不强,普遍采用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国际合作模式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第4章探寻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本章首先在对产业技术创新途径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两大途径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基于寡头模型下技术扩散与不扩散、产业实力等方面对产业创新途径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总结出了规律性的结论。接着,本章从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创新实力、创新环境、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途径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博弈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证博弈,本章发现,自主创新是当前我国的最优选择。最后,本章从世界行情、我国国情、产业产情等方面了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正确性。第5章探寻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实现自主创新道路的具体模式。本章在对产业自主创新模式进行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二元最优模型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模式,并根据我国国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具体模式。分析认为,目前,实现我国自主创新道路的总体模式应该是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有效结合。在原始创新过程中,我国可以选择专家办企业、共建模式、战略技术联盟等具体模式,在集成创新过程中,我国可以尝试国际合作研发、能力移植型模式及技术交叉许可等模式。当然,具体模式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创新主体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或组合。第6章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对典型农业生物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剖析了其技术创新的实现模式、运作方式和实践效果,并总结了创新模式选择及应用的相关经验。第7章构建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道路实现的体系保障。本章首先考察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系统失灵和政策失灵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创新体系与产业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结合农业生物产业的知识领域、技术体系和我国国情,从总体上构建了“一体多翼双力”的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并根据各创新要素在创新中的功能与作用的不同,具体构建了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制度保障、创新服务等四个子体系。第8章是从制度层面探讨了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保障。本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与作用机理,然后在考察国外典型国家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与国外典型国家的政策实施情况,发现我国在组织管理、政府投入、融资渠道、法律规范、税收优惠、人才培养及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等政策方面较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本章探讨了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并从制度层面上对以上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费多益[4](2001)在《论科学的合理性》文中提出科学合理性的问题历来是科学哲学所探讨的中心和关键。然而,传统的科学合理性观念显然不能涵盖发展态势日益迅猛的现代科学,在大科学时代,人们越是认识到科学的巨大的社会功能,就越是要考察科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和在人们实践活动影响下可能变成什么样子、乃至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等问题。它要求人们事先对科学活动的意义、目标和手段的确定,对于可能的前景和后果、风险和代价等,做出系统的说明和论证,同时对科学引起价值观念的种种变化进行深刻地反思和研究。因此,如何全面看待现代科学并给予深入细致的评价,确立合理的社会评价标准体系等,正在成为时代的课题。 本文选择价值的分析视角,回顾了自古希腊至后现代科学哲学如何从科学内部对传统的逻辑—经验合理性提出质疑,由此确认科学内部的合理性必须与科学外部的合理性相结合,直至越来越关注后者的内容和评价标准这一趋向,探讨了合理性与理性的关系,指出,合理性是一个评价概念,其内涵表达的是理由与标准之间的理性关系,即合乎我们所给出的标准,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合理。合理性的标准或合理性的内容随历史、社会、文化等的变化而不同,但是合理性标准或内容的变迁应该受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限制。 由于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价值标准来自人类的生存发展同整个世界的联系,它本身是与主体存在直接同一的,为此,本论文立足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论证了科学合理性的客观基础和评价标准,有重点地分析了科学合理性评价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就相关的现实启示作了初步的思考。作者尝试用主体性去贯穿或综合哲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使之与已有研究领域相区别,以求赋予科学的合理性更加完整的意义。 上述阐述得出如下结论:1)科学合理性的评价标准既是科学含义的要求和科学实践的结果,又是人类价值标准的反映。科学不仅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它本身也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目的,是人类最高理想——“真、善、美”的一种载体,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人和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体现,对科学本身的追求,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对自由的追求。2)揭示科学与真善美的关系为科学的合理性提供了评价依据。科学的真只能是不断地“逼真”,“真”的评价标准有可检验性、逻辑严密与完备、因果解释功能、预见力;科学的善,并不是指科学理论本身有什么善恶之分,而是指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是否及在何种程度上涉及到以责任概念为表征的社会问题,“善”的评价标准有效益原则、仁爱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原则、人性化原则;科学的美是在求真、臻善的基础上达到创造性自由的境界,人在其中充分充分完善和发展自己,“美”的评价标准有简单性、和谐性、自由创造性等。3)科学的合理性受到科学内部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它的评价会表现出相应的特点。作为评价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体,评价活动包含着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意志和情感,这就是评价的主体相关性。不过,科学的价值就其个别主体性来说是多元的,而就其人类主体性来说则是一元的,科学合理性的评价是个别主体的具体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与人类主体整体一元化的统一。真善美的评价标准是动态发展的,不仅对它们的运用需要根据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制定具体的衡量真善美的尺度,而且在评价引导实践、实践的结果检验合理性标准这样一种反馈过程的意义上是动态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科学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科学的外部合理性是科学的社会动力学的要求,而科学的内部合理性则源于科学的独立性。

周德胜[5](2008)在《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产业是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兴的主导产业,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物经济时代。我国政府在2007年首次制订了生物产业的“十一五”规划,描绘了生物产业的宏伟蓝图。总体来看,我国生物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差距在5年左右,而在产业化方面的差距却在15年以上。研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从理论上指导企业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产业化,降低产业化成本,缩短产业化时间,同时对政府制订生物制药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这对我国缩短与国外生物制药产业化差距,实现我国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结合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状况,从企业层面,以生物技术产业化路径为主线研究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与意义,提出拟研究的问题,简述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简述生物制药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国内外关于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第三章设计影响因素量表,开展实证研究并分析实证结果:第四章综述集群创新网络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通过群组案例揭示集群创新网络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分析利用机理促进产业化的途径;第五章综述资本因素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通过群组案例分析国家资助、风险投资、产业资本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提出扩大产业化资本其它六种来源的建议;第六章综述内部协同创新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群组案例分析技术与市场、战略、组织、制度与文化协同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第七章提出论文结论,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的因素:国家政策法规因素、外部集群创新网络、资本因素、内部协同创新因素、企业研发能力、经营团队、龙头企业引导、政府产业引导、生产装备与能力、销售网络与能力等。其中关键影响因素有四个:国家政策法规因素、外部集群创新网络因素、资本因素和内部协同创新因素。通过对内部协同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资源保证是生物制药企业协同创新需要考虑的因素,而技术与市场协同是生物制药产业化三阶段中最重要的协同因素。通过对资本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政府资助为主;在临床研究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政府资助、风险投资为主;在产品上市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产业资本、自有资金、风险投资为主。资金来源构成与国外有很大不同。(2)运用群组案例分析,揭示了集群创新网络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知识溢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最为重要;在临床研究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集中专业化,企业与临床CRO合作最为重要:在上市与规模化销售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销售网络主导,企业与有销售网络的龙头企业合作最为重要。同时,通过研究发现科研院所的集中度与生物制药产业化不成完全正相关关系。(3)运用群组案例剖析出资本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①政府资助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孵化效应。政府资助在生物制药临床前阶段和临床研究阶段具有显着促进作用。②风险资本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运营能力增值效应。风险资本在生物制药产业化三阶段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临床前研发阶段促进作用更显着。③产业资本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网络输出效应。产业资本在药品上市与规模化销售阶段具有显着促进作用。(4)在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通过案例归纳出技术与市场、战略、组织、流程和文化协同要素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①技术与市场、组织、战略、文化和制度等协同对生物制药企业产业化有重要促进作用,其中技术与市场是关键的协同因素。②在临床前研发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对称”,共同促进产品技术创新决策;在临床试验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反馈”,丰富产品功能和完善使用方法;在上市与规模化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渗透”,为营销部门制定营销策略和医院销售提供依据,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度。③在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中技术与战略的协同是通过集中战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来实现的。不同研发实力的生物制药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如专业领域领先型、技术创新平台型和专业领域跟随型。但是,对于生物制药企业而言,无论采取那种集中战略的子战略,技术与战略协同的一个关键手段就是要保护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④生物制药产业化过程是具有“项目”的特征,基于项目管理思想建立的项目组织形式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⑤积极进取的创新型文化是生物制药企业文化的主流;关键人员的激励制度是技术与制度协同的关键。

二、意科学家创立遗传工程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意科学家创立遗传工程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技术-伦理实践”概念:一种新实践形态的提出
    第一节 与技术相分离的伦理实践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
        二、伦理实践的内涵
        三、伦理实践的功能
    第二节 与伦理相分离的技术实践
        一、弗兰西斯.培根的实践哲学
        二、技术实践的概念
        三、技术实践的特点
    第三节 技术—伦理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的内涵
        一、实践形态界说
        二、技术—伦理实践的缘起
        三、技术—伦理实践的概念
第三章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历史上对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一、中国古代的技术伦理思想
        二、古代西方的技术伦理思想
    第二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孕育阶段
        一、中国“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理论分析
        二、西方“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理论分析
        三、“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萌芽阶段
        一、中国“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理论基础
        三、“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形成阶段
        一、形成阶段的理论分析——以克隆技术为例
        二、克隆技术的伦理困境
        三、人类协调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的对策
第四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典型模式分析
    第一节 当代工程技术—生态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二、当代工程技术的生态伦理纷争
        三、“工程规划(?)生态伦理(?)项目建设”实践模式
    第二节 当代医疗技术—生命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生命伦理思想概述
        二、当代医疗技术的生命伦理纷争
        三、“医疗技术(?)生命伦理(?)技术进步”实践模式
    第三节 当代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信息伦理思想概述
        二、当代网络技术的信息伦理纷争
        三、“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网络新技术”实践模式
第五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当代技术与伦理的差异性
        二、当代技术的高风险
        三、当代社会伦理精神的缺失
        四、科学的技术伦理观的或缺
        五、价值的多元化
    第二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过程分析
        一、伦理规范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
        二、伦理难以为技术划禁区
        三、技术伦理机制存在缺陷
    第三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结果分析
        一、单弱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二、双弱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三、单强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第六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应对路径
    第一节 协调问题的可能性分析
        —、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理论依据
        二、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事实依据
    第二节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构建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内容及模型
        二、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组成要素
        三、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目标
        四、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具有普世价值
    第三节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实践过程
        一、组建相关技术的伦理委员会
        二、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伦理监督机制
        三、加强伦理建设,强化技术主体的伦理责任
        四、加强科技立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五、加强多方合作,构建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
        六、吸收公众的智慧,构建公共参与决策机制
    第四节 当代技术—伦理协同建构:以纳米技术为例
        一、纳米技术—伦理问题
        二、纳米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三、纳米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目标与限度
        四、纳米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1.2.2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思路、结构框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思路与结构框架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及能力分析
    2.1 农业生物产业的界定及其技术创新的特点
        2.1.1 生物产业的含义及范畴
        2.1.2 农业生物产业的界定
        2.1.3 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2.2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的总体成效
    2.3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2.3.1 创新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2.3.2 技术研发现状分析
        2.3.3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2.3.4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4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2.4.1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评价
        2.4.2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
        2.4.3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典型国家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考察
    3.1 美国
        3.1.1 美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历程及产业化情况
        3.1.2 美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途径考察
        3.1.3 美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考察
    3.2 欧盟
        3.2.1 欧盟典型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历程及产业化状况
        3.2.2 欧盟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途径考察
        3.2.3 欧盟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考察
    3.3 典型发展中国家
        3.3.1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情况
        3.3.2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途径考察
        3.3.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创新模式考察
    3.4 世界典型国家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比较与启示
        3.4.1 世界典型国家创新路径的总结与比较
        3.4.2 世界典型国家的创新路径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途径选择的博弈分析
    4.1 产业技术创新途径的分类与比较
        4.1.1 产业技术创新途径的分类
        4.1.2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比较
    4.2 产业技术创新途径选择的博弈分析
        4.2.1 基于古诺均衡的技术不扩散阶段的博弈分析
        4.2.2 基于斯塔克博格模型的技术扩散下的序列博弈
        4.2.3 基于寡头模型的技术扩散情况下的综合博弈分析
        4.2.4 基于产业实力的技术扩散情况下的博弈分析
        4.2.5 结论
    4.3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途径选择的实证博弈
        4.3.1 基于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实力的博弈分析
        4.3.2 基于生物技术扩散壁垒的博弈分析
        4.3.3 基于生物产品生命周期的博弈分析
        4.3.4 基于基因保护战的博弈分析
        4.3.5 结论
    4.4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
        4.4.1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4.4.2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
    5.1 产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分类
        5.1.1 原始创新模式
        5.1.2 集成创新模式
    5.2 产业创新模式选择的二元最优模型分析
    5.3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
        5.3.1 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创新模式
        5.3.2 集成创新的具体实现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证分析
    6.1 案例一:武汉联农—专家办企业模式
        6.1.1 公司简介
        6.1.2 武汉联农的技术创新模式
        6.1.3 联农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
        6.1.4 对专家办企业模式的分析与总结
    6.2 案例二:中博生化—合作创新模式
        6.2.1 公司简介
        6.2.2 中博生化合作创新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6.2.3 对合作创新模式的剖析
        6.2.4 经验及启示
    6.3 案例三:隆平高科—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并举
        6.3.1 公司简介
        6.3.2 隆平高科的原始创新之路及成效
        6.3.3 隆平高科的集成创新之路及成效
        6.3.4 经验与启示
    6.4 案例四:武汉科诺—“内合外联”
        6.4.1 公司简介
        6.4.2 通过“内合外联”进行联合创新
        6.4.3 取得的成效
        6.4.4 经验与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
    7.1 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
        7.1.1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及发展
        7.1.2 产业创新体系的理论及发展
        7.1.3 全球化视角下的国家产业创新体系
    7.2 构建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意义
    7.3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总体构建
        7.3.1 构建原则与总体目标
        7.3.2 “一体多翼双力”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总体构建
    7.4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具体构建
        7.4.1 构建以生物企业为中心,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7.4.2 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农业生物产业制度保障体系的建设
        7.4.3 构建以大学为核心的知识传播体系
        7.4.4 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农业生物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分析
    8.1 政府介入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8.2 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作用机理分析
    8.3 国外典型国家的政策措施及与我国的比较与启示
        8.3.1 国外典型国家促进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8.3.2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
        8.3.3 国内外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
        8.3.4 国外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4 构建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及相关建议
        8.4.1 构建多层次的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8.4.2 构建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
        8.4.3 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8.5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论科学的合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科学合理性评价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科学合理性研究的历史演变
        一 与价值无涉的科学合理性
        二 价值融入科学合理性的研究
        三 关注目的的科学合理性评价
    第三节 科学合理性研究现状及其困境
第二章 合理性的含义
    第一节 合理性的诸种含义及词源学与语义学的理解
    第二节 理性
    第三节 合理性与理性
    第四节 合理性是个评价概念
    第五节 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合理性
第三章 科学合理性评价的客观基础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一 “科学”概念的词源、语义学及科学哲学的理解
        二 “科学”概念的社会学的理解
        三 怎样看待和理解科学
    第二节 科学的合理性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第三节 科学合理性的价值标准
        一 科学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具
        二 科学本身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目的
第四章 科学合理性的评价标准
    第一节 “真”的评价标准
        一 科学与真
        二 “真”的评价标准
        ·可检验性
        ·逻辑严密与完备
        ·因果解释功能
        ·预见力
    第二节 “善”的评价标准
        一 科学与善
        ·真与善在历史上的统一
        ·善是现代科学的内在要求
        ·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反思
        二 “善”的评价标准
        ·效益原则
        ·仁爱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原则
        ·人性化原则
    第三节 “美”的评价标准
        一 科学与美
        二 “美”的评价标准
        ·简单性
        ·和谐性
        ·自由创造性
第五章 影响科学合理性评价的若干因素
    第一节 科学内部因素(在此主要讨论信念)
        一 科学信念的必要性
        二 科学信念的特征
        三 科学信念(形而上学信念)对于科学合理性评价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文化因素
        一 制度层面的文化因素
        二 观念层面的文化因素
第六章 科学合理性评价的特点
    第一节 主体相关性
    第二节 历史性
    第三节 系统性
第七章 科学合理性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
    第二节 求真精神与实用理性
    第三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意义和基础
    1.4 关键概念的界定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结构
    1.7 文章创新点
2 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文献研究述评
    2.1 生物制药产业的特点
    2.2 生物制药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2.2.1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2.2.2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已形成代际优势
        2.2.3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2.2.4 我国与美国等国家生物制药产业的差距
    2.3 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研究
        2.3.1 国家角度研究
        2.3.2 产业角度研究
        2.3.3 资本角度研究
        2.3.4 企业角度研究
        2.3.5 技术创新角度研究
        2.3.6 文献研究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3.1 研究设计
    3.2 量表开发与样本数据收集
    3.3 样本概况选择
    3.4 量表的可靠性检验
    3.5 数据分析与讨论
        3.5.1 相关性分析
        3.5.2 多元回归分析
        3.5.3 政策法规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生物制药产业化集群创新网络作用机理研究
    4.1 国内外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4.2 国内外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发展概况
    4.3 我国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构成
        4.3.1 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一般构成
        4.3.2 我国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构成分析
    4.4 集群创新网络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
        4.4.1 临床前研究阶段:知识溢出效应
        4.4.2 临床研究阶段:集中专业化
        4.4.3 上市及规模化销售阶段:销售网络主导
    4.5 利用作用机理发挥集群创新网络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
        4.5.1 基于产业化实现路径的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构建
        4.5.2 临床前研究阶段:强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融合
        4.5.3 临床研究阶段:与CRO专业公司的合作
        4.5.4 上市及规模化阶段:利用销售网络,借船出海
    4.6 本章小结
5 生物制药产业化资本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5.1 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作用研究综述
    5.2 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来源形式分析
    5.3 政府资助的作用
    5.4 风险资本的作用
    5.5 产业资本的作用
    5.6 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来源建议
        5.6.1 资本的作用机理对我国生物企业引进资金方式的启示
        5.6.2 关于生物制药企业产业化的其它资本来源方式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产业化中的内部协同创新因素机理研究
    6.1 国内外内部协同创新研究进展
        6.1.1 国内外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6.1.2 国内外关于协同创新因素的协同机制模型分析
        6.1.3 技术与市场、战略等的协同研究进展
    6.2 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机理研究
        6.2.1 临床前研究阶段技术与市场协同的作用:信息对称
        6.2.2 临床研究阶段技术与市场协同的作用:信息反馈
        6.2.3 上市及规模化销售阶段技术与市场协同的作用:信息渗透
        6.2.4 技术与市场协同作用机理小结
    6.3 技术与战略协同研究
    6.4 技术与组织协同研究
    6.5 技术与文化、制度协同研究
        6.5.1 技术与文化协同
        6.5.2 技术与制度协同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正式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学习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四、意科学家创立遗传工程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D]. 陈首珠. 东南大学, 2015(08)
  • [2]意科学家创立遗传工程新方法[J]. 赵刚,吴江霞. 大自然探索, 1990(04)
  • [3]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D]. 马春艳.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4]论科学的合理性[D]. 费多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 [5]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 周德胜.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意大利科学家创造了基因工程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